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理解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资料、动手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性教学目标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渗透基因与染色体同步变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的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激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和生殖的生物学含义,领悟生命的神奇。

一、教学重点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2.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二、教学难点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讨论亲代基因如何传给子代的问题,基本内容是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

本节内容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教学设计思路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

教材以基因为核心概念和主要线索,在认识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基础上,理解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文字量很少,但人体染色体图片以及染色体和 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内涵丰富。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在上册学习过细胞核知识,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过人类的生殖知识,前面一节课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另外大部分孩子也从其他渠道了解了一些染色体、基因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相关学习内容并不陌生,但是不系统、不了解生殖过程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三、设计思路紧扣“基因”核心概念这个主线开展教学。

首先,通过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引出基因的概念和基因与DNA关系的思考、引出本课课题。

然后,根据示意图理解染色体、DNA 和基因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读图分析人体染色体的特征,通过课堂游戏学习染色体的传递特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

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前检测:1、亲子间的相似性叫。

亲子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

2、生物不同的特征、特性和方式,就是生物的性状。

3、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

教学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重点难点:1、相对性状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一、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染色体(成对)→DNA→基因(成对)例:(P29页图)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46条DNA分子,数万对基因。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二、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在亲子代间传递。

1、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毕耐登在研究马会充实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只有2条染色体(由每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了则又恢复成2对。

2、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使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3、以人为例:父亲(23对)→ 精子(23条)↘受精卵(23对)→新个体母亲(23对)→ 卵细胞(23条)↗4、P31填图5、总结:①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以染色体为载体在亲子代间传递。

②子代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般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子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2.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重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理解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理解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答:基因。

2.生物遗传下来的是什么?答:基因。

由此可见基因的重要性,那么基因是什么?在哪里?是怎么样进行遗传的呢?出示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幻灯片展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板书: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介绍人类的染色体,从中得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1)观察幻灯片,思考下面的问题: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染色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予以点拨:人类有23对染色体。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看图片,交待什么是染色体?有何特点?染色体是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一条染色体包含一条DNA分子链,每条DNA分子均由相当多的基因组成。

3.归纳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且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三、基因经或卵细胞的传递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3.了解基因突变和突变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1.1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生物个体不可分割的遗传单位,它决定了生物形态、结构、功能和行为特征的遗传素材。

1.2 基因的特点:基因具有遗传连续性和离散性,它们以染色体为载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传递。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2.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的现象,提出了遗传规律:基因以一对一对的方式在亲代中分离传递,子代中再次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2.2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产生的实际外观和性状。

2.3 显性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在个体表现型中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来。

3.基因突变和突变的影响。

3.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发生的遗传物质的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种形式。

3.2 突变的影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基因的定义、特点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2.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基因突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突变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和突变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资源:1.基因遗传实验模拟软件。

2.基因突变案例材料。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因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和突变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2. 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3. 能够运用基因遗传图解分析基因的传递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难点:1. 基因遗传图解的制作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遗传图解实例、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发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思考。

2. 讲解基因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特点。

3.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利用遗传图解,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遗传现象,如身高、眼皮等,分析其基因传递规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的知识点。

2. 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实例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3. 遗传图解的制作与分析讲解如何制作遗传图解,并分析遗传图解中的基因传递规律。

4. 练习与讲解布置一些遗传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遗传中的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基因遗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运用基因遗传图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程教学设计

第三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一课时)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相关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3•认同优生优育。

其中,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对学生理解本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难点。

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需要教师借助视频、图片、模型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材分析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性状遗传的本质,也是本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核心内容,同时为后面学习性别遗传和生物变异奠定了基础。

本节教材安排了三部分内容: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禁止近亲结婚。

其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是基础,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重点和难点,通过了解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而“认同优生优育”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内容较多,认知难度较大,故本节分为两课时完成。

三、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人的生殖”时,理解了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了受精卵,学习“细胞分裂”与“遗传的物质基础”时,理解了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保持不变。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回顾与对比旧知,来引出新知。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性状”、“体细胞内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等基本知识,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从这些基本知识入手,来突破重点。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资料和抽象推理的能力,但由于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资料并设计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通过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执着的科研精神,认同成功之路的艰辛。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共含18篇),欢迎阅读!篇1: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主要讨论了亲代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

从教材安排的位置上看,本节内容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有细胞核、染色体、DNA等知识做基础,但终因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可通过回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的确切位置。

2、学生对人类生殖非常感兴趣,也知道精子、卵细胞的存在,但对于基因和精子、卵细胞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视频资料,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学会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亲代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

五、课前准备:学生:长条带2条,短纸带若干,乒乓球,双面胶带。

教师:(1)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挂图: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3)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表演小品《认亲》提出问题,引入主题。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名师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名师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核心素养:通过对“亲代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知识内容的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的能力,从而探讨更多的生命现象及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已有初步了解,细胞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已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渐渐的的清晰,但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也仅限于了解而已,尤其对细胞内部的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更是知之甚少。

绝大多数学生听说过染色体、DNA、基因,但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不清楚的,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它们与细胞核的关系,有一部分的同学是知道的。

关于遗传信息,学生们更是一头雾水,遗传信息在哪?遗传信息与染色体、DNA、基因又是什么关系,这又是一个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当你说出这些名词时,学生们又非常想了解,所以,染色体、DNA、基因很有必要系统的讲解给学生。

对于遗传信息与生物体性状之间的关系,学生们更是缺乏内在联系的指导,一个是如此微观,一个又是如此宏观,如何把两者联系起来,在对于学生来说,仅凭原有的知识是很难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给出形象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所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楚后,就很容易突破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性状这个难点了。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说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之间的关系。

3、说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特征。

4、阐明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

能力目标: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2、动手操作与实际观察相结合的能力。

3、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感受祖国的伟大以及刻苦学习报效国家的意义。

2、通过沃森与克里克获得诺贝尔奖来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之间的关系难点:解释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阐明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人教版教材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授课思路,教材提供的例子也很具体。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没有电教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挂图。设计课堂活动和小游戏;主要采用谈话、练习的教学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
2.人体染色体图片。
3.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片。
4.两两相同的水性笔、铅笔,颜色不同的贴纸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七:
【提问】无性生殖的后代与亲代十分相似,这与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传递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一: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教材,找出自己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二:
用语言描述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为“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能够用概念图的方式表达三者的关系。
布置游戏活动—— 4人一组,每组利用课前准备的8支笔,每一支笔代表一条染色体。玩“模拟马蛔虫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游戏,画出示意图。(要求:相同形状的水性笔4支,红黑各两支;相同形状的铅笔4支,两两花色相同。)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师生对比各自作出的图解,统一答案后,提出新的思考。
教师活动五:
【提问】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新课
【展示】
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的照片和相关的介绍性文字,强调DNA鉴定技术、展示有关DNA鉴定技术的新闻材料。
【提问】
DNA是什么?DNA鉴定还有哪些其他的应用吗?DNA有什么结构使它能确定人的身份和亲缘关系呢?
师生交流后,学生能够理解或说出亲人的基因相似性大、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基因组成。教师展示课题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生物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生物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生物教案)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1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2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情感目标1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的投影片或图片;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等。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复习旧,导入新]教师:上节我们通过对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学习与分析,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

接下来大家看幻灯片,一起复习上节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

2联系转基因超级鼠分析并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参考答案:1当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的输卵管内取出没有融合的受精卵。

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

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

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经过小鼠妊娠后,分娩出的两只小鼠经过发育,其中一只小鼠比它同龄的其他小鼠大一倍,这就是转基因超级鼠。

2在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中,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可见,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

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

[讲授新]教师:在了解学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材分析】在第一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本节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

但基因对学生来说既耳熟又因抽象而陌生的名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对基因、DNA、染色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经的染色体入手,通过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

接着通过染色体的传递揭示出基因的传递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难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基因、DNA和染色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发现过程:①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

②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与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证实染色体是减半传递的。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教学反思】本节课比较抽象,要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将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所看所想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大部分学生在纸上画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用小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描述其中的染色体变化的奥妙,这个环节很好的激起了学生们自我挑战的意识。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生物2. 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3. 课时:2课时4. 年级:八年级5. 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2) 掌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的途径;(3) 能运用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2)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的途径。

2. 教学难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分子机制;(2)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基因的传递规律;(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基因传递过程;(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巩固基因传递知识。

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遗传图解;(3) 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2. 讲解基因的概念解释基因的概念,强调基因是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

3.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讲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4.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的途径讲解减数分裂过程,展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基因组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及途径。

第二课时1. 讲解基因重组及其意义讲解基因重组的类型、发生时期及意义。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问题。

3. 课堂讨论讨论基因传递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杂交育种。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重组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遗传图解;2. 复习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3. 思考题:运用基因传递规律,分析某一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2) 学生能运用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实际问题;(3) 学生能掌握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让学生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和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2. 利用动画、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基因传递过程。

3. 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遗传现象,引发学生对基因传递规律的兴趣。

2.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 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实例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4. 实践应用: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规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表现形式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如有需要,补充相关知识。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有需要,改进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介绍遗传变异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介绍现代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 引导学生关注遗传伦理问题,如基因歧视、基因改造等。

九、课后作业:2. 举例说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3. 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实际遗传问题。

十、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生物学教材。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通用2篇)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篇1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时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的数目。

例如,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精子中的23条染色体和卵细胞中的23条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形成23对染色体,这和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子代新个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原来的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这样就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4.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
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精子和卵细胞的核中的基因是体细胞核中的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又恢复成对,这一对基因一一个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受精卵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子代就会表现出父母双方的性状。

点拨:
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与亲代细胞相同,这样通过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5.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若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中只有一对染色体,则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即生殖细胞内只有一条染色体。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阐述了基因、本节主要阐述了基因、DNA DNA 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说明了生殖细胞同时说明了生殖细胞同时说明了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意义。

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意义。

学习目标:(1)(1)描述染色体、描述染色体、描述染色体、DNA 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2)能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能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能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3)能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能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能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描述染色体、DNA 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及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前准备:PPT 课件;人正常染色体图;人生殖过程染色体变化动画;染色体,课件;人正常染色体图;人生殖过程染色体变化动画;染色体,DNA DNA DNA,基因,基因关系动画关系动画课时分配:一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成龙,展示成龙,房祖名父子照片,房祖名父子照片,房祖名父子照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回忆上节课内容:回忆上节课内容:把亲子之间的相似把亲子之间的相似把亲子之间的相似性成为遗传;把亲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人们最早研究遗传和变异是从性状开始的。

从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我们了解到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性状开始的。

从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我们了解到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到底在哪儿,他又是怎样在亲子代之间传递,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呢?二、学习目标三、课前预习:自主阅读课本P28~29文字部分,回答之后问题。

并把相关内容,从课本的相应位置做出标记。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4)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4)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4)
目标与方法
1.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尝试讲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4.学习用科学理论去讲明日常现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课前预备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投影片
教学程序
课后小记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较难明白得,应量多用学生熟悉事物作比。

又由于学生在初一时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学生也差不多能当堂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⑵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⑶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
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答:基因。

2、生物遗传下来的是什么?答:基因。

过渡语:由此看出基因的重要性,那么基因是什么?在哪里?是怎么样进行遗传的呢?出示课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出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一.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板书: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介绍人类的染色体,从中得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1、观察幻灯片,思考下面的问题:(1)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2)染色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予以点拨:
(1)人类有23对染色体.(2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看图片,交待什么是染色体?有何特点?
(1)染色体是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一条染色体包含一条DNA分子链,每条DNA分子均由相当多的基因组成。

3、归纳: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且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三.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投影提示: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四.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幻灯片演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指导并完成填图。

2、阅读课本p30倒数第一段,思考问题:马蛔虫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有何规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归纳,得出结论: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那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则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将各类生物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填入下表。

2.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动物和植物细胞内没有基因
B.只有受精卵中才有基因
C.只有生物的体细胞中才有基因
D.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
3、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C )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受精卵
判断题
1.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基因。

(√)
2. 染色体就是DNA 。

(√)
3. 人类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条数最多。

(√)
(四)课堂小结:
1、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
(1)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是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

(3)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DNA的载体。

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基因通过卵细胞和精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3)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可简单表示为:亲代(2n)生殖细胞(n)子代(2n)(五)作业布置课本P31 练习 1.2.3.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