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结构件制造
钛合金铸造工艺
![钛合金铸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d3f621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2.png)
钛合金铸造工艺
钛合金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它可以将钛合金材料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钛合金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领域。
钛合金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钛合金材料加热至熔点,然后借助铸造模具将其浇铸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钛合金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性和低密度等优良性能,但其熔点较高,加工难度大。
因此,钛合金铸造工艺需要采用高温高压的条件,以确保钛合金材料能够充分熔化和流动,同时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钛合金铸造工艺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作、熔炼、浇注、冷却、清理和检验等环节。
首先,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制作铸造模具,通常采用砂型、金属型或陶瓷型等材料制作。
其次,将钛合金材料加热至熔点,通常采用电弧炉、感应炉或氩弧炉等设备进行熔炼。
然后,将熔融的钛合金材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待其冷却凝固后,将零件从模具中取出,进行清理和检验。
钛合金铸造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在航空和航天领域,钛合金铸造工艺可以制造各种高强度、高温、高压的零件,如发动机叶片、涡轮盘、航空航天器结构件等。
在汽车领域,钛合金铸造工艺可以制造轻量化、高强度的零件,如发动机缸体、转向机壳体、车轮等。
在医疗领域,钛合金
铸造工艺可以制造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外科手术器械等。
钛合金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钛合金铸造工艺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钛合金结构件成型及焊接技术要求
![钛合金结构件成型及焊接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209ac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6.png)
钛合金结构件成型及焊接技术要求1、结构件成型前相关要求:①、焊接区域及焊接平台准备:车间需清理出一片区域用于焊接该机壳,该焊接区域必须尽量处于无风状态中,可用防风板遮蔽在四周防风;焊接平台必须干净平整且干燥,无任何油污等杂质。
②、成型前需准备的材料或工具:丙酮或无水乙醇、水、干净干燥足量的抹布、新而干净且干燥的塑胶手套(乳胶手套)及医用手套、砂纸、锉刀、不锈钢钢丝球、干净且干燥的柔性尼龙绳或纱绳(调运、翻转用)、气管、焊丝、MIG焊焊机、防风板、气保护焊接工装、橡皮垫(垫放工件用)等。
③、气体供应:在成型前,相关部门必须做好供气准备,所供应的气体必须是99.99%以上的氩气。
④、在成型前,需用清洗剂对工件各组成部分进行清洗除锈,清洗完毕后置于工装平台上晾干,晾干后用抛光片清理坡口表面及焊接区域20mm范围内的母材,避免与污染源接触。
⑤、焊前需检查焊丝包装,确保真空包装,焊丝无污染。
⑥、装配前需对工装平台进行确认清理处理,不得有油锈等杂质,后将工件各零部件放置于上后点固成型。
注意点固焊长度不宜短,宜大于等于20mm。
⑦、禁止使用刚性夹具或钢丝绳调运、翻转工件,必须用柔性尼龙绳,调运、翻转工件时,禁止碰伤、擦伤工件。
2、焊接时相关要求①、焊接时需用直流脉冲进行焊接,设置"收弧有、有脉冲"项,调节至"钛合金MIG焊"项,焊接电流设置为220-240A,设置好气流量(背保护气以最大值为宜,喷嘴保护气以10-15L/min为宜),并将气保护工装安装好。
②、焊接过程中需采用十字对称焊法、分段退焊法及从中间向两边分散焊法。
焊接顺序以"先里后外,先短后长"进行,且在焊前必须认真清理焊道及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的母材。
③、气保护工装内充满气后方可起焊,每层每道焊完后需尽量在保护气的保护之下冷却到常温后才可继续焊接下一层道。
且在焊接过程中,每名焊工均需配一名辅助工用以配合焊接,焊工只负责焊接,而辅助工负责移动焊接拖罩。
钛合金应用举例及分析报告
![钛合金应用举例及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f06c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b.png)
钛合金应用举例及分析报告
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些钛合金应用举例及分析报告。
1. 航空航天领域:由于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高的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例如,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部件以及航空航天器的外壳。
钛合金的低密度使得飞机在减少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
2. 医疗器械领域:由于钛合金具有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人工骨骼、人工关节、牙种植体等医疗器械。
钛合金能够与人体组织相容,并能够承受人体内液体环境的腐蚀,因此可用于替代损坏的骨骼或关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汽车工业:钛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它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发动机部件、排气系统、底盘构件等。
使用钛合金材料可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并降低碳排放。
4. 化工领域:钛合金在化工领域有很多应用,主要是由于其耐腐蚀性能。
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化工设备的腐蚀性介质储存和运输部件,如储罐、管道、换热器等。
钛合金的耐腐蚀性使得化工设备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化工工艺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钛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从航空航天到医疗器械、汽车工业以及化工领域,都有钛合金的身影。
其优异的性能,如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得钛合金成为许多行业的首选材料。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钛合金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并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钛合金成型方法
![钛合金成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94ea5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b.png)
钛合金成型方法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钛合金的成型方法对于其性能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钛合金成型方法。
一、锻造成型锻造是一种常用的钛合金成型方法,其通过对钛合金进行加热,然后施加压力使其改变形状。
锻造可以分为自由锻造和模锻造两种方式。
自由锻造是将钛合金材料放置在锻模中,通过锤击或压力使其改变形状。
模锻造是将加热后的钛合金放置在预先设计好的模具中,通过模具施加压力,使其得到所需的形状。
锻造成型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提高钛合金的塑性和成形性能,得到良好的成品。
二、轧制成型轧制是一种常用的钛合金板材成型方法。
通过将加热后的钛合金坯料放置在轧机中,通过辊轧的方式使其改变形状。
轧制成型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钛合金板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件制造。
轧制成型的优点是可以大批量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对于板材的厚度和宽度有一定限制。
三、拉伸成型拉伸是一种常用的钛合金线材成型方法。
通过将加热后的钛合金坯料放置在拉伸机中,施加拉力使其变形成线材。
拉伸成型可以得到直径较小且长度较长的钛合金线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拉伸成型的优点是可以得到高强度的线材,但对于线材的直径和长度也有一定限制。
四、挤压成型挤压是一种常用的钛合金型材成型方法。
通过将加热后的钛合金坯料放置在挤压机中,通过挤压头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成型材。
挤压成型可以得到具有复杂截面形状的钛合金型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挤压成型的优点是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型材,但对于型材的尺寸和形状也有一定限制。
钛合金成型方法包括锻造成型、轧制成型、拉伸成型和挤压成型。
不同的成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钛合金产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
钛合金的成型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钛合金成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为钛合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钛合金材料及其新技术在C919飞机上的应用
![钛合金材料及其新技术在C919飞机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f332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5.png)
钛合金材料及其新技术在C919飞机上的应用引言:C919飞机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项目,其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其中钛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是C919飞机成为世界一流大飞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主要探讨钛合金材料及其新技术在C919飞机上的应用。
一、钛合金材料的特点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的金属材料。
其具有优秀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比重仅为4.5g/cm³左右,约为钢的一半。
此外,钛合金材料还有较高的熔点、良好的可焊性和机械加工性能等优点。
二、C919飞机上的钛合金材料应用1.结构件C919飞机利用钛合金制造部分机身结构件,如前压舱壁、机轮舱盖以及飞机尾翼等。
由于钛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大气压力和飞行时的动力负荷,因此能够确保飞机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引擎部件C919飞机的发动机部件中,也广泛使用了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由于抗高温性能好,可以用于制造发动机叶片、涡轮盘等关键部件,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提升了飞机的整体性能。
3.内饰装饰件1.热成形技术C919飞机上采用了钛合金热成形技术,通过控制合金的变形温度和速率,实现了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制造。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且节约了材料。
2.焊接技术C919飞机钛合金的焊接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传统的钛合金焊接存在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等问题,而新技术中采用了激光焊接和等离子焊接等先进方法,使焊接接头更加牢固,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
3.三维打印技术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C919飞机也在钛合金零部件制造中开始应用。
三维打印技术能够将设计数据直接转化为实体零件,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制造效率。
同时,三维打印技术还能够制造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实现更好的结构优化和性能集成。
结论:钛合金材料及其新技术在C919飞机上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其性能和舒适度。
随着钛合金材料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C919飞机将继续在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上不断突破,成为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客机。
钛合金及其应用、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
![钛合金及其应用、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f2668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7.png)
钛合金及其应用、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钛合金及其应用、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钛合金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材料,其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化工等领域。
而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则是一种高效、精密的制造工艺,能够生产出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钛合金制品。
钛合金是一种由钛和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而成的材料,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铝、钒、铁、锌等。
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工业、化工工业、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结构件和发动机零部件,能够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和耐久度。
在医疗器械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
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是一种粉末注射成型的技术,将钛合金粉末与聚合物混合,通过注射成型、脱模、烧结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钛合金制品。
MIM工艺结合了传统粉末冶金和塑料注射成型的优点,能够实现高效、批量生产,并且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零部件。
MIM工艺制造的钛合金制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可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对产品性能的需求。
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具有以下几点优势:MIM工艺可以实现形状复杂的零部件的一次成型,避免了传统加工工艺中的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MIM工艺可以实现钛合金粉末的高密度压制,使得制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MIM工艺可以制造出精度高的钛合金制品,满足高精度零部件的需求,同时降低了后续加工工序。
MIM工艺可以利用可再生的聚合物作为成型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钛合金制品的MIM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MIM工艺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钛合金粉末的价格较高,且工艺过程中需要较长的烧结时间。
钛合金锻造工艺
![钛合金锻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72f79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2.png)
钛合金锻造工艺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高温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钛合金锻造作为一种主要的加工方法,具有高效、高精度、高质量等优点,对于提高钛合金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钛合金锻造工艺的概述钛合金锻造是指将钛合金坯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锻造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塑性变形,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钛合金锻造工艺包括热锻、冷锻和等温锻等几种形式,其中热锻是最常用的一种。
热锻是指将钛合金坯料加热到其变形温度以上,然后通过锻造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塑性变形,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热锻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减少材料的应力和变形量,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钛合金零件。
但是,热锻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
冷锻是指将钛合金坯料在室温下进行塑性变形,其主要优点是能够获得高强度和高硬度的钛合金零件,但是冷锻需要较高的压力和变形量,对设备和工艺要求也较高。
等温锻是指将钛合金坯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塑性变形,其主要优点是能够获得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钛合金零件,但是等温锻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时间,对设备和工艺要求也较高。
二、钛合金锻造工艺的关键技术1. 加热技术钛合金的变形温度较高,一般在800℃以上,因此加热技术对于钛合金锻造过程至关重要。
在加热过程中,要控制加热速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以保证钛合金坯料的均匀加热和充分变软。
同时,还要避免过热和过烧,以防止钛合金发生氧化和变质。
2. 锻造工艺钛合金锻造的关键在于控制锻造过程中的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等参数,以保证钛合金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在锻造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坯料的温度和塑性,避免过度变形和损伤。
3. 退火技术钛合金锻造后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在退火过程中,要控制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以保证钛合金零件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加工技术发展概况
![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加工技术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17f625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5.png)
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加工技术发展概况一、本文概述钛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先进金属材料,自问世以来,在航空、航天、医疗、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们将首先回顾钛合金的基本性质,然后重点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并探讨其独特的优势。
随后,我们将深入研究钛合金的加工技术,包括其主要的加工方法、工艺特点以及近年来的技术革新。
我们将展望钛合金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钛合金的应用现状钛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比强度、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使得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医疗、船舶、汽车、化工等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因其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制造中。
例如,钛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如压气机叶片和涡轮盘,以及航天器的框架和连接件。
这些应用不仅要求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还需要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压力。
在医疗领域,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制造医疗器械和植入物的理想材料。
例如,钛合金被用于制造牙科植入物、人工关节、心脏瓣膜和骨折固定器等。
这些应用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发人体组织的排斥反应。
钛合金还在船舶、汽车和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船舶领域,钛合金用于制造海水淡化装置、海底管道和船体结构等,以抵御海水的腐蚀。
在汽车领域,钛合金可用于制造轻量化的车身部件和发动机零件,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性能。
在化工领域,钛合金则用于制造耐腐蚀的反应器、管道和阀门等。
总体而言,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钛合金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也将更加重要。
三、钛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随着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其加工技术也在持续进步。
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与微观组织模拟研究_概述说明
![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与微观组织模拟研究_概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28ebe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5.png)
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与微观组织模拟研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和微观组织模拟研究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钛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传统的加工方法存在着过多的废料和较低的生产效率等问题。
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作为新型加工方法,通过直接将材料层层堆积起来,可以大幅提高成品率并减少浪费。
另一方面,钛合金微观组织特点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模拟钛合金微观组织,在增材制造过程中控制晶粒大小、晶界形态等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因此,本文旨在总结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与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通过对目前已有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述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叙述:引言、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研究、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与展望。
其中,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研究部分介绍了该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微观组织模拟研究部分介绍了模拟方法、钛合金微观组织特点以及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结果与讨论部分对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的分析,并总结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的重点结论。
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和微观组织模拟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与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述分析,总结目前的研究状况,明确当前工艺和模拟方法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将为进一步推动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和微观组织模拟方法的应用提供指导,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2. 钛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研究2.1 工艺概述钛合金增材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它通过逐层堆积和熔化钛合金粉末来制造复杂的三维结构。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ad3b6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2.png)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钛合金作为一种轻量、高强度的金属材料,正在航空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钛合金由钛与其他金属元素进行合金化得到,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比强度、高温强度和良好的可焊性等特点,因此在航空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钛合金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最显著的就是飞机结构件。
由于钛合金具有优秀的比强度和抗腐蚀性,可以有效降低飞机重量、提高载荷能力和飞行速度。
同时,由于钛合金的低密度,使其在航空制造中可以实现质量的减轻,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目前许多商业飞机的翼尖、机身和发动机外壳都采用了钛合金材料,使得整个飞机结构更加坚固和轻盈。
其次,钛合金也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中。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钛合金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可以满足航空发动机对材料的高温、高压以及腐蚀等极端工况的要求。
例如,高压涡轮叶片和燃烧室等部件都是采用钛合金制造的,能够保证发动机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稳定运行。
此外,钛合金还在空间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空间航天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优异的可焊性。
钛合金正是符合这些要求的理想材料之一。
航天器的外壳、发动机部件以及火箭推进器等都采用了钛合金材料,它们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并保证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可靠性和长时间的运行。
除了结构件和发动机部件,钛合金还在航空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航空电子设备、制动系统、液压装置等。
钛合金在航空电子设备中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而在制动系统和液压装置中,钛合金的优异性能能够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持久稳定性。
然而,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使得其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
其次,钛合金的加工性能相对较差,需要采用特殊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加工和成型,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钛合金生产制造新方法——增材制造
![钛合金生产制造新方法——增材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7dc9e1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2.png)
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钛合金的生产制造提供了新的方法,激光/电子束、熔焊和固态焊三种增材制造方法在钛合金生产中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钛合金采用增材技术可得到高质量零件,但不同增材技术具有不同技术特征,实际应用及未来发展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增材方法。
1.序言钛及钛合金因具有密度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在各工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船舶制造、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同时它也是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之一。
钛合金的应用对工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优于传统材料的性能使其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满足了工业发展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要求,加速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随着钛生产力的不断改善,钛合金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的第三金属。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又称“3D打印”,是一种可以实现构件的无模成形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具有设计和制造一体化、加工精度高、周期短,产品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等特点。
增材制造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因其与传统制造技术具有巨大差异,已然成为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代工业的多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增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单一或多金属复合结构,为复杂结构件的制造提供了新方法。
钛合金的增材制造技术,解决了精密结构件的加工难题,进一步加大了钛合金的应用范围。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日新月异,按照增材制造技术的热源不同,可将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分为激光/电子束增材制造、熔焊增材制造和固态焊增材制造三种方式。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增材制造技术手段,优化工艺方法,稳定增材制造过程,减少或避免增材制造结构缺陷产生,使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朝着绿色、高效、稳定的方向继续发展。
2. 激光/电子束增材制造激光束和电子束作为高密度束源,能量密度高并可调控,被誉为21世纪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目前激光/电子束增材制造主要分为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ntal Deposition,LMD)技术、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电子束熔丝沉积(Electron Beam Free Form Fabrication,EBF3)技术、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 BeamMelting,EBM)技术,在钛合金增材制造领域皆有广泛研究。
钛合金的特点和主要用途
![钛合金的特点和主要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a12e47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a.png)
钛合金的特点和主要用途钛合金是一种以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钛合金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1.优异的强度与重量比: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与其他金属相比,其重量轻很多。
这使得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运动器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使用钛合金可以降低飞机或火箭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和载荷能力。
2.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钛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酸、碱、盐等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这使得钛合金成为化工、海洋、生物医学等领域中耐腐蚀设备和部件的理想选择。
3.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钛合金对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
例如,钛合金可用于制造生物人工关节、植入体和牙科修复材料等,对人体几乎没有不良反应。
4.抗疲劳、抗热疲劳性能优异:钛合金具有出色的抗疲劳和抗热疲劳性能,在高温或高压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这使得钛合金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发动机和石油化工等重要部件的首选材料。
5.高纯度和优良的熔点:钛合金具有高纯度,可以通过化学提纯的方法得到纯度达到99.9%以上的钛合金。
此外,钛合金的熔点相对较高,可以达到1668℃,使其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6.易于加工和成型:虽然钛合金比较硬,但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和可锻性,使其比其他金属更容易加工和成型。
钛合金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加工,包括锻造、挤压、轧制、拉伸、旋压和锻压等。
这使得钛合金在各种领域中成为制造复杂结构和特殊形状件的理想选择。
根据以上特点,钛合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领域包括:1.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部件、导弹、火箭等。
其优异的强度和重量比能够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和飞行性能。
2.汽车工业:钛合金在汽车制造中用于制造车身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悬挂系统等。
由于钛合金的强度和刚性较高,以及抗疲劳性能优异,可以减少车辆的重量,提高安全性和燃油效率。
钛合金应用案例
![钛合金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898a1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c.png)
钛合金应用案例
以下是一些钛合金的应用案例:
1. 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被广泛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件,如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翼面片等。
钛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耐腐蚀性和低密度特性,能够降低航空器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2. 医疗领域:钛合金被用于制造人体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
钛合金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同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够在人体内长期稳定运行。
3. 汽车工业:钛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端跑车和赛车领域。
钛合金的轻量化特性能够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燃油效率,并且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4. 化工领域:钛合金在化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耐腐蚀设备,如反应器、换热器等。
钛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的化学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5. 体育用品:钛合金被用于制造高档的体育用品,如高尔夫球杆、自行车车架等。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弹性模量和耐腐蚀性,能够提供优异的性能和耐用性。
总的来说,钛合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工业、化工等多个领域,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许多高端产品的理想材料。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beb0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8.png)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韩世波;徐冰;廖善联;宋星;纪鹏【摘要】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优良、耐腐蚀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新型运输机及客机的机体结构及发动机上.但钛合金也同时存在难切削、加工效率低、加工过程中应力变形大、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等缺点,传统的加工方法已无法满足飞机工业对钛合金结构件的需求.为此,对可适用于加工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的高效精密加工技术进行了概述,指出通过采用小切深、大进给的高速铣削技术,大切深、小进给的强力切削技术以及插铣粗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钛合金结构件的加工效率;在制造钛合金悬臂梁结构件及加工结构件上的定位孔时,采用高效精密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结构件型面及孔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加工周期,降低飞机制造成本.【期刊名称】《钛工业进展》【年(卷),期】2015(032)003【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作者】韩世波;徐冰;廖善联;宋星;纪鹏【作者单位】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89;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89;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89;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89;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89【正文语种】中文钛合金材料是一种轻质的高强度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车辆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1]。
尤其是在现代航空制造领域中,钛合金材料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及密度小等优点,已逐步取代钢和铝合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实际加工中,一方面由于钛合金本身抗塑性变形能力很强,使得所需切削力很大,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表面硬化”现象,已加工过的结构件表面硬度很高,达到加工前的300% ~600%,所以切削钛合金时所需要的切削力需进一步增大,导致单位时间的金属去除率很低,制约了加工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钛合金材料加工过程中刀具每齿进给量很小,刀具与结构件材料间反复摩擦会产生大量的切削热,而钛合金的热导率约为 21 ~25 W/(m · K),是45#钢的1/3 ~1/4[2],使得切削区的温度很高,会加剧刀具的磨损,并限制进给速度。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e729c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c.png)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摘要: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高温强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是航空结构件的主要材料之一。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
关键词: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技术钛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现代航空制造领域,钛合金以其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低密度等优点逐渐取代钢及铝合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钛合金性能1、密度小,强度、热强度及比强度高。
工业纯钛密度为 4.507±0.0059/cm3,钛合金密度一般在4.59/cm3左右,仅为钢的60%,而强度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强度好。
在300℃~500℃温度下,钛合金强度约比铝合金高10倍。
2、熔点高,高温性能佳。
熔点高达1668℃,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有效力学机械性能,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其工作温度范围宽,是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
3、低温性能佳。
在低温下,钛合金强度相比常温不降低,有良好的韧性,因此,钛合金也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结构材料。
4、耐腐蚀性能优良。
钛对氧有极大的亲和力,在含氧环境中能生成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钛合金在潮湿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钢;对点蚀、酸蚀抵抗能力强;对碱、氯化物、硝酸、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
二、钛合金结构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1、变形难以控制。
飞机用钛合金结构件一般结构复杂、壁厚小,材料去除率高达70%~90%。
随着材料余量的去除,材料内部应力平衡将被打破,材料去除量越大,加工中的应力变形越大。
另外,加工切削力和切削热也是变形的重要来源。
若不事先防止或减小结构件应力变形,将对结构件尺寸产生最直接影响,导致结构件铣伤或扭曲变形。
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是飞机上经常装配的关键零件,其尺寸最关键,若尺寸不合格将影响整机强度和寿命。
2、加工效率低。
钛合金在船舶上的应用
![钛合金在船舶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3b2c0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4.png)
钛合金在船舶上的应用
钛合金在船舶上的应用
钛合金是指以钛为基体,加入一定量的其他元素( 如铝、钒、锆、锰、铬、钼等)形成的合金。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性好;低温性能好化学活性大等优点。
由于钛合金具有上述优点,它在船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船体结构件。
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船体结构件,如耐压壳体、框架、支架、封头、舱门等。
这些结构件需要承受海水的压力和冲击,以及海洋环境的腐蚀和磨损。
使用钛合金可以提高结构件的强度、轻量化和耐久性,从而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动力推进装置。
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动力推进装置,如螺旋桨、喷气推进器、水轮机等。
这些装置需要承受高速旋转和海水的冲刷,以及海洋生物的附着和侵蚀。
使用钛合金可以提高装置的效率、可靠性和寿命,从而提高船舶的动力性能和节能性。
3、声学装置。
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声学装置,如声呐导流罩、水声换能器、传声器等。
这些装置需要在水下进行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以实现目标探测和通信。
使用钛合金可以提高装置的透声性能和耐撞性能,从而提高船舶的探测性能和隐身性。
4、其他部件。
钛合金还可以用于制造船舶的其他部件,如管路、阀门、泵、换热器、冷凝器、电子设备、紧固件等。
这些部件需要在海水或海洋气候中工作,以实现船舶的各种功能。
使用钛合金可以提高部件的耐腐蚀性能和工作稳定性,从而提高船舶的运行性能和维护性。
以上就是钛合金在船舶上的应用。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7e7d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d.png)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钛合金是一种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医疗等领域。
然而,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复杂,涉及到很多因素,如纯度、成分、温度、压力等,因此在制备过程和应用研究中面临着很多挑战。
一、钛合金的制备工艺1. 材料选择钛合金的制备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料。
一般来说,钛合金通常由纯钛和合金元素组成。
合金元素中常见的有铝、钒、铬、锰、镁、钼、锆等。
不同的合金元素对钛材料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合金元素时应该根据需要和要求合理选择。
2. 纯化纯化是制备钛合金的关键步骤之一。
钛合金通常是由钛粉末制成的,而钛粉末中包含着杂质,如氧、氮、碳等。
这些杂质会降低钛合金的性能。
因此,在制备钛合金时需要对钛粉末进行纯化处理,以提高钛合金的质量。
3. 合金化合金化是钛合金制备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通过合金化可以向纯钛中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改善钛合金的性能。
合金化的方法主要有熔融法、粉末冶金法、化学还原法等。
其中,熔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钛合金。
4. 熔炼钛合金的熔炼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熔炼的目的是将合金元素与纯钛均匀混合。
钛合金的熔炼方法有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熔炼、氢弧熔炼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5. 锻造锻造是钛合金制备的最后一个步骤,其目的是通过机械加工使钛合金具有更好的性能。
钛合金的锻造方法有热锻造和冷锻造。
热锻造适用于较大的结构件制备,冷锻造适用于小尺寸、高精度的制品制备。
二、钛合金的应用研究1. 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因其良好的高温性能、尺寸稳定性和高比强度等特点而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材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钛合金主要应用于发动机叶片、机身外皮、轻质结构件等领域。
2. 汽车领域钛合金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钛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的特点,可以作为汽车零部件的材料,如排气系统、制动系统、底盘等。
高性能钛合金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高性能钛合金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bd77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d.png)
高性能钛合金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摘要:钛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轻质化特性,在航空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报告通过对高性能钛合金的研究,总结了其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引言航空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材料具备良好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轻质化特性。
钛合金作为一种优异的材料,具备了这些特点,因此在航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研究高性能钛合金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工程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2. 高性能钛合金的特性高性能钛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其高强度和低密度使得钛合金成为一种理想的轻质结构材料。
此外,钛合金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3. 高性能钛合金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3.1 结构件应用高性能钛合金在航空工程中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的制造。
例如,飞机机身、发动机外壳和燃气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都采用了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的高强度和轻质化特性使得飞机具备更好的载荷承受能力和燃油效率。
3.2 腐蚀抗性应用航空工程中的部分构件需要在腐蚀性环境中工作,例如飞机燃料箱和液压系统等。
高性能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抵御腐蚀和氧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这些关键部件的制造。
3.3 热稳定性应用航空工程中的一些部件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例如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燃烧室等。
高性能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并抵御高温氧化和蠕变。
因此,钛合金在这些高温部件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高性能钛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4.1 提高强度和韧性尽管高性能钛合金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强度,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提高钛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以满足航空工程对材料性能的更高要求。
4.2 开发新的合金材料随着航空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开发新的高性能钛合金材料,以满足航空工程对更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题:让“近净成形”结构件飞上蓝天--北航教授王华明
王华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责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开辟“快速凝固激光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新领域,建成先进的“激光材料加工制造技术实验室”,在先进材料快速凝固激光制备加工与成形制造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并在航空发动机及飞机上得到应用。
200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总装武器装重点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被SCI及EI收录137篇次、授权与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当前,“绿色浪潮”席卷全球,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环保、绿色化已是题中之义。
而“增材制造”在这一浪潮的影响下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华明教授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在航空航天装备应用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从“减法”到“加法”
实现质的飞跃
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成形技术是以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生长),从零件数模一步完成高性能大型复杂构件的“近净成形”。
这一技术1992年在美国首先提出并迅速发展。
由于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成形技术对大型钛合金高性能结构件的短周期、低成本成形制造具有突出优势,在航空航天等装备研制和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王华明教授看来,从传统的大型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如整体锻造、切削技术,到这种新型的激光直接制造技术,实现了加工技术由“减法”到“加法”的质的飞跃。
采用整体锻造等传统方法制造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零件的加工除去量非常大。
例如,美国的F-22飞机中尺寸最大的Ti6Al4V 钛合金整体加强框,所需毛坯模锻件重达 2796千克,而实际成形零件重量不足144千克,材料的利用率不到4. 90%,这势必造成大量的原材料损耗。
与此同时,在铸造毛坯模锻件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也降低了加工制造的效率。
并且传统方法对制造技术及装备的要求高,通常需要大规格锻坯加工及大型锻造模具制造、万吨级以上的重型液压锻造装备,制造工艺相当复杂,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
相较于传统的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整体锻造,激光直接制造是一种做“加法”的加工技术,主要用高功率的激光束对粉末丝材进行熔化,往上堆积,实现材料逐层添加,直接根据构件的CAD模型一次加工成形。
激光直接制造得到的零件微观组织很细,力学性能很好,也可以实现多种材料铸造。
综合来讲,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无需大型锻造工业装备、大型锻造模具及锻坯制备加工;机械加工余量小、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加工过程实现结构件“近净成形”,只需一步完成;加工设计灵活度高,可以实现特殊功能零部件的“原位”铸造;所制备的零件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等等。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与加工质量。
王华明认为,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确实是一种带有变革性的,短流程、低成本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其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对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工业装备研制与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心关键制造技术之一。
“产学研”相结合
助力“近净成形”结构件飞上蓝天
正是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所具有的短流程、低成本的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
从2001年起,我国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开始受到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主要科技研究计划, 均将钛合金激光直接成形制造技术作为重点项目给予持续资助。
在此背景下,王华明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以实现应用为目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展开紧密合作,经过持续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在突破飞机钛合金小型次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应用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了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主承力构件激光成形工艺、内部质量控制、成套装备研制、技术标准建立及应用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迄今国际上唯一实现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关键构件在飞机上实际应用
的国家。
“研”为“产”之体。
技术的突破是实现成功应用的基础。
零件“变形开裂”、“内部缺陷和内部组织”控制是制约激光成形技术的瓶颈,王华明及其科研团队在解决制约激光成形技术的难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艺研究、工程化成套装备研发与装机应用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大型整体主承力结构件“变形开裂”预防、“凝固组织和内部缺陷”控制等问题。
具体的技术突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王华明及其团队提出了原创性的“热应力离散控制”方法,为解决大型钛合金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过程零件严重翘曲变形与开裂难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其次,发明了激光快速成形双相钛合金“特种热处理”新工艺, 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显微组织新形态,使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为提高飞机等钛合金主承力构件的使用安全性和损伤容限性能找到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再次,突破了激光快速成形TA15钛合金大型结构件内部缺陷和内部质量控制及其无损检验关键技术,飞机构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水平。
“产”为“研”之用。
实现成功应用是进行技术突破的目的。
本着以这一目标信念,王华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航空制造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这些成绩在一个个数字当中得到最生动的体现:2005年7月成功实现激光快速成形TA15钛合金飞机角盒、TC4钛合金飞机座椅支座及腹鳍接头等4种飞机钛合金次承力结构件在 3 种飞机上的装机应用,零件材料利用率提高了5倍、周期缩短了2/3、成本降低了1/2以上;制造出了迄今世界尺寸最大的飞机钛合金大型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程化成套设备,其零件激光融化沉积真空腔尺寸达4000mm×3000mm ×2000mm;2009年,王明华团队利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造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的主风挡窗框,在此之前只有欧洲一家公司能够做,仅每件模具费就高达50万美元,而利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的零件成本不及模具的1/10;2010年,利用激光直接制造C919达中央翼根肋,传统锻件毛坯重达1607千克,而利用激光成形技术制造的精坯重量仅为136千克,节省了91.5%的材料,并且经过性能测试,其性能比传统锻件还要好。
这一系列成功的应用,实现了王华明教授让“近净成形”结构件飞上蓝天的梦想。
谈及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王华明既不失客观,又充满信心。
他认为,目前制约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激光成形过程“内应力控制及零件变形开裂预防”、“内部质量保障及力学性能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等瓶颈难题,这些难题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该技术发展时间还不长,各方面研究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该技术关键性基础问题的研究和把握不够,包括,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快速成形过程内应力演化行为规律、内部组织形成规律和内部缺陷形成机理等。
只有夯实基础,才能稳步前进;惟有厘清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的内部机理,才能让“近净成形”结构件飞得更高!
相关报道
“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2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8日在北京授予了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以及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
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温家宝、刘云山等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当天的奖励大会上,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另4大国家级科技奖也同步揭晓并颁奖。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十三年来的第9次一等奖空缺,经国务院批准,授予“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
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等7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嫦娥二号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18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杰尔等5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超过44%,归国人员占37%。
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