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精品课件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2.陈胜吴广起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起义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
(治安)


中央集权
一、秦朝的统一
【想一想】观察下图思考:相对于分封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郡县制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一、秦朝的统一
分封制
官员 产生
世卿世禄制
与中央 关系
地方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
与中央 关系
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俸禄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
肉 刑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 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 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求仙问药 外 出 巡 游 封 禅
修建秦长城
二、秦朝的暴政
2.焚书坑儒
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 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 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 《书》等诸子百家语,在 30 天内 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 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 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 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 名的“焚书坑儒”。
材料一:刘邦进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材料二:(项羽引兵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 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课件(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课件(人教版)
C、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学思之窗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 ⊙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不同意。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内部可发挥双 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主,造 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固然 可以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思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 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多有 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 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 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 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 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胡惟庸专权
原因: 相权威胁皇权 诛杀胡惟庸 措施: 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空前)加强
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 机会,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 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 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 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 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内阁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从洪武十七年(1384)9月14日 ①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到21日,8天内他收到的文件有1666件,计 ②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3991 件事情。他平均每天要看到 200多份文件, 处理 400 多件事情。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吴晗论明史》 材料二: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47张PPT)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47张PPT)

3.阅读图片,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 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幅画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认识?
提示:认识:漫画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发扬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解读 1.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史上的作用。 2.从时空观念出发,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人民 政权所产生的深远意义。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时空坐标
教材 细研
素养奠基
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背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 1912 年 1 月 1 日,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建立。 (2)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3)性质:是以 人民代表大会 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 形式。
(4)作用: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 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②2013 年 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 化改革的总目标。
③2019 年 10 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最大优势。
1.阅读教材P14“历史纵横”和P15“思考点”,思考:民国 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1第3课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1第3课ppt课件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相权一分为三)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完整版PPT课件
2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宋朝:
1、措施: ⑴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2、影响: 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完整版PPT课件
22
4)元朝: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1、唐中期:设置藩镇:节度使具有较大的权力 2、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完整版PPT课件
7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
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
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
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 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
安 禄 山
胡人担任节度使。
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
兵反唐创造了机会。
完整版PPT课件
8
唐朝藩镇图
完整版PPT课件
在唐后期
150年里,
河北三镇的
57个节度使
中,真正由
朝廷任命的
只有4人。
内地许多节
度使也效法,
各占一方,
唐朝统一局
面破坏,形
成了“藩镇
割据”的局
面。
9
3)北宋初年:进一步加强
1、背景: 唐中期以来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⑴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⑵隋唐: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分工与职权 ▪ ①中书、门下、尚书(决策、审议、执行) ▪ ②尚书省: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6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68张PPT)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
对内:政治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经济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对外:大量举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致使阶级矛盾尖锐。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3: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 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土地革命
(四):“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内容:① 武装斗争;② 土地革命;③ 根据地建设。
1、土地革命: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影响: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 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 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 于色”。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国内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际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1: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 哭哭啼啼,真凄凄惨惨; 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 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材料2: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以 中国的银行、矿山、税收、国库券、期货等为担保。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概况:
① 时间: 1927年8月1日 ② 领导: 朱德来贺叶挺
③ 结果: 起义成功,后期北伐失 败,兵分两路。
3、影响:
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一大已提出过)。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7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7张ppt)
1913愕然”,布置暗杀活动的人“穷究”为国务总 理赵秉钧。“宋案”真相公布,全国哗然。
宋教仁死后,袁世凯说:“国民党又少了一个讲道理的人。” 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 宋教仁组织国民党和内阁,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课程导入
黄龙旗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五星旗
谈谈旗帜所属政权?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概念解析
民众
选举
就现代民主政治而言,共和是在自由、平等、民主 和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基础上的共和,在法治国家就表 现为宪政,所以也称之为“宪政共和”。
1916年1月1日,正式登上 帝位
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 在唾骂中死去
1915年9月,梁启超发表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12月,李烈钧策动反袁
1915年12月25日,云南独立, 蔡锷组织讨袁的“护国军” (护国战争)
1916年1月27日,贵州独立
长而由自己代理。
——《中国近代史》李侃 李时岳等
材料二 从1912年12月到1913年2月,第一届国会选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宋教仁 等全力投入竞选,结果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了压倒多数的席位。
————《中国近代史》李侃 李时岳等
袁世凯说:“以暴动的手段夺取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来争 取政权,却厉害的多了。”
(2)二次革命
“宋案”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孙 中山意识到“非去袁不可”,袁世凯同 时准备武力镇压革命派,满足自己的 权力欲望。袁世凯通过“善后大借款” 准备发动反革命内战。国民党人被迫 应战,最终失败。“二次革命”是辛亥 革命最后一站。“二次革命”失败,标 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最后失败了。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60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60张)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②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_行__政__、__立__法__、__司__法__三__权__分__立__的政 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_内__阁__制__,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统颁布命令 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③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_第__一__部__具__有__资__产__阶__级__共__和__国__宪 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_反__对__君__主__专__制__制__度__的进步意义。
(4)恢复和发展。 ①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1982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②表现:改进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 _差__额__选__举__;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固定任期,每届5年;赋予省级地方人 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等。
思考:(1)史料一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三个结合”。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或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_________性质
【点拨】据史料信息“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进行归纳即可。
一、“三三制”的含义、性质与意义
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在唐后期150年 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 度使中,真正由朝廷 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 许多节度使也效法藩 镇,各占一方,唐朝 统一局面破坏,形成 了“藩镇割据”的局 面。
藩镇割据现象的 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中央集权 与地方分权之争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郡国二制并行与“推恩令” 2、唐中后期:“藩镇割据”
⑴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⑵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 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总特征: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学习延伸
巩固提高
本课测评
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 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 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 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②唐朝时为加强皇权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三省的 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③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 官行使宰相权力。为制约宰相,后又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推恩令”和“酎金夺爵” ——瓦解王国
汉 武 帝
设置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 州郡,各置刺史一 人,刺史位卑权重,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 行“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 领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结果, 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后来,汉武帝又以“酎金” 借口,削夺106个列侯爵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3课从汉至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3课从汉至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1/8/27
17
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VS地方)
郡县制 郡国并行
推恩令
加强
削弱 加强
节度使(藩镇割据)
削弱
权归中央(文官知州,通判监督) 加强
行省制(宣慰司)
加强
强趋 ,势 地: 方中 权央 力权 不力 断不 削断 弱加
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VS相权)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加强君权 威胁君权
汉初:郡国并行制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说一说皇帝的烦恼是什么?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VS相权)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VS相权) 藩为“保卫”之意,“镇”指军镇; (中央与地方)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趋势:相权不断被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中 太央祖(集问权 :2的 “)发 天展 下( 自结中 唐央果VS地:方)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汉武帝:内外朝制度 加强君权 (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三省六部制 加强君权 材料中赵普认为唐以来战争不断的原因是什么?他建议宋太祖从那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VS相权)
(2)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完美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完美版)

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
地”。
------《元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
①历史原因:吸取唐朝实行节度使导致权力的分散国家动乱、北宋过分集权 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③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元朝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置
五代建立者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xù ,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共性何在? 对北宋统治者在治国方略上又有何影响?
北宋地方分权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炭,其故何也?”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2、酎( zhòu )金夺爵
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
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
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高中历史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高中历史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三、评价列宁
1、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
创历史新纪元; 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1家91与7.革11.命7,》列宁宣布苏维埃 ——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国权家成学立说
2、实践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详见必修一P127)
十月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1917.11.7,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中国民主革命道路与十月 革命有何不同?主要原因?
,撰写文章,指出:
A、战争的性质:
B、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内首先取得胜利。意义: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
发展,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如何理解二月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伟大的创举!1920年 的“星期六义务劳 动”,他和军事学院 的学生们一切打扫克 里姆林宫广场。
在红场参加群众大会。号召大家都去与叛军做斗争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 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缔造者 ------列宁
(1870-1924)
课标要求: ⑴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⑵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中、年学轻时的代反的叛列者宁(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精美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精美课件
行政类公文使用隶书。
根据材料概括秦朝采取哪些措施管理国家?有何作用?
学习目标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制度的创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皇帝
中央
中 军事 央 太尉
政务
丞相
监察 集 御史 权
郡 郡守、郡尉、监御史
行政 军事 监察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县令 地方具体政务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理解秦的统一顺应了时代潮流。 2.概述秦从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举措,理解“统一” 与“大一统”的区别,感受秦的国家管理智慧,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 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3.列举秦暴政的史实,认识秦崩溃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国家兴亡的启示。
3.刘邦大兴公土元木前、20徭7年役,及率赋兵税进繁入重咸、阳刑,法秦严王苛投、降焚,书坑儒 秦朝暴灭政亡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生产力
小试牛刀
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 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乱频繁 B.征发繁重 C.刑罚严苛 D.大兴土木
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例如, 新中国成立初,在经济、科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把有限资源集中起来,成功研制 “两弹一星”,促成新中国高科技的宏大工程。为应对严峻的新冠疫情,3.4万平 米1000多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3.4万平米的雷神山医院18天建成,为 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有力保障。而秦始皇却调动广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兴 土木、征发徭役,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二世而亡。
简 东成户人士五夫, “上计”是郡太守与县令必须向朝廷 律令是法律的基本表现 妻大女子为沙, 汇报一年间治理郡县情况的行政制度, 形式,创始于秦。而 子小女子泽若, 其内容为郡县一年中的租赋﹑刑狱﹑ “金布律”是指关于货 子小女子伤。 选举、垦田、灾情等情况。秦朝统一 币、财物方面的法律。 文字后,要求诏令类公文使用篆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C )
▪ A.西周
▪ B.秦朝
▪ C.汉朝
▪ D.唐朝
-
15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1、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2、措施: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
16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决策机构
皇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尚 侍常 书 令 中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刑工 部部
3、特点 4、影响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这种制度。
-
19
3)宋朝:
1、措施: ⑴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
20
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
皇帝
(总揽大权)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1
概念总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皇权

相权
制 主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
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
地方
-
中 央 集 权2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相权一分为三)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
2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宋朝:
1、措施: ⑴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2、影响: 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
22
4)元朝: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九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演变过程:
⑴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⑵隋唐: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分工与职权 ▪ ①中书、门下、尚书(决策、审议、执行) ▪ ②尚书省: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
18
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草拟)
门下省 (审核)

户礼


部部

尚书省 (执行)
-
7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
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
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
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

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 胡人担任节度使。
禄 山
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
兵反唐创造了机会。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中 权央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与与 相地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权 此
方 争
消权
彼不
长断
-
3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趋势:削弱)
原因: 汉初郡国并行,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 措施: “推恩令” 影响: 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
4
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 行的制度。刘邦分封同姓王, 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 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 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 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 辖的土地面积。
皇权 不断
北宋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加强
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元朝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
24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度 概念: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标准: 品行 主要科目: 孝、廉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概念: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3:评价: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影响深远。
-
11
元代的行省
-
12
想一想 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
分封制(奴隶社会)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
封建社会
-
13
中央集权的演进
汉至元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 西 1.郡国二制并行; 汉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唐 朝 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
皇帝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
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
理万机”。(《元史》)
-
23
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特点
两汉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 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相权 不断
从魏晋
削弱
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到隋唐
-
8
唐朝藩镇图
-
在唐后期
150年里,
河北三镇的
57个节度使
中,真正由
朝廷任命的
只有4人。
内地许多节
度使也效法,
各占一方,
唐朝统一局
面破坏,形
成了“藩镇
割据”的局
面。
9
3)北宋初年:进一步加强
1、背景: 唐中期以来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军:收__精_兵___
“杯酒释兵权” 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2、措施
标准: 门第 评价: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
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3、隋唐宋元: 科举制
演变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
标准: 才学
方法: 分科考试 影响:
政:削__实_权___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经:控__财_权___ 中央掌控地方财权
3、评价
利: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

-
10
弱的祸根。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机构设置: 中央:中书省(河北、山东、山西) 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偏远地区:宣慰司 2:行省权力: 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北 1.收兵权,编禁军; 宋 2.派文官做地方长官,设通判;
3.中央控制地方财政
元 1.实行行省制度; 朝 2.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3.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
演变特点 地方权力 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 不断加强
14
▪ 9.(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是一幅古
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
汉初汉高祖大封同姓诸侯王最终导致汉朝历史上一次 规模巨大的叛乱,叫什么?王国问题到什么时候得到解决?
-
5
“推恩令” 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
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 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由郡守统辖。
结果:王国越分越小, 力量削弱。
汉 武


-彻
6
2)唐朝:(趋势:削弱)
1、唐中期:设置藩镇:节度使具有较大的权力 2、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