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华小说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总体 看来 ,这一时期 的研究 抓住 了余华 创作 中的独特 性 。研究者把 重点放在小 说形式 的先锋性上 , 并对 小说主题 有一定 的涉及 , 但缺少对余 华个人精 神肌理 的探求 。研究视 野 较为狭 窄 , 整 体上 限于对 余华文 本表 层意 义 的解 读 , 未 能 全 面探讨小 说 中的深层精 神 内涵 ,未能 系统地认 知余 华本
“ 人性恶 ” 的 主 题 m。
十余年 来对余华 小说研 究 的典型观 点和 代表 性成果 ,试 图 勾勒 出余华小 说 的研 究轨迹 , 并 呈 现 出学 界 的研究方 法 、 特
点及存 在的问题 。
一
在 前期小说 中 , 余华 还塑造 了一 系列精神 病人形象 。有 人认 为 . 余华 笔下的精神病人 和鲁迅先 生笔下 的狂人有 契合
究趋 向。较 之2 0 世纪8 O 年代 的研究概 况 , 笔 者将从承续 性和
突破性两 方面梳理 这一时期 的研 究成果 。
在余 华创 作发 生 大转 变 以来 . 对 小 说 中“ 暴力 ” 叙 述 的 关注并 未减 弱 . 这 体现 了对暴 力研 究 的一脉相 承 , 不过 相较 于8 0 年 代 的研究 成果 ,这一 时期 的暴力 研究 出现 了新 的视 角 。暴力 与死 亡 是贯 穿余 华前 后 期小 说 的 主词 , 却 达 到 了 不 同 的效果 。有人 认 为前 期 的暴 力是 肉体 的暴力 , 而 后期 的暴 力则 是 生 活 的暴 力 。 这 是 一 种 更强 大 、 更 难 以抗 拒 的 暴力 l l 1 ] 。有 人认 为 , 余华 书写的 “ 暴力 与伤痕 , 似乎 已经挪 向 制度 内合法化 的暴力 , 合理化 的伤痕” , 进 而对余华 的创作 是
余华《第七天》综述和索引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余华的《第七天》,从一面世就面临着褒贬两极分化的窘况,喜欢的人给予极大的褒奖,不喜欢换的人则贬得一文不值,更提出了“余华江良才尽”的疑问,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如何正确地评价一部作品的优劣,不能单从它的销量,故事情节,以及网络的评价入手,应该结合该作者以前的作品,对比在创作新的作品时,有哪些创新,有哪些缺失。
余华曾经表示,“如果我按照自己以前的写作套路,我可以写出100本《活着》,100本《许三观卖血记》,但是我需要的是创新。
”而余华的《第七天》,确实继承了他自己一贯的创新作风,无论从题材上,还是材料组织上,都是从前的作品没有的。
但是余华的创新是不成功的,他设想的很尖锐,很应该发人深省的东西,在行文里并没有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反的,整篇文章看上去写得匆匆忙忙,在结构和语言,人物塑造等等方面上都有不成功的地方。
(一)表现手法很多读者反映,在读余华的《第七天》时,总有一种隔靴瘙痒的感觉,很多书中本来应该情绪,余华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将那些情绪放大化,所以总觉得故事没有说完,有太多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
像是冒充妓女的男人杀警察案,余华在创作灵感上汲取了“杨佳案”的框架。
在创作时,采取了一种戏谑口吻,用夸张的手法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但是事情的结尾仅仅以两个人的死亡作为结束,并没有说警察的父母是否为警察争取到了“烈士”的名号,也没有说明两个生前的死对头为何在死后会成为形影不离的棋友。
除了对情节缺失感到莫名奇妙,读者们对人物的结局也不能满意,在杀妻冤案中,妻子失踪,丈夫被控告杀人判处死刑,在丈夫死后疯妻子突然回来了。
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真人真事,一个男人被指控杀害妻子,在监狱里被关了40余年,后来妻子回来了,男人才被放出来。
关于男人的冤狱,现实中警方没能给受害者一个交代,在《第七天》中,余华同样也没能给观众一个交代,事情仅仅是到死亡就结束了。
去年七月十三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励耕报告厅举办的《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说,余华在处理这些悲剧性的情节时,故意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来抵消着“剧情白热化”这种热度的发展。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曾获得菲利浦·莫拉狄作品奖。
该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名叫孙少平的农村青年的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与艰辛。
以下是一篇关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这部小说是余华的重要作品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评论。
文献综述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来研究该作品在学术上的价值和影响。
以下是对几篇关于《在细雨中呼喊》的综述进行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一篇由张三等人撰写的综述分析了《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结构与主题。
他们认为这部小说以孙少平为中心,将他从年轻时期到成年时期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同时,小说以不同的时间顺序交替叙述,创造了一种紧张的叙事氛围。
他们指出,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农村的贫困和压迫,呈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
接下来,李四等人在他们的综述中着重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他们认为小说通过孙少平及其家人朋友的形象,展现了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困境。
他们还指出,小说中充满了孤独、失望和绝望的情感,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
第三篇综述是由王五等人撰写,内容集中在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
他们指出,小说中的雨水和天空等重复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生活艰辛和希望的展望。
他们还分析了小说中的一些特殊意象,如树叶、动物和颜色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作者所打造的多重象征语言。
最后,赵六等人在他们的综述中探讨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他们指出,《在细雨中呼喊》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示了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作家的独特才华。
他们还讨论了小说中的一些创新性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认为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对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献综述研究可以从叙事结构与主题、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意象与象征以及文学价值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些综述不仅全面地总结了该作品的相关研究,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深入了解和欣赏《在细雨中呼喊》的途径。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余华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余华小说的主题,通过梳理情节、提取关键词和构建主题内涵,揭示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确定主题:余华小说的主题大多涉及生存、死亡、人性、社会道德、家庭伦理等复杂的人生问题。
这些主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现实生活的荒诞性。
梳理情节:余华的小说情节往往简单而引人入胜。
他善于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展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灰色地带。
例如,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兴衰、社会的变迁,最终独自一人面对生死的问题。
提取关键词:余华小说中的关键词包括:孤独、家庭、社会道德、生死、人性、现实与虚构等。
这些关键词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和氛围。
构建主题内涵:余华小说的主题内涵往往深入浅出,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沦丧。
在《活着》中,福贵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依然坚守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的责任,这体现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壮。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生存困境中的道德模糊。
撰写文章:余华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风格探讨了深刻的人生主题。
他的作品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灰色地带。
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时,余华的小说引发了读者对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深思。
《活着》中的福贵,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的责任,呈现出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壮。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生存困境中的道德模糊,引发读者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刻反思。
余华的小说往往既现实又虚构,他通过混合现实与虚构的手法,让读者无法清晰地分辨出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性,让读者能够从故事中看到人性的真实面貌和社会现实的荒诞性。
总的来说,余华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呈现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现实生活的荒诞性。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现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以苦难的历史背景为背景,以质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边缘与生存的困境。
通过对人性、家庭、友情和爱情等主题的探讨,该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性困境和精神痛苦。
本文将综述《在细雨中呼喊》的研究文献,展示该作品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长久以来,《在细雨中呼喊》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小说凭借其深刻的描写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该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学研究文献中,有一部分聚焦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法。
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小说的时间结构、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
例如,李明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小说通过倒叙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逐渐了解主人公的痛苦经历,并引起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一些研究关注了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
毕明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在细雨中呼喊》通过讲述农村知识分子的命运,折射出中国农村改革时期的幸存者心理。
这一研究揭示了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并展示了作品对于人性困境的深刻洞察力。
此外,还有些学者关注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
他们通过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互关系,探讨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
例如,张峰认为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高加林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他对世界的执着和追求,进一步探讨了作品中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另外,一些学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在细雨中呼喊》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小说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例如,刘玉华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种文化传承在小说中呈现出深刻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细雨中呼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和研究。
文献综述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历史背景与社会语境、人物形象与角色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
余华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综述
“ 余华对常理的拆解立场使其小说 中的生存 意识一 开始 就与存在 主义关 于生 存 的 论 说有 了某 种 契 合。 u 贾 忠 良 ”2 (0 9 指出 , 20 ) 余华小说 是人 的存在境 况 的寓言 , 体上是 关 整 于人类生存境遇和 生存方 式 的未来 可能性 的想 象。余华 小 说给 出的是一个存在性 的主题— —“ 着” 出示 的是人 的存 活 ,
12 呈 示 了人 的一种生存方 式—— 爱与善 , . 体现人 文关怀
在境况—— “ 活着的可能性 ” 。余华 通过 人物 的不幸 遭遇 和 生命姿态的展 示 , 向我们 出示 了人生 的可 能性 、 生存 的可能 性, 存在的可能性 , 我们看 见了我们的世 界和我们 自己 J 让 。
黄海 (0 3 、 阿平 (0 7 认 为 , 华所 表述 的是具 有人 类 20 ) 郑 20 ) 余
21 00年 1 1月
第2 3卷第 6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 a o e og agV ct nl ntueo clg a E g er g or l f i nj n oao a Istt f E o i l n n e n n H l i i i oc i i
N V2 O O . 01 Vo. 3 No 6 12 .
余 华小 说叙 事伦 理 研 究 综 述
唐 静
(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 与社会发展学院 , 山东 曲阜 236 ) 7 15 摘 要: 在近年来的 小说叙事伦理研 究领域 , 对余华的作品争议较 大。通过对近年来 国 内 余华 小说叙事伦理研 究文献 的收 集和整理 , 国内研 究进行评析 。从 以下几个 方面对其 小说叙事伦理做初 步的总结 : 小说揭示 了人 对 余华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综述作者:杨明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3期摘要:论文总结了余华80年代以来发表的小说的创作主题,将其归纳为“暴力主题”、“生死主题”、“苦难主题”和“善恶主题”四种,分别将近年来的研究者对这四类主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进行研究整理并做出综述。
关键词:余华;主题;暴力;苦难作者简介:杨明辉,女,硕士研究生,山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2余华发表的小说数量并不多,然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价值,论文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四大主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以此作为对余华小说主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一、暴力主题暴力主题尤其在余华八十年代的小说中频繁出现。
在《现实一种》、《难逃劫数》、《一九八六年》、《古典爱情》等小说中均有对暴力场面的露骨描写,内容包括手足间的虐杀、吃人的残忍画面以及残酷的刑罚场面等等。
近年来对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主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切入:余华小说中暴力主题的呈现特色、暴力主题在余华小说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对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主题的评价。
余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后的暴力主题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色。
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中,余华更加青睐暴力主题。
对于余华对暴力主题的呈现方式,研究者多结合具体作品给予描述性的评价。
通常认为,暴力主题在余华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已经初露端倪:独自出门远行的年轻主人公试图主持正义的英勇行为被村民的暴力行为粗暴阻止,从此开始接触到了真实人生的荒诞面目。
在八十年代的作品中,余华表现出了对暴力主题的痴迷,此类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冷峻的黑色,对暴力的呈现是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零度书写”,对暴力行为的细节刻画细致入微,甚至被研究者普遍认定有一种对于暴力的痴迷。
九十年代后余华的创作更多着眼于苦难命运对人的折磨,对直接的血淋淋的暴力行为着墨较少,蒋蓉将余华八十年代创作中的暴力主题归纳为“个人的暴力”,而九十年代的暴力主题则是“命运的暴力”[1]。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摘要: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自1984 年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其一系列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一直倍受评论界和文艺界关注。
受到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深刻影响,余华的语言简洁明快、新锐诡异,通过语言的尖新求变阐释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余华小说语言的研究,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语言学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是小说及其他文学样式的载体,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正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风格成熟的作家在作品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其作品一直是学术界和评论界讨论的热点。
自1984 年评论家肖复兴发表的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开始,关于余华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
早期主要是针对单篇作品的研究论文,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对余华作品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的论著。
综观20 余年的余华研究历程,评论界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从五个方面展开: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母题及演化;创作风格的前后转变;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比较研究等等。
这其中对于余华小说语言的探索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简单的评述,系统地勾勒出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的运行轨迹。
一、纯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余华作为先锋作家中的佼佼者,他表现出对文学的语言和文本的巨大热情。
他作品中关于暴力、死亡、苦难和欲望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等都因其语言的独特运用而引起文坛的关注。
评论界也纷纷从文本分析的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
研究余华的著名学者李平教授说:“在小说的语言上,语言的‘诗话意味’没有了,少了些文人气,而多了些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
”邓大琥的《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中,用“简洁又动感十足的语言”、“诗兴的比喻”来强调作品语言的“真实性”;正如马知遥在《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2007)中说:“让语言决定思维的形成。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1. 引言1.1 余华小说的影响余华的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余华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多种语言,被全球读者所阅读和传播。
他的作品通过真实、深刻地描绘人性的矛盾和挣扎,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余华的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面旗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人性、历史和社会现实,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艺术风格。
余华的作品在文学界和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余华的小说影响深远,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2 叙事艺术的重要性叙事艺术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表现作者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手法,也是传达作品主题和情感的关键途径。
在余华小说中,叙事艺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技巧,充分展现了他作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在叙事艺术中,余华小说以其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著称,他往往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简练、直接的叙述方式,让作品更加易读和贴近读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除了叙述方式,余华小说在人物塑造、场景描写、情节设计以及文学手法等方面也展现出叙事艺术的重要性。
通过塑造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场景,设计紧凑有力的情节,以及巧妙运用各种文学手法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余华小说成功地展现了叙事艺术的无限魅力。
叙事艺术在余华小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对叙事艺术的精湛运用,余华小说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价值。
2. 正文2.1 余华小说的叙事方式余华小说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常常采用简洁而直接的文字表达方式,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渗透来展现故事的内涵。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作者:王然来源:《人间》2016年第05期摘要:余华小说《第七天》从二〇一三年六月出版至今,有两年时间。
小说的出版把余华推到了风口浪尖,其中,有批评也有赞扬。
本文将两年的研究评论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进行评介,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述评结合,以期实现一个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综述共分为两大部分:叙述视角和主题研究。
第一部分汇集了小说叙述视角的研究资料,许多学者大都认同小说的亡灵叙述视角。
第二部分也将不同论者对小说主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类整理,以期实现对小说文本的深层次剖析。
希望本文对余华及其小说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叙述视角;主题中图分类号:B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09-02余华自一九八七年在《北京文坛》上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以来,便一直以自己的冷漠叙述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创作出一系列贴近现实生活而又直逼生命本真的作品。
二〇一三年,余华推出了新作《第七天》。
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文学界始终对它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一方面,余华及其新作受到了众多的批评与指责;但另一方面,应该看到,赞赏肯定作品的论者也很多。
在这些评论中,论者们对小说主题及其叙述视角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评析,对当下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意在对这些评论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形成一个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完整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期对以后的余华及其小说研究有所帮助。
一、叙述视角研究作品叙述必然会才采用一定的角度,这种角度就是叙述视角。
《第七天》的叙述者是一个死去的魂灵,许多论者都看到了小说的亡灵叙述视角,并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看法。
洪治纲的《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从余华自身创作出发,肯定了《第七天》亡灵叙述视角。
一方面,他认为余华一直是以一种惯常的人的视角进行书写的,而《第七天》却从一个已经死去的亡灵角度进行叙述,这无疑是余华对自身小说创作的突破与超越。
《2024年余华《活着》的版本改编与受难—救赎主题研究》范文
《余华《活着》的版本改编与受难—救赎主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余华的《活着》作为一部深刻反映中国社会变迁与人生命运的经典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本文旨在探讨《活着》不同版本改编的特色及其所体现的受难与救赎主题。
通过对原著及其改编版本的比较分析,探讨作品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变化与影响。
二、余华《活着》原著概述《活着》以福贵一家人的命运为主线,通过福贵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中国社会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迁。
作品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过程,体现了生命的力量与坚韧。
三、《活着》的版本改编(一)电影版《活着》电影版《活着》在保留原著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将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
电影版在情节上有所删减,更加突出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与救赎,使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坚韧。
(二)话剧版《活着》话剧版《活着》在保留原著情感基调的同时,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将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
话剧版在情节安排上更加紧凑,通过演员的表演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心理世界。
四、受难与救赎主题分析(一)受难主题《活着》作品中的受难主题主要体现在福贵一家人在社会变迁中所经历的苦难。
这些苦难包括政治运动、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使得福贵一家人在生活中不断遭受打击。
然而,正是在这些苦难中,福贵一家人才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二)救赎主题《活着》中的救赎主题主要体现在福贵一家人在苦难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的过程。
他们通过相互关爱、互相支持,逐渐走出困境,实现了心灵的救赎。
这种救赎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相互帮助,更体现在精神层面的相互慰藉。
五、改编版本对受难与救赎主题的影响(一)改编版本的共同点不同版本的《活着》在表现受难与救赎主题时,都以福贵一家人的命运为主线,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将这一主题深刻地呈现出来。
浅析余华小说 (精选)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与张艺谋电影《活着》绪论: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
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张艺谋最初看中的是余华的另一篇小说《河边的错误》,因为想全面了解他,所以张艺谋要求看他所有作品。
余华就给了张艺谋《活着》的清样。
张艺谋看完了这篇小说后,被小说写出的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而感动。
张艺谋决定拍《活着》之后,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和剧组主创人员讨论故事、人物、影片结构和语言。
最后张艺谋确定用最平常的方法讲一个平常家庭的故事。
正文: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虽然可以讲述同一个故事,表现同一种精神内核,但是在相互转换的时候要保持着完全的一致难度是极高的,也就是说,任何一部小说要拍成电影都会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
小说的基调无疑是沉重与黑暗的,这是主人公所在的时代决定的,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人和命运的关系”这个主题的特性所决定的。
余华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但我读过之后却并不认为在这个冰冷的天幕下覆盖着的是福贵与命运的“友情”,我看到的分明是抗争,是一个人为了原本就应该属于他的爱与温暖,而与命运所做的无法逃避的挣扎。
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并不是像古典英雄史诗那样在于人的失败,而是这场争斗,无论对于人还是命运,最后根本没有赢家。
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张艺谋执导的改编同名电影《活着》,都吸引了众多的受众。
由于两位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追求,小说和电影在一定的共性基础上,也产生了差异性,表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
对于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电影改编对于原著小说所发生的叙述角度的变化、电影对小说原本的“忠实”与“创造”、作品色调的改变、题旨风格的异同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以下是对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的具体阐述:一、叙述视角和方式的变化对于余华《活着》影视改编叙述视角和方式的对比研究,在多篇文献中都有所涉及,而文章观点基本趋于一致。
杨国荣《张艺谋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1]、刘莎《同曲变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2]和司雯雯《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3]等文章都有相同或是相近的观点。
他们认为小说文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用意正如余华自己在日文版自序中说的“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如果用第三人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是一个苦难的幸存者”[4]。
而张艺谋的《活着》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展示福贵一家的悲欢离合。
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将福贵及其家人的苦难悲欢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如司雯雯《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所讲“张艺谋的《活着》追求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凸显的是底层民众生存的艰辛和伤痛,是荒谬现实对无辜生命的摧损,影片因此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可观性与感染力。
这是张艺谋立足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结合自我艺术追求的独特选择。
”此外,刘莎《同曲变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一文还借用了“视点镜头”的概念对张艺谋在《活着》影视文本中改用第三人称叙述进行了论述。
他认为,表面上看,影视文本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叙述逻辑顺序(使倒序变为了顺序)以及叙述视角,舍弃复杂的叙述层面与叙述关系,直接将其简化为了第三人的叙述。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及其研究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旨在综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启示。
余华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他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研究热潮。
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余华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包括主题研究、叙事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旨在揭示余华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余华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深化的过程。
研究者们对余华作品的解读也日益多元化和深入化。
本文将从余华作品的主题思想、叙事手法、人物形象、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全面展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还将对余华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推动余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余华生平及创作历程余华,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于文坛,凭借其深刻的作品内涵和独特的叙述风格,逐渐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余华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1983年,余华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早期作品多以短篇小说为主,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1987年,余华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活着》,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性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随后的《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将余华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生涯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进入21世纪,余华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尝试将历史、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如《兄弟》和《第七天》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余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摘要:余华是一位特别关注苦难的作家,即使是在他90年代小说转型后,“苦难”这一主题也被继承下来。
本文首先对余华作品中的苦难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再选取其中的三篇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分别阐述其文本中的苦难,做个案探讨,最后提出现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苦难,人生提及余华,非文学专业的同学大多想到的是《活着》《兄弟》等作品,文学专业的同学在此基础上会想到《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鲜血梅花》等作品。
前后读书群体间阅读的作品以《虚伪的作品》为界,研究者多把《虚伪的作品》看作余华创作阶段的分界。
学界对余华两个创作阶段转型有不同结论,分歧主要在于后一创作阶段的作品是否具有先锋性。
一批学者认为余华后一阶段的创作不具有先锋性,这批学者以吴义勤和陈思和的观点为代表;另一批学者则认为余华的文学创作中始终体现先锋的精神状态,他始终是一位先锋作家,这批学者以王达敏、冯勤为代表。
然而抛却先锋性来谈余华的作品,始终不变的,是余华作品中的苦难。
一、对余华作品中苦难的探讨就张崇员、吴淑芳对于余华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于余华的先锋性和创作转型都存在争议,对于余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都持有不同意见,暴力、死亡、苦难、欲望等都是其作品的高频关键词,暴力因素在后期创作中的明显减少,但苦难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尤其是研究者解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篇长篇小说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侧重点放在了小说的“苦难”主题上。
二、余华作品中苦难的个案探讨对于苦难,余华从来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冷酷地叙述着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冷血、铁石心肠,恰恰是源于他的悲悯,在余华的作品中,面对苦难,他向来都是审视现实、叩问生命、回到悲悯。
苦难是灵魂的诗性表达,它使人的精神得到了提升与净化。
本文将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三部长篇来对余华作品中的苦难进行个案分析,可以看出他对苦难的认识层次分为:体验苦难、消解苦难、忍受苦难,而缓解苦难生活可概括为:回忆、忍耐、幽默。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以其真实、生动的叙事风格而闻名。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在文学界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深受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他注重描绘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件,通过真实的细节和情感来展现生活的本质。
他的叙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小说中所呈现的生活和情感。
在余华小说中,叙事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对细节的深入描写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上。
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使人物栩栩如生。
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对主人公福贵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经苦难中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精神,读者不仅仅是看到福贵的遭遇,更能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使余华小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往往能够产生强烈共鸣。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还体现在他对事件的处理上。
余华小说往往以历史事件或大时代背景为背景,通过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历史事件和大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通过对一个底层人物许三观的描写,表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迁,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大时代洪流中的坎坷命运。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叙述结构和语言风格上。
余华的叙述风格朴实、直接,语言简练、精练。
他常常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将人物的真实经历和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
他善于通过细腻而富有张力的叙述方式,将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外部事件融为一体,构建出生动的叙述场景和情感氛围。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对细节的深入描写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以及对事件的处理和叙述结构上。
余华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情感描写,展现了普通人的命运和生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他的作品常常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写照,真实而感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对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余华的小说通过真实而细腻的叙事,揭示了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内涵,使其成为当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了一种文学的精神追求。
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0年8月20日Aug.20 2020第40卷第8期Vo1.40 No.8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08.015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张雅楠(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余华,自登上文坛就备受关注。
幼年时期的“文革”记忆,青年时期的牙医经历以及对外国文学大师作品的热衷,都使余华的作品流露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色彩。
学界对于余华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至今研究成果颇丰,经过简单梳理,其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主题研究、对比研究、转型研究。
对余华的创作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余华创作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余华小说;主题研究;对比研究;转型研究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08-0034-02一、小说主题研究目前,学界对于余华小说主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生存与死亡、苦难与真实、血腥与暴力三大部分展开。
可以说,这三个主题贯穿了余华的所有创作,也从更深的层次反映出作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一)生存与死亡余华的小说中到处充斥着对于生与死的描述。
学者冯亚在文章《关于余华小说主题研究》中对于余华生存与死亡的主题进行了深度的阐释[1]。
该学者认为,虽然小说中的主人公最终都走向死亡,但即使面临再多苦难,也要顽强地活下去才是余华小说生与死的深层本质。
在余华前期和后期的小说中,死亡的内涵不尽相同。
评论界大多认为,余华前期小说中的“死亡”与暴力有着同等的内涵,而转型后的“死亡”更倾向于用生存意识来概括。
学者张瑞英认为,死亡是余华创作的另一主题。
余华冲破传统文化禁忌的束缚,多侧面、多角度地描述“死亡”,并深刻对待“死亡”,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全新的气息[2]。
《活着》的文献综述
《活着》的研究综述文学院杨海燕67摘要:《活着》主人公福贵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沉浸在人间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的美好情感当中,同时,又被其中不可捉摸的人物命运深深牵引,“一朝一夕,福祸难料”。
本文将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民族性和现实性等五个视角,归纳各位学者对《活着》一书的探索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活着”这个沉甸甸的词语。
引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关键词:活着现实艺术苦难生命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有学者认为余华先生的《活着》是一部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作品,具有无穷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来阐述《活着》的社会性”【1】以现实主义理论中典型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读《活着》的人物描写,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要求来探看《活着》的情节发展,以现实主义理论中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统一的原理来展示《活着》的思想价值;对《活着》作了更深刻的挖掘和解剖,从更广阔的角度说明了该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余华的《活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和其生活风貌,文中的故事情节在那些特殊的历史年代里(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不乏有着现实性的意味;《活着》这部作品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真实面貌叙述故事的手法,达到了文艺创作“真实性”的标准,同时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自然而然的、隐蔽的流露出了自己的“倾向性”———对人的终极关怀。
作者的“倾向性”在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合情合理的表达出来,做到了文学创作客观倾向和作家主观思想倾向的融合统一,是创作真实性与倾向性辩证统一的优秀作品。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性的作品,是一部将人物描写典型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作品,是一部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完美结合的作品,还是一部于真实中自然而然流露人文主义关怀的巨作。
论余华的小说
论余华的小说余华,这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作家,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世界。
余华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苦难的深刻描绘。
在他的作品中,苦难似乎无处不在,如《活着》中的福贵,一生历经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
余华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苦难,而是深入挖掘苦难背后的人性挣扎和生命的坚韧。
他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依然有着求生的欲望和对生活的一丝希望。
这种对苦难的真实展现,让读者在感受到生活的残酷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明白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余华的文字简洁而有力,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词藻,却能直抵人心。
他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比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为了家庭一次次卖血的情节,余华用平实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许三观的无奈和对家庭的责任,那种生活的沉重感和人物的无奈在简洁的文字中得以充分展现。
在人物塑造方面,余华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且富有层次感。
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而是充满了人性弱点和矛盾的普通人。
这些人物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抉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像《兄弟》中的宋钢,他的善良、正直与软弱、妥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余华的小说还常常反映社会的变迁。
他通过个体的命运,展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活着》以福贵的一生为主线,反映了中国从内战到改革开放后的巨大社会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福贵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的烙印对个人命运的左右。
再者,余华在叙事结构上也独具匠心。
他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故事更加富有张力。
例如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回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中穿梭,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思考的深度。
余华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人性、社会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他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黑暗与光明,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冷漠,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余华小说研究综述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虽然出产的作品不是特别多,但是质量都很高。
从1989年的第一篇小说《第一宿舍》到2013年的《第七天》,他在文坛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
随着写作时间的推进,余华已从当初的“嫩笔小生”发展为一位成熟的作家。
自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行以来,余华那种“先锋精神”和与众不同的写作态度,很快受到许多评论家的关注。
截止到现在,研究余华的文章已不计其数,回望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对这些“余华研究”进行一下梳理与分类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看来,对余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华创作观的思考
1987年以来,余华作品中的审美情趣、生活逻辑、叙述想象给了人们以巨大冲击,他的创作理念便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这个方面。
余华主张的“精神真实”及文本背离现状的“虚伪的形式”是研究的热点。
以1987年余华发表的《虚伪的作品》[1]为界,我们可以把改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段时间对余华创作观的研究主要是感官式的、印象式的评论。
研究者的印象就是余华的小说“更鲜明的映出了现实的阴霾”[2],不仅“无视文明的禁忌”,而且“非要亲手扯下这道虚伪的面纱”[3],这些感觉是准确的。
余华在作品中确实把人类理智与文明牢牢的抑制,把惨不忍睹的人生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表明他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
第二阶段:余华小说创作观的研究逐步的系统化起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余华通过文明和理性的反叛,揭露了人性的凶残。
有些认为这是“世纪末意识”,有的却把余华提升到哲学家的高度来看待。
二、关于余华先锋视野和转型的研究
对于华身上多显示出的先锋性,对此有不同看法。
有的认为:先锋不是一个持久的概念,当随着作家风格的变化,先锋作家的语言与文字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这时先锋性就会削弱,甚至逐步消失。
第二种看法认为:先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持续的概念。
研究者在审视余华创作转型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把握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作品是否还有先锋性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第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90年代余华在从先锋写作向民间写作转型,而余华创作转型之后的小说,已基本丧失了叛逆性和颠覆性,把自己的先锋性削弱到极点。
第二种看法认为:余华一直都是一位先锋作家,他在文学中所体现的精神一只都是先锋的。
研究者不同的观点在于他们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对先锋性进行了不同的理解。
他们的结论是这些变化是先锋探索精神的表现,余华与现实的敌对关系并未发生根本缓和或消失,尤其是《兄弟》对人们审美情趣所带来的挑战,本身就是先锋性的一种体现。
三、对余华内容的探讨
在二十几年的余华研究中小说主题与内容的研究无疑占了较大比重。
评论家在不同时期都发现几个关键词:暴力、死亡、苦难、欲望。
20世纪80年代余华在其作品中充满了暴力,他因暴力而迷醉。
“杀戮和死亡是这个世界的常事”[4]。
早起研究者对这种暴力感到震惊,作品里充满了杀戮,血腥,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这些风格形成与余华其童年在医院长大的环境不无关系。
到了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风格开始转变,“苦难”的生存主题开始显现,研究者也开始对其三部代表性小说进行研究。
苦难作为余华反复叙述的一个主题,大致体现在“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两个层面上。
2005年《兄弟》的出版
以后,余华在其小说中开始注入新的东西——欲望。
余华通过人物欲望来表现人物的一生,《兄弟》确实是从欲望角度切入的,余华在时代的与历史的断裂中,在荒诞的欲望化现实背后,揭示了人的信仰危机与价值观的缺失,让我们感受到小说中的人物是在欲望的海洋里痛苦的挣扎。
四、余华文本形式的研究
研究者不仅研究余华写了什么,也研究其怎么写。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把对其文本形式的研究分为1990年前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主要研究余华的叙述语言和常规小说的不同之处。
早期的人们认为余华的小说把叙述与时间进行了割裂,文本形似“疯言疯语”。
第二时期,评论家大多都在谈论其长篇小说的叙述艺术,尤其是对《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研究上。
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余华小说的研究有宏观辨证的审视,如张清华的“减法”的角度,把《活着》概括为一个赌徒的故事,把《许三观卖血记》概括为一个卖血求生的故事。
研究者对余华作品叙述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
纵观以上对余华各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评论界对其解读是十分多的,也相对比较全面。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足并非是因为研究者们没有发现余华小说中的这些研究点,而是研究者们对某一个问题过于扎堆研究,而忽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点,如:小说的人物欲望。
虽然研究者们对人物欲望尤其一定研究,《人性绝望与性爱绝望》、《性:先锋与通俗的纽结点》等等。
这些研究者都从某一个层面来看“欲望”之于余华小说的意义,这就难免存在不全面之处。
我的论文重点把握“欲望”的意义,以余华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为例子,在《在细雨中呼喊》我们可以看出欲望对于余华的转型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欲望让余华的叙述更加灵活自如,使得小说情节合理发展,在《兄弟》中余华通过欲望来观察人物的生存状态。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洞察余华小说中的欲望描写,使得对其研究更加的全面透彻。
当然在这一论题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研究还值得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在以后余华研究的路上必须加以解决与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