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
众所周知,“成长小说”这一小说类型乃是近代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的文化舶来品。不过与一度叱咤风云的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相比,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它都默默无闻,连公认的定义和评判标准都没有。孟繁华、曹文轩们甚至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只有类成长小说。然而瓦片也有翻身日,成长小说近几年行情见涨:不仅有许多成名作家宣布自己写的是成长小说,而且有为数不少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出现,大有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之势,相信与人们的“个体观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关。
“成长小说”一词译自德语“Bildungsroman”或“Entwicklungsroman”,又译做“教育小说”、“修养小说”、“塑造小说”……在欧美是个源远流长、影响极为深远的小说传统,中国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成果大致分“定义介绍”、“主题探讨”、“理论研究”和“外部视野”四类。
一定义介绍:翻译家与理论家
1.翻译家:早在1909年,包天笑就有半译半作的《馨儿就学记》等“教育小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杂志》上连载,影响很大,还曾获得当时教育部的嘉奖。①30年代前期,《申报·自由谈》上有过关于“教育小说”的专门讨论。但真正有分量的介绍文章出自后来冯至、杨武能和刘半九等著名翻译家之
手。同为“译序”,冯至1943年在为自己翻译歌德的经典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文版序言》一文时使用“修养小说”或“发展小说”的名目,着眼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调整自己以融入社会的需要。②而杨武能1999年重译之后的“代译序”中不仅说明以《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为代表的德国教育小说带有浓重的启蒙运动的时代特色,而且进而把整部名著归纳为“逃避庸俗”,明确指出“教育小说”并非只是在学校念书,而是指广义的“人生教育”,看重的是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的自由选择。③
冯至、杨武能师徒介绍的重点还是歌德小说的意义阐释,刘半九在为田德望译的《绿衣亨利》作序时则用了更多篇幅高屋建瓴地讨论“教育小说”这种小说类型的自身特点:
往往是以一个所谓“白纸状态”(tabula rasa)的青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毫不离奇的日常生活,通过他一生与其他人相处和交往的社会经历,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熔炉中的磨炼、变化和发展,描写他的能力、道德和精神的成熟过程、他的整个世界观的形成过程。④
但强调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既不能是明显的惨败,也不是虚假的胜利,以便读者自觉把生活当做严肃的课程而奋勉向上,不免画蛇添足——成长小说中同样有悲剧意味浓厚的作品。
2.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风行世界的《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专门有“Bildungsroman和Entwicklungsroman”的条目:
表示“主人公成长小说”或“教育小说”。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并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教育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艺术家成长小说(Kunstlerroman),表现小说家或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艺术使命,并把握他的艺术技巧的经历⑤
艾氏可贵在对“主人公的精神危机”的强调和“艺术家成长小说”这一亚类型的总结。但成长小说未必始自幼年,托马斯·曼《魔山》写的就是青年主人公的精神历程。
莫迪凯·马科斯《什么是成长小说》一文综合诸多定义之后的最终理解是:
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在成长小说中,仪式本身可有可无,但必须有证据显示这种变化对主人公会产生永久的影响。⑥他还根据主人公经历事件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程度,把成长小说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主人公获得尝试性经验,他所经历的事件只把他引导至成熟的门槛。这一类故事往往强调事件对主人公的震撼效果。第二类,主人公未完全成熟,只是被引入成熟之门,但却茫然不知所措。第三类,主人公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跨入了成熟之门,这一类小说通常表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顿悟和自我意识的获得。
巴赫金在《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认为:以往遵循纯结构原则(即把整个情节集中在主人公的教育过程上)和只要求小说中有主人公发展、成长的因素的这两种分类标准都没有抓住要点。教育小说与其他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成长”这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小说的情节、布局以及整个内部结构,都从属于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主人公形象的稳定不变性、他的统一体的静态性。主人公在小说的公式里是一个常数;而所有其他因素,如空间环境、社会地位、命运都可能是变数。而教育小说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这种分析可谓鞭辟入里,但巴赫金此文主要是通过对长篇小说类型演变史的考察来阐释其小说整体观:小说的情节类型、布局结构总与作家时空观、世界观密切相关。教育小说只是这位大师理论巡礼中的一站,虽然洞见迭出、精彩纷呈,但明显有从理念出发的痕迹。⑦
二主题探讨:青年学者的大胆探索
中国成长小说出现虽早,研究工作开始却晚。真正成规模还是近几年的事,主力军是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他们的学位论文构成了第一批研究成果。
1.博士论文: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是填补空白的第一部,几乎也是迄今为止功力最深厚、哲学思辨性最强的一部。⑧论文分两部分,分别对1949-1976、1977-1999这两个时段的成长小说进行考察。作者采取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首先从众多成长小说中提取典型意象和普遍情节,进而分析它们的深层社会历史意义。上篇选有:“新人”、精神之父、道德内指、命名仪式,下篇是:“那个个人”、肉身之父、欲望吸盘、归于庸常,不仅纲举目张,概括出了各自时段中成长小说的精神特质,而且两相对照之下,看得出时代变迁下社会思潮的衍变或流转。大致说来,作者认为1949-1976年成长小说以革命为主题是新兴的革命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规训和整合,而把1977-1999年成长小说中多元化倾向归结为消费时代价值观念碎片化的结果。
平心而论,樊著固然逻辑严密、立论精深,但大而化之,结论多少有些简单化。这与论述过程中小说文本不太充实有关,但也有为保持理论构建的完整而有意识地忽略“不合理”文本之嫌。同是博士论文,李学武《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则视野开阔,⑨以大量文本分析为主:除“文革”十年之外,十七年小说、新潮小说和知青小说全被囊括在内,实际上成了“成长视角下的当代小说研究”。开篇先从“成长”本身的心理、生理意义谈起,详细梳理了成长小说的西方文学脉络,从而在讨论中国当代成长小说时有了一个非常稳固的背景和参照系。樊国宾以主题意象为论述中心,极少小说文本的完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