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普希金)课件

合集下载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2021
4
作品朗诵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的忧2郁021 的怨诉,
5
朗读全诗并思考:
1. 本诗是一首抒情诗,写作者来到大海边与 大海告别。请找出作者与大海告别的部分。
2. 点拨:1、2两节与最后两小节。这样,文 章 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2021
17
案〉制订者颂》,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
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
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后在意大利参加烧
炭党的组织,反抗奥地利的统治。这一时
期创作长篇叙事诗《唐璜》(未完成)。
1823年烧炭党运动失败,他前去参加希腊
人民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期间不
幸染病去世。其诗作以辛辣的社会讽刺、
批评和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
2021
12
具体研习
问题1 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问题2 诗人由大海联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
和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结局增添了前 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2021
13
艺术鉴赏
1.诗人对大海的感情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怀念、礼赞。其实质是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
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但表现的个
人主义和悲观厌世的消极成分非常严重。
2021
11
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长眠在“一个
峭岩”,普希金最钦佩的英国大诗人
拜伦,虽然天才卓绝,但终为其祖国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整体感知:致大海
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 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 精神.
小说: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 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 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 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作品的意义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 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 民问题.
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 “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
还有谁能将诗写得像泰戈尔这般天籁 没有 了.只有在泰戈尔那里,你才能读到花草如此迷人 的芳香,儿童如此稚气的幻想,恋人如此真情的歌 唱.泰戈尔仿佛天生超脱了世俗的繁琐,天生只为 光明而飞翔.
所以,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车轮一样单 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 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
泰戈尔的成就
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由于他那至为敏锐、 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 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 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被瑞 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漫长的55 年后,日本的川端康成才又一次夺取这一桂冠.泰 戈尔因此而蜚声世界.
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 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 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 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 描写生动简练.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 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致大海》PPT精品课件

《致大海》PPT精品课件

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 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 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 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 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 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 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 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
1. 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段中“不屑一顾”之后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有四种特点:① 时 代 性;② 阶 级 性;③ 民 族 性;④ 包容性。 C. 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 局限性。 D. 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鞋子。他接了一份订货后,要费 好长时间去做它。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把“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形象地比作“寒 冬的北风”,说明当时的人对惠特曼及其诗作不仅不认可,反而冷 嘲热讽;“顿时冻成了冰块”说明惠特曼的心情绝望至极。
3.如果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那一点微光给你温暖和慰藉,给 你信心和勇气”,和原句相比较哪个表达效果更好?试从句式的角度 加以分析。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 “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 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4.第15节中的“你”指什么?如何理解最后一节在诗歌中的作用?

《致大海》超级精品ppt课件

《致大海》超级精品ppt课件

理清课文结构
主题
《致大海》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对自 由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表现了诗 人在沙皇专制的残酷统治下,不屈不挠,追求理 想的执著精神。全诗感情奔放自由、意境开阔, 诗人对大海称“你”,向大海倾吐他的苦闷之情, 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
1. 请找出1~7节中描写大海的诗句,思考:大海有什么 象征意义?诗人为什么礼赞大海?
写作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被沙 皇放逐到俄国南部。被流放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更多的是肉 体上的折磨,但对于这些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诗人们而言,放 逐又是一次精神砥砺的机会,无数的作家由此而跃上了文坛的 顶峰。普希金也不例外,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他流放的一些情 况。普希金21岁时即1820年因创作了大量歌颂自由、抨击农奴 制、揭露沙皇暴政的抒情诗而被放逐到南方的南高加索。25岁 即1824年又从南高加索流放到普斯科夫省的米海洛夫村。他在 离开南高加索的前夕,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 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 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描写大海的诗句:如“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 骄傲的美闪烁壮观”“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你的喜怒无常 的保护”“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等。
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揭示其象征意义— —自由精神。诗人礼赞大海,就是因为大海是自由的象征。此 外,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这些都是诗人称赞大海 的原因。实际上,诗人对大海的礼赞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 与追求。
学习提示
《致大海》写于1824年。当时,普希金透遇放逐, 从黑海之滨的教德萨来到依国外省一个偏伴的村庄,但 沙皇的严厉惩罚并未动摇诗人心中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诗中辽阔而又自由、深况而又有力、骄傲而又低强的大 海,正是诗人反抗意志的象征。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 首诗歌内在情绪的起伏跌宕,理解其中对现实和自我的 思考,感受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进发出的斗争激情。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作者简介】 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
1820年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中的反抗倾向激怒沙皇亚历山 大一世,被以政府信使的名义流放到俄国南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 的俘虏》。1824年又被禁闭在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普希金的文学声誉将他赦免并 召回莫斯科,这一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体 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对自由的苦苦追求。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任性的脾气”和“喜怒无常”正是大海 自由属性的体现。大海的自由奔放和多样 的美,引发了诗人对自由和解放的向往。
1811年进人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皇村学校。求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并形成了强烈的自由思想。
1814年7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1817年3月, 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 造成一定影响。1819年7月,写出诗歌《乡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 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被缚住”“想要挣脱开”表达了
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 诗人追求自由和理想而不得的痛苦。
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
【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8. ……
【思考】划出诗中写拿破仑的相关诗

《致大海》精品课件

《致大海》精品课件
这是怎样的诗行啊!一方面是古代的雕塑的严格的单纯,另一方面 是浪漫诗歌的音韵的美妙的错综,这两者在他的诗韵中融合起来了。 它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俄国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别 林斯基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 要代表,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反对专制农奴制度,追 求自由,发表了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因此遭到沙 皇政府的迫害。他一生创作颇丰,代表作有诗歌《自 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等,中篇小说《上尉 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光dié 碟
蝴dié 蝶 diédié喋 喋
不休
3.词义辨析 徘徊·彷徨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 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相同点:两者都有“犹豫”的意思。 不同点:徘徊,本义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并不涉及是否想到某 个地方去),所指的心情不一定不好,用于本义居多,用于比喻义则 少见。彷徨,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还兼指想到某一个 地方去而不明去向,心情多是不好的,它的比喻义也强调心神不定这 一层意思,用比喻义居多。
《致大海》
普希金的艺术成就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 誉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 名字在俄罗斯文化史上、在俄罗斯解放运动史上永垂不朽。诗人38年 的短暂一生却给俄国文学,也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厚的、无可替 代的遗产。他死后,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 沉落了”,因为,普希金素有“诗歌的太阳”的美名。
整散句的变换是高考句式变换的考查方式之一。 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地使用词语或者结构。有两 个环节要注意:调整和改换句子结构;更换、增减部分词语,适当调 整个别语序。

《致大海》课件(精)

《致大海》课件(精)

问题探究
【思考1】分析意象,理解内容 2.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 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 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 象征意义。
问题探究
【思考1】分析意象,理解内容 3.诗歌是如何体现对自由的讴歌的?试分析。 明确 ①开篇以“自由的元素”称呼大海,将其与 自由联系在起,意在借对大海的讴歌来表达自己对 自由的讴歌。 ②第三节“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热爱、向往与矢志追求。“迷惘地徘徊” 写追求中经历的艰难与迷惘;“珍爱”表现诗人对 自由的珍重与热爱。
问题探究
【思考1】分析意象,理解内容 3.诗歌是如何体现对自由的讴歌的?试分析。 明确 ③写大海有雄浑浪涛的回声,也有低沉、喑哑的 发自深渊的声音;有黄昏时的幽静,也有“任性的脾气 的发作”; 海的“喜怒无常”,正是它自由属性的体现。 大海的自由和多样的美,引发诗人对自由和解放的向往。 ④“被缚住”“想要挣脱开”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理 想而不得的痛苦,“在岸边留下来”也表达了诗人追求 理想的坚定。
问题探究
【思考1】分析意象,理解内容 4.写作此诗时的诗人有没有得到自由? 明确 没有。①大海是自由的象征,诗人开篇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透露 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忧郁”“沉郁”的。 ②第3节,诗人写自己“全心渴望”自由,且“静静地,迷惘地徘徊,苦思着我那 珍爱的愿望”,表明诗人还在苦苦追求自由。 ③第6节,“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表明诗人尚未“拥抱”自由。 ④第8节的疑问,第9--12节对拿破仑、拜伦追求自由的悲剧结局的感慨、第13节 的“世界空虚了”等,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而不得,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 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

《致大海》课件

《致大海》课件
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 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 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抒情诗内容 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他的代表作主要有政治 抒情诗《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 奥涅金》《自由颂》等。 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 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 般的美、高度民主的思想性和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创作成就,对 俄罗斯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 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顾着你的波涛奔向 远方,旭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明确: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 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 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 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井用“任我的诗歌顾着你的 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 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 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 自己的“苦恼心伤”1

3: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 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明确: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 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 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诗人作 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 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1 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 的崇高精神。

《 致大海》ppt课件18张

《 致大海》ppt课件18张

3.一系列的对应关系 大海和“我”的对比,大海与现实的对照,告别大海和拥有大海的前后 呼应,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也是构成本诗的一个艺术特色。
2.诗人为何如此热爱大海、礼赞大海? 【答案】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 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 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3.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答案】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对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勾起了 “珍爱的愿望”“还不能离开”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 自由后的内心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应 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作者简介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誉为“俄罗 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代表诗作有 《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 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 的创建者,在诗歌、小说、戏剧和童话等多个领 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
普希金从小受文学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 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 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沙俄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
写作手法
1.充满了主观主义色彩 抒情主人公“我”始终高高地孤傲地站在大海的对面,时而高昂,时而 沉郁,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浮想万千:“我”告别、“我”谛听、“我” 向往……诗人将自己的激情投入到自然景物中,一一点染了大海的各种 景致:蓝色的浪头,沉郁的吐诉,凝固的石岸……
2.写实手法和象征手法并用 在诗人笔下,大海既是具体的存在,也是理想的境界。在状写大海的各 种情态之时,诗人尊重大海的本来面貌,既写它的优美,又写它的残酷。 然而无论是大海,还是“我”的告别,抑或是与大海有关的故事,都包 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致大海》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致大海》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人格化 大

“自由”“骄傲”“忧郁” “沉郁” “幽静” “阴沉” “任性”“喜怒无常” “无法克服” “深沉”“阴郁”
诗歌意象分析
诗人对人格化了的“大海”抱有什么情感呢?
我再“见静我吧全静,心地自渴,由望迷的的惘元国地素度徘!呀徊,大 苦最海后思!一”着次我了那,珍在爱我的眼愿前望。 直你“的到啊蓝,现色我在的多,浪么我头爱还翻听不滚你能起的伏离回,开声” 这你“的令我骄爱我傲听厌的你烦美黄的闪昏凝烁时固壮分的观的。石幽静” 岸仿“佛…我友还黑人没暗的有忧现热郁烈实的地的絮拥象语抱征,你, 你仿大佛在海他!期别待离,一呼刻唤的…招我呼,却被 缚最也后住没一有,次让我了我的,的心我诗徒听情然着的想你波的要澜挣 脱喧随声开着呼你…唤的,山你脊的跑沉开郁!”的吐诉
大海是西方文学中的常见意象。由于西方国家大 多濒海,因此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与诗人有着挥之不 去的海洋情结。由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对 它怀有不同的情感与态度,不同时期的大海呈现出不 同的形象,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王立中曾这样评 价这首诗:“大海是一个象征,普希金是一个象征, 他高举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前程。”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 《致大海》,感受普希金笔下的大海。
联系背景:诗人即将再次被迫踏上流放之旅,现实 的黑暗让诗人感到厌烦、痛苦。他渴望挣脱这强权 的束缚,但前路茫茫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情感基调:低沉 情绪:沉郁、烦闷、愤懑、迷茫、悲伤 线索:作者和大海的感情交流
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诗歌意象分析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大海”这一意象的词句 。 思 考 : 诗人眼中的大海具有哪些特点?
作品简介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 因而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 • 诗歌《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13.2《致大海》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13.2《致大海》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自学指导四 5分钟
1.《致大海》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2.诗歌是如何体现对自由的讴歌的?
《致大海》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① 借大海表达自由的精神。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歌 颂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 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② 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直接对大海倾 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释放自己的激情, 也抒发了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青铜骑士》 爱情诗和田园诗:《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我又重新造访》 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
《致大海》、《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抒情诗
当堂训练
《大海》中的“你”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向“你”告别?
“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 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朋友。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 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是友人忧郁的絮 语,在沉郁地吐诉着心头的哀愁;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 “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 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 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将“大海”当 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
本诗是一首抒情诗,写作者来到大海边与大 海告别。如何划分层次脉络?
第一部分(1-2):向大海告别,赞叹大海壮美。
第二部分(3-13):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3-7写要逃往海外,懊丧失去自由。 8-13写追念两伟人,表壮志难酬。
第三部分(14-15):为自由奋斗不息。
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
海之恋

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

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

扩展阅读
普 希 金
大海的勇敢的水手, 我多么羡慕你, 生活在帆影下, 在风涛里直到年老! 已经花白了头, 你是否早已寻到平静的港湾, 享受一刻安恬的慰藉? 然而诱人的风浪, 又把你喊叫。 伸过手来吧, 我们心里有同样的渴望。 让我们离开这过去的海岸, 去漫游于遥远的天空,遥远的地方。 我在地面住厌了, 渴求另一种自然, 让我跨进你的领域吧, 自由的海洋……
欣赏品味二: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 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 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 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 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 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 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 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 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 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 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致恰阿达耶夫》
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
爱情、希望和默默的荣誉--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
哄骗给我们的喜悦短暂, 趁胸中燃烧着自由之火,
少年时代的戏耍已经消失, 趁心灵向往着荣誉之歌,
如同晨雾,如同梦幻;
我的朋友,让我们用满腔
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壮丽的激情报效祖国!
我们的心焦灼不安,
同志啊,请相信:空中会升起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 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 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 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 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 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 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 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致大海新教材课件

致大海新教材课件
——唐佳骏
我心目中最佳的《致大海》译本
《致大海》原文
Прощай, свободная стихия! В последний раз передо мной Ты катишь волны голубые И блещешь гордою красой. ...... Моей души предел желанный! Как часто по брегам твоим Бродил я тихий и туманный, Заветным умыслом томим!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像是友人的哀伤的怨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像是他分手时的声声召唤,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你忧郁的喧响,你的急呼,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最后一次在我耳边回旋。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Моей души предел желанный! Как часто по брегам твоим Бродил я тихий и туманный, Заветным умыслом томим! ......
......
......
......
推荐理由
我认为查良铮先生的译本最佳。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将“你的蓝色的浪头”和“你的 骄傲的美”放在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突出,较之于其他两种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大海的绚丽景 象,也更具画面冲击力。同时句式更为齐整,更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其中“国度”二字体现了诗人所想追求的像大海的自由 之国, 比之另两种译本,更好地凸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海爱恋。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句中“黄昏的幽静”体现了大 海温柔娴静的一面,“任性的脾气的发作”又将大海惊涛骇浪,狂放不羁的力量拟人化地表现 出来,将大海的反复无常表达的淋漓尽致,翻译得与诗人所想体现大海之万象包容十分相近, 并同时运用修辞使得诗句更易懂,也更有趣。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此处把汹涌的波涛比作“两齿”形象地描绘出大海波澜壮阔下 潜藏的危机,与另两译本的直译更使诗文愈发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简介 艺术鉴赏
写作背景 赏析练习
相关资料 扩展阅读
作品朗诵 结 束
作家简介
(1799-1837)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 学的杰出代表,俄国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 家庭。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由于 歌颂自由和解放 ,1820年,就被沙皇政府流放 到南方,时年21岁。1826年回到莫斯科,在沙皇 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遇害。 诗作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 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 美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 了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 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 样芬芳,像勇士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 “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 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 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 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 赏析: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 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 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 “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 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 乊所在呀!”充分表现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 求 。
· ·
作品朗诵
致 大 海
普 希 金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艺术鉴赏
1.诗人对大海的感情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怀念、礼赞。其实质是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2.思路: 道别 ──难舍,因共有自由奔放的精神而情感相联 联想 挣脱束缚的愿望 ──愁苦,心愿难遂 功业未竟的伟人 ──惋惜,壮志未酬;崇敬,精神伟大
赏析练习
2.“为自由乊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 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 赏析: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 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 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 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 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 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扩展阅读
普 希 金
大海的勇敢的水手, 我多么羡慕你, 生活在帆影下, 在风涛里直到年老! 已经花白了头, 你是否早已寻到平静的港湾, 享受一刻安恬的慰藉? 然而诱人的风浪, 又把你喊叫。 伸过手来吧, 我们心里有同样的渴望。 让我们离开这过去的海岸, 去漫游于遥远的天空,遥远的地方。 我在地面住厌了, 渴求另一种自然, 让我跨进你的领域吧, 自由的海洋……
道别 ──牢记,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Biblioteka 艺术鉴赏3.创作特色:
⑴以高度的的艺术概括力,反映时代精神。 诗人赋予大海自由的象征,表达了人民追求自由反抗 封建专制的愿望。 ⑵情与景高度统一,充满浪漫主义风格。 以情写海,移情于海,使海具有独立人格,使得内在 情感客观化,外在景物主观化。
赏析练习
·
相关资料
乔 治 戈 登 拜 伦
(1788-1824)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没落 的贵族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 1809年他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这些国 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逢勃发展,大大开拓了诗人的政治视 野,孕育了后来的叙亊诗《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 《东方叙亊诗》(诗里塑造了一系列无国无家,个人与 社会对立的“拜伦式的英雄”)。1811年回到英国。为 支持纺织工人暴动,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 制订者颂》,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 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后在意 大利参加烧炭党的组织,反抗奥地利的统治。这一时期 创作长篇叙亊诗《唐璜》(未完成)。1823年烧炭党运 动失败,他前去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 争。期间不并染病去世。其诗作以辛辣的社会讽刺、批 评和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 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但表现的个人主义和悲观厌世的消极成分非常严重。
普 希 金
写作背景
1824年夏,普希金流放南方 奥德萨期间,因的热爱自由,不 愿阿谀逢迎,与当地总督发生冲 突,被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 洛夫斯克村,幽禁此地达两年乊 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 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 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 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 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 酝酿在胸,最终在米哈伊洛夫斯 克村完成了这一诗篇──《致大 海》。它是诗人在南俄时期写的 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相关资料
拿 破 仑 波 拿 巴
(1769-1821)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 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亊家。早年深受启蒙运动 思想的影响。大革命期间参加革命军,在土伦 战役中战功卓著。1795年10月5日临危受命, 平定了王党分子的叚乱。后远征意大利,打败 奥地利幵侵入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就 任第一执政。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 帝,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扩张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军,几乎占领了 整个欧洲。其战争破坏和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 制度,同时也具有掠夺他国的侵略性质。1814 年反法同盟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流放到厄 尔巴岛。1815年3月出逃,在法国人民和军队 的拥戴下重夺政权。6月,在滑铁卢战役被反 法同盟打败,再次退位,流放到太平洋的圣赫 勒拿岛,后病死于该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