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随机事件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初步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对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断随机事件的方法。
3.能够运用随机事件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判断随机事件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游戏中出现的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2.呈现(15分钟)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本质特征。
3.操练(15分钟)给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判断题目中给出的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判断能力。
4.巩固(10分钟)讲解随机事件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随机事件判断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概率初步知识归纳(新版)沪科版

26.1 随机事件与概率1.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具有下列三个特性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1) 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进行;(2) 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但事先知道每次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3) 每次试验前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集合为样本空间,用Ω表示,其中的每一个结果用e 表示,e 称为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记作{}e Ω=.2.随机事件在随机试验中,把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却呈现某 种规律性的事情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通常把必然事件(记作Ω)与不可能事件(记作φ)看作特殊的随机事件.3.频率与概率的定义(1) 频率的定义设随机事件A 在n 次重复试验中发生了A n 次,则比值A n /n 称为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记作()n f A ,即 ()An n f A n =.(2) 概率的统计定义在进行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即当试验次数n 很大时,频率()n f A 在一个稳定的值p (0<p <1)附近摆动,规定事件A 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p 为概率,即()P A p =.(3) 古典概率的定义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型:(i) 试验的样本空间Ω是个有限集,不妨记作12{,,,}n e e e Ω=; (ii) 在每次试验中,每个样本点i e (1,2,,i n =)出现的概率相同,即12({})({})({})n P e P e P e ===.在古典概型中,规定事件A 的概率为()A n A P A n ==Ω中所含样本点的个数中所含样本点的个数.(4) 几何概率的定义如果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是一个区域(可以是直线上的区间、平面或空间中的区域),且样本空间中每个试验结果的出现具有等可能性,那么规定事件A的概率为()A P A =的长度(或面积、体积)样本空间的的长度(或面积、体积)·26.2 用列举法求概率1、当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并且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时,可以用被关注的结果在全部试验结果中所占的比分析出事件中该结果发生的概率,此时可采用列举法.2、列举法就是把要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但有时一一列举出的情况数目很大,此时需要考虑如何去排除不合理的情况,尽可能减少列举的问题可能解的数目.3、利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的关键是:①注意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务必相同;②其中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各种情况出现的次数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 ;③在考查各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和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时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4、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得的概率是理论概率,而实验估计值是频率,它通常受到实验次数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因此两者不一定一致,实验次数较多时,频率稳定于概率,但并不完全等于概率。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节“随机事件”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及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随机事件还是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
2.能够运用随机事件的性质和判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运用随机事件的性质和判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问题。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随机事件,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是什么。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随机事件的判断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实例,判断这个实例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1 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概率论知识的前提。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概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和计算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让学生理解概念,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和解释。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计算其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进一步应用,如随机变量的概念。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3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共计48分钟。
在完成《26.1 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之后,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我了解教学效果,还能帮助我解决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26.1 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初步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随机事件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2.掌握计算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计算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的掌握。
3.将概率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问题驱动: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和练习。
3.板书设计:设计好板书的结构和内容,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回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随机事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6.1随机事件教案

26.1《随机事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3)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可以互相转化。
(4).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
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序号1,2,3,4,5。
小兵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取一根纸签。
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5种)2、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一定小于6——必然)3、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不可能)4、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能但也可能不,事先无法确定——随机)活动二: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
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从1到6都可能)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一定大于0 ——必然)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不可能)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可能但也可能不,事先无法确定——随机)二.引入新知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发生的事件.(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序号小于6”,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大于0”,这两个事件是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序号是0”,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7”,这两个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确定.(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序号是1”,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4”.)归纳总结: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三.讲授新课1.举出现实生活你所知道的随机事件与必然事件:任意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是随机事件,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出现“反面向上”);在8:00时拨打查号台(114),“线路接通”是随机事件,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出现”占线“等情况)2.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这是必然事件.例判断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1)乘公交车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2)把铁块扔到水中,铁块浮起来;(3)任选13人,至少有两人的出生月份相同;(4)从上海到北京的D314次动车明天正点到达北京。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节《随机事件》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概率计算。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帮助理解,同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2.学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3.能够应用随机事件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2.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以便于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2.实例材料:准备相关的实例材料,以便于进行实例教学。
3.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于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例如抛硬币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随机事件的分类,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分类,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概率计算练习,例如抛硬币实验的概率计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随机事件概率计算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随机事件的理解和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彩票中奖的概率计算,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概率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初步知识,对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PPT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随机事件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a.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b.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可能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对于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 随机事件教案与反思

26.1 随机事件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东山学校李媚清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一、情境导入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和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类型一】必然事件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随机事件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测量四边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四边形内角和总是36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三】不可能事件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D.太阳从西边升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探究点二: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在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卡片上,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等腰梯形这五个图形,画面朝下随意放在桌面上,小芳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用P1、P2、P3分别表示事(1)“抽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抽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抽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P3<P2<P1B.P1<P2<P3C.P2<P3<P1D.P3<P1<P2解析:∵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P1=35;轴对称图形是等边三角形、菱形、矩形和等腰梯形,P2=45;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菱形和矩形,P3=25,∵25<35<45,∴P3<P1<P2.故选D.方法总结:题考查的是可能性的大小,熟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9题三、板书设计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随机事件:无法事先确定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2.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作P(A).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通过实测理解掌握定义,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素材积累】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教案第26章概率初步26.1随机事件

第26章概率初步26.1 随机事件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意义.2.会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3.从大量实例中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概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会用符号表示概率.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别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难点:理解概率的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三人每次都能摸到红球吗?【尝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必然不会发生,必然会发生.问题:如图,重复抛掷一枚各面上点数分别是1,2,3,4,5,6的均匀骰子,记录每次抛掷后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回答以下问题:(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小于7吗?(3)出现的点数会是8吗?(4)抛掷一次,出现的点数会是6吗?从抛掷结果可以发现:(1)每次抛掷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可能出现的点数共有6种,分别是1,2,3,4,5,6;(2)出现的点数一定小于7;(3)出现的点数一定不是8;(4)抛掷一次,出现的点数可能是6,也可能不是6,无法预先确定.探究新知1.事件的类型可以事先知道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确定性事件不可能事件师生活动:(小组讨论)1.将2个黑球,3个白球,4个红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从中摸出1个球,恰好摸到的球是绿球,是 事件.2.将2个黑球,3个白球,4个红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从中摸出8个球,恰好红球、白球、黑球都摸到,这个事件是 事件.答案:1.不可能 2.必然 师生活动:(小组讨论)下列事件一定能发生吗? (1)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上. (2)买一张彩票,恰好中奖.(3)办公室老师从我们班选一个人去打水,你被选中. (4)守株待兔. 【归纳总结】(老师点评总结)无法事先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例1 判断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乘公交车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 (2)把铁块扔到水中,铁块浮起;(3)任选13个人,至少有两人的出生月份相同; (4)从上海到北京的D314次动车明天正点到达北京. 【解】(1)随机事件;(2)不可能事件;(3)必然事件;(4)随机事件.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即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 (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归纳总结】(老师点评总结)由于两种球的数量不等,所以“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且“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思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相同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要使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则需要使机会均等.练一练:能否通过上题改变袋子中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使“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可以.例如:白球个数不变,拿出2个黑球或黑球个数不变,加入2个白球. 【新知应用】例2 下列事件中,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哪些不一样? (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2点朝上或6点朝上的可能性;(2)从装有4个红球,3个白球的袋中任取一球,取出红球或白球的可能性; (3)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取一张,取到小王或黑桃3的可能性. 【解】(1)出现2点朝上或6点朝上的可能性一样. (2)取出红球或白球的可能性不一样; 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于取出白球的可能性.教学反思(3)取到小王或黑桃3的可能性一样.问题: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一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几种可能?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答案:6种;1 6 .【归纳总结】1.事先不能预料事件是否发生,即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概率的定义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作P(A).【归纳总结】试验有两个共同的特点:(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在这些试验中出现的事件为等可能事件.问题:任意取一枚均匀的硬币随机抛掷一次,观察落地时这枚硬币朝向的结果,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由于硬币是均匀的,出现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完全相等的(各占一半),即等可能性,即正面或反面出现的可能性为一半.又因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1种,正面向上的可能性占总可能性的比值为12,所以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2,即P(正面)=12.【归纳总结】概率可以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一般用某事件的可能性占总可能性的比值刻画.课堂练习1.下列语句描述的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为()A.水到渠成B.只手遮天C.瓜熟蒂落D.心想事成2.如图,转动如图所示的一些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当转盘停止时,猜想指针落在黑色区域内的可能性大小,将转盘的序号按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第2题图3.下列结论:①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机会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②某公司生产的降落伞合格率达99.9%,则使用该公司的降落伞不会发生危险;③如果一件事不是必然发生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④从1,2,3,4,5中任取一个数,是奇数的可能性要大于是偶数的可能性.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4.投掷一枚骰子,出现点数不超过4的概率约是.5.一次抽奖活动中,印发奖券10 000张,其中一等奖一名,奖金5 000元,那么第一位抽奖者,(仅买一张)中奖概率为.教学反思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大小、外形一模一样的5是必然事件.(1)从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一个球,是白球;(2)从口袋中一次任取5个球,全是蓝球;(3)从口袋中一次任取5(4)从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67.获胜;如果朝上的数字不是6,那么乙获胜.为什么?8.从6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5名(n为正整数).(1)当n为何值时,女生中的小芳被选中是必然事件?(2)当n为何值时,女生中的小芳被选中是不可能事件?(3)当n为何值时,女生中的小芳被选中是随机事件?9.随意抛一粒豆子,恰好落在如图所示的圆内,在正方形里面的可能性大还是落在正方形外面的可能性大?参考答案1.D2.④①②③3.④4.235.1100006.解:(1)随机事件;(2)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4)随机事件.7.解:乙获胜的可能性大,因为骰子朝上的数字不是6可能性大.8.解:(1)当n=1时,女生中的小芳被选中是必然事件;(2)当n=5时,女生中的小芳被选中是不可能事件;(3)当n=2或3或4时,女生中的小芳被选中是随机事件.9.解:设圆的半径为1圆的面积为πr2=π,正方形的面积为22=,因为2>π-2,所以这粒豆子落在正方形里面的可能性大.课堂小结⎧⎧⎪⎪⎨⎪⎨⎩⎪⎩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确定性事件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特别注意:不可能事件是确定性事件.概率可以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一般用某事件的可能性占总可能性的比值刻画.布置作业教材第93页习题26.1板书设计26.1随机事件1.⎧⎧⎪⎪⎨⎪⎨⎩⎪⎩必然事件:可以事先知道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确定性事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无法事先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作P(A).教学反思。
沪科版26.1 随机事件公开课课件

(2)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C,就会沸腾. 必然事件
第26章 概率初步
26.1 随机事件
学习目标
1. 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2. 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 (重点) 3.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了解概率的 意义.
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 《守株待兔》的 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道理?
讲授新课
一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一定会发生
一定不会发生
可能发生, 也可 能不发生
知识要点 在每次试验中,可以事先知道其一定会发生的事 件叫做必然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 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 无法事先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 做随机事件.
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 … 表示. 字母A,B,C,
样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最大.
三 概率的概念
合作探究 摸球试验 1. 在一个箱子中放有1个白球和1个红球,它们除颜色 外,大小、质地都相同.现从箱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 一样大 每个球被取到的可能性一样大吗?__________. 2. 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取到红球的可能性?
1 3. 取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__________. 2
合作探究 活动1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 刻有1到6的点数. 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 骰子向上的一面: (1)可能出现哪 些点数? 1点,2点,3点, 4点,5点,6点, 共 6种 .
(2)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发生吗?
不可能发生.
(3)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发生吗? 一定会发生.
二 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26.1 随机事件

国王和大臣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 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叛死刑,这个国家 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 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 “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抽中生 则生,抽中死则死。
问题:在法规中,大臣被
处死是什么事件?
国王和大臣的故事
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 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 毒计.
2.会判断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 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基础题:习题26.1 P91第1,2两题
2、开放题:一个箱子中只 装有12支蓝色或黑色的圆 珠笔,每支钢笔除颜色外都 相同,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 摸到黑色圆珠笔的可能性年3月28日
乘公交车到十字路口, 遇到红灯.
随机事件
把铁块扔到水中, 铁块浮起。
不可能事件
任选13个人,至少
有两人的出生月份相
同.
必然事件
从上海到北京的D314次动 车明天正点到达北京.
随机事件
随意抛掷1000次均匀 的硬币,落地时全部正 面朝上. 随机事件
在10000个白球的口袋中 放入1个黑球,任意摸出 一球,结果是白球.
试分析:“从如下一堆牌中任意抽一张牌, 可以事先知道抽到红牌的发生情况”吗?
一定会发生
一定不会发生
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 生
确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
定 事件。
事
事 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
件
发生的事件。
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
能不会发生的事件。
事件一般可以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游戏规则:选其中一个未 被选过的颜色的笑脸答 题.判断该题是必然事件, 还是不可能事件,还是随 机事件?
2019春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课件:第26章 26.1 随机事件

5.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 44 人,其中男生有 26 人,女生有 18 人,若在此 班上任意找一名学生,找到男生的可能性比找到女生的可能性 大 ( 填 “大”或“小”). 6.如图是几个转盘,若分别用它们做转盘游戏,你认为每个转盘转出红色 和黄色的可能性相同吗?若不同,哪个可能性大?
解:①③可能性相同;②④可能性不同,对于②转出红色的可能性大,对 于④转出黄色的可能性大.
14.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①太阳从西边落下; ②某人的体温是 100℃; ③一元二次方程 x2+2x+3=0 无实数解; ④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解:事件①③是必然事件;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事件④是随机事件.
1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9 个大小和形状一样的小球,其中 3 个 红球、3 个白球、3 个黑球,它们已在口袋中被搅匀.现在有一个事件 A: 从口袋中任意摸出 n 个球,这 n 个球中,红球、白球和黑球至少各有 1 个. (1)当 n=2 时,事件 A 是何种事件? (2)当 n=7 时,事件 A 是何种事件? (3)当 n=6 时,事件 A 是何种事件?
第26章 概率初步
26.1 随机事件
事件的分类 在每次试验中, 事先知道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 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 确定性事件 无法 事先确定 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
自我诊断 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C ) 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 B.篮球队员在罚球线投篮一次,未投中 C.实心铁球投入水中会沉入水底 D.抛出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向上
7.(自贡中考)下列成语描述的事件为随机事件的是( B ) A.水涨船高 C.水中捞月 B.守株待兔 D.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