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doc

合集下载

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7.5振动骨科
应该在之前发生的第一骨科VSR考虑采用振动骨科特殊的情况下,过大的变形部件。
预应力或焊接辅助工具系统组件和工具,以增加当地的材料做强制性的防变形,振动时效处理的塑料或结合爬行速度,减少焊接变形的过程。预应力反变形量应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搬迁后的振动技术端和预应力或辅助工具,以及局部拉应力,弹性回跳的成员增加的不利影响。
5个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5.1参数确定指导方针
在正常情况下,振动参数应该是在特定的焊接构件的工作条件,并分析和确定的部件的基础上,判断振动模式,可能会发生的激发频率的范围内。
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实际的边界条件下的动态应力有限元分析,结构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模式的范围为16200Hz的解决,以确定的支持和激励点的位置,并选择 - 安装点。
(σB强度σs)/ 3≤σ≤σD/ 3 ..................................... ................. (1)
公式:
σD动态应力幅;
强度σs是材料的屈服强度;
σb为材料的拉伸强度。
当均匀部件的几何形状,当嵌合应力集中系数为小的,优选的上限的值(动态应力抗拉强度和/ 3);部件几何不均匀关节应力集中系数比的控制部件的振幅相关的动态应力的应力集中是大,动态应力可以除去限制(σB强度σs)/ 3。
3.6主振频率,的附加振动频率(主要的和额外的振动频率)
的频率范围内的激发装置,造成部件共振响应的频率低的频率,频率的位移幅值被称为主频率f1,其余的附加频率FX。符号F1,F2 ...,单位为Hz;符号在转N1,N2。
3.7扫描和扫描曲线(频率扫描和曲线)
修正偏心的频率的激振力,由一个小的过程中,被称为扫描。随着频率的变化,组分的改变,以反映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扫描曲线的振动响应和频率曲线的振动响应。如AF称为振幅 - 频率曲线,自动对焦称为加速度 - 频率曲线;振动时效设备绘制加速度 - 速度(AN)曲线。

岔管时效处理方案 - 振动时效

岔管时效处理方案 - 振动时效

风机塔筒法兰时效处理方案综述:风机塔筒法兰为风电工程的常见部件,属于典型的圆环形焊接结构件,焊后必须进行时效处理,降低风机塔筒法兰的焊接应力,避免因为残余应力的缓慢释放造成的开焊、变形或者应力腐蚀而造成裂纹,以保证风电设备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

1、时效方案分析:传统的时效方法有:热时效、振动时效、自然时效等。

自然时效(NSR)由于周期太长,较难满足工期要求所以不做推荐;热时效对于此类大型工件,很难保证炉温均匀,炉温很难控制所以也难以保证效果;振动时效(VSR)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包括铸件、锻件、焊接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以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应力,当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的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

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

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振动时效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

与热时效相比,它无需宠大的时效炉,可节省占地面积与昂贵的设备投资。

因此,目前对长达几米至几十米和桥梁、船舶、风电、化工器械的大型焊接件和重达几吨至几十吨的超重型铸件或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较多地采用了振动时效。

生产周期短;自然时效需经几个月的长期放置,热时效亦需经数十小时的周期方能完成,而振动时效一般只需振动数十分钟即可完成。

使用方便;振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由于振动处理不受场地限制,振动装置又可携带至现场,所以这种工艺与热时效相比,使用简便,适应性较强。

振动时效操作简便,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并且在风机生产过程中是目前唯一能进行二次时效的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推荐使用振动时效工艺,并曾成功应用于类似风机的时效处理。

下附:质检中心钢岔管振动时效项目取得成功作者: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受新疆伊犁科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委托,对新疆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1#、2#钢岔管进行了振动时效和无损检测工作。

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

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

第六章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检验振动时效的效果实际上就是检验工件中残余应力是否得以消除和均化,目前对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很多,但总的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定量测试:如盲孔法、X射线法、磁测法、喷砂打孔法、切割法、套环法等。

一类是定性测试:如振动参数曲线法、尺寸精度稳定性法等。

本章着重一讲振动曲线法,其它方法都有专门介绍,在此就不再详谈。

第一节常用的几种残余应力测试法1.切割法、套环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在被测点附近,先贴上应变片,然后再用手锯或铣床,在这一点附近切割出方格线,使之与邻近部分分开以释放残余应力,并用应变片测出应变量,再计算出该点处的残余应力值大小。

2.盲孔法:切割法和套环法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是钻盲孔法。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就是在被测点上钻一小孔,使被测点的应力得到部分或全部释放,并由事先贴在小孔周围的应变计测得释放的应变量,再根据弹性力学原理计算出残余应力。

钻孔的直径和深度都不大,不会影响被测构件的正常使用。

并且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因此它已成为应用比较广泛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之一。

3.X射线法:X射线法测应力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透晶粒时产生的衍射现象。

在弹性应变作用下,引起晶格间距变化,使衍射条纹产生位移,根据位移的变化即可计算出应力来。

X射线法测应力的特点如下:①它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

②它测量的仅仅是弹性应变而不包括塑应变(因为工件塑性变形时其晶面间距并不改变,不会引起衍射线的位移)。

③被测面直径可以小到1~2mm。

因此可以用于研究一点应力和梯度变化较大的应力分布。

④由于穿透能力的限制,一般只能测深度在10um左右的应力,所以只是表面应力。

⑤对于能给出清晰衍射峰的材料,例如退火后细晶粒材料,本方法可达10Mpa的精度,但对于淬火硬化或冷加工材料,其测量误差将增大许多倍。

4.磁测法:磁测法测量残余应力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它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它不仅可以测残余应力也可以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

振动时效

振动时效

振动时效培训材料第一章振动时效背景第二章关于残余应力第三章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第四章振动时效原理第五章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第六章振动时效数据处理方式第七章振动时效设备构成介绍附件:典型工件讲解图附件:10型说明书第一章振动时效背景z一、振动时效技术应用z二、振动时效的特点z三、振动时效的由来及现状一、振动时效技术应用z振动时效技术,国外称之为“Vibrating Stress Relief”简称“VSR”,旨在通过专业的振动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并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的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被歪曲的晶格逐渐回复平衡状态。

位错重新滑移并钉扎,从而使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得以消除和均化,最终防止工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变形和开裂,保证工件尺寸精度的稳定性。

二、振动时效的特点z 1.时效效果好z 2.灵活性强z 3. 彻底解决了热时效炉窑的环境污染问题z 4.投资少z 5.节能显著z 6.效率高z7.特别是不宜高温时效的材料和零件的消除应力处理z表一振动时效与热时效特点比较消除应力方式热时效振动时效应力消除30-80%30-90%能源消耗能耗高300~500元/吨比热时效节能95%尺寸稳定性较好比热时效提高30%以上时效周期48-96小时20—50分钟环境保护烟气粉尘废渣排放无污染抗变形能力比时效前有所降低比热时效提高30-50%时效变形较大可忽略不计时效氧化有无大型工件无法进炉处理可方便就地处理工序安排须在精加工前可排在任何工序之前三、振动时效的由来及现状z 1.由来及国外的应用情况z在工件的铸造、焊接、锻造、机械加工、热处理、校直等制造过程中在工件的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出现。

z如:降低工件的实际承载能力而生裂纹;z易发生变形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z加速应力腐蚀;z降低工件的疲劳寿命等。

z消除应力有:自然时效、热时效、振动时效、静态过载时效、爆炸时效、循环加载时效等,虽然都有有缺点,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消除和均化应力的目的。

振动时效技术要求

振动时效技术要求
1.3. 大型工件,视其振动时效效果,必要时应在其振动响应薄弱的部位进行补振。
2. 工件及激振装置的放置 2.1. 为了便使工件在振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自由状态,应采用橡胶垫(如橡胶轮胎等)作支撑。 2.2. 激振装置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刚度较强或振幅较大处,不准固定在大而薄的平面等刚性较
差的部位,固定激振装置处应平整。
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 80%。 4.3. 振前进行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t)曲线。 4.4. 主振工件,记录振幅时间(a-t)曲线。 4.5. 起振后振幅时间(a-t)曲线上的振幅上升,然后变平或上升后下降然后再变平,从变平开
始稳定 3~5min 为振动截止时间。 4.6. 振后进行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n)曲线。 4.7. 必要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也可用附振频率(即主振频率以外的各共振频率)作多频共振
曲线等。
6.操作者
由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经过专业培训合格,能严格执行工艺文件的人员担当。
7.振动时效实施
7.1 工件准备
a) 工件表面应不存在裂纹、虚焊、夹渣等严重缺陷。
b) 工件支撑采用随机附带还胶垫或废橡胶外胎在节点处作弹性支撑,应尽可能采用二点或三
点支撑,必要时也可用四点支撑,支撑应保证工件任一点不接触地面。
并保证其电流值低于扫频时的 3/4,否则应减少加速度值开激振力,在线打印加速度-时间
曲线。
b) 观察加速度值,若有上升后最终变平,则认为时效效果基本达到,如 20min 尚未有上升变
化,则应提高加速度值或激振力。
c) 继续对附振频率进行时效处理。
d) 振后自动扫描,记录α-n 曲线。
7.3.3 振动时效效果评定
3.4. 必要时可通过调整支撑点、激振点和拾振点的位置来激起较多的振型。 3.5. 测定 1~3 个共振峰较大的频率在共振时的动应力峰值的大小,选择动应力大、频率低的共

振动时效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振动时效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振动时效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振动时效设备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设备,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时效处理,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工作环境安全措施1. 设备周围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毒有害气体;2. 在设备使用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确保人员能清晰辨别;3.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和液体,防止发生滑倒和火灾事故;4. 工作区域内的空间应合理规划,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活动空间;5. 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功能正常。

三、设备操作安全措施1. 设备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3.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禁止擅自调整设备参数;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5. 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整洁;6. 禁止未经授权人员在设备周围靠近和触摸设备,以防止发生危险;7.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如加注润滑油、检查电气线路等;8. 在操作设备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分心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9. 在设备正常运行时,禁止进行任何不必要的接近和触摸,防止发生意外伤害;10. 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如有异味、异响、异物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四、设备维护安全措施1. 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接受专门培训和考核;2. 在进行设备维护操作前,应切断设备的电源,并进行安全检查;3. 维护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4. 在进行设备维护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擅自操作和调整设备参数;5.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6. 维护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维护记录表,记录维护工作的内容、时间和情况;7. 维护人员应做好设备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确保设备停机状态下操作、设备上方设置安全支架等;8. 在维护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严重故障或不安全状况,应立即停止维护工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jbt5926-19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doc

jbt5926-19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doc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JB/T5926-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1991-11-30 公布1992-07-01 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旳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其合金)等铸件,锻件,焊接件旳振动时效处理•2术语2.1扫频曲线---将激振器旳频率缓慢地由小调大旳过程称扫频.随着频率旳变化,工件振动响应发生变化•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间关系旳曲线,称扫频曲线,如A---f称振幅频率曲线;a-f称加速度频率曲线.注:A表示振幅,a表示加速度,f表示频率.2.2激振点---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旳夹持点称激振点.3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3.1首先应分析推断出工件在激振频率范围内旳振型.3.2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旳选择.3.2.1装置旳激振频率应大于工件旳最低固有频率.3.2.2装置旳最大激振频率小于工作旳最低固有频率时,应采取倍频(或称分频)降频等措施.3.2.3装置旳激振力应能使工件内产生旳最大动应力为工作应力旳1/3~2/3.3.2.4装置应具备自动扫频,自动记录扫频曲线,指示振动加速度值和电机电流值旳功能.稳速精度应达到+lr/mi n.3.3支撑工件,男卡激振器和拾振器3.3.1为了使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应采纳三点或四点弹性旳支撑工件,支撑位置应在主振频率旳节线处或附近.为使工件成为两端简支或悬臂,那么应采纳刚性装夹.3.3.2激振器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旳刚度较弱或振幅较大处,但不准固定在工件旳强度和刚度专门低旳如大旳薄板平面等部位,固定处应平坦.3.3.3悬臂装夹旳工件,一般应掉头进行第二次振动时效处理.特大工件,在其振动响应薄弱旳部位应进行补振.3.3.4拾振器应固装在远离激振器同时振幅较大处.3.4工件旳试振3.4.1不同意试振旳工件存在缩孔,夹渣,裂纹,虚焊等严峻缺陷.3.4.2选择激振器偏心档位,应满足使工件产生较大振幅和装置只是载旳要求,必要时先用手动旋钮查找合适旳偏心档位.3.4.3第一次扫频,记录工件旳振幅频率(A-f)曲线,测出各阶共振频率值,节线位置,波峰位置.3.4.4必要时通过调整支撑点,激振点和拾振点旳位置来激起较多旳振型.3.4.5测定1-3个共振峰大旳频率在共振时旳动应力峰值旳大小.3.4.6选择动应力大,频率低在共振频率作为主振频率.3.4.7按主振型对支撑,拾振位置进行最后调整.注:主振频率旳振型称为主振型.3.5工件旳主振3.5.1在亚共振区内选择主振峰峰值旳1/3-2/3所对应旳频率主振工件.3.5.2主振时装置旳偏心档位应使工件旳动应力峰值达到工作应力旳1/3-2/3,并使装置旳输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旳80%.3.5.3进行振前扫频,记录振前旳振幅时刻(A-f)曲线.3.5.4主振工件,记录振幅频率(A-t)曲线.3.5.5起振后振幅时刻(A-t)曲线上旳振幅上升,然后变平或上升后下降然后再变平,从变平开始稳定3-5犿犻狀为振动截止时刻,一般累计振动时刻不超过40犿犻狀.3.5.6进行振后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f)曲线.3.5.7批量生产旳工件可不作振前,振后扫频.3.5.8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有些工件可用附振频率作多频共振辅助处理.是否调整支撑点,拾振点位置视工件而定.注:主振频率以外旳各共振频率称为附振频率3.5.9工件存在如夹渣,缩孔,裂纹,虚焊等缺陷,在振动时效中这类缺陷专门快以裂纹扩展旳形式出现时,应立即中断时效处理.工件排除缺陷后,同意重新进行振动时效.3.6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操作记录卡3.6.1批量生产旳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时,必须制订“振动时效工艺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并填写“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在工件上作已振标记.3.6.2 “振动时效工艺卡”应按3.1-3.5条旳要求,试验三件以上,找出规律后制订.3.6.3 “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旳内容和格式分别参照附录犅和附录犆3.7铸件振动时效时,应使动应力方向尽量与易变形方向一致.3.8制订焊接件振动时效工艺时,应明确工件上承受力旳要紧焊缝和联系焊缝.振动处理中,其振动方向应使工件承受力旳要紧焊缝处旳动应力最大或较大4 振动时效工艺效果评定方法4.1 参数曲线观测法4.1.1 振动处理过程中从振幅时刻(A-f) 曲线和振前, 振后振幅频率(A-f) 曲线旳变化来监测.4.1.2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即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a 振幅时刻(A-t)b 振幅时刻(A-t)c 振幅频率(A-f)d 振幅频率(A-f)e 振幅频率(A-f)曲线上升后变平. 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 曲线振后旳比振前旳峰值升高. 曲线振后旳比振前旳峰值点左移. 曲线振后旳比振前旳带宽变窄.4.1.3 振动处理过程中, 假如不出现4.1.2 条中所列旳任一情况时, 应重新调整振动参数,按上述规定旳条款再进行时效处理后, 重新检验.4.1.4制订有“振动时效工艺卡”旳批量生产旳工件,在振动时效时,推举用4.1.2条旳a,b款中只要出现一种情况, 便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旳方法来检验, 并不再作下述检验.4.2 残余应力检测法4.2.1推举使用盲孔法,也可使且X射线衍射法.4.2.1.1 被振工作振前, 振后旳残余应力测定点数均应大于5个点.4.2.1.2 用振前,振后旳应力平均值(应力水平)来计算应力消除率,焊件应大于30%,铸锻件应大于20%.4.2.13 用振前,振后旳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差值来衡量均化程度,振后旳计算值应小于振前旳计算值.4.3 精度稳定性检测法4.3.1 以要求精度稳定性为主旳工件, 振后应进行精度稳定性检验a 精加工后检验.b长期放置定期检验静尺寸稳定性,在放置15d时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30d检验一次,总旳静置时刻半年以上.c 在动载荷后检验.应依照具体情况选用上述条款.4.3.2 各种检验结果均应达到设计要求.附录A振动时效工艺中动应力选择与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阻碍分析(补充件)1 振动时效工艺中动应力旳选择与分析动应力是振动时效工艺旳一项最要紧参数. 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动应力越大, 被处理工件上产生旳应变释放量也越大, 消除应力旳效果也越好,动应力过大将有可能造成工件旳损伤或降低疲劳寿命.因此在本标准中以工作应力来确定动应力.即:(T 动=(1/3~2/3) (T工作在设计时,工作应力((T工作)是差不多确定旳,或和应变测试技术获得,在那个地点应以在工作状态下工件上最大应力点旳应力作为工作应力.当我们按上述方法来确定动应力(c动)时,就能够保证被振工作既能消除应力又不遭到损坏由于工件结构比较复杂旳结构, 在不同受力状态下各点旳动应力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时, 应选择结构危险点(应力集中点), 做动应力监测, 以保证动应力量值旳可靠.2 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阻碍旳分析振动时效其工作状态是对工件施加周期性旳作用力, 这如同疲劳荷载一样, 依照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必定对工件造成一定旳疲劳损伤. 但另一方面, 由于低应力振动处理后残余应力得到下降, 又必定提高工件旳疲劳寿命. 我国振动时效工作者, 通过大量旳试验给出了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旳关系曲线(如图A1所示).图中:N- c为寿命-应力坐标;N- c动为寿命-动应力坐标;c 工作为实际工作中工件中最大应力;n工作为在工作应力作用下旳疲劳寿命.从图中可见,当动应力c动小于A点时,振动时效能够提高疲劳寿命;当动应力c动大于A点时,振动时效将降低疲劳寿命;当采纳工作荷载处理时,振动时效降低疲劳寿命旳数值(B点)就等于振动时效处理时旳循环数.因此,本标准中选动应力为工作应力旳1/3-2/3 是可不能对焊接件造成任何疲劳损伤旳, 相反还能够提高工件旳疲劳寿命.a<*■、a<r 6HHA1动应力疲劳幷命曲线国附录B振动时效工艺卡(参考件)工艺卡编号附录c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参考件)i 装卡情况支撑情况拾振装卡情况附记录曲线产品型号半精加工膚自然状况 执行工艺记录操作员激振器型号。

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

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

第六章振动时效效果的判定方法检验振动时效的效果实际上就是检验工件中残余应力是否得以消除和均化,目前对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很多,但总的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定量测试:如盲孔法、X射线法、磁测法、喷砂打孔法、切割法、套环法等。

一类是定性测试:如振动参数曲线法、尺寸精度稳定性法等。

本章着重一讲振动曲线法,其它方法都有专门介绍,在此就不再详谈。

第一节常用的几种残余应力测试法1.切割法、套环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在被测点附近,先贴上应变片,然后再用手锯或铣床,在这一点附近切割出方格线,使之与邻近部分分开以释放残余应力,并用应变片测出应变量,再计算出该点处的残余应力值大小。

2.盲孔法:切割法和套环法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是钻盲孔法。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就是在被测点上钻一小孔,使被测点的应力得到部分或全部释放,并由事先贴在小孔周围的应变计测得释放的应变量,再根据弹性力学原理计算出残余应力。

钻孔的直径和深度都不大,不会影响被测构件的正常使用。

并且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因此它已成为应用比较广泛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之一。

3.X射线法:X射线法测应力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透晶粒时产生的衍射现象。

在弹性应变作用下,引起晶格间距变化,使衍射条纹产生位移,根据位移的变化即可计算出应力来。

X射线法测应力的特点如下:①它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

②它测量的仅仅是弹性应变而不包括塑应变(因为工件塑性变形时其晶面间距并不改变,不会引起衍射线的位移)。

③被测面直径可以小到1~2mm。

因此可以用于研究一点应力和梯度变化较大的应力分布。

④由于穿透能力的限制,一般只能测深度在10um左右的应力,所以只是表面应力。

⑤对于能给出清晰衍射峰的材料,例如退火后细晶粒材料,本方法可达10Mpa的精度,但对于淬火硬化或冷加工材料,其测量误差将增大许多倍。

4.磁测法:磁测法测量残余应力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它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它不仅可以测残余应力也可以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

应力标准

应力标准

振动时效工艺原理编辑振动时效的实质是通过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一个动应力,当动应力与工件本身的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微观屈服极限时,工件就会发生微观或宏观的局部、整体的弹性塑性变形,同时降低并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最终达到防止工件变形与开裂,稳定工件尺寸与几何精度的目的。

2振动时效工艺效果评定方法编辑根据振动时效行业标准:JB/T5926-2005:在绝对相同的振前准备条件及扫频速率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在当前状态下,工件部分区域已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①加速度-时间(A-t)曲线上升后变平②加速度-时间(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③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升高④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频率下降⑤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⑥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出现裂变现象3振动时效振型及振型的分析方法编辑在振前扫频时,可能找到几个或多个共振频率,但这些频率不一定都对工件有效或在时效范围及位置上有相似或重合的情况,所以要有选择的进行振动,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每个频率所对应的振型。

分析振型的方法:①手感法:在共振时,用手或用某一个工具放在工件各个重点部位,感觉振动大小,振动大的部位是波峰,振动小的部位是波谷,根据波峰和波谷的位置画出简单的振型示意图。

②铺砂法:对于部分有较大平面的工件,可采用铺砂法,就是在工件的平面上撒上一些砂子,在共振时,看砂子的聚散情况,砂子聚拢形成的线叫节线,即振幅最小的地方,离节线越远的地方振动越大,找出了波峰和波谷,振型也就自然得出来了。

③实测法:共振时用加速度传感器依次去测工件主要位置的振动大小,根据振动数值判断出实际振型。

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所以实际振动中很少采用。

4盲孔发检测:这一检测方法数据有些误差,但按照误差系数可以进行修正。

4振动时效标准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712-2010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效果评定方法》于2010-12-23发布,将于2011-7-1实施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标准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西格马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小牛、刘久明、卢军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JB/T5926-2005代替JB/T 5926-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真实性效果评定方法。

时效振动仪安全操作规程

时效振动仪安全操作规程

时效振动仪安全操作规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时效振动仪安全操作规程1、在正常使用时,激振器与工件应刚性紧固,这时工件与激振器同步振动,否则会造成动应力损失。

振动时效原理及应用

振动时效原理及应用

材质 ZG25II
重量 (kg)
300 430 82
公称尺寸 (mm)
2310×605×425 2380×416×355 885×353×414 956×286×200
残余 应力 消除率 (%)
76.5 68 73.5 76.5
尺寸 稳定性
满足精 度要求
备注
热时效应力消除率: 75.5
8
中科院新松机器 人
多样
达到设 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 计要求 1200吨
5 哈尔滨东安动力 汽车模具
1000 以下
多样
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
53
好 了能耗且模具寿命有
所延长
6 航空沈阳606所 飞机发动机
58

-2-
上海乐展电器有限公司
振动时效技术及应用

单位

名称
7
铁道部四方车辆 研究所
零件 名称
侧架 摇枕 车钩 钩尾框
振动时效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基础工业比较成熟,运用比较成熟。国内是 近二十年由于电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振动时效设备才能够满足机械构件消 除应力要求,但由于振动时效涉及材料力学、振动学、金属物理学等多学科,相 对而言工艺上比热时效复杂的多,而国内专业的参考书较少,应广大从事时效技 术工作人员的要求,编者结合国内外焊接、铸造、锻造、机械加工领域里专家学 者的核心理论,注重于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原则,编写了本书,该书适用于从事 残余应力消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振动时效技术的了解和运用。也可作为大 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的教学参考教材。
14—1 东风4D型柴油机机体粗加工后的振动时效处理
14—2 振动时效技术在108吨矿用重型汽车车架上的应用

振动时效报告

振动时效报告

构件振动时效处理报告单纽威48寸全焊接球阀消除焊接应力的振动时效处理前言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8BWP6球阀门。

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需对阀门进行时效处理,用以消除焊接应力。

由于该球阀是将密封材料装好后在进行外部环焊缝焊接,需焊后进行时效处理。

经该公司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委托大连理工大学采用振动时效进行处理并进行振前、振后残余应力检测,经与大连理工大学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认为方案可行,并于2010年6月对该球阀实施振动时效处理和残余应力检测。

一、振动时效处理对金属构件的作用振动时效是对具有残余应力的金属构件进行振动处理,使构件在共振频率下产生振动。

其原理是将一个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系统(称做激振器)安放在构件上,并将构件用弹性物体支撑,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变频电机的转数输出动应力产生一定的频率与被振构件频率相等时产生共振,经20-50分钟的振动处理,当这个动应力与构件上各点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后,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则在该点出现局部的塑性变形,因而应力得到释放。

所以从原理上来说,降低构件内的残余应力。

应力降低的大小与构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小有关,应力大则消除应力的效果高,应力小,消除应力的效果也低。

振动时效可以降低应力是显而易见的,其作用有如下几方面:①降低和均化应力,消除应力集中区,防止裂纹。

因为振动过程中残余应力大的点首先进入屈服,所以高应力点下降的比例大,使应力均化程度高,从而降低应力集中而防止裂纹。

②减少或防止构件变形构件的变形是由于残余应力特点造成的,因为残余应力的分布和量值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分布不均且量值差别太大,所以容易产生变化,即可变性。

残余应力的变化,必然使构件产生变形,因此在使用前或安装前,通过振动时效使应力降低和均化,必然防止或减少变形。

③提高焊接构件的疲劳寿命,增加使用周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证明,振动时效可提高焊件的疲劳寿命50%以上,提高使用寿命0.5~1倍。

由于振动时效的上述作用,使该项技术得到厂矿企业和国家的重视和认可,1991年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JB/T5928.91,并在1993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在全国普及推广。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JB/T5926-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1991-11-30公布1992-07-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成效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其合金)等铸件,锻件,焊接件的振动时效处理.2术语2.1扫频曲线---将激振器的频率缓慢地由小调大的过程称扫频.随着频率的变化,工件振动响应发生变化.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称扫频曲线,如A---f称振幅频率曲线;a-f称加速度频率曲线.注:A表示振幅,a表示加速度,f表示频率.2.2激振点---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的夹持点称激振点.3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3.1第一应分析判定出工件在激振频率范畴内的振型.3.2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选择.3.2.1装置的激振频率应大于工件的最低固有频率.3.2.2装置的最大激振频率小于工作的最低固有频率时,应采取倍频(或称分频)降频等措施.3.2.3装置的激振力应能使工件内产生的最大动应力为工作应力的1/3~2/3.3.2.4装置应具备自动扫频,自动记录扫频曲线,指示振动加速度值和电机电流值的功能.稳速精度应达到+lr/min.3.3支撑工件,装卡激振器和拾振器3.3.1为了使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应采纳三点或四点弹性的支撑工件,支撑位置应在主振频率的节线处或邻近.为使工件成为两端简支或悬臂,则应采纳刚性装夹.3.3.2激振器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的刚度较弱或振幅较大处,但不准固定在工件的强度和刚度专门低的如大的薄板平面等部位,固定处应平坦.3.3.3悬臂装夹的工件,一样应掉头进行第二次振动时效处理.特大工件,在其振动响应薄弱的部位应进行补振.3.3.4拾振器应固装在远离激振器同时振幅较大处.3.4工件的试振3.4.1不承诺试振的工件存在缩孔,夹渣,裂纹,虚焊等严峻缺陷.3.4.2选择激振器偏心档位,应满足使工件产生较大振幅和装置只是载的要求,必要时先用手动旋钮查找合适的偏心档位.3.4.3第一次扫频,记录工件的振幅频率(A-f)曲线,测出各阶共振频率值,节线位置,波峰位置.3.4.4必要时通过调整支撑点,激振点和拾振点的位置来激起较多的振型.3.4.5测定1-3个共振峰大的频率在共振时的动应力峰值的大小.3.4.6选择动应力大,频率低在共振频率作为主振频率.3.4.7按主振型对支撑,拾振位置进行最后调整.注:主振频率的振型称为主振型.3.5工件的主振3.5.1在亚共振区内选择主振峰峰值的1/3-2/3所对应的频率主振工件.3.5.2主振时装置的偏心档位应使工件的动应力峰值达到工作应力的1/3-2/3,并使装置的输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80%.3.5.3进行振前扫频,记录振前的振幅时刻(A-f)曲线.3.5.4主振工件,记录振幅频率(A-t)曲线.3.5.5起振后振幅时刻(A-t)曲线上的振幅上升,然后变平或上升后下降然后再变平,从变平开始稳固3-5犿犻狀为振动截止时刻,一样累计振动时刻不超过40犿犻狀.3.5.6进行振后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f)曲线.3.5.7批量生产的工件可不作振前,振后扫频.3.5.8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有些工件可用附振频率作多频共振辅助处理.是否调整支撑点,拾振点位置视工件而定.注:主振频率以外的各共振频率称为附振频率.3.5.9工件存在如夹渣,缩孔,裂纹,虚焊等缺陷,在振动时效中这类缺陷专门快以裂纹扩展的形式显现时,应赶忙中断时效处理.工件排除缺陷后,承诺重新进行振动时效.3.6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操作记录卡3.6.1批量生产的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时,必须制订"振动时效工艺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并填写"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在工件上作已振标记.3.6.2"振动时效工艺卡"应按3.1-3.5条的要求,试验三件以上,找出规律后制订.3.6.3"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的内容和格式分别参照附录犅和附录犆. 3.7铸件振动时效时,应使动应力方向尽量与易变形方向一致.3.8制订焊接件振动时效工艺时,应明确工件上承担力的要紧焊缝和联系焊缝.振动处理中,其振动方向应使工件承担力的要紧焊缝处的动应力最大或较大.4振动时效工艺成效评定方法4.1参数曲线观测法4.1.1振动处理过程中从振幅时刻(A-f)曲线和振前,振后振幅频率(A-f)曲线的变化来监测.4.1.2显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即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成效.a 振幅时刻(A-t)曲线上升后变平.b 振幅时刻(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c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升高.d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点左移.e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4.1.3振动处理过程中,如果不显现4.1.2条中所列的任一情形时,应重新调整振动参数,按上述规定的条款再进行时效处理后,重新检验.4.1.4制订有"振动时效工艺卡"的批量生产的工件,在振动时效时,举荐用4.1.2条的a,b款中只要显现一种情形,便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成效的方法来检验,并不再作下述检验.4.2残余应力检测法4.2.1举荐使用盲孔法,也可使且X射线衍射法.4.2.1.1被振工作振前,振后的残余应力测定点数均应大于5个点.4.2.1.2用振前,振后的应力平均值(应力水平)来运算应力排除率,焊件应大于30%,铸锻件应大于20%.4.2.13用振前,振后的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差值来衡量均化程度,振后的运算值应小于振前的运算值.4.3精度稳固性检测法4.3.1以要求精度稳固性为主的工件,振后应进行精度稳固性检验.a精加工后检验.b长期放置定期检验静尺寸稳固性,在放置15d时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30d检验一次,总的静置时刻半年以上.c在动载荷后检验.应按照具体情形选用上述条款.4.3.2各种检验结果均应达到设计要求.附录A振动时效工艺中动应力选择与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阻碍分析(补充件)1振动时效工艺中动应力的选择与分析动应力是振动时效工艺的一项最要紧参数.实验证明:在一定范畴内动应力越大,被处理工件上产生的应变开释量也越大,排除应力的成效也越好,动应力过大将有可能造成工件的损害或降低疲劳寿命.因此在本标准中以工作应力来确定动应力.即:σ动=(1/3~2/3)σ工作在设计时,工作应力(σ工作)是差不多确定的,或和应变测试技术获得,在那个地点应以在工作状态下工件上最大应力点的应力作为工作应力.当我们按上述方法来确定动应力(σ动)时,就能够保证被振工作既能排除应力又不遭到损坏.由于工件结构比较复杂的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各点的动应力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应选择结构危险点(应力集中点),做动应力监测,以保证动应力量值的可靠.2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阻碍的分析振动时效其工作状态是对工件施加周期性的作用力,这如同疲劳荷载一样,按照线性累积损害理论,必定对工件造成一定的疲劳损害.但另一方面,由于低应力振动处理后残余应力得到下降,又必定提升工件的疲劳寿命.我国振动时效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试验给出了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如图A1所示).图中:N-σ为寿命-应力坐标;N-σ动为寿命-动应力坐标;σ工作为实际工作中工件中最大应力;η工作为在工作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从图中可见,当动应力σ动小于A点时,振动时效能够提升疲劳寿命;当动应力σ动大于A点时,振动时效将降低疲劳寿命;当采纳工作荷载处理时,振动时效降低疲劳寿命的数值(B点)就等于振动时效处理时的循环数.因此,本标准中选动应力为工作应力的1/3-2/3是可不能对焊接件造成任何疲劳损害的,相反还能够提升工件的疲劳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振动时效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振动时效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JB/T5926-200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效果的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

有色金属(铜、铝、钛及其合金)等材质的铸件、锻件、焊接件、模具、机械加工件的振动时效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5925. 2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技术条件3 术语、符号3.1 激振点exciting point振动时效时给构件的施力点称为激振点。

3.2 支撑点support point为了对构件进行振动时效而选择的支撑构件的位置。

3.3 动应力dynamic stress激振力引起构件谐振响应时,在其内部产生的应力称为动应力。

矢量,符号为σd(幅值),单位为(MPa)。

3.4 共振resonance当激振力提供的周期性激振力的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构件的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为共振。

3.5 振型vibration mode共振时,构件表面上所有质点振动的包络线(面),即为振型,包括弯曲、扭转、扭曲、钟振型和鼓振型。

3.6 节点(节线)node, node line振动时效时,构件振幅最小处称为节点(节线)。

3.7 主振频率principal vibration frequency在激振装置的频率范围内,引起构件谐振响应的频率中,频率低、位移幅大的频率称为主振频率。

3.8 附振频率additional vibration frequency除主振频率以外的其他频率。

3.9 扫频frequency sweep固定偏心,将激振力的频率由小调大的过程,称为扫频。

振动时效培训资料

振动时效培训资料

振动时效培训资料作业前的准备及操作步骤。

1.1生产前的准备1.1.1 根据被处理工件的重量及尺寸大小,粗略估计并调整偏振器的偏心距。

调整方法:先将内六方扳手从偏心距调孔处插下,再把一字型螺丝刀插到偏心距轴调节槽内并旋转偏心轴当旋转到某一位置时,即被内六方扳手卡住,这时将内六方扳手抬起一点再用螺丝刀稍微旋转一点偏心轴,并将内六方扳手插下同时一定要确认内六方扳手要正好插进偏心块上的锁紧螺母的内六方内。

当上诉工作完成后,用后手稍微用力顶住螺丝刀不让偏心轴动,同时用左手逆时针旋转内六方扳手松开偏心块上的锁紧螺丝钉,这时在压住内六方扳手,确保其不能与锁紧螺丝钉脱离,并用右手旋转螺丝刀使偏心轴的箭头正好对准指示刻度盘上的要求的偏心距数据,这时再将内六方扳手顺时针拧紧,到此就完成了对偏心距的调整过程,注意应确认用内六方扳手将锁紧螺丝钉拧紧以免激振器在运转过程中偏心松动。

1.1.2将控制器电源电缆线接好,并插入电源插座,注意本机使用220V~60HZ电源。

若需加长电缆线,必须使用2.5平方毫米以上的电缆线。

1.1.3检查电机运转、控制箱工作是否正常。

1.1.4 把所有导线按仪器说明书接好。

1.1.5 把工作场地收拾整齐、合理、安全。

1.2操作步骤1.2.1 将工件固定在震板上按运行键,即进入并自动完成整个时效全过程。

若某个(些)参数不合适,彩屏上会自动弹出修正提示,操作者按提示调整完毕,即可再次进入新的时效处理过程。

1.2.2按打印键可将彩屏上显示的a-n、a-t曲线及数据打印出来,以备长久保存。

2 判定工件是否达到时效要求按JB/T5926—91标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a.振幅时间(A-t)曲线上升后变平。

b.振幅时间(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

c.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升高。

d.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点左移。

e.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带宽变窄。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及设定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及设定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及设定振动时效工艺内容和工艺参数制定原则及常用的几种振型振动时效工艺内容1,频率2,振动强度(激振力)3,处理时间4,支撑点、激振点、拾振点选择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原则及方法公式:δ动+δ残≥δS公式中:δ动-施加于工件的动应力δ残-工件自身存在的残余应力δS-材料的屈服极限1、频率的选择原则及方法激振频率的选择要与降低噪声相结合,尽量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残余应力集中度高,应选择大动应力,低频率振动处理。

解决弯曲变形后被校直校平的工件,必须进行多阶弯曲振动,以使应力均匀地得到释放此时选择高频率。

选择方法:根据GB/T25712-2010的机械行业标准3。

5。

1款在亚共振区内选择共振峰,峰值的1/3-2/3的对应的频率为主振频率。

激振频率的选择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工件的固有频率随构件尺寸,重量加大而降低,随材料的结构刚性加大而升高。

构件的固有频率与形状、结构有关。

构件的内部阻尼系数很小,没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共振带很窄,所以频率变化在±0.1HZ 振幅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铸造件的振动时效固有参数制定要精确。

当频率升高,电流也随之升高,可能会产生强迫振动。

强迫振动对振动时效设备和被处理的工件都有害。

由于强迫振动并非共振条件下的振动因而起不到消除或均化残余应力的作用,应尽量避免2、激振力的选择激振力是激振设备产生的周期性外力,在垂直方向对工件的作用力。

激振力选择标准(1)&动=(1/3—2/3)&工作。

按TB/T5926—91标准第3.52款,主振时装置的偏心档位应是工件的动应力峰值达到工作应力1/3—2/3,并使装置的输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80% 。

因为只有在工作应力的1/3—2/3处工件才不会受到损伤,同时也能提高疲劳寿命。

若&动=&工作构件不但受到损伤,而且疲劳寿命下降。

(2)动应力是使构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必要条件。

在亚共振频率下,振动具有放大动应力的作用,达到加速残余应力消除的目的,为了在时效中,对构件不造成损伤,根据经验动应力可适当控制在:铸铁件±25--±40N/m㎡铸铁淬火导轨件±15N/m㎡铸刚件±35--±50N/ m㎡焊接件±50--±80N/ m㎡也可根据动态电阻应变仪测定,用公式计算。

应力标准

应力标准

振动时效工艺原理编辑振动时效的实质是通过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一个动应力,当动应力与工件本身的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微观屈服极限时,工件就会发生微观或宏观的局部、整体的弹性塑性变形,同时降低并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最终达到防止工件变形与开裂,稳定工件尺寸与几何精度的目的。

2振动时效工艺效果评定方法编辑根据振动时效行业标准:JB/T5926-2005:在绝对相同的振前准备条件及扫频速率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在当前状态下,工件部分区域已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①加速度-时间(A-t)曲线上升后变平②加速度-时间(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③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峰值升高④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频率下降⑤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⑥加速度-频率(A-n)曲线振后出现裂变现象3振动时效振型及振型的分析方法编辑在振前扫频时,可能找到几个或多个共振频率,但这些频率不一定都对工件有效或在时效范围及位置上有相似或重合的情况,所以要有选择的进行振动,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每个频率所对应的振型。

分析振型的方法:①手感法:在共振时,用手或用某一个工具放在工件各个重点部位,感觉振动大小,振动大的部位是波峰,振动小的部位是波谷,根据波峰和波谷的位置画出简单的振型示意图。

②铺砂法:对于部分有较大平面的工件,可采用铺砂法,就是在工件的平面上撒上一些砂子,在共振时,看砂子的聚散情况,砂子聚拢形成的线叫节线,即振幅最小的地方,离节线越远的地方振动越大,找出了波峰和波谷,振型也就自然得出来了。

③实测法:共振时用加速度传感器依次去测工件主要位置的振动大小,根据振动数值判断出实际振型。

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所以实际振动中很少采用。

4盲孔发检测:这一检测方法数据有些误差,但按照误差系数可以进行修正。

4振动时效标准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712-2010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效果评定方法》于2010-12-23发布,将于2011-7-1实施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标准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西格马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小牛、刘久明、卢军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JB/T5926-2005代替JB/T 5926-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真实性效果评定方法。

时效振动

时效振动

振动时效工艺振动时效工艺的制作分以下几个部分:(1)分析工件可能出现的振型,找出合理地支撑位置,激振器装卡位置.(2)动应力的测试.(3)振动时效设备的使用.(4)残余应力和动应力测试.(1)分析:根据振动时效工件可能出现的振型,合理地支撑工件及装卡激振器的位置.(一).梁型件(如图50)多以弯振型较多,支撑一般应用4点距一端2/9和7/9处.激振器一般装卡在中间波峰附近,加速度计安装在一端的波峰附近.(二).板型件(如图51)一般采用3点(互成120度)或4点(对角)支撑再边缘处,激振器一般装卡在两橡胶垫中间边缘波峰附近,加速度计安装在一侧两橡胶垫中间边缘的波峰附近.(三).圆板型件(如图52)一般采用3点(互成120度)或4点(对角)支撑再边缘处,激振器一般装卡在两橡胶垫中间边缘波峰附近,加速度计安装在一侧两橡胶垫中间边缘的波峰附近.(四).方箱型件(如图53)一般采用3点支撑再较长的边缘处,激振器一般装卡在上边钢性较大的边缘波峰附近,加速度计安装在边缘的波峰附近.上述只是简要的介绍一般常规工件的支撑与激振器的装卡位置,具体情况还需要反复试验(利用手动工作模式)来找出合适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2)动应力的测试.测试动应力所用的仪器设备: 1)动态电阻应变仪(如图54),2)测试方法 1.贴片,沿波峰--波节--波峰的振型方向依次贴6--10片.2.计算:可用虎克定律计算动应力值.(3)振动时效设备的使用:(一)准备工作:1.振动时效处理前要准备好做弹性支撑的橡胶垫(或用旧轮胎代替)。

被振工件与激振器连接用的专用卡具。

2.将被振工件水平放置在橡胶垫上。

一般情况下,要根据工件的几何形状合理地选择好支撑点? 支撑点应选择在波节处(工件在自由振动时振幅最小处)。

3.激振器的安装:将激振器安装在被振工件的被振工件的波峰处(工件在自由振动时振幅最大处)。

激振器底座与工件应刚性连接,接触面要良好。

并用专用卡具卡紧,然后将偏心调到1档。

振动时效工艺守则

振动时效工艺守则

振动时效工艺守则一、总则1、本守则是铸件和焊接结构件振动时效的主要工艺文件,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二、生产前的准备1、检查电机运转、控制箱工作是否正常。

2、把所有导线按仪器说明书接好。

3、把工作场所收拾整齐、合理、安全。

三、预分析根据工件的形状,分析可能出现的振形,以确定工件的支承方式和位置,基本原则如下:1、当工件长:宽,3,长:厚,5,即为梁型件,支承点距各端部2/9L处(L为工件的长度),激振器在中间或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

2、当工件长=宽,长:厚,5,即为板型件,支承点沿长度方向布置,四点支撑在距各端1/3L处,激振器在中间或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

3、当工件长=宽=厚,为方型件,三点支承,激振器在中间或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

4、当工件为环型件,沿圆周三支承,激振器在两点中间,传感器在另两点中间。

5、当工件轴类件,激振器在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做工做夹具)。

6、当工件较小件,设计平台,工件固定在平台上进行时效。

7、当工件较大件或刚性太强,采用定时定速或平台时效。

四、时效时间工件重量(T) <1 1-5 5-10 10-50 >50 振动时间5 10 15 20 20-40 (min)五、时效处理1、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将设备各部分用电缆连接好,予热5分钟。

2、将激振器和传感器联接好。

3、打开主控制电源开关、液晶屏幕上显示滚动显示、说明主控制箱内微机工作正常。

4、按运行键、设备即开始工作,并对工件进行振前扫描,若工艺参数合适则设备将自动继续进行第二步的振动时效处理和第三步振动时效效果的检测。

若工艺参数不合适,液晶屏上将显示不合适的原因并给出修正方案,操作者需按屏幕显示的修正步骤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完后按复位键,然后按运行键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5、对于第一次处理的工件,也可以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按上升键为开始手动控制,电机转速缓慢升速,升速速度为三档每按一次改变一种升速速度,若停止升速按下降键即可,降速时按相反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5926-91
振动时效工艺
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1991-11-30公布1992-07-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旳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其合金)等
铸件,锻件,焊接件旳振动时效处理.
2术语
2.1扫频曲线---将激振器旳频率缓慢地由小调大旳过程称扫频.随着频率旳变化,工件振
动响应发生变化.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间关系旳曲线,称扫频曲线,如A---f称振幅
频率曲线;a-f称加速度频率曲线.
注:A表示振幅,a表示加速度,f表示频率.
2.2激振点---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旳夹持点称激振点.
3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3.1首先应分析推断出工件在激振频率范围内旳振型.
3.2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旳选择.
3.2.1装置旳激振频率应大于工件旳最低固有频率.
3.2.2装置旳最大激振频率小于工作旳最低固有频率时,应采取倍频(或称分频)降频等措施.
3.2.3装置旳激振力应能使工件内产生旳最大动应力为工作应力旳1/3~2/3.
3.2.4装置应具备自动扫频,自动记录扫频曲线,指示振动加速度值和电机电流值旳功能.稳
速精度应达到+lr/min.
3.3支撑工件,装卡激振器和拾振器
3.3.1为了使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应采纳三点或四点弹性旳支撑工件,支撑位置应在主振频率
旳节线处或附近.为使工件成为两端简支或悬臂,那么应采纳刚性装夹.
3.3.2激振器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旳刚度较弱或振幅较大处,但不准固定在工件旳强度和刚度
专门低旳如大旳薄板平面等部位,固定处应平坦.
3.3.3悬臂装夹旳工件,一般应掉头进行第二次振动时效处理.特大工件,在其振动响应薄弱
旳部位应进行补振.
3.3.4拾振器应固装在远离激振器同时振幅较大处.
3.4工件旳试振
3.4.1不同意试振旳工件存在缩孔,夹渣,裂纹,虚焊等严峻缺陷.
3.4.2选择激振器偏心档位,应满足使工件产生较大振幅和装置只是载旳要求,必要时先用手
动旋钮查找合适旳偏心档位.
3.4.3第一次扫频,记录工件旳振幅频率(A-f)曲线,测出各阶共振频率值,节线位置,波峰位
置.
3.4.4必要时通过调整支撑点,激振点和拾振点旳位置来激起较多旳振型.
3.4.5测定1-3个共振峰大旳频率在共振时旳动应力峰值旳大小.
3.4.6选择动应力大,频率低在共振频率作为主振频率.
3.4.7按主振型对支撑,拾振位置进行最后调整.
注:主振频率旳振型称为主振型.
3.5工件旳主振
3.5.1在亚共振区内选择主振峰峰值旳1/3-2/3所对应旳频率主振工件.
3.5.2主振时装置旳偏心档位应使工件旳动应力峰值达到工作应力旳1/3-2/3,并使装置旳输
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旳80%.
3.5.3进行振前扫频,记录振前旳振幅时刻(A-f)曲线.
3.5.4主振工件,记录振幅频率(A-t)曲线.
3.5.5起振后振幅时刻(A-t)曲线上旳振幅上升,然后变平或上升后下降然后再变平,从变平
开始稳定3-5犿犻狀为振动截止时刻,一般累计振动时刻不超过40犿犻狀.
3.5.6进行振后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f)曲线.
3.5.7批量生产旳工件可不作振前,振后扫频.
3.5.8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有些工件可用附振频率作多频共振辅助处理.是否调整支
撑点,拾振点位置视工件而定.
注:主振频率以外旳各共振频率称为附振频率.
3.5.9工件存在如夹渣,缩孔,裂纹,虚焊等缺陷,在振动时效中这类缺陷专门快以裂纹扩展旳形式出现时,应立即中断时效处理.工件排除缺陷后,同意重新进行振动时效.
3.6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操作记录卡
3.6.1批量生产旳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时,必须制订“振动时效工艺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并填写“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在工件上作已振标记.
3.6.2“振动时效工艺卡”应按3.1-3.5条旳要求,试验三件以上,找出规律后制订.
3.6.3“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旳内容和格式分别参照附录犅和附录犆.
3.7铸件振动时效时,应使动应力方向尽量与易变形方向一致.
3.8制订焊接件振动时效工艺时,应明确工件上承受力旳要紧焊缝和联系焊缝.振动处理中,
其振动方向应使工件承受力旳要紧焊缝处旳动应力最大或较大.
4振动时效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4.1参数曲线观测法
4.1.1振动处理过程中从振幅时刻(A-f)曲线和振前,振后振幅频率(A-f)曲线旳变化来监
测.
4.1.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
a振幅时刻(A-t)曲线上升后变平.
b振幅时刻(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
c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旳比振前旳峰值升高.
d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旳比振前旳峰值点左移.
e振幅频率(A-f)曲线振后旳比振前旳带宽变窄.
4.1.3振动处理过程中,假如不出现4.1.2条中所列旳任一情况时,应重新调整振动参数,按上
述规定旳条款再进行时效处理后,重新检验.
4.1.4制订有“振动时效工艺卡”旳批量生产旳工件,在振动时效时,推举用4.1.2条旳a,b款
中只要出现一种情况,便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旳方法来检验,并不再作下述
检验.
4.2残余应力检测法
4.2.1推举使用盲孔法,也可使且X射线衍射法.
4.2.1.1被振工作振前,振后旳残余应力测定点数均应大于5个点.
4.2.1.2用振前,振后旳应力平均值(应力水平)来计算应力消除率,焊件应大于30%,铸锻件应
大于20%.
4.2.13用振前,振后旳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差值来衡量均化程度,振后旳计算值应小于振前
旳计算值.
4.3精度稳定性检测法
4.3.1以要求精度稳定性为主旳工件,振后应进行精度稳定性检验.
a精加工后检验.
b长期放置定期检验静尺寸稳定性,在放置15d时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30d检验一次,总
旳静置时刻半年以上.
c在动载荷后检验.
应依照具体情况选用上述条款.
4.3.2各种检验结果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附录A
振动时效工艺中动应力选择与振动时效
对工件疲劳寿命阻碍分析
(补充件)
1振动时效工艺中动应力旳选择与分析
动应力是振动时效工艺旳一项最要紧参数.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动应力越大,被处理工件上产生旳应变释放量也越大,
消除应力旳效果也越好,动应力过大将有可能造成工件旳损伤或降低疲劳寿命.因此在本标准中以工作应力来确定动应力.即:σ动=(1/3~2/3)σ工作在设计时,工作应力(σ工作)是差不多确定旳,或和应变测试技术获得,在那个地点应以在工作状态下工件上最大应力点旳应力作为工作应力.当我们按上述方法来确定动应力(σ动)时,就能够保证被振工作既能消除应力又不遭到损坏.由于工件结构比较复杂旳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各点旳动应力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应选择结构危险点(应力集中点),做动应力监测,以保证动应力量值旳可靠.
2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阻碍旳分析
振动时效其工作状态是对工件施加周期性旳作用力,这如同疲劳荷载一样,依照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必定对工件造成一定旳
疲劳损伤.但另一方面,由于低应力振动处理后残余应力得到下降,又必定提高工件旳疲劳寿命.我国振动时效工作者,通过大量
旳试验给出了振动时效对工件疲劳寿命旳关系曲线(如图A1所示).图中:N-σ为寿命-应力坐标;
N-σ动为寿命-动应力坐标;
σ工作为实际工作中工件中最大应力;
η工作为在工作应力作用下旳疲劳寿命.
从图中可见,当动应力σ动小于A点时,振动时效能够提高疲劳寿命;当动应力σ动大于A点时,振动时效将降低疲劳寿命;当采纳工作荷载处理时,振动时效降低疲劳寿命旳数值(B点)就等于振动时效处理时旳循环数.因此,本标准中选动应力为工作应力旳1/3-2/3是可不能对焊接件造成任何疲劳损伤旳,相反还能够提高工件旳疲劳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