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 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 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的 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扩散)
知识小结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总之,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想一想: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验五: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 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 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滴 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的红墨水扩 散现象?
扩散现象
27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 )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春天柳絮飞舞
28
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D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观察与思考三
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扩散就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 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 子热运动。
小结
•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 • 扩散现象说明了: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的运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5.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____分__子__热__运__动______。_____温__度_____越高,热运动
____剧__烈______。
分子间的作用力
既然分子在不停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不会散开,而总是聚合在 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图13.1-4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那为什么压缩 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D.固体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1. (2017·东营)2017 年 4 月,东营园博园内的郁金 香竞相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观赏。“暖风 熏得游人醉,郁金香满园博园”,从物理学角度 分析,人们能闻到郁金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在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
九年级《分层导学》配套课件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物质的构成
图13.1-1
宇宙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那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又 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分__子_____、 ____原__子____构成的。
2.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 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_1_0_-_10_m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图13.1-10
5.(2017·绵阳)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 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 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
如图13.1-11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
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A数为F3。则
2.扩散现象表明了___一__切__物__质__的__分__子__都__在__ 不停__地_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 ___分__子__热__运__动。___温__度_越高,热运动越___剧__烈_。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欧阳修《浣溪沙》写到“青杏园林煮酒香……柳丝摇曳燕飞忙”,闻到酒香说明酒分子在做_____运动,摇曳的柳丝和飞翔的燕子都具有_________能。

2.夏日金山湖中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现象;淸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力;湖中的荷叶随风摆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3.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4.常温下将磨得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放置几年后可以发现它们相互渗入,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将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让它们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将半杯水和半杯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说明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玻璃板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

二、单选题6.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

下面是唐代诗人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其中反映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C.水晶帘动微风起B.楼台倒影入池塘D.满架蔷薇一院香7.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8.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39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39页)

演示
分子间有引力
铅柱 紧紧地压在一起
不能使铅柱分开
思考
分子间存在间隙,为什么固体、液 体很难被紧缩?
分子间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它们共同 起作用。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假设分子间的 正常间距=R)
说明
r > 10 r0
➢当r > 10r0
r0 无作用力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 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 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2、如何让扩散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
3、小明先在冷水中滴3滴红墨水,1分钟后
再在热水中滴1滴红墨水……
小明的
操作有问题吗?
视察与思考三
分析论证:温度越_高___,扩散得越快。
推论: 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分子运动
越__剧___烈___(选填:“剧烈”或“平缓”)
小结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了: I.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运动. II.物质之间存在着间隙.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 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ຫໍສະໝຸດ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演示
液体扩散的实验
十天
二十天
三十天
常温下,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
液混合过程
固体扩散现象
钢件的表面渗碳法 (提高钢件的硬度)
渗铝法 (提高钢件的耐热性)
磨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 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 们互相渗入约1 mm 深。
气体扩散的实验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 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 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 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 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会 产生什么变化?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新课导入【想一想】“暗香来”的原因是什么?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习目标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难点)02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010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新课学习物质的构成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得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特点(1)体积小(2)数量大分子非常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大约是1.67×1021个。

如果你以这样的速度喝水:一秒钟喝一口,一口吞下一亿个水分子,不停地喝下去,要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吞进肚里,需要多长时间?53万年!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新课学习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小结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想一想】我们打开一盒香皂、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分子热运动知识点2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将二氧化氮放在下面目的:使密度大的物质处于下方,从而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新课学习此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液体之间,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静放几天,清晰的界面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将打磨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互相渗入约1mm深。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一 气体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 做扩散。 气体之间可以产生扩散现 象。
实验二 液体扩散
液体之间可以产 生扩散。
实验三 固体扩散
实例
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 壁表面厚厚的一层都变黑了。
固体之间可以产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例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运动的是( B ) A.切开香瓜,满屋飘香 B.打扫教室,灰尘飞扬 C.腌泡菜加盐,整坛菜都有咸味 D.放在衣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实验四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凉水,另一个相 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钢笔分别在凉 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蓝墨水。比较两烧 杯中蓝墨水的扩散现象。
思考:为什么固体、液体很难 被紧缩呢?
答案:分子间存在斥力
总结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它们的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 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因此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 被紧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 被紧缩;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较难 被紧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假想成球形,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m,用肉眼直 接看不到。
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1cm3的水中含有大约3.35×1022个 水分子,若把这些水分子均匀地散布在地球表面,1cm3面积上可 得5000多个水分子!
检测反馈
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汤姆孙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 1 节分子热运动知能操练提高能力提高1.对于分子 ,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常有的物质是由大批的分子、原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互相作使劲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2.将 50 mL 水与 50 mL 酒精混淆 , 所得液体体积小于 100 mL。

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说合理的是 ( ) A.分子间是有缝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老是在不断运动3.以下现象不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说的是()A.海绵很简单被压缩B.湿衣服在阳光下渐渐晒干C.春季 , 校园里花香扑鼻D.酒精和水混淆后整体积变小4. (2017 ·湖南怀化中考 ) 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我国北方地域发生沙尘暴时, 空气中洋溢着大批的沙尘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域发生洪灾, 河水中夹带着大批泥沙C.春季来了 , 怀化农村桃花绽放, 到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天 , 寒潮到临 , 温度骤降 , 雪花漫天飞舞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扫地时看到灰尘飞扬, 说明分子在运动B. 粉笔在黑板上一划就留下了笔迹, 这是扩散的结果C.物体难以拉伸 , 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没有斥力D.分子间距离变小, 分子间斥力增大 , 分子间引力也增大, 斥力增大得更快6. (2017 ·江苏南京中考 ) “端午浓情 , 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圆滑的铅块互相紧压, 它们会粘在一同 , 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当作一个小球, 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目级为- 10nm。

10 m, 合7.长久堆放煤的墙角, 墙壁的内部也会变为黑色, 用分子动理论的看法解说, 这是一种现象。

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 能够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 说明温度越高 ,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8.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 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 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 , 被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针管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

晓彤的实验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4.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柳絮飞舞B.玉兰飘香C.落叶纷飞D.瑞雪飘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高倍放大镜可以看见一部分物质的分子 B.分子比原子还小 C.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紧密相连的 D.分子大小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6.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A.分子有一定的体积B.分子间无间隙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7.[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8.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关于下列表述,分类正确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中,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二、填空题9.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μm 的尘埃物,2.5 μm合m,空气中的尘埃物(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共15张PPT (共15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共15张PPT (共15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练一练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 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 有 相互作用的力 。
练一练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 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 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 呢?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 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 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 没有相互作用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3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30张PPT)

变热了
发烫了
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演示1] 压缩空气引火仪实验:
做功
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 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
气体的内能减少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了
用自制的热功互换器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打气——瓶塞跳起——出现水雾
Q吸=cmΔt=cm(t-to)
热量 温度变化 比热 质量 末温 初温
Q放=cmΔt=cm(to-t)
例1: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8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已知:C水=4.2×103J/(kg·℃) t。= 20℃ t= 80℃ m= 4kg
求:Q吸
解:根据Q吸=Cm(t-t。)得:
Q吸=Cm(t-t。) = 4.2×103J /(kg·℃)×4kg×(80 ℃- 20℃) =1.008×106J
热和能
(三)比热容与热量计算:
1.比热容的定义:
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
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简称比热。符号:C.单位:J/(kg·℃)
水 4.2×103
砂石 0.29×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 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 为何用热水供暖?
3.炒栗子的人总是在锅里放一些 沙子,跟栗子一起炒,为什么?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凉烫
了 而 海傍 水晚 却, 还沙 很子 温变 暖凉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共27张PPT)

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 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 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 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mm深。
2.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扩__散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___分__子__在__不__停___地__做__无__规___则__的__运__动_____。
铅块



金块
铅块 金块
1.扩散现象 (1)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3)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的快慢除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呢?
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 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 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实验:
将一个大号注射器的活塞拔出一些,然后用橡皮套堵住出口,再将活塞往前推,会发 现很难推动。
间接说明了: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16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16PPT)

例题
•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 是 气体扩散 。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气体 间发生,也可以在 液体 中发生,还能够在 固体中发生。 •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 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
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
实验三
思考:为什么针筒中的 空气难以压缩也难以拉 伸? 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
6
实验一
扩散现象
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 硫酸铜混合在一起, 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液体之间可以有
7
实验二
铅块 金 金块块
铅块 金铅金块块
实验前
叠放在一起
固体之间可以有
扩散现象
铅块 金铅块块
五年后
二、扩散现象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 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水扩散要快。这表明了分子的运动 与 温度 有关。
热水 凉水
2、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要 变大 。这说明分 子之间有 引力 。
总结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 二.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现象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运动(热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运动越快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6
1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当r>r0 引力 > 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r>10r0 无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可以忽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共17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共17张PPT)

说明:分子的体积特别小。
结论: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 请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2.如何研究分子的运动呢?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_互__相__接__触__时,彼此_进__入__对__方__的现象,
叫做扩散。
二、分子的热运动
请观察:
实验一 气体的扩散 问题:气体的扩散表明了什么? 实验二 液体的扩散 问题:液体的扩散表明了什么? 实验三 固体的扩散 问题:固体的扩散表明了什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 略。
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微观特性
固态
液态
气态
归纳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2022/4/112022/4/112022/4/1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12022/4/112022/4/114/1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12022/4/11April 1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猜一猜】
哪包是香皂,哪包是木块? 说出你判断的方法。
一、物质的构成 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的排列
分子到底有多小?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 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情况下,1cm3空气 里的分子个数,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 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1.这说明了什么? 2.室外空气中的PM2.5是分子吗?为什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计算题1.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

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二、填空题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我们能闻到花香(选取(“属于”或“不属于”)分子运动。

3.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以m来量度,所以一个看似很小物质中都会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个小水滴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三、单选题4.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通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直径非常小,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COVID-19病毒直径大概是()A.0.1nm B.100nm C.0.1mm D.10mm四、计算题5.将一滴体积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为3m2,请你估计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少?五、单选题6.2020年注定不平凡,“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但是,我国国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疫,很快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nm,佩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过滤病毒从而防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灭活病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按照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新冠病毒﹣原子﹣夸克﹣原子核﹣质子B.医用口罩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长时间佩戴口罩的医护人员脸上形成了一道道较深的勒痕是因为口罩对人脸的面积太大D.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浓浓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六、多选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B.将一铜块锉成极细的铜粉就是铜分子C.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七、简答题8.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很难
形状 ,具有__________ 流动性 被压缩,没有确定的__________ .
课堂导案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D)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剧烈
课堂导案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
B)
B.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 D.用盐水腌蛋
课堂导案
4.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
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
学习目标 ................
2
课前预习 ................
3
课堂导案 ................
4
随堂检测 ................
5
课后练案 …………….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动,理 学习重点 1.知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的运动.
C)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 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解扩散现象.
2.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快慢 与温度的关系. 3.了解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和斥力.
2.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快慢
与温度的关系.
课前预习
分子和原子 构成的,分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 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__m. 10-10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做扩散.
课堂导案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弹
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课堂导案
(3)拧下注射器的针头,拉开活塞,用大拇指堵住针头的一端,用力压活塞, 有什么感觉? 结论:分子之间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小时,显示 __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大时,显示__________,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 作用力为__________.
D
)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实验演示:
课堂导案
图1 图2 图3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可以挂住一定质量的钩码而且不会被拉开.
D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 学生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 中的学生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D.固态、液态、气态分子排列都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 上自由跑动
课后练案
1.(2017·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无规则运动
注意:图1中,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要放在下方,避免重力的作用带来干扰.
课堂导案
2.实验探究: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凉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
用滴管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结论: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___.
C.现象:两磁铁相互排斥;推测:分子间有斥力 D.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 有引力
随堂训练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A
)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两珠
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随堂训练
5.下列对物体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
0
课堂导案
2.阅读教材P5的内容,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
归纳总结:
(1)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形状
和__________.
体积
课堂导案 (2)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气
流动性 体具有__________ ,容易被压缩.
课堂导案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 消失的,不可能只有一个力.
随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随堂训练
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右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 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 为(
课前预习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____,由于分子
温度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的运动跟__________ 高 热运动.温度越__________ ,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 剧烈 . 斥力 . 引力 和_________ 4.分子间存在________
课堂导案
一、物质的构成 阅读教材P2的内容,了解物质的构成.
分子 构成的,分 总结: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 不能 分辨. 子很小,人的肉眼__________
二、分子热运动
课堂导案
1.阅读教材P3的内容,了解扩散现象.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______ 都能发生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__________
D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随堂训练
3.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 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D
)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 则运动
B.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之间有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