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生自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小学生自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小学生自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案例:小林,是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中的一个学生。

我接已有两年了,起先他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因为他聪明机灵,上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

课堂作业总是做得很快,所以我时常会表扬他。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他太自负了,总是瞧不起别人。

比如,课堂中回答问题时候,一个同学答不出来或答得吞吞吐吐的时候,他就很不耐烦,数落人家太笨。

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时候,他不倾听他人的想法,甚至不守纪律,口中叫着:“老师,我来,我来。

”可以看得出来他很爱数学,但每次的数学单元测验他都是90分左右,错的题目都是很基础的,连班级中的后进生都能做得出来的题目,而那些附加分和聪明题他基本上都对。

据我的观察,课间活动课上同学们不爱和他玩。

我也电话家访过他的家长,了解到他的父母在外做生意,他是个独生子,由奶奶来照顾。

老年人及其宠爱他,夸奖,赞扬,使他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分析:这是儿童自以为了不起的自负心理,是自我认知缺陷的一种表现。

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是一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

一、形成自负的原因:(一)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

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

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又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会养成自信、自傲和自负的个性。

(三)片面的自我认识。

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

自负者也同样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

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自负的个性。

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及分析

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及分析

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及分析引言: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帮助人们解决情感问题和发展个人潜能的方法,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为了深入探讨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本文将介绍两个优秀的心理辅导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案例一:自尊问题的青少年背景:小明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在学术表现上非常出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的问题。

目标:提高小明的自尊、增强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过程:心理咨询师采取了启发式和支持性的方法,通过对话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小明了解到自己独特而有价值,并鼓励他参加一些团队活动来改善沟通技巧。

结果:经过几次心理咨询后,小明逐渐完善了自我认知,树立了更正面的自我形象,并主动与同学进行合作,在学业和社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分析: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心理辅导在青少年自尊问题上的有效性。

心理咨询师通过启发式和支持性的方法,帮助小明重塑自我认知,并提供了积极的社交参与建议。

这种综合的干预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他现存的问题,还能够培养他长期的心理韧性和人际交往技巧。

案例二:焦虑症患者背景:李女士是一位30岁的化学工程师,她在开始新工作后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包括恐惧、失眠和身体紧张等。

目标:减轻李女士的焦虑症状,帮助她应对职场压力。

过程:心理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来引导李女士分析并改变她焦虑思维模式,并教授她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渐进肌肉放松来管理身体紧张感。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李女士逐渐掌握了应对焦虑的方法,并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好的表现。

她学会了识别负面思维,并用更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挑战和压力。

分析:该案例展示了认知行为疗法在焦虑症患者中的有效性。

通过CBT的技术,心理咨询师帮助李女士认识到焦虑思维对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并教授她实际可行的应对策略。

这种注重问题解决和工具赋能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己情绪和心理过程的认知,从而促进其精神健康恢复。

结论:以上两个案例表明,心理辅导在处理不同类型问题时都十分成功。

做自己的小太阳——六年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辅导

做自己的小太阳——六年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辅导

做自己的小太阳——六年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辅导摘要:一名六年级女生,上五年级后情绪容易失控,比较易怒,自尊心较强。

与父母关系一般,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管控过于严格,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在班上害怕其他人的目光,对事情选择逃避的态度。

心理老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正念训练的方法对学生以及学生的父母进行干预,缓和家庭冲突,纠正双方的不合理认知,从而促进学生的情绪稳定,减少问题行为。

关键词:情绪管理;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正念一、个案概况小欣(化名),女,12岁,六年级学生,性格沉默内向,见到别人基本不敢抬头打招呼。

自从这学期开学以来,小欣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经常闷闷不乐。

以前喜欢做的事情,例如看书,现在也不喜欢做,看书的时候觉得心情比较烦躁,看不进去。

家里的氛围比较压抑,导致小欣在学校时的心情也比较低落。

这两周,感觉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不受控制,但自己表面会装作很正常的样子,不想被别人发现。

同时,晚自习时不想待在班里,感觉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会感到比较舒适。

根据初步谈话结果发现,小欣的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从五年级开始出现这样的状况:内心比较失落,但不敢和别人说自己内心的想法。

特别是开学后,这样的状况逐渐加深。

由于最近与父母大吵了一次,所以过来心理辅导中心预约心理辅导。

二、初步分析与评估(一)初步评估小欣体型瘦小,初次来到心理辅导室时,双手不自然地放在腿上,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紧张。

说话声音比较小,语速较慢,意识状态清醒。

综合医院的诊断报告材料,班主任、家长、班级同学等人所提供的信息,根据DSM-IV诊断标准,对小欣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为,由于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所引起的自卑心理,从而引发社交焦虑、社会适应不良等行为问题(二)成因分析生理因素:小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时期,身体需要消耗的能量多,但小欣在吃饭时经常胃口不佳,导致小欣时常感到头晕乏力。

除了饮食方面,小欣在睡眠质量方面也难以得到保障,经常半夜醒来,第二天起床时浑身无力。

辅导中学生心理的案例

辅导中学生心理的案例

辅导中学生心理的案例
1.阿明是一位初中生,他在学校表现出来的成绩都很好,但是在家里却经常会发脾气,甚至有时还会打砸家具。

经过和他沟通,发现他由于学习压力大,感到很紧张和焦虑,同时也因为一些家庭问题而感到不满和愤怒。

辅导师针对他的情况,帮助他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并为他提供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建议。

2. 小华是一位初中生,她成绩一般,但是经常会因为学习而感到自卑和失落。

辅导师通过和她的沟通,了解到她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同时也存在一些自我怀疑和否定的问题。

辅导师帮助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她在学习上努力,同时也帮助她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

3. 小明是一位初中生,他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和嘲笑,因此感到很孤独和无助。

辅导师通过和他的沟通,了解到他在和同学交往上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自我否定的问题。

辅导师帮助他学会更好地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在心理上给予他支持和鼓励,让他感到不再孤独和无助。

- 1 -。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时间:2010-1-23 22:37:57 作者:阿赛来源:阿赛工作室浏览: 109人次[个案情况]陈某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人长得漂亮,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能歌善舞,素质发展比较全面。

在学校里,她是个受欢迎的学生,学校领导看着喜欢,班主任老师更是视为左膀右臂;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又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有个这样能干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当然十分高兴,一直都很重用她,凡事都让她管,可渐渐地我发现她越来越自命不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

这学期开学初重新成立班委会时,我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这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不是摇头就是撇嘴,意思十分露骨:全班除了她没人能当班干部了!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班干部竞选时,她以11票之差落选了,当时,她就急哭了,中午拒绝吃饭表示对竞选的不满。

[存在问题]陈某从小就成绩好,能力强,倍受家长老师的宠爱,所以渐渐养成了自负心理,竞选失败后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以不吃饭等偏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受挫能力极差![辅导过程]面对这样的案例,我们应该采用“极限催化”的方法,让她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心服口服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在一次《假如我是……》的习作中,她写了《假如我是公主》,文章中处处表露出作为一个公主的骄傲,而班中有一位平时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写了《假如我是一位母亲》,文章写得朴实感人,我就在讲评课上范读了她们的作文,让学生来评析,不少学生都指出了,陈某的文章太过骄傲,立意也不切实际,都称赞另一位学生的文章真实感人。

我看出她的不服气,课后我拉着她走在校园里,告诉她做人不可以太过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今天这位同学的文章写得比你好并不稀奇,一个人不可能会十全十美,又帮她分析了班干部落选并不是因为她能力不够,而是她太过自负,把当班干部看成是一种炫耀,而不是为班级服务,所以同学们才会不信任你!她听后头埋得低低的,红着脸轻轻地说:“我懂了……。

心理案例:青少年自负心理

心理案例:青少年自负心理

心理案例:青少年自负心理他是某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但是他仍然觉得很苦恼,因为他在班上人际关系非常差。

他是某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但是他仍然觉得很苦恼,因为他在班上人际关系非常差。

他觉得班上其他同学成绩不好,还嫉妒他的成绩好,他说:“当我做作业或看书的时候,有同学叫我拿作业给他抄或叫我传递东西,打乱了我的思路,我感到很讨厌。

”青少年自负心理案例分析有自负心理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总是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

与人交往时,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即使明知自己错误,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接受别人的观点。

做事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关心别人,但却要求别人都能为他服务。

对别人的成绩非常嫉妒,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在别人获得成功时,会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自负性格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错误的自我意识造成的。

可以说自负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高,夸大自己的长处,不明自己的短处。

自负者往往缺乏修养,以清高、盛气凌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对人缺乏尊重。

青少年自负心理指导方法感激与赞美别人,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这对于自我评价过高的自负者来说确实不容易,但只要肯积极学习,一定能学会的。

青蛙坐在井底时,会觉得自己好大,天很小,但当它跳出井口时,就会发现天好大,自己很小。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承认他人并且赞美他人,这会改变自负者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感激和赞美。

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能够容忍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总是自以为是。

让他们能够接受批评是矫正自负性格的关键。

自负者能够战胜心理障碍,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飞跃。

当你受到批评和冷落,遇到挫折的时候,你要把它们看成是一副良药。

尽管药是苦的,你也是痛苦的,但是,把它吞下去,慢慢消化、吸收,你就会发现,哦,我原来是这样的,我也有不足。

当你对他人越来越感到满意时,当你坦然承认他人的优点并由衷赞美时,就证明你的自负心已完全纠正。

【心理百科】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心理百科】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心理百科】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个案情况]陈某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人长得漂亮,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能歌善舞,素质发展比较全面。

在学校里,她是个受欢迎的学生,学校领导看着喜欢,班主任老师更是视为左膀右臂;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又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有个这样能干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当然十分高兴,一直都很重用她,凡事都让她管,可渐渐地我发现她越来越自命不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

这学期开学初重新成立班委会时,我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这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不是摇头就是撇嘴,意思十分露骨:全班除了她没人能当班干部了!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班干部竞选时,她以11票之差落选了,当时,她就急哭了,中午拒绝吃饭表示对竞选的不满。

[存在问题]陈某从小就成绩好,能力强,倍受家长老师的宠爱,所以渐渐养成了自负心理,竞选失败后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以不吃饭等偏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受挫能力极差![辅导过程]面对这样的案例,我们应该采用“极限催化”的方法,让她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心服口服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在一次《假如我是……》的习作中,她写了《假如我是公主》,文章中处处表露出作为一个公主的骄傲,而班中有一位平时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写了《假如我是一位母亲》,文章写得朴实感人,我就在讲评课上范读了她们的作文,让学生来评析,不少学生都指出了,陈某的文章太过骄傲,立意也不切实际,都称赞另一位学生的文章真实感人。

我看出她的不服气,课后我拉着她走在校园里,告诉她做人不可以太过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今天这位同学的文章写得比你好并不稀奇,一个人不可能会十全十美,又帮她分析了班干部落选并不是因为她能力不够,而是她太过自负,把当班干部看成是一种炫耀,而不是为班级服务,所以同学们才会不信任你!她听后头埋得低低的,红着脸轻轻地说:“我懂了……。

”接着,我又去她家进行了家访,把她最近的表现婉转地告诉了她的家长,并站在他们的立场真心地分析了利弊,家长听了很感动,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分的宠爱给孩子带来了不利的一面。

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重建自信,迎接挑战》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在班级里却常常感到自卑和孤独。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老师发现了他的问题,并及时与他进行了沟通。

通过和小明的交流,老师发现他在班级里缺乏自信,害怕挑战和失败,因此经常选择逃避和退缩。

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明重建自信。

首先,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同时,老师给予小明适当的表扬和肯定,让他在自我价值感上得到提升。

另外,老师还安排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习惯,并引导他改变消极的心态。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逐渐敢于面对挑战,学会克服困难,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也变得积极向上,更加乐观和自信。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小明终于走出了自卑和消极的阴影,重新拥有了快乐和健康的心理。

一个学优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一个学优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一个学优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一个学优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

在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

在电视新闻上也时常报道有小学生因与父母吵架而离家出走;因老师对他的一些批评性语言而一时想不通,自寻短见种种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不得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重视。

作为班主任,更是责无旁贷。

学优生,由于成绩优异,时常受到称赞,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学优生过分看重自己的成绩,忽视了品德、习惯的养成,在种种称赞声中往往变得自负、争强好胜、合作意识差;教师也。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许多学优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高傲、好胜、嫉妒、脆弱等心理问题,这样,学优生名为优,但实不优,长此以往,甚至给班级管理,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种种阻碍。

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影响优秀生的健康成长。

下面以我班的小成同学为例子谈谈如何转变学优生的心理。

我班的小成同学,在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知识面也比较广,在课堂上经常能够回答出别人答不出的问题。

因此,老师经常表扬他。

同学们也羡慕他。

但是,小成同学不太有礼貌,在开学初,他从来不和老师打招呼。

当他遇到一些小问题时也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例如别人拿了他的橡皮擦来用一用,他就会哭,还会和别人动起手来。

还有一次,他叫一位同学帮他打饭,这位同学不太想答应他,于是就对这位同学说如果你不帮我打饭,我就叫人打你。

还有更出乎意料的是,他本来和坐在他后面的小琪和小辛是好朋友,就因为小琪拿了他的铅笔来用而忘记告诉他,他就觉得小琪偷了他的铅笔,是他的敌人,于是他为了发泄,就拿了一张白纸,用力地撕烂,然后把白纸放到嘴里咀嚼,然后吐掉。

有时也不知道他遇到什么事情,把头不停地往桌子上磕。

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通过了解,我发现有以下一些原因:一、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他对人无礼。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青岛市城阳区环城路小学赵良伟一、个案情况: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叫小栋,他思维敏捷,学习刻苦,考试成绩也很优秀,绘画也有很高的水平,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做事有主见,干脆利落,是老师的小帮手。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学而优则仕”我把他放在了数学课代表的位臵上,他的工作积极性高涨,能准时上报作业完成的情况,积极完成各种交办任务,着实让我喜欢。

年终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许多学生不同意选他,有的说他在收作业时态度粗鲁,看到不好的作业总是冷嘲热讽;有的说他心胸狭窄,在一次下课的时候,一名女生走过他的桌子边时,不小心碰掉了他的书本,他毫不留情面的指责对方;还有同学说,当同学有问题向他请教时,她他也总是很不耐烦的,甚至还说同学,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来等等。

正因为这种态度,导致了他与班中很多同学的关系相处不好,指责他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成。

二、心理分析:1、自身的原因:小栋从小成绩好,能力强,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在心理上比其他同龄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渐渐养成了自负的心理,经常指责、抱怨别人,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

2、家庭教育的影响。

他是家中二胎,整个家庭中就他一个男孩,家人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

父母是普通工人,比较关心孩子,但因工作比较繁忙,经常会回家较晚。

他们都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因而经常会与孩子处于对立状态。

小栋常在家里嘲笑班里的同学,家里人的教育只是让他别向那些同学学习,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教育的影响。

由于小栋是个好学生,能为班里争光,在老师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有意躲着他。

时间一长,他的傲气就越重,与同学的相处越来难。

三、分析与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如果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团结同学方面的教育,结果就导致了孤立现象。

这就要求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能只注重成绩,也要在品德方面对优秀生提高要求,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的目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集合5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集合5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集合5篇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集合案例1:自卑感的缓解小王是一名初中生,常常感到自卑和不自信。

他在班级中成绩一般,被同学嘲笑为“失败者”,心理压力很大。

在心理辅导中,我首先与小王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了解了他的困扰。

通过与他共同分析,帮助他认识到他在许多其他方面也有优势和长处,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上的不足。

我给他激励和鼓励,鼓励他尝试新的事物并培养自己的爱好。

通过逐渐提高他的自尊和自信,小王逐渐树立了积极的心态,克服了自卑感。

案例2:适应能力的提升小李是一名初中生,因为家庭搬迁来到了新的学校。

由于与同学和老师都不熟悉,他经常感到孤独和不适应。

在心理辅导中,我帮助小李建立了适应新环境的目标,并鼓励他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和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我还教授他一些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建立新的友谊。

在逐渐增加他的社交经验的同时,小李的适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案例3:压力的释放小张是一名初中生,经常感到压力巨大。

他在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并且常常担心不及格。

在心理辅导中,我帮助小张认识到过分的自我要求和担心只会增加他的压力。

我教他一些应对压力和放松的技巧,例如深呼吸、运动、做一些爱好等。

我还鼓励他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些方式,小张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案例4:情绪管理的训练小陈是一名中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并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躁和愤怒。

在心理辅导中,我帮助小陈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教授他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例如自我冷静、转移注意力、冥想等。

我还鼓励他多和父母、老师和朋友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表达他的需求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陈学会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了自我控制力。

案例5:焦虑情绪的缓解小刘是一名考试焦虑症患者,每次考试前都会感到极度的紧张和恐惧,并且常常影响到他的表现和发挥。

在心理辅导中,我帮助小刘了解到焦虑的成因和影响,并教授他一些应对考试焦虑的技巧,如积极思考、放松训练、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等。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是一个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辅导。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一些小学心理辅导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一,小明的自卑情绪。

小明是一个内向而腼腆的小学生,他在班级中总是不敢与同学们交流,也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经过与小明的交流,我发现他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都持有较大的自卑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采取了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对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

同时,我还鼓励他多参与班级活动,多与同学们交流,通过实际行动来增强自信心。

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小明的自卑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他也变得更加活泼和开朗。

案例二,小红的焦虑情绪。

小红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但她总是过分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焦虑不安,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小红的情况,我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

首先,我告诉小红,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我鼓励她学会放松自己,适当调整学习压力,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我还建议她和家长进行沟通,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我的辅导下,小红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的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三,小杰的行为问题。

小杰是一个爱发脾气、不服从管理的小学生,他经常在班级中捣乱,与同学们发生冲突。

在与小杰的交流中,我发现他的行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父母的忽视。

针对小杰的情况,我首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他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同时,我还与小杰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

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小杰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他也变得更加懂事和乐观。

一个关于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

一个关于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

一个关于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性格内向,成绩优秀。

但是在最近的期末考试中,他却突然变得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成绩也出现了下滑。

在家长的建议下,小明开始接受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1. 初始接触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在得知小明的情况后,首先进行了与小明的初步接触。

在初次见面时,小明显得很紧张,不愿与老师交流,甚至在提问时有些闭塞。

因为小明对陌生人比较排斥,心理辅导老师决定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不施加过多的心理压力,让小明逐渐放松下来。

2. 阶段性心理测评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明的心理状况,心理辅导老师决定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测评。

通过测评,发现小明存在着担忧过多、自卑感和压力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在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

心理辅导老师根据测评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包括放松训练、心理疏导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3. 沟通与倾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小明逐渐打开了心扉,开始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心理辅导老师利用沟通的机会,倾听小明的内心独白,了解他的困惑和烦恼。

通过倾听,心理辅导老师也更加透彻地把握了小明的心理状况,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理辅导工作。

4. 针对性干预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和了解小明的内心状况后,心理辅导老师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

针对小明的自卑情绪,进行了自尊心培养的训练;针对小明的焦虑情绪,进行了放松训练和情绪管理的指导;也根据小明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一些特别的辅导活动,比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以帮助小明缓解情绪和释放压力。

5. 家庭协助心理辅导老师也积极地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向他们介绍小明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建议。

在家庭的支持和理解下,小明的心理辅导工作也更加顺利和有效。

通过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小明逐渐摆脱了焦虑和自卑的困扰,情绪也逐渐恢复平稳,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小明已经学会了一些情绪管理和应对压力的技巧,也更加自信和乐观面对未来的挑战。

余姚教育心理辅导案例(2篇)

余姚教育心理辅导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大。

在余姚市某中学,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开展了心理辅导工作。

以下是一篇关于余姚教育心理辅导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1. 学生基本情况小明,男,15岁,初二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与同学关系一般。

最近一段时间,小明经常感到焦虑、紧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 问题表现(1)焦虑:小明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情绪。

他在考试前总是紧张不安,担心自己考不好,害怕被同学嘲笑。

(2)自卑:小明对自己的外貌、成绩等方面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常自我否定。

(3)人际关系:小明与同学交往较少,害怕与人沟通,担心被拒绝或嘲笑。

3.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他,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2)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较为紧张,竞争激烈,使他感到压力巨大。

(3)个人因素: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导致他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

三、心理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在第一次咨询中,心理辅导老师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基本情况。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注重倾听,给予小明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使小明逐渐放松,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2. 心理评估根据小明的症状,心理辅导老师对他进行了心理评估,包括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以确定他的心理状况。

3. 制定辅导计划根据小明的心理状况,心理辅导老师制定了以下辅导计划:(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如自卑、焦虑等。

(2)情绪调节技巧:教授小明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人际关系技巧:指导小明如何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辅导实施(1)认知行为疗法:心理辅导老师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小明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

优秀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优秀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优秀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心理辅导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和帮助,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以优秀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为话题,探讨一名优秀学生在面临压力时的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途径,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名初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在班级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在某次期末考试前几天,他突然感到巨大的压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并出现了失眠和焦虑情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校方安排了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面谈。

二、情绪调节在与小明交流过程中,心理辅导师首先倾听并接纳了他所表达的困惑和不安。

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帮助他进行情绪调节。

1. 理解自己首先,帮助小明认识到他目前所处的困境是正常的。

通过分享其他同龄人相似经历或提醒他其他学科或课内外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小明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并且这种艰难阶段是可以克服的。

2. 设定目标与制定计划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辅导师引导小明思考个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通过让小明设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进行分解和规划,使其能够更加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日常生活,从而减轻压力。

三、压力释放途径除了情绪调节,寻找适当的压力释放途径对于小明来说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心理辅导师建议给小明提供的几种方式。

1. 运动和休闲活动身体锻炼可以促进大脑产生内啡肽等化学物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辅导师建议小明适量参加户外运动,在运动中释放压力。

此外,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或娱乐项目作为放松心情、调节情绪的方式。

2. 放松技巧给小明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

通过这些放松技巧,小明可以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寻找到片刻的平静,从而恢复内心的平衡。

3. 与他人交流鼓励小明与他人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

无论是与同学还是家长之间的对话,都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自己,同时也为他提供释放压力和分享不称关注的机会。

自虐学生心理教育案例(3篇)

自虐学生心理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张,男,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

自入学以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近期却频繁出现自虐行为。

他常常用尖锐的物品划伤自己的手臂,甚至曾在课堂上割伤自己的手指。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都感到十分担忧。

二、案例分析1. 家庭背景分析小张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

母亲工作繁忙,对小张的关心和陪伴较少。

家庭环境较为紧张,母亲对小张的要求严格,一旦成绩下滑或犯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小张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2. 学校背景分析小张所在的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都十分优秀。

小张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直以优异的成绩自居,但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

面对成绩的下滑,小张产生了自卑心理,进而出现自虐行为。

3. 心理原因分析(1)自卑心理:小张长期处于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之下,导致他产生自卑心理。

他认为自己无法满足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自我否定。

(2)焦虑情绪:面对学习压力,小张内心充满焦虑。

他担心自己的成绩下滑,害怕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这种焦虑情绪逐渐累积,最终导致自虐行为。

(3)逃避现实:自虐行为是小张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他认为通过自虐可以减轻内心的痛苦,暂时忘记现实的压力。

三、心理教育干预措施1. 家庭干预(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小张的心理状况,共同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案。

(2)鼓励家长给予小张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关注他的心理需求。

(3)帮助家长调整教育方式,避免过度批评和惩罚,给予小张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2. 学校干预(1)组织心理辅导老师对小张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情绪。

(2)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

(3)与任课老师沟通,调整小张的学习负担,帮助他逐步适应学习节奏。

3. 个体干预(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小张认识自卑心理的成因,学会自我调适。

(2)引导小张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培养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骄傲自负老师应该怎样教导案例[大全5篇]

学生骄傲自负老师应该怎样教导案例[大全5篇]

学生骄傲自负老师应该怎样教导案例[大全5篇]第一篇:学生骄傲自负老师应该怎样教导案例学生骄傲自负老师应该怎样教导案例提高自身素质,面向全体学生,拥有博大胸怀和公正公平的意识,懂得师生沟通的技巧,结合教学实践努力让学生喜欢是做好老师的关健。

要怎样成为学生心中喜欢的教师,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求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经验,使教育教学更有成就。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新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其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材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目前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唯一出路,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杀手锏。

实现四化,科技是关健,基础在教育。

我们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发挥,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而教师能否发挥其主导作用,关健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设法让学生喜欢。

如何提高素质,让学生喜欢?相信很多同仁方法不一,各有绝招,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力争高屋建瓴,博观达识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便是教师一问三不知或一知半解。

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途径。

因此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年龄大而信服和尊重教师,而要教师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服。

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实施有效地教育和管理的。

因此,自己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并且要懂得必要的适应时代的生存知识与现代技能。

回想自己做学生时,就喜欢那种在上课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时常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的老师;喜欢不经意间就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的老师。

我常想:自己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新信息,要求自己经常去研究教育科学理论,深入教学实践,这样会使得自己知识较扎实,讲解知识比较准确,促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一、个案描述王某是一位充满朝气、青春靓丽的女孩,她上课专心听讲,勤奋好学,平时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学习上比较认真,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能歌善舞,素质发展比较全面,特别是管理班级更是经验十足。

有个这样能干的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当然十分高兴,一直都很重用她,凡事都让她管,可渐渐地我发现她越来越自命不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

新学期班干部竞选时,她以3票之差落选了,当时,她就急哭了,连续几天上课一言不发,下课也不与同学交流,原来自信的她突然变了样。

二、原因分析像王某这样的优秀生一般都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疼爱,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萦绕耳边的是赞扬、鼓励。

成绩很好,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

这类学生一般来说在学习上一帆风顺,在班级中是老师的宠儿,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班级的焦点。

他们往往过高地评价自我,自我膨胀,对自我定位缺乏准确的认识。

但是这类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耐挫力比较差。

一旦遇到不顺利的情境,心理相当脆弱,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过分自负转变为不自信。

自信心急剧下降。

竞选失败后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一度以不说话来掩饰自己的落选。

造成王某“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王某的家庭情况来分析。

平日里王某一直由外公外婆照管、教育。

外公外婆对外孙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张某,于是王某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王某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她,谁都得听她的,稍有不如她意,她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她交朋友。

三、辅导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地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情”去启发他们的心灵,那么我们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困扰,并给予心理疏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六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案例

六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案例

六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案例小学六年级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性格极易扭曲的危险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内部冲突非常激烈,如果没有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及时指点,很容易造成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发展障碍,严重者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学习、交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一、个案情况我班有一个叫刘XX的男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是他的性格却特别暴躁,自负。

有时为了一件小事或者是同学不经意的的一句话,就能引发他做出令人难以想象的举动,例如:一次班内的小竞赛,由于自己的小失误与百分擦肩而过,当看到别人获满分时他立刻用手将自己的试卷揉作一团,咬着牙、气得浑身发抖,还有如果在科任课上老师表扬了哪位同学,他就会想尽办法找那个人的毛病,类似的例子很多,就是说他总认为自己比谁都好,也根本接受不了别人比他强,在任何时刻想到的唯一报复方法就是“打”“骂”,随意顶撞老师,每天看到他的面部表情总是气哄哄地,让大家敢怒而不敢言,都渐渐地疏远他。

二、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1、家庭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父母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送他参加了很多课外辅导班,他的妈妈对他要求也非常严,遇到成绩不理想,家长只会训斥,缺少沟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2、学校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在以前的学习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和做法,老师只要通知家长,便会引发一顿不问任何缘由的打骂训斥,造成思维扭曲。

因为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帮助,缺少耐心地与他沟通。

而他又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

造成他与老师对着干,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三、辅导过程及效果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自负远离优秀生
——德育案例
罗庆华
俗话说:“偏爱后进生,厚爱特殊生,博爱中间生,严爱高才生。

” 对于班级的优秀生,我们往往会忽视对他们教育。

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的“毛病”,如果长期得不到疏解,就会形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关注他们,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是必须的。

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品德优良、学习优秀、能力强、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个案情况:
在上学期,我班里有个学生叫张超,高挺俊朗,学习刻苦,每次上课回答问题,举手都很积极,考试成绩保持在前两名,是学生的榜样;他做事有主见,干脆利落,是老师的小帮手。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学而优则仕”。

我把他放在了头号班长的位置上。

他工作积极性也是很高,积极完成各种交办任务,着实让我喜欢。

转眼到了期末评选“三好生”的时候,我决定实行民主选举,先推荐出若干候选人,再由学生从中选出,这当中自然有张超。

结果在学生民主选举时出现问题了,许多学生坚决不同意选他,一说他管理同学时有暴力倾向;有同学说,在一次下课的时候,一名女生走过他的桌子边,不小心碰掉了他的书本,他就扳着脸对那女生说:“你干什么呀,给我捡起来!”其实,是她自己把桌子与邻桌靠得太近,以至于该女生不好走过去;还有同学说,当同学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也总是很不耐烦的,甚至还说同学,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来等等。

正因为这种态度,导致了她与班中很多同学的关系相处不好,指责他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成了“诉苦大会”,一时间民愤难平,只好把他拿下。

二、心理分析:
1、自身的原因:张超从小成绩好,能力强,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在心理上比其他同龄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渐渐养成了自负的心理,经常指责、抱怨别人,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

2、家庭教育的影响。

他是家中独子,家人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

父亲是干部,比较关心孩子,但因工作比较繁忙,经常会回家较晚。

母亲是普通职工,经常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与孩子接触时间较多,缺少一定威信,另外又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因而经常会与孩子处于对立状态。

张超常在家里嘲笑班里的同学,家里人的教育只是让他别向那些同学学习,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教师教育的影响。

由于张超是个好学生,能为班里争光,在老师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有意躲着他。

时间一长,他的傲气就越重,与同学的相处越来难。

三、分析与思考
在这个案例中,我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团结同学方面的教育,结果导致了孤立现象。

这就要求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能只注重成绩,也要在品德方面对优秀生提高要求,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辅导措施:
1.心理暗示。

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

于是,我先找他谈话,表扬他的学习好,他很高兴。

我又借书给他读,我递给他一本书《宋庆龄的故事》,一周后,他拿着读书笔记来了,我发现他的读书笔记上写到宋庆龄爱国、爱学习、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 …我又重点针对宋庆龄同情他人、尊重他人进行了交流。

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会主动给同学讲题了,也不再对同学大发脾气了。

2.与家长沟通。

面对孩子出现的偏差,老师的教育是有局限的,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于双方的教育。

另外,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并参与教育,会给孩子更多的引导。

让张超的父亲多从生活、学习上关心他,从家庭教育方面教会与人
相处,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让孩子的母亲多注意孩子的情绪,不要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多鼓励与同学交往,教育孩子正确评价同学。

3.培养集体观念。

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秀生应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像他这样的小干部。

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导张超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从班集体的利益出发,多关心帮助同学,尤其是同一小组的学习后进生,要不断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4.角色扮演。

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扮演父母、可以扮演老师、可以扮演清洁工人……一周后,当我看到张超的体验作文,在一周内她扮过爸爸,扮过老师,还扮过残疾人(一个瘸了腿的人)。

他在文中写到:我瘸着腿走在大街上,人们向我投来了不同的目光,还有几个小孩子在我的身后学我走路,边学边笑,我真得受不了,他们拿别人的痛苦当欢乐。

我真想站起身来骂他们,可是我忽然想起我不是也干过类似的事吗:明明说话有些结巴,我学他,把他气哭了;小红丢了铅笔趴在桌上哭,我却在一旁说着风凉话……怪不得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不尊重别人,没有同情心。

我一定改!经张超同意把这篇文章在班里读了,借此机会,我给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为人课。

五、辅导反思:
1.教育指导孩子,特别是有个性的孩子,不宜主观粗暴,要蹲下来看孩子,充分挖掘他们内心的想法,耐心地给予教育、疏导,形式要多样,使他们真正信服。

2.我们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孩子子的个性,而不是扼杀孩子的个性。

要创造环境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地张扬。

3.作为家长,不能只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只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经济代价去培养,更要知道的是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需要怎样关注与爱护。

4.优秀学生也会有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关心,我们应该记住: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耐心、恒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