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4勻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班级 学号 姓名学习目标1 理解勻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 掌握勻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 会用速度与位移公式解决勻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度。

课前导学1,知识链接(1)勻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为 当V O =0时,V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为 当Vo =0时,x = 2速度与位移关系由V =Vo +at 和x =v 0t +21at 2,两式消去t 得V 2-v 02=2ax 3,对公式的理解(1)适用范围:只适用于 运动。

(2)矢量性:式中v 、v 0、a 、x 均为 量, 应用时要规定统一的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取 值,做减速运动时,a 取 值;当位移x >0,说明物体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当位移x <0, 说明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勻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问题1,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如果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作勻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的加速度a =5×105m /s, 枪筒长度x =0、64m, 计算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解析:子弹在枪筒中运动的初速度v 0=0, 由x =21at 2 先求时间t, 代入v =at 即可求出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v.思考 本题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及时间t,t 是中间量, 能不能在v =v 0+at 和X =v 0t2 +21at 2 两式中消去t, 直接得到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两式消去t 得v 2 -v 02=2ax由上式得V =十v 2ax 02 =800m /s归纳:1、如果已知量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此公式求解很简便。

2、上式只适用勻变速直线运动,式中各量均为矢量,应用时先要选定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量为正值,相反的量为负值。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学号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重点、难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t o v v at =+,并会用此关系式求解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重点) 【学法指导】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课前导学】1.如果物体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该物体的______不随时间变化,该物体所做的运动就是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如果物体运动的v-t 图线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物体所做的运动是__________。

由图象可以看出,对于图线上任一个速度v 的变化量Δv ,与对应时间内的时间变化量Δt 的比值t v∆∆是_____________,即物体的__________保持不变。

所以该物体所做的运动是___________的运动。

3.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式为___________,其中,若v0=0,则公式变为_____________,若a=0,则公式变为_____________,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运动。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

其v-t 图象应为图2中的__________图,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____________,图象应为图2的_____________图。

2【课堂导学】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1)相等时间Δv 相等,速度均匀变化;(2)t v∆∆=a 恒定,保持不变;(3)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位移速度公式,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它一些扩展公式。

3、牢牢把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预习内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是。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

4、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

某段过程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假设初末速度均已知为)5、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1T秒末、2T秒末、3T秒末……速度之比为;前1T秒、前2T秒、前3T秒……位移之比;第1T秒、第2T秒、第3T秒……位移之比;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三提出疑惑1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的推导。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重难点(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的推导。

(2)会运用公式分析、计算。

(3)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二学习过程1 如果加速度小于零,表示什么意义?在你学过的公式中个物理量符号的意义怎样处理?2对情景1 减速过程位移的求解过程需注意什么?3 情景1 有几种解法?4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用公式进行推导,即如果消去时间t会得到什么关系?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反思总结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的物理量有5个,即vo、vt、t、a、x。

一般来说,已知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一个或二个物理量。

(1)不涉及位移x时:(2)不涉及末速度vt时:(3)不涉及时间t时:对于以上三种关系式,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在做题时,应正确分析题意,寻找题目给的物理量,选取适当的运动规律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必修一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让生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是通过一个例题的求解,利用公式=v0+ 2和v=v+推导出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2=2到本节为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就都习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生思维的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并画出运动示意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并培养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解答后注意解题规律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意选取的题目应由浅入深,不宜太急对于涉及几段直线运动的问题,比较复杂,引导生把复杂问题变成两段简单问题解二教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提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能力,着重物理情景的过程,从而得到一般的习方法和思维。

(5)培养生将已过的数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加以运用,培养生运用数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生动手实验相互结合,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方法和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重点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的推导。

2.会运用公式分析、计算。

三、教重、难点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四、情分析我们的生属于A 、B 、分班,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均有差距。

有些生仅仅对公式的表面理解会做套公式的题,对物理公式的内涵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预习已过的两个公式(1)速度公式 (2)位移与时间公式2.教师的教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生的疑惑,使教具有了针对性。

高中物理专题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专题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2、会推导公式v 2-v 20=2ax .3、灵活选择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实例、例题和习题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继续学习并习惯运用画运动示意图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读题、审题、计算、检验等解题环节,养成学生做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的推导.2.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有用的结论.2.灵活运用所学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该内容是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前两个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学习。

利用公式x =v 0t +12at 2和v =v 0+at 推导出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 2-v 20=2ax .到本节为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就都学习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并画出运动示意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解答后注意解题规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速度与时间关系: v =v 0+at2、位移与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并推导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2021at t v x +=。

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4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导公式v 2-v 02=2ax 。

并会灵活运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的的问题2、解析:引导学生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at v v +=0和位移公式2021at t x +=υ,通过解题来体会推导公式v 2-v 02=2ax 的重要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1.推导公式v 2-v 02=2ax ,会灵活运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的的问题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和实际分析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由于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较多,学要达到灵活应用公式v 2-v 02=2ax 还有一个过程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使学生会灵活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 2-v 02=2ax ,本节准备先讲一个关于没有涉及到时间t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先用度公式at v v +=0和位移公式2021at t x +=υ来解,再用推导公式v 2-v 02=2ax 来解,比较两种方法的简便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at v v +=0和位移公式2021at t x +=υ→引导学推导公式v 2-v 02=2ax →分析例题→归纳总结2、教学情景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并分析两个公式的特点。

(1)at +=0υυ―――速度公式 (2)2021at t x +=υ――位移公式 教师评价并引导: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一般来说,已知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一个或两个物理量。

有了上述两个公式,基本能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问题。

下面请看一个实例: 例题1.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

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

我们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的加速度是a =5×105m/s 2,枪筒长x =0.64m ,计算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第2章_第4节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1

第2章_第4节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提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能力,着重物理情景的过程,从而得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

(4)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学生动手实验相互结合,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方法和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重点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的推导。

2.会运用公式分析、计算。

三、教学难点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法、实验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两个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与时间公式(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情景1】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

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做加速运动。

若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枪筒长0.64m,子弹的加速度5×105m/s2,我们根据已知条件能否求出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问题1:能否根据题意,用前面的运动规律解决?[学生活动]用公式at v at x ==,212得出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问题2:在这个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及时间t ,它只是一个中间量。

能否根据前面学习的运动规律,得到位移x 与速度v 的直接关系呢?[学生活动]用公式20021,at t v x at v v +=+=进行推导。

(请一位学生板演)[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如果问题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ax v v 2202=-求解,往往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方便。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v—t图象描述位移的方法;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掌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并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微分思想的理解,明确“面积”与位移的关系;练习位移公式不同形式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体会一题多解,要解题严谨。

(2)、题目有多解,人生道路有多种选择,青年学生要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位移与时间关系推导。

2.表达式:x = v0 + at2/2、v2 - v02 = 2ax .3.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难点:1.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理解与准确应用。

2.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

四.教学过程:初中已学过匀速直线运动求位移的方法x=vt,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可看出位移对应着一块矩形面积。

(此处让学生思考回答)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对应类似关系呢?☺引入新课分析书上“思考与讨论”,引入微积分思想,对书P41图2.3-2的分析理解(教师与学生互动)确认v-t图像中的面积可表示物体的位移。

☺位移公式推导:先让学生写出梯形面积表达式:S=(OC+AB)OA/2分请学生析OC,AB,OA各对应什么物理量?并将v = v0 + at 代入,得出:x = v0t + at2/2注意式中x, v0 ,a要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应用:1。

书上例题分析,按规范格式书写。

2.补充例题:汽车以10s的速度行驶,刹车加速度为5m/s,求刹车后1s,2s,3s的位移。

已知: v= 10m/s, a= -5m/s2。

由公式:x = v0t + at2/2可解出:x1 = 10*1 - 5*12/2 = 7.5mx2 = 10*2 - 5*22/2 = 10mx3 = 10*3 - 5*32/2 = 7.5m ?由x3=7.5m学生发现问题:汽车怎么往回走了?结合该问题教师讲解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要符合,实际汽车经2S已经停止运动,不会往回运动,所以3S的位移应为10米。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高中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在推导出公式的过程,渗透了微元法这一重要的物理方法。

本节课是上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延伸,也为后续章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因此无论是从知识本身,还是从知识的外延性看,本节课在整个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是引导学生用极限思想得出v-t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1at2。

教材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线运动的位移,导出位移公式x=v0t+2入手,得出位移公式x=vt.然后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说明v-t图线下面矩形的面积代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接着利用实验探究中所得到的一条纸带上时间与速度的记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当Δt越小,估算结果越接近,最后得出结论:当Δt无穷小时,v1at2。

-t图线下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从而导出位移公式x=v0t+2学习起点分析:通过上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学习,学生可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入手,得出位移公式x=vt。

然后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说明v-t图线下面矩形的面积代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线围成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意义以及正负号的含义;1at2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用x=v0t+2(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对v—t图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接受一种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微分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速度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求位移,实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2. 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案
2.灵活运用所学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练习、小组讨论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1、导入新课
2、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位移—速度关系式的推导
探究点二:位移—速度关系式的理解
针对训练1
探究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中点速度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A、3.5m/sB、4m/sC、5m/sD、5.5m/s
问题4: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
(1)若要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Hale Waihona Puke 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课题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案
学科
物理
授课教师
寇永鹏
授课年级
高一
课时
1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是通过一个例题的求解,利用公式x=v0t+ at2和v=v0+at推导出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02=2ax.到本节为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就都学习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并画出运动示意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解答后注意解题规律.
(2)当 时,
为运动;当 时,为运动;当 时,公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材分析:
学习起点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但对公式的选用运运不知所措,乱套公式、不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不注公式的相互联系比较普遍。

本节内容的学习也相当于引导学生灵活选用公式,正确推导出公式的内在联系,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过程中分析要仔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函数图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分析问题的品质。

2.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的推导。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建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用代数方法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推导,然后师生一起总结,体现了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建议学生解物理题要注意作出示意图,标出已知量,更好地理解题意,再选择公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环节设计:
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如下:
巩固旧知识
引入新课思维拓展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