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
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教学法论文外语教学论文
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教学法论文外语教学论文摘要:在现代外语教学中教师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不同的教学法侧重也应有所不同。
基础阶段应侧重语言能力,适当借助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来培养语言能力并兼顾交际能力。
从基础阶段到中级到高级阶段,侧重点应逐渐从基本句型向复杂句型和篇章结构、语用原则转移,从培养语言能力向培养交际能力转移。
一、教学方法概述1.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Approach)。
语法翻译法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在我国通常被称为传统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主张用母语教学外语,以翻译为主要学习活动和教学手段,教学经常把毫无联系的句子翻译成母语。
这种方法重视单词的结构和变化,通过将讲解和分析学习复杂的语法句子,句子是教学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语法翻译法要求学生很早就开始阅读难度较大的古典文献,但在阅读中并非重视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而是当作语法分析的练习材料,不重视语音能力的培养。
2.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
美国军队为在短期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能力的军人,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听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听说法也叫口语法(oral approach)、句型法(pattern method)。
60年代末,听说法开始受到批评,逐渐失去影响。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其主要特点是:听说领先,在口语的基础上培养书面语;围绕句型学习语言;语言的学习是一套习惯形成;反复模仿,形成自动化;提倡用直观的手段,尽量不使用母语;对比结构,确定难点。
3.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70年代初,随着欧共同体国家间的交往扩大,语言成了最大障碍,为了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外交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交际法便诞生于西欧共同体中。
简谈外语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1)通过任务活动可以同时锻炼几种语言技能,有利于自动性的提高; 2)学生能接触到形式多样的语言,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资源,
不但有利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语用能 力; 3)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活动多,语境自然,相关性强,有利于培养交际能 力; 4)活动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 动力;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任务有利于培养想象、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课堂学 习和终身学习都有益。
由于这些优点,这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受到广泛注意,也被引进我国。2000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 》,首次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 准(实验稿)》再次明确提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12
其他外语教学法
2)意念和功能并不容易确定,例如标准、数量、顺序等问题 难以掌握;
究。
4)理论上对语言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例如理论上是 competence,教学中是 proficiency,没有统一的框架。对 技能和自动性的解释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9
在外语课堂上使用任务的做法并不新鲜,因为几百年来各种 教学法都是用任务的方法,类型包括翻译、造句、写作、调 查、复述、故事、标语广告、小册子、口头陈述、广播剧、 录像、网页制作、戏剧表演、讨论、问答等,但过去的任务 只是为了进一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一种一种辅助手段,而现 在的任务则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种关系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平等协作关系,课堂学 习通过互动活动进行。
教学活动包括翻译、小组活动、录音、听写分析、纪录课堂 感想、观察报告、自由交谈等。该教学法可以用于听说读写 等技能教学,但通常用于口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PPT演示课件
② Phase Two :reading/translation/analysis/ask questions
③ Phase three: write answers
8
• Summary and Comments (1)main advantage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abstract words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2)theory of learn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underlying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 Faculty Psychology.
4
• Basic Principles (1)main features ①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major focus. ②Little or no systematic attention is paid to speaking or listening , because literary language is considered superior to spoken language and is therefore what langua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③The teacher use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teacher emphasizes accuracy rather than fluency.
2
(2)the second impetus for the procedures of grammar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in teaching Latin came from the social needs of European countries. (3)in the 19th century, more experts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dopted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grammar rules with translation.
直接法_听说法_认知法流派的异同
直接法_听说法_认知法流派的异同一、直接法直接法也叫自然法、心理法、口语法、改良法。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缺点是: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二、听说法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
二战爆发后,美国需要派大量的士兵出国作战,士兵们需要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政府临时抽调外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了外语训练中心,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以六至八个月为一期,培训士兵,其训练方法就是听和说,听说法就这样产生了。
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许多优点,又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认为外语学习是习惯的形成,采取模仿、机械练习和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课堂上学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练,不考虑意思和语境。
其优点是:1.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谈,口语能力较强;2. 句型操练对初学者帮助很大,语言规范;其缺点是:1. 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3. 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
三、认知法六十年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和竞争都需要高级外语人材,听说法已不能满足这种新的发展形式,认知法便在美国诞生了。
认知法把语言学习看作是智力活动。
认知法提出:任何语言里的句子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学到每一个句子,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能听懂和应用从未学过或见过的句子,这就是智力或语法在起作用。
第3章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3.2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
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3.2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
1. 课堂管理采用教师权威模式,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 输知识的单向行为。学生很少提问,学生之间交流更 少。 2. 文学语言优于口语;在听、说、读、写四技能中, 重视读写,轻视听说。 3. 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通过翻译检查教学质量。 采用方式有单句填空、造句、背诵课文和作文等。
过分强调听与说的能力,放松了培养读与写的能力。
3.6 认知法
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语言学(当 时为生成转换语法理论)与心理学(当时为 认知学派)的结合产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心理语言学。在此基础上,外语教学领域产 生了一个新学派----认知法。
3.6 认知法
认知法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活 动为主,而不应让教师主宰课堂。采取直接法和听
度。对错误本身则采用“对比分析法
(contrastive analysis)”,将正确与错误的语 言项目进行详尽的比较,让学生进行操练,以 克服第一语言的干扰。
评价
听说法不完全排斥使用学生的母语,一定程度 上克服了直接法的片面性。它发展了一整套形成 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并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 写四个方面。 但该法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 养;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 和意义;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该法是一个 影响巨大,使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
建立的背景 直接法对教师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长 科尔曼报告(1923):主张大量阅读 军队专门训练班课程(1942):强调口语;重视 结构操练
第5讲 英语教学法流派
直接法的特点
把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的过程等同起来,认为外语 要在自然的环境或情境中习得。 要求在外语和客观事物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直接用 外语思维;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上下文、 同义词、反义词、游戏等直观手段,或者用外语讲 解词义来学习外语,完全不用母语,或大部分时间 不用母语,以避免母语的干扰。 模仿和感知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外语学习主要靠机 械模仿和记忆语言材料,熟练技巧是不自觉地经常 重复,达到自动化的结果。 语音和口语是外语教学的基础,是语言活动的中心。 外语教学从口语入手,设置一个不接触文字的听说 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见音标,不见文字,在 听说基础上再学读写,最后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 展。
语法翻译法的长处和弊端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词义理解比较确切,翻译 能力得到培养。 语法翻译法能配合其他阅读与写作教学法,帮助 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有碍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 习被动,有些人失去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常缺 乏学好外语的信心。 语法翻译法不能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 的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 会使学生患上外语聋哑病。
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认知法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能接近以所 学语言为本族语的人的水平。但是,认知法所指的“语 言能力”是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所主张的内化语法规则的 能力,它体现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之中,而直接法和听 说法主要培养口语实践能力。 认知法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 而不应让教师主宰课堂。认知法要求教师的备课建立在 学生认知的特点上,根据学生认知过程进行教学。 一个重要特点是反对机械模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鼓励学习和使用外语中的创新精神。认知法要求 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甚至每一练习的教学目的,无论是学 习语言知识还是技能训练都强调理解其中的内容,使学 生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学习。 教学重视语法,必要时可用母语进行教学。然而,认知 法的语法教学又与语法翻译法不同,它要求通过有意义 的练习达此目的。同时,认知法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 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学生已知,即已掌握的知识,到未 知,即新知识领域的认识过程。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法流派 2
二、提示法(Suggestopedia)
产生背景 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学家罗萨诺夫(G.Losanov)根 据心理治疗的一些原则提出了这一外语教学法 (1978)。 提示法主张 外语学习是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结合的过程, 必须排除各种心理障碍,特别是消除焦虑、紧张和烦 躁等情绪。因此,学生进入课堂时,周围的环境应十 分和谐:有令人愉快的图画和音乐相伴。教师注意使 自己的态度和语言亲切,以便学生上课时进入最佳的 思维与心理状态。
主要缺点 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用TPR来表述,这种 方法不适用于中级和高级外语教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外语教学法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 应用语言学发展很快,不仅心理语言学与社会 语言学领域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而且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科研也取得了重要的成 果,使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朝着纵深的方 向发展。许多外语教学研究者不满足于将外语 教学的改革仅局限于外语学科的范围内。他们 认为,外语课的教学效果再好,也不过是一周 几堂课而已。只有将改革扩大到整个学校课程 改革的框架中,使外语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于是兴起了 “沉浸法(the immersion approach)”、“整体教 学法(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和“基于内 容之教学法(the content-based approach)”等外 语教学法。
基于内容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主要因为 它是多学科综合的产物。例如,教学内容为“环境保 护”的专题,将物理、化学、生物课的有关部分结合 起来,用外语教学。外语课仍然有语音、词汇和语法 结构等项目,但它们与环境内容紧密结合,物理、化 学与生物部分均用外语进行教学。应该说,它比沉浸 法又进了一步,因为沉浸法只是用外语上某一门课, 而基于内容之教学法已重新组合了学科,其改革步伐 更大。正是由于它综合了多种学科,因而围绕该专题 的外语词汇和语法结构更丰富,重复率更高,更便于 学生学习,教学效率也更高。当然,这样做必须有一 定的基础。一是应有一个总体改革的方案,精心设计, 不断总结经验;二是要有符合要求的教师;三是学生 必须有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否则,不仅外语教学质量 无法保证,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会出现问题,这是 各方都无法接受的。目前世界上使用这一方法也只能 说是处于试验之中。
传统英语教学法回顾及一些共性操作法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或情景法、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认识法、功能法,等等。
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 r a m m a r—T r a n s l a t i o 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这是在外语教学里历史最久的教学法。
它的优点在于重视阅读且使用方便。
它的缺点在于忽视口语、语音、语调的教学,从而使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尽管翻译法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指责,但是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它仍然相当普遍。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 a t u r a l M e t h o d)、心理法(Psycyhological Method)。
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强调两个重点,一是把外语和它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用学生的本族语进行教学。
它的优点在于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
它的缺失在于,完全照搬儿童在家里学习本族语的方法,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本族语,结果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限制和麻烦,并且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地方的教学实际。
听说法,也叫句型教学法。
根据结构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可知:语言是有声的,学习外语,不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都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读和写。
它的优点在于揭示了儿童学习英语包括各种语言的循序渐进模式。
但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本族语的正负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从而在反复的听和模仿中,把错误也强化了。
自觉对比法是苏联在外语教学里所推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直接法和语法翻译法原是外语教学里截然相反的途径,在对直接法的批判当中,语法翻译法的一些作用,在自觉对比法中逐渐巩固下来。
在依靠本族语的原则和思想指导下,两种语言的对比成了教新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三.自觉实践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五.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六.直接法(Direct Method)七、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八、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九、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十、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十一、暗示法(Suggestopedia)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阅读法是本世纪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
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
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魏斯特编写的《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册)是供初学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词汇量是3500个,其编写原则如下: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当越大。
4.读本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魏斯特编的课本都以故事为中心,生动有趣;每50个熟词中才出现1个生词;1个生词在新课文中至少要出现2次,以后逐渐减少出现率。
他把阅读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种,并规定前者每分钟400个词,后者每分钟1200个词(最高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教科书外,各册都配有阅读的副本,其分量超过教科书数倍,不包括生词。
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不同外语教学法的优缺点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翻译法历史悠久,其优点是: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缺点是: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三、听说法(Audiolingualism,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
中学英语常用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介绍1.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2.直接法(direct method)3.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4.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一)语法翻译法及其理论基础1.定义: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又称“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起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18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仍沿用这一古老的方法。
3.创始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人对语法翻译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阐述,才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系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4.理论基础:①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②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二)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三)语法翻译法评价1.主要优点:①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水平较高;②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缺点:(5个)①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②过分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③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④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地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⑤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摘要: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
本文旨在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对其做出评价,辨析利与弊,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自觉主动地驾驭各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向同行们介绍一下各种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对教学法理论的的认识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体系是近一百年的事。
中世纪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欧洲盛行,拉丁语是当时欧洲文化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及教会和官方语言,当时的教学方法就是翻译法。
到十八、十九世纪,英语、法语兴起,学校开始开设英语、法语等现代语言课程。
由于找不到新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就自然地沿用教授希腊、拉丁语等古典语的翻译法。
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
它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
它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外语教学法的方法时代_后方法时代及发展趋势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部 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 度, 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检查的 重点内容。同时, 针对不同单位现状,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 力争整 体 水 平 的 提 高 。对 有 设 备 、有 专 业 摄 录 人员, 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 应在 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 督, 促其逐步规范管理; 对问题较多、 基础薄弱的单位, 要限期建档, 加大指 导监督力度, 不留死角。
3、内 容 教 学 法 。 内 容 型 外 语 教 学 法 也 形 成 于 20世 纪 80 年 代 。 它 以 创 设 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 输入他们感兴 趣且具有挑战性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语 言水平的内容来满足语言教学多方面 的 目 的 。它 将 教 学 决 策 建 立 在 内 容 上 , 整合听说读写技能, 每一个教学阶段 都要求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 学习 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兴趣、生活和学 习 目 标 相 关 , 选 择“ 真 实 ”的 课 文 和 任 务, 对语言结构进行直接学习。
56 内 蒙 古 统 计 2008·4
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 其次要严 格 控 制 库 房 温 湿 度 ,远 离 光 线 、磁 场 等 ; 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 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5.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要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完整, 采取 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 建立并 疏通收集渠道, 运用多种形式收集也 很 重 要 。结 合 地 区 实 际 ,各 立 档 单 位 要 全 面 出 击 ,采 取 多 种 形 式 收 集 。主 要 有 : ①通过正常移交接收。科室移交档案 室, 档案室移交区档案馆。②重点单 位 、重 点 科 室 重 点 收 集 。对 本 地 重 点 单 位、立档单位重点科室产生声像档案 比较集中的, 要有重点地强化收集,经 常 沟 通 及 时 掌 握 情 况 。③重 点 人 物 (摄 录 人 员 )直 接 征 集 。有 一 部 分 摄 录 人 员 除担当本单位的摄录任务外, 还被指 派(或 聘 请 )摄 录 本 地 区 的 重 大 活 动 、重 要 会 议 、城 市 建 设 、外 事 活 动 等 。 对 保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在 语境中运用语言,注重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 教师的主导作用。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经历了传统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等不同的发展 阶段。
发展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的教学法不断涌现,如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型教学法等。
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
通过身体动作和手势来教授语言, 强调听说能力的同步发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初学者和儿童学习者,能够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身体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结 合使用。
沉默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沉默法
教师尽可能少地使用母语,通过 手势、表情和目标语来教授语言。
直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01 直接法
通过目标语直接教授,强调模仿和练习,培养听 说能力。
0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特别是那些已经具 备一定听说基础的学习者。
03 注意事项
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提供真实、自 然的语言环境。
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
强调听说技能的培养,通 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培养 口语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一定基础的目标语学 习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
力。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具备较好的目 标语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注意
避免沟通障碍和文化误解。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现代第二语言教学法
交际法
总结词
各种教学法及其优缺点
各种教学法及其优缺点1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优点: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翻译能力缺点:忽视听说训练,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语法规则的学习脱离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过多的使用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沉闷,单调乏味,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认识:语法翻译法主要要求学生背诵,学习效率低,没有顾及英语学习听说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
2 the direct method优点;直接法重视口语教学,强调英语思维,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口头语言交际能力。
缺点:忽视本族语的正面作用,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和时间上的浪费,将外国语的学习和本族语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语法的作用,过早强调活用语言,机械的模仿,记忆语言,容易造成囫囵吞枣式的僵化学习。
认识:直接法直接学习外语,不借助母语进行组织教学,在听说的基础上再进行读写,比语法翻译法更进一步。
3 audio-lingual method优点:听说法的优势是通过句型操练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句式,有利于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在有限范围内,能流利的听说英语,语调比较准确自然。
缺点:听说法的训练过于机械,脱离实际,忽视语言文化和语言情景等交际要素,造成大量无意义的表达。
熟练掌握并流利表达的句式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教学过程中有错必纠的方法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认识:听说法的学习策略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其学习训练方式较多样化,符合学生要求,如果注重句式在生活上的灵活运用会更好。
4 the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优点:便于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到的知识易于掌握巩固。
缺点: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的感知,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认识:情景交际法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内容,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外语,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教学方法,但需要准备的材料多,操作较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Techniques ① direct association ② questions and answer exercises ③ conversation practice ④ error correction ⑤ dictation
(4)Inductive teaching of grammar
Three Methods
1204 021202005
陈笑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 Backgroun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grammar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began to be the basic procedur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16th century.
②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think in the target language.
③Pronunciation is paid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form the beginning of a course . Vocabulary takes precedence over grammar.
(2)theory of learn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underlying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 Faculty Psychology.
• Basic Principles
(1)main features
①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major focus.
It believes in the natural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 the inductive teaching of grammar.
• Background
The Direct Method got its name from the assumption that meaning are to be connected directly with target language , without go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into the students’ native language.
② Phase Two :reading/translation/analysis/ask
• Summary and Comments
(1)main advantage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abstract words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③The teanguage of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teacher emphasizes accuracy rather than
(2)Objectives
①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read and translate its literature.
Grammar is by no means taken for granted by
most practitioners of the Direct Method . Instead ,it learned inductively throug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 ①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asks ②graded composition
(2)Disadvantages
never emancipate the learners from dependence on the first language.
cannot not sure that students can use them appropriately in real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three impetus: (1)the modern languages provided one of the
conditions for grammar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rammatical rules in translation exercises in teaching Latin.
• Theoretical Basis
(1) It negates the dominant role of translation in traditional method and offers an impetus that the direct means should take the place of translation as the main techniqu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 ③ The unit in a language is the sentence.
(2)Objectives
①To foster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②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good mental exercise that helps develop their minds.
③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rst language.
(3)Techniques ①reading ②translation ③deductive teaching of grammar ④analysis and comparison ⑤memorization ⑥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⑦written work
②Little or no systematic attention is paid to speaking or listening , because literary language is considered superior to spoken language and is therefore what langua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 Exemplification
Classroom procedures in the Direct Method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①presentation by direct association ②oral practic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③consolidation with written work
• Basic Principles
(1)main features ①This method aims at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②Grammar is learned inductively through
foster students ’ ability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grammatical production.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are well trained.
make few demands on teachers.
(1) In the mid and late 19th century , Europe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ason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creases much faster than ever before.
(2)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greatly stimul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rect Method. [Herman Paul , formed the main linguistics base] [W. M. Wundt ,laid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J. A . Comenius, ideas on the education justified the views on language teaching with the Direct Method]
• Theoretical Basis (1)theory of language The theory of language underlying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 derived from Comparativ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2)the second impetus for the procedures of grammar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in teaching Latin came from the social needs of European countries.
(3)in the 19th century, more experts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dopted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grammar rules with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