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_传承与变革_李琳

合集下载

二十本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二十本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二十本红色经典书籍推荐1.《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之巅峰”,是中国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书共120回,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兴衰故事,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无常。

2.《红岩》- 罗翔《红岩》是一本由罗翔撰写的以抗战时期四川女大学生朱一秀的经历为主线的小说。

这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中最为黑暗的时期,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革命史。

3.《红与黑》- 司汤达《红与黑》是一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一部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朱利安是一名具有社会抱负和野心的青年,他在越过知识、贵族、宗教等门槛的同时,不断地挑战和跨越各种困难,最终获得了成功。

4.《红楼梦外传》- 高鄂《红楼梦外传》是一部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百余万字的大型小说,由当代著名学者高鄂撰写。

本书讲述了林黛玉、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前生和后世,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演变与发展,是一部充满睿智和哲思的独特之作。

5.《红楼梦研究》- 钱钟书《红楼梦研究》是一个中国学者钱钟书关于《红楼梦》的著名批评性研究。

钱钟书通过对《红楼梦》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剖析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叙事手法、人物刻画等方面,对于读者理解它的深层次意义有着很大的帮助。

6.《红旗谱》- 贾平凹《红旗谱》是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中国文化革命时期的一个小队,以及他们在困难和危机中保持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小说透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种极为真实的历史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人性的关注。

7.《红色家族》- 霍华德《红色家族》是一部由美国作家霍华德撰写的具有历史性画家的经典传记,它讲述了一位红色画家的艺术生涯和个人经历。

这部书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意味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一部精彩而震撼人心的艺术之作。

美国20世纪小说专题

美国20世纪小说专题

以上三位作家和稍后的纳撒尼尔· 霍桑、赫 尔曼· 梅尔维尔促成了美国19世纪文学的第 一个高峰,这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兴旺 时期。 霍桑:《红字》 梅尔维尔: 《白鲸——莫比迪克》
二、南北战争时期的废奴文学:浪漫主义向 现实主义的过渡 代表作: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三、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成为美国文学 主流,马克· 吐温、威廉· 豪威尔斯、亨利· 詹 姆斯、欧· 亨利、法兰克· 诺里斯等小说家的 创作使美国小说走向成熟。
20世纪美国小说概貌: 1900年,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 问世 ,从而为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发展铺平了道路。
杰克〃伦敦 著有“北方故事”、“动 物故事”等系列中短篇小 说。 长篇小说《马丁〃伊登》Βιβλιοθήκη 1902年至1912揭丑派运动
20世纪初期第一部揭露黑幕的小说是厄普 顿· 辛克莱的《屠场》(1906)。
20世纪前的美国小说: 一、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 欧文与詹姆斯· 库珀、 爱伦· 坡一起组成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创 作的骨干力量,开创一代文风。 华盛顿〃欧文:《纽约外史》、《见闻札记》 詹姆斯〃库珀:《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红 海盗》、《舵手》、《猎鹿者》
爱伦〃坡: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和《红 色死亡假面舞会》 推理小说——《失窃的信》、《金甲虫》 、《莫格街谋杀案》
美国20世纪小说专题
推荐书目:
1、《20世纪美国文学史》,杨仁敬著,青 岛出版社。 2、《20世纪美国小说史》,傅景川著,吉 林教育出版社。 3、《美国小说发展史》,毛信德著,浙江 大学出版社。
20世纪美国小说概述
今天是小说的时代,任何时期或是任何 工具都没有能像今天的小说这样充分地表 现时代的生活。22世纪的批评家,在回顾 我们的时代,尝试着重新建立我们的文明 时,他们所注意到的将不会是画家、建筑 家或者戏剧家,他们将从这些小说家着手 以发掘我们的特点。 ——法兰克· 诺里斯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祝福》中的女性意识: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醒悟
总的来说,《祝福》中的女性意识不仅揭示了旧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也为 我们传达了一种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可以激励女性,也可以 影响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勇于追求自 己的梦想和目标,不论性别、年龄或身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 实现自己的价值。
基本内容
总之,《简爱》中的女性意识解读对于理解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女性意识的体现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简爱的成长经历和价值 观。通过对女性意识的解读,我们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为当代女性争 取平等权利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借鉴和启示。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认同对于推 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值得我们持续和探讨。
基本内容
首先,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朱莉·贝克,以其勇敢、善良和坚韧的性格赢得了 观众的喜爱。她不仅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对不公正的现象提出质疑,而且 对待感情也表现得十分坚定。尽管面对自己心仪的男孩布莱斯·罗斯基,朱莉从 未选择被动地等待和接受。相反,她积极地向他表达自己的感情,勇敢地追求自 己的幸福。这使得朱莉的形象更具现代女性的特点,独立、自主且不畏挑战。
《祝福》中的女性意识: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醒悟
《祝福》中的女性意识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们认识到,女性不 应该被视为社会的弱者,而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价值。这种追求不仅是对自我 价值的认可,更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抗。正是这种女性意识,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女 性觉醒,鼓励她们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地位。
《祝福》中的女性意识: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醒悟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的 女性意识解读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怦然心动》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罗伯·莱纳执导,演员卡兰·麦克奥利菲、 玛德琳·卡罗尔、瑞安·雷诺兹等主演的青春成长电影。影片通过描述一对少男 少女的成长故事,展现了纯真、善良、勇敢、坚韧等人性之美。本次演示将重点 探讨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及其对观众的影响。

美国成长小说的特征探究——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

美国成长小说的特征探究——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

美国成长小说的特征探究——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1 传统成长小说概述简单意义上的成长泛指动物或者事物走向成熟的过程。

从人类学的角度而言,成长是指青少年经过生活的历练,拥有了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

从文学本身而言,成长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为我们研究文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从社会角度而言,青少年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都是时代精神的折射。

当今社会,青少年问题屡见不鲜。

因此,优秀的成长小说不仅可以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安慰和指导,也成为人们透视青少年心理的一扇窗。

1.1 起源成长主题贯穿人类的文明史,而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将这一主题反复演绎发展。

现代小说的发源地是欧洲,在那里成长小说精品迭出。

18世纪的欧洲正处在剧烈变革的时期,资产阶级认为维持和平秩序是每个公民的首要职责,而孩童的教育又是至关重要的,于是成长教育小说运用而生。

芮渝萍认为,成长小说旨趣在于青少年主人公在社会生活磨练中的成长,严格意义上说,早起的欧洲成长教育小说只是狭义上的成长小说,或者是其雏形,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成长小说。

1.2 定义成长小说研究专家记杰罗米·汉密尔顿·巴克利从教育的角度将成长小说定义成这样一种文学类型:“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或多或少地做出有意识的努力,试图整合他的力量,实现全面发展,通过自我经验磨练自己或者进行自我教育。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成长小说研究方面也颇有进展,芮渝萍提出,“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体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

它通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孙胜忠在《无尽的求索与虚伪的梦》一文中认为,“成长小说讲述的或是青少年摆脱蒙昧的童稚世界,向成人世界转化的过程,或是年轻人挣扎奋斗,获取自我身份和社会上的一席之地的故事,即涉及的是成长主题。

”本文认为这一定义能较好地概括成长小说的特点。

1.3 特征虽然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青少年的成长主题,但并不能一概而论为成长小说。

改变美国的25本书

改变美国的25本书

改变美国的25本书
此书目出自美国唐斯(Robert B.Downs)著的《改变美国的二十五本书》,作者称其遴选标准是在“美国历史上直接间接曾发生重大影响的书籍”。

1.《常识》潘恩著
2.《远征史》路易士·柯拉克著
3.《摩门经书》史密斯著
4.《胃液与消化生理》毕尤蒙著
5.《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著
6.《教育年度报告》曼恩著
7.《产褥热的传染性》霍姆斯著
8.《不服从论》索罗著
9.《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著
10.《回顾》白拉梅著
11.《海军战略论》马汉著
12.《美国历史上的边疆》杜纳著
13.《城市之羞》史蒂芬斯著
14.《丛林》辛克莱著
15.《美加两国医学教育》符莱斯纳著
16.《赫尔堂二十年》亚当斯女士著
17.《科学管理原理》泰勒著
18.《美国宪法的经济解释》贝尔德著
19.《偏见》门肯著
20.《司法程序的性质》卡铎佐著21.《中城》林德夫妇著22.《南方的心灵》凯西著
23.《美国的一个难局》麦达尔著24.《富裕的社会》加尔布雷斯著25.《寂静的春天》卡逊女士著。

记忆传授人清华附小,荣获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

记忆传授人清华附小,荣获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

阅读感受
再回想这本书背后的荣誉——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更是让我深感其价 值所在。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叙述,更是对下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 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引发对未来的思考,更可以引导孩子们对人性、 对道德、对情感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感受
而书中清华附小的推荐,更是让我看到了教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学校不仅 是知识的传播地,更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地。通过这样的书籍推荐,我们可 以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会在阅读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目录分析
目录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通过合理的章节划分 和安排,作者成功地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满足了不 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种设计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合适 的章节进行阅读,提高了阅读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目录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记忆传授人清华附小》的目录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 价值。每个章节标题的文字简洁而优美,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这种艺术化的表达 方式不仅使得整本书更具文学价值,还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 养他们的阅读素养和审美情趣。
记忆传授人清华附小,荣获美 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自由
独立
荣获记忆思考这个自己美国
附小
成长 社会
读者
清华
传授
传承
责任
价值
世界
作品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记忆传授人清华附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它以一个独特的未来社会为背景,通过讲 述主人公乔纳斯的成长故事,深入探讨了记忆、传承、自由和责任等主题。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 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更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乔纳斯的未来社会中,记忆传授是常态。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再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而是 依赖于专门的记忆传授人来传递世代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乔纳斯在12岁那年成为了一名记忆传授 人,他承担着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给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乔纳斯对这个制度产生了质疑。他开始意识到,这个看似完美的社会实际上限制了个体的 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渴望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乔纳斯的成长过 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他必须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勇敢地做出选择。 这部小说以乔纳斯的视角展开,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同经历了成长的痛苦与喜悦。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

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and shapes theses more tolerant men based on her experiences to declare that women have already made the breakthrough and the future for women is promising.4. Conclusion:Being prominent black female writers, both Zora Neale Hurston and Alice Walker concerns with the black women’s self-awareness and fights encouraging black women to resist on. Living in a more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having borrowed the experiences and motifs from Hurston, Alice Walker touches deeper and more complicated issues about black women and achieves a wider effect in more aspects.Hurston confirms Janie’s struggle and enlightens women’s self-awareness to rouse more black women’s consciousness to fight against patriarchy. Awakening from man’s oppression and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know how to fight back effectively. Alice Walker uses her distinct female images to show black women an appropriate way to fight—only get independent on economy can black women get real independence from patriarchy. However personal independence is not enough for black women in a man-dominated society. Black women live in the bottom of the patriarchic society under the double oppression from both men and white people. A better way for them to get freedom and rights is mutual help and mutual promotion. They have to unite together—helping to comfort each other, affecting more women to fight and achieving more successes as Celie, Shug, Mary Agnes, Nettie do. Most men in The Color Purple are not as stubborn and conservative as men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Because of their liberal attitude towards women and women’s effo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men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 which is also an indication that women’s awareness movement has made a big progress. Compared with Zora Neale Hurston’s ending, Alice Walker uses the happy endings to encourage African-American women to fight on for their promising future.References:[1]Hurston,Zora Neale.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06.[2]Walker.Alice.The Color Purple.London:Phoenix,2004.[3]董丽敏,韩建军.美国黑人作家艾丽斯.沃克与她的《紫色》[J].沈阳大学学报,2009(4).[4]胡佳佳.《他们眼往上苍》中珍妮女性意识的觉醒[J].语文学刊,2013(11).[5]雷华.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之路: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们眼睛望着上苍》.[6]孙薇,程锡麟.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4(2).[7]王冬梅.种族、性别:文化寻根——从《紫色》管窥艾丽斯.沃克的文化寻根意识[J].宁夏社会科学,2014(4).[8]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生态女性主义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郭士琳 指导教师/李花丽【摘要】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批评理论,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关注的是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西方文化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关系。

改变美国的20本书

改变美国的20本书

由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Barnes&Noble)出资创办的《图书》(Book)杂志在其7-8月合刊中,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

该刊称,他们的初衷是寻找使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和使美国人之所以成为美国人的书,或者说,是塑造美国性格,让美国人与众不同的书。

美国建国前和距今25年之内的作品均不在选择之列。

类似的书目评选,选哪个不选哪个,总会引起些争议。

这次也不例外。

争议最大的是摩门教经典《摩门经》的入选。

摩门教是美国最大的本土自创宗教,其信徒超过1100万人,但素因鼓励一夫多妻制等遭到正统基督教人士的排斥。

在摩门教势力最大的犹他州,《摩门经》的入选成了当地媒体上的一条大新闻。

书目以时间为序,因此,托马斯〃潘恩出版于美国建国当年(1776年)的《常识》一书,理所当然地排在第一位,这本只有50页的小册子,比任何一种别的出版物都更能说服当时的公众舆论支持北美殖民地从英国独立出来。

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同样贯穿整个书目。

20本书中,出版于20世纪的有12本,二战以后的又占到7本。

这7本书,涉及女性主义、黑人民权运动,60年代的文艺大变革、环保主义和水门事件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颇具代表性。

非美国人的著作仅有三本,分别是《共产党宣言》、《梦的解析》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但它们无一不是对今日历史影响至为重大的作品。

书目中有多本文学作品,其中还有两部诗集——惠特曼的《草叶集》和金斯堡的《嚎叫》。

今天,如果单纯从文学水平上来看,它们未必能够入选,这也再次说明了这个书单的着眼点,在于所选作品对历史的影响力,而非技巧的完美和理论的无懈可击。

(康慨)改变美国的20本书1,《常识》(Common Sense),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762,《女权辩》(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玛丽〃伍斯托克拉夫(Mary Wollstonecraft),1792 将女性及小孩附属于男性,且排除于公共生活之外的传统政治思想,因此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传承与变革

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传承与变革
( u l n , 9 9: 2 M la e 18 9 )
除 了对 欧 洲传 统成 长 小 说 的继 承 , 十 世 纪 的 美 国 成长 小说 更 二 多 地 体现 出 一种 多元 化 的发 展 势 态 , 其 是 主 流 成 长 小 说 , 渐 出 尤 逐 现 一 种 反 成长 (n iB lu g 的趋 势 。 我 们 从 人物 、 事 结构 、 a t - i dn ) 叙 主 题 和 结 局 四个 角度 来 探 讨 二 十 世 纪 美 国 成 长 小 说 的变 革 。 从人 物 角 度 来 看 , 国传 统 成 长 小 说 更 多 地 体现 出一 种 男 性 主 德 体 , 视 男 主 人 公 的 教 育 历程 ,男主 人 公 为 成 长 中 的青 少 年 。美 国 重 成 长 小 说 在发 展 中打 破 了这 种 传 统 , 出现 了大 量 的 女性 成 长 小 说和 少数 族 裔 成长 小 说 , 人 公 不仅 有 男性 , 主 还有 女 性 , 仅有 白人孩 子 , 不 也 有有 色 人 种 主 人 公 , 人 公 的年 龄 跨 度 也 相 应 变 大 , 国成 长 小 主 美 说 的主 人 公 年 龄 大 多 在 9 2 岁 之 间 (o l , 9 9v i , 是 也有 — 7 C y e 16 :i ) 但 例 外 , 《 色 》 写 了 女主 人 公 西 莉 C l e 少 年 到 中年 长 达二 三 像 紫 描 e 从 i 十年 的成 长 历 程 。主 人 公 的性 格 特 点 和 行 为 方 式 也 发 生 了变 化 : 德 国传 统 成 长 小 说 的 主 人 公渴 望 了解 自己, 成 为 一 个 对 社会 有 用 的 要 人 ; 国成 长 小 说 的主 人 公 要 表 现 自我 , 自我 实 现 为 个 人 幸福 的 美 视

央视推荐的30本好书

央视推荐的30本好书

央视推荐的30本好书央视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电视台之一,其推荐的图书往往备受关注。

以下是央视推荐的30本好书,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等多个领域。

这些书籍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艺术形式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这部作品凭借其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一个受困于家庭和社会压力中的知识分子的故事。

小说深入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婚姻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3.《1984》《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怖景象。

这部小说不仅对人类权利和自由的警示,也给人思考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启示。

4.《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以奇幻的写作手法展示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悲剧命运。

这本书风格独特,思想深刻,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5.《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通过一个老百姓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的巨大变革。

小说以生死为主线,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生存的意义。

6.《失乐园》《失乐园》是韩寒的长篇小说,刻画了一群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作品写实而直观,引发了社会对新一代的关注和讨论。

7.《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林达的长篇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兴衰变迁,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农村人民的奋斗。

8.《飘》《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被誉为南方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斯嘉丽·奥哈拉的故事。

9.《罗生门》《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以侦探小说的形式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作品结构紧凑,引人深思。

10.《人类简史》《人类简史》是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重要著作,借助科学和历史的视角,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未来的可能性。

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溯源及历史演进

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溯源及历史演进

132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发育对其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带来优质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在阻碍精神文明的发展,这给人们带来众多灾难,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

对此,许多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有关青少年成长类的文学作品上,进而促使成长小说的出现。

一、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溯源美国属于移民国家,在英国五月花号轮船完全进入美洲大陆后,使欧洲文学也在美国正式落地,可以说,美国早期文学与欧洲文学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探索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溯源,必须从欧洲成长小说谈起。

欧洲文学主要从古代希腊的《圣经》以及荷兰的史诗开始,二者是欧洲成长小说的最早期形态,例如,史诗中提到的英雄在历经磨练、突破险阻、拒绝诱惑后得以成长的故事。

古代希腊的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主要是以悲剧为主题的小说,描写了俄狄浦斯从蛮横无理走向文明的发展过程。

同时还有《圣经》中大众所熟知的亚当与夏娃在偷尝禁果后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这些充分体现了人类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与付出的代价。

而要探寻美国成长小说的近代溯源,则要从英国文学说起,其对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丹[1]认为,在英国成长小说的演变进程中,笛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并不支持以神话故事作为小说的创作主题,而是注重个体生命感受及成长过程,这种从现实入手,回归个人的创作风格与思想,通过其早期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成为英国成长小说历史上的里程碑级别的人物。

其中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主要描写了青春期叛逆少年在出海从商的过程中,被流落到荒岛,经过几十年在荒岛中与自然、荒芜、寂寞的斗争,最终成功回到祖国怀抱。

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人自身的精神与强大的勇气,特别是在众多困难面前,能够激发人的潜在力量。

笛福敬重这样的精神与耐力,随后理查德将笛福小说中的“鲁滨逊”作为美国人的原型。

英国所有的成长小说都存在显著的特征,即时代与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对美国成长小说影响最大的因素。

传承与创新、转化与融合——哪吒动画形象演变的研究

传承与创新、转化与融合——哪吒动画形象演变的研究

010《名家名作》·传承[摘 要] 哪吒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其故事的成型与成熟经历上千年。

1949年以来,围绕哪吒进行的艺术改编和创作硕果累累,尤其在动画方面,1979年的《哪吒闹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2010年之后,哪吒的动画形象出现了多元化转向,哪吒动画作品序列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绝佳分析案例。

不同时代的创作者都对哪吒进行了符合时代需要的改写,在不断与社会文化沟通的同时实现了作为传统文化的“哪吒”符号的传承和创新、转化与融合。

[关 键 词] 哪吒;动画形象;多元化传承与创新、转化与融合——哪吒动画形象演变的研究郭 玥哪吒,这一中国神话佳说中的经典人物,具有典型的文化符号地位,拥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两部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进一步加强了哪吒故事的流传广度。

一、哪吒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形象的形成以及演变哪吒进入中原之后经历宋元演化,至明清话本小说中固定为幼童形象。

哪吒的第一次重大演化是父子关系的重构。

有关哪吒最关键的故事情节之一当属“析骨还父”。

据考证,唐末宋初的佛经就对此有所记载和传播。

然而此时的“还父”并非儒道意义上的“孝悌”。

而后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符合我们认知的哪吒故事记载,但此时的哪吒依然保持着“身长六丈”[1]的形象。

元明时期,哪吒发生了第二次关键的中国化变形,即“娃娃神”形象的形成:从此哪吒“完全是一个可爱的、完美的、完全中国化的神仙形象,而且《西游记》第一次将哪吒塑造为孩童形象,在中国其他神形象中是比较少见的”[1],至今哪吒的形象都基本沿袭此制。

此外,吴承恩也将哪吒父子之间的故事由因果循环转变为中华文化的传统伦理道德观。

而《封神演义》则集历来哪吒故事之大成,塑造了我们最为熟知的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和乾坤圈、身缠混天绫的娃娃神。

所谓神话和神仙,寄托的是百姓渴求安乐的希望和信仰,哪吒形象的中国化演变历程,正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所在,外来文化在历史的场合中会渐次被强大的文化力量所转化,在被中华传统改造的同时也在改造和丰满着前者。

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发展述略

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发展述略

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发展述略
朱丽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019)004
【摘要】@@ 随着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各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19世纪被湮没的女性作家也随之被挖掘被研究,其作品重新焕发光彩展现在世人面前.
【总页数】4页(P146-149)
【作者】朱丽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
【相关文献】
1.20世纪香港女性小说创作发展评述 [J], 盛莉
2.20世纪初女性小说杂志《眉语》及其女性小说作者 [J], 沈燕
3.20世纪上中叶吉林手风琴艺术发展述略 [J], 张雪;杨菡
4.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小说研究 [J], 高兰
5.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学发展述略 [J], 刘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革命之路:从绝望到变革

革命之路:从绝望到变革

革命之路:从绝望到变革
李琳
【期刊名称】《电影文学》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电影《革命之路》探讨了在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语境下,人们应该选择继续革命还是耽于安逸生活的话题.影片呈现出男女主人公弗兰克和爱波在生活中不同的绝望表现形式以及为之所做出的不同变革.最终,影片的男主人公弗兰克屈服于现实社会的安逸,没有勇气进行实质性的变革;而女主人公爱波具有典型的美国“革命”精神,从生活的绝望中走出进行变革,给后人带来启示:绝望正代表着希望的存在,不放弃就有生的契机.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李琳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拓宽中国的能源变革之路——通过创新促进能源革命 [J], BP集团
2.“做一流品牌,这工作有意思”从仰望到超越的奥图码之路 [J], 郭特利
3.新技术革命与价值观念的变革——谈谈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人们观念变革 [J], 王卫;王关成
4.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从迟徊观望到乘势而上
——基于文本挖掘法的变革路径与绩效研究 [J], 楼永;刘铭
5.从愿望到行动,探索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发展之路——第五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发布“中国癌症姑息医学武汉宣言”(英文) [J], Qi Mei Hong Qiu Yi Cheng Yao Wei Shiying Yu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长小说的溯源及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演进

成长小说的溯源及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演进

成长小说的溯源及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演进
杨美玲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源自于德国的成长小说拥有久远的西方渊源,经由古希腊的神话原型,到英国的古典和美国的现代性特征,成长小说的内涵和主要侧重点随历史的演进不断发生变换。

对成长小说的欧洲发展历史作一回顾,进而对美国不同时期的成长小说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分析,由此阐明成长小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迈向成熟。

【总页数】2页(P223-224)
【作者】杨美玲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宁夏银川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J], 孙胜忠
2.成长小说的缘起和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的繁荣 [J], 许太梅
3.成长小说的溯源及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演进 [J], 杨美玲
4.当代非裔美国小说的历史总结——评《当代非裔美国小说:其民间溯源与现代文学发展》 [J], 朱刚
5.美国成长小说的历史溯源及历史演进 [J], 刘双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20世纪牛仔小说述评

美国20世纪牛仔小说述评

美国20世纪牛仔小说述评
陈许
【期刊名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11)002
【摘要】美国牛仔小说是美国西部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美国牛
仔小说发生了许多变化.许多优秀的作品反映了西部牛仔的生活场景、思想品德和
幽默情趣,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总页数】7页(P35-40,58)
【作者】陈许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江苏盐城,2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浅谈美国牛仔西部小说 [J], 余文娟
2.美国西部牛仔小说研究述评 [J], 李军
3.20世纪以来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研究述评——兼谈"英雄传奇小说"的类型定位 [J], 叶天山
4.突破、创新与融合——评《小说与非小说:美国20世纪重要作家海勒研究》 [J], 王祖友
5.“20世纪文艺复兴”的重要篇章——两次大战期间的美国小说思潮述评 [J], 傅景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彗星划过夜空

如彗星划过夜空
这是一套四册的系列丛书,记录了作者在 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心得和感悟。本书以一种 书信体写作的独特方式,打破时空局限,深入 观察和剖析美国社会体系,远近结合地呈现了 美国社会的完整图景,兼顾历史大方面和生活 小细节,为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美国提 供了—把放大镜和一架望远镜。
核心内容
一、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设置,是美国建国史上不同州 妥协的结果
二、党派之争,导致美国改变选举式
三、行政权力交接的冲突,导致违宪审查权的诞生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设置是美国 建国史上不同州妥协的结果
党派之争 导致美国改变选举式
美国最初在选总统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复杂,甚至它的标准只是选个好 人。美国第一届总统乔治.华盛顿,确实是公认的好人。他不但诚实、守信, 还在权力方面有着难得的克制。总统华盛顿的威望和道德水准,使得美国 当年选总统的标准就是选好人,这在早期的选举制度中也没有什么漏洞。
关于作者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的笔名,丈夫叫丁鸿富, 妻子叫李晓琳。他们是介绍美国人文历史的知名作者,被 誉为中国的托克维尔。其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 领域极广,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 全能型作家。作品通俗易懂,呈现出了对中国社会和美国 社会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关于本书
杰佛逊 逊
克制 麦迪逊
华盛顿 杰佛
亚当斯
行政权力交接的冲突 导致违宪审查权的诞生
违宪审查权,是指对命令、法律是否违反宪法进行审查的权力,它对 三权分立起到了制衡作用。违宪审查权的原则,是在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 逊案中得以最终确立的。
1803年,总统亚当斯在新一轮竞选中落败,没有连任成功,杰佛逊高票当 选新一届美国总统。在两届政府权力的交接中,杰佛逊和麦迪逊发现,亚 当斯利用临卸任的前几天,突击任命了很多他自己党派的人,于是命令国 务卿麦迪逊不要给这些人签发委任状。此时,一个在等待任命状的叫做马 伯里的人,把麦迪逊告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UNTAIN FLOWERS
化”:个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与社会“妥协”,融入社会,完成自我的“社会化”历程,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主题特点则不尽然,“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至上,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行事,竭力表现出个人与众不同,因此,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体无法将融入社会作为成熟的最终奖赏”(孙胜忠,2005:322),也不崇尚“妥协”和“社会化”。

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是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的主题之一,而这种困惑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而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出从世纪初的“迷惘”到战后的“垮掉”到八十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1919),通过乔治的成长反映出美国旧式文化的逐步瓦解,包括清教思想在现代的扭曲和传统男女关系的破裂。

费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中年青主人公阿莫瑞(Amory)的成长困惑代表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个一代人的“迷惘”。

美国经典成长小说《麦田守望者》则反映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成长困惑。

在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少数族裔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在主题上侧重于主人公身份的寻求与确定,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例如:非裔文学中的《看不见的人》、华裔文学中的《女勇士》等。

二十世纪的美国女性成长小说力图呈现女性在现代社会遭受的多型态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追寻解放与自我定位的主题,例如:《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秀拉》等。

在小说结局的处理上,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在传统的欧洲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认识,在小说结尾处,主人公成长为主流社会的模范或代表,小说一般以主人公与家人团聚、与恋人喜结连理等幸福圆满的结局收尾。

但是从对大量的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文本的分析来看,美国成长小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结局: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这种认识也可能是不符合社会所约定俗成的那种所谓正确的理念,或者主人公最终并没有获得所谓的成长,他或她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彷徨、犹豫,或是拒绝成长,走向“反成长”,甚至死亡的道路。

《麦田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最后躺在精神病院里,对未来毫无打算,至于未来要做些什么,他认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


二十世纪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也反映在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别,成长小说不再拘泥于一种传统的模式,或者我们将这种变革称为“文类逾越”(Gen-erictransgression)。

正如冯品佳(FengPin-chia)所说:“这种对传统文类的演绎、变奏并不宣示着文类的灭绝;相反地,这种‘文类逾越’又再赋予旧有文类新的契机”(1998:19)。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M].廖鸿钧,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65-195.
[2]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3]托妮·莫瑞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4]Coyle,William,ed.The young men in the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5]Feng Pin-chia.The Female Bildungsroman by Toni Morris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A postmodern Reading[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8.
[6]Hardin,James,ed.Reflection and Action:Essaysonthe Bil-dungsroman.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1.
[7]Howe,Susanne.Wilhelm Meister and His English Kinsmen [M].New York:AMS Press,1996.
[8]Mullane,Janet,et al.,ed.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李琳,(1978—),女,河南安阳市人,英语语言文
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
究英美文学。

作者简介:
家园,作为风雨、寒冷、恐惧和寂寞的庇护所与食物、关心、友好和爱情的保存地,自人类诞生起一直以来是历代人们的奋斗梦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男人和女人战胜各种苦难和克服无数挫折。

文学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所以追求理想家园这一主题也是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探讨和求索的话题。

英国女性小说产生于十七世纪末期,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繁荣起来。

十九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女性作家尤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活跃,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作家,这一时期的女性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

女人的自然天性使其对家园和爱情的感触总是要比男人厚重得多,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及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更是如此,寻求理想家园成为她们彼此之间的共享话题。

不少英国女性作家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腻,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婚姻问题为基点,再次对寻求理想家园这一普遍、永恒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为广大读者创造出了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本内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肖和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的玛丽·巴顿。

一、西方文学中家园情结的由来与发展
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曾经纯真快乐地生活在天堂的伊甸园中,对世事一无所知。

后来,夏娃禁不住化身为蛇的魔鬼撒旦的诱惑而偷尝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还给亚当也吃了一个,他们就此变得心明眼亮,能辨善恶美丑。

于是,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而被愤怒的上帝逐出天堂。

从此,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就永远失去了水草丰沃的美好乐园,不得不在茫茫大地上为自身的家园而奋斗。

数千年以来,无论是在耶稣诞生之前的未开化时期还是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文明教化时代,西方人对理想家园的向往和追求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这一切必然会反映在作为生活写照而存在的文学之中。

由此,寻找家园成为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主题,许多作家以不同的文学形式不遗余力地讨论和研究它。

例如:《旧约·出埃及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情结分析
万永坤
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
154
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