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供血的系统解剖图解
头部(颅脑断层解剖基础)-断层
AC PC
连合间线 (Intercommissural line): 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合前缘中 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现 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脑立体 定位、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 础。
2、冠状断层常用基线
为经外耳门中点与眦耳线所作的垂线。 但脑立体定位手术采用经AC-PC线中 点所作垂线为冠状成像的基线。
上项线:为从枕外隆突至颞骨乳突 上缘的弧形连线上的骨嵴。深面有横 窦,也是大脑和小脑的分界线。
三、头部断层解剖的常用基线(重点掌握)
1、横断层常用基线
眶耳线 Orbitomeatal line (OML)或眦耳线 Canthomeatal line(CML): 为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为头部横断层扫描的常用基线。
颧弓:位于外耳门前方的水平线上,全长约三横指(56cm),于皮下可触及。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下缘。
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 通过。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 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枕外隆凸:为头后正中最凸的隆起, 其内面是窦汇。
2、分区
头部以眶上缘、颧 弓、外耳门和乳突的 连线,分为后上方的 颅脑部和前下方的颌 面部。
颅脑部:由颅顶、颅腔和颅底三部分组成,内容脑、脑膜 和脑血管等。
颌面部:包括眶区、鼻区、咽区(鼻咽和口咽)、腮腺咬 肌区和耳区。
二、头部的标志性结构(熟悉,自学)
眶上切迹(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距正 中线约2.5CM,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
3、矢状断层常用基线
为头部前、后正中线的连线。
第二部分
颅
掌握内容:颅的组成和各颅骨的名称、位置 颅的各面观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精彩的大脑血供区域图及血管解剖图(双语)
精彩的⼤脑⾎供区域图及⾎管解剖图(双语)Vascular Territories (Axial)⾎供区域(轴位)⼤脑前动脉:终末分⽀、中央⽀⼤脑中动脉:终末分⽀、中央⽀⼤脑后动脉:终末分⽀、中央⽀脉络膜前动脉⼤脑前动脉:终末分⽀、中央⽀⼤脑中动脉:终末分⽀、中央⽀⼤脑后动脉:终末分⽀、中央⽀脉络膜前动脉、⼩脑上动脉⼤脑中动脉:终末分⽀⼤脑后动脉:终末分⽀基底动脉(浅表动脉):正中脑⼲动脉、短旋动脉、长旋动脉基底动脉(中央动脉):前内侧、前外侧、外侧、背侧⼩脑上动脉⼩脑前下动脉交界区域⼩脑后下动脉Vascular Territories (Sagittal)⾎供区域(⽮状位)⼤脑前动脉:终末分⽀、中央⽀⼤脑中动脉:终末分⽀、中央⽀⼤脑后动脉:终末分⽀、中央⽀基底动脉⼩脑上动脉⼩脑前下动脉交界区域⼩脑后下动脉⼤脑中动脉:终末分⽀、中央⽀⼤脑后动脉:终末分⽀、中央⽀脉络膜前动脉⼩脑上动脉⼩脑前下动脉⼩脑后下动脉Vascular Territories (Coronal)⾎供区域(冠状位)⼤脑前动脉:终末分⽀、中央⽀⼤脑中动脉:终末分⽀、中央⽀⼤脑前动脉:终末分⽀、中央⽀⼤脑中动脉:终末分⽀、中央⽀⼤脑后动脉:终末分⽀、中央⽀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脑前动脉:终末分⽀⼤脑中动脉:终末分⽀⼤脑后动脉:终末分⽀、中央⽀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脑上动脉⼩脑前下动脉交界区域⼩脑后下动脉Neurofunctional Systems (Coronal)神经功能系统(冠状)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核视束语⾔中枢MRA(前⾯观)⼤脑前动脉⼤脑中动脉⼤脑后动脉1 Callosomarginal artery 胼缘动脉2 Pericallosal artery 胼周动脉3 Superior parietal artery 顶上动脉4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arieto-occipital ramus) ⼤脑后动脉(顶枕分⽀)5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percular part, M3 segment) ⼤脑中动脉(岛盖部,M3段)6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postcommunicating part) ⼤脑前动脉(交通后部)7 Insular arteries 岛动脉8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前交通动脉9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sular part, M2 segment) ⼤脑中动脉(岛部,M2段)10 Anterior temporal artery and middle temporal artery 颞叶前/中动脉11 Striate artery ⾖纹动脉12 Lef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from internal carotidartery, variant) 左侧⼤脑后动脉(起⾃颈内动脉,变异)13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phenoid part, M1 segment) ⼤脑中动脉(蝶⾻部,M1段)14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precommunicating part) ⼤脑前动脉(交通前部)15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mporal andoccipitotemporal branches) ⼤脑后动脉(颞⽀及枕颞⽀)16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脑上动脉17 Polar temporal artery 颞极动脉18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19 Righ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右侧⼤脑后动脉20 Basilar artery 基底动脉MRA(侧⾯观)1 Callosomarginal artery 胼缘动脉2 Parietal artery 顶动脉3 Pericallosal artery 胼周动脉4 Artery of angular gyrus ⾓回动脉5 Artery of precentralsulcus 中央前沟动脉6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percular part) ⼤脑中动脉(岛盖部)7 Polar frontal artery 额极动脉8 Parieto-occipital artery 顶枕动脉9 Medial frontobasal artery 额叶底内侧动脉10 Artery of central sulcus 中央沟动脉11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postcommunicating part, A2 segment) ⼤脑前动脉(交通后部,A2段)12 Medial occipital artery 枕叶内侧动脉13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脉络膜前动脉14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2 segment) ⼤脑中动脉(M2段)15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后交通动脉16 Posteromedial central arteries 后内侧中央动脉17 Ophthalmic artery 眼动脉18 Occipitotemporal branch 枕颞⽀19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20 Posterior temporal artery 颞叶后动脉21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脑后动脉22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脑上动脉23 Basilar artery 基底动脉MRA(轴位)1 Anteromedial frontal branch of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脑前动脉额叶前内侧⽀2 Ophthalmic artery 眼动脉3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postcommunicating part) ⼤脑前动脉(交通后部)4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5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前交通动脉6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phenoid part) ⼤脑中动脉(蝶⾻部)7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precommunicating part) ⼤脑前动脉(交通前部)8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脑上动脉9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sular part) ⼤脑中动脉(岛部)10 Basilar artery 基底动脉11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脉络膜前动脉12 Lef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from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variant) 左侧⼤脑后动脉(起⾃颈内动脉,变异)13 Righ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右侧⼤脑后动脉14Middle cerebral artery (opercular part) ⼤脑中动脉(岛盖部)15 Temporal artery 颞动脉16 Parieto-occipital artery 顶枕动脉MRV(冠状)1 Superior cerebral veins ⼤脑上静脉2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上⽮状窦3 Parietal veins 顶叶静脉4 Superior anastomotic vein (Trolard) 上吻合静脉5 Frontal veins 额叶静脉6 Basal vein 基底静脉7 Middle cerebral veins (deep and superficial) ⼤脑中静脉(深及浅表)8 Sphenoparietal sinus 蝶顶窦9 Confluence of sinuses 窦汇10 Transverse sinus 横窦11 Superior veins of cerebellar hemisphere ⼩脑半球上静脉12 Sigmoid sinus ⼄状窦13 Inferior veins of cerebellar hemisphere ⼩脑半球下静脉14 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15 Internal jugular vein 颈内静脉MRV(⽮状)1 Precentral cerebral veins ⼤脑中央前静脉2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上⽮状窦3 Frontal veins 额叶静脉4 Superior cerebral veins ⼤脑上静脉5 Internal cerebral veins ⼤脑内静脉6 Parietal veins 顶叶静脉7 Basal vein 基底静脉8 Falcotentorial confluence of sinuses 镰幕交界处窦汇9 Inferior anastomotic vein (Labbé) 下吻合静脉10 Internal occipital vein 枕内静脉11 Superior petrosal sinus 岩上窦12 Great cerebral vein ⼤脑⼤静脉13 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14 Posterior cerebral veins ⼤脑后静脉15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岩下窦16 Straight sinus 直窦17 Internal jugular vein 颈内静脉18 Superior veins of cerebellar hemisphere ⼩脑半球上静脉19 Confluence of sinuses 窦汇20 Transverse sinus 横窦21 Inferior veins of cerebellar hemisphere ⼩脑半球下静脉22 Sigmoid sinus ⼄状窦。
脑动脉分段、分支、图解及供血区域
2.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3. Pontine branches of the basilar artery
4.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5. Internal auditory artery
6. Vertebral artery
中央动脉 顶前动脉 顶后动脉 角回动脉 颞后动脉 颞前动脉
小脑支 脉络膜支
延髓支 脊髓前动脉
内侧组 外侧组
迷路动脉 亦称内听动脉
精品
眶额动脉, 亦称额底动 脉或眶动脉 前交通动脉
额极动脉
胼周动脉
胼缘动脉
楔前动脉
胼氏体动脉 亦称后胼周
动脉
半球支 蚓支
内侧支 外侧支 中间支
缘支
丘脑后穿支 脉络膜后内动脉 脉络膜后外动脉
前后位
1. 右椎动脉 3. 脊髓前动脉 5. 基底动脉 7. 脑桥外侧支 9. 大脑后动脉 11. 颈内动脉
2. 左椎动脉 4. 小脑后下动脉 6. 小脑前下动脉 8. 小脑上动脉 10. 后交通动脉
Anterior view
1a. nPtoesrtieorirovr iceewrebral artery
②V2(椎间孔段): 通过C6至C3横突孔, 经C2,出枢椎,通 过C1横突孔。
③V3(脊椎外)段: 自出C1并止于穿硬 脑膜处。
④V4(硬膜内段): 过枕骨大孔,在脑桥 及延髓交界处合成基 底动脉。
精品
A侧位
B前后位;
C颏顶位
1.V1 2.V2 3.V3 4.V4 5.枕骨髁
精品
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
前后位
颅脑血管解剖课件
颅脑血管疾病
01
颅脑血管疾病包 括脑动脉瘤、脑 梗塞、脑出血等
02
颅脑血管疾病的 病因包括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
等
03
颅脑血管疾病的 症状包括头痛、 头晕、肢体无力
等
04
颅脑血管疾病的 治疗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手术治 疗、康复治疗等
剖颅
教脑 学血
管
2
解
教学目标
01
掌握颅脑血 管的解剖结
构
02
理解颅脑血 管的功能和
作用
03
学会颅脑血 管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
04
提高颅脑血 管解剖教学
效果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介绍颅脑血管的解剖结构、 0 1 功能及病变
实物展示:展示颅脑血管的实物模型, 0 2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结构
视频演示:播放颅脑血管解剖的视频, 0 3 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其解剖过程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剖颅脑 0 4 血管,加深对解剖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03
血管功能:观 察血管的血流 速度、血流量 等,了解其功 能状态
04
血管病变:观 察血管是否存 在病变,如动 脉硬化、血栓 形成等
实验报告撰写ຫໍສະໝຸດ 实验目的:了解颅脑血管 解剖结构
实验方法:解剖标本、显 微镜观察、影像学检查
实验结果:描述观察到的 颅脑血管解剖结构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 分析颅脑血管解剖特点
观察血管模型,了解颅脑 血管的分布和走向
使用手术器械,模拟颅脑 血管手术操作
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 免损伤模型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了 解颅脑血管的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分析
01
血管分布:观 察颅脑血管的 分布情况,了 解其结构特点
收藏脑动脉供血区域图(高清图谱)
收藏脑动脉供血区域图(高清图谱)
红色ACA:大脑前动脉
黄色MCA:大脑中动脉
绿色PCA:大脑后动脉
蓝色PICA:小脑后下动脉
紫色AICA:小脑前下动脉
灰色SCA:小脑上动脉
浅蓝Branchesfrom Vertebral arteries:椎动脉分支墨绿Branches from Basilar artery:基底动脉分支天蓝ACHA:脉络膜前动脉
橙色LSA:豆纹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梗塞
小脑上动脉梗塞
大脑前动脉梗塞
A1:起始部—前交通动脉,发出内侧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头部和内囊前肢
A2:前交通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
A3:皮层支
脉络膜前动脉梗塞
脉络膜前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供应海马,内囊后肢及其外侧
大脑中动脉梗塞(同时累及深穿支及皮层支)
大脑后动脉梗塞(大脑后动脉供应丘脑、枕叶、中脑)
分水岭梗塞(外分水岭和内分水岭)
SSS:上矢状窦
Vein ofLabbe:labbe静脉-汇入横窦Inernalcerebral veins:大脑内静脉-汇入Galen静脉Sphenoparietalsinus:蝶顶窦-汇入海绵窦
转载声明:本微信平台属于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如不希望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颅脑解剖
脑干背侧面
延髓可分为上、下两 段。下段称为闭合部, 其室腔为脊髓中央管 的延续,正中沟的两 侧为薄束结节和楔束 结节,其中分别隐有 薄束核与楔束核。脑 桥的背面构成第四脑 室底的上半部。在第 四脑室底具有横行的 髓纹,是延髓和脑桥 的分界标志。
延髓腹侧面
锥体 锥体交叉 橄榄 舌下神经根 舌咽神经根 迷走神经根 副神经根 延髓脑桥沟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 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
椎动脉为椎基底动脉系的主干动脉,左右各一。其 主要动脉干和分支如下:(1)小脑后下动脉:发 出的主要分支有延髓支、小脑支和脉络膜支;(2) 小脑前下动脉;(3)内听动脉;(4)脑桥支; (5)小脑上动脉;(6)大脑后动脉:它分为枕 支和颞支。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
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
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颅骨组成
脑颅(8快):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筛骨、蝶骨、额骨、枕骨
面颅(15块): 成对:上颌骨、颧骨、下鼻甲、鼻骨、
腭骨、 泪骨 不成对:犁骨、舌骨、下颌骨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系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在颈部上升 至颅底,前行至破裂孔出入颅。临床上将颈内动 脉分为四段:(1)颈段:位于颈部;(2)颈内 动脉管段:又称岩骨段;(3)海面窦段:位于海 面窦内;(4)床突上段:位于前后床突上方;颈 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1)眼动脉:供应视网 膜和眼球的血液;(2)后交通动脉;(3)脉络 膜前动脉;(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5) 大脑中动脉:它是颈内动脉的延续。
脑干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包括延髓、
脑动脉供血区图谱|收藏
脑动脉供血区图谱|收藏HAOYISHENG导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
如何根据病变部分判断责任血管对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13张图展示了不同层面不同功能区域的责任血管。
图1 大脑矢状位外侧面图图2 大脑矢状位内侧面图图1、2显示的是三大大脑动脉的分布模式。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顶枕沟以前大脑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裂以前皮质和胼胝体;额中回上缘、额上回、中央前后回上1/4、顶上小叶及眶部内侧半等区域。
中央支供应前连合外侧部、壳核大部、苍白球外侧段、部分额叶眶面皮质、外囊、尾状核头及体部(除前下部外)、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和后肢前部。
❖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颞叶内侧面和底面及枕叶,包括海马旁回、梭状回、颞下回、舌回、穹窿回峡、楔叶、楔前叶后1/3及顶上小叶后部。
中央支供应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膝状体、侧脑室及三脑室脉络丛。
图3 延髓下部层面图4 延髓层面图3、4显示的层面主要是延髓和小脑血管供应区域。
❖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2/3,闭塞可引起病灶水平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后1/3,闭塞可引起病灶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
❖基底动脉:后部分支供应延髓内侧,闭塞可引起同侧舌肌麻痹和萎缩,对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痪以及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即Dejerine综合征。
❖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延髓,闭塞可引起延髓背外侧综合症;供应小脑半球的下面以及扁桃体,闭塞可引起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图5 小脑桥脑脚层面图5显示的层面主要是小脑血管供应区域。
❖基底动脉:供应脑桥及小脑中脚,闭塞可引起桥脑中部基底综合症。
❖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小脑下部的前侧及脑桥下1/3,闭塞可引起桥脑基底外侧综合症。
脑膜、脑血管解剖图
掌握内容:脑和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关系。
硬膜外隙的位置、内容和特点。 硬脑膜的构成和特点及所形成的结构。 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和血液回流的途径。 大脑动脉环的构成、位置。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熟悉内容:蛛网膜粒的位置与作用。 软膜的特点,脉络丛的形成和作用。 小脑幕切迹疝的解剖学基础。 了解内容:齿状韧带的位置与作用。 脊髓动脉的来源。 脑屏障的组成。
① 眼动脉
②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后交通动脉
③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皮质支: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额、顶叶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脊髓后动脉 软脊膜 脊髓前静脉 蛛网膜 硬脊膜 椎内静 脉丛 脊髓前 动脉 前根静脉 脊 髓 后 动 脉
椎内静脉丛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Cerebral Spinal Fluid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
室间孔
第三脑室 脉络丛产生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脉络丛产生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上矢状窦
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
②位置:在脑底面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
(二)脑的静脉:
1. 不与动脉伴行,壁薄无瓣膜
2. 大脑静脉分内、外两组,两组之间有吻合 3. 经硬脑膜窦汇入颈内静脉
二、脊髓的血管
(一) Spinal Artery 脊髓的动脉 1.脊髓前动脉: 发自椎动脉 2.脊髓后动脉:发自椎动脉 (二)脊髓的静脉 脊髓前、后静脉 前、后根静脉 脊髓后静脉
颅脑解剖图谱PPT课件
目录
• 颅骨解剖 • 大脑解剖 • 脑神经 • 脑室与脑脊液 • 脑血管与脑血流 • 临床病例分析
01
颅骨解剖
颅盖骨
脑颅骨
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 主要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 等,主要起到保护面部器官的作用。
颅盖骨的骨性结构
颅盖骨由多块大小不同的扁骨组成, 其形状和位置与大脑的形态相匹配, 能够为大脑提供足够的保护。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针对 不同的病变类型和程度进行。
神经系统肿瘤病例
神经系统肿瘤概述
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可发生在脑、脊髓、神经根等部位,分为良性肿瘤 和恶性肿瘤两类。
脑室系统
脑室定义
脑室壁结构
脑室是大脑内部的空腔,主要容纳脑 脊液。
脑室壁由室管膜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具有分泌和吸收脑脊液的功能。
脑室类型
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每个脑室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产生方式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壁的脉络丛产 生,富含离子和蛋白质。
循环路径
脑脊液从侧脑室开始,经过第三 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 最终经由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
脑血管疾病病例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包括脑梗塞、脑出血
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02 03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 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是由于脑血 管破裂出血所致。
颅脑CT解剖(图文)
颅脑CT解剖(图文)skC影像园1、蝶窦(Sphenoid sinus)2、延髓(Medulla oblongata)3、小脑(cerebellum)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skC影像园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5、小脑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6、乙状窦(Sigmoid sinus)7、颞骨及乳突气房(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8、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9、脑桥(Pons) 10、垂体窝(Pituitary fossa)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11、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13、桥前池(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Dorsum sellae) 15、侧脑室颞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16、环池(Ambient cistern) 17、角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脑角(Cerebral peduncle) 19、侧裂池(Sylvian fissur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 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0、小脑上池(Third ventricle) 21、侧脑室前角(Fron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21a、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2、尾状核头部(Head of caudate nucleus) 23、岛叶(Insular cortex) 24、外囊(External capsule) 25、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 26、丘脑(Thalamus)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7、纵裂(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28、内囊前肢(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29、内囊膝部(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 and calcified choroid plexus) 32、侧脑室枕角(Occipi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3、侧脑室体部(Body of lateral ventricle) 34、放射冠(Corona radiata)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5、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 额骨(FB— Frontal bone) 顶骨(PB — Parietal bone) 枕骨(OB— Occipital bon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6、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 37、中央沟(Central sulcus ) 38、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
脑血管解剖及脑组织供血
横突孔段(V1段) 自第六颈椎到第二颈椎横突孔内上升 的一段;
横段(V2段) 从枢椎横突孔开始向外的一段; 寰椎段(V3段) 从V2外端弯曲向上,再垂直上行至寰椎 横突孔为 止的一段;
枕骨大孔段(V4段) 从V3上端急弯,水平向内 行一小段,再弯向上 垂直 上行入枕骨大孔;
二个来源 : 二类分支 :
一 个 环:
一对颈内动脉,一对椎动脉
大脑前、中、后动脉发出皮质支和中央支
皮质支→大脑皮质及髓质浅部
中央支→基底核、内囊及间脑
大脑动脉环
大脑动脉环
颈内 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二、脑的动脉系统
来源及分布
颈内动脉系:小脑幕以上结构;顶枕沟以前 (大脑前3/5、部分间脑)
椎—基底动脉系:小脑幕以下结构;顶枕沟以后 (大脑后2/5、部分间脑、小脑等)
粉红色部分为大脑中动脉终末支供 血区
黄色部分为大脑后动脉终末支供血 区
浅蓝色部分为 大脑前动脉终 末支供血区 粉红色部分为 大脑中动脉终 末支供血区
•浅蓝色部分为大脑前动 脉终末支供血区
为左、右大脑后动脉。
主要分支和分布:
(1)小脑下前动脉 发出后向外斜行,分布小脑下面的前 部。
(2)迷路动脉 很细,伴随第7、8对脑神经入内耳门,供 应
内耳 迷路。
(3)脑桥动脉 (4)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小脑上动脉
椎
基
底
动
脉
脑
迷 路
的 主 要
桥 动 脉
动分 脉支
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终段(C1段)
颅脑解剖ppt课件
31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后沟
顶内沟
中央后回
顶 叶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
角回
32
颞上沟
颞下沟
颞叶
Temporal lobe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颞横回
33
枕叶和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沟回
顶枕沟
枕叶
Occipital lobe
距状沟 楔回
舌回
胼胝体沟
6
7
硬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
1、大脑镰 2、小脑幕 3、小脑镰 4、鞍膈
8
硬脑膜窦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9
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es)
位置:蝶鞍两侧 内容: (从上→下经窦外侧壁)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V1) 上颌神经(V2) 窦内有: 颈内动脉 展神经
48
内囊损伤表现: “三偏”症状 (偏瘫、偏麻、偏盲)
49
脑干
Brain stem
脑
Brain
端脑(tele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小脑(celebellum) 中脑(midbrain, mesencephalon) 脑桥(pnos)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42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
43
穹隆连合
44
(2)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扣带
45
(3)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s)
脑头颅示意图课件
参与神经传导:脑颅骨中的神经纤维参与神经传导,传递信息
02
支撑头部:脑颅骨可以支撑头部,保持头部稳定
脑颅示意图
脑颅结构:包括颅骨、脑膜、脑脊液、脑组织等
01
脑脊液:位于脑膜和脑组织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04
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等
02
脑组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丘脑等
05
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完成制作:检查脑颅示意图是否准确,完成制作
制作技巧
01
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或CorelDRAW
02
绘制脑颅轮廓,注意比例和细节
03
添加脑部结构,如大脑、小脑、脑干等
04
使用不同颜色和透明度表示不同结构,提高视觉效果
05
添加文字说明,如结构名称、功能等
06
调整整体布局,确保清晰易读
02
脑颅解剖图:获取脑颅解剖图作为参考
03
素材库:收集相关素材,如骨骼、肌肉、血管等
04
制作步骤
01
准备工具:画板、画笔、颜料等
02
绘制轮廓:根据脑颅结构,绘制脑颅轮廓
03
填充颜色:根据脑颅结构,填充不同颜色
04
添加细节:添加脑颅内部结构,如脑室、脑沟等
05
标注名称:在脑颅示意图上标注各部分名称
06
谢谢
脑头颅示意图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脑颅结构
02
脑颅示意图制作
1
脑颅结构
脑颅组成
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等
01
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02
脑血管解剖图--课件
上简帆
superior medullary velum
灰结节'
tuber cinercum
乳头体 mamillary body
桥脑 pons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小脑
cerebellum 下丘脑沟
延
hypothalamic sulus
medulla oblongala
中央支 central branch
脉络从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
基底动脉basilar a. 迷路动脉 labyrinthine a.
PPT 课件
前交通动脉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
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
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
小脑上动脉
前装帆 小脑上脚
小脑中牌
脉络膜后动脉
脚间查
后交通动脉 眼 据Murphy
b) 楼 越
基底动脉: 旁正中支 煎周支
长周支
根据Folx和Hillemand
基放动脉
推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C延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青髓前动脉及推动 脉的旁正中支 根据Murphy
图3 .54 脑干血液供应区城中 脑b 桥 脑c 延精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桥脑pons
延髓
medulla oblongati
山预
culmen
原裂
pimary fisure
山坡
declive
中央小叶 central lobule
蚓叶
folium of vermis 水平裂 horizontal fiss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供血系统解剖
血流从心到脑
脑的两大供血系统-矢状位
「仰视」脑的两大供血系统
脑的两大供血系统-冠状位
两大供血系统在颅底相互交通
「俯视」位于鞍区的 Willis 环
字母构成的Willis 环
「不完整的」Willis 环
大脑半球血供来源
大脑主要功能区血供来源
从宏观到微观的脑血流
血管神经单元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
正中矢状位脑血管
颈内动脉的7 段 5 分支立体示意图
颈内动脉「顺血流」7 分法
颈内动脉走形及小分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注:垂体上下动脉标反了)
眼动脉来源及走形
脉络膜动脉及脉络丛
中脑层面的颈内动脉系统
大脑前动脉走行及分支(1)
大脑前动脉走行及分支(2)
Heubner 返动脉
大脑中动脉走行与分支
大脑中动脉的分段
大脑中动脉分段
颈内动脉造影(前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