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晏殊红笺小字
晏殊《清平乐》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晏殊《清平乐》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红笺]:印有红线格的绢纸。
多指情书。
[鸿雁]:大雁。
[帘钩]:挂窗帘的铜钩,此代指窗户。
[人面]:用“人面桃花”典故。
唐孟案《本事诗·情感》载,诗人崔护在清明,崔护复至其处,门肩无人。
崔护怅然题诗于左扉。
淡红色的信笺上写满小字,说尽平生的爱慕之意。
但是传信的大雁却在云里,鱼儿在水中,这书信难以寄到。
夕阳西下,我独倚西楼,远处的山峰遮住了视线。
心上人已经不知去了哪里,只看见江水依旧向东流去。
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
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
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
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
“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
“远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
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诗词赏析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诗词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宋代:晏殊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注释红笺(从竹,戋(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能够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惆怅:失意,伤感。
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赏析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
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
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所以“惆怅此情难寄”。
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很多风致。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1.红笺:印有红线格的绢纸。
多指情书。
2.鸿雁:大雁。
3.帘钩:挂窗帘的铜钩,此代指窗户。
4.人面:用“人面桃花”典故。
唐孟案《本事诗·情感》载,诗人崔护在清明,崔护复至其处,门肩无人5.崔护怅然题诗于左扉。
[评析]这首词写对远行的情人的思恋之情,是晏殊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词的上片重在抒情。
开头两句是修书寄远,尺素托情。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色信笺。
三、四句笔锋一转,道出主旨,按古代传说,雁足鱼腹,可以传递书信。
词的下片是写景抒情。
换头两句,写倚楼远望,苍山阻隔,不见伊人的踪影。
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表达相思相望之情。
末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点明相思之意。
写出人面渺远,已随绿波东逝的空虚和怅惘。
“绿波”意象还隐隐表达了词人相思离恨深长绵远,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以景结情的“绿波”意象安闲平淡,给人以悠远绵邈的回味。
同时又以流水的悠悠比喻作者的思情和愁绪的悠悠。
全词隽永含蓄,情思绵邈,正是晏殊婉约词的风格。
相关资料: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五代词:李煜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1、词的产生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
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
《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注释及鉴赏
《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注释及鉴赏《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注释及鉴赏《清平乐·红笺小字》宋朝: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红笺小字》古诗简介《清平乐·红笺小字》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修书寄情。
“鸿雁在云鱼在水”,表明欲求雁、鱼传信而不可得,是典故的反用。
下阕触景生情“斜阳独倚西楼”,既写“倚楼”人的孤独,又写夕阳“倚楼”的景色,运思佳妙。
“遥山恰对帘钩”,以遥山的兀立,突出自己以远山为伴的凄凉,更突出空间之开阔及缺少“那人”的寂寞。
最后以景物作结而令人回味。
《清平乐·红笺小字》翻译/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清平乐·红笺小字》注释①红笺(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惆怅:失意,伤感。
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⑤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清平乐 红笺小字》赏析及同步练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清平乐·红笺小字》赏析及同步练习清平乐宋•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词句注释】1.清平乐:宋词常用词牌。
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2.红笺(jiān):印有红线格的绢纸。
多指情书。
3.平生意: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4.鸿雁在云鱼在水: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5.惆怅:失意,伤感。
6.人面不知何处:化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白话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创作背景】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
作者由于知音离别后音信难得,由此产生离别之思,因此创作了此词。
【作品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由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
此为怀人之作。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以书信细诉衷肠,而无处可寄;下片叙倚楼远望,只见青山绿波,不见所思之人。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词里的主人公用红笺,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
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
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
“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
清平乐
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北宋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粉红的信笺写满蝇头小字,说尽了我的深深爱意,无奈燕在云间鱼在水底,满怀惆怅这份深情难以投寄。
夕阳西下我独倚危楼远望,远处青山正对着窗上帘钩,不知心上人在哪里?只见那绿水依旧东流。
【评点】本片为念怀远人之作,抒写了词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为晏殊的千古传诵的名篇之一。
词人以红笺细书情义,书成难寄无比惆怅,暮倚西楼独伫久忘等景物描写,一波三折,书写思念的深情和离别的愁绪,细腻雅致,写情笔之超绝。
词的上片抒写了词人对情人的一片深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生平意”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无数的情事和无限的情思,词人用精美的小幅红纸,密密匝匝地写满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意,说尽平生。
但却“惆怅此情难寄”,写成的信无从传递,即使天上有鸿雁和水中有游鱼都无法帮忙。
此处词人化用古人“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浓缩在一句“鸿雁在云鱼在水”中,用典却出新,说明无法驱遣他们送信传书,比李玉“断鸿难倩”等化用典故更见风致。
下片着重渲染主人公的孤独寂寞,点名相思之意。
由“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过渡到写景,红日偏西,斜晖照在登楼远望的孤影,景象凄清,远处的山正对着窗户,词人寥寥数语即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
“远山”句以景抒情,象征了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惆怅难言。
而词人原本想倚楼远眺排遣相思,谁料愁思更为浓重。
末两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化用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点出相思之情;那奔流向东的绿水,也许映照过如花的人面,而如今流水依旧东流,但却不知人面在何处,只剩下相思之情,随着流水悠悠东去了。
浓浓的相思此时化开,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也由此婉曲细腻的表现出来,令人感动。
全词情景交融,语淡而情深,风格典雅细腻,情调隽永含蓄,是最能代表晏殊婉约词风的词作之一。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清平乐-红笺小字》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①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②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③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④【注释】①红笺:即用朱丝栏写的信。
朱丝栏是有红线格的绢纸。
一般指情书。
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长安有平康坊,为妓女所居之地。
每年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
②“鸿雁”句:古代传说鸿雁和鱼都能传递书信。
“雁传书”之典出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单于胁降,苏武不屈,被幽;后徙北海,使其牧羊。
及昭帝即位,汉匈和亲。
汉求苏武,匈奴诡称已死。
后来汉使复至匈奴,知苏武下落,对单于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苏武等在泽中。
”单于只好承认苏武还活着,并送回汉朝。
“鱼传书”之典出于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反用上面两个典故,言鸿雁和鱼都不能替自己传递书信。
③帘钩:这里代指窗子。
④“人面”句:语本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即是世传“人面桃花”故事之所本。
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朝诗人崔护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庄居,有女子独倚小桃柯伫立,而意属殊厚。
来岁清明,崔又往寻之,则门扃无人,因题此诗于左扉。
旧时文人多用此典喻指所爱慕的女子未能再见。
【译文】一张张精美的红笺,一行行清丽的小字,倾注着我对你深深的爱恋。
大雁在辽阔的天空自在地飞翔,鱼儿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游玩,它们都不把我的书信向你递传,我这颗日夜思念着的心,怎能不惆怅万端。
在斜阳的余辉中,我独自凭倚西楼,轩窗外,正是那一带连绵不断的群山。
心上的人啊,此时你又在何处?碧绿的江水依然缓缓东流,却不见你那美丽的倩影归还。
【赏析】这首词抒发对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思念之情无以寄托的惆怅。
《清平乐红笺小字》全词赏析
《清平乐红笺小字》全词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清平乐红笺小字》全词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全词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是晏殊的一篇词作。
清平乐-红笺小字
表现手法答题模式: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明作者是
怎么运用这种手法来写的。 (3)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作者
怎样的感情。
清平乐 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
东流
1、分析上片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
(1)古人认为“鸿雁”“鱼”可以作为信使,代 人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2)主人公用精美的红纸,密密麻麻地写满思慕 之情,想借信使传达情意时,却发现“鸿雁”在 云中,“鱼”在水中,无法驱遣它们帮忙传递书 信。
(3)这两个意象,把主人公的惆怅表现得更突出。
意象的作用:
(1)借助意象(组合)Biblioteka 造氛围(意境),暗示 背景或社会环境。
(2)奠定情感基调。 (3)借景抒情。 (4)对比烘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 (5)贯穿全诗(词),成为线索。
2、下片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
第一问:(1)这是一副日暮登楼独望图。(2) 红日偏西,绿水流淌,独上西楼,孤影眺望,远 山却遮住视线,不见相思之人的方向。(3)天地 开阔,人更显得孤单。
第二问:(1)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 手法。(2)象征了两情相对而遥相隔阻,惆怅难 言。末两句以景结情,用“绿波”“东流”象征 别离的惆怅和感情的悠长。以抒情之笔写景,点 出相思之情,颇具情韵。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拼音版翻译朗诵节奏
清平乐·红笺小字拼音版翻译晏殊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平乐·红笺小字拼音版注音:hóng jiān xiǎo zì 。
shuō jìn píng shēng yì 。
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hóng yàn zài yún yú zài shuǐ 。
chóu chàng cǐ qíng nán jì 。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xié yáng dú yǐ xī lóu 。
yáo shān qià duì lián gōu 。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rén miàn bù zhī hé chù ,lǜ bō yī jiù dōng liú 。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①红笺(从竹,戋( 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古诗带拼音版
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古诗带拼音版古诗带拼音版qīng píng yuèhóng jiān xiǎo zì清平乐红笺小字sòng yàn shū宋晏殊hóng jiān xiǎo zì,shuō jìn píng shēng yì。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hóng yàn zài yún yú zài shuǐ,chóu chàng cǐ q íng nán jì。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xié yáng dú yǐ xī lóu ,yáo shān qià duì lián gōu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rén miàn bú zhī hé chù,lǜ bō yī jiù dōng li ú。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古诗翻译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古诗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修书寄情。
“鸿雁在云鱼在水”,表明欲求雁、鱼传信而不可得,是典故的反用。
下阕触景生情“斜阳独倚西楼”,既写“倚楼”人的孤独,又写夕阳“倚楼”的景色,运思佳妙。
“遥山恰对帘钩”,以遥山的兀立,突出自己以远山为伴的凄凉,更突出空间之开阔及缺少“那人”的寂寞。
古诗清平乐·红笺小字翻译赏析
古诗清平乐·红笺小字翻译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殊。
其古诗全文如下: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前言】《清平乐·红笺小字》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
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修书寄情。
“鸿雁在云鱼在水”,表明欲求雁、鱼传信而不可得,是典故的反用。
下阕触景生情“斜阳独倚西楼”,既写“倚楼”人的孤独,又写夕阳“倚楼”的景色,运思佳妙。
“遥山恰对帘钩”,以遥山的兀立,突出自己以远山为伴的凄凉,更突出空间之开阔及缺少“那人”的寂寞。
最后以景物作结而令人回味。
【注释】①红笺: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惆怅:失意,伤感。
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⑤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元·彭芳远《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清·黄遵宪《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翻译】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及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及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朝代:宋代作者:晏殊原文: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注释①红笺(从竹,戋( 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元·彭芳远《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清·黄遵宪《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⑤惆怅:失意,伤感。
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赏析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
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翻译习题
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翻译|习题《清平乐·红笺小字》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运用了一些传统文化意象和相关典故,深情含蓄,音韵悠长。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平乐·红笺小字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宋代:晏殊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及注释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注释①红笺(从竹,戋( 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 元·彭芳远《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 清·黄遵宪《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⑤惆怅:失意,伤感。
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练习题一1.分析上片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
(5分)2.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6分)参考答案1.古人认为“鸿雁”“鱼”可以作为信使,代人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清平乐·红笺小字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清平乐·红笺小字古诗原文翻译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古诗原文翻译赏析《清平乐·红笺小字》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注释红笺(从竹,戋(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惆怅:失意,伤感。
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赏析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
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
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