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
小班排队教案(含五篇)

小班排队教案(含五篇)第一篇:小班排队教案《小班排队教案11篇》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班排队教案第1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排队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找出图形排序规律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套排序的图形宝宝操作材料,图形妈妈图片一张,人手一串“项链”。
3.环境创设:数学角上张贴排序图。
重点难点: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动手操作,按排序引导观察,找出排序规律数学流程:游戏巩固游戏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活动过程:1.出示排序图,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①出示一位图形妈妈说:“我是图形妈妈,我有许多图形宝宝,今天,妈妈要带宝宝去游乐场玩,宝宝们,你们快排队吧。
”“我们已经会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图形宝宝排队。
看,圆宝宝,三角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小结:圆宝宝与三角宝宝是间隔着排队的。
(2)“看,三角宝宝和方宝宝也排好了队走过来了。
”提问:“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儿观察找出规律。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没排好队,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排队,谁愿意?”小结:三角宝宝和方宝宝也是间隔着排队的。
(3)“图形妈妈正准备带图形宝宝离开家就听见图形宝宝的叫声,原来还有图形宝宝也排好对了队,”“看,这些可爱的图形宝宝又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儿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
“这里还有3个调皮的图形宝宝没排到队伍里,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排队。
”小结:圆宝宝、三角宝宝、方宝宝它们三个间隔着排队的。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幼儿园教案:《排排队》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排队观念,学会按要求排队;2.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学会辨认不同的物品;3.启发幼儿思维,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数操作;4.培养幼儿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物品排队: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差异,让幼儿按照不同的要求排队;2.数数操作:运用物品进行简单的数数操作。
三、教学准备:1.卡片:上面有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图案;2.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
然后,教师向幼儿们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排队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需要排队?”引导幼儿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2.探究活动:教师将准备好的卡片分发给每个幼儿,卡片上有不同的图案。
教师提出不同的排队要求,例如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差异排队。
幼儿根据要求,按照卡片上的图案进行排队。
3.巩固练习: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们跟随音乐舞动,并边舞动边数数。
教师对每个幼儿做简单的数数测试,例如:教师指着一排卡片,幼儿们一起数数,数到第几个就停下。
4.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呢?”幼儿们积极发言,例如,上学时排队出操、上学时排队上课等等。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加深对排队习惯的理解。
五、反思与总结: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幼儿对排队的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排队,并在数数操作中展现了积极性。
但是,部分幼儿在数数过程中出现了困惑,需要更多的教学练习来巩固掌握。
下次教学时,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的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六、延伸活动:1.排队游戏: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教师通过给队长发出指令,引导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排队;2.排队小故事: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排队相关的小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故事启发幼儿思考不同情境下的排队习惯。
大树小花排排队中班教案反思

大树小花排排队中班教案反思大树小花排排队中班教案反思1. 引言在中班教学中,大树小花排排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排队意识、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教案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活动概述在大树小花排排队活动中,幼儿按芳龄大小、身高等因素排列成一列,手牵手地走动。
通过这种形式,幼儿能够感受到队伍的纪律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能够增强幼儿对集体生活的兴趣。
3. 深度评估3.1. 排队意识的培养大树小花排排队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的排队意识。
通过参与排队活动,幼儿能够学会遵守规则、按照指令行动,并且尊重队伍中的每一个人。
这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自理能力的培养在排队活动中,幼儿需要按照自己的位置排列,并保持队列的整齐。
这要求幼儿具备自理能力,能够自主完成基本的动作和姿势。
通过参与排队活动,幼儿能够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性。
3.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排队活动是一项集体行为,要求幼儿相互配合、互相关心,并且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只有当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尊重队伍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够保持队伍的整齐和纪律。
通过参与排队活动,幼儿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努力和分享成就。
4. 广度评估4.1.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大树小花排排队活动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幼儿园里,幼儿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
通过参与排队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纪律和秩序。
4.2. 与认知发展的联系排队活动不仅仅是一项身体活动,还涉及到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和学习,理解队伍的顺序和规则,并按照指令行动。
这种认知过程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发展,并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5. 总结与回顾大树小花排排队中班教案是一项有价值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排队意识、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排排队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排排队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小班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
小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在实际执行小班数学教案时,我们发现排队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班数学教案中的排队游戏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排队游戏的优点排队游戏是小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观察力和注意力。
通过排队游戏,幼儿可以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比如按照身高、体重或者字母顺序排队。
这样的活动在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排队游戏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排队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思考和判断。
比如,当他们需要按照身高排队时,他们需要比较自己和其他人的身高,然后决定自己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出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三、排队游戏存在的问题尽管排队游戏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首先,一些幼儿在排队游戏中容易产生厌烦和疲劳感。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长时间的排队活动可能会使幼儿感到疲劳,导致他们对数学教学失去兴趣。
其次,排队游戏缺乏足够的变化和刺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排队游戏往往是重复性的,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容易使幼儿失去对数学教学的兴趣,甚至感到枯燥乏味。
最后,排队游戏的规则往往过于简单,缺乏足够的复杂性。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于简单的排队规则往往能够轻松应对,无法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因此,需要设计一些更加复杂的排队规则,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改进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的建议:1. 丰富排队游戏的内容为了防止幼儿对排队游戏产生疲劳感,可以适当调整排队游戏的内容,增加游戏的难度和刺激性。
幼儿园小班树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树教案反思《小班树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树教案反思!(1)小班树叶分类教案反思(1)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树叶分类》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根据颜色、大小的信号进行分类游戏。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树叶(黄色、绿色若干,大小不等)【活动过程】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大小1、今天我做树妈妈,你们做树叶宝宝,一起来玩游戏,好吗?2、树叶宝宝们好,(幼:树妈妈好),我的树叶宝宝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绿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树妈妈叫它绿树叶;(出示一片黄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叫它什么呀?(黄树叶)3、绿色的叫绿树叶,黄色的叫黄树叶,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么树叶宝宝呀?(轮流介绍:我是黄(绿)树叶)小结:嗯,我的树叶宝宝颜色不一样。
4、看看,(出示大、小树叶)树叶宝宝还有哪里不一样?(大、小)大的树妈妈叫它大树叶,小的呢?(小树叶)5、你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呢?请和旁边的树叶宝宝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了吗?请大树叶举起手来和妈妈招招手;请小树叶站起来和妈妈抱一抱。
小结:我的树叶宝宝大小也不一样。
二、树叶宝宝找朋友,示范分类。
1、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黄树叶找黄树叶做朋友,绿树叶找绿树叶做朋友2、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3、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大树叶找大树叶做朋友,小树叶找小树叶做朋友4、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三、打扮树妈妈,尝试分类。
1、(出示两棵树),请树叶宝宝来打扮树妈妈,黄树叶和黄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绿树叶和绿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2、幼儿操作、讲评3、(出示两棵大、小树),请小朋友们来打扮树妈妈,大树叶和大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小树叶和小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4、幼儿操作、讲评分类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排队》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章节为《排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15,学习按顺序排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认识,能正确指出相应的数字。
2. 培养学生按照顺序排队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5的认识,能正确指出相应的数字。
难点:培养学生按照顺序排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排队小动物玩具、PPT。
学具:数字卡片、小动物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排队的小动物玩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队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排队》。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让学生能正确指出相应的数字。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排队的规则,学会按照顺序排队。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数字卡片和小动物贴纸进行排队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是按照顺序排队的。
让学生尝试用数字15来表示小动物的顺序,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排队规则5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名字写出一个排队顺序。
答案:例如,小红小芳小强小李小王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排队现象,举例说明。
答案:例如,超市结账排队、学校食堂打饭排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数字15的认识,能正确指出相应的数字。
大部分学生能按照顺序排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排队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请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的排队现象,思考如何改进排队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幼儿园小班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排排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排队的基本规定,明确排队的目的。
2. 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
3. 通过排队活动,加深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二、教学准备:1. 集体活动室。
2. 学习环境中的模型、图片等教具。
3. 彩纸、剪子、胶水等制作排队道具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引导幼儿回忆平常的经过,提问:a. 平常,周末带小伙伴去公园游玩的时候,你们排队了吗?b. 去幼儿园门口接送时,大家排队等着老师发放吗?c. 去超市购物时,你们排队等着付款吗?依据幼儿本身的回答,引导幼儿发觉身边有很多需要排队的场合。
2. 探究环节为幼儿播放与排队相关的儿歌和视频,如《排排坐,吃果果》等并询问幼儿他们对于排队的看法,并引导幼儿探究排队的目的和意义。
3. 学习环节(1)老师在墙上挂一张排队的图片,然后询问幼儿发觉图片中的小伙伴排队的特点,如有序、横向平衡、纵向垂直等等。
(2)老师制作一些小游戏来帮忙幼儿学习精准的排队姿势。
例如,先让幼儿分组自由活动,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每组小伙伴在小毯子或彩纸上排队,小伙伴可以共享他们排队时的感受。
(3)制作排队道具,如小招牌、小旗子等,幼儿亲自参加制作,加添活动的趣味性。
4. 运用环节(1)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排队的规范要求和引导。
(2)园内活动或进出教室都要有规范的排队,引导幼儿自动排队。
(3)让幼儿排队齐声说出“我们要排队,要走直线,不能横穿道路,也不能打乱队形”等口号。
(4)在室外活动中,分散幼儿注意力,让幼儿排队而不是四散、乱跑。
五、教学反思:通过排队活动,幼儿学习了排队的基本规定,认得到排队的目的,培育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
同时,本次活动也加深了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在活动中,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老师要不断加强对幼儿排队的规范要求和引导,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年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认识和理解数字的概念。
2.帮助幼儿掌握队伍排列的基本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具准备1.数字卡片(1-10)。
2.儿童音乐CD。
3.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卡片。
4.彩色小球若干。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活动:播放儿童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齐步走动作。
2.引入活动:让幼儿依次拿出1-10的数字卡片,展示给小伙伴看。
3.课堂活动:教师念出数字,让幼儿按顺序排队,理解数字顺序。
4.游戏环节:使用彩色小球,让幼儿按颜色大小排队,培养排序能力。
5.小结:进行简单复习,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1.复习活动: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快速排队。
2.新课引入:介绍队伍排列的基本规律,让幼儿看懂不同形状的卡片,并按规则排队。
3.课堂实践:让幼儿手持大大小小卡片,按老师要求排队,加深理解。
4.游戏串烧:设计游戏环节,让幼儿两两配对排队,增强合作意识。
5.总结反思: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通过《排排队》这个数学教案,幼儿在玩中学,从游戏中认识数字,掌握排队规则,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体验,逐渐提升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年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数学教育工作。
小班数学大树小树排排队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树小树行队列教学计划反射小班数学树小树排排队教学案例反思主要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映等内容,可以比较对象的大小,可以对10个范围内的对象进行排序.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程.快来看看排队等待课程计划的大树和小树排.设计计划随着新的《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也从封闭到开放,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的知识转移到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索空间.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探索,发现,交流和讨论.活动目标:1.能够比较对象的大小.2.可以按10个数量级对10个内的对象进行排序.3.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课件:小动物排队.2.数字卡1-10.3.几种不同尺寸的三角形操作卡(相同颜色组和不同颜色组).活动程序:首先,排队数字宝贝.1,口头数:1至10.2.出示一张数字卡,让孩子们从1-10排队,让孩子们从小到大找出安排.3.老师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卡,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则从数字宝宝回到10.4,口头数:从10到1.5,显示数字卡,让孩子从10-1排队,让孩子从大到小找出排列.6.老师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让孩子按照相同的规则从数字宝宝开始到第一步.二,展示课件:小动物排队.1,显示图片一:猪排队.A.老师:春天来了.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他们在一个整洁的团队中跳舞.我们来看看他们.他们按照什么规则排队,好吗?B.让孩子们告诉猪的安排:从小到大或从短到高.2,显示图片二:小鸡排队.A,老师:让我们再来看看.会有小动物跳舞.它们基于什么规则?B.让孩子们告诉鸡的规则:从大到小或从高到低.第三,排队图形宝贝.1,相同的颜色组.答:老师提出了一些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纸,并要求幼儿从小到大排队.B.还要求幼儿从大到小排队.2,不同的颜色组.A.呈现一些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纸,并要求孩子们从小到大排队.B.还要求幼儿从大到小排队.C.帮助儿童进行分类,不受颜色干扰.四,业务活动:排队树.1.比较尺寸:贴纸上哪棵树更大?哪棵树小?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2.让孩子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粘贴不同大小的树木,以完成排序.活动反映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工具,特别是逻辑思维,具有自身知识的逻辑和抽象特征.在手术学习风格中,创造各种数学场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不使用灌输,教学和教学方法让孩子理解分类的概念.相反,他们使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理解和迁移排序体验.在活动期间,教师将孩子置于主体位置,让孩子们大胆地尝试,学习,比较和使用各种经历来安排和体验与同伴沟通的快乐.不足之处:在每次会议结束后,使用微小的结论并未有效地用于帮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专注于改善经验和获得注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教案标题:排排队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执行排队的基本指令。
2.能够按照老师给出的指令进行排队,在排队过程中发现规律。
3.能够分辨前后、左右,并使用相应的词语进行表达。
4.能够通过排队的游戏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一个球2.图画卡片:左、右、前、后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与幼儿一起做拉手游戏,拉成一圈,唱唱跳跳,为今天的数学课做准备。
2.引入新知:(1)老师出示图画卡片上的左右,并分别指向左右两个方向,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
(2)老师示范站在一排球的前面,让幼儿观察老师站在哪个位置。
(3)老师出示图画卡片上的前后,并分别指向前后两个方向,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
(4)老师示范站在一排球的后面,让幼儿观察老师站在哪个位置。
3.游戏环节:(1)老师用球作为参考物,让幼儿在幼儿园教室内排成一队。
老师站在幼儿的前面,抛出球,幼儿要迅速接到球后再传给后面的同伴,形成一串连续的动作,完成“球接球传”的游戏。
(2)老师再次抛球,但这次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给出的指令进行排队站在正确的位置。
(3)游戏进行中,老师会给出不同的指令,例如:“站在球后面的人站到球前面去”、“站在球前面的人站到球后面去”、“站在左边的人站到右边去”、“站在右边的人站到左边去”等等。
幼儿要根据指令迅速行动,调整站立的位置。
(4)反思:将幼儿分为小组,一起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引导幼儿反思为什么要排队,为什么要按照指令行动,为什么要学会分辨左右前后的概念。
4.结束活动:老师引导幼儿站成一队,进行集体合影,并对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进行表扬。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对排队和方位概念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游戏的设置使幼儿能够在动中学,大大促进了他们的参与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之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延伸幼儿对排队和方位概念的理解,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巩固。
中班数学小树苗排队反思

中班数学小树苗排队反思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
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
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非采用灌输、传授、说教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排序这一概念,而是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并迁移排序的经验。
活动中,教师处处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让幼儿大胆尝试、学习、比较运用各种经验进行排列,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不足之处:
每个环节结束后,没能有效地运用小结语帮助幼儿疏理经验。
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做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注重经验的提升、关注方法的习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活动的功效。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教学背景本教学活动适用于幼儿园小班,主要针对幼儿的排队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本教学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游戏、歌唱、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会在队伍中站得整齐,走得有序,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明确认识队伍中站姿的要求及顺序;•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到排队的益处,并获得排队的经验;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对团队的协作精神;•能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顺序按规定排成队伍;•能够和其他队员及时保持距离,保证人员齐全,队伍有序。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得快乐,增进自信;•感受到排队的好处,体验团队精神;•在互动中不断磨合,增强协作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活动采用了游戏、歌唱、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活泼有趣的方式开展探索性学习。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游戏环节在游戏环节中,老师会随机点名,由获得称赞的幼儿为游戏的小队长,制定队伍路线和追赶的步伐。
在游戏开始前,小队长需要给队员们介绍游戏的酷追路线和具体规则。
游戏中老师会引导幼儿依照队伍的指令行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排队的乐趣和好处。
口语教学在口语教学中,老师会首先教授领体指令的基本做法,由此引导幼儿认识到在队伍中站立的重要性。
之后老师会带领幼儿一起歌唱《大树小树排排队》,让幼儿在音乐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情感认知,班级气氛温馨而活泼。
动手环节在动手环节中,老师会分配幼儿到不同的工作小组中,进行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
如制作小队队旗、制作队员名牌等。
通过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的过程,幼儿在互动中相互协作、相互搭建,并获得更深层次的团队感受。
实施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游戏环节1.在教室中,老师会随机点名,由获得称赞的幼儿为游戏的小队长;2.小队长会向全班介绍游戏的酷追路线和具体规则;3.老师会在游戏中随时引导幼儿按照队伍的指令行动;第二节课:口语教学1.老师会教授领体指令的基本做法,并引导幼儿认识到在队伍中站立的重要性;2.小组讨论:幼儿们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自己编排领体指令,老师则帮助纠错;3.歌唱《大树小树排排队》,让幼儿在音乐中体验真切的情感和认知;第三节课:动手环节1.老师分配幼儿到不同的工作小组中,进行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2.通过幼儿才艺的展示和口头表述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3.老师引导幼儿总结和归纳本次学习所体验的新生活和新行为,传递记忆和情感;实施效果通过三节课程的实施,我们发现,本次教学活动对提高幼儿的体验、团队协作、动手能力、自我认知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班数学《大树小花排序》教案及反思

中班数学《大树小花排序》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 能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树木。
2. 通过探索操作,体验排序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1.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 排序板、彩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一、导入课题:春天到了,小花园里的树木发芽了,长出了许多美丽的花朵,有一棵大树它长得非常高,花朵开得特别多,其它的树木花朵开得很少,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二、观察操作:1. 请幼儿按个子的高矮给三棵树排序。
2. 请幼儿给花朵排序,引导幼儿按个数与按高矮的不同排序方式进行排序。
3. 请幼儿根据探索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
4. 请幼儿将排序的结果记录在操作材料上。
5. 请个别幼儿讲述排序的结果。
6.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排序方法。
7. 请幼儿将排序板上的花朵剪下来,按个子的高矮或花朵大小的不同排序方式进行排序。
8. 请幼儿互相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9.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10. 请幼儿将操作材料上的树木按高矮排序后剪下来,然后粘贴在操作材料的反面。
11. 请幼儿将粘贴好的树木放在小花园里。
12. 请幼儿互相讲述自己的作品。
13.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14.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按高矮和多少进行排序的方法,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按高矮排序的物体,请小朋友们多多观察和发现。
三、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体是按照高矮排序的,明天来园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幼儿操作、探索,从而获得排序的经验,并初步掌握按高矮、多少排序的方法。
在排序过程中,幼儿们能互相合作、大胆交流,能从生活环境中找出按高矮排序的物体,进一步巩固幼儿对高矮排序的掌握。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增强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谦让、分享的优良品质。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幼儿进行操作、思考、讲述,避免了过多的干预和指导,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获得经验和快乐。
中班数学大树小花排排队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大树小花排排队教案反思目标:1、能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给10个物体排序。
2、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准备: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过程:一、复习数字1、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念数字。
2、请小朋友从1数到10,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二、基本部分1、观察PPT上的树和花,用完整的话说出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的不同。
(红色的是桃花,粉红色的是樱花,黄色的是迎春花,白色的是梨花,紫色的也是樱花)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花排序。
(1)桃花比梨花大,所以排第一。
(2)迎春花比樱花大,所以排第二。
(3)樱花比梨花小,所以排第三。
(4)桃花和迎春花比樱花大,所以排在前面,梨花最小排在最后面。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树排序。
(1)梧桐树最高,排第一。
(2)香樟树比梧桐树矮一点,排第二。
(3)红叶石楠比香樟树矮一点,排第三。
(4)广玉兰比红叶石楠矮一点,排第四。
(5)松树比广玉兰矮一点,排第五。
(6)柳树比松树矮一点,排第六。
柳树最矮排最后。
三、操作部分:给大树小花排排队。
1、请小朋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序号标在盘子上面。
2、请小朋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序号标在盘子下面。
四、延伸部分:分辨左右手。
1、请小朋友分辨左右手。
2、请小朋友用左手拿笔,右手拿笔在本子上给大树小花排排队。
五、家庭作业请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孩子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反思:本次活动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的操作,帮助幼儿理解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排序方法。
在环节的设计上,我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索和操作,通过观察、比较和表达,引导幼儿自主发现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我也注意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和鼓励,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操作环节中,我设计了给大树小花排排队的任务,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注意到幼儿左右手分辨的培养,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左右手的概念。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树小树排排队》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树小树排排队》1. 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小班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主题为《大树小树排排队》,旨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顺序和序数概念。
2. 教学目标•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物品或人物。
•理解并正确使用前、中、后等基本序数词。
3. 教学准备•教具:小树图示卡片、名称卡片(大树、小树、1、2、3)•材料:纸、铅笔4. 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拉伸操,放松身体。
4.2 导入新知•教师出示小树图示卡片,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认识大树、小树的形象。
4.3 学习目标引入•教师出示名称卡片,依次放置在黑板上或墙上,并解释其意义。
4.4 游戏环节•教师将小树图示卡片分发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根据卡片上的图示和名称,你们能够排列出正确的顺序吗?•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小树图示卡片,并说出相应的序数词。
4.5 操练与巩固•教师提供纸和铅笔,让学生自由练习写出前、中、后等序数词。
•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练习的成果,并与全班进行互动。
5.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题是《大树小树排排队》,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顺序和序数概念。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够准确按照指示排列物品,并正确使用序数词。
他们对课堂氛围充满兴趣,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部分学生在排列物品时出现了困惑,对于前、中、后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
这可能与他们对于时空概念的认知尚未形成稳定的结构有关。
其次,在写序数词时,有些学生写错了字形或者写出了与预期不符的数字。
这可能与他们对于序数词的书写规范掌握不够熟练有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次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引入新知时,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比如让学生模拟排队的场景,加深他们对前、中、后概念的理解。
在操练与巩固环节中,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游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在写序数词时,可以提供字帖供学生参考,帮助他们规范书写。
小班数学排排队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排排队教案反思小班数学排排队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迁移ab的规律排列经验,学习看标记尝试进行abb的规律排列,通过自主探索、看标记的方式尝试将不同物体按规律交替排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排排队教案吧。
活动意图生活中幼儿缺少对物体特征的介绍,因此,给物体排序的随意性比较弱,为此,特意设计了“排在排队”的数学活动,协助幼儿认知物体的规律,并体验动手操作方式的快感。
活动目标:1、搬迁ab的规律排序经验,自学看看标记尝试展开abb的规律排序。
2、通过自主探索、看标记的方式尝试将不同物体按规律交替排序。
3、乐意迎接挑战,体验成功感,认知规律的多样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小猫、小狗图片;黑色、白色圆点搞的规律标记;幼儿操作方式材料。
活动过程:1、出具排序不好的小猫小狗图片,搬迁ab规律排序经验,自学看看标记。
师:看,谁来了?(小猫、小狗)他们排在着整齐的队伍必须出去玩了,他们怎样排在的?有标记也像小猫小狗这样排队了,可是我找不到是哪个了?你们能帮我找找吗?总结:这个标记也像是小猫小狗那样一个一个有规律的交错排队的。
2、尝试看标记进行abb排列。
师:这个标记跟刚才的标记存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黑点,两个白点的有规律排序。
)谁能看这个标记帮小猫小狗重新有规律的交替排队?3、小组操作方式,看看标记排序。
第一组:看标记及有预设的部分ab排列(大小)。
第二组:开花,看看标记ab排序。
第三组:看标记有预设部分abb排列(大小)。
第四组:乘高楼,看看标记abb排序(颜色)。
第五组:看标记abb排列(种类)5、小结6、结束:到教室外找一找按规律排列的东西。
活动思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大树小树排排队》带反思小班教学计划《大树小树排排队》包括适用于小班的反思性数学主题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可以按数量级对10个对象进行排序,可以比较对象的大小,并在操作时养成孩子的习惯。
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大树小树排排队》,对课程计划进行反思。
活动目标:1.能够比较对象的大小。
2.可以按数量级将对象分类在10个以内。
3.培养孩子在手术时教导的习惯。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件:小动物排队。
2.数字卡1-10。
3.多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操作卡(相同颜色组和不同颜色组)。
活动程序:首先,排列数字婴儿。
1,口头计数:1至10。
2.出示数字卡,让孩子们从1到10排队,让孩子们从小到大找出排列方式。
3.老师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卡,让孩子按照相同的规则从数字婴儿开始回到10岁。
4,口头数:10至1。
5,出示数字卡,让孩子们从10-1排队,让孩子们找出从大到小的排列。
6.老师随机抽取一张牌,让孩子按照相同的规则从数字婴儿开始到第一步。
其次,显示课件:小动物排队。
1,显示图片一:猪排成一排。
老师:春天来了。
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
他们在一个整齐的团队中跳舞。
让我们来看看它们。
他们按照什么规则排队,好吗?B.请孩子们告诉猪的排列:从小到大,或从矮到高。
2,显示图片二:小鸡排队。
A,老师:让我们再看一次。
会有小动物跳舞。
它们基于什么规则?B.请孩子们讲讲鸡的规则:从大到小或从高到低。
第三,排列图形婴儿。
1,同色系。
答:老师展示了许多不同大小的三角纸,并要求幼儿从小到大排列。
B.还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列。
2,不同的颜色组。
答:出示许多不同颜色的三角纸,并要求孩子们从小到大排列。
B.还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列。
C.帮助孩子分类,没有颜色干扰。
四,经营活动:排队树。
1.比较大小:贴纸上哪棵树更大?哪棵树小?老师:您使用什么方法比较尺寸?2.请孩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粘贴大小不同的树木,以完成排序。
活动反思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b718a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2.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及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设计意图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也在真正意义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有足够的探索、发现、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
活动目标:1、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2、能将10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顺序进行正逆排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小动物排队。
2、数字卡片1—10。
3、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操作卡若干(同颜色组和不同颜色组)。
活动过程:一、给数字宝宝排队。
1、口头数数:从1数到10。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10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小到大的排列规律。
3、教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后排至10。
4、口头数数:从10数到1。
5、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0—1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
6、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前排至1。
二、出示课件:小动物排队。
1、出示图片一:小猪排队。
A、师:春天来了,草地上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快乐的跳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好吗?B、请幼儿说出小猪的排列规律:从小到大或从矮到高。
(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2、出示图片二:小鸡排队。
A、师:我们再来看看,还会有什么小动物来跳舞,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呢?B、请幼儿说出小鸡的排列规律:从大到小或从高到矮。
三、给图形宝宝排队。
1、同颜色组。
幼儿园小班树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树教案反思《小班树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树教案反思!(1)小班树叶分类教案反思(1)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树叶分类》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根据颜色、大小的信号进行分类游戏。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树叶(黄色、绿色若干,大小不等)【活动过程】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大小1、今天我做树妈妈,你们做树叶宝宝,一起来玩游戏,好吗?2、树叶宝宝们好,(幼:树妈妈好),我的树叶宝宝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绿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树妈妈叫它绿树叶;(出示一片黄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叫它什么呀?(黄树叶)3、绿色的叫绿树叶,黄色的叫黄树叶,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么树叶宝宝呀?(轮流介绍:我是黄(绿)树叶)小结:嗯,我的树叶宝宝颜色不一样。
4、看看,(出示大、小树叶)树叶宝宝还有哪里不一样?(大、小)大的树妈妈叫它大树叶,小的呢?(小树叶)5、你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呢?请和旁边的树叶宝宝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了吗?请大树叶举起手来和妈妈招招手;请小树叶站起来和妈妈抱一抱。
小结:我的树叶宝宝大小也不一样。
二、树叶宝宝找朋友,示范分类。
1、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黄树叶找黄树叶做朋友,绿树叶找绿树叶做朋友2、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3、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大树叶找大树叶做朋友,小树叶找小树叶做朋友4、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三、打扮树妈妈,尝试分类。
1、(出示两棵树),请树叶宝宝来打扮树妈妈,黄树叶和黄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绿树叶和绿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2、幼儿操作、讲评3、(出示两棵大、小树),请小朋友们来打扮树妈妈,大树叶和大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小树叶和小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4、幼儿操作、讲评分类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给小树排队》教学反思

《给小树排队》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有多少》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1、动物园门票每人一张。
2、幼儿人手一份10以内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以去“动物园”游玩的形式,带领幼儿进教室。
点数9个小朋友。
师:我们要到动物园去玩了,请小朋友排队入场。
请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记住要从小红旗那开始,看谁动作快。
①幼儿自主排队。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点数人数。
师:现在请男孩子来数一数女孩子有几个记住要从小红旗开始。
(男孩子数女孩子)再请女孩子数数有几个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续情境:练习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
(1)示范数10的数。
师:瞧,这是谁呀让我们看看有几只(2)提出操作要求。
师:动物园里这么动物,要请小朋友把它一个一个在排序板上排好队,排一个要大声数一个,看看你一共数到几个动物(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对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指导或帮助。
(4)评价—请几名幼儿点数自己的操作材料。
师:你的是什么动物请你从小红旗开始用手指一边点一边大声的数给我们看一看有几个数完后追问:你数到了几个(5)挑战:点数15以内的数。
动物园又来了许多动物,可是这么多数也数不清,谁愿意上来帮我数一数三、结束情境。
师:时间不早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请小朋友把动物放回笼子,来排队吧【活动反思】《数数有多少》的目标是:1、能收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课前所思:目标中是要点数10以内,小班幼儿对于情景化的游戏,特别喜爱,正好本周主题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动物园玩的经验,所以定位在去动物园的情景。
课堂实践:我带着15名小朋友进入场地后,以“进动物园要排队”的形式,让男孩、女孩排在分别排在小红旗后面,并且相互从小红旗处数数,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几个点数完毕后,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10的点数后,提出要求:请把这些玩具在小红旗上面排队,边排边数看看一共有几只小朋友自主选择后,我个别邀请几位上前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
小班教案《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将10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顺序进行正逆排序,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大树小树排排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2、能将10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顺序进行正逆排序。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动物排队。
2、数字卡片1—10。
3、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操作卡若干(同颜色组和不同颜色组)。
活动过程:
一、给数字宝宝排队。
1、口头数数:从1数到10。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10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小到大的排列规律。
3、教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后排至10。
4、口头数数:从10数到1。
5、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0—1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
6、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前排至1。
二、出示课件:小动物排队。
1、出示图片一:小猪排队。
A、师:春天来了,草地上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快乐的跳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好吗?
B、请幼儿说出小猪的排列规律:从小到大或从矮到高。
2、出示图片二:小鸡排队。
A、师:我们再来看看,还会有什么小动物来跳舞,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呢?
B、请幼儿说出小鸡的排列规律:从大到小或从高到矮。
三、给图形宝宝排队。
1、同颜色组。
A、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若干,请幼儿从小到大排队。
B、同样请幼儿从大到小排队。
2、不同颜色组。
A、出示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纸若干,请幼儿从小到大排队。
B、同样请幼儿从大到小排队。
C、帮助幼儿不受颜色干扰排序。
四、操作活动:给树排队。
1、比较大小:找找不干胶上哪棵树大?哪棵树小?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的?
2、请幼儿将不同大小的树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粘贴到相应的位置,完成排序。
活动反思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
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
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非采用灌输、传授、说教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排序这一概念,而是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并迁移排序的经验。
活动中,教师处处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让幼儿大胆尝试、学习、比较运用各种经验进行排列,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不足之处:
每个环节结束后,没能有效地运用小结语帮助幼儿疏理经验。
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做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注重经验的提升、关注方法的习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活动的功效。
小百科:排队,指呈现整齐的线形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