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我的风向标_科学

合集下载

我的风向标教案

我的风向标教案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回答不全面时教师再加以补充,有利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好,下面老师就带领每个小组的同学,到教室外面亲自动手观测今天的风向。
2.学生分组观测今天的风向。(教师参与到观测活动中。)
3.学生汇报观测结果及所得,填写评价记录表。
【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亲自观测风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观察实验,看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拆开仔细观察。】
2.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需要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风向标各部分的名称。】
3.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可以把风向标大体分为五部分(教师边讲解边利用多媒体展示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风压板、标尺等。
4.谈话: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制作风向标的方法。(用多媒体出示制作简易风向标的方法。)下面,我们可以小组合作,开始制作风向标,除了桌上已经有的集中简单的制作材料,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其他几种不同的制作风向标的材料。你喜欢哪一种,可以到前面桌上取哪种材料,如果你有好的创意,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有关风向仪标的问题。(板书课题:我的风向标)
【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和气象员测量风向的情景,使学生对如何测量风向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风向标
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给每个小组发的风向标。小组进行讨论:你们认为可以把风向标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

小三年级科学上册《我的风向标》教学设计word资料8页

小三年级科学上册《我的风向标》教学设计word资料8页

《我的风向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

教材分析:
本课与“我的雨量器”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是让学生在学会观察天气方法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制作观察工具,并用自己制作的工具记录天气情况。

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及使用自己制作工具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并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乐趣。

教学目标:
1、在制作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情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会制作简单的风向标,并利用风向标观测天气。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向标。

教学难点:
学生创造性的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

制作材料:
纸杯、铅笔(带橡皮头)、吸管、卡纸、大头针、剪刀、刀子
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的风向标名师教案 青岛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的风向标名师教案 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制作风向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3.能制作简单的风向仪,并会用自制的风向仪观测天气。

二、教学重、难点:1.在制作风向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能制作简单的风向仪,并会用自制的风向仪观测天气。

三、教学准备: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谁知道今天刮的是哪风?通常我们说的风也可以叫它风向,那谁再来说一下今天的风向是怎样?2.气象员利用什么来仪器来测定风向的?(风向仪)4.到底风向仪是怎样来测定风向的呢?为什么它能测定风向?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风向仪。

(二)认识风向仪(师出示风向仪模型)仔细观察它的各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风向仪各部分的名称:箭头、箭尾、风向杆、支架、旋转按钮这五部分组成。

了解它们各部分的作用。

小结:我们知道了风向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后,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做个风向仪?(想)(三)做个风向仪1.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构思风向仪的样子。

可以用卡纸剪出箭头、箭尾;软木杆做支架和风向杆;钉子做旋转按钮。

2.根据小组确定的构思动手操作。

注意千万别伤着手呀!3.展示本组的“劳动”成果。

从中评出最好的风向仪。

(根据设计的样式、测风向的灵活性)(四)作业:一架小小的风向仪做成了,想用它测一下风向吗?用自己组的风向仪测出明天和后天早上、中午、晚上的风向并作好记录。

第二课时一、回顾风向仪各部分的组成。

二、交流测得的结果。

三、拓展我们来观测这个季节常刮什么风。

20.我的风向标-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我的风向标-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的风向标-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课程背景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是根据国家的最新教育改革而制定的学制标准。

该学制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段,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其中,三年级科学上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本节课以风向标为主题,通过介绍风向标的构造和使用,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风的存在,了解风的方向和力量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风向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能够根据风向标上指针的指向判断风的方向;3.理解风的产生和作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预习在课前,老师把风向标的图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风向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并通过网络或图书了解有关风的知识,如风的产生、方向等。

导入老师首先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讨论一下生活中经常受到的自然现象和因素,如天气、空气污染、气压变化等,并与此次探究的风向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明确本次探究的目的、意义和调查方法。

实验过程1.老师向学生介绍风的产生、力量和方向等基本概念。

通过实验箱、风扇等教具,模拟风的产生和影响。

2.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简易风向标,并讲解风向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学生边制作边了解风向指针的指向与风向的关系。

3.带领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方向的风对环境的影响,并让学生跟随风向指针的指向判断风向。

课后作业1.将制作好的风向标带回家,在家中观察周围不同方向的风的影响,并用街景照片和文字记录下来。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风的类型和产生原理,撰写成小组报告。

教学评估1.观察和听取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问答情况;2.鼓励学生在制作实验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3.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检查,评估学生对风向标、风产生和方向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总结通过本次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对风向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从周围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风的存在和影响。

青岛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0 我的风向标》教案

青岛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0 我的风向标》教案
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7、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测风向。
2、谈话:每个小纽的风向标都做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亲自测一测今天的风向?
3、谈话:你认为在使用风向标的过程申应该注意什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学生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不同类型的风向标。
每组制作材料: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二段突出“风向”的天气预报,提问:谁听明白了,今天的风向是怎样的?
8、课堂小结
拓展活动:
课后请同学们成立气象研究小组,利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进行风的观测,了解本她在这个季节刮风的特点,找到本地的气象特点。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汇报会,好不好?
教后记
引导学生制作风向标,实地测量风向,学生充满了对科学极大兴趣。
学生回答。
问题:谁知道气象局是利用什么仪器测定风向的?
教师播放录像展示气象员用风向标测定风向的情景:“噢,原末气象局的叔叔是利用这种仪器测定风向的。知道这种仪器叫什么吗?”
学生回答。
讲述:对,这种仪器叫风向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有关风向仪标的问题。(板书课题:我的风向标)
(二)学习新课:
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风向标。
1、谈语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发了一个风向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风向标。也可以拆开看一看,然后一起讨论:你们认为可以把风向标分为几部分?备部分是什么样的?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风向标》教案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风向标》教案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风向标》教课设计设计【讲课班级】【讲课时间】年月日(礼拜)第节【主备人】【执教教师】【课题】18、我的风向标【课型】新讲课【教材剖析】二备(我的再熟习与改本课经过研究水的基天性质,进一步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感官察看事物的能力,经过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散布,赏识自然界水体的漂亮,培育节俭用水的意识。

【教课目的】1、制作不一样风格的风向标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制作过程申,培育学生与别人合作与沟通的精神; 学生在利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风向时获取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3、认识几种常有的风向标,并认识它们的结构; 擅长创建性地制作风向标,井会利用风向标观察风向。

【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制作不一样风格的风向标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课难点:学生制作不一样风格的风向标。

【教课准备】教师演示资料:不一样种类的风向标。

每组制作资料 : 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教课时间】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二段突出“风向”的天气预告,发问:谁听理解了,今日的风向是如何的 ?学生回答。

问题 : 谁知道气象局是利用什么仪器测定风向的?教师播放录像展现气象员用风向标测定风向的情形:“噢,原末气象局的叔叔是利用这类仪器测定风向的。

知道这类仪器叫什么吗?”学生回答。

叙述 : 对,这类仪器叫风向标。

今日,老师就和大家一同研究一下相关风向仪标的问题。

( 板书课题 : 我的风向标 )(二)学习新课:研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风向标。

1、谈语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发了一个风向标,请同学们认真察看风向标。

也能够打开看一看,而后一同议论: 你们以为能够把风向标分为几部分?备部分是什么样的 ?学生疏组议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报告。

同意学生自由发布自己的看法,不需要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末描述各部分的名称。

3、教师小结:方才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能够把风向标大概分为五部分( 教师边解说边贴挂图展现各部分的名称) ,分别是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旋转配件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十课 我的风向标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十课 我的风向标
5、谈话:好,下面老师就带领每个小组的同学,到教室外面亲自动手观测今天的风向,在测量的过程申,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制作的风向标最好、最灵活,为什么?并拿自己的风向标跟其他小组的比一比,你制作的风向标优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缺点?今后应怎样改进?
6、学生分组观测今天的风向。
7、学生汇报观测结果及所得。
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7、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测风向。
2、谈话:每个小纽的风向标都做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亲自测一测今天的风向?
3、谈话:你认为在使用风向标的过程申应该注意什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谈话: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种比较简单的制作方法。
5、学生讨论制作方法,交流制作方案。
6、谈话: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其他几种不同的制作风向标的材料。你喜欢哪一神,可以到前面桌上取哪种材料,如果你有好的好的创意,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
8、课堂小结
拓展活动:
课后请同学们成立气象研究小组,利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进行风的观测,了解本她在这个季节刮风的特点,找到本地的气象特点。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汇报会,好不好?
教后记
引导学生制作风向标,实地测量风向,学生充满了对科学的极大兴趣。
4、学生复述风向标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拆开风向标研究,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风向标的构造,为后面制作风向标作好铺垫。)
活动二:做个风向标。
1、教师展示风向标。
提问:这个风向标好看吗?看了风向标,你有什么想法呢?

风向标大班科学教案文

风向标大班科学教案文

风向标大班科学教案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风向标、指南针、三根竹签、方形纸板、牛皮纸、剪刀、胶水。

2.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入1. 教师出示一张风向标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回忆或猜测风向标的作用。

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风向标的作用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和示范实验1. 教师通过展示风向标的实物,解释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2. 教师简单说明有关风向的知识,如风向的表示方法、风的形成原因等。

3. 教师示范使用指南针来确定风向标的朝向,并阐述指南针的作用。

步骤三:小组合作实验1.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实验,每组4-5人。

每组准备三根竹签、方形纸板、牛皮纸、剪刀和胶水。

2. 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风向标。

3. 学生讨论并确定实验步骤,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4. 学生完成实验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 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风向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比较其优缺点。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气象条件下风向标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风向标与风向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知识总结和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向标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和了解更多关于风向标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自制风向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自制风向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自制风向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向标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制作风向标,了解风向的基本概念。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探究、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风向标,了解风向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风向标的制作过程,风向的判断。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纸杯、小刀、胶带、绳子、图钉。

2.知识准备:了解风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与幼儿谈论风的话题,引导幼儿说出风的特点。

2.制作风向标教师向幼儿展示风向标的制作材料,讲解制作过程。

教师分步讲解制作风向标的方法,并示范操作。

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制作风向标。

3.观察风向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风向标的风向。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风向,并讲解风向的判断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风向标更加灵敏?5.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风向标大赛”,看谁的风向标制作得最好。

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制作风向标的心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制作风向标,让幼儿了解了风向的基本概念,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教师在组织拓展活动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制作风向标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对风向的判断能力。

2.评价幼儿在拓展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收集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对本节课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建议1.在制作风向标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

2.在观察风向时,教师应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培养观察力。

3.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创新精神。

八、教学资源1.网络资源:风向标制作教程、风向判断方法。

2.教学工具:PPT、视频、图片。

九、教学时间1.1课时十、教学效果1.幼儿掌握了风向标的制作方法,了解了风向的基本概念。

《我的风向标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风向标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风向标》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的风向标》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作者,了解作品的主题和主要情节。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我的风向标》的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分析《我的风向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讨论《我的风向标》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含义。

4.进行文学赏析,让学生欣赏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

三、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老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容。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朗读分析:让学生朗读作品的片段,并进行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4.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出对作品的感想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看《我的风向标》的预告片或介绍视频,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讲解:老师介绍《我的风向标》的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3.分析:老师分析《我的风向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4.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5.朗读分析:学生进行朗读作品的片段,并进行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6.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出对作品的感想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7.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评判方式:1.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朗读表现、写作表现等。

2.作业评判:评判学生的写作作业,包括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思维评判:评判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对作品背后意义的理解和探究。

《我的风向标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风向标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风向标》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我的风向标》是一部闻名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人生的迷茫和选择。

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的风向标》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提高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小说《我的风向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3)分析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2. 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教师讲解小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小说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3)写作与表达:学生撰写读后感、评论或小论文,展示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我的风向标》的作者和背景,讲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学生展示讨论效果。

3. 第三课时:学生阅读小说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4. 第四课时: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评论,展示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

五、作业设计1. 阅读小说《我的风向标》,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2. 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盘绕小说的主题展开论述。

3. 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撰写小组报告。

六、评判方式1. 阅读理解题目标得分。

2. 读后感或评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3. 小组讨论的报告内容和展示效果。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我的风向标》这部小说,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思维能力。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风向标》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风向标》教学设计

20我的风向标一、教材分析本课与《我的雨量筒》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是使学生在学会观察天气方法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并用自己制作观察工具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并享受积极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制作过程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学生在利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风向时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3、认识几种常见的风向标,并了解它们的构造;善于创造性地制作风向标,井会利用风向标观测风向。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学生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

四、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材料:课件、不同类型的风向标等。

每组制作材料: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风向”的天气预报。

提问:谁听明白了,今天的风向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师:谁知道气象局是利用什么仪器测定风向的?教师播放录像展示气象员用风向标测定风向的情景:"噢,原来气象局的叔叔是利用这种仪器测定风向的。

知道这种仪器叫什么吗?"学生回答——风向标(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有关风向标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认识风向标。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发了一个风向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风向标。

也可以拆开看一看,然后一起讨论:你们认为可以把风向标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样的?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

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需要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各部分的名称。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可以把风向标大体分为五部分(教师边讲解边贴佳图或用课件展示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旋转配件等。

4、学生复述风向标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做个风向标。

1、教师用课件(或投影)展示各种各样的风向标。

【精编】新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20 我的风向标》教案.doc

【精编】新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20 我的风向标》教案.doc
4、学生复述风向标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拆开风向标研究,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风向标的构造,为后面制作风向标作好铺垫。)
活动二:做个风向标。
1、教师展示风向标。
提问:这个风向标好看吗?看了风向标,你有什么想法呢?
1、学生回答。
谈话:噢,看来同学们都想有一个风向标,并想亲自动
手制作一个。你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风向标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学生制作不风格的风向标。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不同类型的风向标。
每组制作材料: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二段突出“风向”的天气预报,提问:谁听明白了,今天的风向是怎样的?
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7、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测风向。
2、谈话:每个小纽的风向标都做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亲自测一测今天的风向?
3、谈话:你认为在使用风向标的过程申应该注意什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
5、谈话:好,下面老师就带领每个小组的同学,到教室外面亲自动手观测今天的风向,在测量的过程申,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制作的风向标最好、最灵活,为什么?并拿自己的风向标跟其他小组的比一比,你制作的风向标优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缺点?今后应怎样改进?
6、学生分组观测今天的风向。
7、学生汇报观测结果及所得。
8、课堂小结
拓展活动:
课后请同学们成立气象研究小组,利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进行风的观测,了解本她在这个季节刮风的特点,找到本地的气象特点。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汇报会,好不好?

20. 我的风向标-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 我的风向标-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 我的风向标-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什么是风,风的由来和分类;2.了解风速的计量单位以及风的影响;3.学习如何利用风;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风的各项特征和分类;2.学习风速的计量单位。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速计量单位;2.如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风的分类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环保袋、风力发电机、海报、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关风的视频和图片,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听一首与风有关的歌曲,让学生更加了解风的分类和特征。

5.2 讲解1.介绍风的概念和分类;2.让学生了解风速的计量单位;3.说明风的影响;4.说明如何利用风。

5.3 实验1.利用风力发电机演示风能发电的原理,让学生现场体验制电的过程;2.让学生观察风车的运行状况,从而深了解风的分类和特征。

5.4 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制作风铃的活动,让学生发掘风的另一种魅力;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验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幅有关风的画,以了解风的影响。

5.5 总结1.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回答问题;2.让学生自评今天的学习状况,填写反思表。

六、教学展示以下是我们的教学海报:青岛五四制2001年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风的分类根据风力大小,可分为轻风、清风、微风、和风、强风、烈风、大风、狂风、暴风、台风、飓风。

风速计量单位风速一般用米/秒(m/s)和千米/小时(km/h)来表示。

在计算风力和风速时,我们还会使用比较单位——级。

风的影响风的吹动会带走物品和垃圾,吹动树木和杆塔,对交通、环境和工业都有很大影响。

利用风我们可以利用风能制作风车,发电,清洁风能等,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保护环境。

七、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和实验,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的分类和特征,并能够运用风的知识,制作风铃、发电等,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做一个风向标(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做一个风向标(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做一个风向标(教学设计)标题:小学科学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做一个风向标(教学设计)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文章是一篇关于小学科学专项学习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制作一个风向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像工程师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与实践,强化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风向标,体验科学实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一个示范风向标,准备相关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提前了解风向标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学生准备:鼓励学生提前了解风向标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启发学生思考:你们是否遇到过不知道风的方向的情况?如何判断风的方向?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风向标的概念和作用,并展示示范风向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释风向标是通过测量风的方向来帮助人们判断风向的工具。

3. 小组合作(20分钟):第一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第二步:给每个小组发放材料和科学实验器材,包括:纸片、牙签、图钉、塑料瓶等。

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一个能够指示风向的风向标。

提醒他们要考虑风力对风向标的影响,以及如何使风向标转动起来。

第四步:学生开始制作风向标,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实践与展示(20分钟):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风向标,并测试其使用效果。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评价并改进自己的设计。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反思自己在设计和制作风向标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我的风向标》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第20课《我的风向标》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是:“在制作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情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识几种常见的风向标,并了解它们的构造;善于创造性地制作风向标,并会利用风向标观测风向;学生在利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风向时,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一课。

本单元是小学科学教科书中集中研究“认识天气、观测天气”的唯一单元,虽然与前面进行的科学探究没有密切的知识联系,但由于学生对天气有亲身体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基础,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学生在前面一课学会观察天气方法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制作观察工具,并用自己制作的观察工具记录天气情况。

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及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科学教学的起始年级,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

因此应着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以形成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本课中,要紧紧抓住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对本课自己亲手制作直观的教具——风向标,并能亲自利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来测试风向这一课内容,学生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操作实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风向的概念、风向标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学会测试风向。

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并消化。

教学目标1、在制作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情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认识几种常见的风向标,并了解它们的构造。

3、学会创造性地制作风向标,并会利用风向标观测风向。

4、学生在利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风向时,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制作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不同类型的风向标、①~④号风车四组学生制作材料:吸管、卡纸、彩纸、大头针、剪刀、双面胶、纸杯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学生猜谜语“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

”(学生回答风。

)2、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风,提出问题“今天刮的是什么风?”(学生回答不同的风。

)3、提出问题“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谁的信息正确?”引出本节课标题——20 我的风向标【设计意图】教师以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

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带着问题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风向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初步认识1、学生看多媒体课件,自学“风向”的概念,并会指出具体风向。

(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

)2、教师介绍观察材料,引导学生讨论:“①-③号风车在面积与形状上有什么不同?③和④风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3、学生活动一:用吹风机吹①-④风车,“遇风会有什么现象出现?”“由此推断出几号风车适合做风向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填好实验表。

5、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总结:③号风车适合做风向标。

)【设计意图】教师巧妙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充分探究、讨论、交流,然后根据观察讨论的结果,填写实验表,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得出结论,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牢固。

(三)总结特征,深入学习1、教师提问“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2、学生活动二:纸飞机实验。

进一步验证有箭头箭尾的纸飞机也有指向性。

3、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风向标的组成。

(箭头、箭尾、风向杆、支架及旋转的配件等。

)【设计意图】纸飞机的实验不仅进一步巩固上一个实验的结论,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学习风向标的组成,为后面风向标的制作做好铺垫。

4、实物、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风向标。

“它们和我们书上的风向标有什么不同?”(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具有美观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了解书本以外的风向标,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四)运用所学,辨析提高1、学生活动三:⑴、明确制作要求:根据风向标的原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风向标,并学会用风向标来测风向。

⑵、分析制作材料。

⑶设计制作风向标应注意的问题: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箭头和箭翼以及插入的大头针要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风向标不能灵活旋转,要及时调整;找准吸管的平衡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制作出风向标,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探索的精神。

(五)整理延伸,室外实践学生到室外进行风向测试,对开头的风向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离不开用事实说话。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积极探索学习的科学精神。

(六)课后实践,拓展延伸1、风向标除了可以测风向外,还可以测风速,对本节课风向标进一步改进,做成既能测风向又能测风速的风向标。

2、利用风向标观测一下,我们莱阳这个季节常刮什么风?【设计意图】适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认识到还可以对风向标进一步开发,不仅能测风向,还能测风速,让探究的欲望得以延伸。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很活跃。

但是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因此应着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以形成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本课在导入环节用谜语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明确了风向的概念。

引出本节课题——《我的风向标》。

学生一开始对于风向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能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还是吹去的方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用动画展示了具体什么是北风,西风,之后学生就能很正确的说出了其他的风,进一步明确概念: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

在讲授环节,对于学生难懂不易掌握的风向标的制作原理,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交流。

经历认知冲突,得出精彩的理念,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的掌握。

一、实验材料准备了四组,一号两边是大面积梯形卡纸;二号两边小面积三角形卡纸;三号一边是大面积梯形卡纸一边是小面积三角形卡纸;四号和三号形状相同插入的方向不同,学生先观察形状与面积,然后用电吹风经一步验证,意见不同的小组进行辩论,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最后得出结论:三号最适合做风向标。

这一步很关键,使学生明确风向标的制作原理,避免了学生在后面风向标的制作不成功的现象。

并用学生们熟悉的纸飞机来验证这一点。

这一环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在制作风向标这一重要环节,我精心设计制作要求,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风向标,使学生大开眼界,激发了创作的欲望。

不仅制作出风向标,而且让学生们制作出自己的漂亮的有特色的风向标。

但这一环节出现问题最多,很容易出现实验失败的现象。

1、做出的风向标不具有指向性。

需要对学生强调风向杆的平衡性要在装上前翼和尾翼后才能确定风向杆的平衡点。

2、风向杆固定太紧,指向性不明显。

要解决这些难点,需要教师在制作风向标之前多强调,并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多多辅导。

这样才能使风向标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美观性。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学生们纷纷来到室外,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来测试风向,让本节课达到了高潮。

学生们为自己能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风向标兴奋不已。

但这一环节容易出现纪律不好的现象。

在本节课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但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观评记录在本节课中,教师整个课堂中始终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

教师从开始的问题情景创设,到探究过程中提供了简单的四种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从而轻松地解决了本课难题——风向标原理的理解,认识。

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学生们知识,而是教学生们科学研究的方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的火花。

由谜语“风”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风向标”。

“今天刮的是什么风?”学生交流不同意见,产生疑问,为后面的总结埋下伏笔,起到首尾相接的作用。

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二、精心设计探究方案。

探究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四种小风车,让学生从形状与面积上进行讨论、交流、实验。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得出风向标的设计原理。

探究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探究结果明了准确。

三、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成功解决认知冲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哪种风车适合做风向标产生不同的意见,教师并没马上做结论,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

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加深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

四、凸显多媒体与科学课的有效整合。

1、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在展示各种各样的风向标时,丰富的资源图片,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增加了视觉效果。

在讲述概念风向时,采用了动画效果,增进了学生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