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
孙子十三篇及浅说(本篇包含《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的原文、译文和浅说)
孙子十三篇及浅说(本篇包含《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的原文、译文和浅说)《计篇》第一一、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二、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它是军队生死搏斗的手段,国家存亡攸关的途径,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的。
所以,要用五事去研究它,用七计去比较它,以求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就是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敢违抗。
天,就是昼夜、阴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
地,就是高丘洼地、远途近路、险阻平地、地域宽窄、死地生地。
将,就是将领要智谋高超、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坚定、明法审令。
法,就是军事训练、管理教育、武器装备、军法军令。
以上五事,将帅都不能不知道。
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胜利,不了解的就不能胜利。
所以,要用“五事”、“七计”比较敌我优劣,以求得对战争情况的认识。
哪一方君主的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的指挥高明?哪一方天时地利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强利精良?哪一方的兵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执法赏罚严明?我们根据这些,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孙子兵法 十三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始计第一【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孙子兵法13篇顺口溜
孙子兵法13篇顺口溜从计谋的角度来说,孙子的兵法之中,擒敌是一大关键,此时要利用对手的计谋而胜其锐。
当双方交战时,我们要识别对手的计谋,而推断他们所期望的结果,然后采取措施改变这个结果,从而反败为胜,最终破解对手的计谋。
二、要见兵不要见将:一位出色的军事领袖必须要完全把握士兵的动向,并将士兵的行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孙子兵法中说:“要见兵不要见将”,令士兵保持高度的紧张感,使士兵能够及时的应付敌军的发起袭击。
因此,在实施军事行动之前,一位出色的军事领袖必须要召集全部的军队,发布命令,严格督促,并策划有效的战争策略,才能使士兵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三、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实施军事行动时,一位出色的军事领袖必须要觉察到机遇,而不能因小失大。
当处理军事问题时,即使是轻微的错误,也可能导致整个军队的失利。
因此,孙子兵法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以此来提醒军事领袖们,在处理军事行动的每个细节上,都必须要做出恰如其分的决定,并得出最终的正确结论,以实现最大的可能胜利。
四、出其不意: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军训:“出其不意”。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实施军事行动时,我们应该利用隐蔽性和神秘性,使敌军无法预测我们发起袭击的时间、地点和手段,以便获得有利的战果。
五、极力取胜:孙子在兵法中还提到,在发起袭击之前,必须先考虑到胜败的可能性,如果认为可以取胜,则应极力通过战斗来取得胜利。
战争中,敌方可能会报复和攻击,我们必须努力把握有利时机,不要犹豫不决,勇敢面对敌军,极力取胜。
六、明察敌情,窥探敌谋:为了更好的利用敌方的谋略,我们必须先了解敌军的信息,明察敌情,窥探敌谋。
军事家必须利用收集的情报,洞悉敌军的攻击计划,同时发现敌军的致命弱点,为自己的军队取得胜利创造条件。
七、克敌制胜:孙子的兵法中还有一句军训:“克敌制胜”。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实施军事行动时,要先克制对手,从而获胜,而不是以武力抢夺胜利。
这意味着要准备充分,有计划地实施军事行动,并利用自身优势和敌弱点,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用最优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分别为:第一篇: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因此,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爵禄、punishments 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是故,调五事之比,以度胜负。
第二篇:作战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无智者不从,无道者不行。
夫兵之事,速则易器,而晚则难成。
故不尽知道,则不能行法;不谙法,则不能全师。
故知之在心,行之在形,不在累卵之枝,而在五绝之地。
治兵之道,必借于诈;诈则必行于眼前,故治兵之道,曰“形三,神三”。
“形三者,一曰金赤,二曰白黑,三曰此非;神三者,一曰神速,二曰神隐,三曰神明。
金赤白黑者,所以变化万化之状,神速、神隐、神明者,所以无穷之际,辞让有节之士也。
因而制之,则形不可测,神不可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负之道也。
第三篇:攻战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兵不厌诈,诈则必取,无诈而不取。
故敌虽高,则必可与战也;敌低,则必可取也。
故右上而左下之兵,出奇无穷,水逆转轮,攻其不备,此兵家之所谓胜,不可先传也。
第四篇:军形篇孙子曰:“将军居贵戚,三军士卒住安帐。
见则贵简,进则与之俱,权杖左右,贵者先,士卒死。
当其进也,合于鸡鸣;下其营也,得于钟鼓。
”第五篇:兵势篇孙子曰:“凡兵有五贼,必亡;有五常,必存。
五贼者:疾、贫、辱、惧、饥。
五常者:智、信、仁、勇、严。
凡此,以五常遗之,则民服;以五贼遗之,则民不服。
”第六篇:虚实篇孙子曰:“凡为客者,先礼后兵;先德后怨。
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
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它由孙武所著,是一部关于军事战略和策略的经典之作。
全文共分十三篇,包括了许多关于作战、组织、军事政治等方面的论述。
本文将简要介绍《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思想进行解读。
第一篇:计篇《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计篇,主要强调以合理计划和全面了解敌情来制定军事策略。
其中,最著名的思想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意味着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的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篇:谋篇谋篇主要强调如何策划和制定军事计划。
其中,孙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战略原则,如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最有利条件进行战争等。
他还强调了培养将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将帅不能不具备的七种智慧”。
第三篇:谋攻篇《谋攻篇》主要探讨了攻击的战略。
孙子认为,攻击的目标是摧毁敌人的战斗力,并给予敌人以重大打击。
同时,他还强调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击败敌人,而不是长时间的消耗。
第四篇:形篇形篇主要强调战场环境的重要性。
孙子认为,兵力的数量、地形的优劣、敌情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战斗的结果。
因此,了解和适应战场环境是制胜的关键。
第五篇:势篇势篇主要探讨了不同形势下的战略选择。
孙子认为,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采取不同的战略是必要的。
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战术原则,如掌握时机、调动兵力等。
第六篇:虚实篇虚实篇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虚实来迷惑敌人。
孙子认为,虚实是战争中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用来挑衅敌人、隐藏自己的意图等。
他还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实现虚实之间的转换。
第七篇:军争篇军争篇主要强调军队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孙子认为,一个良好的军队组织是战争胜利的基础,而且重视士兵的训练和装备的质量。
第八篇:九变篇九变篇是孙子兵法中最长的一篇,它探讨了九种变化的原则。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要根据变化的情况来调整计划和战略。
他还提出了一些应对敌人变化的具体方法。
第九篇:行军篇行军篇主要探讨了军队行军的策略。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
《孙子兵法》十三篇
一,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
四,形篇
五,势篇
六,虚实篇
七,军争篇
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
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篇
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间篇
一只(一计)母鸡参加动物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被敌军的三只公鸡(三攻)抓住,随后被判处死刑(四形),结果被敌军一个善良的护士(五势)从一堆牛屎(六实)中救走了。
护士犯了欺君(七军)之罪,被判罚喝下很多白酒(八九),她酒醒(九行)后,跟母鸡一起逃了出来,路上遇到了她们的死敌(十地)
-- 三只公鸡。
这三只公鸡在用火围攻一群婴儿(十二火),于是母鸡和护士赶紧拨打(十一九)电话,把火扑灭了。
她们把受伤的婴儿送到医院,医生用剪刀(十三间)给这些婴儿实施手术,最后把婴儿治好了。
最后,母鸡和护士被颁发了和平勋章!。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注释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和解释一、始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原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兵法十三篇(上)
孙子兵法十三篇(上)孙子兵法十三篇(上)《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
《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第一篇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名句名段:理解与记忆
《孙子兵法》名句名段:记忆与理解0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02、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03、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04、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05、兵贵胜,不贵久。
06、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7、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08、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0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10、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11、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12、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1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14、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15、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16、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7、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18、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19、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20、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21、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22、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23、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子兵法十三篇图解表-PPT精选文档
虛實篇 (動員作戰)
5
喻 例
訣運 用 要之
因兵 敵形 而像 搜 時 變水 索 空 ,, 與 之 謂水 檢 配 合 之無 神 常策 。 形之 ,, 兵作 知 無之 戰 常, 之 勢形 ,之 日 地 , 時空 角 間間 之 。
(作 敵戰 之之 司運 命用 )
戰 術 之 主 旨
結 退追 防 攻 論 怯擊 禦 擊 敵 不 知 其 所 守 。
九變篇 (統帥術) 將 之 五 危
8
用 兵 之 法
愛 民 可 煩
廉 潔 可 辱
忿 速 可 侮
必 生 可 擒
必 死 可 殺
地城 途 有有 有 所所 所 不不 不 爭攻 由 ,。 , 君 軍 命 有 有 所 所 不 不 擊 受 , 。
圍絕 圮 地地 地 則無 無 謀留 舍 ,。 , 死 衢 地 地 則 合 戰 交 。 ,
神微速 乎乎不 無無可 聲形及 。,。
衝 其 虛 。
敵 不 知 其 所 攻 。
致 人 行 總 而 軍 則 不 致 于 于行 趨出 人 無千 其其 。 人里 所所 之而 不不 地不 意趨 也勞 。, 。者 , 行
( ( ) )
軍爭篇 (作戰目標) 變動(軍 )、以爭 分詐之 合立法 為、則 利
7
目作 標戰 ( 軍 爭 )
九地篇 (地略學)
10
宣 戰 與 序 戰
盟 主 之 兵
外 線 作 戰
內 線 作 戰
地 略 之 類 別
始 如 處 女 , 後 如 脫 兔 , . .
併知 夷力諸 關一侯 拆向之 符,謀 ,., 無.順 通.詳 其 敵 使 意 , , . .
如運 常用 山計 之謀 蛇為 ,不 擊可 其測 首。 則 尾 至 , . . .
孙子兵法十三篇速记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速记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战略和领导管理等领域。
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下面介绍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速记法。
第一篇:计篇,主要讲述了战争的策略和计划。
速记方法是用“计”字,表示需要提前制定和推演的计谋。
第二篇:作篇,强调了军队的组织和作战准备。
速记方法是用“作”字,表示军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第三篇:谋篇,讲述了如何选择和评估战场环境。
速记方法是用“谋”字,表示需要谨慎思考和制定战略。
第四篇:虚篇,强调了如何制造虚实之势。
速记方法是用“虚”字,表示需要善于利用虚实对敌人进行欺骗。
第五篇:势篇,讲述了战争的形势和态势。
速记方法是用“势”字,表示需要把握和利用形势来取得胜利。
第六篇:军争篇,主要讲述了战争的规模和军队的作战能力。
速记方法是用“军争”字,表示需要关注军队的实力和对敌人的挑战。
第七篇:军形篇,强调了军队的编组和阵型。
速记方法是用“军形”字,表示军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编组和阵型。
第八篇:九变篇,讲述了如何应对敌人的变化和变化。
速记方法是用“九变”字,表示需要灵活应对敌人的变化和变化。
第九篇: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军队的行军和布阵。
速记方法是用“行军”字,表示军队需要合理安排行军路线和布阵。
第十篇:地形篇,强调了地形对战争的影响。
速记方法是用“地形”字,表示需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地形条件。
第十一篇:火攻篇,讲述了如何利用火力攻击敌人。
速记方法是用“火攻”字,表示火力是一种重要的攻击手段。
第十二篇:用间篇,强调了间谍和间谍活动的重要性。
速记方法是用“用间”字,表示需要善于利用间谍来获取情报和破坏敌人。
第十三篇:攻城篇,讲述了如何攻克敌人的城池。
速记方法是用“攻城”字,表示攻城战是一种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战斗。
通过以上的速记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容。
同时,在学习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我们也要谨记文章中提到的注意事项,确保文章的清晰度和流畅度,在不影响阅读体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孙子兵法的价值。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解说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解说计篇①第一[原文]孙子曰:兵②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③,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④: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⑤。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⑥。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⑧。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⑨。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⑩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大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⑾,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⑿,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⒀也。
兵者,诡道也⒁。
故能而示之不能⒂,用而示之不用⒃,近而示之远⒄,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⒅,实而备之,强而避之⒆,怒而挠之⒇,卑而骄之(21),佚而劳之(22),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23),不可先传也(24)。
夫未战而庙算(25)胜者,得算多(26)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①计:计算、计划、计谋、计策等。
这里指战争前的计策。
②兵:兵器、兵士、军队、战争等。
这里指战争。
③经之以五事:五事指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都属于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
经,量度,这里是分析研究的意思。
④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
校,通“较”,比较;所谓“计”,指“主孰有道”等“七计”。
⑤不畏危:不害怕危险。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
”⑥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
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
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等。
⑦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路程的远近、地形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
死生,指地形上的死地和生地。
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及图解表
始計篇
(國防計畫)
1
結 論
戰 謀爭 略計 戰劃
施 政 計 劃
方 針
以廟 此算 觀勝 之者 攻 乘 欺 ,, 敵 敵 敵 勝得 負算 決 多 不 出〃 利 〃 能 矣 也 備 其〃 誘 〃 不 。 。 。 不〃 之 〃 以 意〃 , 〃 不 , 亂 能 攻 取 , 其 之 〃 , 〃
九地篇 (地略學)
10
宣 戰 與 序 戰
盟 主 之 兵
外 線 作 戰
內 線 作 戰
地 略 之 類 別
始 如 處 女 , 後 如 脫 兔 , 〃 〃
併知 夷力諸 關一侯 拆向之 符,謀 ,〃, 無〃順 通〃詳 其 敵 使 意 , , 〃 〃
如運 常用 山計 之謀 蛇為 ,不 擊可 其測 首。 則 尾 至 , 〃 〃 〃
6
知 勝 之 道 五
君上 不下 御同 〃欲 〃, 軍 軍 〃將 士 士 〃能 疑 惑 而
君 之 患 于 軍 者 三
其 其 將 次 次 者 攻 伐 , 城 兵 國 之 輔 也 攻倍十 。 之則則 災分圍 縻 也之之 軍 。〃, 〃五 〃則 〃攻 之 ,
上 兵 伐 謀
兵全 不爭 鈍于 ,天 利下 可, 全 。
•
• •
•
•
•
作戰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 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 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 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 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 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 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 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 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 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 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 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 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 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弩,戟盾蔽櫓,丘牛大 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 鐘﹔萁杆一石,當吾二十石。故殺敵者怒也﹔ 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 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 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 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十三篇思维导图
《孙子兵法》十三篇主要思想1. 计是计算,而不是计谋的意思2. 孙子兵法讲的是实力取胜而不是计谋取胜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和法治等3.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先战后胜之法,是胜而后战之法。
4. 要能等待,能忍耐。
等待时机,先为己之不可胜,再为敌之可胜,上卷一、计篇五事道:恩信使民,人民听不听从你。
民与上同欲。
天:阴阳、寒暑、时制(天有阴阳,形成寒暑,寒暑四分即为时制)地:远近、险易、广狭、死生(熟悉地形,利用不同地形作战)将:智、信、仁、勇、严法:曲制、官道、主用(组织架构、编制,人事制度,物资和财务)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十二条诡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假动作,迷惑敌人可知而不可为不要百战百胜,要一战而定二、作战篇久战则国穷民困,打仗需仔细计算思考,一战而胜。
—— 拙速>巧久;兵贵胜,不贵久打仗是耗费金钱和资源的,而这些来源于国家和民众。
—— 一定要知道打仗的害处粮草辎重从本国远输,不如取之于敌。
三、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费一兵一卒,最小伤亡保全大家的用兵之法才是好的。
谋而后定,不要轻易打,要先破坏敌人的计谋、外交等,为自己争取最大优势。
攻城是最下策,不攻而抜人之城为上策。
孙子兵法不是奇兵诡道,不是以少胜多之法。
讲究兵力原则,以绝对优势作战,无优势则避。
要懂得认输,无兵力优势,无天时地利,不要想靠侥幸获胜,打仗是损耗很大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
知胜五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战与不战的判断力)识众寡之用者胜(兵多兵少怎么用)上下同欲者胜(奖惩机制,上下同利)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时刻准备)将能而不御者胜(将领有才能,君王不干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四、形篇善之善者也,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人之可胜。
善守者藏于九地,善攻者动于九天。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善于打仗用兵的人,是没有什么百战百胜的名声和功劳的,他们一般不轻易出战,只打确定胜利之战,一战而定,而不是多战多胜不定。
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及图解表
5
喻 例
訣運 用 要之
因兵 敵形 而像 搜 時 變水 索 空 ,, 與 之 謂水 檢 配 合 之無 神 常策 。 形之 ,, 兵作 知 無之 戰 常, 之 勢形 ,之 日 地 , 時空 角 間間 之 。
(作 敵戰 之之 司運 命用 )
戰 術 之 主 旨
結 退追 防 攻 論 怯擊 禦 擊 敵 不 知 其 所 守 。
之安 道國 全 軍
類 別 與 準 備
明 君 慎 之 , 良 將 警 之 。
不亡 可國 復( 存死 (者 生) )
怒 其 戰水 火 ( 功 勝佐 佐 慍 者 攻攻 攻 ) 凶 取者 者 可 。 ,強 明 以 而。 , 復 不 喜 修 ( 悅 )
火 佐 攻 者 明 , 水 佐 攻 者 強 。
火 發 于 外 , 無 待 于 內 。
取 敵 之 利 , 勝 敵 而 愈 強 。
(久 (速 智 拙 巧 將 速 遲 務 )戰 )戰 食 于 敵 。 貴攻 因 役諸 國賣 城遠 鈍 糧 不侯 用財 力輸 兵 于 再乘 不竭 屈民 挫 敵 籍弊 足。 ,貧 銳 。, 。 。。 ,
十 萬 之 師 , 日 費 千 金 。
謀攻篇 (國家戰略) 結 論 知 彼 知 己 , 百 戰 不 殆 。 統 帥 權 戰 略 政 略 其 次 伐 交 目 的 不 戰 而 屈 人 之 兵 。
6
知 勝 之 道 五
君上 不下 御同 〃欲 〃, 軍 軍 〃將 士 士 〃能 疑 惑 而
君 之 患 于 軍 者 三
其 其 將 次 次 者 攻 伐 , 城 兵 國 之 輔 也 攻倍十 。 之則則 災分圍 縻 也之之 軍 。〃, 〃五 〃則 〃攻 之 ,
上 兵 伐 謀
兵全 不爭 鈍于 ,天 利下 可, 全 。
孙子兵法背诵口诀表
孙子兵法背诵口诀表孙子兵法作为古代兵法学的代表作品,内容涉及军事策略、军事组织、军事技术、军事系统等内容,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运用军事经验指导军事行动提供了规范及借鉴。
《孙子兵法》是一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书,被称为中国的国宝级著作,其中的宝贵内容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背诵,有助于加深对其内容的熟悉程度,牢记其中的宝贵思想,让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宝贵的经典,走进人们的思想视野,深入到军事实践中。
背诵口诀对于加深对孙子兵法内容的记忆有着很大的帮助,口诀能够把一些繁杂的内容凝练成一句简洁的话语,将内容表达得明确而精准,帮助速记与记忆。
以下是《孙子兵法》的背诵口诀表:1、“兵者,国之大事。
”此句体现了孙子兵法把军事放到了国家大事的地位,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2、“先制而后发,故可以不败。
”此句提醒我们应当从思想上先制人,也就是把敌人的计划提前预知,然后发动攻击,这样可以达到无可攻击的境界,从而使自己不败,赢得胜利。
3、“不称兵力,不分敌我,不论险易,不虑贵贱。
”此句强调了在军事行动中,不能因对方的兵力优势而犹豫,不能因为地形的险易而怯步,而应当了解敌我情况,了解敌我贵贱,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4、“兵弱则亡,兵发则败,守则安,攻则败,兵不厌诈。
”此句提醒我们,军队的安危过于兵力有关,如果兵力太弱,会导致军队亡于对手之手;如果不加动手,而居守等待,会导致处于安全的境地;如果发动攻击,而敌方军队多于自己,也会导致失败;由此可见,军队在布阵时要谨慎,不能任性的发动攻击和变换布阵,要运用诡计,尽量以少胜多,赢得更好的战果。
5、“百战百胜,败者寡,故兵不厌诈,不恃强凌弱。
”此句提醒我们,军队要力求百战百胜,不能恃强凌弱,而要学会运用诡计去抗衡敌方的优势,以最小的兵力去获得最大的战果。
6、“道不同,不可为敌。
”此句提醒我们,军事行动要有一定的方向,要学会运用弯道超车,也就是以不对路的方式去打破对方的防御,获得胜利,不可与自己的目的和军事行动背道而驰。
孙子兵法背诵记忆方法
孙子兵法背诵记忆方法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奥的概念和策略。
为了更好地背诵和记忆孙子兵法,可以采用以下八种方法:1.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是一种通过深入理解孙子兵法中的概念和策略来记忆的方法。
在背诵之前,要花费时间理解每个概念和策略的含义,包括其背景、内涵和外延。
这样,当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就能够快速地联想到相关的概念和策略,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理解“兵者,诡道也”这一概念时,要了解这句话的背景和含义。
这句话是指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欺诈和迷惑的手段,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背诵其他概念和策略时,也要深入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2.重复记忆法重复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反复记忆来加深印象的方法。
在背诵孙子兵法时,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将整个内容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分配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记忆。
同时,要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以防止遗忘。
例如,在背诵“地形篇”时,可以先将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如“地形对战术的影响”、“不同地形的应对方法”等。
然后,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对每个部分进行反复阅读和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可以采用朗读、默写、做笔记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3.关联记忆法关联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关联相关概念和策略来记忆的方法。
在背诵孙子兵法时,可以将相关的概念和策略放在一起进行记忆,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兵者,诡道也”。
这样,当提到其中一个概念或策略时,就会联想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策略。
例如,在背诵“作战篇”时,可以将“因粮于敌”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个策略放在一起进行记忆。
这样,当提到其中一个策略时,就会联想到另一个策略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4.图像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图像化的方式来记忆的方法。
在背诵孙子兵法时,可以将每个概念或策略想象成一个具体的场景或图像,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想象成一个军师在地图上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
这样,当提到其中一个概念或策略时,就会联想到相应的图像或场景。
孙子兵法十三篇图解表共38页文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孙子兵法十三篇白话篇
孙子兵法十三篇*白话篇孙子兵法十三篇*白话篇2007-02-09 18:31孙子兵法·始计第一[提要]本篇为《孙子》首篇,纲领全文。
其核心是两点:一是“庙算”,军事上的战略运筹,对未来胜负条件的基本估计。
一是“诡道十二法”,实际战场态势中的指挥原则。
“诡道”十二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示形”以机诈取胜;一类是“权变”,各种情况下的不同作战原则。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士兵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所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我双方的七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是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
所谓“天”,是指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寒冷炎热气象的变化,必须因时制宜,以顺天时。
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
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
以上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
因此,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考核比较,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就是说:哪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比较有才能?哪一方占得比较有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哪一方的法令能切实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队实力强盛?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根据以上七个方面核查对比,就可以判明谁胜谁负了。
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有利的计策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势”,以辅助作战的进行。
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
所以,能攻而装作不能攻,要用某人而装作不用他,要在近处行动而装作要在远处行动,要在远处行动而装作要在近处行动,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他,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他,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他,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办法激怒他,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疲劳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
《孙子兵法》十三篇
一,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
四,形篇
五,势篇
六,虚实篇
七,军争篇
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
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篇
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间篇
一只(一计)母鸡参加动物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被敌军的三只公鸡(三攻)抓住,随后被判处死刑(四形),结果被敌军一个善良的护士(五势)从一堆牛屎(六实)中救走了。
护士犯了欺君(七军)之罪,被判罚喝下很多白酒(八九),她酒醒(九行)后,跟母鸡一起逃了出来,路上遇到了她们的死敌(十地)
-- 三只公鸡。
这三只公鸡在用火围攻一群婴儿(十二火),于是母鸡和护士赶紧拨打(十一九)电话,把火扑灭了。
她们把受伤的婴儿送到医院,医生用剪刀(十三间)给这些婴儿实施手术,最后把婴儿治好了。
最后,母鸡和护士被颁发了和平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