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

合集下载

如何做好IE工作之IE七大手法

如何做好IE工作之IE七大手法

如何做好IE工作之IE七大手法1. 爬楼梯法在进行IE工作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这就好比爬楼梯一样,要逐步向上达到目标。

首先,了解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找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然后,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他们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达到在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

2. 沟通协调法沟通和协调是IE工作的核心,也是做好IE工作的关键。

在沟通中,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善于引导和协调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协调中,要注重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组织整体的利益。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可以促进各方的合作和配合,达到共同的目标。

3. 数据分析法IE工作离不开数据分析,只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注重细节,关注数据的变化和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同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对比分析、比例分析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4. 优化改进法IE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优化改进是IE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进行优化改进时,首先要对工作流程和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痛点。

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并进行试点和评估。

最后,通过反馈和总结,完成改进措施的推广和应用,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5. 项目管理法在IE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参与和管理各类项目。

因此,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做好IE工作至关重要。

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项目组织和沟通机制。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监控和评估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6. 持续改进法IE工作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ie七大手法介绍

ie七大手法介绍

IE七大手法介绍1. 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在进行情报工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该手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背景、社会关系、经济状况、习惯行为等。

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搜索、公开记录、关系网络、调查采访等。

2. 监视与跟踪监视与跟踪是指对目标对象的行动和活动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

通过监视和跟踪,情报工作者可以获得目标对象的行为模式、活动路线以及与其他人的互动信息。

监视和跟踪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比方通过监控摄像头、GPS定位等技术手段。

3. 拦截与窃听拦截与窃听是指获取目标对象的敏感信息,比方电话通话内容、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这种手法常用于情报工作和调查活动中,通过监听目标对象的通信内容,获取并分析关键信息。

拦截与窃听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窃听设备、黑客攻击、社交工程等。

4. 渗透与潜伏渗透与潜伏是指情报工作者以不同的身份侵入目标组织或群体,获取其内部信息并进行搜集和分析。

这种手法需要情报工作者具备一定的隐蔽和伪装能力,常用的渗透与潜伏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秘密间谍、卧底、虚拟身份等。

5. 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技术手段,从大数据中提取、挖掘和分析有关目标对象的信息。

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情报工作者可以发现目标对象的行为规律、隐藏关系和潜在行动动向。

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工具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等。

6. 人际操纵与鼓励人际操纵与鼓励是指情报工作者通过与目标对象建立关系、操纵其行为和情绪,从而到达获取目标信息的目的。

这种手法需要情报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交际和心理操纵能力,常用的人际操纵与鼓励技巧包括但不限于言语操纵、情感谢励、心理暗示等。

7. 动态追踪与适应动态追踪与适应是指情报工作者在整个情报工作过程中随时调整和适应手法、策略以及目标对象的变化。

在情报工作中,情报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目标对象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和策略以应对新的情况和挑战。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IE 七大手法IE 七大手法(一)1. 愚巧法2. 5WIH 法IE 是由Industrial(工业)Engineering(工程) IE 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升公司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与发展。

简单的说,IE 就是代表合理化、改善的意义,更简单的说IE 就是代表改善。

为什么要有IE ?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改善就是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改善就没有进步。

3.持续的进步是企业及个人长久生存的根基。

4.改善是无止境的,必须长久持续去进行。

IE 七大手法的目的: 1.防错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1次就做好的方法。

2.动改法『动作经济原则』改善人体动作方式,使工作更舒适、更有效率的方法 3.流程法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可改善的方法。

4.质疑创意法(5W1H 法)藉系统性的质问发掘问题真正根源并加以改善的方法。

5.人机法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可改善的方法。

6.双手法探讨人体双手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可改善的方法。

7.抽查法藉抽样观察的方法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防错法:IE 七大手法的目的 保险丝保险丝当用电超过负荷时,保险丝会烧掉而断电,保障用电者的生命、财产的安 家用瓦斯瓦斯是无味、无色的有毒气体,人如果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吸入太多瓦斯,会因此失去生命,于是在瓦斯中加一种臭气,使瓦斯漏气时容易查觉,提醒使用者注意,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相同的理由,在强力胶内加入芥子油,使强力胶味道变的很难闻,以免表少年吸食,影响身体健康。

色笔、荧光笔 很多人看书,常常使用色笔、荧光笔等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段落上做标示,以便日后看书时,可以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相同的想法,书藉常附近有一条分页线,便利读者下次找到上次看到的章节,继续阅读。

防错法(愚巧法)简单的说,就是再愚笨的人来操作或作业也不会发生错误,而考究出来的一种方法。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简介改善(IE)七大手法有哪些?名称目的1.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2.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3.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4.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5.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6.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7.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IE手法—工作简化的循环IE七大手法之一:防错法1.意义防错法又称防愚法,其义为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也就是说,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 狭义: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一套方法),使错误绝不会发生.广义: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一套方法),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体的说”防错法”是:1>.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2>. 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3>. 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能不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2.功用1>. 积极: 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2>. 消极: 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3.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等皆可应用到.4.基本原则在进行”防错法”时,有以下四原则可供参考:1>. 使作业的动作轻松2>. 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3>. 使作业不会有危险4>. 使作业不依赖感官EXL:在连续几个测试站间加档板,防止未测品流至下一站.5.基本原理1>. 排除化: 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2>. 替代化: 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3>. 容易化: 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4>. 异常检出: 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5>. 缓和影响: 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使其缓和或吸收.6.应用原理1>. 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2>. 保险原理: 采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3>. 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4>. 相符原理: 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5>. 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6>. 隔离原理: 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7>. 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8>. 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9>. 警告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即将发生.10>. 缓和原理: 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EXL:1.鸡蛋之隔层装运盒减少搬运途中的损伤.(缓和原理)2.设立多层之检查方法,考试后检查一次看看,有没有犯错的地方.(保险原理)3.自动消防洒水系统,火灾发生了开始自动洒水灭火.(警告原理)4.汽车之安全带,骑机车戴安全帽.(保险原理)5.加保利龙或纸板以减少产品在搬运中之碰伤.(缓和原理)6.原子笔放在桌上老是给别人不经意中拿走,怎么办呢?贴上姓名条或加条绳子固定在桌上.(隔离原理、警告原理、缓和原理)IE七大手法之二—动改法1.手法名称又称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是:*省力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简化原则此原则以最少的劳力达到最大的工作效果,其原为吉尔博斯(Gibreth)最先提出,后经研究整理增删.其中以巴恩斯(Ralph M.Barnes)将之补充完成.2.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3.三大分类为:1>. 有关于人体动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8项.2>. 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6项.3>. 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6项.详细之20项原则将在后面详加介绍.4.有关人体动用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原则1: 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原则2: 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原则3: 两臂之动作应反射同时对称.原则4: 尽可能以最低级动作工作说明:欲使动作迅速而轻易,唯有从动作距离之缩短,以及动作所耗体力减少上着手.欲达到此目的,其实际对策则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及工具尽可能靠近手之动作范围内.工作时,人体之动作可分为下列五级:原则5: 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原则6: 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原则7: 弹道式运动较轻快.原则8: 动作宜轻松有节奏.原则9: 眼睛的视点应尽少变动并尽量接近.原则10: 适当之照明;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所谓合适的照明,其意义应包括:1>.必须有合适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必须有合适颜色的光线,且应避免闪光.3>.必须有合适的投射方向.原则11: 工作抬椅高度适当舒适原则12: 尽量以足踏/夹具替代手之工作.原则13: 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EXL: 将两种功能不同的印章,修改成具有两种功能的单独印章.原则14: 工具物料预放在工作位置.原则15: 依手指负荷能力分配工作.原则16: 手柄接触面尽可能加大原则17: 操作杆应尽可能少变更姿势.IE七大手法之三—流程法现场作业改善方法:IE七大手法之四—五五法1.手法名称:5 * 5W1H法;又称5 * 5何法;又称质疑创意法;简称五五法.2.目的:学习本手法的目的是在:熟悉有系统的质问的技巧,以协助吾人发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3.名词释义3.1 基本观念*头脑就像降落伞,○○○只有在开放的情况下才工作○○○.*工作改善最大的阻碍,并不在于技术不足,而是在于一个人的想法~当他觉得是以最好的方法在工作着,并且以为满足.*当您认为工作已无法改善了,那就代表您已落伍了,虽然您是专家,拥有高深的学识.*一个虽没有多大学识的人,只要他认为工作仍有改善的可能,那么他就比您更适合这工作.3.2 何处最需要改善※您的时间非常富贵,应妥善运用;挑最重要的事情优先做!瓶颈的地方是最值得改善的,顺利的地方留待以后有时间再去研究.耗时多的地方往往是改善的好机会.紧急情况由于材料、工具设备或公文制度造成时间及人力的浪费~是极需改善的地方.浪费须要改善的事物,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除非您小心的观察,否则日过一日在浪费的情况下而不自觉~细心地找出材料、时间及人力的浪费.3.3 工作之构成每一工作均包含三部份:1.预备: 时间和劳力花在诸如调整机器,放置加工物等准备工作上.2.操作: 实际工作,附加价值于产品上.3.收拾: 时间和劳力花在诸如取下加工物,处置残余物屑,存放或清理等工作,无生产性的动作.最易显出改善成果的地方在于免除<操作>,因为它也自动地将<预备>和<收拾>的时间,劳力免除了.请记住<预备>及<收拾>只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并不增加它的价值.3.4 改善之探讨方向每件工作都可依照下列4个主要的方向去探讨可能的方向.应持有「目前的方法绝非仅有而且最好的,必然,有更好的方法」的态度.剔除: 许多操作可能是不必要的,只是萧规曹随习而不察剔除是最好的方向.合并: 将二种以上的动作尝试结合在一起是为合并.吾人应寻求合并的可能性,二个操作一起做可以省掉搬运、检验、存放等动作.如果二个操作不易合并时,应尽可能将搬运合并在操作中.变更/重组: 应改变次序、地点及人员的可能性,这些改变可能引出删除和合并的灵感.简化: 在删除、合并及变更操作等检讨后,研究「如何」来做以达到简化的目的.5W1H 法原则表:IE七大手法之五—人机法1.手法名称:人机配合法(Man-Machine Chart);简称为“人机法”.2.目的: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1>.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2>. 使工作平衡3>. 减少周程时间4>.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5>.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6>.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3.意义:以图表的方式,记录操作人员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并藉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4.应用范围:1>. 1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2>. 数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3>. 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5.功用:1>. 了解在现况下,操作人之时间或机器之时间是否妥善应用.2>. 依上述之记录加以质疑,寻求改善之地方3>. 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IE七大手法之六—双手法3>. :代表:”移动”,表示手由一地点移动到另一地点4>. :代表”把持”,一手握住一个物体,另一手正在工作,此时握住东西之手,是为”把持”之状态.5>. :代表”等待”,一手正在等待下一个动作.6>. :代表”作业”或”操作”,手正从事有生产性的动作,皆是.EXL:将物体结合在一起,分开、弯曲、转动、对准、拿起、放下、抓取等等.7>.正常工作范围:以在坐姿状态双手之正常活动可及之范围,是为正常工作范围,约在37~40公分之范围内.8>. 图表介绍IE七大手法之七—工作抽查法1.定义工作抽查法系指应用统计学上的抽样原理来研究工作中人员与机器设备之活动情形,它是一个了解事实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可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之下获得有关人与设备之间的有用信息.2.常用的三种主要用途:1>. 人与机器活动状况抽样: EXL:决定操作员每天工作占百分之几,空间占百分之几.2>. 绩效抽样: EXL:成型机待机之比率,操作员之工作绩效等.3>. 工作衡量: EXL:建立操作的标准工时,尤其适用于文书性质的作业.3.工作抽查之好处:1>. 观测时间短,并可同时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2>. 调查时间较长,可去除因每日不同之各别所造成之差异现象,因此共结果较为客观可靠.3>. 所被观测的对象所产生的干扰次数及时间较短.总之,工作抽查不需使用马表的技巧,不需费大批专门人员连续时间的观测.更不需对个人的努力或成绩作主观的评判,而能比任何其它测试方法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成本、较佳的客观情形之下,获得有关人员或机器的工作实在状况,作为管理上采取行动的根据.4.实施『工作抽查』的步骤:1>.宣传与训练 2>.究订抽查的目的 3>.详加观察,收集有关资料4>.决定抽查的工作项目 5>.设计记录用表格 6>.决定观测次数7>.决定观测时间 8>.现场观测 9>.观察结果的整理与检讨10>.决定时间标准 11>.决定工作绩效IE手法—时间研究1.定义为一种应用技术,指在决定一合格人员在一定的标准下完成某一定工作所需的时间.其必须先建立标准方法,再建立标准时间.实施「方法改善」,机构方面增加生产降低成本,实施「时间研究」,工作者始可增加收益.2.作用1>. 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2>. 拟订标准时间作为奖金制度的依据.3>. 冯以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4>. 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准备预算的依据.5>. 在制造前先计算其成本.此种数据决定制造成本以及售价都很有价值.6>. 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7>. 决定操作人员操作的安排,一个能操作若干台机器?或需若干人组成一组来操作机器.8>. 除可用以决定直接人工的工资外,并亦可用以间接人工的工资.3.时间研究的目的1>. 作业改善: 透过时间的研究,运用工程分析、作业简化、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则上列几种技法将隐藏现代方法内的无效时间予以清出以便设法去除.所谓无效时间包括:等待时间、间接时间、装卸时间.4.时间研究的准备1>. 工厂布置方法 2>. 产品的制程分割状况 3>. 各工序的作业方法4>. 材料、零件的供应质量是否稳定 5>. 人员流动状况对以上5项先做了解,尤其管理制度不佳的工厂应针对问题进行改善,加上后面的工作准备,时间研究才易奏效.6>. 时间研究方法及用具的决定 7>. 时间研究的观测方法 8>. 作业要素的分清9>. 观测中的记录方法 10>. 记录之整理 11>. 改善项目提出之方法12>. 制订标准时间的方法5.实施「时间研究」的基本程序1>. 选择: 选择需要测时的工作,注意选择适合测时的工作及对象.2>. 记录: 记录所有与工作环境、工作单元和方法及工作人员等有关的资料.3>. 测时: 用测时的方法测计工作中每一单元的时间,至于所需测计的「周程」次数,须足以保证能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实况为准.4>. 检查: 严格检查已记录的各种数据及各单元的时间,确保非生产性单元或偶发性单元均已自生产性单元内分开.5>. 评比: 评比所记录各单元的时间,并决定每个单元的代表时间.6>. 宽放: 决定操作最合适的宽放时间,其中常包括私事、疲劳、程序、临时等宽放.7>. 标准时间: 应明白的公开宣布,有关操作中的各项动作的时间均已订定并规定此等时间为操作的标准时间.6.测时的方法一般做作业测定大致分成直接法与间接法:直接法有: 马表法、摄像机法等.间接法有: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redetermined Motion Time Standard Approach-PTS) 、作业要素法(Work factor-W.F) 、方法时间度量法(Methods-Time Measurement-MTM)等等.最常用之测时法为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time study):即使用马表到现场实地测工作时间,据以订定标准工时的方法.马表测时法常分为四种: 连续记录时法、飞回记时法、累积记时法、周程记时法.7.标准时间的构成标准时间 = 实测时间 + 宽裕时间1>.宽裕时间分为作业宽裕、需要宽裕、疲劳宽裕.1. 作业宽裕主要是材料、零件、机器或工具等关系在连续作业过程中偶然可能产生非正规的作业要素时间. EXL:零件掉落地上要捡起、工作台偶尔要清理等.2. 需要宽裕指连续性的工作中,会因生理上的需要可能之中断时间. EXL:如上洗手间、喝水等.3. 疲劳宽裕指在作业中产生的工作疲劳,会降低工作速度,此疲劳宽裕为弥补其时间. IE手法—工作简化法1.概念工作简化为科学管理之工具.其目的即在利用科学的方法寻求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求工作效率的增加,且使工作都轻松愉快,工作简化主要是消除浪费;而世界上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动作的浪费.改善动作,即可改善工作.所以欲求效率,必须养成「动作观念」(Motion Minded), 即注意动作、分析动作、改善动作,这也就是「工作简化」中从开始就必须建立起来的观念.2.工作简化之优点节省动作减少工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工资3.工作简化之基本原则将现行工作内隐藏的无效工作量与无效时间,设法予以取消,或尽可能予以减小,以合使整个工作时间得以缩短,而提高效率,完成改善工作所希求的目标.4.工作简化的方法1>. 择出生产上或业务上或工作上拟改善的项目:*在生产上或业务上或工作上拟改善的项目. *占大量的时间或人工的工作*反复性的工作*消耗大量材料的工作*布置不当或搬运不可理的工作2.现状分析及检讨使用IE的分析手法如:*工程流程图*制品工程分析*作业者工程分析*工厂布置与搬运*动作分析3.动用5W2H法来发问* WHY? 为何如此做,有否必要?*WHAT? 目的是什么,这个工作(动作)可否考虑?*WHERE? 有无比这里做更好?*WHEN? 时间的安排好不好?有无更好的安排方法?* WHO? 谁来做?几个人做?有否更适当的.*HOW TO DO? 这样做法有没有更好的?*HOW MUCH? 这样做的成本?变更后的成本又如何?IE改善步骤1.解决问题的步骤(QC事项)在推行全公司质量改善的活动里,QC事项(QC Story)是必定要求遵循的方法. 即:四大阶段:※ 计划(Plan) ※ 执行(Do) ※ 检查(Check) ※ 行动(Action) 八大步骤:1>.选择主题(找出工作场所的问题,缩小范围,主题的决定).2>.选择理由(整理选定的主题,目标的明确化,活动计划).3>.现状掌握(正确的掌握现状,提出让人不满意的问题目标设定).4>.分析 (臆设的提出,臆设的检查及证明,不良之处的再度出现.5>.对策 (对策的提出及实施).6>.效果(有形、无形效果之掌握).7>.固定(标准化、彻底的了解、实施、完全的确认).8>.反省(活动的反省、今后的计划、将缺失检讨应用于下次活动).2.改善后的检查表发现任务的检查表※ 五大任务之检查要素:1.品质(Quality)2.成本(Cost)3.生产量(Output)4.士气(Morale)5.安全(Safety)1.品质(Quality)问题点: 维持与提高质量活动的重点: 1>.减少不良的工作减少离散度 2>.减少因疏忽而引起的不良品3>.减少初期的不良产品 4>.减少质量的异常5>.减少赔价请求. 6>.提高质量 7>.提高质量能力活动的结果: 1>.使工程处于安定状态 2>.防止抱怨的再度发生3>.确实的遵守作业指导书 4>.使管理点明确5>.依照管理图进行管理工程 6>.标准化 7>.提高信赖性 8>.使管理制度化2.成本(Cost)问题点: 降低成本活动的重点: 1>.削减经费 2>.节约材料及零件支出 3>.降低单价4>.缩短作业时间 5>.活用时间活动的结果: 1>.减少工数 2>.减少修正的次数 3>.裁减人员4>.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5>.提高设备的转动率.3.生产量(Output)问题点: 量的确保,遵守交货期限活动的重点: 1>.增加生产量 2>.遵守交货期 3>.减少库存 4>.加强存货管理5>.改善配置 6>.提高效率活动的结果: 1>.提高生产力 2>.缩短作业时间 3>.加强管理 4>.改善工具5>.提高设备的运转率4.士气(Morale)问题点: 提高工作场所的气氛活动的重点: 1>.美化环境 2>.提高上班率 3>.配置请求适当 4>.在快乐的气氛下进行QC 5>.领域的活动 6>.提高每一个人的能力 7>.强化质量意识活动的结果: 1>.使改善提案具有弹性2>.创造快乐的工作环境3>.使小组工作圆满成功5.安全(Safety)问题点: 确保安全活动的重点: 1>.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确保自己本身的安全 3>.减少意外事故活动的结果: 1>.整理及整顿 2>.整理环境 3>.加强安全管理※ 问题主要原因的四M要素:1.机械(Machine)2.材料(Material)3.作业人员(Man)4.作业方法(Method)1.机械(Machine)活动的重点(细部的主要原因):1>.机械的哪一部份会影响到所谓的特性呢?(如:品质、运转率等).2>.开始作业时和日常处理(检查、上油).3>.发现毛闰病以及处理(保全).4>.机械应改善的事项(故障率).5>.开始作业时的整理、整顿(环境).2.材料(Material)活动的重点(细部的主要原因):1>.材料的哪一部份会影响到特性(原料质量的不良,性能不足等).2>.被搬入的材料质量有差错(不小心而造成的错误、交货期).3>.作业中有异常材料混入(不小心而造成的错误、环境).4>.材料的处理(质量不良、异常品各种的混入).3.作业人员(Man)活动的重点(细部的主要原因):1>.作业人员中哪一因素影响到特性(经验、技术、教育).2>.作业是否与作业人员的特性一致(重新配置工作与教育训练).3>.作业人员的健康状态(休养、饮食、睡眠).4>.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士气、教育).◎ 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指示图作业◎ 作业人员是否在熟读指导书以后才开始作业.◎ 作业人员按规定作业时,仍然会产生不良产品(必须修改作业指导书,变更作业方法).5>.作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协调性、积极性、士气).4.作业方法(Method)活动的重点(细部的主要原因):1>.作业方法的哪一点会影响到特性(工程质量能力、作业准备).2>.作业的顺序保持现状好呢?或者按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顺序、进行方法).3>.是否在没有使用作业指导书之下进行作业.4>.对于变更作业指导书的处置(作业的进行方法).5>.作业指示图是否应,改善以及是否有不适当之处.6>.作业人员的安全之确保(安全纲).7>.作业场所的配置有否缺陷?※5W2H之要素:1>.谁(WHO) 2>.什么(WHAT) 3>.在哪里(WHERE) 4>.何时(WHEN) 5>.为什么(WHY> 6>.如何做(HOW TO DO) 7>.做多少(HOW MUCH)3. 产生改善构想的方法3.1 集益思广 3.2 缺点列举法 3.3 奥斯本式自问法 3.4 KJ法3.5 关联图法 3.6 系统图法 3.7 其它生产线平稳法1.概念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所造成的之等待或滞留现象.广义上也包括课与课之间的平衡.2.目的1>.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2>.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3>.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4>.稳定产品质量. 5>.提升工作士气,改善作业顺序.3.生产线平衡表示法一般使用生产流动平衡表来表示,纵轴表示时间,横向则依工程顺序表示,并划出其标准时间,划法可使用曲线图或柱状图4.工作简化的方法1>. 予订定各工程顺序(作业单位),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内.2>. 测算各工序实质作业时间以DM(Decimal Minute)为单位记入平衡表内.注:1DM=0.01分=0.6秒3>. 清点各工序作业人数,度记入人员栏内.4>. 一人实质作业时间/人数=分配时间,记入时间栏.5>. 此分配时间划出柱状图或曲线图.6>. 在分配的实质时间最高的这一工序顶点横向划一条点线.7>. 计算不平衡损失=(最高的DM*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8>. 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实质时间(1人)合计/最高的DM*合计人数).9>. 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10>. 如使用输送带之动力传送,则应计算输送带的流动速度(M/时间单位)称为节拍时间,符号为TC.通常TC=实际工作时间+生产量.5. 研究与改善改善依三个方向来进行:1>.不平衡的检讨与改善:*作业分割*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提高机械效率*提高作业者的技能*增加作业者2>.从作业方法改善动用改善四要法(工作简化法)进行作业方法改善.3>.与生产计划的节拍时间检讨改善改善技巧的注意:1.当生产线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习惯用人员增补不弥补,不足为取,也可以对材料、零件包括设计方法来检讨,有否缩短工时的方法.2.生产线补进的新手,因对工作的熟悉和练程度不足,尤其是注意其工作配置.。

IE 七大手法简介

IE 七大手法简介

动改法
意义 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力劣时的动
作原则,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以减少 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改善原则为”颉而勃斯(BILBRETHS)所首创称为”动作经济 与效率法则”.指经若干详加研究改地而成,称之为”动作经济原则” 为更易表现其含义,我们称之为”动作改善原则”
度的技能.
防错法
功用 积极:使用任何错误,绝不会发生 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应用范围 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吕使用上,以及字处理上皆可应用 到.
防错法
基本原则
(一)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颜色失误,区分颜色 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
1.以”复写”方式来完成 2.以”透视窗”方式来完成 3.以”拓用”方式来完成 4.以”口诵”方式来完成 5. ”复诵”方式来完成 (八)层别原理 1.以线条之粗细或形状加以区别 2.以不同之颜色代表不同之意义 或工作之内容 (九)警告原理 (十)缓和原理
二.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省力动作原则 省时动作原则 动作舒适原则 动作简化原则
1
容易化
替代化 3
2
4
排除化
异常 检出
5
缓和 影响
防错法
应用原理 I
(一)断根原理 1. 藉”排除”的方法来达成 2.藉”不对称的形状“来达成
(二)保险原理 1.藉”共同”动作必须同时执行 来完成 2.藉”顺序”动作来完成 3.藉”交互”动作来完成
(三)自动原理 1.以”浮力”的方式来控制 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3.以”光线”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4.以”时间”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5.以”方向”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6.以”电流”控制的主式来完成 7.以”温度”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8.以”压力”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使动作节奏发生停顿,动作效率随之降低。因此,安排动 作时应使动作路线尽量保持为直线或圆滑曲线。
二、动改法
有关人体动作方面:
(7)节奏轻松原则 在工作现场应尽量创造条件使作业者的动作没有限制
,这样在作业时,心理才会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8)利用惯性原则
二、动改法
有关人体动作方面:
(9)手脚并用原则
一、抽查法
目的: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之下获得有关人与设备之间的有 用信息。
优点: 1、观测时间短,并可同时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 2、所被观测的对象所产生的干扰次数及时间较短。 3、调查时间较长,可排除因每日不同个别所造成之差异的干扰现象,因此结果
较为客观可靠。
一、抽查法
实施步骤: 1.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 2.调查项目分类; 3.决定观测方法; 4.向有关人员说明; 5.设计调查表格; 6.试观测,决定观测次数; 7.决定观测时刻; 8.检查异常值作出结论。
七、流程法
符号定义:
主要工序
记号
定义
加工
使原料、零件或产品的形状、性 质进行改变的过程。
检验
检验质量状况,和标准比较。
搬运 等待 储存
物品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未能按计划处滞留状态。 按计划进行储存的过程。
示例:
七、流程法
三、双手法
图表记录格式:
三、双手法
分析改善要点:
1、尽量减少操作中的非加工动作 2、排列成最佳顺序 3、合适时合并动作 4、尽可能简化各动作 5、平衡双手的动作 6、避免用手持物 7、工作设备应合乎工作者的身材
目录
抽查法 动改法
流程法
IE 七大手法
人机法
双手法

IE七大手法及流程法

IE七大手法及流程法

IE七大手法及流程法引言IE(涉及、综合、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流程,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中。

本文将介绍IE的七大手法及流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IE方法。

一、提出问题 (Investigation)在IE方法中,首先需要提出明确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是针对一个具体情况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某个目标的实现路径。

不论问题具体与否,都需要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

二、搜集信息 (Enquiry)在搜集信息阶段,我们需要广泛地获取相关的信息。

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官方报告、采访专家、观察实际情况等方式来获取必要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收集的信息应当准确、全面、客观。

三、整理信息 (Evaluation)整理信息是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分类。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整理。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四、分析问题 (Analysis)在分析问题阶段,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可以使用SWOT分析法、鱼骨图法等来识别问题的因素和原因。

通过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五、制定方案 (Invention)制定方案是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可行性、可持续性和效果等因素。

可以通过讨论、头脑风暴、决策矩阵等方法来确定最佳方案。

六、执行方案 (Execution)执行方案是将制定的方案付诸实施。

这一阶段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负责实施和监督。

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沟通、协调和反馈,以确保方案得以有效执行。

七、评估结果 (Examination)在实施方案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

这一步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评估结果应当基于事实和数据,以客观和科学的方式进行。

结论IE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流程,通过七大手法及流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问题、制定方案和实现目标。

IE 七大手法

IE 七大手法

IE培訓教材I.E七大手法的介绍1. 5X5法:定义:称质疑创意法,藉质问技巧来发掘改善构想。

2. I.E基本ECCS法:定义:ELIMINATE排除COMBINE 结合CHANGE 更换SIMPLIFY 精简3. 动改法:定义:改善人体动作,减少动作的疲劳,不蛮干。

4. 双手法:定义: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探讨使用身体部分动作距离,重量阻力,缺失的分析调整。

5. 人机法:定义:研究探讨人机的互动情形,作分析改善。

6. 搬运法:定义:对象「取、放、排、方向变更、地点变化、安装」移动的方法。

7. 工时法:定义:如何利用时间、时间分析改善不良工时方法。

8. 流程法:定义:探讨不同的工作站或整条line流程之「人、机、物」动线顺畅之探讨。

9. 防错法:定义:如何防止作业错误,养成一次做好习惯。

10. 布置法11. 脑力激荡法12. 4M改善法13. 提案改善法IE手法的运用要领与实务实例解析一、五五法分析与范例1. 五五法:又称质疑创意法2. 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 Much)3. 5W1H提供您针对疑问,做有系统化的分析。

4. 应用四种考虑改善步骤(简化、重排、合并、删除)来解决问题。

5. 以下列出如何以科学化处理态度,对每一件问题或做一件事,依5W1H逐一检讨,然后以四种方式加以改进。

二.运用现场4M要领实例(一) 操作人员1.专业人才的比例、心态、流动率2.专业能力3.遇到问题担当能力4.工作效率5.工作关系6.支持/改善意愿7.冲突件数/人际关系8.人效(二) 材料1.材料位置2.备料能力3.供货商周转4.结构修正比率5.不良数6.呆滞&报废7.料的位置之度(流程/作业顺畅) 8.超额用料(三) 设备1.设备位置之顺畅2.设备负荷能力3.设备保养能力4.标准化5.操作落实度6.精密水准(客户---品质)7.效率水准----产能8.折旧(贡献度)----利润(四) 方法1.计划能力2.顺畅瓶颈3.沟通协调4.齐全度(体制)5.运作情形分析6.提案运作成果7.交流互动的方法8.P.D.C.A9.防误能力(不犯第二次缺失)IE改善要三找? 找原因;找源凶;找对策。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双手法是以操作人员双手为对象,运用双手 操作图记录作业动作。对所记录的双手作业顺序、 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改善其中不合理、 不平衡、不经济的动作,用于指导操作者有效运 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的一种方法。
1.适用于以人的双手作业为主的工作 2.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 3.该工作有高度重复性
1.有关人体动作方面 (1)双手并用原则 (2)对称反向原则 (3)排除合并原则 (4)降低等级原则 (5)免限制性原则:在工作现场应尽量创造条件使作业者的动作没 有限制,这样在作业时,心理才会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6)避免突变原则:动作的过程中,如果有突然改变方向或急剧停 止必然使动作节奏发生停顿,动作效率随之降低。因此,安排动作时 应使动作路线尽量保持为直线或圆滑曲线。 (7)节奏轻松原则:动作也必须保持轻松的节奏,让作业者在不太 需要判断的环境下进行作业;顺着动作的次序,把材料和工具摆放在 合适的位置,是保持动作节奏的关键。 (8)利用惯性原则 (9)手脚并用原则 (10)适当姿势原则
1.研究操作者双手的动作使其平衡 2.发掘“独臂式”的操作 3.发现拌手,找寻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1.决定起始点:仔细观察双手操作全过程,决定操作中的循环周期、 起点和终点。 2.记录基本数据:作图时,先在左上角记录有关数据,如工作名称、 现行方法、研究日期、操作者等。 3.画平面布置图:在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描述操作对象、 操作工具的名称。 4.左右手作业简图:一次只观察一只手的动作,记录到表格上,左右 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 5.数据统计:记录完成后,对左右手的动作数量在图表右下方分别进 行统计。 6.制定改善方案。
1.人类五官具有的防错装置功能
Ø用颜色表示和识别符号; Ø类似零部件和材料隔离放置; Ø手感识别; Ø注意事项用大字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示; Ø启动警铃报警的装置; Ø考虑噪声水准、换气、空调等。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21
更多防呆案例

这个防呆案例是一个微波炉用果汁壶,当这个壶在微波炉中加热后,温度高的话 则在它的一个特殊标贴中显示出“HOT”,这样就提醒了取东西的人避免烫伤。
22
更多防呆案例

这个防呆案例是国外现在用的ATM机,不需要插入机器只要扫描即可,既防止了 “吃卡”也减少了卡离开时可能形成的风险。
23
28
动改法
1.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 力省时的动作原则,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 值得改善之处,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 2.动作改善原则为“吉尔勃斯”(Gilbreths)所首创称为 “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后经若干学者详加研究改进 而成,称之为“动作经济原则”,为更易表现其含义, 我们称之为“动作改善原则”。 3.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二项。
7
防呆法的应用原理
1.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
(1)藉“排除”的方法来达成
例:录音带上若录有重要的资料想永久保存时,则可将侧 边防再录孔之一小块塑料片剥下,便能防止再录音。
8
2.保险原理
藉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符号: (1)藉“共同”动作必须同时执行来完成 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插 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 生产实例:操作冲床之工作,为预防操作人员不小心被手夹伤 ,所以设计一双手必须同时按操作钮下去,才能执行工作。
9
3.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 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 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 (1)以“浮力”的方式来控制 例:抽水马桶之水箱内设有浮球,水升至某一高度时,浮 球推动拉杆,切断水源。 (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电梯超载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钟也鸣 起。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 IE七大手法是协助我们改善我们工作的技术。同时它 也是我们做改善的一种方法、技巧。
– 以不教而战,谓之杀。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精品文档
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 通常我们解决一个问题会经历哪些步骤?
– 确认、分析问题,挖掘问题的本质。 – 整体上分析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宏观方向。 – 再着手微观,面对细节各个击破。
精品文档
IE七大手法简介
名称 1.抽查法 2. 5*5w1h 3.流程法
4.防错法
5.人机法
6.动改法
7.双手法
改善(IE)七大手法有哪些?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
的真象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 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 能够具体实现.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 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 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
精品文档
IE七大手法的存在价值
• 为什么要有IE七大手法?
精品文档
流程法
• 相关符号
符 號名 稱
說 明
操 作 對 物 料 實 施 加 工 運 送 物 品 在 兩 操 作 間 之 運 輸 檢 驗 品 質 數 量 之 檢 查 延 遲 物 料 停 留 工 作 站 等 操 作 儲 存 物 料 進 倉
– 具体的抽查次数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定的.
公式如:n=P(1-P)Z2/E2
•P-观测事件发生率 • n-观测次数 • Z-正态分布下的Z值 •E-绝对精确度

IE7大手法

IE7大手法

IE七大手法1、工程分析2、动作研究3、价值分析4、现场改善5、工厂布置6、搬运分析7、时间研究人机法﹑五五法﹑動改法﹑雙手法﹑防錯法﹑抽查法﹑流程法IE七大手法是以下几种:工程(程序)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法、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才能是刻苦的忍耐!7大手法详解:1、程序分析(整个制造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图;产品或材料或人的流程分析;布置与路线分析------线路图、线图;闲余能量分析-------联合程序分析;工作时双手的移动操作者程序图)2、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就是在生产现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双手操作分析)3、动作分析(17个基本动作)4、作业测定(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工人按照标准完成基本工作所需的时间)5、时间研究6、工作抽样(调查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制定时间标准)7、预定时间标准(主要是用MOD法)*5W1H法.*防呆法.*流程分析法(包括产品流程分析,加工路线分析,搬运分析,管理及事务流程分析).*作业分析法(包括工序作业分析,工组作业分析,人机分析)*动作分析法(动作要素分析,瞬时动作分析,微动作分析).*时间研究(秒表测时法,工作抽样法,PTS法,标准资料法).*抽样检查法.IE七大手法定义较广1.動改法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干.2.防錯法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3.五五法藉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4.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5.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6.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係,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7.抽查法藉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_________________真實的七大手法1.程序分析2.動作分析3.時間研究4.人機配比5.生產線平衡6.作業測定7.工作抽樣IE七大手法介紹一、什麼是IE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IE七大手法说法大全

IE七大手法说法大全

改善(IE)七大手法一、防錯法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二、動改法改善人體動作的方法,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干.三、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系,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四、五五法藉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五、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六、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七、抽查法藉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意義一、防錯法又稱防愚法,其意義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錯事.亦即,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狹義:如何設計一個東西,使錯誤絕不會發生.廣義:如何設計一個東西,而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體的說”防錯法”是::1.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一不需要注意力.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做錯的構造一不需要經驗與直覺.3.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能不出差錯的構造一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度的技能.功用1.積極:使任何的錯誤,絕不會發生.2.消極: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程度.應用範圍任何工作無淪是在機械操作,產品使用上,以及文書處理等皆可應用到,.基本原則1.使作業的動作輕松.2.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3.使作業不會有危險4.使作業不依賴感官.基本原理1.排除化:剔除會造成錯誤的原因.2.替代化:利用更確實的方法來代替.3.容易化:使作業變得更容易、更合適、更獨特,或共用性以減低失敗.適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個別化.4.異常檢出:雖然已經有不良或錯誤現象,但在下一製程中,能夠之檢出,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5.緩和影響:作業失敗的影響在其波及的過程中,用方法使其緩和或吸收.應用原理1.斷根原理:將會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掉,使絕不發生錯誤.2.保險原理:藉用二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符號.3.自動原理: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目前這些自動開關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簡易的”自動化”之應用.4.相符原理:藉用檢核是否相符合的動作,來防止錯誤的發生.5.順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的前後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6.隔離原理:藉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護某些地區,使不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隔離原理亦稱保護原理.7.復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復制”方式來達成,省時又不錯誤.8.層別原理:為避免將不同之工作做錯,而設法加以區別出來.9.警告原理:如有不下沉的現象發生,能以聲光或其他方式顯示出各種”警告”的訊號,以避免錯誤的即將發生.10.緩和原理:以藉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後所造成的損害,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度.二、動作改善法簡稱為”動改法”,是:省力動作原則;省時動作原則;動作舒適原則;動作簡化原則動作改善原則可分為三大類二十項.三大類分為:1.有關于人體動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8項:(1).兩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2).除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空閑;(3).兩者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4).盡可能以最低級動作工作;(說明:欲使動作迅速而輕易,唯有從動作距離之縮短,以及動作所耗體力減少上著手.欲達到此目的,其實際對策則為選取級次最低之動作,使動作範圍縮小.並使物料及工具盡可能靠近手之動作範圍內.工作時,人體之動作可分為下列五級)(5).物體之”動量”盡可能利用之:但需用肌力製止時,則應將其減至最小度.(6).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直線運動為佳.(7).彈道式運動較輕快.(8).動作宜輕松有節奏.2.有關于工作場所之布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6項.(9).工具物料應置于固定處所.(10).工具物料裝置應依工作順序排列並置于近處(11).利用重力上料,愈近愈佳:零件物料之供給,應利用重力上料及各種盛具送至工作點,愈近愈佳.(12).利用重力墮送(13).適當之照明(14).工作椅高度適當舒適.3.有關于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共包含6項.(15).盡量以足踏/夾具替代之工作(16).盡可能將二種工具合並.(17).工具物料預放在工作位置.(18).依手指負荷能力分配工作.(19).手柄接觸面盡可能加大(20).操作桿應盡可能少變更姿勢.三、流程法目的:學習以符號及有系統化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過程.意義:流程圖為一種圖表,以適當之符號來表現,觀察及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過程.適用範圍:1.該件工作必需經歷一個以上的不同地點的動作,才能完成.2.該件工作,必須經由一個以上的人來完成.如:廚師制作糕餅之過程;病人之醫院掛號,看病,取藥之過程.功用1.用以記載現行工作之過程.2.依1之記錄,加以質問,尋求改善之地方.3.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IE七大手法在IE中有很多与数字有联系的东西,比如IE七大手法就是我们常常提到而且常常用到的知识。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动作经济性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作经济性原则的内容
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人体的动作应尽可能不使用低等级的动作 尽可能使用物体的动能 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 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 前面近处
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坐椅式样及 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事宜 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 替 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 工具及物料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
5W1H法
WHAT------什么
改善对象是什么? 改善的目的是什么? 做什么?
WHERE------何处
在何处做? 是否在别处做的效率更好? 发生在何处? 作业者或作业的地点是否适当?
WHEN------何时
可否改变时间,顺序? 可否改变作业发生之时刻? 何时做最好?
WHO------谁
是否可找其他人来做? 有谁可以做得更好? 人的组合或工作分担是否恰当? 作业者之间或作业者与机器,工具间之关系 有重新检讨的必要?
WHY------为何
将所有事物先怀疑多次,在做深入研究。 把其他4W1H用WHY来质问,检讨,并找出 最好的改善方案。 为何要如此做? 为何要用目前的机器,人来做这种工作?
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 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 下,对一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 时间。 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操作者必须是 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他做; 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 过完全的训练;操作时不能过度紧张,也不 能故意延迟,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

动作改善法(IE七大手法)

动作改善法(IE七大手法)
27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有关人体运用的原则 6﹑避免突变原则: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 动作过程中,如果突然改变方向或急剧停止肯定使动作 节奏发生停顿,造成动作效率降低。所以,作业动作设计时 要使动作路线尽量保持直线或圆滑曲线。
28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有关人体运用的原则 6﹑避免突变原则: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
4、使动作轻松: 动作轻松,可促使作业顺畅,及有规律并可减少疲劳,
促进作业安全。 例,活用倾斜式料架;
0.005分/次
0.005分/次
增大放入口






☆ 省掉弯腰姿势
☆ 省掉回头转身
☆ 工具容易存取
13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的四个基本原理: 4、使动作轻松: 如,汽车装配时车轮由自动提升设备,自动提升到与车轴高 度,操作人员只需要用开关进行控制就可以了
20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有关人体运用的原则 应用案例:
单手作业
双手对称反向作业
21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有关人体运用的原则 4﹑降低等级原则:尽量用最低等级动作来工作 人体的手动作可以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低的动作,用 时越短且不易疲劳。为使工作高效,且不易疲劳,就要用低 等级的动作来工作。换句话说:物料与搬运距离越近越好。
物料存放在物料 盒中按加工的顺 序摆放
34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有关工作场所布置和环境的原则 9﹑固定位置原则:工具物料要放置在固定的地方
35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有关工作场所布置和环境的原则 9﹑固定位置原则:工具物料要放置在固定的地方

IE(改善)七大手法

IE(改善)七大手法
因基片磨损而必须换基片,但因忘记换基片而使 基片尖端发生不合标准情形,此时即成为不合块 金直径之标准。 改良后:使控制盘记忆常数达 到基片换装之常数时即停止机械。到达基准数时, 灯泡点灯、机械停止动作、由此换装基件。 效果:消除忘记换装基片使不良变零。)
• 4.相符原理 • 5.顺序原理 • 6.隔离原理 • 7.复制原理 • 8.层别原理 • 9.警告原理 • 10.缓和原理
二、动 改法
• 概念: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
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 目的 :应用有关动作改善的基本原则来改善个人、
家庭及公司内的工作方法,以达到舒适、省力、 省时、高效的境界。
• 应用范围:1)适用于生活上个人及家庭内之工作
改善;2)适用于工厂或办公室有关于人体工作方 面的改善。
IE(改善)七大手法
讲课内容:
• IE七大手法简介及用途(重点讲) • IE改善步骤及创意 • IE七大手法与QC七大手法的差别 • IE手法有哪些
七大手法简介
• 一.防止呆子法(Fool-Proof)——防 呆 法 • 二.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动 改法 • 三.流程程序法——流 程 法 • 四.5X5W1H——五 五 法 • 五.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人 机 法 • 六.双手操作法——双 手 法 • 七.工作抽查法——抽 查 法
• 1.发现人为疏忽 • 2.设定目标,制定实施计书 • 3.调查人为疏的原因 • 4.提出防错法的改善案 • 5.实施改善案 • 6.确认活动成果 • 7.维持管制状态
防呆法基本原理
• 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要因。 • 替代化: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 • 容易化: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

IE的七大手法

IE的七大手法

IE的七大手法IE七大手法是协助我们改善工作的技术。

第一法:防呆法意义: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法。

应用范围:机械操作、工具使用、设计、文书处理、物料搬运基本原则:使动作轻松、不要技能与直觉、不会有危险、不依赖感官第二法:动改法意义:应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以达到省时、省力、舒适、有效的境界。

应用范围:①生活上个人及家庭内之工作改善。

②工厂或办公室、关于人体工作方面之改善。

第三法:流程法意义:利用流程图以特定的符号做有系统的观察及记录整个工作完成的过程并加以质问以寻求改善。

应用范围:于人或物的所有流动过程,如作业、搬运、不良回馈等等。

第四法:五五手法意义:是一种反复多次探讨问题质疑的技巧,以协助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

应用范围:任何阶层、任何所象的任何问题点。

基本原则:主要是5W1H。

第五法:人机法意义:利用人机配合图来研究人员与工作机器、工治具的组合运用、改善机器与人的等待时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应用范围:所有操作机器、工治具的站位。

基本原则:发掘空间与等待时间、使工作平衡、减少周程时间、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第六法:双手法意义:利用双手操作分析图,研究双手在操作时“闲置”的状况,并寻求改善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双手的能力。

应用范围:高度重复性且以人为主的工作,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

基本原则:研究双手的动作,以求其相互平衡、显现出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位置、改善工作布置、协助操作技术的训练第七法:抽查法意义:利用抽样原理,以推测人或物之作业真象,以利进行分析改善。

应用范围:●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所占之百分率●机器设备之维修百分率或停机百分率●现场操作人员从事有生产性工作之百分率●决定标准工时之宽放时间百分率●用以决定工作之标准工时●商店顾客类别或消费者全额或光顾时刻次数等之分配比例之资料工作抽查好处:●观测时间短,并可同时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调查时间较长,可去除因每日不同之各别状况所造成之差异现象,其结果较为客观可靠●所被观测的对象所产生的干扰次数及时间较短我来教你!!!。

精益生产之IE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之IE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之IE七大手法精益生产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并最大程度地消除浪费。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效生产。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中IE的七大手法。

1. 标准化作业方法标准化作业方法是IE的重要手法之一,它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作业方法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

标准化作业方法的关键在于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导,确保每个工序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产生重复工作或不必要的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浪费。

2. 5S整理法5S整理法是一种用于组织和管理工作环境的方法,它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步骤,提高工作环境的效率和质量。

整理:对工作区域进行分类整理,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和工具。

整顿:对工作区域进行整顿,使得工具和设备的摆放有序,方便取用。

清扫:定期进行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清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干净,避免灰尘和杂物的积聚。

素养:培养员工的素养和工作态度,确保工作环境的维护和保养。

5S整理法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

3. 价值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不必要的流程和浪费,并进行改进的方法。

通过价值流分析,可以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不必要的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价值流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绘制当前状态的价值流图,记录下每个工序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2.识别出不必要的流程和浪费,例如等待时间、运输时间和过度生产等。

3.制定改进计划,消除不必要的流程和浪费。

4.绘制未来状态的价值流图,展示改进后的生产过程。

通过价值流分析,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工序平衡工序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各个工序的工作量,实现生产线平衡和资源的均衡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浮力”的方式来控制。 例:抽水马桶之水箱内社有浮球,水升到某一高度 时,浮球推动开关拉杆,切断水源。 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电梯超载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 钟也鸣起来。 3.以“光线”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自动照相机,光线如果不足时,则快门按不下去。 4.以“时间”控制方式来完成。 例:肯得基洗手间内的水龙头及烘手机,按一次只有10秒钟, 时间一到自动停止。 5.以“方向”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超级市场内进口及出口用栅栏分隔开,只能进不能出或 只能出不能进。
1 替代化 2 排除化
容易化 3 4 5 異常 檢出 緩和 影響
下一頁
回目錄頁
防錯法
應用原理 I
(一)斷根原理 1. 藉”排除”的方法來達成 2.藉”不對稱的形狀“來達成 (二)保險原理 1.藉”共同”動作必須同時執行 來完成 2.藉”順序”動作來完成 3.藉”交互”動作來完成
下一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目錄頁
(三)自動原理
下一頁
回目錄頁
二.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省力動作原則 省時動作原則 動作舒適原則 動作簡化原則 目的 學習有關動作改善的二十個基本原則.應用這些原則來改善個人, 家庭公司內的工作方法,以達到舒適,省力,省時,有效率境界 乃是并不使操作” 加班” 不是嘴 “經濟有效”一詞者,乃是并不使操作”加速”或”加班”,不是嘴 經濟有效”一詞者 乃是并不使操作 加速” 巴上光喊著”快點” 快點 快點” 的無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 的無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而是 巴上光喊著”快點”!!”快點”!!的無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 而是 研究一個用力最少,疲勞最少 又舒適,而又能達到最高效率的途徑 疲勞最少,又舒適 研究一個用力最少 疲勞最少 又舒適 而又能達到最高效率的途徑 或方法
下一頁
回目錄頁
防错法
功用 积极:使用任何错误,绝不会发生 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应用范围 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 到.
下一頁
回目錄頁
防错法
基本原則
(一)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一 使作 使作业
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顏色失误,区分顏 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 (二)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 二 使作 不要技能与 使作业 需要高度技能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用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 或支援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 (三)使作业不会有危險 三 使作 使作业 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帶來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又马虎行为 或勉強行为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裝设无马虎或无法勉強的裝置. (四)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四 使作 不依赖 使作业 依赖像眼睛,耳朵,感官等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減少用人 的感官來判断的作业,又一定要依赖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現设法使 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斷.
时间
人物
事件
小王感冒发烧 去医院看病
地点
某医院
23
看病流程改善
一定要去挂号 吗?
只要导入系统连网管 控,就可以取消! 就可以取消!
一定要划价吗? 一定要划价吗?
24
看病流程改善 2009年某日 年某日 上午8点 上午 点
A:患者小王 患者小王 B:门诊医生 门诊医生 C:化验室医生 化验室医生 D:缴费处医生 缴费处医生 F:药房医生 药房医生
下一頁
回目錄頁
流程法
應用範圍 1.該件工作必需經另一個以上不同地點的動作,才能完成 2.該件工作,必需經由一個以上的人來完成
下一頁
回目錄頁
看病流程改善 2005年某日 年某日 上午8点 上午 点
A:患者小王 患者小王 B:挂号科医生 挂号科医生 C:门诊医生 门诊医生 D:化验室医生 化验室医生 E:划价科医生 划价科医生 F:收费处医生 收费处医生 G:药房医生 药房医生
(三)自動原理
11.以“数量”方式来检核。 例:开刀手术前后必须点核工具,纱布等数量是否一致,以免 有工具或纱布遗留在人体内,造成医疗事故。 12.其他 例:自动消防洒水系统,火灾发生了开始自动洒水灭火。
防錯法
應用原理 II
(四)相符原理 1.依”形狀”的不同來達成 2.依”符號”指示來達成 3.依”數學公式”檢核方式來完 成 4.以”聲音”方式來檢核 5.以”發音”方式來檢核 6.以”數量”方式來檢核 7.順序處理 (五)順序處理 1.以”編號”方式來完成 2.以:斜線”方式來完成 (六)隔離原理 (七)復制原理 1.以”復寫”方式來完成 2.以”透視窗”方式來完成 3.以”拓用”方式來完成 4.以”口誦”方式來完成 5. ”復誦”方式來完成 (八)層別原理 1.以線條之粗細或形狀加以區別 2.以不同之顏色代表不同之意義 或工作之內容 (九)警告原理 (十)緩和原理
(4)五五法 (4)五五法
借著质问的技巧來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质问的技巧來发掘出改善的构
(5)人 (5)人机法
研究探讨操作人呐与机器工作的过 研究探讨操作人呐与机器工作的过程,借以发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6)双 (6)双手法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进行的过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进行的过程,错以发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三)自動原理
6.以“电流”用量的方式来完成。 例:家庭的电源开关皆装置保险丝,用电过量时保险丝就熔断, 造成断电。 7.以“温度”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电冰箱之温度控制,冷度够时,自动停止温度上升时,自 动开启。 8.以“压力”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厨房内高压锅当压力过大时,泄压阀就开启泻压,避免压 力过大发生爆炸。 9.以“记数”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例:机器生产一定数量必须保养 10.以“声音”方式来检核。 例:附有音乐之按键,当按键力道不够时,音乐不响表示数字 没有键入,须重新再键入。
(三)有關于工具設備之原則 三 有關于工具設備之原則
1.盡量以足踏/夾具替代手之工作 2.盡可能將二種工具合并 3.工具物料預放在工作位置 4.依手負荷能力分配工作 5.手柄接觸面盡可能加大 6.操作杆應盡可能少變更姿勢
下一頁
回目錄頁
动作改善技巧
剔除 合并 重组 简化
三.流程法(流程程序法)
目的 學習以符號及有系統化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過程 意義 流程圖為一種圖表,以適當之符號來表現,觀察及記錄一件工作完成 的過程,流程程序法為”制程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朮,也是降 低”隱藏成本”分析的最有力工具,由于流程程序法清楚地標出所 有的加工,搬運,檢驗,遲延等事項,据以研究分析,設法減少各種事象 的次數與所需及距離,降低”隱藏成本的情況由此可顯示出來
下一頁
回目錄頁
动改法
功用 減少操作人員疲勞. 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 提高工作的效率 應用範圍 1.適用于生活上個人用家之工作改善. 2.於工廠或是有關于人体工作方面的改善 .
下一頁
回目錄頁
动改法
基本原則
(一)有關人体運用原則 一 有關人体運用原則
1.兩手同時開始完成動作 2.除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空閑 3.兩臂之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減少疲劳使工作更为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減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3)流程法 (3)流程法
研究探讨牽涉到几个不同工作或地点之流动关糸, 研究探讨牽涉到几个不同工作或地点之流动关糸,以发掘也可資改善 的地方. 的地方.
下一頁
回目錄頁
IE七大手法簡介 IE七大手法簡介
下一頁
回目錄頁
防錯法
排除化:剔除會造成錯誤的原因 排除化 剔除會造成錯誤的原因 替代化:利用更確寮的方法來代 替代化 利用更確寮的方法來代 替 容易化:使作業得容易 更合適, 使作業得容易,更合適 容易化 使作業得容易 更合適 更獨特,或共同性以減低失敗 或共同性以減低失敗, 更獨特 或共同性以減低失敗 適合化,共同化 集中化,特殊 共同化,集中化 特殊/個 適合化 共同化 集中化 特殊 個 別化. 別化 異常化:雖然已經有不良或錯誤 異常化 雖然已經有不良或錯誤 現象,但在下一制程中 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將之 現象 但在下一制程中 能將之 檢出,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檢出 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緩和影響:作業失敗的影響在其 緩和影響 作業失敗的影響在其 波用的過程中,用方法其緩和或 波用的過程中 用方法其緩和或 吸性
下一頁
回目錄頁
防錯法
意义 防错法又称防呆法,其交即是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 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 如何设计 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 狹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至最低的程度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 而使错误发生的机 至最低的程度.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会生错误的 不需要注意力.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会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 会会 不需要注意力 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会错 会错的 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具有不客是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 不需要专 具有不客是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 的构造,不需要专門知识高度 不需要 門知识 的技能. 的技能
下一頁
回目錄頁
动改法
意義 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動作,將有關之事物,歸納出最省力劣時的動 作原則,用以檢視工作場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處,以減少 工作人員的疲勞并提高工作效率 動作改善原則為”頡而勃斯(BILBRETHS)所首創稱為”動作經濟 與效率法則”.指經若干詳加研究改地而成,稱之為”動作經濟原則” 為更易表現其含義,我們稱之為”動作改善原則” 動作改善原則可分為三大類二十項 有關于人體運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 人體運用方面之原則 共包含8項 有關于人體運用方面之原則 共包含 項. 有關于工作場所之布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 工作場所之布置與環境之原則 共包含6項 有關于工作場所之布置與環境之原則 共包含 項 有關于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共包含 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 共包含6項 有關于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 共包含 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