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6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合集下载

11第十一讲: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1第十一讲: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 20世纪以后,科学共同体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 它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如高能物理学研究 领域。
现实中的科学共同体的形式多种多样。
• 卡文迪许实验室 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诞 生的“摇篮”
无形学院”
麦克斯韦,创建卡文迪许实验室 , 1871年至1874年
案例一:科学家的摇篮:巴黎科学院
• 案例二: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的“摇 篮”
事业辉煌
2004年2月,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 上率先用卵子培育成功人类胚胎干细胞。 2005年5月,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 文说,他的研究小组攻克了用患者体细胞 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该篇论文署 了20个研究人员的名字,其中,美国匹兹 堡大学著名教授杰拉尔德· 夏腾作为主要研 究者名列其中。
• 他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 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 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后来,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著名的科学社 会学家普赖斯以及默顿等人,又从不同角度发 展了这一概念,赋予它许多新的具体内容。
• 科学共同体成为科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而被普遍使用,是 在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1962年发表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之后。库恩把科学发展的认识过 程和社会过程通过科学共同体与范式这两个概念有机结合 起来,成功解释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科学史、科学哲 学及科学社会学因而发生了重大转向。
第十一讲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
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范,科学 交流与同行评议,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科学奖励的特征。
二、
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科研经费的投入,科技人才的培养,信息资源与科技传播, 科技活动的社会政治环境。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这一重要的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的进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科学是知识的源泉,而技术是知识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繁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全球经济也得以迅速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进行国际贸易,科技企业的崛起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的应用,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从智能手机到无人驾驶汽车,从基因编辑到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世界的动态,也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来管理家庭的一切。

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产业的失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是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科技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科技的伦理和社会责任,引导科技的发展朝着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福祉,让科技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最后,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关注科技发展,关注社会变革。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科技与社会的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第九章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动力

第九章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动力

⒊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第一,教育使科技知识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一,教育使科技知识得以传播和继承,为 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科技创新奠定了 第二,教育能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 第二,教育能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加速科 学技术的发展。 学技术的发展。
⑵ 带头周期的递减律
凯德洛夫还发现: 凯德洛夫还发现:“后一次的带头时间比前 一次缩短一半,是一个规律性现象。 由此, 一次缩短一半,是一个规律性现象。” 由此,可 以得出一个经验公式: 以得出一个经验公式: n-1 T=200/2 如果把上述经验公式仅局限于20 20世纪中叶之 如果把上述经验公式仅局限于20世纪中叶之 也可称为“规律” 但并不带有普遍意义。 前,也可称为“规律”,但并不带有普遍意义。
⒊军事、战争对自然技术发展的作用 军事、
⑴ 军事和战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刺激作用 第一,为科研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一,为科研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二,新武器的研制向自然科学提出了大量 第二, 新的研究课题。 新的研究课题。 第三, 第三,军事科学研究带动了其它科学技术的 发展。 发展。
由此,汤浅得到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 由此,汤浅得到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 顺序是: 顺序是: 意大利(1540~1610) 意大利(1540~1610) 1660~1730) 英 国(1660~1730) 1770~1830) 法 国(1770~1830) 1810~1920) 德 国(1810~1920) 1920~ 美 国(1920~ ) 现在,人们把这种科学活动中心过若干年 现在, 就发生转移的现象称为“汤浅现象” 就发生转移的现象称为“汤浅现象”。
⒉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技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历史 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和协调科技发展 中的多方面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中的多方面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第一,确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一,确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目标。 第二,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目标。 第三,确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第三,确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第四, 第四,制定了落实战略方针和目标的保障措 施。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1)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1)

考核方法
出勤考核:占全部成绩的20% 因“公”请假需经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签名并加盖 该院公章 如因病需要请假的,需出具医院开具的证明 如果全勤将无条件得到10分,无故缺课将影响成绩,超 过3次将视为自动放弃选修,取消全部成绩
平时表现考核 占全部成绩的10%。主要包括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后的提 问和发言
自然经济摧毁,走向市场经济 阶级分化,财富转移
引发社会矛盾
资本与雇佣 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 殖民地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
社会学的诞生——政治斗争加剧
资产阶级 由革命转向保守 将形式的自由、平等当作民主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合法
社会学主要范畴理论——社会存在状态
社会变迁——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社会 发展、社会进步,社会进化、社会革命,社会解体, 文化变迁、生活变迁,等等。
社会现代化——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工业 化、后工业化,后现代化、全球化、社会一体化,等 等。
分支社会学理论
人类社会与生存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五种研究对象说——“剩余说”、“学科群说”、 “调查说”、“问题说”和“未定说”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 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历史依据
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 18世纪发端于英国的产业革命
英格尔斯指出社会学定义三 途径——历史的途径(创始 人说了些什么)、经验的途 径(当代社会学在做什么)、 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社会静力学 核心范畴是社会秩序, 研究社会体系和社会 构成的规律
社会动力学的核心范畴是社会进步,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 化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3.合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1)进一 步发展: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指出: 完成第二篇论文的可能性,独立者为25%;合 作者为80%。(2)提高质量:如超导:巴丁 教授(固体物理)、库玻(量子场论)和施里 弗(实验技术);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美 国科学社会学家H· 朱克曼统计,1901年至1972 年的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85人(2/3) 是合作研究获奖的。而且呈上升趋势,头25年 为41%,第二个25年为65%,后来升为79%。 (3)提高效率:科研成果生产率。

1.科学技术发展进入的合作时代:个人发 明创造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爱因斯坦 的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当代三大技 术: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科学 研究基地(世界级实验室如卡文迪许实 验室、硅谷、科技园区)。
三、科学技术合作
2.科学技术合作的类型: (1)分工;(2)共同探讨某一课题。

三、科学技术合作
5.社会评价的意义: ①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承认; ②对科学技术工作的一种鼓励、示范作 用; ③对科技工作者报酬的尺度; ④科学技术传播的一种手段。

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

6.社会评价的不足:①缺乏客观标准。很难 做到公正、公平。(如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 奖不是他的相对论而是他的一篇光电效应的论 文);往往取决于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取决 于编辑或专利的水平和爱好,有时难免出现人 情作用,造成评价失误(如“莫斯科郊外的晚 上”这首歌)(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 齐曼: 学术承认本身是个社会建构,它常常是短缺 的。)②评价的滞后性。往往在成果出来之后, 但真正特别需要帮助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③ 评价公正性不足。在科学工作者地位相差不大 时,往往重数量轻质量;在科学工作者地位差 距大时存在马太效应、潮流效应和权威效应。

《科学技术与社会》课件

《科学技术与社会》课件

2
科技的影响
科技变革对社会生产方式、文化认知和科学伦理的重要调整与影响。
三、科技与社会问题
1
效益与弊端
科技成果的效益和社会弊端,及其转化的难题。
2
工作与就业
科技创新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以及智能化时代下教育和职业规划的调整。
四、社会应对
1
政府角色
促进科技和谐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安全和监管相关议题。
2
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角色
资源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五、结语
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展望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人类未来与科技关系的思考
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社会和文明的长远影响与前景。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相互影响早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核心议题。本课件将探讨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1 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重要键角色。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1
科技发展的历程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探讨科技的进步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9课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第9课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 1942年,默顿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 主义。 • 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运行 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科学从纯科学、小科学和学 院科学嬗变为应用科学、大科学和后学院科学。 • 这些对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产生了影响,导致 他们可能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违反默顿 “四原则”,产生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 • 需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诚信指南或行为规范,来指 导和规范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
第9课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 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 三、科技的伦理规范
• 社会建制化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 科技社会建制的形成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 角色形成密切相关。 • 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技体制是科技 社会建制的根本; • 各种组织机构和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 • 科技伦理规范是导引。 • 科技的社会建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进行科技体 制的改革,保证科技的良性运行。
• 人体试验应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伦理(《赫尔辛基 宣言》); • 动物实验应遵循动物实验伦理; • 科学研究应增进人类福祉。 • 1999年7月1日,布达佩斯世界科学大会通过并颁 布《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科学促知识, 知识促进步;科学促和平;科学促发展;科学扎 根于社会,科学服务于社会。 • 科学共同体的首要使命是扩展确认无误的知识, 这决定了科学共同体应有相应的内部理想化的行 为规范。
• (2)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从高校科研到 “官产学”三螺旋发展态势
• 学院科学:在学术机构里进行的科技活动。 • 产业科学:在产业组织如企业研发机构或工业实验室里 进行的科技活动。 • 政府科学:由政府资助、在政府实验室里进行的科技活 动,其中科学家主要进行的是那些既不能走向市场,又 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研究与发展(R&D)项目。 • 科学、技术、生产日益一体化,政府、企业与大学之间 的关系紧密,呈现出“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三 螺旋发展态势。 • 政府总体规划,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企业变革R&D模 式和类型,与外界进行R&D合作;大学进行基础研究, 促进知识资本化和产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社会发展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从古至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石器时代到今天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福祉。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可以利用高科技设备治疗疾病,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其次,社会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个繁荣的社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中,科学家们可以自由地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社会的需求也激励着科学家们不断进行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然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可能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公平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我们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4.现代社会 的科学技术 研究组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化的科 学技术体制逐步确立,到了现代,专业 科学技术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大,并且 成为主流。除了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 研究机构外,还出现了各种各样官、产、 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中心,科学技术联 合体,科学技术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其中,工业实验室和国家科学实验室两 种组织值得关注。 如美国通用公司实验室、贝尔实验 室等,这些实验室中的研究课题大都与 企业生产紧密相关,它在推动科学技术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对于保 持美国在世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领先 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金字塔式结构
科学技术的分层,与从经济和权力角度的分 层有很大不同。现代社会一般的分层结构是两头小 中间大的形状,中间层次的人占大多数,而且社会 越是发展,中间层次的比例越大。但是科学技术的 分层却始终保持了越到底层人数越多的金字塔结构。 美国学者朱克曼提供过一个数字:
1个诺贝 尔奖获得者
13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现代技术专家角色的确立:
在现代,由于技术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很难 通过对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本身来严格区别科学家 和技术专家。因此,在科学家的三种职业岗位上, 实际上也有大量的技术专家存在,加上企业中在生 产第一线处理日常技术问题的人员,就构成了宏大 的现代技术专家队伍,他 们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比科 学家更加直接和显见的经济功能,从而确立了在社 会中的地位。
随着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职业化,这些科学家 与技术专家需要被组织到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中从 事科学技术活动。 在科学技术社会史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社会组 织有各种组织机构:如科学学会、技术学会、科研 院所、研究中心、科学技术研究联合体等。 在这些社会组织的形成和活动中,我们主要讨 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 的机制

研发(活动)简称R&D:是指为增进知识 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 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 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包括三类 研究。

保障研发活动是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实 现的。衡量指标主要有:R&D总资金、 R&D/GDP、R&D增长率/GNP增长率、 R&D/国家财政总支出等。

20世纪20-30年代前苏 联:规划科学。 1962年美国科学史学家普 赖斯:《小科学、大科学》 普赖斯

普赖斯

大科学:国家资助的、规模巨大的、拥有 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并对社会、生产、 经济、生活、政治等起着前所未有作用的 现代科学。大科学、小科学.doc
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 兴起



帕特尔和帕威特(Patel and Pavitt):“决定 着一个国家的学习新技术(或改变生产活动的数 量与成分)的程度和方向的国家机构及其激励机 制和能力”。 梅特考菲(Metcalfe):“共同或独自服务于新 技术的开发与扩散、为政府提供用以制定和执行 干预创新过程政策框架的一系列的独特机构。是 由从事知识、技能和新技术产品的创造、存储和 转移活动的机构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 美国学者费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在公、 私领域内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互动行为启发、 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

日本:1950~1975年引进26000项先 进技术;1955~1970年,日本引进技术 支付的外汇大约为60亿美元,而要发明这 些专利估计需要花1800亿~2000亿美元。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主要产品有68%达 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第四章_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四章_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3、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些未来学家如托夫勒、贝尔、奈斯比特等,从科学技术 革命(很大程度上是生产力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出发, 提出了“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等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学说。这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足。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生产力,而且 还包括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那种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二、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 点。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引发了产 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了经济转型;变革了生产关系,增进了人类自由而全面

大的杠杆。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人类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推动旧的生产关系发生不 可逆转的变化,直接参与到不可阻挡的人类历史发 展进程当中,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
(二)为实现人类自曲而全面的发展提供 保证

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 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 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1.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 劳动生产方式从手工化走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 息化和智能化。所有这些不仅大大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 效应器官,而且还大大延伸了人的思维器官,使人类摆脱繁 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自然辩证法1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1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又称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或作用,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

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指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环境、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总称;从更高层面上看,这仅是科技社会功能的表现类型之一,是其全部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种价值形态。

1.1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力,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高速度乃至跳跃式的发展高度的竞争性高度社会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2)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生产方式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取代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大规模集中型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分割型的生产方式正在改变为系统整体型的生产方式3)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市场交换方式明显地扩大了市场交换的客体不断地扩大着市场空间,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迅速提高着交换速度和交换频率改变着交换的形式和手段,市场交换日渐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推动了市场机制、体系和功能的不断完善4)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新兴的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处于衰微和通过技术改造振兴的过程1.2科技进步促使世界经济形成和持续增长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这一概念的延伸,它和世界经济一样,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决定世界经济格局正确利用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1.3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1)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983 保罗·罗默新经济增长理论)2)知识经济的特征第一,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在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第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经济,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发展知识经济要以较高的社会知识化水平为基础,而教育是传播和生产知识的机构第四,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重视,知识生产的关键地位决定了知识产权的确认及其法律保护更加突显和具有普遍意义第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需求也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通方式等方方面面。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加迅速高效,人工智能的应用让工作更加智能高效,生物技术的发展让医疗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这些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力,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社会的需求也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环境保护、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

科学技术的创新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推进。

比如,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学技术就在不断寻求新的能源解决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研发新的医疗技术。

最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需要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核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提升和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惠及全人类,造福社会。

我们需要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更加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时也需要思考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双赢,让人类社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自然辩证法: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自然辩证法: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这一规范涉及对从事科学研究动机的制度 性控制,它要求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工作,要求 科学家以科学本身为目的,“为科学而科 学”,“只问真伪、不计利害”。反对利用科 学谋取个人利益,也不以服务他人和公共利益 为直接目的。
4、有组织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

(1)“质疑和审查” 它要求对任何科学成果,都根据经验事实和逻辑一致的 标准来质疑和审查。 “该规范要求科学家对提出的知识主张的有效性进行公 开批评,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2)这种怀疑和批判是“有组织的”,是一 种制度上的安排,而不仅是个人行为。

“称之为‘有组织的’的怀疑主义,就在于 有同行评议制和其他形式的合格同行对科学 家工作进行批判性评估的安排;而对个体科 学家而言,他们不必是一致怀疑的。”
(三)科学交流与同行评议
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间互动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科学 交流。
只有通过发表论文、参加相关的会议与学术访问、交流 和合作,才能使这些分散的人员联系起来。 科学共同体在专业问题上的一致,也是通过科学交流来逐 步实现的,如符号系统、模型、范例以及概念、理论、方法 或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都是通过科学交流而逐步取得一致的。
科学交流还是科学家获取学术承认的 重要途径。科学交流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
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
(一)科学共同体
☆ 科学共同体是匈牙利裔英国科学家波兰尼于1942年
首先提出用以指科学家群体的概念 。 ☆ 在科学社会学中,科学共同体的概念首先突破了地 域的限制,更多地是指一种关系共同体 。它强调科学 家群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以
一篇论文在被同行评议后发表,其内容一 般还没有被完全确认,只有在经受其他科学 家所作的足够长期的批判性评价而被科学共 同体鉴定之后,才会得到专业承认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

绪论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关于( )的根本观点。

D.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 )思想在主张宇宙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D.德国古典哲学二、多选题。

1、古希腊人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 )的性质。

B.直观D.思辨E.猜测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和( )。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科学社会主义三、判断题。

1、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2、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单选题。

1、米利都学派“三杰”是泰勒斯、阿拉克西曼德和阿拉克西朱尼。

2、提出绝对时空观的人是牛顿。

3、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提出地质渐变论。

二、多选题。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有A.机械论B.还原论C.机械决定论D.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哲学意义是B.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运动不灭”的观点C.证明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3、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科学基础的自然科学成就是A.星云假说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4、系统科学的哲学意义是A.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B.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C.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E.表明分析式的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是有重大缺陷的5、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看来,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的哲学意义是表明A.人类不可能把握微观客体的“本来面目”C.在微观领域中,决定论、因果关系失效了,应代之以非决定论。

D.在微观领域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6、系统的特征是A.整体性B.动态性C.开放性D.层次性7、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句话表明A.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B.人与自然密切相关C.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D.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制于自然界8、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A.机械自然观D.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三、判断题。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21世纪,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能源科技、 纳米科技、空间科技以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的变革。 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前景——知识经济时代到 来。
2、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推动科技进 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创新型经济逐 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 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道德根本原则论述了科学技术道德的主要规范献身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奋
(三)科学技术伦理观
1、马克思认为:技术活动有其道德合理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 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凡是表现为良心的进步的东西,同时 也是一种知识的进步”。 2、马克思指出:自由应该建立在非异化的技术基础之上,未来技 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 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 叶、欧文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技 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为人 类服务的科学技术道德根本原则,论述了科学技术道德的主要规 范——献身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 奋。

言:科技工作者应履行 怎样的社会责任和伦理准则?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在生活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游动迁徙和农
业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的 商品经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
2021年5月6日星期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9
• 在交往方式方面,交往手段的变革发生了
巨大飞跃,特征之一就是交往手段的符号 化转向数字化的趋势。 • 在思维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 思维方式,农业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 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分析性思维 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与 文明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21年5月6日星期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26
• 第三,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增加的体制。
• 建立科学技术共同体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学会, 创办期刊、杂志、会报,发布研究报告,通 过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发表论文、评奖, 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完善科学技术中 介服务体系,高风险的研发投入(风险投资) 更需要通过社会化中介机构来推进。
2021年5月6日星期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0
二、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一)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
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 从产品创新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甚至国家 创新体质的根本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 技术的依赖。
2021年5月6日星期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1
• (二)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2021年5月6日星期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8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
• 在生产力方面,生产技术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
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学制度的设计,本身就需要通过 优先权的竞争,以激励科学家更为 积极、主动、高效地做好研究工作, 促进知识的不断进步。
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 微积分的优先权之争
(一)科学共同体的定义
• 科学共同体是指由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这些科学 家遵守大致相同的科学规范,经历相似的学术训练, 使用同类的学术文献,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
现代社会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 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 尔尼公约》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等国际公约 和条约,对知识产权的界定、保护等作了详尽规范。
科学优先权之争:
• 科学体制本身就鼓励科学家竞争优 先权,科学研究与其他社会活动存 在一个重要的不同,科学活动极为 强调独创性。
现代社会的科学活动大都是在大学、科研院所、 企业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中的研究机构,以及学会、 协会、临时的或长期工作组等科学组织中进行,已经 形成一套复庞大的社会建制。
一、科技活动的社会组织 二、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 三、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四、学术规范与学术生态
科技活动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不同时代的组织形 式差别很大:个人业余研究、政府组织、民间科学协会等。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中国的“两弹一星”
(一)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科学技术体制化是指以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科 学传播与技术扩散为主要职业与目标的科技人员和实体机 构,确立其在社会系统中的相对独立地位,按照科学和技 术自身发展规律,形成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组织体系。
要充分了解现代科学怎样开始,就必须 考虑在文艺复兴时代中开始的实践和知识 两方面的转变。
(二)科技硬件资源
科技硬件资源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 和科技物力资源。人是一个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也 是最为重要的科技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财力资源 科技物力资源
科技 硬件 资源
(三)科技软件资源
知识产权 科技奖励
科技 软件 资源
科技软件资源包括知识产权和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奖励。 早期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是在英国首先建 立起来的。1623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以保护和 鼓励人们进行发明创造。
精神层面 制度层面 技术层面
学术 规范
(二)学术生态
理想的学术生态当满足默顿提出的四项“科学的 精神气质”,才能很好地保证学术人员、学术体制、 学术文化等学术生态的构成要件及其相互关系始终 服从鼓励学术创新、增长人类知识这一学术研究的 根本价值。
科技活动的 社会组织
科技运行的 社会支撑
科学共同体的 社会规范
学术规范与 学术生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 公共政策
科技产品与 知识产权
科技发展、社会 进步与公共福祉
科技决策中的民 主与公众参与
第三节 科学普及与 科技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与 公民科学素养
媒体在科技传播 中的作用与效应
科技发展中的争 论、对话与共识
吉森大学化学实验室
李比希 (1803 - 1873)
(三)现代科技活动的社会组织
“二战”前后,以美国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为典型, 科学研究从小科学演变为大科学。所谓大科学,是指科学 在按指数规律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成为全社会范围内以集 体协同合作的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研究的事业。其基本特 征是,科学研究的规模大、科研活动实施的有组织性与计 划性、科研成果的数量多以及科研成果的影响大。
(二)近代科技活动的社会组织
17世纪以降,在欧洲先后出现了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 学院、柏林学会等新型科学组织。此后,逐步发展出种类繁 多、覆盖全社会的科学组织,科学研究活动日趋组织化。
英国皇家学会(1662年)
法国科学院(1635年)
19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的进步日益依赖科学发现的 突破,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发现为前提,技术发明是不 可想象的。与此相伴的是,大学里开始建立专门的科学 研究所、实验室,企业也纷纷设立自己的工业实验室, 其中尤以德国为最。如吉森大学的化学实验室(由19世 纪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创建)
• 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所 有科学家视为一个科学共同体;也可将某些学科领 域的科学家称为共同体,如物理学家共同体;一个 学派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如哥本哈根学派。
(二)科学共同体的规范
对于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 于1942年在其《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进行过经典阐 释,提出被广泛征引的4项“科学的精神气质”,
(一)古代科技活动的社会组织
苏美尔人、埃及人都进行了长时期的、有组织的天文学研 究。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都由政府资助和组织天文学研究。柏拉 图创建的阿加德米学园(Accademia)、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卢 克昂学园(Lykeion),均可视为古代的大学。
希腊化时期,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 亚建立的缪斯学园(Muses),在数百年间 一直是地中海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欧几 里得、阿基米德、希帕恰斯、托勒密等许 多古代科学家在该学园作出科学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章要点
• 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技术的运 行离不开社会的支撑。
• 科技成果是一种社会产品,社会应该通过知识 产权等途径有效保护科技成果。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有赖于 公众理解科学。
第六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Nhomakorabea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 社会建制及其支撑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两位植物绘画家在工作
• 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科学 研究就开始呈现出与古代不 同的面貌,数学传统与工匠 传统两大传统开始汇合。
• 科学家的职业化也成为总体 趋势。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 的成立是科学家职业化的开 始。
• 科学知识的体系化推进了科 学组织的制度化。
1667年,柯尔贝尔向路易十四 引荐皇家科学院成员
• 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 公有性(Communism) •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 有组织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
(一)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可界定为: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学术共同体内部 成员进行学术活动之时,所应遵循的由学术活动的特点所要 求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涉及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技术 层面三个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