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痰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呼吸科】 ppt课件
吸痰法ppt课件
![吸痰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e6ac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8.png)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防控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戴无菌 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消毒设备
对吸痰设备及相关用品进行定期 消毒,确保设备清洁卫生,减少
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对患者口腔进行定期清洁和护理 ,减少口咽部病原菌的定植和感
05
临床实践应用举例分析
成人吸痰法操作演示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准 备好吸引器、吸痰管、治疗碗、无菌 生理盐水、镊子、纱布等物品,并检 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 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手 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 ,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引起损伤;另 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 入病人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先将口腔分泌物吸净,再更换吸痰 管经鼻腔吸痰。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迅速,避免损伤口腔或鼻腔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秒 ,连续吸痰不得超过2次;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液的性 状、颜色、量。
特殊情况下吸痰法应用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需定时进行气道内吸引以保持气道通畅。在吸痰前需给予 高浓度氧气以提高患者的氧储备,然后断开呼吸机连接,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插入气道 内吸引。
注意事项
吸痰动作应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 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 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严格无 菌操作,一根吸痰管限用一次;观察 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液的 性状、颜色、量。
儿童吸痰法操作演示
01
准备工作
同成人吸痰法。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 ppt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9cddfe02768e9950e7381b.png)
-
7
腹式呼吸法
-
要领
• 思想集中 全身放松 • 先呼后吸 吸鼓呼瘪 • 呼时经嘴 吸时经鼻 • 细呼深吸 不可用力
每分钟7~8次, 每次10~20min, 每日2次,反复训练。
8
腹式呼吸注意事项:
• 姿势正确。 • 重在“呼”字。 • 深而慢。
-
9
缩唇呼吸
-
10
缩唇呼 吸 法
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 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因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 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 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
14
缩唇呼吸法
呼气力度: 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
15~20cm处的蜡烛火焰 倾斜而不熄灭
-
15
呼吸操
-
16
定义:
呼吸操是一种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 联合应用的全身参与 运动的呼吸康复训练 方式。
-
17
种类:
根据姿势可分:
呼吸操
卧位呼吸操 坐位呼吸操 立位呼吸操
-
18
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 叉腰呼吸4~8次。
-
26
吹气球法
-
27
吹气球法
帮助胸腔内积液和气 体排出,防止术后肺 不张和坠积性肺炎
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 无创性操作,安全性 能好,感染机会少
-
28
吹气球
方法:先深吸一口 气,对着气球口慢 慢吹,直到吹不动 为止。
强调:不在于吹得 快,也不在于吹得 多,只要尽量把气 吹出就可以。
-
29
-
肋膈辅助咳嗽法
患者平卧,双手呈蝶状置于患者两肋,拇指指向剑突,另四指与肋骨平行。在患者深呼 气末,快速向下向内按压,并要求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嘱患者屏气、用力咳嗽,同时 快速施加手部力量,增加咳嗽终末的气流。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PPT课件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a1d589ba1aa8114431d9ff.png)
吹气球
方法:先深吸一口 气,对着气球口慢 慢吹,直到吹不动 为止。
强调:不在于吹得 快,也不在于吹得 多,只要尽量把气 吹出就可以。
呼吸训练 器
5、呼 吸 训 练 器
一种新型恢复呼吸正 常的理疗辅助用品
产品便携、简单、使 用方便
胸部叩击与震颤:有助于粘痰脱离支气管壁。
叩击: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 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由下至上,由外至内)轻叩30 ~45 秒;
42
胸部叩击
1)确定痰液潴留部位及病情,摆放舒适体位 2)护士五指并拢,掌心空虚呈杯状,与病人呼
气时在肺段相应胸壁部位后背部两边的三个 点或左右胸前三个点以手腕力量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开始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 3)每一肺叶部位叩击1-3分钟,嘱患者深呼吸、 咳嗽、咳痰。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
注意:手掌离胸壁不超过12公分
-胸部叩击与震颤
震颤:叩击拍打后用手按在病变部位,嘱患者做深呼吸 ,在深呼气时作胸壁颤摩振动;连续3~5 次;再作叩击 ,如此重复2~3 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44
胸部震颤
1、双手重叠置于引流部位胸壁,患者深呼 吸。
2、当病人呼气时给予快速、施加一定压力 以震荡患者胸壁。
作用 降低呼吸速率,增加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
缩唇呼吸法
站立或坐位 闭嘴经鼻腔缓慢地深吸
气 吸气时间2~3秒
缩唇呼吸法
经嘴(呈吹口哨样) 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4秒~6秒内将气体缓 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 或1:3,以不头晕为 度,呼吸频率16次/分 为宜。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d6c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d.png)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吸痰技术概述•吸痰技术操作流程目录•吸痰技术注意事项•吸痰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吸痰技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吸痰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01吸痰技术概述定义与目的定义吸痰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清除的操作。
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患者。
禁忌症对于严重的呼吸道烧伤、大咯血、呼吸道急性炎症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吸痰技术。
评估患者解释操作准备用物环境准备操作前准备01020304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呼吸道情况。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无菌手套、治疗巾等。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安静,关闭门窗,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
02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选择合适的吸痰方式01020304评估患者情况010204选择合适吸痰管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分泌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12~14号吸痰管,婴幼儿多选用10号吸痰管若痰液粘稠,可选择较粗的吸痰管以便于吸引吸痰管应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03插管前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一般不超过气管隆嵴部位插管时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病情变化正确插入吸痰管调节负压吸引压力,一般成人控制在150~200mmHg,婴幼儿不超过100mmHg 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引不超过3次,以免加重缺氧症状有效吸引分泌物吸引时边旋转边提拉吸痰管,避免在气道内上下提插吸痰后给予高浓度吸氧2~3分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缺氧改善情况03吸痰技术注意事项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2024版吸痰技术PPT培训课件
![2024版吸痰技术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10af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e.png)
•吸痰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吸痰器具介绍及使用•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目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培训总结与考核要求01吸痰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吸痰技术是呼吸道护理中重要的一项操作,它能够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适应症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
气管切开患者、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等。
01020304操作原理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呼吸道内,通过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评估患者的口腔、鼻腔情况,有无活动性义齿等。
准备用物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吸引器导管和吸痰管。
解释操作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合作。
实施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方式(经口、经鼻或经人工气道),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的呼吸道内,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停留,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02常用吸痰器具介绍及使用适用于紧急情况或无法使用电动吸痰器时可调节负压,适应不同患高效、安全、易用者需求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无菌、安全、便捷与吸痰器配合使用,提高吸痰效率其他辅助工具01020304口咽通气道润滑剂无菌手套注意事项03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患者病情评估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听诊肺部呼吸音,判断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呼吸道通畅度检查告知患者并取得配合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消除其紧张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配合吸痰操作04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呼吸道状况,确定吸痰的必要性。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痰液性质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确保吸痰设备清洁、消毒,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吸痰术操作及注意事项学习资料ppt课件
![吸痰术操作及注意事项学习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3b52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0.png)
吸痰管O.D(Fr)
10 10 10~12 12 12 14 14 1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对
告知
实施
整理
评估
准备
整理
观察与 记录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气管内吸痰
气管内吸痰的适应症
气管导管内可见分泌物 呼吸音为痰鸣音 吸气峰压增加或潮气量减少 氧合水平突然下降 可能发生胃内容物误吸 导管气囊放气后
患者何时需要吸痰?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定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评估要点
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气管导管或套管固定不牢,重新固定 不合作患者使用约束带 视痰液多少决定吸痰次数和时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相对 污染
如无戴手套,应用近患者头侧的手持镊子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套污染和吸痰管的 污染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插管: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ae53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a.png)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以下是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
1. 评估病人的痰液情况和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诱导痰。
2. 清洁双手并佩戴手套,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如痰杯、吸痰管等。
3. 让病人坐起或半卧位,头部稍微向前倾斜,以便痰液更容易咳出。
4. 让病人深呼吸几次,然后嘴唇紧闭,用力咳嗽或清喉咙。
5. 在病人咳出痰液的同时,将痰杯放在病人口腔下方,以便收集痰液。
6. 使用吸痰管将痰液吸入痰杯中。
7. 确认痰液已充分收集,并封好痰杯。
8. 将痰杯送至实验室或医生处置。
9. 协助病人清理口腔,清洁器械。
10. 记录病人的痰液情况和操作过程,以便后续医疗操作。
以上是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
- 1 -。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ppt课件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3836ffaf45b307e971972b.png)
41
三 、胸部叩击与震颤
胸部叩击与震颤:有助于粘痰脱离支气管壁。
叩击: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 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由下至上,由外至内)轻叩30 ~45 秒;
42
可编辑课件PPT
42
胸部叩击
1)确定痰液潴留部位及病情,摆放舒适体位 2)护士五指并拢,掌心空虚呈杯状,与病人呼
腹部推挤辅助法 肋膈辅助咳嗽法 被动咳嗽训练:以中指指腹推压患者环状软骨下缘,刺
激患者产生咳嗽反射
40
可编辑课件PPT
40
辅助咳嗽训练法
辅助咳嗽训练法:
腹部推挤辅助法
患者平卧位,手掌交叠,掌根置于剑突下方。患者先深吸气,然后在指令下咳嗽,咳嗽 同时向内、向上推挤腹部。也可采用坐式,位于患者身后。
排痰技术
可编辑课件PPT
34
学习内容
排痰方法 排痰注意事项
可编辑课件PPT
35
5.体位排痰
1.有效咳嗽 训练
排痰方法
2.辅助咳嗽 技术
4.胸部震颤
3.胸部叩击
可编辑课件PPT
36
一、有效咳嗽 动作一
患者放松
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 屈曲
坐位双脚着地 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枕头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14
缩唇呼吸法
呼气力度: 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
15~20cm处的蜡烛火焰 倾斜而不熄灭
可编辑课件PPT
15
呼吸操
可编辑课件PPT
16
定义:
呼吸操是一种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 联合应用的全身参与 运动的呼吸康复训练 方式。
可编辑课件PPT
17
种类: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PPT课件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5fa13844769eae009ed23.png)
吸痰
危重、年老体弱、新生儿、神志不清、人工气 道等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
排除禁忌症
• 咯血、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忌体位引流 以下禁忌扣击和震颤: • 脑出血急性期(7-10天),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颅内手术后7天以内。 • 咯血、肺大泡 • 低血压、肺水肿、心血管不稳定,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史。 • 未引流的气胸、近期肋骨骨折或有严重骨质疏松;近期 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 • 胸壁疼痛剧烈、肿瘤部位、肺栓塞。
协助排痰方法
• • • • • • • 有效咳嗽 四字诀 湿、翻、拍、咳(吸) 刺激咳嗽 翻身、叩击排痰 气道湿化、雾化 震颤排痰 振动排痰仪 体位引流
选择排痰方法
项 目 有效咳嗽 刺激咳嗽 体位引流 扣击震颤 适应症 神志清醒,能够配合,痰多粘稠,不宜咳出和 术后病人 嗜睡或昏睡,无咳嗽或咳嗽反射较弱,排痰障 碍 支气管-肺疾病有大量痰液者 长期卧床,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和长期建立人 工气道者
细湿啰音
捻发音
别称
大水泡音
中水泡音
小水泡音
发生部位
气管、主支气管、 中等大小支气 空洞部位 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和肺 泡
出现时期
吸气早期
吸气中期
吸气后期
吸气终末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意义 肺水肿、肺结核、 肺脓肿空洞
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细 肺淤血、肺泡 支气管炎、肺淤 炎、肺炎早期、 血、肺梗死、弥 老年人、长期 漫性肺间质纤维 卧床者 化
• 无效咳嗽 • 痰液粘稠
清除功能中位移作用的实现主要 依靠柱状纤毛细胞顶端向气道腔面伸 出的纤毛,而媒介作用的实现主要依 靠气道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毯。通过 一定频率的纤毛摆动和粘液毯的更新, 侵入气道的颗粒被转运和清除,阻止 了病原菌在气道的粘附、生长与繁殖。
吸痰术.ppt
![吸痰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fa9b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f.png)
2.给予大流量面罩吸氧。 3.准备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或氧饱和度监测仪。 4.操作前不宜进食过多的食物或尽量在进食前操
作,避免操作时刺激引起呕吐。 5.听肺部痰鸣音,由下至上,多次的有效拍背。 6.操作前给予约束双上肢。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 1~2次,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插管动作轻柔、 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 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患 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 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3、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 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 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4、 手消毒,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吸痰管 并检查灭菌有效期,撕开外包装,一手戴无菌手 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 器负压管连接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并做好记录。 5、贮液瓶内吸出液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
• 7、分离吸痰管将吸引器负压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 液的瓶内;
8.脱去手套置于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整理用 物;
9.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 率;
10.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 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整理床单 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 项,规范洗手,记录。
吸痰术
2、电动吸引器原理
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 瓶内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不断循环转动,使 瓶内产生 负压,将痰液吸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lda J, et a1. Induced sputum cell counts in healthy adul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 457-478.
• 应用日益广泛,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肺结核、 肺癌、肺部感染等疾病提供了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测方法。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痰液处理操作步骤
• 48μm的尼龙网过滤掉黏液和碎片 • 1000r/min离心5~10min。 • 计数沉淀细胞总数 • 涂片,HE染色或瑞氏染色,光镜下对500个非上皮细
胞进行细胞分类计数 • 痰液处理最好在诱导痰后2h内完成。
诱导痰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的正常值
尚无统一标准
健康人以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和EOS较少,其 中EOS应小于1.0%
固定浓度法:吸入高渗盐水浓度不变,时间逐渐延长。
诱导痰注意事项
➢ 检查之前,排除有诱导痰的禁忌症的患者 ➢ 严密监测FEV1:雾化吸入之前和间隔行肺通气功能检
查,若FEV1下降20%,则停止
➢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气促、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 症状,并向患者询问有无上述症状,若患者出现上述 症状,立即停止诱导痰,并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禁忌症
• FEV1<1L的任何患者 • 近期大咯血 • 哮喘中重度急性发作(加重) • 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 • 气胸或纵隔气肿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 严重心功能不全 • 活动性肺结核
诱导痰操作步骤
1 诱导前10min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200-400μg 2 让患者用清水漱口,擤鼻 3 超声雾化仪以浓度为3-5%高渗盐水为患者进行雾化
10-15分钟 4 受试者用清水漱口,将唾液尽量吐干,主动用力咳出
深部的痰液到消毒容器中
雾化吸入程序
定时法: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吸入浓度恒定 (如 3% ) 或 渐增 (如3%, 4%, 5%)的高渗盐水。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10-15min,用力咳痰至培养皿, 痰量不足,则4%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7min,不足, 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7min。
• 整个痰则包括唾液和痰。
• 选择痰中活细胞数、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 数及上清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含量比整 个痰高,鳞状细胞污染更少。
痰液处理操作步骤
• 用平口镊取出粘稠、密度大痰液部分放入EP管中 • 加入四倍0.1%二硫苏糖醇(DTT,可将糖蛋白纤维丝之
间交联的二硫键打开从而溶解黏液 ,分散细胞而对细 胞计数无影响 ),充分混匀痰混合物 • 将痰液置 37℃水浴 10 min,适当振荡加速痰液混匀化
• Belda等对118例健康人(无鼻、胸部疾病、无哮喘或慢性呼吸系统 疾病史、无过去或现在吸烟史、无气道高反应性)作诱导痰检测, 结果显示:健康人诱导痰中细胞分类以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居 多,以下以均数、中位数表示,细胞总数为 4.1,2.4×106/g,巨 噬细胞为58.8,60.8%,中性粒细胞为37.5,36.7%,淋巴细胞1.0, 0.5%,支气管上皮细胞为1.6,0.3%。
诱导痰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
呼吸科
概述
• 通过吸入雾化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生成,并进一步分析痰液中细胞 成分和上清液可溶性介质,以研究呼吸道疾病气道炎症性质及程 度的非侵袭性方法。
• 始于1958年(Bickerman),首次应用高渗盐水诱导痰液诊断肺癌, 随后又被用于肺结核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 1992年(Pin)改良高渗盐水诱导痰方法,并将其用于哮喘患者气道 炎症的研究。
诱导痰安全性分析
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 FEV1的下降,胸闷、气促等,其他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咽干、 咽痛、 头晕等。
吸人高渗盐水可导致气道收缩,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诱导痰 检查是安全的。
高渗盐水诱导痰技术对轻、中度哮喘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预防性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下,22%的重度哮喘患者FEV1下 降>15%,但大多未影响诱导痰操作,因此重度哮喘患者诱 导痰比较安全。研究表明,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运用 诱导痰技术也是比较安全的。
➢ 累计雾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诱导痰操作注意事项
建议两次诱导痰操作应至少间隔 2天:频繁进行痰诱导能 导致气道炎症,引起诱导痰中细胞数的变化。首次诱导 后8~24小时重复诱导痰过程会引起第二次测量的嗜酸性 粒细胞增高,对正常人在间隔48小时后重复痰诱导试验 痰细胞计数有很好的重复性。
间隔2周重复性好,含量较少的淋巴细胞重复性最差,中性 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则较好。
Belda J, et a1. Induced sputum cell counts in healthy adul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 457-478.
Belda J, et a1. Induced sputum cell counts in healthy adul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 457-478.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适应症
• 了解哮喘、COPD等呼吸道疾病气道炎症的特点 • 研究气道炎症性疾病加重的原因 • 评价药物对气道炎症的作用。预期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通过观察药物治疗前后诱导痰中细胞组分及炎症介质、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改变。 • 协助肺癌、肺部感染、肺结核等疾病诊断
痰标本质量评估
• 鳞状上皮细胞比例<5% • 低倍镜下:每个视野鳞状上皮细胞>25个时,不管白
细胞数量如何,均可视为不合格标本。 • 低倍镜下每个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
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为合格标本
痰液处理操作步骤
• 分析选择痰或分析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痰
• 选择痰是用倒置显微镜选择没有唾液污染的来自下呼 吸道的痰栓,包含所有黏液和密度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