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学历史

合集下载

德国哥廷根大学主要学科专业详解

德国哥廷根大学主要学科专业详解

德国哥廷根大学主要学科专业详解哥廷根大学成立于1737年,是一所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专注于研究型教学。

该大学的特色在于其主题谱的丰富多样性,特别是在人文学科,其追求科学研究的优良设施,以及定义其形象的领域的卓越品质。

接下来将为您介绍该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本科课程农业科学美国研究(两门学科)古代文化古代东方研究(两门学科)古代东方研究:参考古代文化应用计算机科学阿拉伯语研究/伊斯兰研究(两个科目)古典和拜占庭世界考古学(两个科目)艺术史(两个科目)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生物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生物学(理学士)商业和人力资源教育商业信息系统商业研究中亚研究:参考土库学/土耳其研究和中亚研究(两个科目)化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化学(理学士)中文(文学士)计算机科学(文学士)(两门学科/教学专业)计算机科学:参考商科信息系统文化人类学/欧洲民族学(两门学科)东方亚洲科学/对外汉语东亚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士)(两门学科)东方亚洲研究/现代汉学东方亚洲研究/中文作为外语(两门学科)经济和社会史(两门学科)经济科学:参考商业研究经济科学:参考经济学经济科学:经济学(两门学科)经济学经济学(两门学科)埃及学和科普特(两门学科)英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英语语言学(两门学科)英语:参考美国研究(两科)民族学民族学(两科)民族学:参考文化人类学/欧洲民族学(两门学科)欧洲民族学:参考文化人类学/欧洲民族学(两门学科)民间研究:参考民族学民间研究:参考民族学(两门学科)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学法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法语/盖洛-浪漫研究(两门学科)性别研究(两门学科)地理(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地理地球科学德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德语语言学(两门学科)希腊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希腊语言学(两门学科)历史(两门学科)历史(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历史:参考经济和社会史(两门学科)印度学(专门研究印度的历史、习俗、制度、语言和文学等的学科)(两门学科)信息技术:参考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跨学科印度研究伊朗研究(两门学科)意大利/意大利研究(两门学科)法学研究:参考法律(两门学科)拉丁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拉丁语言学(两门学科)中世纪拉丁语言学和现代时代(两门学科)法律(两门学科)语言学(两门学科)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两门学科)材料科学(理学士)数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数学(理学士)现代印度研究(两门学科)分子生态系统科学(理学士)分子医学音乐学(两门学科)哲学(两门学科)哲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物理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物理学政治学(两门学科)政治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葡萄牙语/葡萄牙语研究(两门学科)史前史和早期历史(两门学科)新教宗教(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心理学宗教:指新教宗教(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宗教学(两门学科)浪漫语言学(两门学科)俄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斯堪的纳维亚研究(两门学科)斯拉夫语言学(文学士)(两门学科)社会科学社会学(文学士)社会学(两门学科)西班牙语(两门学科/教学专业)西班牙语/西班牙语言和文学(两门学科)体育(两门学科)体育(两门学科/教学专业)神学:参考新教神学(两门学科/教学专业)土耳其语/土耳其语研究(两门学科)价值观和规范(两门学科/教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农业科学(硕士学位)农业科学:参考可持续国际农业美国研究古代文化古代东方研究应用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阿拉伯研究/伊斯兰研究考古学,古典艺术史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和进化(理学硕士)生物:发育,神经和行为生物学(理学硕士)生物:分子生物学(理学硕士)生物: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硕士)业务和人力资源教育(教育硕士)商业信息系统商业信息系统:参考信息系统商业数学(理学硕士)商业研究:参考财务,会计和税务(理学硕士)商业研究:参考管理(理学硕士)商业研究:参考营销和渠道管理化学考古学和拜占庭艺术史公司管理比较文学计算机科学:参考商业信息系统作物保护文化人类学/欧洲民族学发育,神经和行为生物学(理学硕士)东亚研究/现代汉学东欧历史经济和社会历史经济科学:参考公司管理经济科学:参考财务,会计和税学经济科学:参考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参考市场营销和渠道管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参考国际经济学教育教育系统中的研究和发展教育埃及学和科普特学习英语语言学英语:参考美国研究马术研究民族学欧洲文化(双学位)欧洲民族学:参考文化人类学/欧洲民族学欧洲法律一体化财务,会计和税务乌戈尔族语言学森林科学和森林生态学法语/加洛-罗曼史研究:浪漫研究性别研究地理:资源分析和资源管理(理学硕士)地球科学(理学硕士)地球科学:参考水文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理学硕士)德语作为外语:跨文化德语研究/德语作为外语德语语言学希腊语言学高中教学专业:参考教育历史水文地质学和环境地球科学(理学硕士)印度学信息系统理学硕士)信息技术:参考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跨文化德国研究德国-中国(硕士/双学位)跨文化德语研究/德语作为外语跨文化神学国际经济学-双学位国际自然保护选择-双学位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系统伊朗研究意大利研究:浪漫研究拉丁语言学语言学市场营销和渠道管理数学(理学硕士)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研究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理学硕士)现代印度研究分子生物学(理学硕士)分子医学音乐学(理学硕士)神经科学(理学硕士)教育学:参考教育哲学物理学政治学(理学硕士)政治与经济学(教学专业)葡萄牙语研究:浪漫研究史前史和早期历史心理学(理学硕士)宗教研究资源分析和资源管理理学硕士)浪漫语言学斯堪的纳维亚研究斯拉夫语文学社会学西班牙语/西班牙语研究:浪漫研究体育科学可持续森林与自然管理(理学硕士)-双学位可持续国际农业(理学神学:跨文化神学热带和国际农业(理学硕士)看可持续国际农业(理学硕士)热带和国际林业土库学/土耳其研究(理学硕士)博士课程农业科学农业科学:哥廷根农业科学计划应用统计学和经验方法行为和认知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生物学:参考分子生物学催化可持续合成化学:促进可持续合成的催化发展,神经和行为生物学经济科学森林科学和森林生态学森林科学:参考木材生物学和木材技术历史:参考中世纪和早期现代研究综合神经感觉科学(神经科学)中世纪和早期现代研究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展分子医学神经科学社会科学神学木材生物学和木材技术。

欧洲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欧洲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但在当时新教与天主教的对垒中,各教派之间无休止的论争和宗教迫害,极大地损害了大学原有的"学术自由"。这一时期每一教派的大学都是不容"异端"的,宗教法庭、禁书目录、书籍检查制度更是使学者们噤若寒蝉。然而,这种高压或迫害又萌生了追求"学术自由"的种子。当长达150年的宗教纷争与战争无法确定新教或天主教"谁是胜利者",也无法重新实现宗教统一时,"宽容"便成为了时代的口号。人们开始懂得:只有"宽容"不同的声音,"真理"才能越辩越明。正是这种"宽容"精神,才又一次给大学带来了"思想自由"的空气,也正是在这种空气中,理性的启蒙才成为可能。
欧洲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大学兴起于11世纪西欧新兴商业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它是作为市民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学术组织。最初的"大学"与"行会"是同义词,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的原意就是"行会",是师生们仿照手工艺人行会的形式组成的教师或学生的行会。
从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过渡的最终完成以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为标志。1806年,拿破仑法国以武力征服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被迫走上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在"国兴科教"战略指引下,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临危受命,承担了创办柏林大学的重任,创造了著名的"柏林大学模式"。"柏林大学模式"的现代性在于,它彻底剔除了大学的宗教性,张扬了"科学、理性、自由"的精神。被誉为"现代大学之父"的洪堡,头一次明确地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原则"写进了章程。洪堡这样定义"科学"和"大学":"科学是某种还没有被完全发现、完全找到的东西,它取决于对真理和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上的不断反思",而"大学是对世界进行新解释,粉碎宗教迷信的世俗化中心,它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国家必须保护这种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

第五章 德国的高等教育及

第五章 德国的高等教育及

3.灾难期:1933年一1945年
(1)“领袖’’原则的建立 (2)民族社会主义大学教师联盟(NSDDB)和 民族社会主义大学生联盟(NSDStB) (3)对大学入学人数的限制 (4)对大学里犹太教师和学生的清洗
民族社会主义大学教师联盟
1935年7月建立纳粹大学教师联盟,纳粹大学 年 月建立纳粹大学教师联盟 月建立纳粹大学教师联盟, 教师联盟首先是对大学教师进行政治控制, 教师联盟首先是对大学教师进行政治控制,防 止他们发表反对纳粹党的言论, 止他们发表反对纳粹党的言论,并且将大学教 师的政治信仰作为他能否晋升的一个重要标准。 师的政治信仰作为他能否晋升的一个重要标准。 1938年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高校教师从属于大 年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高校教师从属于大 学教师联盟。 学教师联盟。
1349年,德意志境内的第1所大学 年 德意志境内的第 所大学 所大学——布拉格 布拉格 大学建立。 大学建立。 随后维也纳大学(1365年)、海德堡大学 随后维也纳大学 年 、海德堡大学(1386 年)、科隆大学 、科隆大学(1388年)、爱尔福特大学 年 、爱尔福特大学(1392 莱比锡大学(1409年)等五所大学建立,这 等五所大学建立, 年)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 年 等五所大学建立 是德国最早的一批大学。 是德国最早的一批大学。 世纪末, 所大学, 到18世纪末,全国已有 所大学,是欧洲国 世纪末 全国已有42所大学 家中大学最多的一个国家。 家中大学最多的一个国家。
2.崛起期:17世纪至二战之前 .崛起期: 世纪至二战之前
(1)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哈勒大学与 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 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 哥廷根大学等 1694年创办哈勒大学, 1737年正式创办哥廷 根大学
抨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 抨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吸取了当时最新的 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 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使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精神渗 透到教学领域;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 透到教学领域;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 并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 并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

德国高等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

• 主要特点: 1、它采纳了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 2、他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 3、首次提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张
评价:尽管哈勒大学的某些办学主张并没有形成 系统的理论,也未能真正深入、持久地贯彻到 大学实践中,但是,哈勒大学的出现标志着德 国大学的历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仅改 变了文学系依附于神学等其他专业系统的传统, 在课程中引进适合于当时世俗王公贵族的绅士 教育和近代法律知识,而且还首次提出教学与 科研相结合的主张
习明纳的人员构成大概是8-12名学生,还会有一 名教师。 • 教师在习明纳中的角色与其在导师制和讲授制中 的角色很大的不同。教师仅仅起到辅助作用。 •
• 3、教学场所
习明纳的教学场所一般是一间能容纳8-12名学生 和老师的普通房间,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参加者的 座位一般是围绕圆桌摆放或者是围成环形,这样使参 加者能平等交流。
习明纳的教学模式
• 1、目的和任务
19世纪习明纳真正成为大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与柏 林大学科研职能的确立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习明纳在 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之间扮演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即 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学术创新、发展真理的一种科研 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的一种 教学形式。
• 2.人员构成及角色扮演
• 4、时间安排与过程控制
习明纳持续时间由成员在第一次聚会时商定的, 一般是一个半小时,不会超过两小时。 习明纳上所讨论的内容都是围绕前一节课上所拟定 的主题,每个学生选定自己的题目,然后围绕问题广 泛查阅资料,自定参考书目,学生轮流发言,或者念 一篇与他研究内容相关的短文,课程最后教师会对学 生的各种意见和观点进行总结。
二、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二次改革 洪堡和柏林大学
• 1、洪堡 • 洪堡(1767-1835)与 洪堡有关的关键词: 新人文主义 柏林大学 教育部长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 研相结合 大学科研职能的确立 研究型大学的榜样

德国哥廷根大学基本概况

德国哥廷根大学基本概况

德国哥廷根大学基本概况哥廷根大学成立于1737年,是启蒙运动批判精神的产物,目前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181位。

下面是整理并翻译的哥廷根大学基本概况,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was founded in 1737. As aninstitution is resulted from the critical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GeorgiaAugusta succeeded in producing or offering temporary scientific shelter toworld-class researchers throughout the age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University'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as well as in thearts. Goettingen is linked with over 40 Nobel Prize winners who researched andlived here during their times. The high standard of research and research-basedteaching provides continuing inspiration to expanding the University'sexcellence as it faces the challenges confronting universities in the 21stcentury. Reform projects in research,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provide a firmbasis for the future.哥廷根大学成立于1737年,是启蒙运动批判精神的产物。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李工真内容提要1893年,世界著名数学家费利克斯·克莱因出席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归国后,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使哥廷根大学的自然科学突破了“纯科学与各种实际运用之间的界线”,适应了这个“科学与工业化时代”的真正需要。

在此基础上,哥廷根大学充分利用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自由竞争,聘用到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加之有严肃的学术氛围与优良的学风,因而能在其人文社会科学地位下降的同时,取得自然科学上的巨大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大学”,从而创造出一个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关键词哥廷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费利克斯·克莱因哥廷根大学是由德意志汉诺威王国国君、同时又当上了英国国王的乔治二世(即乔治•奥古斯特)于1737年创建的,全称为“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

19世纪中期以前,该校便涌现出一批饮誉世界的著名学者。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它一直是德意志三大研究型大学之一,1 20世纪前期,曾创造过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现今仍为世界八大名校之一。

2哥廷根大学原本是汉诺威王国大学,但1866年的普奥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后,根据同年8月23日普、奥签署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世界,曾协助奥地利作战的汉诺威王国,则被强行并入“北德联盟”的领导国——普鲁士,成为这个德意志最大邦国中的一个行省,哥廷根大学也自然被划归普鲁士文化教育部管辖。

对于这场吞并,哥廷根大学的大多数教授都持反对意见;3但对这所大学后来的发展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建立。

随着柏林从普鲁士邦国首都一跃而成为整个德意志帝国首都,将柏林大学扩建成新帝国教育与科学中心的计划开始启动,此举持续性地改变了普鲁士、以至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大学体制及其结构,也使哥廷根大学传统的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重要历史人物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重要历史人物

1.从哈佛到哥廷根【适用主题】找准努力方向;兴趣的重要;环境影响奥本海默在哈佛大学学化学期间,迷上了物理,于是提前毕业去了欧洲实验物理学中心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却认为他实验能力一般,更适合理论物理。

后来他在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玻恩邀请下转去哥廷根大学继续深造。

他对摆脱实验室工作感到非常高兴。

“我在实验室里从来做不好工作”。

当时哥廷根大学聚集了玻恩、海森堡、狄拉克、泡利等顶尖物理天才,这样的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哥廷根学习期间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

2. 贯穿一生的冒险欲望【适用主题】冒险;敢于挑战;抓住机会对挑战与冒险的欲望,贯穿着奥本海默的一生,影响了他的很多重要决定。

朋友评价他“大多数事情对他来说都轻而易举,只有那些真正困难的事情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奥本海默也善于抓住机会,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重大事件,每次他总能抓住时机进入事件的核心。

他欣然接受原子弹研制的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犹太人的身份让他痛恨纳粹德国,也正是因为这一任务充满了挑战。

奥本海默一直在等待这么一个机会——一项意义重大又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巨大工程。

3. 想用核弹拯救世界【适用主题】事与愿违;换角度思考;止戈为武1942年,美国集中了当时西方盟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实施“曼哈顿计划”,以奥本海默为首席科学家。

三年后,原子弹研制成功并在日本投放,帮助正义的一方赢得胜利。

战后奥本海默不愿再研究武器。

他说:“我是科学家,不是‘军火制造商’”。

奥本海默接受任命的最初目的是想拯救世界,因为纳粹德国已秘密开始核武器研制。

他期待仅凭借核武器震慑就能终结战争,却并不希望真正使用。

核武器确实某种意义上为后世带来了和平,大国之间会忌惮核武器并努力避免发生战争,但人类从此也笼罩在恐怖的核威慑之下。

4. 格罗夫斯与奥本海默【适用主题】善于识人;尊重与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负责曼哈顿计划的格罗夫斯将军没有选择极具威望的爱因斯坦,而是力排众议力荐奥本海默作为首席科学家,因为他能感觉到奥本海默是唯一一个雄心勃勃,不实现目标决不罢休的人。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在德国马克10元纸币上,印着一位天才的数学家——高斯,而在他的身后,就是曾经奇迹般的引领世界数学长达几十年的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在人们心中是个神话,然而它的数学成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 795年,十八岁的高斯到哥廷根大学深造,从那以后,他终其一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以卓越的成就改变了德国数学在18世纪初莱布尼兹逝世以来的冷清局面,同时也开创了哥廷根数学的传统。

高斯是哥廷根上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他本人不喜欢教书,保守的个性也使他置身于一般的数学交往活动以外。

然而,德国分裂的局面使得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经济又深层制约着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

在高斯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有狄利克雷和黎曼继承并推进了他的事业,扩大了哥廷根数学的影响,但其仍远离欧洲的学术中心。

这种情况固然跟当时德国数学的整体水平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政治上的分裂及经济上的不成熟。

形势的根本改变发生在19世纪70、80年代,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而政治上的统一强劲的推进了德国经济腾飞。

为了赶超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实行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

1886年,克莱因来到了哥廷根,克莱因巨大的科学威望,加上他非凡的组织能力,对哥廷根数学的繁荣有特殊的意义。

他到哥廷根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罗致人才,最先被他选中的就是希尔伯特。

1895年,就是高斯到达哥廷根后的第一百年,希尔伯特被克莱因请到了高斯的大学。

在他们俩人的携手努力下,上个世纪初的30多年间,哥廷根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数学中心,大批青年学者涌向哥廷根,不仅从德国、欧洲,而且来自亚洲,特别是美国。

据统计,1862—1934年间获外国学位的美国数学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的。

克莱茵从1914年就提出的筹建专门的数学研究所的计划,在1929年得以实现,当时克莱因已经去世,但新落成的哥廷根数学研究所,成为各国数学家神往的圣地。

哥廷根每天都在创造着神话。

德国哥廷根大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大学。

该校创办于1737年,是德意志地区最早的大学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九所大学之一。

哥廷根大学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研究成果而闻名遐迩。

哥廷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拥有20个学院,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法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该校提供了大约200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提供了广泛的学术选择。

哥廷根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学科,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文学、法律、医学、经济学等。

作为一所充满活力且国际化的大学,哥廷根大学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其中包括与世界各地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参与研究项目以及完成实习。

哥廷根大学与许多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这些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与其他国家学生和教授互动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术经历。

哥廷根大学的教育环境优越,校园内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研究设备,学生还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图书馆资源和各类学术支持服务。

此外,大学还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哥廷根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且享有声誉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研究机会。

学生可以在这里接
受优质的学术指导,拓宽视野,培养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对于国内学生还是国际学生来说,哥廷根大学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哥廷根介绍

哥廷根介绍

德国哥廷根市1学术之都辉煌哥廷根是德国当之无愧的学术之都,在这个12.3万人的城市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

4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或在此读过书,或在此教过学,世界上难以找出另一个城市,有如此的殊荣。

哥廷根位于下萨克森州东南部,莱讷河畔,郊区青山叠翠,吉斯湖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历史该城已有千年历史,早在953年就已载入史册,1210年正式建市,在汉萨同盟时代有过繁荣的岁月。

1734年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二世在这里创办了一所大学,后命名为乔治·奥古斯塔大学。

40年后,这所大学成为德国最大的大学,哥廷根也变成学术、科学及文化的中心。

这里学者云集,人才辈出。

特别是数学奇才高斯(Carl Friderich Gauβ1777-1855)担任教授和天文馆长期间,哥廷根曾是数学世界的“麦加”圣地。

诺贝尔奖得主、卓越的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 1858-1947)也曾长期生活在这里,直到逝世。

他是德国科学界的泰斗,德高望重,被选为威廉皇帝协会会长(相当于国家科学院院长)。

战后,在哥廷根成立了威廉皇帝协会的后继组织,为了表示对普朗克的崇敬,把它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即马普协会。

它相当于别国的科学院,下辖50多个研究所,分布在德国各地,共约8500名工作人员,其中近2200名科学家,还有1300多名外国国籍科学家和奖学金领取者参加工作。

今天马普协会的管理机构设在慕尼黑,但在哥廷根仍设有四个研究所。

2各类建筑哥廷根风光秀丽,古意盎然。

市政厅建于1369年到1443年,圣约翰教堂建于14世纪,是市内最古老的建筑,有造型各异的双塔,还有以祭坛的雕刻精美而闻名的雅可比教堂。

市中心广场上亭亭玉立着的挽鹅少女的铜像(配有喷泉),是该城的象征。

这时有个传统的习俗,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者,都要来到这儿,在挽鹅少女铜像的脸上吻一吻。

学子游客来到哥廷根,都会慕名前来,一睹这位世界上被吻最多的少女的风采,她一脸永恒的稚气,不知带给多少人幸福的祝贺。

[经济管理]德国历史学派与美国制度学派

[经济管理]德国历史学派与美国制度学派

第十七讲德国历史学派第一节德国历史学派是比李斯特稍后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被称为“历史学派宣言”的《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是历史学派奠基人罗雪尔于1843年发表的,仅比李斯特的主要经济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年)晚出版两年。

这就是说,以罗雪尔为代表的历史学派和李斯特的经济理论,都是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英、法两国都晚;1848年3月爆发的普鲁士资产阶级革命,要比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晚两个多世纪。

当德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时,欧洲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都已掌握了国家政权,英、法、德三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发展到公开对抗的地步;这就使德国资产阶级清楚地意识到,它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不仅会遇到整个欧洲,特别是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激烈竞争,而后还会有工人阶级的反抗。

德国产业资本的落后性,就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像英、法资产阶级那样坚决地反对封建势力,以罗雪尔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是由当时反映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一批经济学家组成的,他们为适应这个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也就必然具有妥协和德国历史学派,就是19世纪40—50年代,在继承李斯特的理论传统,特别是他的历史归纳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萨维尼创建历史法学派的方法和目的而形成的;由于这些经济学家在经济研究中特别强调应用“历史的方法”,特别强调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因此而得名。

与英、法两国的传统经济学相比,德国历史学派所阐述的经济理(一)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以强调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来否认政治经济学所揭(二)(三)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宣扬精神因素以及被认为民族精神最高体现的国家,对经济历史学派从19世纪40年代起直到20世纪初,一直主宰着德国经济学界,活跃在19世纪40—70年代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威廉·罗雪尔(1817—1894年)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奠基人。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一直是国际板块上的一个热门事件。

科学中心通常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科研组织、机构或城市。

这些科学中心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曾多次发生重大的转移事件,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典型的事件进行分步骤阐述。

一、巴黎—伦敦:17世纪在17世纪的欧洲,巴黎和伦敦是两个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中心。

巴黎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也是资金和资源最充裕的地方,它聚集了大量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

而伦敦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贸易中心,商业发达,民族文化繁荣。

然而,在17世纪末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伦敦的科学中心地位逐渐超越了巴黎。

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在当时的一次讲话中表示:“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是科学革命的直接结果。

”二、柏林—哥廷根:19世纪末19世纪末,德国的柏林和哥廷根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

柏林拥有德国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同时它还是实验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故乡。

哥廷根则是数学家蒂尔曼·塔奇的故乡,他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哥廷根数学学派。

然而,在19世纪末,随着美国的崛起,柏林和哥廷根的科学中心地位逐渐下降了,许多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开始转移到美国。

三、波士顿—硅谷:20世纪20世纪,波士顿和硅谷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

波士顿的科学中心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等著名机构为代表,而硅谷则以硅谷科技公司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代表。

这两个科学中心分别代表了传统工业和数字领域的发展。

然而,21世纪初,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波士顿和硅谷的科学中心地位逐渐面临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关系到一国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科学中心的位置也在改变。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强化科学中心的建设和转型升级是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

试论明希豪森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试论明希豪森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试论明希豪森的办学理念与实践论文摘要:哥廷根大学作为欧洲著名的古老学府之一,她曾拥有过辉煌的“哥廷根时代”,然而她的发展却离不开其创办者明希豪森所作出的贡献。

通过对哥廷根大学历史发展的梳理以及对明希豪森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具体分析,阐明了科研自由和一流师资力量对于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明希豪森;哥廷根大学;科学研究一、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哥廷根大学是由1727~1760年间汉诺威的选帝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GeorgⅡ,August)出资创建的,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即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

这位国王将除了出钱以外的事情都交给他的德国大臣去做,而这位在办大学上有远见卓识的大臣也就是后来哥廷根大学的首任董事长冯·明希豪森。

1734年10月14日,在哥廷根一间租用的仓库里,哲学院教授霍尔曼讲授了哥廷根大学的第一节课,意味着哥廷根大学正式诞生了。

1.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跌宕起伏,有过无校能敌的辉煌时代,也有惨遭压迫而倒退的时期。

然而在这段历史中,哥廷根大学所取得的成就就像天空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百年(1734~1837年)。

这段时间是从哥廷根大学第一次繁荣到著名的“哥廷根七教授”事件。

起初哥廷根大学同其他大学一样设置了神、医、法、哲四个学院,不同的是这四所学院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在这一时期内法学院尤其兴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注册学法律的。

在明希豪森等人的努力下,哥廷根大学请来了许多著名教授,吸引了大量各地来此求学的学子,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著名“国家法之父”皮特在哥廷根任教半个多世纪,写了126本书,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海纳把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建成欧洲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学术图书馆;若德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带产房的妇科医院,等。

阿博留学全面介绍哥廷根大学

阿博留学全面介绍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大学关键词: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院校简介哥廷根大学(又译为哥丁根大学或格丁根大学)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图宾根大学相似,哥廷根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

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最终揭晓,哥廷根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哥廷根大学有着良好的国际声誉。

至2014年,与哥廷根大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7人,为德国大学第1,世界大学第10位。

在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哥廷根大学排名德国第1,全球第43位。

在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名列德国第2,全球第67位。

同时在2014-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全球大学排名”中,名列德国第5,全球第93位。

哥廷根大学是科英布拉集团的成员之一(即Coimbra Group,简称CG,是由39所欧洲最古老且富盛望的精英大学组成的集团)。

历史发展:始创1734年时为英国国王及汉诺威大公的乔治二世决定委派其重臣冯·明希豪森在哥廷根创办一所大学,旨在弘扬欧洲启蒙时代学术自由的理念,哥廷根大学也因此一开欧洲大学学术自由之风气。

大学创办之初,即设有神学、法学、哲学、医学四大经典学科,尤以自然科学和法学为重。

哥廷根大学18-19世纪整个18世纪,哥廷根大学因其极为自由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氛围而居于德国大学中心地位。

到1812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图书藏量25万册,被海内外认可的一所现代化大学。

拿破仑曾于此研习法律,并言“哥廷根是属于全欧洲的”。

哥廷根大学初以法学闻名于世。

18世纪德国著名国家法学大师皮特曾于此执教半个世纪,而吸引了大批学生求学,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

至1837年其建校100年时,哥廷根大学因几乎每年法学院注册的学生均占全校在读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被称为“法科大学”。

阿博留学全面介绍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

阿博留学全面介绍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

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关键词:公立.本科院校简介: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PRIVAT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是一所年轻、国家承认的私立学校,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成立于1994年。

该学校既提供传统课程又提供函讲课程。

该校由mtec-Akademie公司成立,学校以提供经济学方面的课程为主,为在职人员和治理人员提供培训。

另外也提供一些工程方面的课程。

传统课程本科专业有:综合治理、企业治理、复合材料学等;硕士专业有:综合治理、复合材料等。

函讲课程有,本科专业:企业治理学;硕士专业:企业治理学、高级治理学、工商治理学硕士(MBA)等。

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方向为治理、创新与科技。

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属于德国领先的商业学院。

历史进展:于1994年在德国下萨克森州成立,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为学生与企业提供了一个连接科学与经济学的平台。

大学与多家公司和院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致力于培育经济学高等人材。

创建者:校训和校徽:官网:办学条件综合排名:268办学理念:学校致力于培育经济学高等人材学术声誉: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为学生与企业提供了一个连接科学与经济学的平台。

大学与多家公司和院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方向为治理、创新与科技。

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属于德国领先的商业学院。

知名人物:知名华人:特色学制:该学校既提供传统课程又提供函讲课程师资力量:学校以提供经济学方面的课程为主,为在职人员和治理人员提供培训。

另外也提供一些工程方面的课程。

硬件设备: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

学校图书馆有藏书近100万册,是德国最现代化、最新颖的大学图书馆。

运算机中心有360个运算机机位,从早晨8点到晚上24点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可自由利用互联网资源,收发个人电子邮件。

校园生活(图文形式呈现)校园环境: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年轻、国家承认的私立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该学校既提供传统课程又提供函讲课程。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曼弗雷德·希尔德麦尔教授来华讲学纪要姚朋、王静、朱剑利2013-2-27 14:42:39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中图分类号:K512. 55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5-0082-09德国哥廷根大学(1)曼弗雷德·希尔德麦尔(ManfredHildermeier)教授(2)2009年5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5月20日在苏州科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了题为《二战后联邦德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的学术报告,现将报告主要内容译成中文予以发表。

一、前言无可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对俄罗斯的历史研究并不是重新开始,不过,此前也很少有什么东西可以被它(战后的研究)加以利用。

在20世纪20年代,只有不多的一些教授职位,最著名的很有可能是当时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W ilhelms)大学(现今的洪堡大学)的教授职位。

该大学的俄罗斯研究始创于1902年,这在德国是第一家,在德语区则是继维也纳之后。

这一教授职位由特奥多尔·席曼(Theodor Schie-mann)获得[1]。

席曼从不隐瞒自己的反俄立场(他来自波罗的海国家),他写的多卷本的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罗斯史至今仍然颇具可读性。

德意志帝国崩溃之后,卡尔·施特林(Karl Sthlin)接过了教授职位。

在俄国史专家之中,他也作为一部从远古到1917年革命的四卷本俄国史的作者而留名。

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一本新的俄国史手册之前,他的巨大成就都无人能够取代。

最后,必须提到奥托·赫奇(OttoHoetzsch),他于1913年在柏林成为一名俄国史研究的非终身教授。

赫奇也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著名的俄国研究专家。

他的研究领域更多的是在政治而非历史,他关于俄国的书自1913年问世以来至今仍值得一读。

德国历史学家:梅尼克人物简介

德国历史学家:梅尼克人物简介
• 教授职位:德国多所知名大学
梅尼克的职业生涯与荣誉
梅尼克在法兰
克福大学担任
教授
梅尼克在柏林大学担任讲师
梅尼克获得多
个荣誉奖项
梅尼克在柏林
大学担任校长
• 1914年至1920年
• 1920年至1925年
• 1926年至1930年
• 1925年:柏林大学荣
• 教授历史、哲学、文
• 教授历史、哲学、文
• 波茨坦的威廉·弗里德里希中学
• 1909年毕业
梅尼克的教育背景与学术成就

梅尼克在柏林大学学习历史
• 1909年至1913年
• 专业:历史、哲学、文学

梅尼克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1913年至1914年
• 论文题目:《<圣经>中的历史观念》
⌛️
梅尼克在学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 出版多部历史著作
梅尼克对德国史学界的影响与地位
梅尼克在德国史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梅尼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后世产生启示
• 被誉为“德国历史学的奠基人”
• 强调历史研究的人文主义和政治性
• 对德国历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 提倡批判性思维和比较历史研究方法
04
梅尼克的历史观念与政治观点
梅尼克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
梅尼克批判纳粹主义对德国历史的破坏
梅尼克的学生受到其学术观念的影响
• 继承梅尼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 在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梅尼克对德国历史学界的持续影响
梅尼克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在德国史学界产生深远影响
• 推动德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 丰富历史观的多样性
梅尼克对德国历史学界的持续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0教育集团专家介绍,乔治-奥古斯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ttingen),简称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哥廷根市,因英王乔治二世创建而得名。

始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

哥廷根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名人辈出,蜚声世界。

哥廷根大学(又译为哥丁根大学或格丁根大学)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图宾根大学相似,哥廷根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

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最终揭晓,哥廷根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哥廷根大学有着良好的国际声誉。

至2014年,与哥廷根大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7人,为德国大学第1,世界大学第10位。

在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哥廷根大学排名德国第1,全球第43位。

在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名列德国第2,全球第67位。

同时在2014-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全球大学排名”中,名列德国第5,全球第93位。

哥廷根大学是科英布拉集团的成员之一 (即Coimbra Group,简称CG,是由39所欧洲最古老且富盛望的精英大学组成的集团)。

历史
始创
1734年时为英国国王及汉诺威大公的乔治二世决定委派其重臣冯·明希豪森在哥廷根创办一所大学,旨在弘扬欧洲启蒙时代学术自由的理念,哥廷根大学也因此一开欧洲大学学术自由之风气。

大学创办之初,即设有神学、法学、哲学、医学四大经典学科,尤以自然科学和法学为重。

18-19世纪
整个18世纪,哥廷根大学因其极为自由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氛围而居于德国大学中心地位。

到1812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图书藏量25万册,被海内外认可的一所现代化大学。

拿破仑曾于此研习法律,并言“哥廷根是属于全欧洲的”。

哥廷根大学初以法学闻名于世。

18世纪德国著名国家法学大师皮特曾于此执教半个世纪,而吸引了大批学生求学,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

至1837年其建校100年时,哥廷根大学因几乎每年法学院注册的学生均占全校在读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被称为“法科大学”。

而哥廷根大学也因此成为18世纪德国公法学的麦加。

1837年发生了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事件”,哥廷根的七名教授因反对汉诺威国王废除宪法之举而被驱逐出哥廷根大学,格林兄弟也在此列,这一事件反映出哥廷根的知识份子对自由的热爱与捍卫宪法的勇气。

此后,古斯塔夫·胡果和爱希霍恩于19世纪在此执教并成为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先驱。

19世纪末,创造“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著名民法学家耶林在此任教。

更让哥廷根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

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的高斯就于18世纪任教于此并开创了哥廷根学派。

此后,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域做出了贡献。

到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更是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前往哥廷根,从而使德
国哥廷根数学学派进入了全盛时期。

到20世纪初,哥廷根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

当时全世界学数学的学生中,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哥廷根大学在全欧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达到了顶峰。

在这半个世纪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位居世界大学第八位,创造了“哥廷根诺贝尔奇迹”。

此外,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联邦德国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及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均曾于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

德国大诗人海涅也在此取得法学博士。

格林兄弟在此任教并编写了第一部德语词典。

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此任教,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与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也先后求学于哥廷根。

这一时期,正是德国大学处于世界学术最顶端、最辉煌的时期。

欧美各国的学生纷纷以去德国留学为荣,尤其是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

当时,如果一位学者没有德国的学习经历,会被认为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术训练。

而德语也成为了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甚至英美国家的许多论文都是直接以德语命名的。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学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国际学术界由此开始敌视德国学术界。

纳粹时期
1933年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在1933-34年间,德国大学就有大约7000人左右逃往美国。

到1940年间,德国大约损失了500多名自然科学教授,450名医学教授,和300名人文科学教授,导致德国学术倒退了几十年的水平。

哥廷根大学也因此受到致命重创,大批知名的犹太籍科学家和学者被迫离开哥廷根,前往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