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带性规律名词解释
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1土壤地带性(soil zonality)分布规律1.1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soil horizontal zonality)我国土壤的水平地带分布是由湿润海洋性逐步向干旱内陆性两个带谱演化而成的。
我国东南沿海属湿润海洋性地带谱,又称土壤的纬度地带性(见表4),其水平地带的分布大致是,随热量的递减由南向北分布着砖红壤(图1)、赤红壤(图2)、红壤(图3)、黄壤(图4)、黄棕壤(图5)、黄褐土、棕壤(图6)、暗棕壤(图7)及棕色针叶林土(图8)。
表4 中国湿润海洋性地带谱另一水平地带谱是干旱内陆性谱另一水平地带谱是干旱内陆性谱(又称土壤经度地带性)。
其排列顺序是从湿润温带森林下的暗棕壤开始,向西到松嫩平原大面积分布的黑土,再向西到大兴安岭一带的灰色森林土(图9),再依次向西分布的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图10)、栗钙土(图11)、棕钙土、灰棕漠土(图12)。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谱示意图这个问题在广泛啦,真不好回答,5是南方人,就只能说南方的主要作物吧:1、水稻:南方:早稻2—4月播种,中稻5—6月播种,晚稻7月播种,收获期分别为:7—8月,9-10月,11月;2、玉米:播种期2—4月、7-9月,收获期6—8月、10-11月。
3番茄:秋季:9-10月播种,收获期12-4月,11-12月播种,3—5月收获,3-4月播种,6-8月收获,5—6月播种,8—9月收获。
7小麦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所以说水坝是利一方害一方的东西枯水期蓄水是为了保证水坝附近的农业生产,这样其实是会影响到下游的生产的,所以这种蓄水水库要在农业区的末端建设,使它危害的下游没有农业区,全是工业区或入海口,这样收益较大损害减到最小汛期排水是为了减轻坝体的承受压力,其实排也排不到原有洪量之上,所以这个倒不会给下游带来更大的损害,无非是小洪可蓄大洪难保而已就是通过对水库的合理调度,每年6月—10月汛期把大量泥沙排放出去,每年11月—次年5月枯水期再把清水蓄在水库里。
中国土壤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
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情况,作有规律的变化,这便是土壤分布规律。
它具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归纳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等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
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故。
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
距离海洋愈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小,气候愈干旱;距离海洋愈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大,气候愈湿润。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化。
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开始的,所以,各个水平地带各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
这种垂直带谱,在低纬度的热带,较高纬度的寒带更为复杂,而且同类土壤的分布,自热带至寒带逐渐降低。
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
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
例如,喜马拉雅山具有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为世界所罕见。
土壤的地带性规律
土壤的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欧亚大陆中部最明显经度地带性-只存在于中纬地带,高纬和低纬均无:高纬度的冰沼土和灰化土,低纬度的红壤、砖红壤均横贯整个大陆。
欧亚大陆:面积最大,经、纬度地带性最典型。
冰沼土、灰化土、草原土、荒漠土面积较广。
非洲大陆:赤道横贯,南北对称。
纬度地带性明显。
红壤、砖红壤和荒漠土面积较大。
北美大陆:东西海岸,纬度地带性;落基山影响,100oW以西明显的经度地带性。
("非"字形)。
冰沼土和灰化土最广,次为草原土。
南美洲大陆:赤道贯穿北部,红壤、砖红壤最广(一半),纬向;南部安第斯山影响,经度地带性。
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小,东南信风,东部三面环山。
内陆大面积荒漠土,并直逼西岸,东部弧形分布。
垂直带谱变化规律:山地愈高,土壤类型愈多,垂直带谱愈复杂纬度愈高,垂直带谱愈简单相似维度,湿润条件的垂直带谱较为复杂,越干旱垂直带谱越简单中纬度山地,同一土壤类型,近海者分布高度低;高度相同的山地,近海者带谱简单阴坡与阳坡的图谱不同我国情况纬度地带性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表现为自南向北随着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大体上说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和黄褐土,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
但也出现以下例外。
1,青藏高原高大山体阻碍了亚热带森林土壤向西部延伸,高原特有的草毡土、莎嘎土代替了红壤或黄壤,只在高原边缘山地保留了此类土壤的痕迹。
2,东北地区从山东半岛以北至东北的黑龙江,由于受山体走向的影响(?),使东西方向延伸的土壤发生偏移,呈北东---南西走向,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分布着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棕色森林土。
这就是说,我国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从北至南森林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的规律是:棕色针叶林土(棕色泰加林土、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
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
那么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呢?下面是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地带性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随纬度由南到北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导致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土壤类型也按纬度方向由南到北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以及山脉,地势的影响,造成温度和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使水热条件在同一纬度带内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随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性质和土壤类型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地也随经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称为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一般是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和干旱的荒漠土类,并在中纬地区表现最典型。
我国从东北到宁夏的温带范围,由东往西土壤地带为:淋溶土(暗棕壤)—湿成土(黑土)—钙积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暖温带范围内由东向西,则为:淋溶土(棕壤)—弱淋溶土(褐土)—钙积土(黑垆土、灰钙土)—荒漠土(棕漠土)。
非地带性的表现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如南纬56°至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②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处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出于西风的背风处,因而成为温带的荒漠。
③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受到约束。
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如荒漠带中呈板块状分布的绿洲,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
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化形成的较为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成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形成了与周围广阔的温带荒漠的地带性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色。
植物地理学第五章 土壤分布规律
第五章土壤分布一、名词解释:土壤广域性分布——在全球陆地或某个大陆上大致呈连续分布,并与生物气候地带相适应的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
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而按经度(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
土壤分布的垂直带分布规律——是指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在超出该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地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更替的特性。
土壤的区域性(地方性)分布规律——土壤的区域性分布,是在地带性的基础上,由于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状况以及人为耕作影响,使土壤发生相应的变异,土壤表现为区域性分布。
土壤的中域分布规律——是指在中地形条件及其相应的其他地方性因素的影响下,地带性土类(亚类)和非地带性土类(亚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
通常又称土壤组合。
土壤的微域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微域性,是指在小地形或人为耕种利用差异的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壤的土种、变种、甚至土类、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
通常又称为土壤复区。
二、思考题: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我国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为例进行说明。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
沿海型土壤纬度地带的特点是:走向与纬线有些偏离,多分布在中纬大陆边缘,土壤地带谱由森林土壤系列组成,如我国东部从北而南依次出现: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富铝土(红、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
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我国温带干旱内陆性地带谱为例说明。
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是土壤内部性质的外在表现,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该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次。
2、土体构型:土体构型是各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是土壤剖面的最重要特征。
3、土壤发生层: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剖面层次(或土体构造层次)。
4、地带性土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土壤。
5、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
6、脱硅富铝化过程:盐基和氧化硅易被淋失,铁、铝氧化物相对淋失较少,铁、铝出现富集状态。
7、硅铝率:土壤粘粒部分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分子比率。
反映土壤分化分解的强烈程度。
8、冰川沉积物:是在冰川运动中或消融时因搬运能力降低,而将其携带的各种岩石碎屑沉积下来的堆积物。
9、洪积物:间歇性水流(主要是沟谷和季节性河流)所挟带、搬运的碎屑物,当水流能量降低时而堆积下来的物质。
10、土纲:土壤分类的最高级别,是对某些有共性的土类的归纳与概括。
11、土类:亚纲以下的分类级别。
土类是高级分类中的基本分类单元。
12、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的特定土层。
13、潴育层:在地下水升降或季节性潴积水分条件下,经潴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发生层。
14、隐育土:指在地区性因素(母质、地形、水文地质等)作用下,呈斑块状散布于地带性土壤之中的土壤。
15、初育土: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微弱,母质特征明显,发生层分异不显著或只有轻度发育的幼年性土壤。
16、白浆土:白浆土是在温带半湿润及湿润气候条件下,经过白浆化等成土过程形成的具有暗色腐殖质表层、灰白色的亚表层——白浆层及暗棕色的粘化淀积层的土壤17、灰化过程:灰化过程系指在冷湿、郁闭的针叶林植被下,土体中进行的强烈的酸性淋溶过程。
18、气候带:根据气候要素的带状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
19、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与信息科学理论,GIS 科学管理与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的技术系统二、填空1、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在土纲级分为12 个土纲,即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
《土壤学》(必背)
土壤学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就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3、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学元素。
4、原生矿物:是指起源于岩浆,而存在于岩浆岩中的矿物。
5、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使其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矿物。
6、成土母质: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就是成土母质。
7、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8、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9、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10、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11、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12、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13、地质大循环:指从岩石——风化产物——岩石的长期循环过程。
14、生物小循环:指由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转变为生物有机质,再转变为无机养分的循环。
15、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
16、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17、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18、土粒分级:是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人为划分的若干个等级。
19、壤粒级(粒组):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和性质不同分成若干级别20、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土壤名词解释
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缓冲容量是指使单位土壤改变一个单位pH所需的酸或碱量,是土壤酸碱缓冲能力强弱的指标。
水平地带性: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土壤随地势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演替分布,
土壤热容量 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土壤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土壤热扩散率(导温率): 相距一厘米,两端温差为一度,每秒钟通过一平方厘米的土壤断面而传导的热量,使1cm3土壤发生的温度变化
土壤胶体主要是指土壤中那些微细的固体颗粒,这些微细的固体颗粒(1—100nm)可以均匀地分散在土壤溶液中,形成一种分散系。
风化作用的概念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水、温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崩解和分解,逐渐破碎成疏松物质的过程。
成土母质:岩石经过一系列风化作用之后形成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母体物质。
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
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
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粘着性 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粘附于外物表面的性能。
土壤可塑性 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当外力去除后和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变形的性能。
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是土壤物理机械性能的综合表现。
土壤孔性即土壤的孔隙状况,指土壤孔隙的多少、大小、比例及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情况等。
土壤孔隙度 是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孔隙度的总和。
名词解释 十二
名词解释十二,十五章
1、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也称为显域土,是指那些受气候和生物因素强烈影响
的土壤。
地带性土壤大多是受不同程度的灰化、铁铝化和钙化作用而发育形成的,剖面发育完善,土壤分布与相应的生物气候带一致。
2、隐地带性土壤:隐地带性土壤也称隐域土,是受局部条件如特殊岩性、排水不
良或盐碱化等因素影响而发育形成的土壤。
3、非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也称泛域土,是指那些土壤发育极弱,剖面层次
分异不明显,土壤特性主要仍受母质影响的未成熟土壤。
4、土壤退化:土壤退化一般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
土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地承载力变弱的过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壤肥料学》名词解释填空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壤肥料学》名词解释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名词解释1.土壤耕性:•是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土壤物理机械性质的反映。
2.活性酸: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氧离子数量,一般用pH值表示。
3.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物质或生物,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并对土壤中生长的作物产生危害。
4.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5.单质肥料: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的肥料。
6.土壤质地:跟中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7.被动吸收: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8.根际:由于根系的分泌物和根系的死亡,在距根极近土壤与远离根的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这个区域称为根际。
9.营养诊断:就是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
10.叶而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
11.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够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产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12.离子扩散:土壤溶液中离子利用土体与根系表而之间存在的浓度差,向根系扩散到达根系表而的过程。
13.养分归还原理:土壤中的养分储量是有限的,随着作物每次收获,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通过轮作换茬不能完全补充,必须向土壤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即施肥,否则土壤肥力将下降。
14.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而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5.土壤有机质:指有机物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后,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1、向源侵蚀(溯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2、埃克曼螺线:把北半球摩擦层中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可得到一条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螺旋曲线,称为埃克曼螺线。
3、径流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4、林德曼10%定律:美国学者林德曼在研究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在次级生产过程中,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只有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大约90%的能量损失了。
5、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6、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之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7、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8、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9、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
10、露点温度: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
11、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
1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14、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
15、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16、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叫做生存条件。
17、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
18、干洁空气: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9、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概述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概述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包括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分布。
一、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分布与热量的纬度地带性和湿度的经度地带性的关系,但大地形(山地、高原)对土壤的水平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
1、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指土壤随纬度不同而出现变化。
随着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的岩石风化、植被景观也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使土壤的形成发育也相应发生沿纬度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使土壤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2、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指土壤随经度不同而出现的变化。
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及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以及大陆干旱气候等不同的湿度带,这种湿度带基本平行于经度,而土壤随之发生规律的分布,称之为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
3、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是受水热条件的控制。
我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冬季受西北气流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温暖湿润。
东南季风不仅影响东部沿海而且深入内陆,西南季风除影响青藏高原外,尚可波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因此,热量由南向北递减,湿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故由北而南依次表现为寒湿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由东南向西北则出现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4个地区。
纬度不同,距海洋远近不同及地形不同,引起水热条件的分异,从而形成了我国土壤水平地带的分布规律:一是东部沿海的湿润海洋土壤地带谱,二是西部的干旱内陆性地带谱。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二、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发生的土壤演替规律。
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山地生物气候多伴随地势改变而造成。
随地形海拔高度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岩石风化、自然植被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造成土壤分布有规律的变化。
山地土壤由基带土壤自下而上依次出现一系列不同的土壤类型,构成一个山地土壤垂直带谱。
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名词解释
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名词解释土壤是地球上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土壤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全球各地,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进行详细解释。
1. 背景介绍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指随着经度(东西向)的变化,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特征出现一定规律性的转变。
这种地带性的现象是由于气候、地质、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2. 热带地区土壤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热带地区的土壤一般呈现黄色或红色,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但排水性较差。
热带地区降雨量充沛,导致土壤养分向下渗透,形成较为肥沃的土壤。
3. 温带地区土壤温带地区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以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较低纬度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温带地区的土壤呈现棕色或黑色,富含有机质,并且排水性良好。
由于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土壤养分循环较为平衡,适合农业发展。
4. 寒带地区土壤寒带地区位于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降雨相对较少。
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高纬度地区。
寒带地区的土壤呈现灰色或棕色,贫瘠且排水性差。
由于低温和少雨,土壤养分的分解速度很慢,导致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的开展。
5. 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的影响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热带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宜种植许多热带农作物,如水稻和油棕。
温带地区的土壤养分较为平衡,适宜农业发展。
而寒带地区的土壤贫瘠,农业生产相对困难。
因此,农业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注重肥料的施用和土壤水分的管理。
6. 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与环境保护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了解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土壤保护措施。
在热带地区,需要注重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丰富的土壤有机质。
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名词解释
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名词解释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生态保护等领域。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区域地理、气候条件、岩石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土壤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的各层次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土壤垂直地带性首先表现为土壤组成和结构的差异。
由于地质岩石在不同地区形成的时间、方式、环境条件各异,导致土壤中的矿物质成分、有机质含量以及颗粒组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高山地区,由于冰川、冻土的作用,土壤中的石粉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而在平原地区,由于洪积和泥炭的沉积,土壤中的粉质、粘质和有机质均较为丰富。
其次,土壤垂直地带性还包括土壤酸碱度和水分状况的差异。
酸碱度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养分供应和植物生长。
不同地区的土壤酸碱度水平差异巨大,主要取决于气候、岩石矿物和植被类型等因素。
例如,在热带雨林地区,降雨充沛、植被茂密,土壤酸性较强,而在草原地区,由于降雨量较少,土壤呈碱性或中性。
此外,土壤垂直地带性还反映出土壤剖面的特点和演化趋势。
土壤剖面通常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表层、次表层、子表层和基质层。
每个层次的特点和组成不同,反映了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历史过程。
例如,表层通常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是植物根系活动的主要层次;次表层由于受到淋溶作用,营养物质相对较少;子表层则受到次生矿物形成的影响,含有较多的铁、铝和氧化物等物质。
土壤垂直地带性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土壤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土壤垂直地带性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作物种植和施肥方法。
不同层次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量。
其次,在土壤保护方面,了解土壤垂直地带性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措施,减少土壤侵蚀、退化和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土壤垂直地带性的研究对于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地带性土壤的名词解释
地带性土壤的名词解释地壳是地球的外层固体壳层,由岩石构成。
而地壳上的土壤则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的一种复杂的自然物质。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等因素的不同,土壤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其中,地带性土壤是指在特定地理带内形成的土壤类型。
本文将对地带性土壤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带性土壤的形成地带性土壤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方的温度、降水量以及风力等气候条件,会对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产生影响。
比如,热带地区的高温和持续的降雨会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从而形成肥沃的红壤。
而寒冷地区的低温和较少的降水则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长时间保存,并形成针叶林下的腐殖质土壤。
二、地带性土壤的特征1. 基质组成:不同地理带的土壤基质成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富含氧化铝和铁,形成红色或黄色土壤;温带地区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和腐殖质,土壤呈黑色或棕黑色;而寒冷地区的土壤则富含氧化锰和萤石,呈灰色或灰褐色。
2. 水分调节:由于气候和地貌的差异,地带性土壤对水分的调节能力也有所不同。
热带地区的土壤较为干燥,容易脱水;温带地区的土壤相对湿润,水分含量较高;而寒冷地区的土壤则被冻结,水分几乎不存在。
这些特征对当地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营养含量:地带性土壤的营养含量也存在差异。
热带地区的土壤富含铁、铝、磷等营养元素,但缺乏氮和钾;温带地区的土壤相对较为肥沃,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而寒冷地区的土壤贫瘠,营养物质含量有限。
4. 生物多样性:地带性土壤的特性直接影响当地的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
热带地区的土壤适宜多年生植物和热带雨林的形成,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温带地区的土壤适宜谷物和果树的种植,常见于草原和林地;而寒冷地区的土壤限制了植被的生长,通常以苔藓和灌木为主。
三、地带性土壤的影响地带性土壤对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西南大学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一、名词解释土壤污染: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的酸化:由于不合理的施肥、灌溉使土壤中积累大量的化学残留物质,最终使土质变酸的过程叫土壤的酸化。
酸化可以理解为土壤污染的一种类型。
盐渍土化和次生盐渍化:盐渍土化过程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含盐母质的共同作用,使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
由于后天的人类不良灌溉活动造成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二、思考题1、论述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1. 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土壤支持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供植物所需养分、水分和适宜的理化环境, 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
2. 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
3.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大量及痕量气体的交换,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能量的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合物和氨气,影响全球大气变化。
4. 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被覆盖在岩石圈的表层,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
第一章土壤剖析一、名词解释原生矿物:是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崩解作用,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份和结晶构造变化的作用。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
同晶置换(同型异质替代):当粘土矿物形成时,晶格内的组成离子(中心离子)常被另一种大小相近而且电性相同的离子所替代,这种现象称为同晶代换(同型异质替代)。
掌握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壤的水平地带性的概念。 2、掌握土壤的水平地带性的分类。 3、掌握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学习内容
一、水平地带性的概念 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 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带性。 二、水平地带性分类: (一)土壤纬度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随 着纬度带的不同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 随经度不同而出现的有规律的变化。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三、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 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地带谱,而西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 谱,两者之间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
棕壤上带谱∶以秦岭、淮河一线为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在此 线以南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由北向南: 棕色森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 ---赤红壤---砖红壤
漠土
灰钙土
黑钙土
过渡性土壤带谱∶自黄土高原向东北到大 兴安岭西麓 ,依次是褐土—黑垆土—灰褐 土—灰黑土—黑土。
黄土高原
黑土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观看视频:我国土壤的分布
实践活动
参观滦南县西部地区。 滦南县地处渤海湾北岸,海岸线长75千 米。地势平坦,北高南低,为冲积平原。 西部为沙地区。这一地区面积较大,包 括草甸褐土,褐化潮土,风沙土和潮土4个 亚类,共计220个村,总面积729371.5亩。 主要作物为:玉米、花生、小麦、果菜。
课后练习
• 一、单项选择题 • 1.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 C)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 带性。 • A:生物带 B:气候带 C:生物气候带 D:母质 • 2. 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地带谱,而西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 带谱,两者之间则有( A )土壤地带谱。 • A:过渡性 B:湿润海洋 C:干旱内陆性 D:半湿润及 湿润地带 • 3. 土壤水平地带性,由北向南:棕色森林土---暗棕壤-( C)----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 • A:灰钙土 B:灰黑土 C:棕壤 D:褐土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2)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2)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土壤固相组成部分。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数量虽少,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发展影响极大,而且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源泉。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
影响着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运动,也影响养分的转化,还影响土壤结构类型。
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的缓冲性:是指土壤加酸或加碱时具有缓和酸碱度改变的能力。
土壤缓冲性主要来自土壤胶体及其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所含的弱酸及其盐类。
土壤的缓冲性可使土壤避免因施肥、微生物和根的呼吸、有机质的分解等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剧烈变化,这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土壤年龄:土壤有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是重要的一种成土因素,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过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也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土壤的形成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绝对年龄是指土壤在当地新风化层或新的母质上开始发育时起直到目前所经历的时间;相对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育的阶段或发育的程度,即土壤剖面发生层次明显,层次厚度较大的土壤发育程度高相对年龄长,层次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的土壤发育程度低,相对年龄短。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土壤诊断特性。
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他包括由于大气候生物条件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地带性规律名词解释
基本解释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详细解释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
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