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中的小城镇建初探
浅议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发展
浅议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发展【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发展。
在我们回顾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在我们分析了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定位、特色优势、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也讨论了小城镇与大都市圈的互动关系。
在我们探讨了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建议,以及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华-义乌大都市圈, 小城镇, 发展, 特色优势, 发展模式, 政府作用, 互动关系, 发展趋势, 建议, 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是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城镇是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其作为支撑大都市圈发展的基础。
小城镇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
小城镇在区域经济中承担着转移人口、缓解城市压力的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源。
小城镇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拥有独特的历史、建筑和风土人情。
通过保护和传承小城镇的文化遗产,可以促进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
小城镇不仅是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金华-义乌大都市圈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群,由金华市和义乌市两个核心城市以及周边的若干市县组成。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金华-义乌大都市圈逐渐成为浙江省的经济引擎和发展前沿。
目前,金华-义乌大都市圈的发展呈现出多个特点。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金义两市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浙江省内贸易和物流中心。
城市规划和建设不断优化,大量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
都市圈内中小型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近农 村 , 农 业 结构 的转 变 对 中小 城市 城市 化影 响 十分 明显 。 改 革开 放 以来 , 中 小 型城 市 的数 量急 剧增 多 , 说 明农村 剩余 劳 动力 大 量涌 人 城市 。这些 大 量 涌 现 的劳 动力 成 为奠 定 业 发展 基础 、 推进 中小 城 市 的城市 化 的有 生力 量 。
产 业 网将 把 各 个 城 市 市 场 主 体 的不 同产 业 连 接 为 利 益共 同体 , 促 进 区域 内 经 济交 流 , 实 现 一 体 化 。坚 实 的产 业 网保 证都 市 圈 经 济 繁荣 、 支 撑 都 市 圈发
4 . 中小 型城 市发展 的 制约 因素
土地 问题 和 能源 问题 是 我 国社 会 的主要 矛 盾 , 也是 制 约 中小 城 市发 展 的 主要 因 素 。
关键 词 : 都市 圈; 中小城 市 ; 协调 发展
1 . 都 市 圈 的基本 概况
1 . 1 都 市圈 的概 念
3 . 中小型 城市 发展 的推 动力
城 市 化推 进 动 因素 主要 来源 于 方面 : 农业 、 工业 化 和政 策 因素 。 这 也 是
中小城 市 城市 化 的核 心动 力 。 3 . 1农 业发 展 为 中小城 市城 市化 提供 原 始动 力 中小城 市 在农 业— — 城市 化最 原 始 的动力 上具 有 绝对 优势 。 中小城 市靠
都市圈作为一个城市间相互作用的综合经济体 , 各个城市间形成一套网 络能 各 个 城 市经 济 、 政治 、 文 化 紧密 相 连 。从其 的组 织形 态 上 区分 , 可 以分 为 两类: 实体网和形态网。 实 体 网包 括交 通 网 、 通讯网、 能 源 网等 基 础 设 施 网 、 产业 网 以及 市 场 网 。
小城镇发展可行性分析
小城镇发展可行性分析小城镇是指人口规模较小、地域面积相对有限的城镇。
在当前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可行性。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方面,小城镇通常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可以吸引大量的劳动力集聚。
另一方面,小城镇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
有些小城镇地处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可以发展旅游业。
有些小城镇则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发展符合当地资源特点的产业,可以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小城镇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小城镇相对大城市而言,社会资源相对集中,社会治理相对容易。
小城镇的社区关系更为密切,社会信任度高。
这使得小城镇更容易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力更强。
同时,小城镇也有利于社会公平发展。
小城镇资源相对集中,政府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平衡。
此外,从环境角度来看,小城镇发展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的环境负荷较小。
小城镇的污染排放相对较少,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同时,小城镇也更容易实施环境保护政策。
由于规模较小,环境保护成本相对较低,政府可以更容易地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保障当地的生态环境。
然而,小城镇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次,小城镇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谨慎选择发展产业。
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避免过分依赖某个特定产业。
同时,小城镇发展也需要注重城镇规划,避免城市扩张过快,保护小城镇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小城镇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小城镇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但是,小城镇发展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谨慎选择发展产业,并注重城镇规划。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
标签: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势和思考前言据统计,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
小城镇的发展,即城市化就是农业的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主要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几方面。
我国目前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超过40%),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1、小城镇类型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划分小城镇的类型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认为小城镇的类型划分应以它在的国家发展及城市化中的功能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对这些功能的不同方面的侧重,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
有的人认为可以包括小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县城和建制镇;又有的认为,是建制镇和集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客观存在的聚落,无须再做划分。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把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
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汇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
小城镇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探讨小城镇发展及规划布局
探讨小城镇发展及规划布局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小城镇发展及规划布局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小城镇发展及规划布局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内涵;建议;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规划与布局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和先导,没有科学的、高质量的规划,没有整体的、合理的布局,也就不可能有小城镇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在我国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历史时期,分析当前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规划与布局的对策,对于加快小城镇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上讲,小城镇规划主要是持近期规划与远景规划的统一即在现有小城镇近期规划的基础上留有余地结合远景空间结构性布局,重点是对于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中型城市的小城镇必须研究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的程度、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周边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因数,并使其在时空上具体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载体。
坚持宏观布局与微观布局的统一。
小城镇宏观布局要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小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整体协调发展。
微观规划指小城镇城区内的总体规划与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
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合理控制城镇规模。
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应当根据其区位与资源优势、历史发展与环境容量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合理确定,而不应一味贪大求全。
特别是处于自然环境不利的山区、库区、沙漠地区的小城镇环境容量有限农田、耕地十分有限, 因此对于可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建设用地重点是如何充分用好现有土地,而不是大规模开垦新的土地,更要杜绝随意侵占农田与耕地的现象发生。
小城镇的布局不仅仅是单个城镇的建设问题,而且是影响到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布局时要考虑其发展对经济相对集中的小城市,卫星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镇区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以适应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建设——以武汉盘龙新城为例
丽的后湖 , 东部为宋家岗高利 , 刘宋公路横贯刘店村与滠 口 镇 。 3 8国道为滠 1镇与横店镇的联系通道 , 老 1 3 而刘店村与横店
镇 通 过盘 龙 大道 联 系。 新城 现 状人 1约 58万人 , 中盘 龙经 济 3 . 其 开发 区约 3万人 。 横店镇 区约 1 . 8万人 , 口镇 区约 1万人 。 滠
发展 。
此。 从小城镇发展 的理论出发 , 对于新城 中的横店街与刘店村进
行相 关研 究 , 于对 其 的发 展 的 判断 , 而 在 中远 阶段 , 条 件 有助 从 在
允许的情况下, 将其纳入整个盘龙新城 的空间格局 中。基于此原
因 , 文借 鉴 国 内外 城 镇地 区发 展 的相 关 理论 , 合 目前 我 国城 本 结
关键 词 : 色区域 新城 小城 镇 建设 灰 盘 龙新 城 位 于武 汉 市北 面 , 距武 汉市 城 区 4 里 , 距 天 河 公 北
镇建设 中的实践和经验 ,对横店镇与刘店村的发展进行专题研
究。
机场 3 m, k 东北距黄陂县县城 2 k 交通联系相当便捷。新城范 2 m, 围呈三角形状 , 东到老 3 8国道 , 1 西至武汉市外环路 , 以府河为 南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教授 , 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Mc e . Ge .G是灰色区域理论研究者。他在对亚洲发展 中国家长 T
避免 了洗 手 间的气 味 干扰 , 时为 洗手 间提 供 了更 好 的通 风 采光 同
以服务楼 的立面设计 以休 闲明快 为基调 , 以减缓长途驾乘人员的 疲劳。由于服务 区地面标高低于高速公路主干道, 因此在高速公 路上能看到综合楼的屋面 , 于是在设计中我们非常注意服务楼屋 面这个第五立面的处理 。 把它处理成新月型的坡屋面 , 并采用灰 蓝色的西瓦装饰 , 使它与蔚蓝的天空互相映衬 。精致 的圆形餐厅 穿插在新月型的屋面中 , 既丰富了服务楼的外部形象 , 又产生了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小城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小城镇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人口数量、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将就小城镇规划的一些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小城镇规划需要合理规划人口数量。
根据城镇的状况和当地的人口增长率,我们可以估算出未来的人口数量,并合理规划居住区的面积和人口密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的均衡性,避免因人口过度集中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其次,小城镇规划需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保留自然景观,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同时,还需要保护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的排水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确保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小城镇规划需要注重经济发展。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商业区划,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和货运,促进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此外,小城镇规划还需要考虑到社会需求。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社会服务设施的供给。
例如,规划合理的学校、医院、超市、娱乐设施等,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娱乐活动。
同时,还需要注重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最后,小城镇规划需要注重文化传承。
小城镇往往有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特色。
合理规划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提升城市的文化旅游价值。
同时,还需要注重文化设施的配套,例如,图书馆、美术馆和表演场所等,为居民提供艺术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综上所述,小城镇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多个因素,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只有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备受关注。
这些小城镇一方面在大城市的辐射下享受着较高的经济、文化等资源,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生活压力增大等困境。
因此,对于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
首先,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
随着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小城镇的土地资源和人口流动成为目标。
这种扩张往往导致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不合理,农地被挤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因此,应加强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小城镇的不可逆影响。
其次,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资源和人才向大城市集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
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本土产业,发挥小城镇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多元化的经济格局。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大城市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
此外,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社会问题也需要重视。
随着大城市向外扩展,人口流动和社会问题逐渐凸显。
比如,孩子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因此,应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文化传承也亟需关注。
许多小城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城市化浪潮中,这些文化面临着被忽视和消失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城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方面,应加强小城镇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推动小城镇的文化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应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参与度。
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小城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为了加强对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调研和了解,本次调研围绕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进行,旨在探索小城镇发展的道路,为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了解小城镇规划建设目前的现状和问题;2.分析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趋势和发展方向;3.探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4.提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法: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实地调研法:选择若干个典型的小城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规划建设情况;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广大市民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和问题(1)近年来,小城镇规划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但仍存在城市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等问题;(2)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统筹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3)缺乏与农村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规划与实际情况脱节。
2.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趋势和发展方向(1)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2)产业升级: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绿色低碳:倡导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城乡一体化: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1)基础设施滞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提高城镇服务水平;(2)规划管理不到位:建立健全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加大对规划落地的监管力度;(3)资金短缺: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小城镇规划建设。
五、改进意见和建议1.加强规划引导:通过完善规划体系和加强规划实施,引导小城镇有序发展;2.提高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利用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精确度;3.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整合:将小城镇规划与农村土地利用相结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4.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规划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思考
此外 ,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 劳动力 、 提 高农 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小城镇 的发展能够 带来 农村人均 占有 资源的增 加 , 提高农业劳 动 生产率 ,促进务 农农 民的收入 有较 快增 长。尤为重要 的是 , 发展小城镇 , 建立和完善 ●王 彬 科学技 术 、 文化教育 、 育卫 生、 体 商业 服务等 设施 , 有利于广大农 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 的提高 , 更好地发挥农 民主体作用 , 从根本 上解 放和发展农村 生产力。 小城镇建设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 包括人 口的聚集 、 区域的扩张 、 生产要素 的集 中、 功能 的完善 、 经济社会的繁荣 以及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变, 必须坚持统筹规划 、 合理布局 、 因地制宜 、 各具特色 、 协调发展 。 三、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思路
点:
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存在一系列 问题亟 待解决 , 如规划滞后 ; 小城镇 规模偏小 , 功能不完善 , 城镇 吸引和带 动能力不强 ; 制约小城镇发 展的体 制性 、 制度性 因素依然存在 ; 部分小城镇 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 , 小城镇 的规划建设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因此 , 选择正 确的道路 , 以正确 的思路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尤其重要 。 党的十五届三 中全会指出 ,发展小城镇 , “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一个 大战略” 积极稳妥地推进 城镇化 ” “ 。“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 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从推进城镇化 战略 的高度明确了小城镇建设 的重 要地位和作 用, 明了新时期小城镇 建设 为解决“ 指 三农” 问题服务的发展 方向和要求。紧紧围绕“ 三农” 问题 , 以优 化农 村产业结构 、 繁荣农村经 济、 增加农 民收入 、 改善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 目标 , 充分运 用市场机制 , 有重点地加快小城镇建设 , 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总体 提 水平 , 逐步实现“ 以城固农 、 以城促农 、 以城 助农 、 以城带农” 的小城镇建 设新 局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若 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 , 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 , 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的指 明确 导思想 、 标 任务 、 大原则和战 略举措 , “ 目 重 对 三农” 工作 做 出了重大部 署,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 形成城 乡经济 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 。 四、 小城镇建设与“ 三农 ” 问题 农业 、 村和农 民问题 , 农 始终是我 国革命 、 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 当前我 国“ 三农 ” 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 。 要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 问题就 必须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 , 而在发展 中壮大 县域经济 , 加快城镇化进 程, 又是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载体 。 1 国“ . 我 三农” 问题现状 。“ 三农” 问题一直是 困扰我 国建设、 改革 、 发 展和稳定 的热点问题。当前 , 三农 问题主要困局的表现在人 口压力 与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不协调 、 社会资源压 力与 内在发展动力 的不足两个方面。 2 O世纪 9 O年代 中期 以来 ,我 国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 展进入新 的阶 段 , 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已经发 生重 大的变化 , 制 即从 以往 的资 源约束为 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与此相联系 , 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主 要 问题 , 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 出来 , 而是生产 出来的农产 品能不 能卖掉 , 以及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否则 , 就会导致农业增 产农 民不增收 , 甚 至歉收 。一段时间以来 , 由于我 国农业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小城镇中心建设是指在一个小城镇中,建设起具有代表性和功能性的中心地带。
这个中心地带通常是小城镇的商业、文化、行政和交通的集中地,是城镇的核心区域。
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中心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和作用两方面,探讨小城镇中心建设的重要性。
一、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小城镇中心的建设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尤其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小城镇中心的建设更加重要。
现代城镇中心不仅包括传统的商业、行政、文化和交通功能,还包括了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如室内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文化艺术中心等。
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为小城镇中心的作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功能。
二、小城镇中心在城镇中的作用1. 商业集散地小城镇中心是商业的重要集聚地。
这里汇集了各种商铺、超市、餐饮店等,满足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
市中心的商业繁荣直接影响了城镇的商业活力和经济发展。
2. 文化交流中心小城镇中心是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心。
这里有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美术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空间,丰富了城镇的文化生活。
3. 行政管理中心小城镇中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地带。
这里有政府机构、公共服务部门、银行、邮局等,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
4. 交通枢纽小城镇中心是交通的重要枢纽。
这里有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交通设施,方便市民出行和交通运输。
5. 城镇形象展示小城镇中心是城镇形象的展示地。
市中心的建设和规划直接影响了城镇的形象和环境,优美的市中心能够提高城镇的吸引力和品位。
6. 社交活动中心小城镇中心是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里有集会广场、咖啡厅、酒吧、休闲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了社交和休闲的场所。
小城镇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它集合了城镇的各种功能和服务,为人民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个发达、繁荣、宜居的小城镇中心,直接反映了城镇的发展水平和品质。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小城镇中心建设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小城镇中心建设是指在小城镇规划中所确定的中心地带,通常是城镇的经济、文化、商业和行政中心。
小城镇中心建设在城镇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史亦无法忽视。
本文将对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城市规划,当时的城市规划通常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设置宫殿、寺庙、市场等,这些地点也成为城市的中心。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逐渐成为商业、文化和行政活动的集中地带,形成了城市的中心地带。
在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依然影响着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中心依然承担着城市的文化、商业和行政中心的功能。
而在现代,城市的中心地带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桥头堡,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地带。
二、小城镇中心建设的作用1. 经济功能小城镇中心建设在城镇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功能。
中心地带成为了城镇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活动和消费者,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心地带通常也是城镇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成为了城镇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地带还集中了大量的文化和创意产业,成为了城镇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小城镇中心建设对城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文化和社会功能小城镇中心建设在城镇中还扮演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中心地带通常是城镇的文化中心,集中了大量的文化设施和艺术机构,成为了城镇文化活动的中心。
中心地带也是城镇的社会交往中心,成为了城镇居民的重要休闲场所和社交圈子。
中心地带的文化和社会功能为城镇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小城镇中心建设在城镇中还扮演着重要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角色。
中心地带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了城镇的形象和吸引力,成为了城镇的门面和名片。
一个优美、繁华的中心地带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和企业进驻,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和繁荣。
三、小城镇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小城镇中心建设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三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1小城镇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动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融合点。
为扎实推动我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依据市委点题部署和市政协20xx年工作要点,市政协组建以陈达新主席为组长、王能军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于20xx年4月至5月,实行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 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 镇、xx镇等16个示范小城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看法,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状况16个小城镇中,xx镇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其余为市级示范小城镇。
镇域总面积为xx.61km2,总人口为xxxx 人,人口密度为xx人/km2;建成区总面积为xx.43km2,总人口为xxx人,人口密度为xx1人/km2,城镇化率为xx.23%;20xx年社会生产总值xx.69亿元,财政总收入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1.6元,农夫人均纯收入5687.2元。
各示范小城镇在地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方面各有优势。
xx镇、xx镇紧贴消费市场,生态条件好,交通便捷;太平镇、木黄镇、寨英镇、万山镇、中坝镇旅游资源丰富,对外有高速大路联结;大龙镇工业基础好,处于铁路、高速大路枢纽位置;xx镇商贸富强、交通便利、特色农业基础好;xx镇是乌江航道和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盘石镇地处湘黔苗族群众聚居区核心地带,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技资源丰富。
二、主要成效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仔细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根据"特色鲜亮、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进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掩盖。
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进展定位进行了策划。
浅析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_问题及规划对策_季洁
摘要:小城镇发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新《城乡规划法》更加强调实现城乡和谐,加强小城镇的建设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为例,分析了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及问题,进而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建议措施。
一、引言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落实“十七”大报告所确定的方针,解决好 “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大城市郊区的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区域中,受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加之其自身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与普通小城镇有显著差别的特点,研究其发展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城市郊区指中心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即是位于上述区域内的小城镇。
本文研究的郊区小城镇,特指与大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有一定分隔的郊区小城镇,不包含已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的“城中镇”。
本文拟选取北京怀柔区桥梓镇作为案例,剖析当前北京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以桥梓镇为例(一)发展机遇高于普通小城镇在由“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经济区域中,由于郊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同一行政区划内具一定规模的郊区小城镇,其发展会服务并参与大城市的经济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城市在进行总体规划宏观布局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郊区小城镇往往优先作为城市功能疏散地。
桥梓镇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它位于北京北部、怀柔区西南,东临怀柔水库,与怀柔新城隔库相望,距怀柔城区约5公里,距北京中心城区约58公里,是怀柔区3个重点镇之一。
其区位优势使得其成为怀柔新城重要的功能拓展区,在《怀柔新城浅析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问题及规划对策季 洁 邢海峰图1 桥梓镇周边空间关系示意图2 桥梓镇产业发展情况Ur r ba a n i z a tion规划(2005—2020)》中,桥梓镇将承担部分城市中心区人口疏散功能,并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及生态型产业(见图1)。
关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两 者则 各 功 能 区混 乱 . 屋 乱 盖 , 房 发展 缓 慢 。其 中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1 武汉城 市 圈中小城 镇的 状况
随着 城 市 圈 中 的 小城 镇 发 展 , 汉 城 市 圈 中 小 城 镇 的 面 貌 武 改善 是 明显 的 , 是可 以肯 定 的 , 现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这 表
11 镇 区基 础 设 施 、 . 交通 、 活 环 境 得 到 很 大 改 善 生
般去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剩下的是老人带着孩子
在 家 种 田 , 也 是 整 个 中 国 的普 遍 现 象 。 这
2 武 汉城市 圈 中小城 镇在 发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2 1 城 市规 模 无 限 扩 张 小 城 镇 规模 基 本 不 变 . 这 种 变 化 相 信是 武 汉 城 市 圈 特 别 是 小 城 镇 居 民感 受 得 的 , 2o o 7年 以 来 武 汉城 市 圈 中 9市 市 区 面积 平 均 扩 张 了 6 % , 同 1 而 期 间所 有 小 城 镇 镇 区面 积 展 了 2 % . 是 这 些 小 城 镇 并 没 有 做 3 但 到 小 而 精 . 大 多 数 依 然 是老 模 样 , 仅 如 此 。 这 扩 张 的 2 % 绝 不 在 3
中 的问 题 中 会 提 到 。其 中一 个 重 要 原 因 是 因 为 缺 少 市 区 相 应 支
持 。举 个 例 子 来 说 明一 下 , 最 近 l 就 5年 武 汉 城 市 圈 内的 东 西 湖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初探
1、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社会经济及空间发展过程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社会经济及空间发展表现为 3 个过程:融合---配套---发展,层层递 进,逐步完善。
南部与南京溧水县接壤,北部紧邻南京江宁区湖熟
条
市仙林新市区、龙潭新城及江宁区相连
镇
件
交
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312 国道、宁镇公路 宁杭高速公路、机场大道、宁溧公路、宁茅公路等 通
及沿江快速通道等高等级公路、铁路穿越镇域; 区域性干道穿越镇域;宁杭城际铁路于镇域西部设
条
仙林东路的建设更使宝华与南京融为一体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初探
———以宝华镇、郭庄镇为例
季如漪 曾新春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36,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5,
摘要: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和周围农村的双重影响。通过对其社 会经济与空间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应该主动融入大 城市,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条件,确定自身发展目标,进行空间布局安排,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并 以句容市宝华镇、郭庄镇为例,探讨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站
件
现 农业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工业产业结构实现
状 了多元化发展;依托森林公园,加快了旅游开 水产禽类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产主导产业;原有玩
产 发和生态保护,促进了宝华山旅游业的快速发
具、轻纺等二产面临升级换代的巨大挑战
业
展,并以旅游业带动了房地产业、商业
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
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1. 空间布局:成都都市圈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和资阳市。
在空间布局上,成都都市圈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重点,打造“一核、双圈、三轴、多片”的空间结构。
其中,“一核”指成都,“双圈”指成德发展圈和成眉资发展圈,“三轴”指成资临空经济发展轴、成德临港经济发展轴和成眉创新经济发展轴,“多片”指多个功能区。
2. 产业协同:成都都市圈注重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分工合作。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3. 基础设施:成都都市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水平。
建设成德城际铁路、成资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强能源和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区域能源和用水安全。
4. 生态环境:成都都市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建设和修复,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5. 公共服务:成都都市圈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推动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提高区域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以上探索实践,成都都市圈在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成都都市圈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都市圈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小城镇中心建设是城镇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城镇日常生活、商业交易、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城镇中心的建设历史也越来越悠久,其在城镇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作用两方面进行浅谈。
一、历史发展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城邦,当时的城镇中心主要是以城市广场或城市庙宇为核心,周围建有市集、行政机构等,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动中心。
在中国,著名的古都城,如洛阳、长安等都有着为数不少的古代城镇中心遗址,这些遗址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城镇中心的规模和功能。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小城镇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
尤其是近代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中心的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的城镇中心建设已经不仅是为了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更是要兼顾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地标性景点。
在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
小城镇中心的位置一般是城市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周围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基础。
其建筑风格也会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
而且随着城镇中心建设的不断演变,其功能、规模和外观也在不断变化。
二、在城镇中的作用小城镇中心是整个城镇的心脏,对城镇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都是以城镇中心为中心扩散开来。
城镇中心的交通便利使得城镇居民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各个地方,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小城镇中心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商场、超市、餐饮店等商业设施集中在城镇中心,方便居民购物和娱乐。
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现代的城镇中心已经成为了商业中心,各类购物中心、餐饮街区、娱乐场所等齐聚成为城镇商业活动的聚集地。
小城镇中心也是文化交流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多集中在城镇中心,方便居民了解历史和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
浅谈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及其在城镇中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中心建设成为了城镇规划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城镇中心是城镇的核心区域,是城镇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也是城镇文化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城镇中心建设历史的长河中,小城镇中心的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城市的形成。
在古代,城市的中心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城市居民活动的聚集点。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中心区域也不断完善和扩大,成为了城市的核心地带。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小城镇中心建设成为了城镇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小城镇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对小城镇中心的用地、建筑高度、道路交通等进行统一规划,以确保小城镇中心的有序发展和良好运行。
小城镇中心在城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小城镇中心建设的作用。
1. 商业中心小城镇中心是城镇的商业中心,商业街、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都集中在这个地区。
这些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给城镇带来了丰富的商业活动和经济利益。
商业中心也成为了城镇居民购物、娱乐的重要场所。
2. 社会活动中心小城镇中心是城镇的社会活动中心,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影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都集中在这个地区。
这些设施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城镇的文化艺术交流和传播。
3. 交通枢纽小城镇中心是城镇的交通枢纽,公交站、地铁站、火车站等都集中在这个地区。
这些交通设施方便了城镇居民的出行,也加强了城镇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4. 政治、经济中心小城镇中心是城镇的政治、经济中心,市政府、金融机构、行政单位等都设立在这个地区。
这些单位对城镇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城镇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支持。
结语小城镇中心建设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在城镇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在未来的发展中,小城镇中心建设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城镇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小城镇建设评述
小城镇建设评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小城镇建设进行评述,探讨其意义和挑战,以及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不可忽视。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它既具备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又能保留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
小城镇的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小城镇的发展也可以分流城市人口,减轻大城市的压力,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然而,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土地问题。
由于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平衡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是资金问题。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的财力相对较弱,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小城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也需要提升,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小城镇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规划引导。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使小城镇的发展更加有序和可持续。
其次,要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同时,要加强金融支持,为小城镇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降低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成本。
此外,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小城镇建设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注重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保护好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提高小城镇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小城镇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城镇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圈中的小城镇建初探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城市化滞后对我国现代化产生了明显的负面
影响。
本文对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的两种发展模式大都市圈建设和小城镇的建设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大都市圈建设;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发展对策
Abstract: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process is relatively slow, the city changes lag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produced apparent negative Influence.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existence …s two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metropolit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undertook preliminary analysis.
Key words: City; metropolis circl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我国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与钱纳里“发展模型”的标准结构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城市化滞后对我国现代化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如何发展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如今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模式是大都市圈建设,另一种模式是小城镇的建设,绝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是两种模式的并存。
1都市圈与城镇的定义及在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二者的优势和劣势
都市圈是指一个或多个的核心城镇,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
都市圈是客观形成与规划主观推动双向作用的产物,其建立的根本意义是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按经济与环境功能的需求及发展趋势,构筑相对完善的城镇体系空间,并以此作为更为广泛空间组织的基础。
城镇是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镇。
大都市圈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化水平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相对与小城镇有着诸多优势,小城镇在多个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以青岛市与其所辖的李哥庄镇作为研究对象来具体论述。
1.1大都市圈发展模式优势
大都市圈的区位、自然条件以及交通状况相对与小城镇来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内陆,沿海有几处深水码头,是中国北部联系世界的贸易窗口;沿海岸线有环胶州湾高速,将城市的几个发展组团联系起来;同时与内陆有高速公路与铁路相通,在其城阳组团有流亭国际机场,区位优势明显。
大都市圈经济地位与作用是我国经济起飞的龙头与基地。
我国都市圈人口、职工占全国城市总人口、总职工数的40%左右;工业产值与利税占全国城市的一半上下;固定资定净值占全国城市的36.8%;基建投资占全国城市的40%。
大都市圈无论在人口、投资、土地等方面均具有比其小城镇更高的经济效益。
大都市圈建设可以统筹兼顾,有助于提高城市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无谓的浪费。
大都市圈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对其下面组团的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1.2大都市圈发展模式不足
在看到都市圈建设优势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一些不足,主要有:部分行政壁垒的存在;行政壁垒的存在弱化了都市圈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降低了其组成部分的资源共享,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形式。
用地空间发展的不合理;都市圈的发展直接引起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作为生产基地的小城镇在这种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盲目进行城市建设的现象,部分城镇用地布局极不合理,城市弹性发展空间不足,没有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1.3小都市圈发展模式优势
相对于都市圈,小城镇的建设也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优势主要表现在:
小城镇的崛起有助于增强大都市圈的经济实力与竞争能力。
李哥庄镇原是青岛市西部的一个小镇,后来由于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的修建,带动了李哥庄镇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现在李哥庄镇是全国百强镇之一,青岛市重点小城镇。
2011年,全镇完成GDP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2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8元,城市化率达到63%。
乡镇的重要及主要企业情况统计表
小城镇有助于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李哥庄镇在培育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形成融产供销一体、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网络和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的企业网络。
小城镇的网络化扩张使其竞争优势得到增强,并为本地和外地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目前李哥庄镇除了有比较充分的专业化分工以使中小企业实现内部规模经营外,还借助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获取一系列如生产、信息搜索等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1.4小城镇发展模劣势
基础产业调整升级不快。
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工业缺少拉动力强的大企业,缺少拳头产品,缺少高科技含量产品。
个体私营经济缺名牌,少大户,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所占比重不高。
发展小城镇思想不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整洁力度亟需提高,缺少运用市场手段、城市理念经营城镇的办法。
综合以上论述,得出下表:
2我国小城镇建设与都市圈建设的规划和发展对策
针对第一部分提出的关于小城镇建设与都市圈建设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城市区位论以及城市有机疏散理论,得出采取两种模式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策略。
2.1都市圈建设规划和发展对策
一要努力建好四网:交通网、金融网、流通网和信息网。
交通网的建设一方面要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在国家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建设都市圈内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
金融网的建设依托现有区域金融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都市圈高效、便捷、安全、规范的资金融通网络。
流通网的建设则要依托都市圈的经济区位优势,打破地区分割,组建大型商业、物流企业集团完善和提升区域内市场和零售网络体系,加强商贸吸纳辐射能力。
信息网的建设则按照“统一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推广应用”的原则,加快构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要做到工业的分工与合作则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主要推动力,加强协作和联合,重点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技术产业。
三要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
核心城市应向周遍地区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优良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完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制度环境,从而增强核心地位,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四要打破行政壁垒的束缚。
五要合理发展都市圈用地,力求弹性发展,流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在与相邻都市圈的合作与竞争中,应以合作为主,在这个大前提下,保证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2.2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综合评定自身的各项指标,做好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二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在相关发展政策以及用地布局上,应对外吸收,对内优化;四要贯彻小城镇空间发展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达到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3结语
作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模式,大都市圈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各有优劣,因此二者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城市化发展是一个促进,扬二者之长,避其之短,综合各方面积极因素,以保证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