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2022-2023第二学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2022-2023第二学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及任务(一)课程性质该门课程是一门就业指导实务,操作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任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公共课程,使学生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重塑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程目标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课程目标3:通过课程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课程目标4:通过课程让大学生进而了解就业信息,进行职业探索,明确阶段目标; 课程目标5:通过课程让学生做出人生规划,做好管理,让自己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五、课程目标达成措施1.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案例分析,生涯人物访谈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采用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为直接的视觉体验。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成功人士案例,进行职业意识树立,做好职业规划。

3. 从布置题目开始到结课之前,指导老师全过程辅导、答疑。

4. 为学生找优质企业进行模拟招聘练习,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一)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小组讨论、作业提交,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考核成绩构成及比例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组合而成(其中平时成绩包含课堂互动、出勤(三)记分制和考核时长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及总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记分;七、参考资料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主编:刘步忠、冯丽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2.《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主编:张卿、郭忠会,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编:冯丽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学告会期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学时:36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生必修一、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内容的确定上力求实践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既强调职业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全面的择业与创业方法,促使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将西方经典生涯规划理论和本土化学生发展规律有机融合,以人本化、实践性、发展性为导向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课程。

人本化是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充分认识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力量。

实践性是在课程教学中始终树立和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在理论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同时,加大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比重,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良好效果。

发展性是指课程不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而设的,而是以关注学生长期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生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生涯幸福感为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强化三部分组成,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专门课程教学,学生应当在职业态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均实现发展。

1.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进高职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积极的努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规划书的写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比如职场礼仪、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的意义;(2)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能理解并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4)能掌握和运用应聘技巧;(5)能掌握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的就业方针政策;(6)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与专业就业前景;(7)能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8)能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9)能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10)能理解企业的含义与类型;(11)能理解并掌握我国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12)能理解和评价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原理;(13)能了解创业的方式方法;(14)能掌握评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领,并进行自我提升;(15)能掌握产生与识别企业想法的要领;(16)能掌握组建企业的基本流程;(17)能掌握企业申报的基本程序;(18)能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领;(19)能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要领;2、能力目标(1)能熟悉社会上一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了解职业要求;(2)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3)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撰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规划书,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4)能熟练掌握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程序;(5)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写法,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 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 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 学时,第九、十学期110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学期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一)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通过讨论及案例分析的形生就业形势;课堂讲式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2授、典型重要意义激发大学生关注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学案例分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时析、小组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讨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关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大纲及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1 个人发展的需要2.2 职业选择的策略2.3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三、自我认知与职业定位3.1 性格特点与职业选择3.2 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3.3 职业技能与职业要求3.4 职业定位与目标设定四、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与方法4.1 职业探索与信息收集4.2 职业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4.3 职业规划的实施与调整4.4 职业规划的评估与反思五、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发展5.1 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5.2 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5.3 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5.4 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六、职业搜索与信息获取6.1 职业信息的重要性6.2 职业信息的来源与分类6.3 职业搜索的策略与技巧6.4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职业信息搜集七、职业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7.1 长期与短期职业目标的设定7.2 职业目标的SMART原则7.3 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与调整7.4 目标实现的心理素质培养八、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8.1 简历制作与优化8.3 面试礼仪与沟通技巧8.4 模拟面试与反馈九、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9.1 创业观念与创业精神9.3 创业资源与创业团队建设9.4 创业实践与风险管理十、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10.1 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10.3 终身学习与职业成长10.4 职业生涯规划的跟进与调整十一、职场法律知识与个人权益保护11.1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劳动者权益11.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11.3 劳动争议的解决与维权途径11.4 职场中的性别平等与反歧视十二、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12.1 职场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12.2 跨文化沟通的理解与应对12.3 职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2.4 职场中的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十三、职场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13.1 职场压力的识别与应对13.2 职业倦怠的预防与调适13.3 情绪管理与心理素质提升13.4 职场中的自我激励与成长十四、职业规划的实践与案例分析14.1 职业规划实践的步骤与方法14.2 职业规划案例的分析与讨论14.3 职业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十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与准备15.1 社会发展趋势与职业变迁15.2 未来职场技能的需求与培养15.3 个人品牌建设与职业影响力15.4 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全面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二〇一三年一月修订)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时分配:36学时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简称《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9】34号)、《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与《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通知》(辽教办发【2010】78号)等有关文件与法规精神,结合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际,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省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高校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能力,信息搜索与管理能力,生涯决策能力,求职能力、创业的基本能力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与意识,主动培养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与规范意识,自愿为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导言: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是大学生日后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提供相关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技巧,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并成功进入和发展在自己所热爱和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与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3. 提供学生实用的就业技巧和方法。

4. 帮助学生了解职场环境和企业文化。

5.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定位。

二、课程内容1. 职业观念与价值观培养a) 职业观念的定义与重要性b) 自我评估与职业定位c) 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选择2. 职业规划与发展a) 职业规划的定义和目的b) 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c) 职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3. 求职技巧和就业准备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 制作简历与求职信b) 面试技巧与模拟实训c) 就业市场与就业信息的获取4. 职场环境与企业文化a) 职场环境的特点与挑战b) 商务礼仪与职场沟通技巧c) 企业文化的认知与适应5. 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a)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b) 职业发展中的突破和挑战c) 职业生涯中的终身学习与成长三、教学与学习方法1.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a) 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与职业生涯相关的理论知识。

b) 给学生提供实际案例,让他们分析并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2.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a)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并相互学习。

b) 分配小组任务和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报告与演讲展示a)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职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进行报告和展示。

b)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演讲技能,并提供实际的反馈和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本科)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本科)课程标准

1.教学对象全院各专业在校大学生2.学分与学时成绩=期末考试60%+平时40%;学时根据各校实际进行调整。

3.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模块类别: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正文(名人名言)、案例精选、知识链接、小贴士、课堂讨论、综合案例解析、本章小结、教学检测、拓展阅读课程属性:公共课4.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任务:(1)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2)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原则和方法;(3)要求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明确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4)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法规;(5)要求学生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6)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求职的方式、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求职信息的分析与利用;(7)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要求,掌握求职信及简历的写法;(8)熟练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9)要求学生了解就业上岗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树立好第一印象的技巧;(10)要求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意义,掌握自主创业的准备及一般过程。

目的:(1)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合理个人职业规划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3)熟练地运用有关知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写作求职文书;(4)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自荐,参加面试的能力;(5)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认清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调适择业心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同时可以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2)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3)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2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相关知识;(2)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3)是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 .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的能力;(2)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4)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三、参考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四、课程学分2学分。

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选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教学法等,使学生牢固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新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高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公共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校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以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为目的,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贯穿在一起,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如何对自我学习能力、生活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职业目标定位和如何制定职业生涯方案,在校期间应该如何为毕业时的求职就业做准备,以及如何应对在求职活动和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无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基本要求:1、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就业指导。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讲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2学时)教学重点:了解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含义、特点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懂得制定职业发展策略。

教学难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特点、内容方法主讲内容: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特点3、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第二讲自我认知(2学时)教学重点:职业兴趣的测定及职业的选择,学生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学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评和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

通过职业兴趣、性格与价值取向以及各种职业能力的测定,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

教学难点:职业兴趣、性格与价值取向以及各种职业能力的测定主讲内容:1、职业人格2、职业能力3、职业兴趣4、职业价值观第三讲职业认知(2学时)教学重点:了解职业的内涵和分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学时:36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生必修一、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内容的确定上力求实践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既强调职业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全面的择业与创业方法,促使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将西方经典生涯规划理论和本土化学生发展规律有机融合,以人本化、实践性、发展性为导向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课程。

人本化是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充分认识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力量。

实践性是在课程教学中始终树立和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在理论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同时,加大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比重,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良好效果。

发展性是指课程不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而设的,而是以关注学生长期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生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生涯幸福感为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强化三部分组成,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专门课程教学,学生应当在职业态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均实现发展。

1.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进高职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积极的努力。

2.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高职学生应当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目标课程在整个在校期间实施,总课时36课时,分别安排在一、二、三、六学期,其中一、二、三学期共六部分内容,每学期10课时,六学期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表:2、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1:职业发展导论。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理解大学生与生涯发展的关系;掌握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项目2:兴趣探索。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

项目3:性格探索。

了解性格的概念,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了解MBTI人格类型理论;通过性格探索练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思考性格类型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能根据自己的MBTI类型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岗位特质和职业类型。

项目4:价值观探索。

了解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了解价值观的分类,掌握价值观评定的方法;能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找到与之相符合的职业;能培养健康合理的价值观。

项目5:能力与技能探索。

重视对个人技能的澄清;观察、反思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所欠缺的技能;正确认识技能的概念及分类。

项目6:认识职业与工作世界。

了解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

项目7:职业生涯决策与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决策的概念、原则;职业生涯决策的方法和制定目标、行动计划的方法;CASVE循环;SWOT分析。

项目8:目标职业与技能培养。

目标职业的概念,结合目标职业对技能的要求,对自我技能进行评估。

学习并掌握提高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项目9:目标职业与个人素质。

职业素质对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项目10:求职信息与材料准备。

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途径,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学习撰写简历及求职信的方法,尝试撰写简历及求职信;求职档案的准备要点和材料管理。

项目11:面试与面试技巧。

面试的基本内容;树立正确的面试心态,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分析面试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回答;掌握必要的礼仪。

项目12:就业法规与维权意识。

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明确《劳动合同法》中解除和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程序。

项目13:走入职场。

学校和职场的区别;初入职场可能遇到的问题;入职过程中人际沟通、心理调适、提升职业情商的重要性。

项目14:创业教育。

就业和创业的区别及各自优劣势;大学生创业的含义、重要性、世界背景、现状和发展及相关政策;适合创业的个性、能力、价值观等要素;与创业相关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经济法律、经营管理等知识;商业计划书的定义、结构和内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模式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见习实习等方法。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成功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实施1.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活动、团队训练、个人经验分析、角色模拟、案例分析等。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不同的主题,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反思自己所面临的职业发展问题,在相互的交流,分享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培养了学生表达、交往、沟通等职业发展技能,体现“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理念。

2.教学手段信息化:恰当运用多媒体、网络交流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善于使用职业测评。

采用课程视频、课程介绍PPT,部分示范性课程录像,体验式教育视频:体验式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短片,实践体验式课堂教学视频短片,团队合作能力课堂教学视频等。

动态交互式栏目:课程动态:包括课堂动态,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动态,实践性教学动态等。

优秀作业展示:包括企业调研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书、优秀简历、生涯人物访谈等文本。

与招生就业处网络学堂相连接,从网络课堂栏目中进入职前教育网络堂,可提供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课程等相关资源,为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提供平台。

3.职业测评科学化综合使用各类正式,非正式评估工具。

分别有网络电子版、配套训练手册纸制版、课后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咨询与团体辅导等。

测评中在最新生涯理论指导下,注意科学性,差异化和个体性。

通过叙说成长故事、生命线练习、闪光时刻、生涯幻游、价值方格,分类卡、生涯平衡轮等技术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培养自我同一性,提升自我效能感。

4.开展实践性教学(1)利用“校企合作”的企业,组织学生进入企业,承担具体工作任务,使学生作为一个“职业人”,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探索职业,感受企业的精神,为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基础。

(2)通过暑期“双百”活动——走访百家企业、走访百名校友,使学生从大一起就关注目标行业、企业、职业的需求。

(3)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招聘会进行面试演练,提升面试技巧。

(4)通过举办校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校园模拟招聘比赛,通过层层选拔,分阶段辅导,培养学生文本撰写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从而增强职业通用素质。

5.教材资料:使用教材为自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万建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主要的参考资料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贺杰、朱光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胡志强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在教学中该课程的主讲教师需根据我校的情况,适当加入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作为主要补充,参考了相关教材:《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连榕编著,中国轻工业11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程振响、吴永军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的调整与组合。

6.考核方法:改变传统的以书面考试的做法,采取阶段性训练代替知识考试。

要求学生在全部课程教学中,分阶段完成“八个一”。

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一份职业测评报告、一份“双百”暑期社会实践校友访谈报告,一份简历、一份求职信和一份模拟面试体会。

此外要求学生完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训练手册。

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练习情况进行评价,体现课程考核的过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