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合集下载

中职教育二年级全学期医药卫生大类《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教学设计

中职教育二年级全学期医药卫生大类《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掌握平喘药的分类、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镇咳药和祛痰药代表药及特点。
思政目标
具有关爱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认真积极开展岗位服务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喘药的分类、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难点:平喘药的分类。
录制方式 拍摄录制√ 录屏软件录制□ 多媒体软件制作□ 混合方式制作□
用于预防哮喘发作。
目前认为,炎症是哮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
素,抗炎治疗成为哮喘治疗的最重要的手段。抗
炎性平喘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白三烯调节
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线平喘药,可显著抑
制气道炎症反应,采用局部气道给药,可以明显
减少不良反应,达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的效果。
代表药物倍氯米松,用于重症哮喘或哮喘持续状
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有:可待因、
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外周性镇咳药有:苯佐那 酯、苯丙哌林。可待因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兼有 镇痛作用,适用于伴胸痛干咳,久用有成瘾性, 痰多患者禁用。右美沙芬无镇痛作用和成瘾性, 用于无痰干咳。喷托维林除有中枢镇咳作用还兼 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因有阿托品样 作用,呼吸道平滑肌舒张,咳嗽可以得到缓解, 但会引起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青光眼患者禁 用,喷托维林的局部麻醉作用会使呼吸道神经末 梢麻痹从而起到缓解咳嗽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 于干咳和小儿百日咳。苯佐那酯对干咳、阵咳效 果好,因可引起口腔麻木,需要整片吞服;有头 晕、嗜睡等不良反应。苯丙哌林镇痛作用强,用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刺激性咳嗽,也会引起 口腔麻木,需要整片吞服。
因教学经验的不足,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流畅,今后教学 中,我将注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监管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审评中心等
THANKS
汇报人:
1
呼吸系统药物的作 用机制
药物如何作用于呼吸系统
药物通过口服、吸入、注射等方式 进入体内
药物与呼吸系统的细胞、组织、器 官等相互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呼吸系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包括缓解症 状、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和治疗疾 病等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生理影响
支气管扩张剂: 松弛支气管平 滑肌,缓解支
皮疹、瘙痒:可能是药物引起过敏反应 所致,可尝试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心悸、心律失常:可能是药物引起心脏 毒性所致,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避免使用可 能对胎儿有害的药 物
哺乳期妇女:避免 使用可能通过乳汁 传递给婴儿的药物
老年人:注意药物 剂量,避免过度用 药
儿童:注意药物剂 量,避免过度用药 ,并密切观察药物 反应
良反应。
联合用药时, 应遵循“少而 精”的原则, 尽量减少药物 种类,避免过
度治疗。
联合用药时, 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病 情变化,及时 调整药物种类
和剂量。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药物适应症: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和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以免影响痰液排出。
抗炎药
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呼 吸系统症状
常用药物:布洛芬、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等
副作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肝肾功能损害等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六)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六)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三十一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祛痰药可以使痰液变稀或溶解,使痰易于咳出B、祛痰药可以作为镇咳药的辅助药使用C、祛痰药促进痰液的排出,可以减少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具有间接的镇咳平喘作用D、祛痰药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有控制继发性感染的作用E、祛痰药有弱的防腐消毒作用,可减轻痰液恶臭标准答案:E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酰半胱氨酸应用电塑料或玻璃制成的容器保存B、乙酰半胱氨酸不宜与青霉素混合使用C、乙酰半胱氨酸可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避免支气管痉挛D、乙酰半胱氨酸常与NaHCO3混合使用E、乙酰半胱氨酸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标准答案:E3、能够激动骨骼肌上 2受体产生肌肉震颤的平喘药有:A、沙丁胺醇B、特布他林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克仑特罗标准答案:E4、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异丙托溴铵B、特布他林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氨茶碱标准答案:E5、对哮喘发作无效的药物是:A、沙丁胺醇B、异丙托溴胺C、麻黄碱D、丙酸倍氯米松E、色甘酸钠标准答案:E6、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生成的药物是:A、沙丁胺醇B、异丙托溴胺C、麻黄碱D、丙酸倍氯米松E、色甘酸钠标准答案:D7、氨茶碱的平喘机制是:A、抑制细胞内钙释放B、激活磷酸二酯酶C、抑制磷酯酶A2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抑制鸟苷酸环化酶标准答案:A8、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是:A、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B、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 2受体C、抗炎、抗过敏作用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阻断M受体标准答案:C9、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应选用:A、静滴氢化可的松B、口服麻黄碱C、气雾吸入色甘酸钠D、口服倍布他林E、气雾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标准答案:A10、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是:A、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B、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C、阻断腺苷受体D、促进儿茶酚胺释放E、激动 受体标准答案:B11﹑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时的主要优点是:A、抗喘作用强B、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C、起效迅速D、局部抗炎作用强E、以上均不是标准答案:B12、伴有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者宜选用:A、异丙肾上腺素B、沙丁胺醇C、色甘酸钠D、地塞米松E、氨茶碱标准答案:E13、预防过敏性哮喘最好选用:A、麻黄碱B、氨茶碱C、色甘酸钠D、沙丁胺醇E、肾上腺素标准答案:C14、能够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物有:A、沙丁胺醇B、氨茶碱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克仑特罗标准答案:B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多索茶碱
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通过抑制 平滑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环苷腺酸浓度,拮抗腺苷受体, 具有较强的平喘作用。
M胆碱受体阻断剂
异丙托溴铵
为阿托品的异丙基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胆碱能作用,吸入后仅对支气管平滑肌产 生较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适用于慢阻肺的维持治疗及急性发作的治疗。
氧疗与呼吸支持药物
氧气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呼吸衰竭、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
呼吸支持药物
如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用于呼吸衰竭等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
肺部疾病辅助治疗药物
01
02
03
祛痰药
如氨溴索、溴己新等,能 促进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 使痰液易于咳出。
镇咳药
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 能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产 生镇咳作用。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contents
目录
• 呼吸系统药物概述 • 镇咳药与祛痰药 • 平喘药 • 抗炎抗过敏药 • 其他呼吸系统药物 • 呼吸系统药物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01 呼吸系统药物概述
呼吸系统药物定义
01
呼吸系统药物是指用于治疗、预 防、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类药 物。
02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呼吸系统 的生理、生化过程,从而改善呼 吸系统的功能,缓解或消除呼吸 系统症状。
曲尼司特
过敏介质阻释剂,可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的细胞膜,阻止其脱粒和释放过敏介质。
05 其他呼吸系统药物
呼吸兴奋剂
尼可刹米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 快,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 并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篇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篇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茶碱难溶于水,为提高水活性,制 成复盐为氨茶碱(aminophylline)等供临 床应用。
第11页/共22页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各种刺激引起内源性乙酰胆碱的释放
在诱发哮喘中有重要作用。M胆碱受体阻 断则能阻断乙酰胆碱作用,可用于治疗哮 喘。
异丙基阿托品(ipratropium),吸人给 药很少吸收。有明显扩张支气管作用。主 要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第8页/共22页
二、茶碱(theophylline)
能松弛平滑肌,兴奋心肌,兴奋中枢,并有 利尿作用。
其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对处于痉挛状态的支气 管更为突出。对急、慢性哮喘,不论口服、 注射或直肠给药,均有疗效。
对喘息型支气管炎,由于它能兴奋骨酪肌, 可增强呼吸肌收缩力和减轻患者呼吸肌疲劳 的感觉。
第9页/共22页
机制
1、抑制PDE 抑制cAMP的水解,使cAMP
激活PKA
2、阻断腺苷(A)受体:腺苷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 此……
3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内钙释放
[Ca2+]i
平滑肌松弛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支气管收缩,因
第10页/共22页
近年研究证明茶碱抑制白介素-5(IL5)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聚积,能降低抗 原和丝裂原刺檄T细胞增殖,可减少炎 症细胞向支气管浸润,具有抗炎作用。
第18页/共22页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右甲吗 南)为中枢性镇咳药,强度与可待因相等.
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咳必清) 为 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 性抑制咳嗽中枢,强度为可待因的1/30, 并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能松 弛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呼吸道感受器。
第13页/共22页

中职教育二年级全学期医药卫生大类《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课后练习

中职教育二年级全学期医药卫生大类《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课后练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一、单项选择题1.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宜选用()A.可待因B.喷托维林C.氨茶碱D.溴己新E.氯化铵2.常用于祛痰,又可以酸化尿液的药物()A.右美沙芬B.喷托维林C.氯化铵D.乙酰半胱氨酸E.溴己新3.沙丁胺醇的平喘作用()A.兴奋α受体受体B.兴奋β1C.兴奋β受体2受体D.兴奋H2E.兴奋M受体4.用于预防哮喘发作而对发作期无效的药物()A.氨茶碱B.克仑特罗C.色甘酸钠D.异丙肾上腺素E.异丙托溴铵5.既可以平喘又可以强心利尿的药物()A.氯化铵B.氨茶碱C.色甘酸钠D.肾上腺素E.沙丁胺醇6.用于哮喘持续状态或顽固性哮喘宜选用()A.氨茶碱B.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D.倍氯米松E.酮体芬7.大量黏痰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处理()A.口服溴己新B.口服氯化铵C.注射氨茶碱D.气雾吸人异丙肾上腺素E.乙酰半胱氨酸气管滴入8.具有成瘾性的镇咳药是()A.可待因B.右美沙芬C.喷托维林D.苯丙哌嗪E.苯佐那酯受体激动剂()9.以下哪个药选择性激动β2A.氯化铵B.氨茶碱C.色甘酸钠D.肾上腺素E.特布他林10.患者男66 岁,患高血压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哮喘时,不宜选择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沙丁胺醇C.异丙托溴铵D.氨茶碱E.糖皮质激素二、简答题1.简述平喘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B6.A7.E8.A9.E 10.A二、简答题答:1.支气管扩张药代表药:沙丁胺醇、氨茶碱2.抗变态反应性平喘药代表药:色甘酸钠、酮替芬3.抗炎性平喘药代表药: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药理学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药理学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药理学
目 录
• 呼吸系统药理学概述 • 镇咳药 • 平喘药 • 抗炎药 • 其他呼吸系统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01
呼吸系统药理学概述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 支气管和肺等器官,各器官之间 相互连接,形成气体交换的通道 。
呼吸系统的功能
平喘药可能导致心跳加速、心律不齐等心血管副 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肌肉震颤
使用某些平喘药可能导致肌肉震颤、手抖等副作 用。
耐药性
长期使用某些平喘药可能导致耐药性,使药物效 果逐渐减弱。
04
抗炎药
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炎症反应
01
抗炎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过敏反应
部分人可能对某些镇咳 药产生过敏反应,如皮
疹、呼吸困难等。
03
平喘药
平喘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炎症反应
平喘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 的释放,减轻呼吸道炎症 反应,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平喘药能够舒张支气管平 滑肌,使呼吸道通畅,改 善呼吸功能。
抑制过敏反应
平喘药能够抑制过敏原引 起的过敏反应,减少呼吸 道痉挛和肿胀。
缓解呼吸道肿胀、疼痛等症状。
抑制免疫反应
02
抗炎药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反应,从而减少免疫反应对
呼吸道的损伤。
促进组织修复
03
抗炎药可以促进呼吸道黏膜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呼吸道
功能的恢复。
常见的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主要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和发热。
糖皮质激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是()。

A. 茶碱类 B. 肾上腺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色甘酸钠 E. 抗组胺药答案:C. 糖皮质激素2、下列不属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

A. 茶碱类 B. 肾上腺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色甘酸钠 E. 抗组胺药答案:B. 肾上腺素3、可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阿托品答案:D. 麻黄碱4、具有平喘作用的β受体激动剂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阿托品答案:C. 异丙肾上腺素5、治疗哮喘的药物中属于抗炎药的是()。

A. 茶碱类 B. 肾上腺素C. 糖皮质激素D. 色甘酸钠E. 抗组胺药答案:C. 糖皮质激素6、下列不属于治疗哮喘的药物是()。

A. 茶碱类 B. 肾上腺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色甘酸钠 E. 抗组胺药答案:A. 茶碱类7、治疗哮喘的药物中属于抗过敏药的是()。

A. 茶碱类 B. 肾上腺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色甘酸钠 E. 抗组胺药答案:E. 抗组胺药8、具有平喘作用的H1受体阻断剂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阿托品答案:D. 麻黄碱二、名词解释1、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流受限,呈阵发性发作,以胸闷、喘息、咳嗽为主要症状。

常在夜间、凌晨发作或加剧。

2、平喘药(asthma drugs):是指能够起到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等)和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等)。

三、简答题1、简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2、为什么说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请简述其作用机制。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练习题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练习题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一、A11、氨茶碱的主要平喘机制为A、直接舒张支气管B、抑制磷酸二脂酶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E、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2、色甘酸钠的作用机制是A、能对抗胆碱等过敏介质的作用B、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D、促进儿茶酚胺释放E、阻断M受体3、急性哮喘发作首选A、色甘酸钠吸入B、氨茶碱口服C、沙丁胺醇吸入D、麻黄碱口服E、倍氯米松口服4、下列哪种平喘药对β2受体有选择性激动作用A、色甘酸钠B、沙丁胺醇C、异丙肾上腺素D、氨茶碱E、肾上腺素5、下列哪种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A、特布他林B、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氨茶碱E、色甘酸钠6、糖皮质激素抗炎平喘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及免疫细胞B、抑制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的产生C、抑制气道高反应性D、提高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的敏感性E、松弛支气管平滑肌7、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是A、能对抗胆碱等过敏介质的作用B、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抑制炎症反应D、促进儿茶酚胺释放E、阻断M受体8、不宜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的药物是A、色甘酸钠B、沙丁胺醇C、异丙肾上腺素D、氨茶碱E、肾上腺素9、下列药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药物是A、氨茶碱B、乙酰唑胺C、呋塞米D、甘露醇E、氢氯噻嗪10、主要用于预防Ⅰ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的药物是A、氨茶碱B、肾上腺素C、特布他林D、色甘酸钠E、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精品医学课件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精品医学课件

2、抑制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的产生: ① 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的产生; ② 诱导生成抑制性蛋白脂皮素→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
→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 ③ 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蛋白水解膜的释放。
3、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患者对抗原、胆碱受体激动药、SO2、冷空气的吸有利于上 皮修复。
4、↑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的敏感性 有利于支气管扩张和血管收缩→缓解支气管痉挛和粘膜 肿 胀。
治疗哮喘一方面应用扩张支气管的药物, 另一方面应用抗炎药物控制炎症和应用抗 过敏药预防。
平喘药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非选择性:肾上腺素、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 2、选择性: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伦特罗、福莫特罗 二、茶碱类 氨茶碱 三、M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溴铵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倍氯米松 五、肥大细胞膜稳定性药物 色甘酸钠
支气管扩张药
• (一)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 激动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升
高; • 抑制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和过敏性物质。 • 肾上腺素 adrenaline • 麻黄碱 ephedrine •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oterenol
肾上腺素(adrenaline): α受体兴奋,作用快强,用于急性发作,心血 管不良反应多见,不作为平喘的主要药物。
2、全身反应: ▪ 一般治疗无影响; ▪ 长期大剂量(>0.8mg/日)时可抑制皮质轴。
其它吸入用激素:
• 布他奈德 budesonide
同倍氯米松,生物利用度 约11%,也可用于过敏性 鼻炎。
• 曲安奈德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 丙酸氟替卡松
fluticasone propionate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学作用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学作用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学作用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人体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药物在呼吸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呼吸功能、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以及改善呼吸道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详细探讨药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学作用。

一、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是一类能够扩张呼吸道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改善气流阻力。

常见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

1. 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其松弛,从而扩张呼吸道。

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有短效作用剂和长效作用剂。

短效作用剂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而长效作用剂则适用于长期控制哮喘和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2. 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能够抑制乙酰胆碱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作用,从而使呼吸道扩张。

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慢阻肺等疾病的治疗,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改善呼吸道阻力。

二、抗炎药物抗炎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疾病的症状,以及改善病情。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哮喘、慢阻肺和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它们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免疫反应。

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白三烯的作用,起到抗炎的效果。

这类药物常用于哮喘的治疗,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和支气管收缩。

三、黏液溶解剂黏液溶解剂是一类能够降低呼吸道黏液黏稠度的药物,有助于黏液的排出。

它们被广泛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治疗。

四、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

根据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能够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感染得到控制。

五、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反应和炎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肺疾病如肺结节病等。

综上所述,药物在呼吸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药理学作用。

通过支气管舒张剂扩张呼吸道,抗炎药物减轻气道炎症,黏液溶解剂降低黏液黏稠度,抗生素治疗感染,免疫抑制剂调节免疫反应等,药物能够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缓解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平喘药 平喘药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平喘药 平喘药
02 一旦发现口腔黏膜有霉菌斑,可采用制霉素局
部涂抹;
03 骨质疏松:长期吸入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可能会降低患者骨矿物质密度,因此建议患者 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
平喘药—b受体激动药 松弛气道 平滑肌
减轻气道 黏膜水肿
作用 机制
抑制细胞释放 炎性介质
增强气道 纤毛运动
降低血管通透性
平喘药—b受体激动药
01
PART
平喘药
支气管哮喘
致敏因素 非致敏因素
气道壁炎症、支气管平滑 肌痉挛收缩、黏膜充血水 肿、腺用于哮喘发病的不同环节,缓解或预防哮喘发生的药物。
支气管扩张药
抗炎平喘药
抗过敏平喘药
b受体激动药 茶碱类
M受体阻断药
糖皮质激素
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H1受体阻断药 抗白三烯药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心 肌收缩力;利尿
扩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镇 静;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 敏感性,缓解急促、表浅呼

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
平喘药—M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
• 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松弛支 气管平滑肌;
• 作用弱、起效慢、长期应用不 易产生耐受性;
平喘药—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气道炎症、控制哮喘症状、预防哮喘发作 的最有效药物,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
代表药: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丙酸氟替卡松、曲安奈德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 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平喘药—糖皮质激素
作用及 应用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预防或终止哮喘发作,
01 但需要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起效,急性哮喘

药理学学习资料,爆准哦 (1)

药理学学习资料,爆准哦 (1)

第二十五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一.教材精要平喘药、镇咳药和祛痰药是呼吸系统疾病对症治疗的常用药物。

掌握各类平喘药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镇咳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祛痰药的祛痰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分为平喘药、镇咳药和祛痰药三类。

(一)平喘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炎症介质如组胺,肝素,白三烯,前列腺素等介导的炎症,抑制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是哮喘治疗的根本。

常用的平喘药分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M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和其他共六大类。

1.抗炎平喘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生成;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和反应;能使小血管收缩,减少渗出。

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是哮喘持续状态或危重发作的重要抢救药物,为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一般采用雾化吸入给药。

本品起效较慢,不能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常用的药物有倍氯米松、氟尼缩松和布地萘德等。

2.支气管扩张药(1)肾上腺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选择性低,可作用于β1、β2及α受体,不良反应多,但优点是起效快,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治疗。

β2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克伦特罗、特布他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对β2受体有较强选择性,不良反应少,剂量过大仍可引起的心悸,头晕、骨骼肌震颤等,采用雾化吸入给药可避免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本类药物特别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

(2)茶碱类1)药理作用松驰平滑肌,对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松驰作用更突出,还有兴奋心肌,兴奋中枢及利尿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阻断腺苷受体有关;还可能与抑制白介素-5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积聚产生的抗炎作用有关。

2)用途急、慢性哮喘,可口服、注射或直肠给药。

也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3)不良反应安全范围小,静脉注射太快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骤降,兴奋不安甚至惊厥(3)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异丙基阿托品吸入给药可明显扩张支气管,主要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质激素与咽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有关。
长期应用药时,药物在咽部和呼吸道存留的不良反应可引
起声音嘶哑、声带萎缩变形、诱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
用药后漱口可减少发生率!
(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罗氟司特)
罗氟司特
磷酸二酯酶-4(PDE-4)是细胞内特异性cAMP水解酶,罗氟 司特通过抑制PDE-4活性 ,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发挥作用。
Ach
M受体 cGMP环磷酸鸟苷 支气管收缩
抗 原
过敏 反应
过敏介质 (组胺、腺苷)
ATP cAMP
腺苷酸环化酶

毛细血管扩张
5’AMP
AC
PDE
(+ ) β受体
茶碱类
35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 主要口服用于轻症或预防 • 静脉给药,用于严重哮喘或持续状态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COPD伴喘息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可有降低肺动 脉压、强心利尿作用。

吸入给药:在气道内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
局部抗炎作用,并可避免或减少全身性药物的不良反应。
吸入剂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炎性平喘药。
常用的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 倍氯米松

• •
二丙酸倍氯米松
布地奈德 曲安奈德
不良反应:治疗剂量下较少
• • • <20%沉积在肺气道:治疗作用。 80% ~ 90% 药物:沉积在咽部并吞咽到胃肠道,沉积的糖
开放钾通道
(1)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皮下注射) 【作用机制】(共同)
• 激动β2受体—AC↑—cAMP↑—平滑肌松弛。
•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缺点:
• 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有严重心脏不良反应。
24
迷走神经兴奋
Ach
M受体 cGMP 环磷酸鸟苷 支气管收缩
抗 原
过敏 反应
过敏介质 (组胺、5-HT)
【气道扩张原理】
与cAMP/cGMP 的比值有关。当cAMP/cGMP 升高可使支气 管平滑肌松弛,肥大细胞膜稳定,过敏介质释放减少,发挥平喘 作用。

22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机制 受体构型改变
β 2受体激动药与β 2受体结合
激活兴奋性G蛋白
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cAMP水平 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细胞内游离钙[Ca2+]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失活
37
③M-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东莨菪碱
山莨菪碱 异丙托溴铵
氧阿托品
�起效慢、选择性低、不良反应多
38
M受体阻断药
抗胆碱能药物
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 烟碱受体 M1-受体 节后纤维 M2-受体 乙酰胆碱 气道平滑肌 M3-受体 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 机 制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舒张支气管
39
【作用机制】(共同)
45
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色 甘 酸 钠 特点:
无松弛气管平滑肌作用。 ●在抗原攻击前给药,可预防速发型和迟发型哮喘。
46
机制:
①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Ca2+向细胞内转运,抑制肥大细胞脱
颗粒和释放过敏介质的作用;
②抑制气道感觉神经末梢功能和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防止二氧化硫、冷空气、缓激肽、运动等引起的气管痉挛; ③阻断炎症细胞介导的反应。
心脏反应 肌肉震颤
26
(2)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 对β1受体亲和力低,很少产生心血管反应。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克仑特罗 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 班布特罗 salbutamol terbutaline clenbuterol formoterol salmeterol bambuterol
中效制剂
长效制剂
51
Drug Therapy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低、中GCS吸入+ 长效β2激动剂吸入
GINA 2002年
52
Drug Therapy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高剂量GCS吸入+长效β2激动剂吸入, 如需要加入: 1.茶碱 2.白三烯调节剂 3.口服GCS 4.口服长效β2激动剂
严重病例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平喘药。
【禁忌症】
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甲亢。
32
②茶碱药
�普通制剂 氨茶碱(aminophylline) 胆茶碱(choline theophyllinate) 二羟丙茶碱(diprophylline) �缓释和控释制剂
优喘平:慢性哮喘
33
【药理作用】(共同)
1、平喘作用
43
三、抗过敏平喘药
• 主要作用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而
对速发型过敏反应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主要用于预防哮喘发作。
• 对支气管平滑肌无直接松弛作用。起效慢(数日)。 • 对哮喘急性发作无效。
44
分类
• 炎症细胞膜稳定药:色甘酸钠等 • 抗白三烯药: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5-脂氧化酶抑制剂 • H1受体阻断药:酮替芬等
机制包括:
a.抑制磷酸二酯酶(PDE),升高气道平滑肌细胞内cAMP水平。
b.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而直接兴奋β2受体。 c.对抗内源性腺苷诱发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促组胺释放。 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d.增加膈肌收缩力并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
2、其他作用:
强心、利尿、松弛胆道平滑肌作用。
34
迷走神经兴奋
增强黏液-纤 毛系统的气 道清除功能
促进表面活 性物质的合 成与释放
29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可用于肺气 肿、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支气管痉挛。 给药方式:? 气雾剂:最常用给药方式,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哮喘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
口服:预防哮喘发作和轻症治疗。
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罗氟司特)
11
第一节 平喘药
一、抗炎平喘药
• 糖皮质激素类抗炎平喘药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可
以达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的效果,该类药物已成为哮
喘治疗的一线药物。
• 磷酸二酯酶 -4 抑制剂(罗氟司特),抑制 cAMP 水解, 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发挥作用。
(一)糖皮质激素
47
�H1受体阻断药
酮 替 芬
●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又有很强的抗组胺和抗5-HT作用;
还能增加β受体的数量并促进其功能。
●用于预防多种哮喘发作,优于色甘酸钠;
对儿童哮喘效果尤佳。
48
�抗白三烯药物
扎鲁司特、孟鲁司特、普仑司特
• 选择性半胱氨酰白三烯类(CysLT1)受体(收缩支气管)
的拮抗剂
• 抑制气管炎症及抗原诱导的迟发性支气管收缩反应 • 临床应用:轻至中度慢性哮喘的预防及治疗、严重哮喘病 人的辅助治疗
7
第一节 平喘药
�支气管哮喘(Asthma,简称哮喘)
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 �全球约1.6亿患者,半数在12岁前发病,20%有家族史。 �表现:发作性
持续性
喘息
8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哮喘发病
机制示意图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细胞因子 的相互作用 抗炎、过 敏平喘药
神经调节 失衡以及气道平滑 肌功能异常


糖皮质激素用于哮喘的治疗已有50年历史。
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 药物。是哮喘持续状态或危急发作的
重要解救药。
机制:
1、抑制哮喘发病的炎症及免疫细胞 2、减少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产生 3、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4、增强支气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两种给药方式
• 全身用药:包括口服与注射给药。全身给药易引起较多 的严重不良反应。
ATP cAMP
腺苷酸环化酶

毛细血管扩张
5’AMP
磷酸二酯酶 (PDE)
(- )
AC
β受体
β受体兴奋药
25
【代表药】
药物 机制 特点 快而强, 皮下注射 临床应用 哮喘急性发作 不良反应 心脏反应 失眠
肾上腺素 α、β-R (Adrenaline) 麻黄碱 (Ephedrine) α、β-R
慢、弱、长, 与其他药配伍 口服有效 使用,用于轻 症和预防 异丙肾上腺素 β1、β2-R 松弛支气管平 哮喘急性发作 (Isoprenaline 滑肌的作用强 ) 于肾上腺素, 吸入给药
1.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cGMP↓-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降低迷走神经活性。
40
迷走神经兴奋
Ach
M受体 cGMP 支气管收缩 喘 毛细血管扩张
5’AMP
抗胆碱药
抗 原 过敏 反应 过敏介质 (组胺、5-HT)
ATP
AC
cAMP
PDE
β受体
41
• 胆碱能神经在调节呼吸道平滑肌张力方面起着主要
GINA 2002年
53
第二节
镇咳药(antitussives)
原则:
咳嗽 防御性反射,轻度咳嗽有利于 排痰,清洁呼吸道,一般不用药。 有痰 无痰 祛痰为主+较弱镇咳药 剧烈干咳:对因治疗+镇咳药
内脏系统药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
前瞻思考?
遇到哮喘、咳嗽、多痰的病人,怎么办?
2

【内容提要】
讲授内容:
平喘药 镇咳药 祛痰药
3
【学习要求】
●掌握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平喘作用特
点、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茶碱、异丙托溴铵和色甘酸钠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4
【知识前瞻】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