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 钱志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助浙江一个大学生重启生命的边城人
——记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青年教师钱志良对于年轻的吴俊武来说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幸福的,美好的。
每天醒来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在校园里漫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可以和朋友、亲人在一起,可以还像从前一样感受生命,这一切似乎和以往没有两样却又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不同的是,他有了一颗更加敏感而又感恩的心,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生命有了新的意义。
这都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无私的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他的行为让两个互不相识的生命有了连接,让许许多多怀揣着爱的心有了连接,这个人就是助人为乐模范钱志良。
生命在爱中延续
2007年10月12日,钱志良在满洲里市红十字会会长王庚环的陪同下在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共采集340毫升造血干细胞,当这340毫升造血干细胞化作了一股生命的源泉,输入到了白血病患者的体内,患者名叫吴俊武,是浙江省杭州市某大学大二的学生,现在吴俊武的干细胞已经开始造血。
钱志良用自己的爱心搭建起一座生命的桥梁,使吴俊武重返校园生活。
因此钱志良也成为“中华骨髓库内蒙古分库”第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他的义举感动了患者家属,也感动了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
他用“人道、博爱、奉献”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让另一个生命在爱中得到了延续。
2005年5月,满洲里市团委、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团员青年中开展了自愿献血、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
满洲里市教育局团工委呼
吁全市教师捐献造血干细胞。
倡议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反响。
二道街小学年轻教师钱志良与其他二十多名青年教师积极涌跃地报名参加无偿献血,并登记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献出了一份爱心。
钱志良也因此成为满洲里市203名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中的一员。
白血病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根治白血病的医疗手段。
由于各种原因,非血缘关系的配对相符率很低。
2006年10月,钱志良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一名22岁的白血病患者与自己的干细胞初配成功。
红十字会征询他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接受进一步检查。
没有预想的震惊与激动,没有太多的思想斗争,钱志良自然地说:“我当然愿意了,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配型成功的机率太低了,何况是救人。
”就这样,钱志良迅速平静地接受了另一个生命的生之请求。
此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并不知情。
为了获得母亲的理解和支持,顺利进行手术,钱志良上网查找了大量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资料,利用自己所知的医学知识来消除母亲的不解与不安。
母亲虽有万般不舍,但也毅然决然地同意了儿子的决定,支持儿子的义举。
于是在2007年4月至9月间,钱志良先后三次赶赴哈尔滨,经过一系列高分辨检测及体检后,确定了他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得知这一结果后,钱志良感到特别兴奋,他说:“在我的生命中能有一次救助别人生命的机会,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我真希望马上就能捐献,尽快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患者能早日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
”
“勇担时代重任”是当代优秀青年必备的崇高品质,它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更需要敢于担当的勇气与魄力。
而年轻教师钱志良的身上真切地体现了这种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一直走在自强路上
出生于满洲里市扎区的钱志良现年27岁,他是在改革开放追求效率,崇尚公平与责任的时代精神中逐渐成长的。
当他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时就常常因为乐于助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
但少不更事的他,当时并不懂得何谓责任,怎样承担责任,所有的助人行为都只是一颗天真童心的驱使。
可就在他年少时,父亲的病故,使他失去了原本完整的美满家庭。
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父亲的离去而被彻底击垮,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促使他开始明白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应该撑起家庭,为母亲分担忧愁。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坎坷的经历和磨砺,使钱志良更加自强,使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对于生活的勇气和韧性,他更把这种勇气和韧性化为对于生活的倍加热爱、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这一路的坎坷,无从诉说,也无从分享,在别人的眼里,他是需要接受帮助的人。
可是他凭着自己坚强和刻苦认真的干劲,总是在默默地慷慨地帮助着他人,钱志良这种自强上进、乐于助人的精神,时时鼓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用实际行动让爱蔓延
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他没有向同事大肆宣扬这个消息,也没有向学校提出任何要求,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学习、生活上的。
即便是
请假,他也特意把课串好,减少给学校老师和班级同学带来的麻烦。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2007年10月,钱志良老师赴京捐献的消息在学校传开了。
老师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对他崇高的道德情怀佩服不已;同学们也都跷着脚、争先恐后地把老师围了起来,争着抢着说:“老师,您真伟大,我们要向您学习!”“老师等我们长大了也去当志愿者,也去救人。
”
一般的捐献骨髓者需休息半个月才能恢复,钱志良在捐献骨髓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从北京回家里后他只休息了7天就回学校上班,因为他惦记着那些等着他训练的体育队的学生。
钱志良的办公室里有一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闲下来时,他常看这些资料。
他的感悟是,大部分健康人都可以捐献骨髓,关键是大家对这种行为不甚了解,如果知道这事并不可怕,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捐献的行列。
钱志良说:“尽我所能,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是我最大的幸福。
”他还说:“如果下一次遇到有病人需要我捐献骨髓,我愿捐第二次。
”钱志良告诉前来采访他的记者,以后他会自觉充当宣传捐献骨髓的宣传员,多向大家做这方面的宣传,因为大家对捐献骨髓的事还不太了解,他要以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骨髓并不可怕,希望大家一同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钱志良并没有因捐献了骨髓就停止他的爱心之旅,而是更加热心这一活动。
钱志良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捐献骨髓,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骨髓志愿者的行列。
就在返回家乡的第二天
身体还比较虚弱的时候,他还坚持出席捐赠仪式,为的是以他的笑容打消人们的顾虑,鼓起他们为白血病患者献爱心的勇气。
钱志良,这个平凡的小伙子,凭着对生命无比尊重和珍惜的情感,怀着一颗朴质高尚的心灵,为他人的生命撑起一线光明,用爱心和勇气诠释拯救和奉献,用善良和真诚打动了无数的人!无私奉献,守望相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钱志良以其义举,展现了当代社会主义青年高度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与弘扬。
从他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伟岸。
他用爱心温暖着这个世界,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展示着当代青年的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事迹介绍:满洲里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