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沁园春·雪》的词意,掌握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分析,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沁园春·雪》的意境,感受诗词的美。

2.教学难点:把握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诗词中的意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引导学生关注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毛泽东及其诗词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诗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沁园春·雪》,感受诗词的节奏、韵律。

学生自读诗词,注意把握诗词的节奏、韵律。

3.分析诗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雪”、“江山”、“长城”等。

学生讨论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4.体会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如豪情壮志、赞美之情等。

学生分享自己从诗词中感受到的情感。

5.背诵诗词教师带领学生背诵《沁园春·雪》,巩固诗词记忆。

学生自主背诵诗词,提高记忆力。

6.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如《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

学生自主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感受其诗词风格。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1.背诵《沁园春·雪》,并默写诗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沁园春·雪》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了解更多毛泽东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教师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雪的壮丽,从而更好地理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境。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帮助学生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2、难点(1)感受诗词中广阔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

(2)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其蕴含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其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词句含义、修辞手法等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雪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有哪些关于雪的诗词,从而引出《沁园春·雪》。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创作的时代环境。

3、初读诗词(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味。

4、词句解读(1)逐句讲解诗词的含义,重点解释一些生僻字词和典故。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描绘的北国雪景,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

5、情感分析(1)探讨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如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分析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体会其豪迈自信的胸怀。

6、修辞手法分析(1)找出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2)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对增强诗词表现力的作用。

7、背诵与默写(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词。

(2)进行默写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8、拓展延伸(1)让学生比较《沁园春·雪》与其他写雪的诗词在风格和情感上的不同。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1【教材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

【课时任务】1、指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全词;2、引导学生理解、赏析上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分外、妖娆、折腰、……”等字音;2、理解“妖娆、风骚、红装素裹……”等词语的意思;3、体会上片融情于景的写法。

(能力目标)1、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2、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共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演示文稿”19张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6分钟)(一)情景导入1、出示两张雪景图片,启发学生: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2、启发:你还联想到哪些写雪的诗句?(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下诗句,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①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3、导入语: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伟人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写有《沁园春·雪》,背景为毛泽东的照片及毛体的书法《沁园春·雪》的图片)(二)背景介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3)分析诗中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雪》。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僻字词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品诗赏词(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中的意境。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四、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文本、注释、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教学工具:准备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课前预习1. 让学生预习《沁园春·雪》,了解诗歌的背景。

2. 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生僻字词的释义。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 能够理解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能够解释诗中的难词难句,理解诗文的整体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诗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 通过对诗中英雄人物的赞美,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3. 诗文难词难句的解释和整体意义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1. 诗中难词难句的理解和翻译。

2. 对诗中修辞手法的鉴赏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 课文《沁园春·雪》文本。

2. 相关注释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3.2 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窗帘关闭,灯光柔和,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2. 学生座位:按小组合作的方式安排座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雪的美。

2. 引导学生思考雪对自己的意义和感受。

4.2 朗读与背诵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4.3 文本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的作文,培养表达能力。

5.2 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英雄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和贡献。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诵全词;2、掌握上下阕所写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重点)3、学会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揣摩,并能体会其作用。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识记文常,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以及文章注释中注音的字词。

3、反复朗读全词,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1)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主要采用那些表达方式?(2)作者欣赏这幅图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从词的上阙中哪个字能看出来?(3)上阙中的有虚写的景色也有实写的景色,请你把它在文中勾画出来。

(4)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5)下阕中哪句话是过渡句?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6)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二)重难点突破词的下阙部分作者评论历代的帝王,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和“只识”三个词语,请问它们有什么含义?点拨:“略输”、“稍逊”两个词语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而“只识”一词则表现了毛泽东对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的之情。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词,应该先弄清它的创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阕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共享(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雪 表格式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 表格式教学设计
长城:惟余莽莽
登高远望大河:顿失滔滔静态实景
上阕(具体写)群山:银蛇舞
高原:蜡象弛动态
红装素裹:交相辉映
晴日景象想象之景
分外妖娆:艳丽多姿




组长查阅
课 题
《沁园春雪》(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型
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基础知识重在积累,同时为理解诗歌含义做好准备。
反复诵读是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途径。
结合背景介绍,了解作者生平,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






教读诗词
小结
朗诵
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争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板书:北国雪景,历代英雄
提问2.“江山如此多娇”,细读上阕,说说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中美景?
温馨提示:
娇:①柔嫩,美丽可爱:娇媚|娇美|娇嫩|娇滴滴。②意志脆弱,不能吃苦受累:娇气。
③过分爱护;放纵:娇惯|娇纵|娇生惯养。
明确:
壮观:景物如大河、长城,都是壮观的,代表祖国。
“冰封和雪飘”是动态和静态的不同景象。
(6)学生齐读课文,指导学生看注释,理解上阕字面意思,并解释上阕。
(7)根据意思划分上阕层次。
结合课文分析层次
(三层):上阕哪些地方是概括描写,哪些地方是具体描写,哪些地方是相象之景,借以明确层次。
1、概括描写,即开头三句的分析和领会:
(1)“千里”与“万里”互文,写出“北国”的辽阔和壮观;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7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7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7篇)《沁园春雪》篇1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诗词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2、学习诗人将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诗词、积累相关写雪景的诗词名句。

教学难点:1、熟读课文,理解诗词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2、背诵诗词、积累相关写雪景的诗词名句。

教学重点:学习诗人将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准备:挂图、课文朗读及朗诵录音。

教学过程:一、亲诗人,导新课:1、谈话:(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出示毛泽东巨幅挂像,地球人都知道。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大气十足的诗人。

著名的诗人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诗言志,毛泽东的诗词正是表现了他一生的雄才大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绝唱词《沁园春雪》。

2、板书课题并解题。

3、明确目标:读——思——悟——诵。

二、忆历史,知背景。

同学们想知道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词的吗?1936年2月,遵义会议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此时否定了原来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路。

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三、读导语:三分文章七分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学生试读。

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

要求:①用笔画出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

②将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③思考: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标出节奏。

(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3、学生揣摩读,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采用分组读或男女生比赛读的方式。

)4、全班练习配乐朗读。

四、思导语: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设置问题:1、词中联结上、下阕的过渡句是哪一句?其作用是什么?2、“江山如此多娇”,在这里用到一个“娇”字,是褒还是贬?(是褒义)那祖国有哪些可赞之景?(引导分析写法。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篇一:《沁园春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丰富的表现力。

②捕捉形象,能联系背景说出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个性化描述,感受诗人气魄雄伟、胸怀博大的超拔形象。

②一句话品味词语,多媒体感受意境。

3、思想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襟怀,培养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明方法、探诗境、味诗情、品诗语。

【教学难点】探诗境、味诗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

他一生留下七十多首诗词,每手都如一扇窗户,展示出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

今天我们透过《沁园春雪》,走近诗人毛泽东,感受伟人的诗才诗情。

整体感知:一、畅谈预习感受。

二、交流搜集资料:1、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2、《沁园春雪》的影响l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l将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沁园春雪 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 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作者毛泽东的基本信息。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领略作者的革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从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角度分析诗歌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革命理想和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掌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革命情怀。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从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角度深入分析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沁园春·雪》。

(2)收集作者毛泽东的生平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

(3)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和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沁园春·雪》。

(2)了解作者毛泽东的生平简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毛泽东和诗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朗读节奏。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聆听朗读,感受诗歌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 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生平,写一篇心得体会。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二、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古典诗词的欣赏和分析。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的全文、生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等。

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文学作品,以便进行比较和拓展。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毛泽东和他的诗歌创作。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沁园春·雪》,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诗全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纠正发音和朗读错误。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运用示例。

4. 意象和修辞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意义,进行举例说明。

5. 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1)学生观察诗的结构,分析诗的段落和层次。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

6. 欣赏与拓展:(1)教师展示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拓展。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心得体会。

7.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与雪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教案(表格式)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教案(表格式)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以动写静,一“舞”,一“驰”把群山高原写得富有生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化静为动,表现了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3.描摹壮美雪景
诗人动用各种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可谓“诗中有画”,现在就请大家拿出笔,描摹一幅你脑中呈现的画面。描摹不等同于翻译,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描写必须生动形象。
词,又称长短句、曲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词牌名与词牌没有必然的联系。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押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2.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呢?
惋惜、可惜——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3.“惜”中包含了哪些意思?
①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②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③“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信念三 Nhomakorabea细读品味
要真正读出诗歌的感情,我们就要对诗歌进行“细读品味”,理解它。
整体把握: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
下阕:评价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赏析上阕,品壮美雪景
1.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分写的内容由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些?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3.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1.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手段投影仪教学设计2课时板书沁园春·雪毛泽东写景:北国风光长城内外千里冰封望大河上下实写万里雪飘山原看须晴日虚写(总体写)(具体写)抒情:江山如此多娇!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导入毛主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

可你知道吗?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将一同学习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二.结合注释,把握形象三.聆听范读,感受形象1.标题为“沁园春·雪”,词中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雪呢?请听配乐朗读《沁园春·雪》。

明确节奏、重音: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外/妖娆2.词中的雪形象如何?讨论明确:北国的雪景,壮阔、富有气势的。

3.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里描写的北国的雪景?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四.反复诵读,体会形象五.质疑讨论,明确形象1.北国的雪景特点如何?讨论明确:豪迈、壮阔、富有气势。

2.词中哪些语句,总体概括了北国雪景的特点?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具体描写部分,北国的雪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川、高原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那些语句突出了北国雪景的总体特点呢?这具体的景象均是诗人怎样观察的结果?讨论明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比喻修辞),舞银蛇;原(比喻修辞)驰蜡象。

《沁园春雪》教案模板

《沁园春雪》教案模板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词的背景,把握词的主旨;(2)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学习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3)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背景和主旨;(2)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3)把握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2)把握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词的背景、修辞手法、意象等;(2)相关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词的内容,了解词的背景;(2)准备好相关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词的内容,了解词的主旨;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 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3. 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如长城、黄河、山川等,了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词中情感的理解;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

(2)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3)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思想内涵。

2.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读。

(2)如何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

3.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眼静听,想象诗歌描绘的雪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情感价值和审美意义。

五、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沁园春雪》。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雪”的作文。

(3)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播放相关的音乐,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歌内容。

6.2 互动式学习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6.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思考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2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2
第三课时
听《沁园春•长沙》的录音一遍,《沁园春•长沙》。多媒体展示,放录音。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感受词人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感受诗歌中的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教学
难点
1.掌握本词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感受词人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
方法
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
时数
3课时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恰同学少年》,我最欣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指点江山的自信与自强。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印象主要是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一面,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毛泽东的另外一面——诗人毛泽东。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政治家。”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乐章。”特别是他的一首《沁园春·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一起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明确:描绘:北方的中国,一望无垠,洁白的冰雪,像是厚厚的地毯,覆盖着千里大地,雪花纷纷扬扬,下得很大,飘向万里江山。雄伟的长城,里里外外,也因这一场大雪,而只能看见银白色的一片。奔腾的黄河,也像是一下子停止了咆哮。远方的山脉,放眼望去,起起伏伏,像是一条欢快的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好像是在和天比高一样。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课时)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课时)
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另外四名学生到黑板批改。
4.班级内集体讲评。
5.学生把纠错后的知识点强化2遍。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成因。
1.折、分多音字把握不准,要系统化总结。
2.采—彩骄—娇形近字把握不牢,宜多比较,强化动手能力。
3.判断不准或有漏落现象。有些语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要注意全面分析。
学生细读下阕,合作探讨,联系历史知识,品评五位帝王,老师评判,界定,激励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学生自读,圈点勾画。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预测:学生对人物的姓名可能眼高手低,为加深印象,可让学生动手书写人物的名称。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伟人毛泽东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还有哪些词体现他的观点?
预测:“惜”的含义较为委婉,学生可能拘泥于字面,师应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做全面分析,感受诗人的胸襟气度。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本文的题目上就能很清晰的体现。常见的词牌名有卜算子、水调歌头、清平乐、浣溪沙、如梦令、临江仙等等。

《沁园春 雪》表格教案

《沁园春 雪》表格教案
课题
沁园春雪
授课时间:2017年月日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四)、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
四、作业
1、学习这首词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请你也试着用诗样的语言给各科老师写贺卡。
例:给语文老师:凝神处,思想与现实碰撞出七彩的火花,轻落在我们身上,燃成一片燎原之势!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2、请写出四句写“雪”的古诗。
备注
教学反思:
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上阙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恰相反,使人的乐观使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阙评论人物,不流于枯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置身于毛泽东描绘的冰雪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娆”、“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顿失滔滔”是什么景象?
(4)动景:“山”“原”都是静物,为什
么在“舞”在“弛”,变静态为动态?动
态描写展示了什么样的美?“欲与天公试
比高”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势的活力?
3、想象之景,即最后三句的分析和领
会:
(1)什么词表现了以下所写是想象之景?
(2)“晴日”景象是怎样别有境界,有什
么含义?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上阕表现了怎
写(有静态写、有动态写)
词的下阕议论兼抒情,评古是为了论
今,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
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2、用词准确、精练而鲜明
动词极富形象,形容词不但极富形象
而且色彩鲜艳,副词十分确切增强表现力。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互文、比喻、借代、对偶、对比、衬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全词、能够默写 3、完成课后习题 4、预
课题 《沁园春雪》(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 维 目 标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教学方 法
教学资 源
教学步 骤

识 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
目 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力 目
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感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
目 负。

历代帝王这个系列加以评论,而不评说古 探讨,交
代农民起义领袖。
流。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 学生批注
刻含义。
理解内化
(五)教师归纳、总结下阕
下阕议论兼抒情,评论历史上英雄人
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四、学生齐读课文力争背诵
五、总结全文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写、有具体
样的情感?
写景手法的运用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
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四、学生朗读并背诵上阕。
作业
板 书 设 计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熟背上阕 3、预习下阕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冰:封(静态)千里 (总写)雪:飘(动态)万里 长城:惟余莽莽 登高远望大河:顿失滔滔静态实景 上阕(具体写)群山:银蛇舞 高原:蜡象弛动态 红装素裹:交相辉映 晴日景象想象之景 分外妖娆:艳丽多姿
结合预习提示一,介绍 1936 年写作背
景和 1945 年发表背景,强调都处在历史转
折时期,以显示词的写作和发表的重大意
教 导 义。
学入
本词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介绍。
过教
1935 年 10 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
程 读 北,肩负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 年 1
设 诗 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

(七)根据意思划分上合课文分析层次
探讨交流
(三层):上阕哪些地方是概括描写, 左边问题。
哪些地方是具体描写,哪些地方是相象之 学生批注
景,借以明确层次。
理解内化
1、概括描写,即开头三句的分析和领 学生朗诵
会:
(1)“千里”与“万里”互文,写出“北
国”的辽阔和壮观;
(2)“冰封”与“雪飘”的基本色泽及静
教师活动
学生回顾 上节课学 习内容 学生自学 交流。 学生自由 探讨,交 流。 学生批注 理解内化 学生自由 探讨交流 左边问题。 学生批注 理解内化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问 题 探 究 背 诵 总 结 全 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作业
板 书 设 计
他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英雄人物,对祖国 学生讨论
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贡献。
题目。
字词
(二)回忆词的有关知识:概念、分类、 学生用各
派别
种形式反
(三)字词,学生板演
复诵读
qìnwéīfènráoxùnshǔhán
学生通过
沁惟分外妖饶逊数风流人物成吉思汗
了解背景,
chányúpángbóyìn
初步感知
单于 磅礴胤
课文
(四)教师范读,然后学生朗读全词。 学生批注
(五)介绍背景
相关知识

诵读全文,掌握词意,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
立业的伟大抱负。
分析词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引导诵读合作探究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导 入 学 习 下 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步 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注音、解释 2、齐读、抽背课文 二、导入下阕的学习 三、学习下阕 (一)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下阕的 字面意思,并解释下阕 (二)划分下阕层次(分为三层)。 结合以下三个问题以明确层次: 1、下阕怎样由上阕描写景物转入评论 历史人物? 2、选择了历史上哪些英雄人物?又是 怎样评价的? 3、怎样歌颂今天的英雄人物? (三)过渡句的分析和领会: 1、“江山如此多娇”,“娇”字照应 了上阕的哪些描写?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字 有什么含义,“折腰”概括了什么内容? (四)评价古代英雄人物句的分析和 领会: 1、“惜”字领起拿几句,“惜”字含 有哪些意味? 2、词里选择了哪些古代英雄人物加以 评价?你知道他们的历史事迹吗?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 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汉武帝:对内巩固中央集权,对外抵 御匈奴,加强同西域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恢复社会生产,选贤任能, 抗击突厥入侵,出现了大唐盛世。 宋太祖:统一五代十国,加强中央集 权。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族军功卓 着的领袖。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后,尊其为元太祖。

教学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了无产阶级和人 学生交流。
读 民群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学生自由
诗 感,鼓励人们为争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 探讨,交
词 国而奋斗。
流。

(六)学生齐读课文,指导学生看注 学生批注
结 释,理解上阕字面意思,并解释上阕。 理解内化
诵读全文,掌握词意,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
立业的伟大抱负。
分析词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引导诵读合作探究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导入课文:可从人民大会堂巨幅国 学生联想
画或咏雪名句谈起。
回顾相关
二、教读诗词
知识
(一)释题:沁园春,词牌名;雪,词 学生自学
课题 《沁园春雪》(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 维 目 标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教学方 法
教学资 源
教学步 骤

识 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
目 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力 目
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感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
目 负。
计 词 准备渡黄河东征。2 月初,毛泽东同志率
部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一个小山村袁家
沟。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亲自视察地形,
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
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
园春?雪》。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赴
重庆谈判,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后
于 1945 年 11 月 14 日发表于《新民报晚
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
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全词
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结合抒情,融情于
景,描绘出瑰丽多姿、生机勃勃的北国风
光,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赞颂和无
限热爱之情;下阕议论结合抒情,寓情于
议,在谈古论今之中,感情逐渐升华,最
后推向高潮,突出中心。全词写景、抒情、
议论紧密结合,以形象而精确的语言,赞
交流。
3、“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的含义, 学生批注
“略”“稍”的准确性,“只识弯弓射大 理解内化
雕”的含义,“只识”与“略”“稍”的 学生自由
比较。
探讨,交
4、赞颂无产阶级英雄句子的分析和领 流。
会:
学生批注
(1)“今朝”指什么朝代?
理解内化
(2)“风流人物指什么人?
学生背诵
(3)回顾上一层,想一想为什么选择 学生自由
习下一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江山多娇过渡
英雄折腰
秦始皇汉武帝略输文采
下评古封建帝王
唐太宗宋太祖稍逊风骚
阕成吉思汗只识射雕 风流人物无产阶级 颂今(点睛之笔) 还看今朝革命英雄
教 学 反 思
态与动态的不同景象;

(3)诗人登高望远与借助想象拓展视觉形

象,显示宏大气魄。

2、具体描写,即中间七句的分析和领

会:

(1)“望”字领起哪几句?

(2)“望”中所见,哪些是静景,哪些是
动静?
(3)静景:写“长城”,写“大河”,这
两个形象有什么特定意义?“内外”“上
下”展示了怎样广阔的地区?“惟余莽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