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实验设计——小麦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第一法酶水解法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与掌握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二、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三,试剂:1、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毫升水溶解,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3、乙醚4、85%乙醇5、6N盐酸:量取50毫升盐酸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6、甲基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7、20%氢氧化钠溶液。
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克硫酸铜(CuS04·5H2O)。
加适量水溶解,加0.5毫升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
9、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10、0.1000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1、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毫升水溶解后,人100毫升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
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称取2-5克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毫升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毫升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毫升烧杯内,并用50毫升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小时,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毫升滤液,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沸水浴中回流1小时,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人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GB 5009.9-85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酶水解法1 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 试剂2.1 0.5%淀粉酶溶液: 称取淀粉酶0.5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2 碘溶液:称取3.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
2.3 乙醚。
2.4 85%乙醇。
其余试剂同GB 5009.8—85《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第2章。
3 操作方法3.1 样品处理称取2~5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mL 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并用50mL 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mL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h,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mL滤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6N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3.2 测定按GB 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4.2操作。
同时量取50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4 计算(A1-A2)×0.9X1 = ————————————— × 100 (1)50 V1m1 ×—— ×—— × 1000250 100式中:X1——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1——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mg;A2——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m1——称取样品质量,g;V1——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食品分析实验设计——小麦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系《食品分析》实验设计实验题目:小麦中淀粉的测定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2012年1月1日一、实验名称:小麦中淀粉的测定二、实验原理:1.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
用氯化钙溶液提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淀粉含量=m ×203×100×L α×100(%) 式中:α—旋光度读数,(º);L —观测管长度,dm ;m —样品质量,g ;203—淀粉比旋光度,(º)。
2.氯化钙溶液作为淀粉的提取剂,是因为钙能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形成络合物,使淀粉与水有较高的亲和力而易溶于水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 旋光仪、烧杯、玻璃棒、捣碎机、电子天平2.试剂 小麦、氯化钙溶液、氯化锡溶液、小麦四、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称取小麦10g ,用捣碎机磨成粉;2.将小麦粉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3.将小麦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搅拌;4.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锡溶液,充分搅拌,以沉淀蛋白质,避免蛋白质对淀粉测定的干扰5.上述溶液过滤,用旋光仪测溶液旋光度。
6.记录实验数据,收拾实验器材。
五、实验结果利用公式: 淀粉=m×203×100×L α×100(%) 式中: α—旋光度读数,(º);L —观测管长度,dm ;m —样品质量,g ;203—淀粉比旋光度,(º)。
六、说明与注意事项1.本法适用于不同来源的淀粉,具有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由于淀粉的比旋光度大,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旋光度又很接近,因此本法对于可溶性糖类含量不高的谷物样品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2.蛋白质也具有旋光性,为消除其干扰,本法加入氯化锡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淀粉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

淀粉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
淀粉含量测定常用啥方法?那必须得说说酶水解法呀!这方法的步骤呢,先把样品处理好,然后加入酶进行水解,接着通过一些化学试剂来测定淀粉的含量。
嘿,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但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比如样品处理得要精细,不然会影响结果。
还有酶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也得把握好,不然结果可能就不靠谱啦!那这过程安全不?放心吧!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那是相当安全的。
稳定性也不错,只要操作规范,结果一般都挺稳定的。
这方法的应用场景可多啦!像食品行业啦,农业啦,都能用得上。
它的优势在哪呢?可以准确地测定淀粉含量呀!而且操作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复杂。
咱来个实际案例瞅瞅。
有个食品加工厂,就用酶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可准啦!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做出更美味的食品。
淀粉含量测定的酶水解法真的超棒!操作规范就安全稳定,应用场景广,优势明显,实际效果又好。
咱要是需要测定淀粉含量,就选它准没错。
实验十三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2.结果计算:
(1)酸解法:
(2)酶解法:
3. 结果分析:分析并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思考并归 纳实验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操作细节。
还原糖的测定: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浓硫酸作用而 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后,与蒽酮(C14H10O)脱水 缩合,形成糠醛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20 nm 处有最大吸收,在150 µ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 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 含量在30 µ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可做为微量测糖之用。 一般样品少时可采用这一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仪器:容量瓶,漏斗,慢速定量滤纸,烧杯,移液 管,量筒,具塞试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回流冷 凝管,酒精灯,电子天平,精密pH试纸。 2. 材料:普通面粉
五、实验设计参考
1. 样品水解
(1)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0.2 g面粉样品并过40目筛, 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50 mL乙醚分5次洗去样 品中脂肪,弃去乙醚。再用150 mL乙醇溶液(w/w=85%) 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去可溶性糖类。用50 mL水将残渣转 入250 mL锥形瓶或250 mL烧杯中,并用50 mL水洗滤纸 及漏斗,洗液并入锥形瓶或烧杯(酸水解转入锥形瓶, 酶水解则转入烧杯)。
(2)样品测定:吸取1 mL已稀释的提取液于试管中,加入 4.0 mL蒽酮试剂,平行2份;空白管以等量蒸馏水取代提取液。 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制作。根据A620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 出葡萄糖的含量(mg)。
六、实验结果处理参考
1.实验记录: (1)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Excel制作后打印并粘贴); (2)吸光值:
(2)酸水解:向装有样品的锥形瓶中加30 mL HCl溶液 (1:1),连接冷凝管,置沸水中回流1 h。回流完毕,立即 置流动水中冷却至室温,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将水解液调 至近中性[先用40% NaOH溶液调至黄色,再用盐酸(1:1) 校正至水解液刚变红色;若水解液颜色深,可用精密pH试 剂测试,调pH值约为7]。加20 mL中性Pb(Ac)2溶液(200 g/L),摇匀,静置10 min,使蛋白质等干扰物完全沉淀, 再加等量的Na2SO4溶液(100 g/L),以除去多余铅盐。摇 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残渣转入500 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 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混匀、过滤,弃 去初滤液。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第一法酶水解法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与掌握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二、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三,试剂:1、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毫升水溶解,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3、乙醚4、85%乙醇5、6N盐酸:量取50毫升盐酸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6、甲基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7、20%氢氧化钠溶液。
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克硫酸铜(CuS04·5H2O)。
加适量水溶解,加0.5毫升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
9、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10、0.1000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1、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毫升水溶解后,人100毫升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
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称取2-5克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毫升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毫升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毫升烧杯内,并用50毫升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小时,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毫升滤液,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沸水浴中回流1小时,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人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GB 5009.9-2008食品中淀粉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第一法酶水解法2 原理试品经去除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小分子糖,再用盐酸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含量。
3 试剂除非另有规定,笨方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3.1 碘(I2)。
3.2 碘化钾(KI)。
3.3 高峰式淀粉酶:酶活力大于或等于1.6 U/mg。
3.4 无水乙醇(C2H5OH)。
3.5 石油醚(C n H2n+2):沸点范围是60℃~90℃.3.6 乙醚(C8H9NO3).3.7 甲苯(C7H9)。
3.8 三氯甲烷(CHCL3).3.9 盐酸(HCL)。
3.10 氢氧化钠(NaOH)。
3.11 硫酸铜(CuSO4·5H2O)3.12 亚甲蓝(C16H18CIN3S·3H2O):指示剂3.13 酒石酸钾钠(C4H4O6KNa·4H2O)3.14 亚铁氰化钾(K4Fe (CN)6·3H2O)3.15 甲基红(C15H15N3O2):指示剂3.16 葡萄糖(C6H12O6)3.17 甲基红指示液(2 g/L):称取甲基红0.20g,用少量乙醉溶解后,并定容至100 ml。
3.18 盐酸溶液(1+1):量取50 mL盐酸,与50 mI水混合。
3.19 氢氧化钠溶液(200 g/L):称取20 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3.20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 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0 g亚甲蓝,溶于水中并定容至1000 mL。
3.21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75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人4 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 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3.22 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工1 g(精确至0.0001 g)经过98 0℃~100℃干燥2 h的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 mL盐酸,并以水定容至1000 mL。
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各种食品中。
淀粉的含量对于我们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淀粉含量。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室用具和试剂,包括磨粉机、天平、试管、滤纸、稀盐酸、碘液和热板等。
接下来,我们选择要测定淀粉含量的食品样品,并将其磨成细粉状。
第一步是提取食品中的淀粉。
将约10克食品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并用手摇试管使其充分混合。
然后将试管放在热板上进行加热,持续加热5分钟,使食品中的淀粉溶解于稀盐酸中。
第二步是沉淀淀粉。
将加热后的混合物放置置于室温下静置30分钟,使淀粉沉淀在试管底部。
然后轻轻倒掉上清液,将沉淀用水洗涤数次,直至洗涤液中没有呈现酸性。
最后用滤纸将淀粉沉淀过滤并置于微量杯中。
第三步是检测淀粉的存在。
将取一滴碘液滴于微量杯中的淀粉上。
如果淀粉呈现出蓝黑色,则表明食品中含有淀粉。
最后一步是计算淀粉的含量。
首先,用天平称量淀粉沉淀的质量。
然后计算淀粉的含量百分比,即淀粉质量除以食品样品的质量并乘以100%. 这样我们就能得到食品中淀粉的含量。
通过这种测定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合理安排我们的饮食。
淀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摄入过多也容易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食品中淀粉的含量,有助于我们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搭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测定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方法简单易行,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食品的淀粉含量,对于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管理我们的健康非常有指导意义。
小麦淀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淀粉的提取方法;2. 掌握淀粉的鉴定方法;3. 了解小麦淀粉的成分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根、茎等部位。
小麦淀粉主要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在淀粉分子中的含量较高,易于提取。
本实验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小麦淀粉,利用碘液鉴定淀粉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粉、碘液、氯化钠、蒸馏水等;2. 实验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烘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小麦淀粉的提取(1)称取5g小麦粉,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2)将混合液煮沸,保持煮沸状态5分钟;(3)停止加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淀粉充分沉淀;(4)用漏斗过滤,收集滤液;(5)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使淀粉沉淀;(6)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沉淀物充分溶解;(7)将溶液转移至烘箱中,在60℃下烘干,得到小麦淀粉。
2. 淀粉的鉴定(1)取少量小麦淀粉,加入2mL蒸馏水,搅拌均匀;(2)滴加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碘液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淀粉的提取通过热水提取法,成功提取出小麦淀粉。
在烘干过程中,小麦淀粉呈现出白色粉末状。
2. 淀粉的鉴定在加入碘液后,小麦淀粉呈现出蓝色,证明淀粉的存在。
通过不同浓度的碘液鉴定,发现小麦淀粉在低浓度碘液下呈现出蓝色,而在高浓度碘液下颜色逐渐变浅。
六、实验结论1. 成功提取出小麦淀粉,并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2. 通过碘液鉴定,证实了小麦淀粉的存在;3. 了解小麦淀粉的成分和性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2.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化学品泄漏;3.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食品分析实验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

实验四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一、实验内容使用圆盘旋光仪测定淀粉的含量。
二、实验目的1、了解圆盘旋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使用圆盘旋光仪测定淀粉溶液旋光度的方法及利用旋光度求得其含量的方法;3、学会正确使用圆盘旋光仪。
三、实验原理利用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其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tλα=LC α,测定其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四、实验材料 未知浓度的淀粉溶液五、仪器 WXG-4型圆盘旋光仪六、实验步骤1、旋光仪的校准(1)打开电源,关闭空测试筒盖,稳定约10分钟;(2)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视场清晰;(3)旋转度盘3.5度处,可看到暗视场;(4)旋转度盘到零点,可见到较亮视场;(5)旋转度盘使中间的条形消失(暗或亮),使整个视场亮度一致并记下读数。
反复几次,取平均读数作为仪器零点。
2、测定待测液旋光度(1)旋光管(干燥清洁)装入待测液(应稳定、澄清且无气泡,有气泡时要赶进试管圆球中),擦净水滴;(2)黄光稳定后,将旋光管装入旋光仪,此时试管圆球要靠近镜筒;(3)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视场清晰。
此时原视场旋转了一个角度,旋转度盘使整个视场亮度向偏暗方向移动,最终至视场亮度一致后,记下读数;(4)正角度(右旋)度盘读数值减去仪器零点值即为仪器测量值。
负角度(左旋)度盘读数值减去180度即为仪器测量值。
七、结果处理)×100(α-αω = ×100L×203×m八、说明1、三分视野示意图:2、WXG-4型圆盘旋光仪主要技术参数:(1)旋光度测定范围:±180 度(2)度盘格值:1 度(3)度盘游标读数值:0.05 度(4)稳定时间:约10分钟(5)单色光源:钠灯(6)试管长度:100毫米、200毫米各1支3、仪器保养方法:(1)仪器应置于空气流通和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以防潮;(2)钠灯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长时间使用必须关机10~15分钟;(3)镜片不能用硬质的布质、纸擦,宜用擦镜纸;(4)仪器停用后应罩上仪器罩防灰;(5)试管使用后应及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擦干存放。
试验四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

实验四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tarch in foods(一)目的掌握酶水解法测定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了解酸水解法。
(二)原理(酶水解法)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三)仪器与试剂1. 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 碘溶液:称取3.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
3. 乙醚。
4. 85%乙醇。
其余试剂同GB5009.8—85《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
(四)操作步骤1.样品处理称取2~5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ml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m1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h,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ml滤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6N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2.测定按GB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同时量取50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3.计算——样品中淀粉的含量,%;式中:X1——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mg;A1——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A2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称取样品质量,g;m1V——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测定淀粉成分_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定淀粉成分实验日期:2021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学习淀粉的提取方法。
2. 掌握淀粉的鉴定方法。
3. 探究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淀粉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法、酶法、有机溶剂法等。
淀粉的鉴定方法主要有碘液法、费林试剂法等。
本实验采用酸法提取淀粉,并利用碘液法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粉、碘液、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热炉、搅拌器、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淀粉提取(1)称取5g玉米粉,置于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搅拌均匀。
(3)用滴管加入5mL盐酸,搅拌均匀。
(4)将烧杯置于电热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5)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
(6)用滴管将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
(7)取出离心管,将上清液倒入烧杯中。
(8)向烧杯中加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9)用滴管将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
(10)取出离心管,将上清液倒入烧杯中。
2. 淀粉鉴定(1)取2mL提取的淀粉溶液,置于试管中。
(2)用滴管加入1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重复步骤(1)和(2),分别观察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淀粉提取实验过程中,玉米粉在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淀粉。
加热后,淀粉进一步水解,溶液颜色变深。
2. 淀粉鉴定(1)碘液法:加入碘液后,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提取的淀粉中含有淀粉。
(2)溶解性实验:在不同条件下,淀粉的溶解性存在差异。
在室温下,淀粉溶解性较好;加热后,淀粉溶解性降低。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酸法提取淀粉,成功从玉米粉中提取出淀粉。
2. 利用碘液法对提取的淀粉进行鉴定,证明淀粉中含有淀粉。
3. 通过溶解性实验,发现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存在差异。
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谷物籽粒中粗淀粉含量的测定(精)

GB 5006—85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谷物籽粒中粗淀粉含量的测定。
1 测定原理淀粉是多糖聚合物,在一定酸性条件下,以氯化钙溶液为分散介质,淀粉可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并能形成稳定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
而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含量成正比,所以可用旋光法测定。
2 仪器和设备2.1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2.2 实验用粉碎机。
2.3 电热恒温甘油浴锅:119±1℃,浴锅内放入工业甘油,液层厚度为2 cm 左右。
2.4 旋光仪:钠灯,灵敏度0.01度。
2.5 锥形瓶:150 ml,250 ml。
2.6 容量瓶:100 ml。
2.7 滤纸直径:15~18 cm,中速。
3 试剂配制3.1 氯化钙-乙酸溶液:将氯化钙(CaCl2·2H2O,分析纯)500 g溶解于600 ml蒸馏水中,冷却后,过滤。
其澄清液以波美比重计测定,在20℃条件下调溶液比重为1.3±0.02;用精密pH试纸检查,滴加冰乙酸(见GB 676—78《冰乙酸》,分析纯),粗调氯化钙溶液pH值为2.3左右,然后再用酸度计准确调pH值为2.3±0.05。
3.2 30%硫酸锌溶液(W/V):取硫酸锌(ZnSO4·7H2O,见GB 666—78《硫酸锌》,分析纯)30 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3.3 15%亚铁氰化钾溶液(W/V):取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GB 1273—77《亚铁氰化钾》,分析纯)15 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4 样品的选取和制备4.1 将样品挑选干净(带壳种子需脱壳),按四分法缩减取样约20 g。
4.2 将选取的样品充分风干或在60~65℃的条件下约烘6 h后粉碎,使95%的样品通过60目筛,混匀,装入磨口瓶备用。
5 测定步骤5.1 称样:称取样品2.5 g,准确至0.001 g。
按GB 3523—83《种子水分测定法》测定水分含量。
小麦淀粉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小麦淀粉的提取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小麦淀粉提取的实验方法。
3. 学习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小麦淀粉是小麦种子中的一种主要碳水化合物,占小麦种子干重的60%以上。
小麦淀粉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发酵法、水洗法、酶解法等。
本实验采用水洗法提取小麦淀粉。
水洗法提取小麦淀粉的原理是:将小麦面粉与水混合,搅拌成面团,使淀粉与面筋分离。
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洗,淀粉乳会从面团中分离出来。
最后,对淀粉乳进行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小麦淀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面粉、蒸馏水、食盐、氢氧化钙、硫酸铵、乙醇、磷钨酸、标准麦芽糖溶液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研钵、搅拌机、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蒸馏装置、烘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小麦面粉的预处理:称取一定量的小麦面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成面团,静置30分钟。
2. 面团的揉洗:将面团加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氢氧化钙,以40转/分的转速搅拌30分钟。
然后,加入5~8倍的水,揉洗3~4次,每次揉洗约10分钟。
3. 淀粉乳的分离:将揉洗后的淀粉乳用离心机离心,转速为3500rpm,离心15分钟。
4. 淀粉的洗涤:将离心后的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3~4次,每次洗涤约10分钟。
5. 淀粉的干燥:将洗涤后的淀粉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在40℃下干燥至恒重。
6. 淀粉的测定:取一定量的干燥淀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麦芽糖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出淀粉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淀粉的提取率:根据实验数据,本实验中小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0%。
2. 淀粉的纯度: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本实验提取的小麦淀粉纯度为98%。
3. 影响小麦淀粉提取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食盐和氢氧化钙的添加有助于提高淀粉的提取率;搅拌速度、揉洗次数和洗涤次数对淀粉的提取率和纯度有显著影响。
食物中的淀粉检测实验

食物中的淀粉检测实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摄入各种食物,它们都是我们能量的来源。
而在这些食物中,淀粉被广泛应用,也是我们体内主要的能量储备物质。
那么如何检测食物中的淀粉含量呢?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快捷的淀粉检测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1. 食物样品(可以选择土豆、小麦粉等富含淀粉的食物)2. 碘液(也可称之为碘酒)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取适量所选的食物样品,将其放入容器中,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粉状。
这样可以促进淀粉与试剂的充分反应。
2. 添加试剂:将研磨后的食物样品加入一个试管或小烧杯中,并向其中滴加碘液。
3. 观察反应:观察碘液与食物样品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如果出现蓝色或紫色,则表示食物样品中含有淀粉。
如果颜色保持不变,则说明食物样品中不含淀粉。
实验原理:碘液与淀粉反应会产生一种称为碘蓝的物质。
当淀粉存在于食物样品中时,碘液会与淀粉发生反应形成碘蓝色络合物,从而改变了混合液的颜色。
这种颜色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淀粉存在与否的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1. 所用试剂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
2. 淀粉检测实验只能用于粉状的食物样品,如果是块状或液体的食物样品,需要先进行适当处理,如研磨等。
3.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碘液直接接触皮肤或进入口腔,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实验应用:淀粉检测实验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是否添加了淀粉或淀粉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此外,该实验方法还可用于学校实验室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食物成分的检测方法。
总结:食物中的淀粉检测实验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通过观察食物样品与碘液反应的颜色变化,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且能够准确判断食物样品中的淀粉含量。
通过这种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中的成分,为我们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面粉中淀粉含量测定

面粉中淀粉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利用酸水解法测定出食品中淀粉含量;2、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1、淀粉的测量原理:利用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淀粉,首先将米粉回去脂肪及可溶性糖,接着提盐酸对米粉展开酸水解,利用电解的方法检测水解后样品中还原成糖,将还原成糖折算成淀粉的含量。
2、蛋白质测定的原理: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天平、的定氮酿造装置、烧杯、500ml与100ml容量瓶、滤纸、烧瓶、水浴锅、锥形瓶、玻璃珠、滴定管。
2、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1.84g/l)、甲基红乙醇溶液(1g/l)、硼酸溶液(20g/l)、混合指示液(2份甲基红乙醇溶液(1g/l)+1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1g/l))、氢氧化钠溶液(400g/l)、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00mol/l)、乙醚、85%乙醇、6mol/lhcl、40%naoh、20%乙酸铅、10%的naso4、碱性酒石酸铜液(甲、乙液)。
四、实验步骤:1、淀粉的测定实验步骤:(1)样品的处置:称取2.0~5.0克的面粉样品,将样品放在具有滤纸的圆柱形重新加入30ml乙醚以除去面粉中脂肪,再用150ml的85%乙醇分后3次冲洗残渣以除去可溶性糖,筛干活,接着用100ml水冲洗残渣后将残渣移往烧瓶,重新加入30ml的6mol/l的hcl至烧瓶中,用沸水浴冷凝流入40min,接着用流水加热后用碘液鉴别与否充份水解,直到水解充份,加热后重新加入甲基白及40%的naoh调到黄色,用6mol/l的hcl校正至刚好变白,重新加入20ml20%的乙酸铅,容器置放10min,直奔着加入20ml10%的naso4摇匀,将滤液及残渣移入500ml容量瓶定容,接着过滤同时弃去最初的20ml滤液,取滤液20ml加入到1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则样液制备完成备用;(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液:汲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ml,放在250ml锥形瓶中,搅拌20ml,玻璃珠2颗,碱液9ml葡萄糖标准液,掌控在2min内冷却至沸,趁着沸以每两秒1几滴的速度稳步碱液葡萄糖标准液,直到溶液刚好退色(平行三次挑平均值)排序10ml(甲、乙液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等于葡萄糖的质量(mg)a1;(3)样品液预测: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ml,加20ml的水以及两粒玻璃珠至250ml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腾,用样品液趁沸先快后慢滴定至褪色;(4)样品溶液的测定: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ml,加20ml的水以及比预测体积少1ml的样品溶液,另加入两粒玻璃珠,加热至沸腾,用样品液趁沸继续以1d/s的速度滴至褪色(平行三次,取平均值v1)。
实验粮食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粮食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粮食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粮食中淀粉含量测定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及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
试样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二糖,再用盐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含量。
三、实验试剂
1.淀粉酶溶液:称取α-淀粉酶0.5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
三氯甲烷,防止长霉。
2.碘溶液:称取
3.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g碘,溶解后加水
稀释至100mL。
3.85%乙醇。
4.6mol/L盐酸:取盐酸50mL加水至100mL。
5.200g/L氢氧化钠溶液。
6.甲基红指示液:称取0.1g甲基红用95%乙醇溶液定容至100mL。
7.乙醚。
8.蒸馏水。
四、仪器设备
1、粉碎磨:40目筛。
2、天平:分度值0.01g。
3、锥形瓶:250mL。
食品分析实验设计――小麦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系《食品分析》实验设计实验题目:小麦中淀粉的测定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2012年1月1日一、实验名称:小麦中淀粉的测定二、实验原理:1.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
用氯化钙溶液提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淀粉含量=式中:α—旋光度读数,(º);L—观测管长度,dm;m—样品质量,g;203—淀粉比旋光度,(º)。
2.氯化钙溶液作为淀粉的提取剂,是因为钙能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形成络合物,使淀粉与水有较高的亲和力而易溶于水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旋光仪、烧杯、玻璃棒、捣碎机、电子天平2.试剂小麦、氯化钙溶液、氯化锡溶液、小麦四、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称取小麦10g,用捣碎机磨成粉;2.将小麦粉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3.将小麦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搅拌;4.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锡溶液,充分搅拌,以沉淀蛋白质,避免蛋白质对淀粉测定的干扰5.上述溶液过滤,用旋光仪测溶液旋光度。
6.记录实验数据,收拾实验器材。
五、实验结果利用公式:淀粉=α×100L×203×mα×100L×203×m×100(%)×100(%)式中:α—旋光度读数,(º);L—观测管长度,dm;m—样品质量,g;203—淀粉比旋光度,(º)。
六、说明与注意事项1.本法适用于不同来源的淀粉,具有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由于淀粉的比旋光度大,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旋光度又很接近,因此本法对于可溶性糖类含量不高的谷物样品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2.蛋白质也具有旋光性,为消除其干扰,本法加入氯化锡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3.淀粉比旋光度一般按203°计,不同来源淀粉也略有不同,如玉米,小麦淀粉为203°,豆类淀粉为200°。
淀粉检测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淀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
3. 了解淀粉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由葡萄糖分子组成。
淀粉在碘液的作用下会形成蓝色复合物,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面粉、玉米粉、土豆粉、碘液、蒸馏水、试管、试管架、滴管、镊子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酒精灯、烧杯、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将面粉、玉米粉、土豆粉分别称取1g,置于三个试管中。
2.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淀粉充分溶解。
3. 用滴管向每个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4. 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5. 将三个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过滤,观察滤液颜色。
6. 将滤液滴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淀粉颗粒。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1)面粉、玉米粉、土豆粉在加入碘液后均出现蓝色。
(2)滤液呈蓝色,说明淀粉已溶解。
(3)显微镜下观察到淀粉颗粒。
2. 实验结果分析:(1)面粉、玉米粉、土豆粉均含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呈现蓝色,证明淀粉存在。
(2)滤液呈蓝色,说明淀粉已溶解在水中。
(3)显微镜下观察到淀粉颗粒,进一步证实了淀粉的存在。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淀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碘液是一种常用的淀粉检测试剂,可迅速检测出淀粉的存在。
3. 淀粉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溶液溅出。
2. 滴加碘液时,要均匀,不要过多。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试管、滴管等实验器材。
4. 注意实验安全,避免酒精灯等火源。
八、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淀粉来源的淀粉含量。
2. 研究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3. 探讨淀粉在医药、化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系
《食品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小麦中淀粉的测定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2012年1月1日
一、实验名称:小麦中淀粉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
用氯化钙溶液提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
淀粉含量=
m ×203×100×L α×100(%) 式中:α—旋光度读数,(º);
L —观测管长度,dm ;
m —样品质量,g ;
203—淀粉比旋光度,(º)。
2.氯化钙溶液作为淀粉的提取剂,是因为钙能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形成络合物,使淀粉与水有较高的亲和力而易溶于水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旋光仪、烧杯、玻璃棒、捣碎机、电子天平
2.试剂 小麦、氯化钙溶液、氯化锡溶液、小麦
四、实验步骤:
1.用电子天平称取小麦10g ,用捣碎机磨成粉;
2.将小麦粉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3.将小麦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搅拌;
4.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锡溶液,充分搅拌,以沉淀蛋白质,避免蛋白质对淀粉测定的干扰
5.上述溶液过滤,用旋光仪测溶液旋光度。
6.记录实验数据,收拾实验器材。
五、实验结果
利用公式: 淀粉=m
×203×100×L α×100(%) 式中: α—旋光度读数,(º);
L —观测管长度,dm ;
m —样品质量,g ;
203—淀粉比旋光度,(º)。
六、说明与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不同来源的淀粉,具有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由于淀粉的比旋光度大,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旋光度又很接近,因此本法对于可溶性糖类含量不高的谷物样品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2.蛋白质也具有旋光性,为消除其干扰,本法加入氯化锡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3.淀粉比旋光度一般按203°计,不同来源淀粉也略有不同,如玉米,小麦淀粉为203°,豆类淀粉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