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

实验名称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实验者于钰
同组者夏铭实验时间 3.2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目的: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
实验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联或并联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结论: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
接
实验者简习文
同组者范盛实验时间 3.26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小灯泡、导线
实验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步骤1、用并联的两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
2、用串联的两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
3、比较两种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结论:小灯泡在电池串联的电路中更亮一些。
+
-
+
-
串联的两节电池
+
-
+
-
串联的两节电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班级。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进度星期日期1 种子的萌发分组第一周 3.42 凤仙花开花了分组第三周 3.163 果实和种子分组第三周 3.184 点亮小灯泡分组第六周 4.85 简易电路分组第七周 4.136 电路出故障了分组第七周 4.157 导体和绝缘体分组第九周 4.298 做个小开关分组第十周 5.69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分组第十三周 5.2510 观察矿物分组第十三周 5.27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
年月日项目:种子的萌发实验目的: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实验原理: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内容: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实验器材: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实验过程: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
优质的种子也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其中包括了各个课题的实验类型、进度以及日期等详细信息。
在种子的萌发实验中,我们旨在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和适宜的条件,同时了解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种子(如绿豆和黄豆)40粒,并准备了4个有盖的罐头、小勺、餐巾纸和标签等实验器材。
具体实验过程包括将绿豆放入不同环境中观察其萌发情况,如室温、低温、湿润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

5别的条件不变,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实验现象:小车运动的快慢不同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车载重物()运动越慢
小车运动的路面()运动越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纸蝙蝠(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实验现象:手受到桌面一个力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 )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模拟昼夜的形成
(4)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明亮的一面,一会在黑暗的一面.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重力方向是( )的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感受摩擦力(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实验目的摩擦源自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先让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温度计的秘密(必做)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组装的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试验方法:1、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
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讨论: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做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4、学生汇报讨论。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实验记录单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必做)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试验方法: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
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
如果能找到壁很薄的气球,光靠手掌提供的热量(双手握瓶),也能使气球竖立起来。
实验记录单3、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必做)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垫圈最好是铜的,直径要大一些。
2.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记录单4、认识岩石(选做)实验名称:采集、观察岩石实验目的: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放大镜实验步骤:1.请你到旷野、山区或海岸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种类的岩石。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doc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篇一: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实验记录单石横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年级()班篇二: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四: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五: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六: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1.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
2.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3.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4.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
5.用手指分别蘸取少量潮湿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2.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观察凤仙花的结构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镊子、凤仙花的花朵
实验步骤
1.使用镊子,小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个部分。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
2.解剖下来的花的各个部分要分类摆放,并标注每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各类岩石、标本盒、标签
实验步骤
1.清理:将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水分,放在阴凉、通风处彻底风干。
2.编号:将岩石和矿物分别编号。
3.识别: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电池、两个小灯泡和小灯座、两个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画出小组设计的电路图,说出电池(房间电源)、两个小灯泡(两盏电灯)、两个开关各在什么位置?怎样组成一个电路?
2.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3.检测电路。检查电流能否顺利通过小灯泡,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是否有使电源短路的错误连接。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第2课植物的根【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
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植物的叶【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实验步骤】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
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植物的茎【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实验步骤】1、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一:压缩空气实验姓名。
科目。
班级:所需仪器:注射器一个,橡皮一个。
实验过程及步骤:1.将注射器的活塞抽出一段,用橡皮将注射器的口堵上,压缩注射器的活塞。
2.观察现象。
压缩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变小,放开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实验结果:压缩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变小,放开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讨论: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得出结论:空气可以压缩。
压缩时空气体积变小,放时,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教师评语:实验二:化冰及沸腾试验姓名。
科目。
班级:所需仪器:铁架台1个、三角支架1个、石棉网1个、温度计1个、烧杯1个(盛水)、酒精灯1个、火柴1盒、细线1根。
实验过程及步骤:1.组装仪器: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支架上,烧杯中装上冰块。
将三角支架放在铁架台上,将装上冰块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将温度计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梁上,使下面的玻璃泡插到冰块中。
2.实验:将酒精灯点燃放在三脚架的下面给冰块加热。
实验结果:冰慢慢的化成水,在冰还没有完全溶化时,温度计的度数为℃,当冰完全溶化时,温度计的度数开始上升。
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度数为100℃。
继续加热,水会减少。
讨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水沸腾时变成水蒸气。
教师评语:实验三:水的蒸发吸热实验姓名。
科目。
班级:所需仪器:温度计两个,烧杯一个(盛水)。
实验过程及步骤:1.实验:将其中一只温度计的玻璃球在水中蘸一下,将两只温度计放在一起。
2.观察现象: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蘸水的温度计的度数下降。
讨论:这是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带走热量。
教师评语:烧瓶放在烧杯旁边。
2、实验: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圆底烧瓶加热。
3、观察现象:仔细观察圆底烧瓶内的变化。
4、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圆底烧瓶内出现了水珠,类似于雨滴。
5、讨论这是说明什么。
6、得出结论:水蒸气在遇到冷凝结核时会凝结成水滴,类似于雨滴形成的过程。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实际应 用
弹簧秤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 橡皮筋、木块、一小段铁丝、铁钉、钩码 1. 用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2. 铁丝固定在木块的一端,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一端的铁钉上。 3. 在木块上用笔画出刻度。 自然状态时标出 0 刻度的位置, 然后用测力计测 已知重力的钩码,标出刻度。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就做成了。
气球的反冲实验 P174 气球、铁丝、塑料管、细线。 1、选择适当的位置拉上铁丝。 2、将塑料管套在气球出口处,用细线扎紧。 3、用细铁丝做两个挂钩,一端固定在塑料管上,另一端挂 在铁丝上。 4、把气球吹足气,然后松手,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 松手后气球开始滑动,方向与空气喷出的方向相反。 气球依靠气体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铁丝要尽量拉直;气球不宜吹得太大。 喷气式飞机,火箭。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压缩空气的实验 注射器、橡皮
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5、反复做 3 至 4 次。 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手压活塞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 汽车内胎、充气蹦蹦床。
2、木板倾斜的角度相同。
在荒山上植树、种草,绿化荒山。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 橡皮筋、木块、一小段铁丝、铁钉、钩码 1. 用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2. 铁丝固定在木块的一端,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一端的铁钉上。 3. 在木块上用笔画出刻度。 自然状态时标出 0 刻度的位置, 然后用测力计测 已知重力的钩码,标出刻度。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就做成了。
四年级下册科学1、1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四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1、1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实验器材
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实验过程
(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结论: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种子名称
颜色
大小
形状
蚕豆
青绿色或棕褐色
1.2~1.5厘米
肾形
玉米
花生浅红色、淡褐色
0.5~1厘米
椭圆形玉米ຫໍສະໝຸດ 黄、白、黑、紫色1.3~1.8厘米
柱形
绿豆
淡绿色或黄褐色
2.5~4毫米
短圆柱形
红豆
暗红色或赤红色
5~6毫米
长圆柱形
凤仙花
黑褐色
1毫米左右
球形
葵花子
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
0.5~2.5厘米
长水滴形
南瓜子
黄白色
1.2~2厘米
四年级下册科学3、5比较岩石、沙和黏土-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厚川班级四年级姓名时间
实验名称3、5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明确岩石、沙和黏土各有自己的特点。
实验器材岩石颗粒,沙子颗粒、黏土颗粒、白纸、放大镜、记录表。
实验过程1、将岩石颗粒,沙子颗粒、黏土颗粒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2、分别闻一闻三种颗粒的味道。
3、分别捻一捻三种颗粒,感受三种物质的不同。
4、用水将沙和黏土团成小球,并观察随着水分的减少,沙和
黏土的散落程度。
5、将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
1、岩石是红褐色的,沙是棕色的,黏土是土黄色的。
2、岩石的颗粒较大,沙的颗粒中等,黏土的颗粒最小。
3、岩石和沙没有明显的气味,黏士有泥士的气味。
四年级下册科学2、7做个小开关-实验报告单

3、把橡皮回形针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看看它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我们在设计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当使用回形针这种导体材料时,制作的小开关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当使用橡皮这种绝缘体材料时,制作的小开关不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结论:我们在设计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绝缘体材料,还需要使用导体材料,导体负责接通电路,绝缘体负责断开电路。
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厚川班级四年级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2、7做个小开关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橡皮、图钉和回形针。
实验过程
1、把回形针伸开放在橡皮上,用笔在伸开的回形针两端各描一个点作为标记。
2、先把一枚图钉固定在橡皮的一个描点上,再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固定在橡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科学实验报告单(2)
科学实验报告单(3)
科学实验报告单(4)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时间;2017年5月16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5、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实验现象;1、试管口部有水珠2、燃烧后剩下白色粉末物质
3、纸上有油迹
4、变蓝
实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很多,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