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_方案
最新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52983
(三)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
空腹时出现,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忌生冷饮食,少食甜、酸之品,戒烟酒。 4.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避免恼怒、抑郁。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为原则;宜细嚼、 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 品,戒烟酒、浓茶、咖啡。
1.肝胃气滞证:进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香橼、佛手、山楂、桃仁、 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食疗方:金桔山药粟米粥等。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52983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52983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药熨法:温度保持在60~70℃,不宜过高,以免灼伤(详见附录2)。 3.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52983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52983
(三)嗳气、反酸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 内关等。
7.遵医嘱艾灸,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 等。
8.遵医嘱低频脉冲电治疗,取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 合谷、胃俞、膈俞等。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52983
(四)纳呆
1.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 持口腔清洁。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实施报告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实施报告胃脘痛是指疼痛感集中在胃脘部位的一种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胃脘痛的发生和胃气不和、脾胃虚弱、湿热扰生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因素,本文将总结分析一种中医护理方案,并报告其实施后的护理效果。
一、中医护理方案介绍中医护理方案主要通过药物调理、针灸和推拿按摩等手段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脾胃功能,缓解胃脘痛症状。
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1. 药物调理:选用益气养胃、健脾和胃的中药进行调理,如人参、黄芪、党参等。
这些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的气血,提高脾胃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从而缓解胃脘痛。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和脾胃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曲池等。
针灸可以促进胃脘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胃脘痛症状。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胃脘部位,促进胃脘部位的气血流动,缓解胃脘痛。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二、护理效果总结经过对一批胃脘痛患者的护理实施之后,我们进行了护理效果的总结分析。
1. 症状缓解明显: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后,胃脘痛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
疼痛感减轻,胃脘部位的不适感明显减少。
患者的饮食欲望得到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明显增强。
2. 体格指标改善:通过护理方案的实施,胃脘痛患者的体格指标也有所改善。
例如,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舌苔减少等。
这些指标改善的情况与胃脘痛症状的缓解相一致。
3. 生活质量提高:胃脘痛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方案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的饮食变得更加合理,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精神状态也有所提升。
胃脘痛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三、实施报告在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方面,胃脘痛症状的表现形式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制定。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存在对中医护理的怀疑和抵触心理,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解释。
然而,尽管面临困难,通过严格按照中医护理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施,我们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主要症状病例数 辨证施护方法 实施人次百分比 胃脘疼痛 50 人50 人胃脘疼痛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胃脘痛是我院内科“ 5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 2015 年 1月至 12 月,我院内科“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55 例,患者平均住院日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 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 44 例:肝胃气滞证 10 例,脾胃气虚证 10 例,肝胃郁热证 10 例,肝胃湿热证 5 例,脾胃虚寒证 5 例,胃阴不足证 2 例,胃络瘀阻证 2 例,其它补充诊断 11 例、瘀血停胃证 2 例,饮食伤 胃证 1 例, 肝气郁滞证 1 例,瘀阻肠络证 1 例,肝气犯胃证 4 例,肝胃气虚证 1 例,气虚血瘀证 1 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饮食;深呼吸 / 肌肉放松、活动、体位、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疼痛评估、腹部按摩、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监测营养 指标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中频脉冲、水疗、中药封包、拔火罐。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深呼吸 / 肌肉放松 23 46% 活动 35 70% 饮食指导。
50100%其它护理措施26 52%嗳气反酸 3 人纳呆 2 人活动 6 75% 饮食9 100%胃脘胀满9 人情志护理 3 33%排便指导 2 22%腹部按摩 2 22%其它护理措施 1 11%体位护理 3 100%饮食/ 水 3 100%情志护理 1 33%其他护理措施0 0%口腔清洁0 0%监测营养指标0 0%饮食指导 2 100%其他护理措施0 0%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人次百分比耳穴贴压25 50%艾灸28 56%水疗10 20% 胃脘疼痛50 穴位贴敷 4 8% 胃脘疼痛50 中药熏洗 2 4%中药封包 2 4%拔火罐 2 4%中频脉冲 1 20% 胃脘胀满9 穴位贴敷0 0%纳呆 2(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 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例数依从性( %)满意度( %)项目贴敷按摩穴位注射 0 0% 耳穴贴压 2 22% 艾灸 4 44% 水疗 1 11% 穴位贴敷0 0% 嗳气反酸 3 穴位注射 0 0%艾灸 0 0% 穴位按摩0 0% 耳穴贴压0%(人)依从 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 不满意 穴位 4 人3(75%)1( 25%) 0( 0%) 3( 75%)1(25%)0(0%)穴位0 人0(0%)0( 0%)0(0%)0( 0%)0(0%)0耳穴25 人贴压24( 96%)1(4%)0(0%)21(84%)4(16%)0(0%)艾灸30 人29( 96%)1(3%)0(0%)23(76%)7(23%)0(0%)拔火罐 1 人 1 ( 100%) 0(0%) 0( 0%)1(100%)0(0%)0(0%) 中频脉3 人3( 100%) 0(0%)0( 0%) 3(100%) 0( 0%)0(0%)冲 水疗11 人 11( 100%)0(0%)0(0%)11(100%)0(0%)0(0%) 中药封 2 人2( 100%) 0(0%)0( 0%) 2(100%)0( 0%)0(0%)包中药熏2 人2( 100%)0(0%)0( 0%) 2(100%) 0( 0%)0(0%)。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胃脘痛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
引起。
中医认为,胃脘痛的发生与脾胃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调理脾胃,调畅气血,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首先,调整饮食习惯。
胃脘痛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
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规律性,避免过饥过饱,保持饮食的平衡。
其次,调理情志。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胃脘痛。
因此,胃脘痛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再次,中药调理。
中医治疗胃脘痛常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有香附、白术、陈皮、山药等,这些中药具有健脾益胃、调畅气血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胃脘痛症状。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针灸可以调畅经络、活血
化瘀,推拿可以舒经活络、调理脾胃,从而达到缓解胃脘痛的效果。
总之,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调理情志、中药调理
和中医疗法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从而达到缓解疼痛、调理脾胃的目的。
希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视饮食和情志的调理,积极配合中医治疗,早日康复。
胃脘痛病中医护理常规
胃脘痛(慢性胃炎)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脘痛,又称胃痛。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常见证型:痰瘀阻滞、寒热错杂证;湿郁脾胃证;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
二、辨证施护(一)环境与生活起居护理1、病房环境宜清洁、安静、空气流通,生活宜有规律,防止胃脘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
2、脾胃虚寒证室温宜略高;胃阴不足证喜凉恶热,室内宜湿润凉爽;肝胃郁热证室温可偏凉,光线柔和。
(二)给药护理1、脾胃虚寒证中药汤剂宜热服,以驱寒止痛。
2、胃阴不足证中药汤剂宜温服、少量频服。
3、肝胃气滞证中药宜温服,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三)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以细、软、少量多餐为原则,戒烟酒、浓茶、咖啡。
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2、湿郁脾胃证不宜进食甜味、性温热食品,不宜过饱,不宜进食生冷食物。
3、肝胃气滞证饮食宜清淡疏利,常食萝卜、洋葱、柑橘、大蒜等,忌食南瓜、红薯、土豆等。
4、肝胃郁热证饮食宜清淡,多予泄热之品,可喝绿豆汤、莲子汤等清凉食物。
5、胃阴不足证饮食宜细软多汁,少食多餐,可多食滋养胃阴之品,如牛奶、藕等。
6、脾胃虚寒者饮食宜细软、温热易消化,忌生泠瓜果,可服用生姜红糖汤,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山药、茯苓、苡仁等。
(四)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五)对症护理1、可配合穴位按压或针刺治疗胃痛,实证者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用泻法;虚证者取穴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用补法,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规律及伴随症状,如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三、健康指导(一)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饮食习惯。
(二)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三)如出现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 2.肝胃郁热证:进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栀子、杏仁、 薏苡仁、莲子、菊花等。食疗方:菊花饮等。
• 3.脾胃湿热证:进食清热除湿的食物,如荸荠、百合、 马齿苋、赤小豆等。食疗方:赤豆粥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胃脘疼痛)
•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 等。
•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 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2021/7/31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实用性较强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护士长签字:
技术职称
2021/7/31
thankyou
2021/7/31
天4.其他:
次,应用时间:
天
天2.穴位按摩 灸□ 应用 应用次数:
好□ 较好□ 一般□ 差□
纳呆□
1.口腔清洁□2.监测营养指 标□3.饮 食□ 4.其他 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 天3.其 天
好□ 般□
• (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 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 (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黄暗滞。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胃脘痛是我院内科“5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内科“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44例:肝胃气滞证10例,脾胃气虚证10例,肝胃郁热证10例,肝胃湿热证5例,脾胃虚寒证5例,胃阴不足证2例,胃络瘀阻证2例,其它补充诊断11例、瘀血停胃证2例,饮食伤胃证1例,肝气郁滞证1例,瘀阻肠络证1例,肝气犯胃证4例,肝胃气虚证1例,气虚血瘀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饮食;深呼吸/肌肉放松、活动、体位、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疼痛评估、腹部按摩、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监测营养指标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中频脉冲、水疗、中药封包、拔火罐。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艾灸、水疗。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和艾灸。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胃脘痛患者的疼痛、胃脘胀满、纳呆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中药封包、中药熏洗、拔火罐、中频脉冲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52人(94%);②一般:3人(5%);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精品文档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胃脘痛是我院内科“5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内科“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8.3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44例:肝胃气滞证10例,脾胃气虚证10例,肝胃郁热证10例,肝胃湿热证5例,脾胃虚寒证5例,胃阴不足证2例,胃络瘀阻证2例,其它补充诊断11例、瘀血停胃证2例,饮食伤胃证1例,肝气郁滞证1例,瘀阻肠络证1例,肝气犯胃证4例,肝胃气虚证1例,气虚血瘀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饮食;深呼吸/肌肉放松、活动、体位、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疼痛评估、腹部按摩、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监测营养指标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中頻脉冲、水疗、中药封包、拔火罐。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精品文档.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2.精品文档(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精品文档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艾灸、水疗。
分析其原.国2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分析其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和艾灸。
纳呆等不适症状,胃脘胀满、原因:它能减轻胃脘痛患者的疼痛、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中药封包、中药熏洗、拔火罐、中频脉冲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人5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人。
;不满意:人(5%)03)(94%;②一般:《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1.分析其原因:.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
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五)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虚弱。
(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黄暗滞。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临床上各症状要与证候相结合。
(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胃脘痛是指位于胃脘的疼痛感,通常由于胃黏膜受损或者消化系统其他问题引起。
中医认为胃脘痛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可以采取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食疗、针灸等治疗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胃脘痛的症状。
一、中药调理1.草果白术汤草果、白术分别为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中草药,可以调理脾胃功能。
将草果、白术各适量煎煮服用,可以缓解胃脘痛的症状。
2.半夏泻心汤半夏具有消滞化痰、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胃脘痛伴有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
将半夏、甘草、黄连、泽泻、木香等药材煎煮服用,可以改善胃脘痛的症状。
3.人参黄耆汤人参、黄耆分别为补气、健脾胃的中草药,适用于胃脘痛伴有脾气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将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等药材煎煮服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脘痛的症状。
二、食疗1.黄精炖猪心黄精具有滋阴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胃脘痛伴有阴虚的症状。
将黄精、猪心适量炖煮,可以改善胃脘痛的症状。
2.粳米粥粳米具有健胃益脾的作用,适用于胃脘痛伴有脾胃虚弱的症状。
将粳米煮成粥,可以缓解胃脘痛的症状。
3.菊花薄荷茶菊花、薄荷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适用于胃脘痛伴有口渴、目赤等症状。
将菊花、薄荷泡水饮用,可以缓解胃脘痛的症状。
三、针灸1.穴位选择主要选择中医经典穴位,如足三里、关元、中脘、神阙等穴位。
2.针灸方法选择适量的针刺时间和刺激程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脘痛的症状。
综上所述,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食疗、针灸等多种方法。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同时,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缓解胃脘痛的重要措施。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避免私自用药
如患者需要服用中药或西药,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私
自用药。
饮食调护
01
02
03
饮食规律
胃脘痛患者应保持饮食规 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 暴食。
宜食易消化食物
患者应选择易消化、细软 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 油腻、粗糙、寒凉等刺激 性食物。
根据证型调整饮食
根据患者的证型,如脾胃 虚寒、胃阴不足等,可适 当调整饮食,多吃温补、 滋阴、补气血等食物。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醋或黄酒调匀后外敷于胃脘部,可缓解 疼痛。
针灸护理
针刺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的目的。
灸法
使用艾条或温针灸等方法刺激穴位,以温经散寒、舒经活络。
推拿护理
腹部按摩
以手掌置于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疼痛。
背部按摩
用拇指或掌根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按摩,可舒缓胃部紧张的肌肉。
护理效果
通过临床应用案例,展示胃脘痛 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成效,包括 疼痛缓解程度、发作频率的减少 、患者自我感觉等方面的变化。
患者自我护理
健康宣教
向患者传授关于胃脘痛的基本 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常见诱 因、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知程度。
饮食调护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合理的饮食 搭配,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 腻、寒凉等刺激性食物,推荐 一些具有养胃护胃作用的食物 ,如山药、红枣、南瓜等。
特点
胃脘痛起病急、变化快、易反复发作,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 胃脘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历史与发展
古代中医对胃脘痛的认知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胃脘痛的相关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指出:“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仅供参考)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胃脘痛是我院内科“5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内科“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8.3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44例:肝胃气滞证10例,脾胃气虚证10例,肝胃郁热证10例,肝胃湿热证5例,脾胃虚寒证5例,胃阴不足证2例,胃络瘀阻证2例,其它补充诊断11例、瘀血停胃证2例,饮食伤胃证1例,肝气郁滞证1例,瘀阻肠络证1例,肝气犯胃证4例,肝胃气虚证1例,气虚血瘀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饮食;深呼吸/肌肉放松、活动、体位、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疼痛评估、腹部按摩、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监测营养指标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中頻脉冲、水疗、中药封包、拔火罐。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艾灸、水疗。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和艾灸。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胃脘痛患者的疼痛、胃脘胀满、纳呆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中药封包、中药熏洗、拔火罐、中频脉冲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52人(94%);②一般:3人(5%);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_0
---------------------------------------------------------------最新资料推荐------------------------------------------------------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质淡苔白,脉缓弱。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临床上各症状要与证候相结合。
1 / 8(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1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一、前言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累过度等导致。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调治,强调辨证施护,以改善患者症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复发为目标。本方案旨在为胃脘痛患者提供详细、合法、合规的中医护理措施。
二、护理目标
1.显著缓解胃脘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复发。
3.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向患者介绍胃脘痛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饮食指导: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饮食宜忌原则。
(3)生活调养: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四、护理评估
1.症状评估:定期评估患者胃脘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疼痛程度、发作频率等。
2.生活质量评估:运用相关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3.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五、护理周期
本方案护理周期为3个月,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个月:重点进行生活护理和中药治疗,以缓解胃脘痛症状。
2.第二个月:加强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护理,巩固疗效。
3.第三个月:加强健康教育,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2.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相关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3.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五、护理周期
本方案护理周期为3个月,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月:重点进行生活护理和中药治疗,缓解胃脘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状。
2.第二个月:加强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护理,巩固疗效。
3.第三个月:加强健康教育,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疼痛有无规律性及饮食的关系。
2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史。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寒邪客胃证,饮食停滞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2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关系。
(2)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
(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脾胃虚寒者或寒凝气滞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4饮食护理(1)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2)戒烟酒,浓茶,咖啡。
忌辛辣,肥甘之品。
5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6临证(症)施护(1)食滞胃痛着,暂时禁食:缓解后逐渐给予全流食或半流食。
(2)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针刺止痛。
(3)虚寒性胃痛着,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脘痛,或艾灸,或中药膏贴敷。
(4)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
7 健康指导(1)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饮食。
(2)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3)如出现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
(4)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呕吐的中医护理常规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以胃内容物从口吐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胃脘痛中医护理常规
胃脘痛中医护理常规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中医护理常规针对胃脘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调整饮食:中医认为,胃脘痛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在日常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生冷食物等。
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合理分配餐次和食量。
适量增加食物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胃肠蠕动和消化。
2.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和压力过大会导致胃气不和,进而引发胃脘痛。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3.按摩穴位:中医理论认为,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胃脘痛。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渚、上巨虚等。
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按揉或旋转按摩这些穴位,每次持续数分钟,每天多次。
4.中药调理:中医药对于胃脘痛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苦参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此外,也可以选用陈皮、枳实、山楂等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中药来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痛。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不良反应。
5.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胃脘痛症状。
推拿时,可以选择胃脘、腹部和背部等相关的部位进行推拿,每次持续10-15分钟。
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6.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对于胃脘痛的恢复很重要。
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时间。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熬夜,给胃脘痛症状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
7.忌烟酒刺激:烟酒等刺激物对于胃脘痛会有不良影响。
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同时也要避免二手烟的接触。
以上是对于胃脘痛中医护理常规的一些介绍。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质淡苔白,脉缓弱。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临床上各症状要与证候相结合。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中极等。
(二)胃脘胀满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脘、关元等。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
7.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等。
8.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三)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
出现,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忌生冷饮食,少食甜、酸之品,戒烟酒。
4.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避免恼怒、抑郁。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关。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关等。
7.遵医嘱艾灸,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
8.遵医嘱低频脉冲电治疗,取穴:取中脘、关、足三里、合谷、胃俞、膈俞等。
(四)纳呆
1.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定期测量体重,监测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宜进高热量、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肥甘厚味、煎炸之品。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关、丰隆、合谷、中脘、阳陵泉等。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位。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药熨法:温度保持在60~70℃,不宜过高,以免灼伤(详见附录2)。
3.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拔火罐(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制定推荐食谱,改变以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为原则;宜细嚼、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品,戒烟酒、浓茶、咖啡。
1. 肝胃不和证:进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香橼、佛手、山楂、桃仁、山药、萝卜、生等。
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食疗方:金桔山药粟米粥等。
2. 脾胃气虚证:进食补中健胃的食物,如鸡蛋、瘦猪肉、羊肉、大枣、桂圆、白扁豆、山药、茯苓。
食疗方:莲子山药粥等。
3. 脾胃虚寒证:进食温中健脾的食物,如猪肚、鱼肉、羊肉、鸡肉、桂
圆、大枣、莲子、生等。
食疗方:桂圆糯米粥等。
4. 肝胃郁热证:进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栀子、杏仁、薏苡仁、莲子、菊花等。
食疗方:菊花饮等。
5. 胃阴不足证:进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百合、大枣、薏苡仁、枸杞等。
忌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酒类等助火之品。
食疗方:山药百合大枣粥、山药枸杞薏米粥等。
(三)情志调理
1.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
2.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等不良情志,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5.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五、护理难点
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解决思路:
1.利用多种形式向患者介绍食疗及养生方法,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2.定期进行回访及门诊复查,筛查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3.对目标人群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和效果评价。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患者: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其他:
....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