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每课一练 3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苏教版(含答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时练习题《太阳和影子》一、填空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5、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6、(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二、简答1、问: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1、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答: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2、问: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答: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太阳钟》一、填空1、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3、(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4、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5、(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二、简答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昼夜交替》一、简答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光线传播时,哪个选项描述正确?A. 光线在真空中能传播,但在空气、水中不能传播。
B. 光线在真空中、空气、水中都能传播。
C. 光线在真空中、空气中能传播,但在水中不能传播。
D. 光线在真空中、水中能传播,但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答案:B2. 光线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阻碍?A. 在真空中传播。
B. 在空气中传播。
C. 在水中传播。
D. 在玻璃中传播。
答案:C、D3. 光线在传播时,哪些条件可以将其阻挡?A. 透明的材料。
B. 不透明的材料。
C. 多孔材料。
D. 电气导体。
答案:B、D二、判断题1. 光线在真空中传播时会遇到阻碍,因为光线不可能穿透虚空。
答案:错误2. 玻璃是光线传播的好媒介,可以将光线传播得更远更快。
答案:正确3. 光线在水中传播时会受到阻碍,因为水会使光线变得模糊。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光在真空中和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答案:光在真空中和在水中都可以传播,但在水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在真空中,光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并且不受到阻碍;而在水中,光线会被水分子吸收和散射,使得光线传播距离变短,速度变慢。
2. 举例说明光线在传播中遇到阻碍的情况。
答案:光线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当光线传播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会被反射、折射或吸收;当光线传播到电气导体表面时会被吸收或反射。
四、综合题小明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实验,他发现当光线传播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会受到阻碍,无法穿透,但当光线传播到玻璃表面时却可以透过去。
请根据你的科学知识,给小明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当光线传播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由于物体表面不透明,光线无法穿透,只能被反射或吸收。
而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材料,可以使光线通过,毫无阻碍。
因此,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因为不同材质对光线的透明度不同,造成光线的传播情况产生差异。
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一练(1--16)
第一课怎样才能省力1、早期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_________来完成一些费力费时的劳动。
2、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____________,提高了工作效率。
3、常见的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我们可以用_________将油桶抬上台阶;用________将桶盖打开;用_______将水泥桶送上房檐;用________推动石碾将谷物磨碎。
5、水龙头利用了_____工作原理;人们利用了______工作原理撬动大石头;斧头利用了_________工作原理;吊车利用了_________工作原理。
6、连线压水机斜面吊车辘轳轮轴起钉器盘山公路杠杆电梯、楼梯方向盘滑轮第二课撬棍的学问1、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
2、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__________。
3、杠杆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点。
4、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
人对杠杆用力的那个点叫做___________。
承受重物的那个点叫做__________。
5、在使用杠杆时,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_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_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__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6、天平是一种测量_________的仪器。
天平是根据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7、__________是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制造的一种仪器。
8、称量表示天平的________范围。
称感表示天平可称量的________,即天平的精度。
9、在天平的__________盘放上要称的物体。
在天平的__________盘放砝码。
第三课轮子的妙用1、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机械,叫________。
2021年最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一课一练
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练习题2021年最新整理第一第二单元练习题1.1有关光的思考一、填空题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
2、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是(),荧光灯是()。
3、()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判断题1、未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2、夜晚的森林里发出微弱光亮的萤火虫是光源。
()3、夜晚的月亮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4、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激光笔发出的光。
()5、光只能用来照明,没有其他用途。
()三、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镜子B.月亮C.点燃的蜡烛2、我们能看见桌上的苹果是因为()。
A.苹果能发光B.苹果能反射光C.人眼能发光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电的电灯是光源,未通电的电灯不是光源B.夜视仪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用途C.如果没有光,只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不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四、连线题点燃的蜡烛亮着的手机屏幕眼镜不属于光源高楼的玻璃幕墙点亮的路灯属于光源闪电五、综合应用晚上,小佳正在房间里玩魔方,突然停电了。
1、由于拉着厚厚的窗帘,房间里没有光射入,这时小佳()。
A.能看到魔方,因为眼睛可以发出光B.不能看到魔方,因为魔方不能发光C.不能看到魔方,因为没有光射入房间,魔方不能反射光,人眼也就看不到魔方2、小佳在黑暗中适应一段时间后,()A.能看到魔方,因为眼睛已经适应黑暗的环境B.不能看到魔方,因为没有光进入眼睛3、通过以上现象,说一说,如果没有光,那么人类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1.2光是怎样传播的一、填空题1、根据手电筒发出的光我们可以推测:光是沿()传播的。
2、“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3、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器材是()张矩形卡纸、()个能直立的夹子和()。
二、判断题1、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有关光的思考》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有关光的思考》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需要什么介质?A. 空气B. 水C. 固体D. 眼睛答案:A2. 光线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玻璃答案:A3. 光线对什么物质的透过性最好?A. 空气B. 水C. 玻璃D. 金属答案:C4. 下列情况中,能散射光的是?A. 玻璃B. 水C. 空气D. 云雾答案:D5. 下列物体中,能看到光的是?A. 木头B. 泥巴C. 玻璃D. 金属答案:C二、填空题1. 光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_______。
答案:物质介质2.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真空3. 光线在物体中透过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
答案:折射4. 透明材料让光线______________。
答案:通过5. 湿漉漉的树叶上会发生______________。
答案:散射三、解答题1. 为什么我们在白天能够看到太阳?答案:因为太阳发出光线,光线传播到地球上,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光,所以我们可以在白天看到太阳。
2. 请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我们可以在水面上看到一根“断”了的铅笔,这是因为光线在空气和水的边界上发生了折射,使得我们看到的像是铅笔“断”了。
3. 请说明光的散射现象。
答案:光线在遇到散射体时会发生散射现象,比如云雾、烟尘等都是能够散射光线的物质。
当阳光照射到云层上时,会看到美丽的彩虹,这就是光线在云层上发生的散射现象。
四、综合题小明在学校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回到家里进行了一些实验。
1. 实验一:把空气中的尘埃封装起来后,用激光射击,发现光线在尘埃中呈现一条明显的光线。
a. 请解释为什么在尘埃中会出现光线?b. 这个现象与散射有什么关系?2. 实验二:小明站在阳光的正面,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
a. 请解释为什么阳光能够形成彩虹?b. 彩虹的形成与光的散射有什么关系?答案:1. a. 在空气中的尘埃会使光线发生散射,从而使尘埃能够呈现出明显的光线。
2021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
2021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班级:任课教师:1.1有关光的思考一课一练(含答案)本课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帮助学生梳理对光的原有认知,为本单元的学习确定起点;二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光源。
本课教材的前两页用多幅图片展示了不同的光源以及跟光相关的物品或景物,既引发学生对光的思考,又将问题聚焦到光源上。
接下来的研讨环节,教材给出了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并给出“黑暗中观察苹果”的体验,引发学生思考光的作用。
最后的拓展部分,教材展示了夜视仪下的物体,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光的应用。
一、填空。
1.因为有了_______,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的物体称为_______。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_______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_______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_______,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_______;有些是_______,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_______。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______________,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_______。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_______,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______________这个红苹果。
9._______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判断题。
1.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3、7课时做一个钟摆∣教科版(含解析)
第7课时做一个钟摆一、填空题。
1.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如图所示,让其能自由摆动。
________摆动得快,________摆动的慢。
2.如图所示,在图中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这个摆的摆动会变________3.在探究影响摆的摆动速度因素时,小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调整摆的长短,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下图所示的摆摆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摆动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如果不改变摆的长短,只改变摆的重量,摆动的速度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不同的高度将同一个摆的摆锤放手,则摆锤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二、判断题。
5.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摆锤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也减为原来的.()6.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快。
()7.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与不挂重物的摆速度一样。
()8.在摆绳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越快。
()9.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三、选择题。
10.钟摆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 )。
A. 越快B. 越慢C. 不变11.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摆中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
A. B. C.12.科学课上,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做的摆每分钟不能摆动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
A. 改变摆锤的重量B. 调整摆绳的长度C. 调整摆幅的大小13.如图所示的两个摆中,( )。
A. 1号摆摆动得快B. 2号摆摆动得快C. 摆动快慢一样14.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按制作顺序填序号。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教科版
第三单元㊀时间的测量第三单元㊀时间的测量1.时间在流逝一㊁填空题1.我们常用的时间计量单位有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㊂2.一天有㊀㊀㊀㊀小时,1小时有㊀㊀㊀㊀分钟,一分钟有㊀㊀㊀㊀秒㊂3.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了㊀㊀㊀,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了㊀㊀㊀㊂二㊁选择题1.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大约是10分钟,约合(㊀㊀)㊂A.600秒B.400秒C.360秒D.100秒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在同一天的上午,小明看了两次电子表,显示时刻分别是9ʒ25和10ʒ25,则这两次的时间差是(㊀㊀)㊂A.1小时B.1分钟C.1秒钟D.40分钟3.钟表的时针转一圈是(㊀㊀)㊂A.10个小时B.10分钟C.12个小时D.12秒2.太㊀阳㊀钟一㊁填空题1.远古时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㊁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昼夜交替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类最早的计时单位㊀㊀㊀㊀㊀㊂2.太阳在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古代的人们就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定推算时间,这样的测量工具被称为㊀㊀㊀㊀㊀㊂3.古人的计时工具日晷是利用㊀㊀㊀㊀㊀来计时的㊂二㊁选择题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㊀㊀)㊂A.从西到东B.从北到南C.从北到西D.从东到西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冬天,在我国的任一地方,太阳下静止物体的影子的移动过程是(㊀㊀)㊂A.西-北-东B.西-南-东C.东-北-西D.东-南-西3.在我国晴朗的白天,影子最短的时刻是(㊀㊀)㊂A.8ʒ00㊀㊀B.10ʒ00㊀C.12ʒ00㊀㊀D.16ʒ00第三单元㊀时间的测量3.用水测量时间一㊁填空题1.㊀㊀㊀㊀㊀水钟是利用容器内的水面随水流出而下降的原理,来测量过了多少时间㊂2.在瓶子里装上100毫升水,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2分钟后水全部流完,现在在瓶子里装上250毫升水,如果水流出的速度不变,则需要㊀㊀㊀㊀㊀才能全部流完㊂3.㊀㊀㊀㊀㊀水钟的特点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㊂二㊁选择题1.如果一个水钟容器的容量为900毫升,它最多能够使用6小时,4小时后,水钟容器内还剩下(㊀㊀)毫升水㊂A.800B.650C.450D.300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病人输液时,输完一瓶500毫升的药液需要三个小时,则以同样的速度输完一瓶250毫升的药液,需要(㊀㊀)㊂A.半个小时B.一个小时C.一个半小时D.两个小时三㊁判断题1.水钟计时不受天气的影响㊂(㊀㊀)2.水钟内水量越多,水流完的速度越慢,能测试的时间越长㊂(㊀㊀)3.无论是 受水型 水钟还是 泄水型 水钟,都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制造的㊂(㊀㊀)4.我的水钟一㊁填空题1.水钟的准确度与水钟的大小㊀㊀㊀㊀㊀㊂(填 有关 或 无关 )2.一个水钟内共有100毫升水,滴下1毫升水需要12分钟,则以这样的滴水速度,这个水钟能测量的时间是㊀㊀㊀㊀秒,相当于㊀㊀㊀㊀分钟㊁㊀㊀㊀㊀小时㊂二㊁选择题1.一个能盛100毫升水的水钟,在(㊀㊀)情况下所测试的时间最长㊂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4秒钟滴下2滴水B.3秒钟滴下3滴水C.1分钟滴下60滴水D.5秒钟滴下6滴水2.不同的计时仪器,其精确度也是不同的,百米赛跑中用到的计时器一般是(㊀㊀)㊂A.日晷㊀㊀B.秒表㊀㊀C.闹钟㊀D.水钟3.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中,用于计时的方法是(㊀㊀)㊂A.焚香㊀B.机械摆钟㊀C.闹钟㊀D.电子表第三单元㊀时间的测量5.机械摆钟一㊁填空题1.我们测得一个摆钟的摆在1分钟内摆动了30次,那么这个摆钟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㊀㊀㊀㊀㊀㊂2.将右图中同一个支架上的摆同时摆动,且开始时摆线短的摆动幅度大,则一分钟内摆动次数多的是摆线㊀㊀㊀㊀㊀的;若将摆线长的摆动幅度增大,则一分钟内摆动次数多的是摆线㊀㊀㊀㊀㊀的㊂二㊁判断题1.摆钟的精确度取决于摆的重量㊂(㊀㊀)2.所有摆钟的摆动速度都相同㊂(㊀㊀)3.机械摆钟不受天气和昼夜的影响㊂(㊀㊀)4.机械摆钟的摆,自然状态下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㊂(㊀㊀)6.摆的研究一㊁填空题1.一个摆原来平均每分钟摆动45次,现将摆锤的重量增加一倍,则这个摆平均每分钟摆动㊀㊀㊀㊀次㊂2.用40厘米㊁35厘米㊁30厘米长的摆线进行实验,30秒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㊀㊀㊀㊀厘米的摆线,最少的是㊀㊀㊀㊀厘米的摆线㊂二㊁判断题1.摆锤的轻重对摆动的快慢有很大的影响㊂(㊀㊀)2.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重量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相同㊂(㊀㊀)3.摆线长20厘米㊁摆锤重15克的摆和摆线长30厘米㊁摆锤重55克的摆相比,前者的摆动速度更快㊂(㊀㊀)三㊁简答题几个孩子都玩一个秋千,体重小的孩子荡得快,体重大的荡得慢㊂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第三单元㊀时间的测量7.做一个钟摆一㊁填空题1.我们将长度分别为20厘米和10厘米的木条挂在10厘米长的绳子上制成一个摆,由㊀㊀㊀㊀㊀长的木条制作的摆动速度较慢㊂2.如图所示,在摆绳的下方吊上一个塑料瓶,塑料瓶的瓶口有小孔,使水慢慢流出,则在水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摆的摆动速度会㊀㊀㊀㊀㊀㊂(填 加快 ㊁减慢 或 不变 )二㊁判断题1.做摆绳材料的弹性越大越好㊂(㊀㊀)2.摆的摆动幅度越大,摆动的速度就越快㊂(㊀㊀)3.只改变摆锤的重量,摆的摆动速度不变㊂(㊀㊀)三㊁简答题有一个摆由细线和塑料片组成,它现在每分钟摆动63次,要想让它每分钟摆动60次,应该怎么做?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一㊁填空题1.垂体时钟利用下垂物的重力转动齿轮,当垂体受重力转动齿轮时,㊀㊀㊀㊀㊀与㊀㊀㊀㊀㊀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㊂2.垂体时钟中的齿轮由㊀㊀㊀㊀㊀控制,钟表内的㊀㊀㊀㊀㊀与㊀㊀㊀可以被连带牵动㊂二㊁选择题1.齿轮转动的能量来自(㊀㊀)㊂A.垂体B.摆锤C.齿轮操纵器D.弹簧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垂体时钟内的齿轮操纵器倒钩可以控制齿轮上的齿,一次(㊀㊀)个转动㊂A.1B.2C.3D.43.垂体时钟内的摆锤在最右边时,(㊀㊀)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㊂A.长针B.短针C.长针和短针三㊁判断题1.钟摆齿轮操纵器中有两个倒钩㊂(㊀㊀)2.钟摆中的摆锤来回摆动,牵动齿轮操纵器㊂(㊀㊀)3.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㊂(㊀㊀)。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有关光的思考》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有关光的思考》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光沿直线传播是因为()。
A. 光速很快B. 光经过空气传播C. 光线穿过玻璃D. 光是波动答案:D2. 光线传播时,不同介质会()。
A. 直线传播B. 弯曲传播C. 减速传播D. 加速传播答案:C3. 下列哪个工具可以发现声音的传播方式。
A. 反射声音仪B. 电子显微镜C. 声检测器D. 光谱仪答案:C4.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看到光?A. 黑暗的地方B. 太阳下C. 夜晚D. 电灯下答案:D5. 空气和水哪个传播光更快?A. 空气B. 水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答案:A二、判断题1. 物体会发光,是因为物体自己发出光。
答案:错误2. 透明的物体不能透射光线。
答案:错误3. 光沿直线传播是因为光是波动。
答案:正确4.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最快的。
答案:正确5. 视力的正常与否与光有关。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光是如何传播的。
答: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时呈直线传播,光的强度与距离呈反比关系。
2. 请说明光在透明物质中传播时的现象。
答:当光线通过透明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方向。
3. 请列举三种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光纤通信、太阳能发电、照明等。
四、综合题小明想研究一下为什么太阳是光源,但晚上看不到太阳。
请你帮助小明解答这个问题。
答:太阳是地球的主要光源,白天太阳光能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使我们看到太阳。
但是到了晚上,太阳光不能穿透地球,所以我们看不到太阳。
五、解答题请解释为什么在喷水池边,会出现彩虹的现象。
答: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入射到水珠上,经折射、反射和衍射形成七色光。
以上为《有关光的思考》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3地震(含答案)
《地震》习题
一、基础过关
(1)构成地壳的岩层厚薄是均匀的,所以它们受到的压力也是均匀的。
( )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3)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
(4)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
(5)凡是地震,人都能感觉得到。
()
二、综合训练
1. 我来选一选:
(1)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
(2)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A.进入室内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3)地震发生前,常有或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B.天气转暖C.动物惊慌D.天降大雨
2.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拓展应用
1.科学探究:
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请你与家人制定一个抗震方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如何关闭煤气管道?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巨大压力变动
(2)上升下降能量
(3)断裂地震
2. 当好小法官:
(1)×(2)√(3)√(4)√(5)×
二、综合训练
1.我来选一选:
(1)B (2)B (3)AC
2.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的破坏。
地面破坏。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
人员、牲畜的伤亡。
三、拓展应用
1. 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随堂
练习一课一练
本文档提供了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同步随堂练一课一练。
随堂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练形式,旨在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课食物中的物质
随堂练一:
1. 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食物来源。
根据来源的不同,食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请简要解释。
2. 什么是食物链?请举一个例子,说明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食物网?请举一个例子,说明食物网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随堂练二:
1. 什么是营养?食物中的什么物质对于人体是必需的?
2. 根据食物的特点,将以下食物分类为主食、蔬菜、水果、肉禽鱼蛋等几种。
- 米饭
- 苹果
- 青菜
- 鸡蛋
- 牛肉
- 青椒
3. 为什么我们需要吃各种食物?请简要解释。
第二课物质的三态变化
随堂练一:
1. 什么是固态?请列举三个例子。
2. 什么是液态?请列举三个例子。
3. 什么是气态?请列举三个例子。
随堂练二:
1. 说明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过程。
2. 什么是沸点?什么是凝点?
3. 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科学每课一练
五年级下册科学每课一练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填空: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 )和( ).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无关。
二、判断: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把一整块橡皮擦放入水中橡皮擦沉入水中.但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三、简答题:试述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填空: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
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
3、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4、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看().()的容易浮,()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的容易浮,()的容易沉。
二、简答你知道潜水艇的原理吗?试着说一说。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填空: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有关。
3、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
二、选择:1、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①它的重量②液体浓度③它的体积三、简答:铁制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中?4、造一艘小船一、填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它的装载量也随之()。
二、简答: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5、浮力一、填空:1、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重力.并且方向()。
2、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3、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
册)
这份文档提供了最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的全册内容。
以下是该资源的一些特点和重点内容概述。
特点
- 教科版:本资源基于最新的教科版教材编写,符合教育部最新的教育要求和标准。
- 五年级下册:该资源适用于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覆盖了该学期的所有科学内容。
- 一课一练:每个课时都包含了一套练题,用于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全册内容:此文档提供了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全册的一课一练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内容概述
-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 单元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
- 单元三:身体的构造与运动
- 单元四:植物的结构与生活
- 单元五:动物的结构与生活
- 单元六: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
每个单元都包含多个课时,每个课时都有相应的一课一练题目供学生练。
通过完成这些练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文档是一个有用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对科学考试。
教科版科学五下第一单元1-3课一课一练
教科版科学五下一课一练1-1《种子发芽实验》1.判断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不能只选一粒种子。
( )2.判断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时,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种子数量相同,让其中一组种子得到水,另组种子得不到水,其他条件保持相同。
( )3.判断植物的种子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发芽。
( )4.判断要想让绿豆种子发芽,放在有水的地方就行了。
( )5.选择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的对比实验中,把种子放在湿润的纸巾上的作用是( )。
A提高温度 B.提供氧气 C.提供水分6.选择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空气、水、土壤、光B.水、土壤、温度、光C.温度、空气、水、光7.选择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8.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中我们可以改变的条件有( )。
A.1个B.2个C.3个D.多个9.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有( )。
A.空气B.水C.土壤D.光10.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有( )。
A.种子数量B.光C.空气D.适宜的温度11.实验根据绿豆种子发芽实验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1.√2.√3.×4.×5.C6.B7.A8.A9.C10. B11.温度空气水对照实验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填空]农民伯伯堆放在家里的稻谷一般不会发芽,其原因是缺少( )。
2.[判断]绿豆种子只要有水分就能发芽。
( )3.[判断]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光。
( )4.[选择]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温度”的实验中,放在适宜温度中的对照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放在冰箱中的实验组的绿豆种子都没有发芽,根据这些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适宜的温度B.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C.无法确定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5.[选择]青菜种子播种不久连续下了几场大雨,结果种子的发芽率很低,这是因为下雨后( )。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光可以沿直线传播的原因是因为:A. 光速很快B. 光可以穿透一切物体C. 光的波长很短D. 光在传播时会碰到阻碍答案:D2. 光在传播时会遇到的阻碍包括:A. 透射B. 反射C. 折射D. 吸收和散射答案:D3.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 折射B. 反射C. 透射D. 吸收答案:A4.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传播中的阻碍?A. 反射B. 透射C. 折射D. 散射答案:B5. 下列材料中,不透光的是:A. 玻璃B. 木头C. 塑料D. 薄纸答案:B二、填空题1. 光在传播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答案:反射、折射、散射2. 对于透明的材料来说,光可以______它们。
答案:穿透3.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会发生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4. 能够将光线完全反射的镜子是______镜。
答案:平面5. 光在传播中会被材料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反射、折射、散射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光的传播会遇到的阻碍有哪些?答案:光在传播时会遇到的阻碍包括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
其中,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从物体表面反弹回来的现象;折射是光线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吸收是光线被物体吸收而不再传播的现象;散射是光线在传播过程中被物体打乱而随机传播的现象。
2. 请举例说明光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的受阻碍的现象?答案:光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的受阻碍的现象有很多。
比如,镜子可以完全反射光线;水里的鱼在透明的水中会由于折射而看起来位置发生变化;太阳照射到树叶上,树叶会吸收部分光线而显得有色彩。
四、解答题1. 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光的传播会遇到的阻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答案:光的传播会遇到的阻碍对我们生活有很多影响。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利用镜子的反射特性照明和化妆;在水中游泳时,由于光线的折射,看起来水中的东西位置会发生变化;在摄影中,考虑到光的折射和散射特性来调整相机的参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来填一填:
1.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
古时代海洋生物的,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
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二、当好小法官:
1.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
2.所有生物死后都能变成化石。
()
3.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的形态。
()
4.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
三、问答
1.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2.写出四条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二、1.√ 2.× 3. √ 4.√ 5.×
参考答案:
一、1.青藏高原化石 2.遗体遗迹历史生物进化 3.地震、火山喷发动植物
二、1.√ 2.×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