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血液净化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为保护血液透析室卫生人员职业健康,避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此制度,要求血液透析室全体卫生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有破损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进行隔离预防。
二、基本要求:①要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做好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三、防护措施(一)进入透析室前应更换整洁工作服、拖鞋,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入透析室,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再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二)在透析操作中严格遵循手卫生和防止锐器伤的要求:1.卫生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注意: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一、背景和目的1.背景血液透析室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场所,其患者由于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免疫力较低,感染风险较大。
而透析室内的医务人员也面临着接触患者体液和器械等感染风险。
因此,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有必要建立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2.目的确保血液透析室内感染发生率的全面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感染和交叉感染风险,提高透析室环境质量和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监测指标和频率1.监测指标(1)患者感染情况:包括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伤口感染等。
(2)器械和设备感染情况:包括透析机器、管路、透析针头等设备的污染和感染情况。
(3)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包括透析室医务人员的感染发生情况。
2.监测频率根据透析室的规模和患者的数量,监测频率可定为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三、监测流程1.数据采集(1)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透析时长、透析方式等。
(2)收集感染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生时间、感染类型、感染部位和感染菌种等。
(3)收集医务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岗位、从业年限、防护措施等。
2.数据分析(1)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整理和分析。
(2)计算感染率和相关指标,如感染率=感染人数/透析患者总数*100%。
3.制定措施(1)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制定和调整感染预防措施,如加强手卫生、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等。
(2)加强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和无菌状态。
(3)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确保其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四、报告编制和使用1.报告编制(1)报告应包括感染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2)报告应由透析室的感染控制委员会编制,并由负责感染控制工作的专职人员进行审核。
2.使用(1)报告应定期向透析室的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交,并用于制定和调整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报告也可向患者和家属公开,增强其对透析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肾脏疾病患者。
然而,由于透析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制定背景1. 血液透析室感染风险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透析管路等设备的使用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都可能引发感染。
2. 法律法规的要求现行的医疗法规对医院感染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医院建立并执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内容1. 透析设备的消毒与维护血液透析室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透析设备的消毒与维护。
透析器、透析管路等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设备的完好性。
2. 医务人员的培训与防护医务人员是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环节。
他们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3. 患者的感染防护患者应接受感染防护教育,了解感染的可能途径和预防措施。
同时,提供完善的血液透析环境,包括洁净的透析室、过滤器等设施,减少感染风险。
4. 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对血液透析室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汇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执行1. 制度的宣传与推广医院应对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
2. 责任与考核医院应明确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持续改进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制度内容和执行效果。
五、结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提高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防控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培训与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透析服务。
六、参考文献[此处省略参考文献部分]。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1.进入本室工作人员戴帽子、口罩、穿清洁工作服、换鞋。
2.工作人员要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要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3. 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穿刺部位皮肤应严格消毒,工作人员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付手套只能护理一个病人,接触另一个病人应脱去原有手套,并洗手后另换手套。
4. 对血透病人血透前应常规检测病毒全套,传染病患者血透应在隔离室进行,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5. 透析液的配置、透析机、透析器的消毒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消毒、严格检测。
6. 透析穿刺针应一次性使用,用后必须装入利器盒内。
7. 对透析中出现的发热反应,应及时进行血培养、采集正在透析中的液体,进行微生物监测。
8. 透析室每日通风两次。
9. 透析用水、透析液出入口均应每月监测一次,并符合规定标准。
10.透析室保持洁净、工作台面、机器表面、地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抹1-2次,若有污染随时擦洗。
11.严格限制探陪人员,若病情需要,允许一人陪伴,治疗操作时,禁止探视者入内。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此方案旨在保障血液透析室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措施:1. 机构感染管理团队- 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团队,由感染控制专家和其他相关职位组成。
- 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感染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
2. 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各血液透析室的医务人员应接受适当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包括个人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等。
-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意识。
3. 感染防控措施- 所有医务人员在进入血液透析室前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洗手液、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
- 定期清洁和消毒透析设备和器械,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维护和保养。
- 强调患者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
- 提供规范的废物处理程序,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包装和处置。
4. 感染监测和报告- 建立血液透析室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5. 患者健康教育- 提供患者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指导,包括手卫生、饮食调控、药物管理等。
- 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如按时就诊、遵守医嘱等。
6. 安全管理- 建立和落实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 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以上方案仅作为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制度一、总则为确保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免受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加强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的感染监测及防范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感染监控小组:由血液透析中心负责人担任组长,感染管理科负责人、护士长及部分医务人员为成员。
感染监控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感染监测及防范制度,监督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并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2. 感染管理科:负责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监测及防范工作的组织实施、培训和指导,监测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感染监测及防范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监督本科室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
4.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感染监测及防范制度,参加感染控制培训,主动报告感染事件,积极参与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
三、感染监测1. 感染监测内容:(1)定期开展细菌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疗设备表面的微生物监测。
(2)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确保医务人员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操作。
(3)监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灭菌合格。
(4)监测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感染情况,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控制措施。
2. 感染监测方法:(1)采用国家规定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定期进行监测。
(2)运用问卷调查、现场查看等方式,了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设备使用及感染防控情况。
(3)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四、感染防范1. 手卫生:(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患者物品、医疗设备表面前后,必须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洗手、手消毒。
(2)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手消毒剂等。
(3)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2. 医疗设备管理:(1)按照医疗设备的使用特点和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灭菌措施。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一、背景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加,血液透析也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救命稻草。
然而,由于透析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医疗器械和药物,医院感染是血液透析中心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为了提高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的质量,降低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制定了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二、目的1、建立规范的感染监测程序,及时发现患者医院感染病例;2、规范医院感染报告流程,及时上报感染情况;3、为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及内容1、感染监测对象:所有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2、监测内容:(1)透析患者临床症状监测,包括体温、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2)透析室设备、环境监测,包括透析机、透析管道、透析液等设备卫生情况;(3)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包括手部卫生、工服更换、口罩佩戴等操作流程监测。
四、监测流程1、日常监测:每日透析前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监测、透析设备卫生监测和医务人员操作监测;2、周年度监测:每月对透析患者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监测;3、外部感染监测:及时向卫生部门汇报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
五、报告流程1、感染病例发现:(1)医务人员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患者出现的感染症状;(2)主治医师根据病例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并记录在病历中;(3)主治医师向医院感染防控小组进行汇报。
2、感染病例上报:(1)医院感染防控小组收到病例报告后,及时进行调查核实;(2)对感染源进行定位和管理,制定相应感染防护措施;(3)向卫生部门上报感染病例,配合处理相关事宜。
六、资料整理与分析1、将每月监测结果及感染报告情况整理为资料报表;2、对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对感染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评估感染控制效果。
七、追溯调查与处理1、对发生感染事件的透析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追踪调查;2、对感染源进行调查,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处理;3、在医务人员中进行教育宣传和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
2023-11-05CATALOGUE目录•引言•监测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异常情况处理•检查与评估•相关文件与附件01引言目的确保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透室)的感染控制工作符合规范要求,降低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的风险。
背景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内的重要科室,患者往往患有慢性疾病且免疫能力较弱,易发生交叉感染。
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背景血透室内的空气质量、表面清洁消毒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患者使用的透析器等相关物品的消毒情况等。
监测范围还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如佩戴口罩、手套,遵循隔离措施等。
监测范围02监测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透析室空气患者血液净化前后的体液标本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血液净化设备对患者血液净化前后的体液标本进行定期的生物学监测。
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定期的微生物学监测。
对透析室空气进行定期的微生物学监测。
采用重量法、容量法等常规监测方法,以及快速、便携式的检测仪器。
对血液净化设备、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进行定期的生物学监测,以及化学和物理学监测。
监测频率每月对血液净化设备、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进行监测。
每次操作前后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监测。
每季度对透析室空气进行监测。
每个患者血液净化前后的体液标本进行监测。
03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为防止患者之间交叉感染,血液净化中心应设立独立的透析室、水处理室、储存室、治疗室等区域,并确保各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
隔离措施血液净化中心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并使用专用的清洁用品进行擦拭和消毒。
消毒措施隔离与消毒措施血液净化中心应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将感染性废弃物与其他废弃物分开处理。
废弃物处理感染性废弃物应进行高温或化学消毒处理,以确保病毒和细菌被彻底灭活。
废弃物分类医疗废弃物处理措施VS医院感染宣传教育措施宣传教育血液净化中心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高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内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
三、组织架构1. 血液透析中心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中心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2. 感染管理小组应指定专人负责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感染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四、监测指标和频率1. 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2. 物体表面和机器表面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物体表面、机器表面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3.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每月对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4. 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1)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每半年复查输血前四项指标,保存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乙肝、丙肝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定量检查。
(4)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3个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5. 感染病例监测:对透析中心内发生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登记感染病例的基本信息、感染病原体、感染部位、感染发生时间等。
五、报告流程1. 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它传染病,应立即向感染管理小组报告,感染管理小组应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报送给中心主管部门。
2. 如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向中心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立即报告给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12小时内上报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一次性发生3例以上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2)发生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患者;(3)感染病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4)其他可能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情况。
血液透析中心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为确保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相关规定,确保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工作的实施。
2. 实行标准预防原则,对待所有患者及病原体均具有传染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4. 加强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完善相关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三、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不得参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必要时进行专业处置。
2. 环境防护(1)保持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2)设置独立的传染病患者透析区,实行分区管理。
(3)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设备防护(1)定期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灭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对患者使用的血液透析器、管路等一次性物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合格。
(3)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
四、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1. 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2. 定期组织在职医务人员参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3. 加强职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的重视程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的重要任务。
然而,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和医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2.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定期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3. 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立急诊透析区。
2. 透析治疗区域环境应达到 III 类环境要求,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3. 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洗手。
4. 配备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实施标准预防,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并按照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检测,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
6. 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所有初次透析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 1 次。
发现感染病例、新发的乙肝、丙肝或其他传染病应及时填卡、报告。
7. 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
8. 严格执行一次性透析器的使用规定,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管路严禁复用。
9. 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物体表面进行擦洗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时如果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
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四、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 做好感染病例监测,对透析患者进行定期的感染指标监测,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透析室人员管理1.进入血透室应严格洗手,更换工作服、换工作鞋,治疗操作时戴工作帽、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工作人员上岗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保护患者的血管,防止交叉感染。
3.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长期透析病人每半年复查 1 次。
4.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各治疗间(区)的血液透析机专用。
隔离透析间(区)诊疗护理用品、仪器专用,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二、透析室工作流程管理1.每日晨会报告环境清洁消毒情况,接班人员交接内容中应包含院感相关情况。
2、每周各工作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应包含院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3、定时抽查个透析室清洁消毒记录和院感防护开展措施执行情况。
4、每月开展透析室感染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流程演练。
三、透析室清洁消毒的管理1.透析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2.透析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定期检查、防止过期。
3.使用后的透析器、透析管路等一次性医疗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4.透析治疗室/区应每日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消毒。
5.透析机消毒每班次透析结束后,参照相关规范要求对透析机器内、外部进行消毒。
四、透析室环境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不合格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和追踪监测。
五、透析医疗废物的管理1.分类收集,密闭转运。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标识明确。
锐器放入锐器盒。
2.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
参考标准及规范:1.《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72-017 年-2015)2.《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1、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健委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规范。
2、布局合理、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储存室、接诊室、污物处理间、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区域,分开设置。
3、每次透析结束后,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更换床单、被套、枕套,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擦试消毒。
对透析机外部用500mg/L浓度的含氧消毒剂进行擦试消毒。
如透析机外部被血液污染,应立即用20%柠檬酸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贝朗Dialog 透析机结束后,应使用50%柠檬酸消毒液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热消毒。
物体表面细菌数<10cfu/cm2。
4、乙型各丙型肝炎及梅毒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用的用物和治疗车。
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病车、透析等应有标识。
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5、对新入或由其它透析中心转入的患者,有输血制品史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的相关检查,并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再次复查相关指标(即0、3、6原则)。
以后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
对于HBV抗XX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6、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7、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章制度。
结穿刺针、透析器、管路应一次使用。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堆积及透析管理规定,无菌持物桶、镊子开包后保存4小时、干燥保存。
9、血液透析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空气消毒2次,空气中细菌菌落数≤cfu/(5min.直径9cm平皿)。
10、血液透析室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每周四大扫除一次。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为加强我省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化管理,保证血液透析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一)医院感染制度管理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应制定以下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2)透析液、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制度。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
(5)设备设施及--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6)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7)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1)血液透析室应设置在清洁、安静的区域,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清洁与污染区域分开。
(2)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通风良好,设有隔离透析治疗区(间),有隔离标识。
(3)各区域配备手卫生设施:水池、非手触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
每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4)隔离患者使用的设备、物品。
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不与普通患者混用。
(5)污物处置间有上、下水设施,抹布与拖把的清洗消毒水池应分别安置高低不同的水池加以区别。
(6)配备足够手套、口罩、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三)环境卫生与清洁消毒管理环境受到污染时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两班之间常规开窗通风,无特殊污染可不进行空气消毒。
(2)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两班之间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
遇患者血液污染时,用一次性纸、布巾先将血液擦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 消毒剂擦拭;拖把经500mg/L消毒剂浸泡30 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透析机、透析室的物体表面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所用消毒剂性能应与血透机外表材质相适应,防止发生腐蚀)。
(4)每次透析结束,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出厂说明进行)。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一、人员要求1. 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穿戴衣帽鞋(禁止赤脚穿拖鞋)。
2. 离开污染区时,换鞋并消毒双手。
3. 禁止家属及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血液透析室,防止交叉感染。
二、环境要求1. 血透室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每区门口设置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脚垫,并保持湿润。
2. 每天两次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并做好记录。
3. 每月对室内环境、物体表面采样做HBsAg、细菌总数检测,并做好登记。
三、消毒隔离制度1. 空气消毒(1)血透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每天两次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
(2)保持紫外线灯管无积灰,每周清洁一次。
(3)定期紫外线强度测试。
紫外线强度≥70uw/cm2.。
(4)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
2. 物品消毒、灭菌、保存(1)血透室物品放置合理,消毒与未消毒物品,清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2)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顺序排列,无过期。
(3)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
(4)无菌物品应符合要求,在有效期内,每天检查并记录。
(5)无菌物品盛器消毒每周两次。
(6)一次性物品集中定点放置,无过期,无破损。
(7)氧气装置清洁消毒每周一次。
(8)拖把专用,标志明显,分开清洗。
悬挂,每周消毒。
3. 血源性感染的防治(1)新病人首次透析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测定肝炎标志物包括甲肝标志物(抗HA V-IgM)、乙肝标志物(HBsAg、HB-Ab、HBc-Ab、HbeAg、Hbe-Ab)、丙肝抗体(抗HCV)和戊肝抗体(抗HEV)。
(2)透析病人根据情况,每隔3-6月复查肝、肾功能。
每隔6个月进行肝炎标志物及抗HIV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册。
(3)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与阴性者应分房间透析。
(4)医务人员每半年1次肝功能及全套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对HBV阴性人员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免疫保护。
(5)医务人员在穿刺、引血、回血时须戴手套,每治疗一个患者后就应用消毒剂擦洗手及更换手套。
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一)血液净化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参见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章节。
(二)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三)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五)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六)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七) 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二、治疗前准备(一)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二)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三)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作明确标识。
三、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一)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中心)。
于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工作服。
(二)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三)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置。
(四)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
(五)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护目镜。
四、工作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年颁发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见附录。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制度第一篇: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制度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制度为了避免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感染,减少并发症,特作如下规定: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范。
2、治疗室和透析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数应<500 cfu/m3。
3.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
4、透析单元内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2。
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5、透析用水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
6、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要求内毒素<2EU/ml;采样部位同上。
7、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 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 次。
8、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2EU /ml。
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 1 次。
9、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1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对于 HBsAg、HBsAb 及 HBcAb 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
对于 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 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至少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 HIV感染指标。
11、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 4 h 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12、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在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透析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严格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洗手和消毒规程。
所有员工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手部卫生和器械消毒方法。
此外,所有透析设备和器械都必须根据标准程序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其安全和卫生。
其次,中心需要制定清晰的病人感染控制措施。
例如,定期对透析患者进行感染监测,确保他们的瘘管和透析器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教育计划,让患者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感染的风险。
另外,血液透析中心还需要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负责评估和改进中心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及时应对和处理任何感染事件。
此外,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演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员工具备处理感染事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规章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才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保障透析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制度
1.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2.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
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3.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或HC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建议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其后1~3月再检查,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