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的诊断与治疗

1什么是痔?痔(俗称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血肿

大,导致的一组症状。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2痔的分类有哪些?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

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

齿状线以下为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

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环形痔、嵌顿性痔

3痔的病因是什么?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

。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

4临床表现有哪些?

A.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

B.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C.内痔分为4度。①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③Ⅲ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④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其中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后三度多成混合痔。

D.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5痔的检查有哪些?

a视诊

除I度内痔外均可见,蹲位可观.肛门察脱出程度。

b.直肠指诊

对内痔意义不大,但可了解直肠有无其他病变。

c.肛门镜

可直视下了解直肠、肛管内情况。

6痔的鉴别诊断

1.直肠癌

主要症状为大便习惯改变,可有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可及菜花样肿物,结肠镜及活检病理可定性。

2.直肠息肉

儿童多见,多为低位带蒂息肉,呈圆形、实性,活动度好。

3.直肠脱垂

黏膜呈环形,表面光滑,括约肌松弛。

7痔治疗

A.非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2)局部用药治疗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

(3)口服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4)注射疗法对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

(5)物理疗法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较少用。

(6)胶圈套扎套扎痔根部,阻断其血供以使痔脱落坏死;适用于II、III度内痔,对于巨大的内痔及纤维化内痔更适合。

B.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裂、肛瘘等;

(2)手术原则通过手术使脱垂肛垫复位,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从而术后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能力;

(3)术前准备内痔表面有溃疡、感染时,先行通便、温热水坐浴保守治疗,溃疡愈合后再手术;做肠道准备。

(4)手术方式①血栓性外痔剥离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者。②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③痔环切术(Whitehead 术)教科书上的经典术式,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④PPH手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为意大利Longo医生所创,1998年开始推广,主要适用于脱垂型III-IV度混合痔、环形痔,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的II度内痔。PPH 治疗脱垂痔的机理:环形切除直肠下端2~3厘米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即肛垫回位;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了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液供应,使术后痔体萎缩。PPH手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器械的价格较昂贵。

(5)术后处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8痔的预防

1.体育锻炼;

2.预防便秘;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5.注意下身保暖;

6.避免久坐久立;

7.注意孕产期保健;

8.常做提肛运动;

9.自我按摩;

10.及时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