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05ec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8.png)
SDS-PAGE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
一、SDS-PAGE电泳的概念SDS-PAGE是一种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它的全称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这种电泳技术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分离介质,通过直流电场将蛋白质样品分离出不同电荷和大小的蛋白质成分。
二、SDS-PAGE电泳的原理1.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中所使用的凝胶是由聚丙烯酰胺构成的。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电荷来调整孔隙的大小,从而实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的分离。
2. SDS处理SDS是指月桂基硫酸钠,它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SDS-PAGE 电泳中,将样品中的蛋白质经过SDS处理后,蛋白质表面都会均匀地吸附一定数量的SDS分子,并且使蛋白质呈负电荷。
这样,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会带有类似的电荷密度,可以消除蛋白质的本身的电荷特性,使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不受到其他因素干扰。
3. 蛋白质分离将经过SDS处理的蛋白质样品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然后通过电泳进行分离。
经电泳分离后,蛋白质会根据其大小和电荷迁移到不同位置,从而使不同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三、SDS-PAGE电泳的应用SDS-PAGE电泳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分子量、纯度和比例,也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和表达水平,同时还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异构体等。
四、SDS-PAGE电泳的发展SDS-PAGE电泳技术自问世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蛋白质分离和分析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SDS-PAGE电泳技术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完整版)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
![(完整版)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e121547f1922791788e88d.png)
SDS-PAGE一. 实验原理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蛋白质溶液里加入 SDS 和巯基乙醇后,巯基乙醇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 SDS 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SDS 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例为 1.4:1。
由于十二烷基磺酸根带负电,使各种蛋白质的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
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了蛋白质构象的改变。
蛋白质-SDS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 1.8nm ,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 Mr 成正比的变化。
基于上述原因,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与椭圆棒的长度有关,也就是蛋白质 Mr 的函数。
二. 试剂器材30%凝胶贮液(100mL):称取试剂Acr 29.2g和Bis 0.8g置于1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60mL双蒸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双蒸水定容至100mL,置于棕色瓶内4℃贮存,每过1-2个月应重新配制;注意:丙稀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有积累性,配制时应戴手套和口罩等。
分离胶缓冲液(1.5 mol/L Tris-HCl,pH 8.8,100mL):称取Tris 18.2g 溶于约80mL 双蒸水,用6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8.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堆积胶缓冲液(0.5 M Tris-HCl,pH 6.8,100mL):称取Tris 6.0g溶于约80mL双蒸水,用1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6.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电泳缓冲液(1L):称取试剂Tris 3.03g和甘氨酸 14.4g置于5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400mL双蒸水充分溶解,再加入10%SDS溶液1.0mL,以双蒸水定容至1L (自然pH值为8.3,无需再调),4℃ 贮存,可重复使用5-6次;2×加样缓冲液(10mL):取下列试剂置于10mL塑料离心管中0.5mol/L Tris-HCl缓冲液(pH6.8) 2.0mL10%SDS溶液 4.0mL甘油 2.0mL巯基乙醇 2.0mL溴酚蓝 0.02g,混匀后1mL分装,-70℃可贮存6个月;10%AP:称取(NH4)2S2O3 1.0 g,溶于10.0mL双蒸水中,分装成每份1mL,-20℃贮存;TEMED:分装成每份1mL,4℃避光贮存;水饱和正丁醇(100mL):在玻璃瓶中加入50mL双蒸水和50mL正丁醇,振摇。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f25c61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2.png)
02 实验材料
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丙烯酰胺(AA):用于制备凝胶,是聚合反应 的单体。
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增加凝胶 的交联度。
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催化剂, 加速交联聚合反应。
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过硫酸铵(APS)
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于变性蛋白质并促使其 带负电荷。
发展新型分离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发展新型的蛋白质分离技术, 如二维电泳、毛细管电泳等,以提高蛋白质分离的分辨率和准
确性。
应用多维度分析
在后续实验中,可以将SDS-PAGE与其他蛋白质分析技术相结 合,如质谱技术、免疫学检测等,进行多维度分析,更全面地
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THANKS FOR WATCHING
白质带负电荷,从而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能够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
03
对其进行分离。
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通过比较标准蛋白的迁移率和已知分 子量的标准蛋白,可以大致测定出待 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成 反比,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待测蛋白与 标准蛋白的相对迁移率来推算其分子 量。
甘氨酸
作为分子量标准品。
Tris-HCl缓冲液
维持电泳过程中的pH值稳定。
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电源
为电泳提供电力。
凝胶板
放置凝胶的框架。
垂直电泳槽
提供电泳所需的基 本结构。
移液器
精确添加试剂和溶 液。
紫外透射仪
检测蛋白质条带。
实验前的准备事项
清洗电泳槽和相关器具,确保无残留物。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液,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
![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2da61b77232f60ddcca18b.png)
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一、目的掌握SDS-PAGE 电泳原理与方法二、电泳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
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
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三、试剂配制1.30% 丙烯酰胺:将29g 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 的水中。
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
用过滤器(0.45μm 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
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2.1M Tris-Cl: 称取12.191g Tris 碱溶于80ml 蒸馏水中,用浓HCl 调到所需pH 值,定容至100ml。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693b2e3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5.png)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电泳是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和数量等指标。
下面将就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介绍。
SDS-PAGE电泳的原理:SDS-PAGE电泳是一种基于PAG(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的矩阵上运行的直流凝胶电泳。
相对分子质量(MW)是以电泳迁移距离为单位来表示的。
蛋白质在PAG上被限制在孔道中运动,因此,蛋白质分子迁移距离与分子大小成正比。
通过使用外部标准,可以精确地将样品的迁移距离转换为分子量。
这种分离方法受到电荷和大小作用的影响,电势梯度使带电的蛋白质分子在凝胶中迁移。
SDS-PAGE电泳的过程:SDS-PAGE电泳的过程主要包括:样品加载、电泳和染色步骤。
(1)样品加载:样品的制备:蛋白质样品通常经过还原和变性,以便将所有蛋白质中的二硫键断裂并且在孔道中呈现线性的多聚蛋白质结构。
这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样品添加SDS缓冲液,然后在热水浴或高压下暴露于还原剂,例如2-硫代乙酸(DTT)或β-巯基乙酸(MEA)。
(2)电泳:将处理过的样品通过凝胶基质中的丝状孔道。
随着电场的施加,蛋白质会在SDS凝胶板上自由迁移,从而分离出蛋白系列。
(3)染色: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板进行染色。
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银染、共染和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染色法。
SDS-PAGE电泳的应用:SDS-PAGE电泳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活性定量、纯度评估、亚基分离等方面。
其中,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是SDS-PAGE电泳的最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将未知蛋白与已知分子质量蛋白一起电泳,可以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未知标本的分子大小。
SDS-PAGE蛋白质纯度分析
![SDS-PAGE蛋白质纯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e2f7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5.png)
SDS-PAGE蛋白质纯度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较常用的一种蛋白纯化分析技术。
SDS-PAGE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
如果蛋白质样品中含有多个蛋白质或者纯化蛋白样品中含有其他杂蛋白,经过SDS-PAGE分离后不同的蛋白质会被分离成多个蛋白条带。
如果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则只显现一条蛋白条带。
由此SDS-PAGE技术可以对蛋白质样品的纯度进行分析。
SDS-PAGE分析原理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因此,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速度仅由蛋白质分子量决定,不同的蛋白质由于分子量的差异经过SDS-PAGE电泳后分离,再经由蛋白质染色对蛋白质分离结果进行分析。
蛋白质SDS-PAGE分析流程1. 蛋白质浓度检测2. 样品处理: 在蛋白样品中加入等量含有B-巯基乙醇的2x loading buffer,煮沸10分钟3. 电泳准备: 配置合适浓度的SDS分离胶,安装电泳槽,注入1x 电泳液4. 蛋白质样品上样:根据蛋白质浓度,取适量处理过的蛋白样品依次加入电泳孔槽内,另外取适量蛋白标准marker加入其他空余孔槽内。
5. 开始电泳: 接通电源,将电压调至120v,保持恒定电压。
6. 电泳结束剥离胶: 当溴酚蓝迁移至凝胶底部,停止电泳;将蛋白胶取出,并切去浓缩胶和分离胶底部的溴酚蓝胶条。
7. 染色: 使用R250染色液对蛋白胶染色1小时8. 脱色: 使用脱色液对染色的蛋白胶脱色至背景干净,蛋白条带清晰可见9. 拍照分析中/英文项目报告在技术报告中,百泰派克会为您提供详细的中英文双语版技术报告,报告包括:1. 实验步骤(中英文)。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9b1a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e.png)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1.1 电泳原理SDS-PAGE是一种基于凝胶电泳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其中SDS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的缩写,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使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带负电荷,同时也能够给蛋白质提供线性结构。
1.2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利用膠體凝膠將生物物质分开的电泳技术。
在SDS-PAGE中,常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作为电泳介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凝胶,通过调整聚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的比例,可以调整凝胶的孔径。
1.3 SDS-PAGE的步骤SDS-PAGE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添加SDS、还原剂和草酸,使蛋白质样品变性和解离。
•准备凝胶: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之倒入电泳槽中,插入电泳板。
•加载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加入凝胶双孔板中,注意标记样品位置。
•电泳:将准备好的样品盖在电泳槽上,接上电源进行电泳分离。
•显色染色:将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显色染色,以观察结果。
•图像分析:利用成像仪或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的凝胶图像进行定量分析。
2. SDS-PAGE电泳的应用2.1 蛋白质分析SDS-PAGE电泳是蛋白质分析的基础技术,通过对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可以获得蛋白质的表观分子质量、纯度和组成信息。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2.2 分子生物学研究SDS-PAGE电泳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多种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分等。
此外,SDS-PAGE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如核酸、小分子化合物等)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2.3 药物研发SDS-PAGE电泳在药物研发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药物候选化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评估药物的结合能力和亲合力。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课件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8820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1.png)
蛋白质在电场中会带电并在凝胶中移动,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分离效果尤为显著。
SDS-PAGE的原理
1
样品处理
将待分离的蛋白样品添加SDS和还原剂,使之均质并去除与蛋白质分子量无关的 影响因素。
2
凝胶制备
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凝胶浸泡在缓冲液中,直到完全交换缓冲液。利用缓冲 液在凝胶中形成pH梯度。
蛋白质分析软件
利用软件分析和解析SDS-PAGE 的光密度曲线,获取蛋白质的分 子量和含量等重要信息。
结果分析的基本原则
1 确认实验重复性
结果比较前应该确保实验 的可重复性,包括条件和 等量样品。
2 正确选择染色方法
染色的方法不同会影响蛋 白质条带的清晰度。
3 标准品的鉴定和确定
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标准品 确定要检测的蛋白质分子 量范围。
结果分析的常见技巧
条带密度
密度越高,代表含量越丰富; 密度越低则代表含量越少。
比较分析
对比两个或以上样品的分离情 况和分子量等信息。
精细分析
利用一些特殊的处理和分析方 法,深入研究某一结果,如半 定量分析、分析带的异质性、 修改成像等。
结果分析的常见问题
条带分离不清晰
检查凝胶和样品的处理,或更换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品。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 技巧
本次课件将介绍SDS-PAGE技术的原理和步骤,并分享结果分析的基本原则、 常见技巧、问题和注意事项。
SDS-PAGE的定义
什么是SDS-PAGE?
SDS-PAGE,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SDS-PAGE的作用?
SDS-PAGE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分离出各个单一的蛋白质分子,有化分析结果 的象征。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342d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e.png)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
和分析技术。
其原理基于蛋白质的电荷密度和分子质量。
1.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在SDS-PAGE中,SDS被用作
溶胀剂。
SDS能够与蛋白质中的氢键和疏水作用相互作用,
使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被破坏并线性展开。
SDS与蛋白
质发生作用后,每个蛋白质分子上的SDS数量差不多是相同的,即每个氨基酸上有约2.7个SDS分子。
2.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处理后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呈均匀线
性状。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电泳凝胶,可形成细小的孔隙结构。
这些孔隙可以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
3. 电泳过程:在凝胶上形成一个电场,蛋白质带有负电荷,向阳极迁移。
溶胶中的离子也会随之迁移,以维持电中性。
由于SDS已经使蛋白质的结构线性化,其迁移速度主要取决于分
子质量。
较大分子所需的孔隙更大,迁移速度更慢,较小分子则迁移更快。
4. 可视化和测量:分离结束后,可以通过染色剂(如Coomassie Brilliant Blue)将蛋白质染色。
染色剂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蓝色或紫色的带状条纹,使蛋白质带的位置可见。
在染色后,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带的强度和相对迁移距离,从而推断蛋白质的分子质量。
通过SDS-PAGE,可以将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并进行定量分析。
它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研究技术,在生物化学、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
![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0065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技术和方法。
其中,SDS-PAGE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它通过电泳的方式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和定量。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SDS-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的蛋白质进行分析,了解其分子量和纯度,并探讨其应用于蛋白质研究中的意义。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收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样品,如乳清蛋白、鸡蛋清蛋白等。
将样品加入SDS-PAGE样品缓冲液中,加热至100摄氏度,使蛋白质完全变性。
2. 准备电泳胶:根据实验需要,配制相应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加入TEMED和过硫酸铵使其聚合。
3. 装载样品:将变性后的蛋白质样品注入电泳胶槽中,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4. 电泳:将电泳胶槽连接至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分离。
5. 凝胶染色:将电泳胶取出,用凝胶染色剂染色,使蛋白质带可见。
6. 图像分析:使用分子量标准品作为参照,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蛋白质带的迁移距离,计算其分子量。
实验结果: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样品分离出来,并得到了清晰的蛋白质带。
根据分子量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我们计算出了各个蛋白质样品的分子量。
讨论:1. 分子量测定: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相互作用方式。
2. 纯度分析:通过观察电泳胶上的蛋白质带的清晰度和数量,我们可以初步评估样品的纯度。
纯度高的样品通常只有一个清晰的蛋白质带,而纯度低的样品则可能有多个模糊的带。
因此,SDS-PAGE电泳可以帮助我们选择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后续实验。
3. 应用前景:SDS-PAGE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sds-page测定蛋白质纯度
![sds-page测定蛋白质纯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c012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2.png)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sds-page测定蛋白质纯度
SDS-PAGE是一种根据分子量分离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分析技术。
当蛋白质通过凝胶
基质电泳分离时,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受到来自凝胶基质的阻力更小,电泳时迁移速度更快。
影响蛋白质在凝胶基质中的迁移速率的其他因素还包括蛋白质的结构和电荷,在SDS-PAGE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又称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结构和电荷的影响,蛋白质的分离完全基于多肽链的长度。
蛋白质经SDS-PAGE电泳后按分子量大小分离开来,如果蛋白样品只含有一种蛋白质,那么其电泳后只会显现一个唯一的蛋白条带;但如果一个蛋白样品中含有多种大小不同的蛋白,那么电泳后不同的蛋白质会被分离成大小不同的蛋白条带。
于是,可以据此利用SDS-PAGE的分离作用进行蛋白纯度的鉴定,不仅可以分析一个未知
蛋白样品的纯度,还可以验证蛋白样品纯化后的效果。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使用Bio-Rad Mini-PROTEAN® Tetra凝胶系统,提供基于1D和
2D的 SDS-PAGE分析服务技术包裹,用于多种蛋白质组学分析,包括蛋白质样品纯度分析、分子量测定、蛋白质鉴定、二硫键鉴定以及蛋白质定量等,欢迎免费咨询。
SDS—PAGE凝胶电泳(细致分析)
![SDS—PAGE凝胶电泳(细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ae7d7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9.png)
SDS—PAGE凝胶电泳(细致分析)SDS-PAGE电泳的基础原理和实验步骤1.名称: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原理:此项技术的原理,是根据样品中蛋⽩质分⼦量⼤⼩的不同,使其在电泳胶中分离。
不同的蛋⽩质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电荷,同时蛋⽩质具有不同的⼤⼩和形状。
为了使蛋⽩在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分⼦量有关,我们在上样前,通常会进⾏⼀些处理。
上样缓冲液由Tris-HCl(pH6.8)、⽢油,10%SDS、β-巯基⼄醇、0.1%溴酚蓝以及蒸馏⽔组成。
其各⾃的作⽤如下述:SDS 即⼗⼆烷基硫酸钠,是⼀种阴离⼦表⾯活性剂,它可以断开分⼦内和分⼦间的氢键,破坏蛋⽩质分⼦的⼆级和三级结构;β-巯基⼄醇是强还原剂,它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硫键。
由于SDS和巯基⼄醇的作⽤,蛋⽩质完全变性和解聚,解离成亚基或者单个肽链,因此测定结果只是亚基或者单个肽链的分⼦量。
同时,SDS与蛋⽩质结合引起蛋⽩质的构象改变,形成长椭圆棒状,不同蛋⽩质短轴长度都⼀样,长轴随蛋⽩分⼦量不同⽽不同,这样就消除了性状的影响。
另外,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超过了蛋⽩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
⽢油⽤以增⼤样品液密度,使加样时样品溶液可以快速沉⼊样品凹槽底部。
样品处理液中通常还加⼊溴酚蓝染料,⽤于监控整个电泳过程。
SDS-PAGE⼀般采⽤的是不连续缓冲系统,与连续缓冲系统相⽐,能够有较⾼的分辨率。
浓缩胶的作⽤是有堆积作⽤,凝胶浓度较⼩,孔径较⼤,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孔径凝胶的迁移作⽤⽽被浓缩⾄⼀个狭窄的区带。
样品液和浓缩胶中Tris-HCl均为pH6.8,上下槽缓冲液含Tris-⽢氨酸(pH8.3),分离胶含Tris-HCl(Ph8.8).电泳启动时,蛋⽩样品处于pH6.8 的上层,pH8.8 的分离胶层在下层,上槽为负极,下槽为正极。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5f63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6.png)
在进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的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蛋白质和电泳技术的基本概念。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丰富的大分子化合物,它们参与了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结构、酶活性、信号传导等。
而电泳技术则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将带电粒子分离的方法,它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鉴定蛋白质的技术,其原理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其分子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的原理和相关细节。
1.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的基本步骤在进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实验时,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在含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缓冲液中进行变性处理,使得蛋白质呈线性结构并且带有负电荷。
之后,将处理过的蛋白样品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并施加电场使得蛋白质开始迁移。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它们将在凝胶中以不同的速率迁移,最终实现分离。
2. SDS的作用原理SDS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得蛋白质呈线性构象,并且使得蛋白质的带电量与其分子质量成正比。
这样一来,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在电场中受到的阻力相对应也会不同,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3. 凝胶电泳的原理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的电泳方法。
凝胶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或者琼脂糖琼脂糖凝胶。
在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是最常用的分离介质。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孔隙大小来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从而迁移较慢,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则会迁移得更快。
4. 电泳条件的影响在进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实验时,电泳条件的设定对分离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电场强度的大小、电泳时间的长短、凝胶浓度等都会影响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和分离效果。
总结而言,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其分子质量成反比的关系,通过SDS的作用使得蛋白质呈现线性构象并且带有负电荷,再利用凝胶电泳对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
![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0dd1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6.png)
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一、原理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
它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电泳迁移性质,利用聚丙酰胺凝胶作为分离介质,通过SDS对蛋白质进行表面带负电荷的包被,使其在电场中按照分子质量大小进行分离。
二、步骤1. 制备凝胶:将聚丙酰胺和交联剂加入缓冲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凝胶模具中,插入梳子,待凝胶凝固。
2. 样品处理:将待分析的蛋白质样品与SDS-PAGE样品缓冲液混合,再加热至95℃,使样品中的蛋白质与SDS充分结合。
3. 蛋白质分离:将凝固的凝胶取出,放入电泳槽中,注入电泳缓冲液,将样品注入样品孔中,通电进行电泳分离。
4. 染色与成像: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取出,进行染色处理,常用的染色剂有Coomassie蓝染液和银染液,然后进行成像。
三、应用SDS-PAGE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SDS-PAGE可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按照分子质量大小进行分离,进而可进行纯化和提取目标蛋白质。
2. 蛋白质定量:通过与蛋白质质量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估算待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 蛋白质组学研究:SDS-PAG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之一,用于分析复杂蛋白质混合物中的不同蛋白质。
4. 蛋白质结构分析:通过SDS-PAGE与其他技术手段的结合,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总结:SDS-PAGE作为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该方法,可以分离、纯化和定量各种蛋白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SDS-PAGE也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SDS-PAGE鉴定蛋白质误差分析
![SDS-PAGE鉴定蛋白质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43e4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b.png)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SDS-PAGE鉴定蛋白质误差分析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是初步分析与鉴定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根据一定范围内蛋白质的迁移速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可对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分子量进行差异分析。
然而,蛋白质在SDS-PAGE鉴定的表观分子量与实际分子量往往有偏差,需要进行SDS-PAGE鉴定蛋白质误差分析。
SDS-PAGE鉴定结果中表观分子量与实际分子量误
差较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迁移率的异常所导致,蛋白的酸碱性、蛋白翻译后修饰(特别是糖基化修饰)等因素均会影响蛋白电泳过程的迁移率,这些都是SDS-PAGE鉴定蛋白质误差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SDS-PAGE并不能精确的鉴定
蛋白分子量,其本身存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分子量偏差,因此常作为蛋白质谱检测之前验证蛋白分子量的手段。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提供基于SDS-PAGE的蛋白分离服务,经过SDS-PAGE电泳将获取蛋白质样品的电泳图谱,结合其它基于质谱的蛋白质鉴定服务对样品进行分析或纯化,用于复杂生物样品的蛋白质谱分析。
您只需将实验目的告知并将样品寄出,我们将负责项目后续所有事宜,包括样品净化(去除DNA和RNA,减少s-s键,蛋白质)、消除样品中高丰度蛋白质以及蛋白质提取、纯化、浓缩和水解消化等处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e0028aa9d5bbfd0a7856732b.png)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一. 实验目的1.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2.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3.运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及染色鉴定。
二.实验原理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带有异相电荷的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单体和少量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简称Bis)通过化学催化剂(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为加速剂或光催化聚合作用形成的三维空间的高聚物。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形成网状结构。
具有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
血清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一般可分成12~25个组分。
因此适用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分离,且分离效果好。
SDS是一种阴离子去垢剂,SO32-带负电荷。
在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可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由于结合大量带负电荷的SDS,好比蛋白质穿上带负电的“外衣”,蛋白质本身带有的电荷则被掩盖了。
从而起到消除各蛋白质分子之间自身的电荷差异的作用。
人工合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化学体系的组成及功能:Acr:丙烯酰胺Bis:甲叉双丙烯酰胺AP:过硫酸铵——化学催化剂TEMED:四甲基乙二胺——加速剂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
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 为迁移率,k、b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完整版)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
![(完整版)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fd6bf716fc700aba68fcb8.png)
SDS—PAGE一. 实验原理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蛋白质溶液里加入 SDS 和巯基乙醇后,巯基乙醇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 SDS 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SDS 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例为 1。
4:1。
由于十二烷基磺酸根带负电,使各种蛋白质的 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了蛋白质构象的改变。
蛋白质-SDS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8nm ,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 Mr 成正比的变化。
基于上述原因,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与椭圆棒的长度有关,也就是蛋白质 Mr 的函数。
二. 试剂器材30%凝胶贮液(100mL):称取试剂Acr 29.2g和Bis 0。
8g置于1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60mL双蒸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双蒸水定容至100mL,置于棕色瓶内4℃贮存,每过1—2个月应重新配制;注意:丙稀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有积累性,配制时应戴手套和口罩等。
分离胶缓冲液(1。
5 mol/L Tris-HCl,pH 8。
8,100mL):称取Tris 18。
2g 溶于约80mL双蒸水,用6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8.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堆积胶缓冲液(0。
5 M Tris—HCl,pH 6.8,100mL):称取Tris 6.0g溶于约80mL双蒸水,用1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6.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电泳缓冲液(1L):称取试剂Tris 3。
03g和甘氨酸 14.4g置于5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400mL双蒸水充分溶解,再加入10%SDS溶液1。
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
![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https://img.taocdn.com/s3/m/a6ae7a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2.png)
无法分析疏水性蛋白质
02
SDS-PAGE电泳主要适用于分析带有强负电荷的蛋白质,对于疏
水性蛋白质,其分离效果可能不佳。
对样品要求高
03
为了获得准确的电泳结果,需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这可
能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1
02
03
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 用于制备凝胶的交联剂。
过硫酸铵和TEMED (N,N,N',N'-四甲基乙二 胺):促进凝胶聚合。
04
05
考马斯亮蓝染料:用于染色 蛋白质条带。
03 电泳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制备凝胶前的准备
配制凝胶溶液
清洗玻璃板、准备试剂和工具,确保实验 环境干净整洁。
脱色
染色完成后,将凝胶从染色液中取出 ,进行脱色处理,以去除背景颜色, 使蛋白质条带更清晰可见。常用的脱 色液有乙醇和醋酸。
结果观察与解读
观察
通过观察凝胶上的蛋白质条带,可以判断蛋白质的大小、数量和浓度等信息。
解读
根据蛋白质条带的颜色深浅、迁移率和电泳行为等特征,可以对蛋白质的性质 进行初步判断。
根据所需的浓度和孔径大小,准确称量丙 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加入适量的水 和缓冲液,混合均匀。
灌制凝胶
聚合凝胶
将凝胶溶液倒入玻璃板间的凹槽中,确保 没有气泡和缝隙,然后插入梳子以固定凝 胶。
将灌制好的凝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一定 的温度和时间,使凝胶聚合。
样品处理与加样
01
02
03
样品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将蛋白质 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和变 性处理。
实验步骤
样品制备
将待测蛋白质样品与SDS和β-巯基乙 醇混合,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并带上等 量的负电荷。
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
![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https://img.taocdn.com/s3/m/2943767102768e9951e73855.png)
2.2.5 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提取蛋白质:用Ependorf管离心收集菌体(对数生长期),称其重量,并用样品缓冲液(sample buffer)裂解细胞,使其浓度达到150 mg⋅ml-1,放入-20℃冰箱中,临用前在95℃下加热10 min,并以4000 rpm/min离心2 min,待用。
电泳:用DYCZ-24D双垂直电泳槽,10%的分离胶,5%的浓缩胶。
先灌分离胶,等其凝固后再灌入浓缩胶,同时插好梳子。
电泳前将2.1.2.5中样品取出溶化后在95℃下加热10 min放在冰上冷却后即可点样,第一个孔点buffer,第二个孔点marker,其余每孔点样7 μl,电泳时恒流30 mA,视其指示剂溴酚兰到达胶的底端为止。
胶的染脱色及判读:电泳完把胶取下放在大小适合的盒子里,放入染色液在37℃摇床振荡30 min,然后用脱色液脱色,遵循少量多次原则(约5次),直到背景蓝色褪去。
把胶放在紫外成像仪上照相观察,把条带相同的归为一类。
所需试剂:样品缓冲液:4 ml 水;1 ml 0.625 M Tris-HCl,pH 6.8;0.8 ml 甘油;1.6 ml 10% SDS;0.4 ml β-巯基乙醇;0.2 ml 1%百里溴酚兰。
电泳缓冲液:3.03 g Tris base,14.41 g 甘氨酸,1 g SDS;加水到1000 ml;pH 8.4+0.1。
下胶缓冲液:18.17 g Tris Base,2 ml 20%SDS溶液,pH 8.8,加水到100 ml。
上胶缓冲液:6.06 g Tris Base(1.5 M), 2 ml 20%SDS溶液,pH 6.8,加水到100 ml。
10ml 10% 分离胶:2.5 ml 下胶缓冲液;3.4 ml H2O;4.1 ml Acry/biscrylamide (24.2%, 30:1) ; 30 μl 10%的过硫酸铵; 20 μl TEMED。
5 ml5% 浓缩胶:1.25 ml 上胶缓冲液; 2.25 ml 水; 1 ml Acry/biscrylamide(24.2%); 30 μl 10% 的过硫酸铵; 20 μl TEM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
一、目的
掌握 SDS-PAGE 电泳原理与方法
二、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
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
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三、试剂配制
1.30% 丙烯酰胺:将29g 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 的水中。
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
用过滤器(0.45μm 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
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2.1M Tris-Cl: 称取12.191g Tris 碱溶于80ml 蒸馏水中,用浓HCl 调到所需pH 值,定容至100ml。
1.5M:Tris 碱18.15g 去离子水80ml 浓盐酸调PH 值8.8 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3.1 M DTT:称取3.09 g DTT,加入到50 ml 塑料离心管内,加20 ml 的0.01 M NaOAc (pH5.2),溶解后使用0.22 mm 滤器过滤除菌适量分成小份后,-20℃保存。
4.10% SDS: 20g SDS 溶于200ml 纯水中。
5.10% 过硫酸铵:1g 过硫酸铵溶于10ml 纯水中,现用现配。
6.2×SDS 上样缓冲液:1.0 mol/L Tris-Cl(pH6.8)10ml,10%SDS 40ml,50%甘油40ml,0.2g 溴芬蓝,定容至100ml。
7.10×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g Tris 碱和18.8g 甘氨酸,加入10ml 10%SDS,用去离子水补至100ml,配制成10×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取50ml 10×缓冲液,稀释至500ml,配制成工作浓度1×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8.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液:1gR250 溶于250ml 异丙醇、100ml 冰乙酸和650ml 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中,过滤去除颗粒状物。
9.脱色液:乙醇/水/冰乙酸分别为50ml,850ml 和100ml。
四、实验方法
1.10%分离胶的配制7ml(小板为5ml):按附录添加适量的试剂,立即倒胶,加水封胶待凝固。
2.吸干封液的水,倒浓缩胶。
3. 5%浓缩胶的配制3ml:按附录添加适量的试剂,立即倒胶,插入梳子待凝固。
3.取下梳子,用蒸馏水冲洗梳孔,洗净其中的残余胶块,用滤纸吸干。
4.将制成的胶放入电泳槽内,倒入1×甘氨酸电泳缓冲液,观察不渗漏即可。
5.取10μl 样品,加入等体积的2×SDS 上样缓冲液,样品与蛋白质Maker 100℃保温5min。
6.分别取10μl 上样,110V 恒压电泳2~3 小时。
7.将胶剥下至一平皿中,加入考马斯亮蓝染色1~2 小时,回收染色液后,倒入脱色液脱色过夜,
其间换脱色液1~2 次。
五、实验结果
观察电泳结果,分析蛋白大小,结合实验一,通过蛋白条带的变化分析细胞破碎效果
六、见附录1:分离胶和浓缩胶配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