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指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综合征出血热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生,多数地区以11月至次年1月及5-7月为流行高峰期。老幼可患,而以20〜40岁者为多,农民、野外作业人员发病率高。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有五期经过。有的期可以交叉重叠,轻型和非典型病例五期经过不明显,可越期。

1.发热期:以感染中毒症状及毛细血管损害为主要表现。

(1)发热:急性畏寒、发热,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持续3-7天。

(2)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3)三红:颜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重者呈酒醉面容。

(4)胃肠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腹泻,可类似于急腹症和急性菌痢。

(5)神经精神症状:重者可有嗜睡、兴奋、烦躁、澹妄。

(6)出血:球结膜、软腭、颊粘膜、咽后壁、腋下、胸背部可见淤点,如呈搔抓样较具特异性,注射部位可见大片淤斑。可有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

2.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在病程第4-8天,表现为热退但全身症状反而加重,出血倾向、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加重。可呈一过性低血压直至休克,个别病人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少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第5-9天。可由发热期越期发展而来,亦

可与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重叠。尿量<400πι1∕24h为少尿,<50m1∕24h为无尿。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神经精神症状加重,尚有钠水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少数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并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4.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第9〜14天。本期又可分为:

(1)移行阶段:为尿量在400〜200OnII的一段时间,症状、体征同少尿期。

(2)多尿早期:为尿量增至200OnII以上的最初几天。此期由于肾功能未能恢复,其体内血BUN和Cr继续升高,故表现与少尿期相似,甚至较少尿期为重,危险性和并发症发生均较大或较多。

(3)多尿后期:随尿量继续增多,氮质血症缓解,中毒症状消退,但易发生脱水、低钠、低钾,可发生继发感染或休克。

5.恢复期:上述症状逐渐消退,食欲增加,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及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逐渐升高,开始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幼稚细胞及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第4-6天起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末期和低血压休克期升高。

2.尿常规:第3-4天出现尿蛋白。强调逢尿必查,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对诊断有帮助。尿沉渣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其管型。部分病例尿中可见膜状物。

3.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在少尿期可出现低钾或高钾,以后者多见。血清钠、氯、钙、磷均降低。血BUN和Cr在低血压期即可上升。

4.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下降。部分病例出现DIC,可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5.肝功能:A1T和AST均可升高,重症血清胆红素可轻度增高。

6.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抗体:可用E11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血凝抑制试验,其中以E11SA法最常用。可检测特异性IgM及IgG抗体。IgM抗体滴度1:20为阳性,可做早期诊断。而IgG抗体滴度1:40或1周后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者有诊断价值。

(2)特异性抗原:可用E11SA法或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早期患者血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尿沉渣中的病毒抗原,但临床上应用较少。

[治疗]

本病缺少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就地治疗。强调早期抗病毒治疗和液体疗法,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变化进行综合治疗。重点要把住休克、出血、肾功能不全这三关。

(一)发热期治疗

1.抗病毒治疗:病毒哇1g∕d,静滴,每天1次,共3-7天。可用干扰素IOO万U∕d,肌注,每大1次,共3天。

2.免疫疗法:胸腺肽20mg∕d,静滴或肌注,共5-7天。

3,液体疗法:一般每天补液2500〜3000m1,或按前一天量十呕吐量

十IOOOm1计算补液量,高热多汗另加500m1,使尿量维持在1500/d以上。平衡液是最理想的液体,每天1000-1500m1,余量用葡萄糖液补足。

4.对症治疗:

(1)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药物,中毒症状重者,用氢化可的松100〜2001Hgr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疗程2-3天。

(2)呕吐:可选用胃复安或维生素B6。

5,防治DIC:发热后期即应开始防治DIC,开始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酎或丹参静滴。另在病程中注意检测凝血时间,如试管法小于3分钟,可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0.5~1mg∕(kg,d)每6~12小时1次至凝血时间大于25分钟即用。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除平卧、吸氧、保暖外,主要为抗休克。

1.扩充血容量:

1)补液种类:以选用平衡盐溶液为主。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酎、20%甘露醇、血浆和白蛋白等。

2)补液原则:

(1)先快后慢:即最初30分钟输液50OnI1以上,1小时输液达IOOOnI1,2小时内稳定血压后放慢输液速度,根据休克的不同阶段,24小时补液量可达3000~5000m10

(2)先晶后胶:先输晶体液如平衡盐溶液或2」溶液,后输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酎。

(3)晶三胶一:即晶体与胶体液之比为3:1,休克难以纠正时也可

2:1或1:1o

(4)胶不过千:即24小时内胶体液不超过IOOOnI1。

2.纠正酸中毒:每次用5%碳酸氢钠5m1∕kg,每日2-3次,一般24小时不超过800-1000m1o

3.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收缩药如间羟胺与血管扩张药如多巴胺联合应用。本类药物适用于积极扩容纠酸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对外周血管阻力高者可选用东葭若碱、山葭若碱。

4.肾上腺皮质激素:休克时可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休克纠正后即停用。

5.强心剂: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可用西地兰0∙4mg或毒毛花昔K0.25πιg十10%葡萄糖40m1,静注,每天1-2次。

(三)少尿期治疗

治疗原则为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疗法和放血

疗法。

1.稳定内环境:供给充足的热量,以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蛋白、低钠饮食为宜。补液原则为量出为人,宁少勿多。日补液量为前一天尿量十吐泻量十500-700m1o主要输人高渗葡萄糖液(含糖量200-300g),一般不输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不补钾盐,输液速度宜慢,必要时加适量胰岛素。

2.促进利尿:少尿期早期可试用20%甘露醇125m1o常用速尿20~100mg.无尿者200~400mg,可重复1~2次,每日总量≤800mg o

3.导泻疗法:可口服甘露醇250g/次或50%硫酸镁20-3OnII/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