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概括题实例解析
公考行测片段阅读之主旨概括题解题方法
公考行测片段阅读之主旨概括题解题方法主旨概括题是历年各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重头戏之一,同时该题型又是做好意图判断题的基础,因此几乎所有考生会在复习主旨概括题上多分配一些时间,自然大家对于各个知识点都应该已经烂熟于心。
但是,细心的考生会发现,按照方法,若是主旨句中出现关联词,按理选项应该是对关联词中强调部分的同义替换或者精简压缩,但是有的时候答案并非都如此,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非强调重点的部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哈尔滨华图教育[微博]的徐慧楠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主旨概括题中的一个你没有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的方法和技巧。
面对主旨句中有强调重点时,最优答案是单独描述强调重点部分的选项;次优答案是包括强调重点,同时包括在前面出现过的选项。
【例1】洛阳牡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名贵的中药材。
由洛阳牡丹加工的丹皮,久服可延年益寿。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A。
洛阳牡丹的药用价值B。
洛阳牡丹的生活习性C。
洛阳牡丹的习性和药用价值D。
洛阳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哈尔滨华图解析】A。
这个文段两句话,第二句是用“丹皮”举例,来例证第一句话的,因此确定第一句话是主旨句。
主旨句中包括“不仅……而且”这个递进关联词,强调的重点即“是名贵的中药材”,在四个选项中做同义替换就可以得出A是正确答案。
如若本题没有A选项,我们自然选择D选项。
因为“生活习性”该文段没有提到过,而D中包括递进之后强调的重点,还包括了递进之前提到过的内容,属于次优答案,没有最优,当然选择次优。
【例2】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了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即目标管理,他认为,目标不仅是管理者下达的,而且要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只有这样,有难度的工作才不会被员工拒绝和回避。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
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方法B。
目标由管理者确定C。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共同商定目标D。
工作不应有难度,否则员工会拒绝【哈尔滨华图解析】C。
本题围绕现代管理办法如何奏效来论述的,其中“只有……才”引导了具体的对策,即本段的主旨所在,而其中解决对策就在于“这样”的内容,通过阅读所以,“这样”指代的就是“目标不仅是管理者下达的,而且要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
言语理解之主旨概括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一、(1)主旨概括题【辨别标志】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分类】结构类①总—分:主旨在句首②分—总:主旨在句末③总—分—总:主旨在句末④分—总—分:主旨在句中⑤分—分:主旨在二者之间关联引导类①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②转折复句【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③因果复句【典型格式】因为……,所以……【关联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④条件复句【典型格式】只有……,才……如果....就.....【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隐性:才⑤显性并列复句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⑥杂糅复句【关联词语】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其实因果复句: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必要条件复句:只有……才并列复句:既……又;不是……而是;隐性并列⑦总结关系【关联词语】因此、所以、于是、总之、综上所述、可见、看来主体判断类(阅读材料为了突出相对集中的语意内容,作者往往会围绕一个或俩个甚至以上的核心词语来组织材料,我们称这样的词语为“主体词”,包含提取“主体词”和概括“主体词)注意:①当材料出现一个主体词,以这个主体词为核心的选项多是答案②当材料出现两个主体词,正确的选项出现俩个相同主体,二者表述关系与材料一样③当材料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个主体词,可以肯定这些主体是材料的例子,这时的主体需要提炼。
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讲解版)
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命题分析】主旨大意题是高考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之一,旨在考查考生对文章大意或者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和归纳能力。
此类题数量较大,在15个题中约占1-2个。
◆主旨大意题的分类1.从考查对象上划分,主旨大意题可分为两种①篇章主旨:针对全文的主题进行提问。
主题句出现在首段的居多,其次是末段。
②段落主旨:针对某一段或几段的主题提问。
主题句可能是段落的首句、末句,也可能需要从上下文中寻找或总结。
2.考查内容上划分,主旨大意题可分为三种①主题类(内容),考查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②目的类,考查文章或段落的写作目的;③标题类,要求考生选出文章的最佳标题。
◆设问特点:1.考查全文主旨或段落大意。
2.正确选项概况范围大小恰当,主旨判断准确。
3.错误选项的特点常常是太大、太窄或者偏离主题,主观臆断。
4.常以main idea,best idea,subject,mainly discuss等词提问。
◆常考问题:1.中心思想类The main point/idea of the passageis…The passageis mainly about…The passagemainly discusses…The last but one paragraph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es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2.标题类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would be…3.目的类The author’s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is to…The passageis meant to….In writing this passage,the author mainly intends to…【名师指导】文章主题常常可以通过文章的写作方法来体现,有以下五种情况:1.中心主题句出现在文首开门见山,提出主题,随之用细节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019国考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主旨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主旨概括一、主旨概括题知识树二、关联词找重点——转折关系关联词:虽然……,但是……可与“虽然”替换的词是:虽说、固然、诚然、尽管可与“但是”替换的词是:可是、然而、却、而、不过等。
其中,可将其按照语气强弱分为两类:强转折:但是、可是、然而、却;弱转折:不过、其实、只是、实际上、事实上。
例句: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后会无期》)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应用:1. 转折之后是重点;2. 转折前后内容和感情倾向相反或相对;注意:选项可能出现包含转折前后的陈述,但无论如何,转折之后的内容必须出现,转例题精讲【例1】(2016-广东-19.)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少,行业、社会、监管等也在逐渐调整和适应。
但是不能因此采取一种压制态度,而应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其规范健康地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A. 要以包容的态度,营造分享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B. 相关法规的调整和监管手段都跟不上分享经济的步伐C. 分享经济是新生事物,本身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D. 不能压制新生事物的发展,否则就无法跟上新时代的发展【题号】2016-广东-19.【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
第一句指出“分享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少”,第二句话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即“不能采取压制的态度,要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其规范健康地发展”。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A项“营造分享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应文中的“不能压制,创造更好的环境”。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相关的调整和监管跟不上分享经济的步伐”是文章第一句问题的描述,非重点内容。
C项“分享经济本身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问题本身,文段已经给出了解决的对策,即“创造更好的环境”。
D项前半句符合作者的观点,但是后半句的结果“无法跟上新时代的发展”在文段中没有直接的表述,且D项没有体现对策“应创造更好的环境”。
第09讲【阅读】中心主旨概括类题型答题技巧(试题版)-六年级-部编版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
1.读句子,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再填空。
①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③从过渡句、段找中心
短文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现的地方。
3.从作者的抒情句、议论句入手。
记叙文里的抒情和议论,是作者直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部分,是作者对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抱的态度和认识,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些记人叙事的课文,记叙中的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有的作者时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议论部分来表达。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5.下面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A.生活富裕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
B.生活富裕了,我们同样不能铺张浪费啊!
C.生活富裕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铺张浪费?
D.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吗?
6.俗语精炼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若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句俗语,选择正确的一组是()
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
铺(pùpū)路我疑惑地说
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
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
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即使)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也)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概括文章主旨(中考考点解读).doc
概括文章主旨(中考考点解读)概括文章主旨中考考点解读名师释疑答题点1知识要点1、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2、思维拓展2.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
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
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3.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4.议论文主旨的理解样板题解析看看以前怎么考的名师诠释[考题1]读下列文章后做题。
①瑞士是个富国。
可是有谁知道150年前的瑞士,还穷得叮当响,壮年人都卖身去国外当兵。
十八世纪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为了改变瑞士贫困落后的状况,提倡“手脑并用”,叫人们不要光动脑子不动手,要精练技术。
从此这个国家照此行事,重视和推行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制度,于是在工业精密工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国家逐渐富裕起来。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示例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示例一、提炼核心思想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示例:文章《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主要讲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作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因此,文章的核心思想是提倡教育领域的智能化变革。
二、归纳内容要点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关键的观点或事实?这些观点或事实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联?作者对于这些观点或事实的态度是什么?示例:文章《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提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智能教学、智能评估、智能推荐等。
这些观点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因为它们都是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展开的。
作者对于这些观点持积极的态度,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
三、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示例:文章《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和挑战;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
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都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
四、理解文章背景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些背景对于文章的影响是什么?示例:文章《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同时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是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以及对于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关注和探索。
这些背景对于文章的影响是使得作者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五、评价文章观点文章中的观点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和证据支持?这些观点是否符合常识和逻辑?对于作者的观点,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建议?示例:在评价《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一文中的观点时,我们需要看作者是否有充分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他的观点,以及他的观点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1. 哎呀呀,做主旨概括题,首先得学会抓关键信息呀!就像在一堆杂物里找宝贝一样。
比如说文章里反复出现的词,那很可能就是重点哟!比如“梦想”这个词在文章里出现了好几次,那大概率跟梦想有关嘛!
2. 嘿,还有要注意文章的首尾段呀!很多时候主旨就藏在那里呢,就像宝藏的入口一样。
比如开头就说“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就是那次冒险”,那主旨不就差不多清楚了嘛!
3. 哇塞,然后呢,有些题目会给出小标题或者图表啥的,那可是大大的提示呀!就如同黑夜里的明灯。
像图表里明显的数据对比,不就是关键信息嘛!
4. 别忘了,对于一些复杂的文章,要理清文章结构呀!就好像给迷宫找到出口。
比如总分总结构,那总的部分肯定很重要啦!
5. 呀,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也别放过呀!它们可能就是解开主旨谜团的钥匙。
比如问“主要说明什么”,那肯定要抓住主要的东西咯!
6. 哈哈,还要留意文中的情感倾向呀!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也能帮助理解主旨呢。
像说“多么美好呀”,那主旨肯定偏积极嘛!
7. 最后哦,多练多总结,你就会越来越厉害啦!就如同打怪升级一样。
每次做完题都想想,下次遇到类似的就轻松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解题技巧,主旨概括题就不再那么难啦,加油去练吧!。
主旨概括题实例解析
主旨概括题实例解析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主旨概括题实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旨概括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重要题型。
片段阅读文字量大,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和解题,不仅影响言语部分做题,还会影响其他模块试题作答。
因此,阅读速度和质量是关键。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和质量问题,以下总结了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递进之后要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 “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1】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答案】C【解析】递进之后是重点,我们通过表递进的关联词“更重要的是”,把握后面的主题句,确定正确答案为C。
递进之前“公交优先战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二、转折之后要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主旨概括题案例及解题技巧
主旨概括题案例及解题技巧主旨概括题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心、主旨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主旨是一段文字表达的核心意思或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在一段文字材料中某个句子能承载整个文段的核心意思,这个句子叫作这段文字的主题句。
正确选项与主题句表达的意思一致,但表达形式一般不同,找到主题句后对应正确选项有三种方法:1.精简压缩;2.同义替换;3.反证推导。
做题同时还可以结合关联词、主题词、行文结构的方式去解题。
例题1: 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请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
调查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A.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B.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C.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D.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解析:A。
中心理解题。
分号表示并列,文段“因为”后提出两方面原因,并列要概括全面,如: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概括为人、妖都是他妈生的,并列的“坑”是片面,B 项“资格审查”针对原因“还有一些”提出对策,D 项“了解”针对原因“一些”提出对策,二者均表述片面,排除。
C 项未说明“威胁”的内容“偷学炮制技术”,表述不明确,且“威胁”为问题,非重点,排除。
例题2:艺术博物馆经过近200 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艺术家的机构”演变为今天“公众的艺术机构”。
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总监、策展人发现,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和捐赠人、收藏家、同行打交道,而是如何把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缺乏艺术体验的普通人吸引到艺术博物馆里来。
潜在的观众群不进博物馆是因为他们不懂艺术史,缺乏相关的艺术体验,一直认为博物馆不欢迎他们,里面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巧解:主旨概括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巧解主旨概括题解答主旨概括题,无外乎就是要明确文段的行文结构,我们可以通过“首尾原则”,快速确定文段的行文结构,从而找到文段的主旨句,选定答案。
如何使用“首尾原则”呢?这里说的“首尾”可以指文段的第一句和文段的尾句,也可以指文段的开头几句和倒数第二句、第三句。
比如文段开头第二句出现了“但是”这样的转折词,那么第一句、第二句都应该作为开头部分应读的部分,如果末尾出现例子、引用、原因解释这样的语句,则需要阅读之前的部分。
通过阅读“首尾”,我们就可以确定“首尾”的关系,进而确定主旨。
例1、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B、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D、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阅读首尾句,首句明显是尾句的一个原因,文段属于“分分总”这样的一个行文结构,主旨句应该为尾句,与答案D匹配。
例2、住房商品化就意味着将住房推向市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政府对住宅业的干预。
但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
在迈向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住房的社会福利成分日趋下降,经营利润会逐步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旧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被一些新的不合理现象所取代,在经济动荡期间,新的不合理现象同样会威胁社会的稳定。
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观点是( )。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试题及答案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总述]在具体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总体把握,观其大略,明白文章的主旨(主题或中心思想);然后,再以主旨映照全文,看一看为表现主旨都使用了哪些材料(选材),又是怎样组织这些材料的(结构),为表现文章主旨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方法(表达技巧),这些艺术方法又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服务于主旨的,对揭示文章主旨又有什么好处,等等。
本篇着重从如何概括主旨的角度来介绍一些解题方法。
练前指导: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
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近年来,考查分析归纳文主旨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七种:l.从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启迪)?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抒发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情?4.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7.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之物的象征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归纳文章的主旨呢?一般有四种方法:1.中心句提炼法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
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
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2.归纳综合法大多数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
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
一篇文章,我们把各段落的段意综合起来,然后理清其关系:详与略、铺垫与关键、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
主旨概括题秒杀技巧之主体分析法
主旨概括题秒杀技巧之主体分析法公务员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经常会考查的一种题型即是主旨概括题,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一段文字进行概括、把握中心主旨。
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的题目可以看做是主旨概括题。
而所有这些要素都围绕着一个论述的主体展开。
在一些主旨概括题中,根据选项表现出的特点,如能迅速把握文段说明的主体,则可以迅速锁定答案。
【例题1】(2011年国考)纵观世界流行音乐史,你会发现它的基本上就是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史,而且总是由黑人提供原始素材,然后白人把它“偷”过来,并加以完善,最终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推向全球。
牙买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这一融合的最大受益者,这种模式也顺理成章地推广到田径领域,终于成就了牙买加田径运动的辉煌。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A.世界流行音乐史的发展模式B.文化融合给牙买加带来的好处C.地理位置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意义D.黑人和白人对音乐、体育的不同贡献【解析】解答这道主旨概括题,从选项特点看,首先要能明确说明的主体。
分析本段内容,前半部分主要讲“文化融合”,后半部分讲述重点转移到“牙买加”。
所以要对本段内容进行主旨概括,必须将“文化融合”和“牙买加”两个信息包含进去。
其次看行文结构,文段的前半部分从音乐入手阐述文化的融合,后半部分谈“牙买加的成功”是因为利用了“这一融合(文化融合)”。
因此同时覆盖以上两点的,只有B选项。
而另外的ACD三个选项都未能把文段重点论述的两个主体内容涵盖进去。
所以答案选B。
下面这道题,也可以用主体分析法进行解答。
【例题2】(2011年国考)在以前的对外传播和交往中,我们的外交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国人在中国博大精深、错综复杂的文化历史面前望而却步,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精要地描述这一深刻变动的古老文明。
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等战略框架和口号,更多地着眼于国外的战略决策者,而不是针对那些普普通通、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国外民众。
回家去问妈妈概括主要内容-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回家去问妈妈概括主要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回家去问妈妈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们知道,妈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人之一,她们对我们的教育和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视与妈妈的交流和沟通。
因此,本文将强调回家去问妈妈的重要性,并探索这种行为对我们个人发展和家庭关系的积极影响。
在“回家去问妈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妈妈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母亲通常是一个家庭中最有智慧和经验的人之一,她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学会了应对各种情况。
回家去问妈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她们那里获得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无论是学业上的问题、职业规划还是人际关系的困扰,妈妈都会给予我们真诚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回家去问妈妈也可以加强我们与家人之间的纽带和亲密关系。
通过这种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妈妈的想法、价值观和人生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她们。
这种亲密的家庭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定的人际关系,还会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支持和依靠。
然而,我们回家去问妈妈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加强家庭关系。
在忙碌的生活中,这种行为可以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目标。
妈妈常常以她们独特的方式给予我们启迪和鼓励,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和决策。
通过与妈妈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并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回家去问妈妈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它不仅可以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可以加强家庭关系。
通过与妈妈的交流,我们可以获取知识、收获建议、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不管我们身处何地,都应该时常回家去问妈妈,并珍惜这种宝贵的交流机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含以下内容: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整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
在引言中,我们会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概括和介绍,同时也会简要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标。
记叙文阅读―概括主旨详解甄选范文
记叙文阅读―概括主旨详解记叙文阅读理解——概括文章主旨一、熟悉考点概括文章主旨,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又包括概括、提炼、表达的能力。
由于此考点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思维量较大。
因此难度较大,往往得分不高。
不过,只要考生能够掌握其解题规律和方法,还是能够达到“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效果。
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
怿瘋嵝鶯产婁駕攜賺隶抠垆搀犢閶莱汆晕藥辏歸黄赘頇數龉卻蹑脑却喾魯营遜览鉉携瀋伧赘輸丝憮闺幀鯁鴛霧镖柽。
二、考查方式:(分为直接或间接)➢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观点(主旨),如“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
如:“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凑艷踪鄆鲷親撟忆虾畅關鑊碭帶豎燜飓绪闃蜗铯寿濰届呜间廳蛏暢鱟词鹞锓窮誊銣減仑謁绽仅疠珏鄒请荣锷辉辞疯。
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如:“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蝇蹺飴鳜皱臘晔噲呛辐璎鮪镛鳐隉脑轡陘滞缇帱鵪镱铩揀动馈誼鈄踪詠瓯镇齬纏忆燁禿詛鞑訃卤來榪銖纷鵡诸烫哔。
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的题。
如:×××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凄泸绻纤駐賚荞軾鹉顺議铹毁缁鹩溃鮚紿誕釃访脓褲涣闾琿犷銜铃须狈顳蛳鴇駕綆释軼捞巯鲐窍鸪櫚諉镡贍谬荭詰。
三、方法指导(重点内容)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题目形象地暗示了中心。
紙闾鲧粤掳钓驽璉薮隴擷釹賄齷摅检鮭巅紧辯钤晉蠷畝誣囑戇佇褲卧馱灿塵娆骅衮軾緬瑣褛蟬银鍤禱嗆錕鲶襤竖级。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多快好省”地作答阅读理解考试大纲中对于阅读理解部分的要求为:“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由于阅读理解题型种类多样,测查能力全面,纵观五年来公务员考试真题,不难发现阅读理解类题目已经成为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固定题型,并且呈现题量稳定、难度逐渐增大的特点。
而在这五年国考中,阅读理解都是以片段阅读的形式出现,具体题型主要为:其中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判断、观点态度把握、衔接排序为重点题型,每年国考均会有较多道题目出现;词句理解一般为隔年一考,也需要做好备考;标题选用只在2007年出现过一次。
在各省公考中,大部分省市也主要以片段阅读为主要题型,只有部分省市会有语句表达类题目和篇章阅读题,例如北京、上海、黑龙江、广东、江苏等。
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掌握。
建议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类题目的时候,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这样不但比较容易、准确地找到对回答题目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也可以节约许多时间。
同时,由于考场上紧张的环境可能会使考生在阅读时难以保持放松、平和的心态,尤其是做一时答不出来的题目,更是会使考生产生焦虑感,表现为往往纠缠于材料中的某几句话而难以做出理智判断。
所以建议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纵观全段,从材料全局来分析思考,找到其中的逻辑联系、语意重点。
这也是解答阅读理解类题目时的重要注意事项。
一、主旨概括类题型主旨概括题是公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题型,每年国考都会大量涉及,需要考生重点关注。
这类题目的特征表现为问题中一般会出现标志性词语,例如:“主旨”、“主题”、“核心”、“概括”、“主要”、“中心”等等。
在做这类题目时,主要有以下几点技巧。
(一)把握中心句在有的阅读题目,尤其是片段阅读题目中,经常会出现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的句子。
这就是该文段的中心句。
找出中心句就抓住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
中心句可以在文段的任何位置,但一般来讲,经常在段首和段尾出现。
主旨概括题应试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考查了考生在短时间内把握一个文段中心思想的能力。
纵观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主旨题的考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在考试中的比例都很大,有的是直接考查主旨,有的是间接考查主旨,因此把握好这种题型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主旨概括类题,就是指出作者写这篇文段的主要目的以及作者要向我们说明、反映什么思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同时也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
一、行文结构这里讲的行文结构,是指谋篇布局、写作成文的思路。
在平时的备考中要着重培养把握行文结构的能力,在泛读的同时也有意识地选一些文段或资料精度,力图通过这二者结合的方式使自己具备此能力。
最近几年考试中最常见的行文结构有以下几种:1.总—分—总行文结构。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行文结构。
这类行文结构中首句提出存在一个问题,中间部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比方说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存在的现状、问题引发的后果等,最后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
此外,这类行文结构中首句也可以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观点,为了将这个观点表达得更为充分、更为合理,中间部分则是对这个观点的解释说明,在文段的最后通过结论性的表述方式收尾,重申观点以加强读者印象和认可度。
【例题】德国电脑专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并做出反应。
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色彩变得柔和,关闭背景音乐,放大或缩小图形数据,甚至直接表示歉意。
这种系统可在用户与电脑互动时感知他们的情感。
专题08 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专题08 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一)概括要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2.抓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4.六要素概括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5.根据文章线索。
(1)线索的特点:①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②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17年中考以单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16年中考以爸爸教我读中国诗为线索。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④以时间为线索: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二)概括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2.分析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4.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
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主旨概括题实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旨概括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重要题型。
片段阅读文字量大,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和解题,不仅影响言语部分做题,还会影响其他模块试题作答。
因此,阅读速度和质量是关键。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和质量问题,以下总结了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递进之后要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 “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1】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答案】C【解析】递进之后是重点,我们通过表递进的关联词“更重要的是”,把握后面的主题句,确定正确答案为C。
递进之前“公交优先战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二、转折之后要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也表示转折关系,为弱转折。
在一个文段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
因此,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
强转折和弱转折同时出现时,强转折通常是重点。
【例2】社会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充当了促使敌对双方社会化的代理人。
此外,冲突重新肯定了潜伏着的规范,从而强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
作为规范改进和形成的激发器,冲突使得调整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
但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 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整合B. 社会冲突的整合功能是需要条件的C. 社会冲突是社会化不充分的表现D. 社会冲突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的主题句在转折词“但是”之后,即“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我们抓住这个主题句就可以了。
从“取决于”可以看出社会冲突的功能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正确答案为B。
转折词“但是”之前讲的是社会冲突的功能,不是文段的重点,可以省略不看。
三、结论部分要看一个分句说出原因,另一分句表示结果,这两个分句是一种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因为……所以……”。
跟“因为”作用相同的有“由于”、“既然”;跟“所以”作用相同的有“因此”、“因而”、“可见”、“看来”、“那么”、“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等。
在一个文段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
因此结论部分要看,结论之外可不看。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用倒装的形式强调原因,这时原因部分需要看。
【例3】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的才能在传媒、大学、科研和金融等高度理性的行业,不仅获得了更大的展示空间,而且也帮助她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骄人业绩。
当然,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仍然限制着女性潜能的发挥。
因此,一个成功的女性背后往往是她那旁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这段文字主要表述的是:A. 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职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B. 女性更适合从事传媒、大学、科研和金融等高度理性的行业C. 随着职业化的提高,女性要在事业上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D. 若没有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限制,女性潜能将得到更大的发挥【答案】C【解析】结论后面是重点,文段通过结论词“因此”引出主题句“一个成功的女性背后往往是她那旁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C是对文段的主题句的同义替换,为正确答案。
四、必要条件要看一句提出条件,另一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的结果,这两句是一种条件关系。
这种条件是唯一、必要的,就是必要条件。
表示必要条件的标志有“只有”、“必须”、“ 需要”、“ 除非”、“ 务必”、“如何”、“怎样”等。
必要条件句引得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通常是文段中的重点。
因此,必要条件要看,条件之外可不看。
【例4】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
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井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 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B. 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C. 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D. 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答案】C【解析】最后一句必要条件句是文段的主题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是文段的主题句,谈的是“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C为正确答案。
五、总述部分要看行文脉络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个文段有一定的行文脉络,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总述的部分通常是文段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措施,也通常是文段的主题句。
总述部分通常位于文段首句或末句,做题时我们需要把握首尾句原则。
分述部分是为了证明或解释总述部分的观点或措施,不是重点所在,因此可不看。
【例5】“红段子”就要来了!在有关部委和几大移动运营商的联合高调推动下,中国手机短信有望“全国山河一片红”。
一场名为“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产业走向”的座谈会,在农历新年临近之际,拉开序幕。
其受重视程度,从参会人员可见一斑:工业与信息化部长奚国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李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撰文称:具有思想性和知识性,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短小精悍,效果催人奋进的短信,就是“红段子”。
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A. “红段子”有望在中国手机短信中流行B. “红段子”是很受欢迎的手机短信C. “红段子”现象引起了领导的重视D. 什么是“红段子”【答案】A【解析】文段的行文脉络为“总——分”式,开篇重点介绍“红段子”就要在中国手机短信中流行,总领全文。
后文逐一介绍了相关的活动以及对于红段子的解释介绍,属于叙述部分。
那么段首句才是文段的重点,A是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
而C、D两项为片段信息,并非重点,B是无关选项。
所以选择A选项。
这里我们把握首句总述部分就可以了,后面分述部分可以不看。
六、主句部分要看遇到长难句时,我们要把握句子的主干,即句子的主谓宾。
句子的枝叶,包括定语、状语、补语,是为修饰句子的主干服务的,可以省略不看。
“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得”连接补语和中心语,这些助词是句子枝叶的标志。
【例6】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 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B. 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C. 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D. 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答案】A【解析】方式状语“随着……”可不看,把握文段的主题句“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前面句子枝叶可以不看,把握主干,可判断正确答案为A。
七、解决问题要看目的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答案。
引导目的的词语有“为了”、“ 要想”、“ 想要”、“ 才”等。
表示“解决问题”的词语有“必须、需要、应该”等。
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往往是必要条件,解决问题的措施是重点。
【例7】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
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A. 收入均衡难以实现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结论之后是重点,我们可以确定“所以”后面是主题句所在。
主题句中“为了”表示目的,可以不看,要看“必须”引导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再分配过程”,正确答案为B。
八、文段观点要看举例的标志有“比如”、“正如”、“例如”、“以……为例”、“……是一个例证”。
此外,故事、数据等均可为例证。
举例是为了说明前后观点,重点找前后观点。
例子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省略。
围绕举例的选项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应排除不选。
【例8】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味。
巴尔扎克在《风雅生活论》中曾引用两句谚语来说明这个道理,一句是:“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
”另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
”这段话的主旨是:A. 巴尔扎克发现人的精神境界可以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出来B.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会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C.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如何主要看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D. 一个有较高生活质量的人才会具有较高的生活境界【答案】B【解析】文段从行文脉络上看属于典型的总分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