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区域特征分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复习详解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复习详解
西藏、青海和 四川西部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 1月0℃ 等温线和800毫 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 内陆,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以西
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
3、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说明区域不同发展 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开发时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 原因分析

动的影响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 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 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 的能力低下
中后期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 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 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 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 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 泛使用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差异性:
日本
英国
地形 山地为主
平原为主
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
多汁牧草
水文
矿产 资源
河流短小流急,水利 河流数量多,流量变
资源丰富
化小
缺乏
丰富
经济发展的比较:
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发达的工农业国家吗?
日本和英国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不占重 要的地位,许多的农产品需要进口。
农业生产有什么相似性?
技术立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工业向国外转移,利用国外资源和劳动力
比较我国的区域差异
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 土壤 动物 水文 农业 城市 人口
界线A
B A
C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 地区
大体位于400毫米等 降水量线以东、秦岭 -淮河以北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知识点学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知识点学案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差异性: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3、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目的、指标、方法)和客观性(地理差异基础)的统一。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差异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结论: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研究对象:长江中下游平原(一个地理区域)2、地理环境:(1)组成: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2)自然条件:①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②地势平坦,土质黏重;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1)不同时期地理环境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案(版,54页)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案(版,54页)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案(版,54页)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学会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自学探究】一、什么是区域: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和边界。

3、不同区域由于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等也存在差异。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的;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

3、长江三角洲是气候,松嫩平原是气候;长江三角洲以土为主,而松嫩平原以土为主。

4、长江三角洲是耕作业,松嫩平原是;长三角是性工业基地,而松嫩平原是基地。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土壤使人们的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和生产基地。

3、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人均耕地 ,生产规模 ,商品率 ,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能力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编号:02 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复习学案答案必修三

高中地理复习学案答案必修三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一、重点和考点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区域概念的内涵(1)区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2)区域是地表的空间单位(3)区域的排他性(4)区域的区位特征2.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横向和纵向。

横向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例如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纵向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典题解析例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解析: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在地理差异的基础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因此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

答案:B例2.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A.同属温带地区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D.都是平原地区解析: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

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使松嫩平原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温最高的地方。

答案:C例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壤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地势平坦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的早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大。

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的障碍。

因此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

五、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B.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D.区域是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2.我国北方有些民居没有后窗,这反映当地()A.雨水多B.风沙大C.冬季寒冷D.光照强3.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A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B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4.我国某城市: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2分钟,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5º10ˊ,则该城市所在区域盛产的农作物是A 水稻B 椰子C 小麦D 甘蔗读下图,回答5—7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定义:地球概况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必然的指标和方式划分出来的。

指标和方式分歧,区域的类型也分歧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注:两个区域,按照分歧的指标,地理界线是分歧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获得下列信息: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发展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饶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手,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7、矿产资源枯窘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1、定位:43°N~48°N,125°E附近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发展期短4、土壤与耕地:肥饶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水系:嫩江、松花江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分歧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分歧的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城市办理、资源普查、灾情评估、农业生产、台风预报等等3、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趋势:GPS汽车导航、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空间信息网站4、RS的定义:利用装载于飞机或者航天器、卫星等上面的设备,对地面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
属性:一定的面积、 形状 、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特征: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可变性、 q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一、区域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三地理(必修3)全套复习学案

高三地理(必修3)全套复习学案

高三地理(必修3)全套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 认识区域 第一课时【目标导学】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实例、与相似概念的比较等方法分析说明区域的含义和划分。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从多种划分角度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知识构建】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指 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 划分出来的。

2.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 、 、 、 ,有明确的 ,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指标:可采用 指标,也可采用 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按 来划分。

4.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 的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高原区等。

2.功能区:指那些 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如城市商业区等。

【案例剖析】案例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省的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规律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代号)。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地形 D. 海陆位置(2)甘肃省四个干湿区的划分指标是 ;该干湿区的划分是依据 (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的。

(3)甘肃省湿润区、干旱区的划分就区域类型而言,属于 区;兰州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兰州属于 (区域类型)。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甘肃省干湿区划分的指标及区域的类型。

答案: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 ⑵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关系 综合 ⑶均质区 功能区 案例2 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 、人均GDP 和人口比重。

(1999年)材料二 三个地带的国内生产总比重变化(%)(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 。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 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__(大、小)一些。

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教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复习学案+练习 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复习学案+练习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二章学案+练习复习目标1.掌握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对策。

2.了解热带雨林的作用、亚马孙开发计划,掌握雨林的保护措施.3.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能制定相应的对策。

知识梳理与巩固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问题]我国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整治措施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

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

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①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

②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距地表近.③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①发展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②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发展沼气,发展节能炉灶,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解决生活用能问题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②丰富的沙源.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①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③合理放牧,保护林草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①降雨集中在夏季.②地形崎岖。

③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

④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导致的植被破坏①封山育林。

②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林。

④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多暴雨.③不合理综合治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导致植被破坏[方法技能]生态环境问题可建立如下的思维模式:问题表现—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

[典例巩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

人教版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区域特征分析学案必修3

人教版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区域特征分析学案必修3

第二章地区特点分析地区特点分析与比较是地区可连续发展的基础与中心,也是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

地区特点分析与比较的内容见以下列图:一、地区特点分析的思路(一)地理地址分析和比较的思路【描绘角度及术语】纬度地址 ( 南北半球、热量带、天气种类) ;+经度地址 ( 大洲 / 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天气种类) ;+海陆地址(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河山地址(从山脉散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政治地理地址(依照国家或地区轮廓,或许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交通地理地址(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散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二)自然地理特点分析的思路种类描绘、比较的方向和角度自然地理特点地形地势、土壤、天气、水文( 河流、湖泊 ) 、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形特点主要地形种类 (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等) 及其散布,特别地貌等地势特点海拔高低、地势起伏情况、地势倾斜方向、地区极值( 海拔最高、最低值 )河流水文特点年径流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 凌汛 ) 、流速等起源地、流向与注入的大海、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水系形态、河流特点、河流水系特点上中下游的划分等气温 ( 气温高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光照、降水 ( 总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天气特点化 ) 、降水与热量的组合情况 ( 如雨热同期 )土壤种类及肥力情况。

如:肥沃的黑土( 紫色土、水稻土 ) ;土壤困穷、荒漠化严重种类、覆盖率。

以亚热带常绿硬( 阔 ) 叶林为主,植被旺盛;植被稀有,以草原、荒植被漠为主种类、数量。

如矿产资源、生物质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资源丰富 ( 短缺 )各自然要素的对应关系:自然带天气种类植被动物土壤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天气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天气热带季雨林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天气热带草原长颈鹿,羚羊燥红土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天气热带荒漠袋鼠,荒漠狐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天气亚热带常绿硬叶阿尔卑斯山羊褐土带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天气亚热带常绿阔叶猕猴,灵猫红壤带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和大海性温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棕壤,褐土天气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天气温带草原黄羊,旱獭黑钙土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双峰驼,子午沙鼠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天气亚寒带针叶林驼鹿,紫貂灰化土苔原带苔原天气苔原驯鹿,北极狐冰沼土冰原带冰原天气冰雪裸地北极熊,海豹未发育(三)人文地理特点分析的思路种类描绘、比较的方向和角度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地区联系方式、环境污染情况等特点人口特点人口数量、人口散布、人口素质、人口迁移等交通特点主要运输方式、交通网( 点、线 ) 的散布与发展情况农业地区种类、农作物种类及散布、农业构造 ( 各部门所占比重 ) 、生产规模、农业生产特点生产水平 ( 机械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商品率) 等种类 ( 轻工业、重工业等 ) 、部门 ( 主要工业部门 ) 、规模 ( 大型、中小型 ) 、方工业生产特点式 ( 大批量标准化、中小批量定制化等) 、投入 ( 原料、劳动力、技术等) 、产出 ( 市场范围、产品周期 ) 、地区散布、发达程度、生产构造、技术水相同二、地区特点的比较(一)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差其他成因1.天气差其他形成2.地貌差其他形成3.水文差其他形成①天气要素中的降水量差别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别。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知识点)学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知识点)学案

word 整理版地理必修 3 复习资料1.1 地理环境对地区展开的影响一. 地区1. 观点: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地区的特点( 1〕、整体性:地区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地区内各构成局部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类长久的互相联系、互相浸透、交融,形成一种不行切割的一致整体。

( 2〕、差别性:地区与同级别地区之间的差别。

一般说来,地区等级越高,地区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地区间差别性也就越大;反之,地区等级越低,地区自己简单,地区内同一性大,地区间差别也小。

比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别显然,依据天气等因素的差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 3〕、层次性:地区是有等级的。

地区既是上一级地区的构成局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下一级地区。

比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局部,又可区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 4〕、可变性:第一是指地区界限的模糊性。

固然有的地区的界限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部分地区的界限拥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地区的目的不一样,区分的角度、指标不一样,可获取不一样的区划方案。

3、地区的区分表达了主观性〔目的、指标、方法〕和客观性〔地理差别根基〕的一致。

二、地理环境差别对地区展开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不一样地区的比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 ① 都是平原地区, ②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 地理地点位于北纬 30°周边,我国东部沿海 北纬 43°~48°,地处我国东北环境 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区的中部。

差别亚热带季民风候区温带季民风候区,大陆性稍强;天气条件夏天高温多雨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拦,降水较少;暖和季节及生长久都较短。

① 水稻土为主 ① 黑土散布宽泛② 耕地多为水田② 多为旱地 土地条件③ 土地较为分别 ③ 集中连片④ 人均耕地少 ④ 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困穷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耕种 水田耕种业旱地耕种业活动农业方式word 整理版差别主要粮主要栽种水稻,别的还有油菜、棉主要栽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食作物花等作物作物,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熟制其余水家产较为兴盛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合展开畜牧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 轻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工业:依靠当地兴盛农业根基展开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展开重化工业② 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其余生展开地。

2019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精品教育.doc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要点●区域和区域差异考点详解区域的含义: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2、区域比较的方法:(附表在后)区域比较的方法大项小项内容自然地理特征位置: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气候: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2、资源优势及其问题;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民俗: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1、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2、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其他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海拔多在2019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

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章末整合(zhěnɡ hé)
第一页,共12页。
一、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的分布
第二页,共12页。
热带荒漠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到大陆西岸 地区,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之间。典型的地区有非洲的 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 南亚的塔尔沙漠;北美洲西南部的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 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等。
第五页,共12页。
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页,共12页。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 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 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来自作用滥伐森 林的生 态灾难
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十页,共12页。
2.雨林的保护 (1)保护放在第一位
第十一页,共12页。
(2)保护措施 ①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 会。
坏 及人
原始社会
后为 果原
农业社会
因 工业社会
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带来森林面 积的变化 刀耕火种和游耕对原始林有破坏但森 林仍有更新机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森林逐 渐减少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雨林锐减
第九页,共12页。
最丰富的物种库(“生物基因库”);动物天然栖息地 (“绿色宾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水池”); 生态功能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胶合剂”);过滤尘埃,吸收 噪声(“消音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 空气(“净化剂”);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总结知识要点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总结知识要点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总结知识要点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总结知识要点(一)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异: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总结知识要点(二)1、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高中地理1.1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1.1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1、记住秦岭淮河的分界线作用2、了解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注意思路)3、了解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生绘图:画出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并对照课本描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学生归纳总结:秦岭—淮河是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分界线?(提示:注意思路)北方地区生建筑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实战演练1、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湿润程度的变化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水文特点的差异2、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是由于()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地势较高D、土壤肥沃3、主要产在华北平原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大豆、甜菜B.冬小麦、花生、棉花C.玉米、高梁、青稞D.水稻、油菜、甘蔗4、关于北方地区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A.以高原和平原为主B.以丘陵、山地为主C.太行山将北方分成黄土地和黑土地D.长城将北方划分成平原与高原两部分5、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水果品种是()A.苹果B.梨C.葡萄D.柑桔6、我国重要的粮食、糖料作物和蚕丝基地是()A.四川盆地B.太湖平原C.珠江三角洲D.江汉平原7、下列关于南方和北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人以米食为主,南方人以面食为主B、北方人说话直率,南方人说话婉转C、北方人方言较多,南方方言较少D、北方戏曲风格平和,南方戏曲风格豪放8、据人口普查,我国文盲、半文盲中,西部站的比例最高,其原因可能是()A、交通不便,影响教育发展B、经济落后,制约教育发展C、信息闭塞,国民对教育重视不够D、上述都是【作业】完成练习册区域和区域差异(A)。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辨别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特征?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3.叙述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及其生活方式的影响课 前 预 习 案区域及区域差异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 、 和可变性:有的区域边界是 ,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 性质 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征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生产活动差异农业第二、三产业长江三角洲:30°N 附近,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43°~48°N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长江三角洲: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松嫩平原: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生长期都长江三角洲:① 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 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① 土分布广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多 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长江三角洲: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种植水稻(主)、油菜、棉花等,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差异原因:不同区域长江三角洲: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自学检测】1.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下图,回答2~3题。

2.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B .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 .不同区域的面积是相等的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这种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海陆位置的差异B .地形的差异C .气候条件的差异D .矿产资源的差异 4.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5.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 .同属温带地区 B .气候的大陆性强 C .同属东部季风区 D .都是平原地区课 内 探 究 案考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域差异比较自然条件:河流、湖泊、沼泽 ;地势 ,土质限制: 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发展缓慢克服限制条件: 的使用,使水域成为通道; 的改进和 的改良克服了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 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 成为我国 、 、 生产基地, 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 让位于 和棉花生产比不上 和农业社会 开发早期 工商业发展 时 期发展时期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合作探究】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考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在课本中找出)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

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的内容见下图: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思路
(一)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描述角度及术语】
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
+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二)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的思路
各自然要素的对应关系:
(三)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的思路
二、区域特征的比较
(一)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差异的成因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

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

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

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二)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地区比较的侧重点
(1)比较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南亚等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比较我国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的差异。

(3)比较中亚地区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

(4)澳大利亚和巴西自然环境的异同比较(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

(5)马达加斯加岛与台湾岛都有回归线穿过,可以比较两者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异同。

(6)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可从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科学考察、特有动物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中山站、长城站、泰山站和黄河站的位置进行比较。

三、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
(1)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的类型
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
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
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

(2)区域差异比较的技巧
①四步审题是关键。

②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③“二定”力求答案要周全。

“二定”是指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

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

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的内容来定。

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四、区域分析的手段:
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
1.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的功能有定位、导航、测距、测海拔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包含了处理空间或地理信息的各种基础的和高级的功能,其基本功能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3.遥感技术(RS):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类似眼睛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