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ca5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9.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备课目的与内容概述1. 备课目的本次集体备课旨在为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备课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2. 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课文《荷花》、课文理解和赏析、学习生字词等。
二、集体备课流程1.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荷花》。
•掌握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述。
2. 教学内容分析(1)学习课文《荷花》•通过朗读、理解和赏析,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2)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拓展词汇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生字词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 教学过程安排(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好课文内容和教学材料。
•学生复习前几课内容,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课堂教学•老师首先进行课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老师辅导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并展示讨论成果。
•生字词学习,老师进行逐个讲解,学生跟读,加深记忆。
(3)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文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1. 教学反思•本次备课中,师生互动不够紧密,需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需要多角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2. 教学展望•在之后的教学中,将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集体备课与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a5ec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6.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包括《古诗十九首》、《卖油翁》、《对韵歌》、《综合性学习:遨游诗海》等。
这些内容主要围绕诗歌的主题展开,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此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将进一步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基础,他们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本单元的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亲近经典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本单元的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诗歌美吗?美在哪里?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呈现本单元的诗歌,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简单解释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背诵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停顿等不当之处。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首诗歌,让学生进行填空、问答等练习,以巩固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2f63e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8.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2.掌握“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3.能够列出他们身边能够表达“我爱你”意思的事物或行为。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文汉字的意义和形态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2.掌握“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难点1.能够灵活运用“我爱你”这三个字进行表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我爱你”三个汉字,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并讨论学生对“我爱你”这句话的理解。
2. 学习“我”字(15分钟)•教师介绍“我”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我”字。
3. 学习“爱”字(20分钟)•教师介绍“爱”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爱”字。
4. 学习“你”字(20分钟)•教师介绍“你”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你”字。
5. 综合训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我爱你”三字的联想创作,如绘画、写诗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列举身边体现“我爱你”意义的事物或行为。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我爱你”这句话的魅力。
四、课堂作业1.完成《我爱你》汉字书写练习册的作业。
2.在家中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爱的人或事,并用“我爱你”这个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我爱你”三个汉字展开,通过书写、讨论和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个字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与成就感。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备课和教学。
语文教研组五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总结
![语文教研组五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2208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c.png)
语文教研组五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总结前言本文是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关于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的总结报告。
在这次备课活动中,我们通过团结协作,共同研讨和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案,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本次备课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活动过程为了保证本次备课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具体流程如下:确定主题和内容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了教学主题和内容。
本次备课的主题是《读懂篇章导图,精进阅读技能》,内容包括理解篇章结构、提高阅读效率、积累阅读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分工合作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我们按照各自的专业分工,确定了具体的任务和责任。
其中,每个教师都需要负责某一部分内容的讲解和解说,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现场演示在备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需要进行现场演示,并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互相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也能够评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效果。
评价反馈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进行了评价和反馈。
其中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对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和方案。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和统一化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思路,并统一安排了教学进度和任务,以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兴趣。
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技巧,如互动教学、案例讲解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技能。
合作教学的开展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相互支持、互相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在本次备课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参与教师积极思考,共享成功经验,共同探讨教学疑难问题,为教育教学不断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次活动在教研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和学科建设工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质,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学生们的好评和赞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fe501ba998fcc22bdd10d12.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说明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是本套教材继中年级在单元内安排“综合性学习”栏目之后,第一次设置单元整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这种单元自成体系,以活动贯穿始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
这样编排,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定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开展历时较长、任务较多的语文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单元整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进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调动和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具体的情境任务,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编排。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近三千个汉字,对汉字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感情,让学生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围绕单元主题,教材安排了“前言”和两个活动板块“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
“前言”从汉字与生活的关系、汉字悠久的历史、汉字的使用者之多和文化影响之大、汉字书法艺术等方面,对汉字作了简介,并布置了本单元主要的活动任务。
两个活动板块密切关联,前后相续,前一个板块是基础,后一个板块是提升。
每个活动板块包含“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项内容。
“活动建议”提示了具体的活动任务,包括活动内容和方式,意在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
“阅读材料”围绕活动主题从多个角度编排了文章、谜语、书法作品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打开活动的思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
本单元有三项学习要求,分别是“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受了汉字的趣味,也对汉字文化有了一些了解。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edf425f33687e21af45a9ac.png)
第三单位10年轻的儿子教学目标1,流畅阅读文字,参考下面的文字笔记,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2,了解文本,体验杨的儿子的智慧和他的智慧的答案。
3,知道3个字,背诵文本。
教学过程第一类首先,要生产的主题,感觉古典1,生产主题Young的儿子,谈谈标题的意义?杨的儿子是杨家的儿子。
说明:是辅助字,相当于。
2,阅读主题,这个主题的语言什么是特殊的地方?学生可以回答:不是很容易理解;像古代诗的语言... ...老师简介:这是古老的中国人,也被称为古典中文。
3,大声朗读文字,感觉到中国古典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
4,自由谈论你的感觉和不同的差异。
学生可能回答:很难阅读流利;有些词没有见过,不认识;意思不明白;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1)学习学生词的好处,说,家禽,认可阅读更多的词语(wèi),应该(yìng)。
(2)结合文中的相关词汇,解释一些简单的古典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知识比较,如: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古汉字不常用;古典语言大多是单音节词。
二,熟悉文字,了解意义1,大声朗读文本一遍又一遍,课堂阅读流利。
随机检测学生阅读文字的情况。
2,同时默默阅读文字,同时看着笔记,谈论每句话的意思。
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困难,理解学生的困难。
3,课堂沟通,执行每句话的意义。
更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专注于指导:对于水果,水果杨梅。
省略了主题,在孩子面前。
未知的孔雀是家禽的丈夫。
困难是大师的理解。
意义: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家,孩子在家九岁。
孙俊平访问孩子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把孩子叫出来。
孩子们把水果倒进客人。
水果里有杨梅。
孔俊平指着杨美对孩子们说:这是你的家庭果子。
孩子回答:我没有听到孔雀是你的家禽是啊。
第三,质疑困难,背诵文本1,沉默阅读文字,谈论意义,有什么困难?2,背诵文本。
第2课首先,想象一下情况,感觉大声朗读1,阅读文字,谈谈有关什么东西的文字?2,产生句子:孔指的是显示孩子说:这是水果之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887b015cc22bcd127ff0c02.png)
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宋贵彪参与研讨老师:杨月嫦、黄思甜、韩晓婷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宋贵彪参与研讨老师:杨月嫦、黄思甜、韩晓婷2.各小组依次进行汇报、交流、展示。
预设各小组展示情况:(1)谜语组:①展示成果。
生:大家好,我们是谜语组,我们查找到了很多字谜。
在查找这些内容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汉字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们发现猜字谜也有秘诀哦!猜字谜时可以用很多方法。
②游戏分享。
现在我们想在班里进行一次“谜语大王”的游戏,我们将搜集的部分谜语放进了PPT中,等会儿看看哪个小组猜出来的谜语最多,我们就会将自己组编写的《字谜天下》(本组成员展示制作的《字谜天下》)送给这个组作为奖品,你们想要吗?(想)那就请睁大你们的眼睛,准备——开始!(播放PPT)③奖励抢答最多的小组。
④师:谜语组的同学们不仅自己感受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将有趣的字谜分享给了同学们,怎么样?大家觉得有意思吗?(太有意思了)(2)谐音组:①展示成果。
a.生:大家好,我们是谐音组的成员。
我们通过查找搜集了一些含谐音的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和小故事。
这是我们搜集到的对联(课件出示搜集到的对联图片)和歇后语(课件出示摘抄的歇后语)。
我们组的男生和女生想分别朗诵一首含谐音字的诗,看看大家是不是火眼金睛,一下就能找到古诗里的谐音字。
(男生女生分别配乐朗诵,其他学生找谐音字)b.我们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谐音字的笑话,现在请我们组的同学讲一讲,大家掌声欢迎!(小组代表讲笑话)(3)形声字组:①成果展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宋贵彪参与研讨老师:杨月嫦、黄思甜、韩晓婷。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说课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d4031d02020740bf1e9b17.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说课稿一、单元教材分析1、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教材在“导语”中点明了学习重点: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说的话妙在哪儿;感受剧本、相声的语言特点。
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提出日常注意发现、积累不同特点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提示语、古今笑话等,并鼓励学生试写提示语、广告词。
2、本组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
安排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一个铺垫。
3、在本组教材选入了剧本《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情报,与德国军官巧妙斗争的故事。
通过课文的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物勇敢机智,而且能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4、引入相声这种新的教学题材。
一般说来,相声的语言具有下面一些特点: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
本组的《打电话》是一段对口相声,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
5、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体味不同风格的语言,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
3、积累优美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建议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7ba79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前言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计划的编写,在教师们共同努力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知识目标1.了解《彩虹》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表达。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图。
2.难点: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本分析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2.安排好课堂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3.确保教师对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彩虹》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整体内容。
3.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式。
4.讨论: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感悟《彩虹》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
2.深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彩虹》中的比喻和象征。
3.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总结:总结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做好知识点的梳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结语通过本文档,希望我们能够在集体备课中实现优质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配合,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290e4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e.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概述本文档旨在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集体备课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XX(请填写具体主题),涵盖了XX(请填写具体内容)。
通过本次备课,我们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2. 研究和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研究生字、词语、句子的认读和运用;3.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研究: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和意义。
2. 生字词研究:引导学生研究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知识研究:通过相关的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练,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相关的语言规范。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任务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4. 创设任务: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和挑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5. 赛事竞赛:通过举办语文竞赛和比赛,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本单元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合作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ee0970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4.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第一单元:《质疑与探究》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认识到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
2. 分组讨论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2. 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单元:《启迪与体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获得启示与体验。
2. 培养学生品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及理解。
2. 分角色朗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 课文赏析,感悟启示。
教学方法: 1. 角色扮演。
2. 分析与讨论。
第三单元:《实践与表达》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关键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课文探究。
2. 小组活动,创作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1. 创作表达。
2. 小组分享交流。
第四单元:《感悟与领悟》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其中的情感。
2.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内容: 1. 课文品读。
2. 点拨情感体验。
3. 辅导学生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方法: 1. 情感导入。
2. 情感解读。
第五单元:《创新与分享》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新表达。
2. 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内容: 1. 课文背诵和诠释。
2. 创新作品分享。
教学方法: 1. 创作分享会。
第六单元:《探索与发现》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难点内容。
2. 能够通过课文展开探索和发现。
教学内容: 1. 课文解读和讨论。
2. 小组调研和发现。
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
2. 实地考察。
第七单元:《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 1. 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能够拓展课文主题,进行相关活动。
教学内容: 1. 课文应用训练。
2.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1. 小组实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7a42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4.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有较好的语音语调。
3.能够初步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培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生字词的意思。
2.准确朗读课文,熟练掌握语音语调。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初步运用于写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30分钟)1.热身: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话题。
2.学习生字词:讲解并板书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3.阅读课文:全班阅读并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师生互动。
4.练习:小组合作,进行课文片段朗读。
第二课时(30分钟)1.复习生字词:快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解读课文:分段解读,讲解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3.练习:单独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进行朗读练习。
4.错题订正:让学生互相订正朗读中的错误。
第三课时(30分钟)1.知识巩固:开展小组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情节。
2.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完成一篇短文作文。
3.课文赏析: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表达和文学价值。
四、教学评价1.口头答辩:随堂进行,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回答。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写作作业,并及时批改。
3.听写测试:下节课开展听写测试,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备课设计,希望能够在下一次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2f9e64df01dc281e53af038.png)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把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二‛1课时。
四、单元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课件、语文主题学习课本等。
五、备课人:五年级语文教师10.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请大家看看。
出示罗斯福的故事。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e71154eda38376baf1fae91.png)
最新整理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9.海伦凯勒教学要求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
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
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已修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已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1aaf1d5080eb6294dc886c45.png)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学法
指导
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导入 。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⑶ 有感情朗读。
第三个故事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⑴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淮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汇报交流:
第一个故事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4a426120a32d7375a417807f.png)
10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
”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
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
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
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
”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反馈诱导。我们来看晏子究竟是怎样说的?(课件演示)
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让我们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
6)接待的人把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听了只好——(指导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楚王毫无办法。
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2、把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六、小结延伸,积累运用
我们这班小记者在这次随访中表现出色,就连智慧超人,能言善辩的晏子也不住地点头称赞。
(课件演示)晏子捋着胡子,高兴地说道:“你们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聪、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们现在刻苦努力,多加锻炼,将来必成大器。再过几天,齐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国,诸位还愿意随我一道出访吗?回去后,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国的相关资料,做好出访前的准备。
孔君平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你读懂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觉得他是带着什么样的口气说这句话的?
指名读,齐读。
师:杨氏子有没有听出孔君平的话中之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能读出杨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吗?(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指名读,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师:那么再猜猜,孔君平听孩子说完以后,会怎么想?怎么说?
师:你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情不自禁也想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
师:(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4.交流学习古文方法
师: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引导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课件出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并作相应摘抄。
2、理解课文内容,由人物语言及行为体会文中人物的特点,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3、通过搜集和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练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4、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对文言文、剧本、相声的特点有基本了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0、《杨氏之子》2课时
11、《晏子使楚》2课时
12*《半截蜡烛》1课时
13*《打电话》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3课时
回顾.拓展三2课时
教学准备:
生:了解晏子其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师:制作课件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六个生字,以及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教学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你们高兴吗?对啊,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是不是?
六、作业(课件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会听:杨梅杨家果
甚聪惠
会说:孔雀 孔家禽
教学反思:
11.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2.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7)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
第二课时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2、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国的小记者,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3.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是不是?
师:同学们,我们的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备人:总11课时
动态栏
单元教材分析: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反之则不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练、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B.完成作业: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 )那么( )
C.如果晏子不采用这种说话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该怎么说?想想这两种反驳的方式哪一种好?为什么?(讨论、悟理)
4)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讨论,指名、同桌交流)
2、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说:“……!”
五、开招待会,齐夸晏子
1、在出使任务即将结束的时候,晏子和楚王准备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爱提问的小记者们,你们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有什么问题就当面问问晏子和楚王。(角色扮演,回读文本)
2、各位小记者,我们的报道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齐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夸夸我们晏子大夫吗?(以新闻报道的格式练写,部分投影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课文中哪个词直接写出了杨氏子很聪明。(板书:甚聪慧)
师:杨氏子甚聪慧,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读一读,找一找。
2.细分辨,探究人物特点
师:谁来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杨氏子甚聪惠?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杨氏子甚聪惠?谁来读一读孔君平说的这句话。指名读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侮辱尊重
晏子楚王
巧妙还击
爱国情
聪明才智
教学反思: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5.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同学们都读懂了吗?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重点引导理解“设、指以示儿、应声答曰、未闻、禽)
师:引导理解“设”时(课件出示)你用了什么方法知道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呢?
6.说故事
字词都理解了,同学们肯定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谁来说说?
二、解疑难,探究文字意思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么说杨氏子说完这句话以后,孔君平一定没有生气?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既维护了自己和家庭的尊严,又没有让客人生气。杨氏子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