《清贫》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你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你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词:清贫(板书)。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很贫穷,非常的廉洁······)。
同学们不仅阅历丰富,用词也是非常丰富得当。
那你们清贫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方志敏是什么样的人。
(4)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吓”的读音。
(3)方志敏是一个廉洁奉公,生活清苦的人。
(4)课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被国民党搜身、逼问的经历。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你觉得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廉洁。
就在我被俘的那天······把你炸死去!”*国民党从方志敏身上搜刮到了什么?(时表、自来水笔)*有搜刮到钱财吗?(一个铜板也没有)*读出方志敏的清贫。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2《清贫》【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2《清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清贫》,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清贫,体会清贫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珍惜现有的生活和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清贫》的主题,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体会清贫带来的内心世界的变化。
2.难点:运用归纳法和对比法分析清贫对人的影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课件:包括文中的重点内容和示例分析3.活动:讨论小组活动、朗读表演等4.评价办法:口头表现、书面作业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或图片引出清贫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对话和探讨。
2. 学习篇1.讲解《清贫》的背景和主旨,让学生读懂文章。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清贫对人的影响。
3. 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就文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2.朗读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情感。
3.写作练习:就清贫的价值观点写一篇小作文。
五、示范课在示范课中,教师通过展示文中例句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清贫的内涵。
六、扩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类似题材的文章,进一步拓展对清贫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七、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清贫对人生的启示和影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珍惜拥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清贫的含义,明白清贫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塑造他们的正面人生价值观。
清贫教学设计及反思
清贫教学设计及反思《清贫》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清贫》是方志敏同志于 1935 年在狱中写下的一篇文章,通过自述在被捕当天的经历,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本文将对《清贫》的教学设计及反思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2.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2.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生字词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让学生学习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方志敏同志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方志敏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吗?2. 讲授新课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方志敏同志被捕的经过。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通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其含义。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等词语的含义。
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方志敏同志在被捕当天遇到了哪些事情?他是如何对待这些事情的?从他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组织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让学生学习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清贫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4.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清贫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教学难点: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合历史背景,激情导入。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革命的征途上,无数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2.出示资料:方志敏烈士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狱中度过的。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直至英勇就义,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方志敏一面坚持对敌斗争,一面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不朽文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清贫》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由单元导语导入,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合历史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①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做个标志。
②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出示本课生字,检查识记情况。
结合形声字特点识记。
读准多音字“吓”字音,组词识记。
3.反馈交流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体现学习自主性,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比较好记。
多音字“吓”,联系生活语境组词辨析,印象深刻。
文章层次清晰,抓住“被俘”主要内容,教师稍加点拨,能够准确划分。
)三、再读课文,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1.阅读“学习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清贫》教案3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清贫》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清贫”是一种品质,希望学生在品德、态度等方面受到启迪。
2.培养学生一颗感恩之心,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感情表达,学习反思“清贫”的内涵。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难点,如“饭常两茶,人应二毿”。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备好教案、课件,准备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读课文,认真听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一堂课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清贫”。
二、学习
1.听课文《清贫》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清贫是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要将清贫排在人生大事之首?
4.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和生僻字词。
三、拓展
1.鼓励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
2.学生展示“清贫”主题作业,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巩固
1.小组合作,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
2.教师布置作业:重新书写一遍课文,体会清贫的内涵。
五、课后反思
1.教师自我反思:本课教学中哪些环节教学设计不够合理?
2.学生学习反思:学生对课文理解有哪些疑问,需要教师多加解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清贫”的内涵,培养起感恩之情,懂得珍惜各自所拥有的一切。
清贫教学设计及反思
清贫教学设计及反思《清贫》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的内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朗读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法 通过写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方志敏同志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方志敏同志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提问:方志敏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断句。
1. 2. 3. 1. 2. 1. 2. 3. 4. 1. 2.精读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① 方志敏同志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② 方志敏同志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清贫的? ③ 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清贫的理解和认识。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清贫》教案 (5)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清贫》教案(5)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清贫》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掌握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感悟人生真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审视“清贫”生活的正面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贫穷并非绝对消极,引导学生对贫困人群的尊重与同情。
2.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懂得珍惜自身所拥有的一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清贫》的主题和寓意。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及意义。
教学难点1.对清贫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2.帮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贫困背后的奋斗和顽强。
三、教学准备1.课文《清贫》的复印件。
2.课堂黑板、彩色粉笔。
3.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贫穷”一词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清贫》,并与学生讨论贫穷的含义及对贫困人群的态度。
二、学习内容1.学生阅读课文《清贫》,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
三、教学重点1.通过教师讲解,理解课文中生僻词汇的意义。
2.讨论导读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四、拓展延伸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贫穷与富贵的价值观。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理解。
2.记述身边的一个贫困的故事,并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主题词:清贫•生词:第一声、苦中作乐•寓意:生活质量与精神境界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观察到学生对贫穷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对贫穷的印象较为负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穷,并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品格。
以上是关于年级下册语文《清贫》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领悟这篇经典的课文。
《清贫》 教学设计
《清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分析文中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方志敏“清贫”的真正含义,并在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题引导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关于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清贫”这一主题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清贫”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清贫”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如“矜持不苟”“筹饷”“奢侈”等。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方志敏同志在被捕时的经历和他对待金钱财物的态度。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方志敏是怎样对待“清贫”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方志敏的“清贫”?敌人对方志敏的“清贫”持什么态度?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如“我微笑着,淡淡地说”“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等,体会方志敏的从容和坚定。
4、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清贫”的新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持“清贫”的品质,不被物质所迷惑。
5、总结全文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以方志敏为榜样,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
6、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清贫”的读后感。
收集其他关于廉洁奉公的人物故事,下节课分享。
初中语文《清贫》教案
初中语文《清贫》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欣赏散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清贫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清贫的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2. 提问:你们对清贫有什么看法?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20分钟)
1. 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2.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作者对清贫的态度。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后作业(5分钟)
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清贫的作文。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清贫的态度。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同时,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清贫》教学设计
《清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筹、矜”等 9 个生字。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3.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方志敏所说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默读批注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关于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图片或简介,引出课题《清贫》。
(2)提问学生对“清贫”一词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矜、俘、镯”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精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 自然段)①指名读第一部分,思考:方志敏为什么说自己是“穷人”?②引导学生从方志敏的生活状况和对物质财富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③体会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8 自然段)①默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方志敏和国民党士兵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②分角色朗读方志敏与国民党士兵的对话,体会双方的不同心态。
③分析方志敏在面对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表现,感受他的从容镇定和坚定信念。
④讨论:国民党士兵在搜身过程中的表现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本质?(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9-10 自然段)①齐读第三部分,思考:方志敏是如何解释“清贫”的含义的?②引导学生理解“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③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清贫”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升华(1)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方志敏在《清贫》中所展现的高尚品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第【1】篇〗《清贫》教学设计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清贫》是革命传统名篇。
经手款项有数百万之巨的共产党大官身边却“一个铜板都没有”,表现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美德,“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它超越了这篇文章本身。
正因为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现象,有兴“死于安逸”,所以更要发扬“清贫”的革命传统。
通过学习方志敏的《清贫》,我试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艰苦的环境里经受着种种考验,却始终矢志不移,固守清贫,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
教育学生更要牢记清贫的本色,这是教学本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廉洁教育的渗透点。
当然教学本文要有别于政治课教学,所以以品读语言文字为主,尤其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体感知清晰的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立场坚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语言风貌。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他们理解方志民敏所处的时代,进而理解“清贫”的价值有一定的难度。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情况大相径庭,对与2班来说,学生学习习惯还在培养中,预习的效果可能会差些,所以教学重点品读语言文字为主,尤其要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
6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课文理解障碍较少,但学生对于真正理解清贫,并传承这种中华美德可能会有隔靴搔痒之感,所以可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体感知清晰的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立场坚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语言风貌。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略读课文,体会对话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同时也能感受到动作神态描写的好处;2.懂得甘于清贫是一种良好的为人为事为官品质。
教学过程:一、回忆前文,提出目标同学们,在本单元《古诗三首》中,我们欣赏了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在诗歌里表现人物的作用;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我们感受到了动作、语言描写对于体悟毛主席内心的好处;在《军神》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其相应的动作描写给读者带来的强烈震撼。
《清贫》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略读,我们需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呢?(一)能读懂对话对于体现人物品质的好处;(二)能理解动作动作、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三)能读懂方志敏同志所说的“清贫”的意思。
二、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一)出示对话: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手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二)小组讨论:你对哪句话最有感受?跟小组成员作一个分享。
1.关于方志敏的语言:(1)“哼”,表达了轻蔑。
(2)“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表示识破了小兵士们的把戏。
(3)“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一种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4)“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表达了方志敏同志对国军的蔑视。
《清贫》教案
《清贫》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清贫、朴素、矜持、坚贞不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方志敏清贫朴素、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3.学习方志敏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方志敏的品质和精神。
2.学习方志敏清贫朴素、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方志敏的品质和精神,感受其高尚品质的内涵。
2.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方志敏的崇高精神,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方志敏的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方志敏的背景和事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方志敏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2.教师介绍方志敏的背景和事迹,引出课题《清贫》。
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清贫是什么意思?方志敏为什么能保持清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学生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随即板书:方志敏、清贫、坚贞不屈等关键词。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方志敏为什么能保持清贫?他的品质和精神是如何体现的?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以下是一个示例:(1)方志敏的清贫生活:引导学生抓住“破旧”、“简单”、“朴素”等词语体会方志敏的清贫生活。
教师随即板书:清贫朴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感受方志敏的朴素生活。
(2)方志敏的坚贞不屈:引导学生抓住“坚决”、“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等词语体会方志敏的坚贞不屈。
教师随即板书:坚贞不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感受方志敏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3.学生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清贫朴素、坚贞不屈、爱国爱民等品质和精神。
《清贫》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清贫》教学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清贫》教学设计《清贫》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
为什么?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同,无私奉献、珍爱生命、恪尽职守、自尊自信,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精彩人生。
二、交流资料师:课前我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关于方志敏的资料以及小故事,谁先来把你搜集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从中你体会到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师:方志敏是一个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1935年1月被捕入狱后,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贫》(板书课题)谁先来谈一谈: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贫》,相信读完文章之后,大家会对“清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解决疑难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疑难字词,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2.全班交流,解决疑难3.指名朗读,检查预习。
《清贫》 教学设计
《清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教学难点领悟方志敏同志“清贫”的真正内涵,理解“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感受作者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关于艰苦生活和廉洁奉公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清贫,然后引入课题《清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3、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方志敏同志“清贫”的语句,画出来并读一读。
2、小组讨论:方志敏同志是如何对待“清贫”的?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方志敏与“国方兵士”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体会方志敏的从容镇定和坚定信念。
4、重点研读“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故事。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清贫”精神。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2《清贫》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2《清贫》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清贫》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先驱方志敏在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时,坚定信念,严守的机密,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员的高尚品质。
课文通过方志敏的事迹,教育学生要学习他的清贫精神,坚定信念,热爱祖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理解方志敏的高尚品质。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方志敏的事迹和时代背景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课文学习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教育目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方志敏的事迹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方志敏的事迹和精神。
2.难点:深刻理解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方志敏的事迹和精神。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对方志敏的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PPT:用于呈现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相关资料:方志敏的事迹和精神的相关资料,用于课堂上讲解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清贫吗?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清贫精神?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清贫》。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呈现课文PPT,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清贫的教案6篇
清贫的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总结报告、企划书、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党团资料、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business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essay compilation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清贫的教案6篇只有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教案,我们在写完一篇教案的时候要反复琢磨里面的内容,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清贫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清贫》教案教学设计
《清贫》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清贫》,围绕“了解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这一主题,重点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段。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生词,学习课文句式,感受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生词,掌握课文句式,流利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段,感受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体会方志敏同志的崇高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方志敏同志的图片,简要介绍方志敏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词,标记不懂的地方,教师巡回指导。
3. 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句,讲解课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课文句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清贫》2. 主要内容: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3. 重点句式:……的……,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英雄——方志敏”的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内容充实,表达对方志敏同志的崇敬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方志敏传》,深入了解方志敏同志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本节课选取《清贫》一文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即第一至第四段,围绕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进行深入剖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优质教案(精选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优质教案(精选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一课。
该文选自教材第八单元第一节,主要讲述方志敏烈士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展现他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向方志敏烈士学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受方志敏烈士高尚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方志敏烈士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初步解方志敏烈士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受方志敏烈士高尚品质。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重点句子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身边一位值得尊敬人。
六、板书设计1. 清贫方志敏高尚品质2. 重点词语:清贫、理想、信仰、崇高、伟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读后感。
2. 答案要点: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坚定信仰、高尚品质以及对我们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理解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对部分学生引导不够到位,需要加强。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清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清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贫》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一曼在狱中坚守信仰、英勇斗争的故事。
通过对赵一曼同志精神的赞扬,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赵一曼的事迹。
但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内涵,如赵一曼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质等,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尚浅,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加深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赵一曼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赵一曼坚定的信仰和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赵一曼的事迹。
2.难点:深刻理解赵一曼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质,以及课文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赵一曼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赵一曼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赵一曼事迹相关资料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赵一曼的精神。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赵一曼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阅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赵一曼产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志敏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 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 操。 2、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 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学生的困惑
1、方志敏为什么把那段故事成为“趣 事”?①② 2、第10段的清贫和洁白朴素在哪里具体 变现出了方志敏的美德?③ 3结尾部分的内容,体会作者 当时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去写的?⑤
教师整合问题
1、方志敏在这篇文章中和我们讲了一件 什么事? 2、结合具体内容探究,方志敏为何能甘 于如此之贫?
结束语: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 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 现了方志敏将清贫做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 尚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 争年代需要它,在现代化的今天同样需要 它。
作业
有人说:“方志敏只清不贫。”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