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3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3课 随堂练习
第一单元第三课一、选择题1.(2018·临沂高一期末)“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
”这一“退步”是指(A) A.郡国并行B.建立中朝C.设置刺史D.颁“推恩令”[解析]B、C、D三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是历史的“退步”。
所以答案为A项。
2.(2018·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处的文字应该是(A)A.中书B.尚书C.门下D.行省[解析]由材料信息“宰相之府”可排除D项,由“临百司、统万机”“其事权不可不专”可知该机构权力很大,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应为元朝时所设的中书省。
3.(2018·聊城高一联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据此可知,元行省(D)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解析]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节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元行省尽管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
材料不是强调行省的权力,而是强调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
4.(2018·珠海高一联考)《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
这说明察举制(C)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解析]根据“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可知强调标准就是“有实行”,方法是“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没有详细的程序,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官员的空缺,故B项错误;由“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可知其具有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推荐人才、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及答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是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所学习的内容,那么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1.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
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相符的是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2. 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4.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7.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8.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9.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测试题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组1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4.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5.“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6.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7.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8.《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
高一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三课练习-PPT课件
2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 “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 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居信(伸),一 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 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 Evaluation only. 者 要 ( ) ted with 3.5 Client Profile A . Aspose.Slides 大 力 发 展 经for 济.NET , 改 善 人 民 生 活 5.2 2019-2019 B .Copyright 注意防治 结 合 , Aspose 消 灭 传Pty 染 Ltd. 病原。 C . 削 弱 王 国 势 力 ,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3、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设立了一个新的职务, 当时全国共计 13人出任这一职务,负责全国 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的监察工作。这一职务是 ( )
• A.御史大夫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 B.刺史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 C. 门下省给事中 • D.通判
三司使 中书门下 枢密院 御史台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10、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 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管家事夷狄”, 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 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 1)对冗官冗兵的不满 2)对田园生活的赞 Evaluation only. 美3)对唐代治世的向往4)对北宋孱弱的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无奈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A.1)2) B.1)3) C.2)4) D.3)4)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3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
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2、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
这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 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B. 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C. 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 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3、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
尚书官位低微,但“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同时设中常侍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
光武帝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逐渐分割宰相权利B.加强中央集权C.完善政令执行程序D.加强君主专制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下列能够印证此观点的是( )A.秦代郡县制B.西汉中朝制C.唐代科举制D.元代行省制5、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仅是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论者意在说明( ) A. 皇权加强了 B. 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D.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6、唐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
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练习:第3课_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3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
(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导学号89910062()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
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答案:B2.(2016·太原五中高一期末)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导学号89910063() 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该法令是“推恩令”。
“推恩令”的推行,使得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B3.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这种状况导学号89910064()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削弱了中央集权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
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项。
答案:C4.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高中历史必修1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1.据研究者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12人、左丞相9人,其中非秦国人占到丞相总数的60%以上。
此材料可说明()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D.旧贵族势力严重削弱2.秦始皇赢政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有特殊的名号,独一无二。
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秦始皇功绩B.维护中央政府尊严C.体现皇权的至尊D.显示皇权来之不易3.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A.相互配合,相互牵制B.三权分立,相互制衡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D.相权空虚,中央集权4.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把“西南夷”纳入帝国版图。
这些举措(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保证了秦朝的长治久安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D.违背了人民意愿,导致秦朝迅速灭亡5.《韩非子》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A.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最高统治者称皇帝D.规定皇位世代传承6.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对夏、商、周的制度也有明显的继承,这主要体现在( )A.皇位世袭B.中央官制C.地方制度D.皇权至上7.秦灭六国后废止六国旧钱,通行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该措施有利于( )A.秦国最终完成统一B.彻底消灭六国C.加强经济交流联系D.抵御匈奴的进攻8.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存在约15年的时间。
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武将篡权B.苛法暴政C.外族入侵D.诸侯争霸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
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
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B.史事的真实性都需要考古的确证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实的重要手段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0.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制度时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3课_随堂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三课一、选择题1.(2018·临沂高一期末)“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
”这一“退步”是指(A)A.郡国并行B.建立中朝C.设置刺史D.颁“推恩令”[解析]B、C、D三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是历史的“退步”。
所以答案为A项。
2.(2018·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处的文字应该是(A) A.中书B.尚书C.门下D.行省[解析]由材料信息“宰相之府”可排除D项,由“临百司、统万机”“其事权不可不专”可知该机构权力很大,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应为元朝时所设的中书省。
3.(2018·聊城高一联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据此可知,元行省(D)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解析]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节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元行省尽管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
材料不是强调行省的权力,而是强调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
4.(2018·珠海高一联考)《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
这说明察举制(C) 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解析]根据“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可知强调标准就是“有实行”,方法是“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没有详细的程序,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官员的空缺,故B项错误;由“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可知其具有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推荐人才、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和第4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训练(含答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黄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2.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
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
”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
杨绾认为科举制 ( )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4.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知识性错误的一项是()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谈谈科举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6.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 )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7.元代废除尚书、门下省,以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关,其长官中书令一职,由皇太子亲任。
“惟皇太子立,必兼中书令”,中书令之下,才设丞相。
高一上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卷
高一上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卷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便于对权力进行约束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C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
”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顾问机构C.地方的自治机构D.中央的并列机构A5.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知州A6.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7.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
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
这一变化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C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D9.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练习
修一第3课练习1、“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B、尚书被中书取代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2、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设御史大夫。
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实力. 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3.(08高考)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
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4.(08高考)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5.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为三省六部制.重大事务由三省奏准皇帝后协同办理。
现在假设唐朝拟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三省”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工部 B。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C。
尚书→门下→中书→工部 D.门下→中书→尚书→工部6。
(08高考)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7。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8.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①②③B.①②④ C。
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测试题(含答案)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测试题(含答案)【知识点梳理】1.秦统一的条件?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④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⑤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秦统一的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策略: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朝的建立: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对边疆地区: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确立皇帝制度: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特点:皇权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管行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军事、无实权;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掌管奏章和图书典籍),三公均为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③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④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⑤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
⑥修建驰道、直道,颁行法律。
⑦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郡县制的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郡县制的意义?①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发展;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6.秦暴政的表现?①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②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③刑法严苛。
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
④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7.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巩固提升】1.秦朝通过战争征服的地方,如“河南地”、五岭等,人心不稳,与中原文化差异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三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
(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B)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
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2.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六年(前127~前123年),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元鼎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16~前87年)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注:元朔、元鼎、后元均为汉武帝年号)。
武帝此举根本目的是(A)
A.加强中央集权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王国的实力,实行“推恩令”,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3.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这种状况(C)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
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项。
4.(2018·河南郑州一中高一期末)《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D)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解析]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排除A、B、C三项。
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
5.(2018·广州学业水平检测)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B)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识记能力。
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管决策、审议和执行。
6.(2018·东莞高一检测)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B)
A.提高行政效率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实现三权分立D.利于集思广益
[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7.(2018·苏州高一联考)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
”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B)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解析]北宋建立之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及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地方及相权进行了制约,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达到集权的目的,故选B项。
8.(2018·威海高一检测)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B)
A.决策权B.行政权
C.军政权D.财政权
[解析]国家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在宋朝,行政权由中书门下行使,故B项正确;在宋朝,军政权由枢密院掌管,故C项错误;在宋朝,财政权由三司掌控,故D项错误。
9.(2018·蚌埠高一联考)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
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C)
A.战场立功B.才学品德
C.门第出身D.皇亲国戚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是以门第出身为标准选拔官员的,所以C项符合题意。
10.(2018·延吉高一联考)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
A.品行和才学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
[解析]据“孝”“才学出众”“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可以判断出主要标准是品行和才学。
11.(2018·岳阳高一联考)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
”这一制度应是(D)
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解析]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C项。
12.(2018·武汉高一期末)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A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解析]察举制注重以才德选官,故A项表述正确;科举制考查的是儒家经典,忽视科技,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官,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