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练习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讲解
第十六章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一、思维导图
二、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森林的分布和现状
(1)分布
(2)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拓展延伸不同区域内的森林生态功能差异
地区生态功能
湿润、半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削弱海风、海浪侵袭
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三、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1)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功能
2.湿地的形成原因
沼泽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有关。
例如: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河流有凌汛,水易溢出河道。
(2)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积雪、冰川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多冻土层,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湿地的保护措施
(1)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④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⑤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2)下表为不同类型湿地的具体保护措施:。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考地理限时规范训练31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限时规范训练31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
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B)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岛上农民只有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才能烧荒。
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A)A.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C.该地区土壤肥力恢复快D.作物生长需肥多解析:由a到b,反映了烧荒后虽然短时间土壤肥力上升,但耕作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
由b到c,反映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壤肥力低下,说明该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弃耕后,土壤肥力恢复缓慢。
(2019·西安调研)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解析: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C)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集训42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综合集训42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A模拟精选[2021·北京东城区模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
下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
据此回答1~2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2021·河南联考]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
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将泥炭沼泽森林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4.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2021·四川遂宁诊断]速生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区,生长迅速,有很高的药用、经济价值。
但速生桉蒸腾作用强烈,素有地下“抽水机”之称。
速生桉对土壤的养分消耗极大,其根系和腐烂的枯枝落叶会释放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
大规模单一种植速生桉的土地,除了桉树,往往寸草不生。
据此完成5~7题。
5.从气候条件看,最适合引种速生桉的是( )A.湖南B.云南C.福建D.四川6.大片的速生桉林下难以生长其他植被的原因是( )①局部气候恶化②土壤贫瘠③有害物质多④水分不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在广西百色、河池等有高大山地的地区,速生桉仅限种植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区域,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保护水源地B.防止生物入侵C.吸烟除尘 D.调节气候[2021·东北三省四市一模]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目前这里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基础题组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约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700万平方千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遭到毁坏。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漫衍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阵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③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热带雨林是一个特殊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毁坏,很难恢复。
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A.植物生长速度快B.养分险些全部都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C.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D.生物残体分化快3.下列雨林开辟方法中,属于保护性开辟的有( )①雨林旅行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连合④加快商业性斩柴成长本国经济⑤成长雨林生态农业,建立多条理人工经济林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 m×2 m×1 m)、泥土、芦苇、水管等质料设计了一个别工湿地系统(如下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9北京大兴期末)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效用是( )①净化水质②防风固沙③塑造地形④涵养水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19北京大兴期末)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可能检测到( )A.泥土有机质含量增加B.泥土中氧气含量增加C.出水口水质无变化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6.(2019北京西城期中)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和地区内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题。
孟加拉国事洪灾肆虐一再的地区。
比年来,喜马拉雅山南坡相近国度的滥砍滥伐,使植被迅速减少,加剧了该国洪灾的产生。
剖析植被毁坏加剧该国洪灾的原因。
(10分)提拔题组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漫衍图(单位:mm),完成下面两题。
7.(2019北京顺义统考)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漫衍的主要因素有( )①季风风向②距海远近③地质地貌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2019北京顺义统考)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①气候冷湿②阵势低平不易排水③泥土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④河流较多,降水较多⑤植被稀少⑥地处高纬正午太阳高度小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01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法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戈壁的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31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2021·广东深圳调研)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
以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B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缺乏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2.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洋流流向B.地形格局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解析] 第1题,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温带雨林分布地区多位于南北纬40°-60°,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的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气温偏低,所以生物种类较少。
第2题,南北美地区的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东部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且呈南北条带状分布,影响分布狭长的原因为地形格局。
(2021·安徽省淮南市模拟)2021年8月亚马逊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起火次数7.3万次,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
据卫星数据显示,2021年7月的森林砍伐面积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39%。
结合以下图完成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的含义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D )A.甲表示水汽输送B.乙表示蒸发与蒸腾C.甲与丙含义完全相同D.丁表示径流4.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说明了( D )A.甲环节增强B.乙环节增强C.丙环节增强D.丁环节增强5.推测此次火灾严重最主要原因是( B )A.环保者恶意宣传B.大力开展农畜业C.全球气候变暖D.拉尼娜现象[解析] 第3题,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吸纳滞蓄大量的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把水分重新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
图中甲表示热带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乙表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丙表示海洋水蒸发,丁表示径流(雨林到海洋)。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5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
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1.A 2.C[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叶片硕大,生物循环旺盛,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
第2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
] (2020·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的卫星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地球之肺”已被浓烟笼罩。
自2019年以来,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火情数量累计达72 843起,比2018年同期上涨了83%,创下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据此完成3~5题。
3.2019年亚马孙火灾次数明显增加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比往年同期更加高温干旱B.农民在收割后焚烧残茬C.盛行西风风力比往年同期减弱D.政府严重缺乏救火资金4.亚马孙雨林大面积燃烧对当地的危害是( )A.耕地面积减少B.地震灾害加剧C.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D.导致出现荒漠化5.为了减少火灾对雨林的危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A.引进现代技术,发展立体农业B.杜绝雨林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C.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砍伐和焚烧D.大规模开辟牧场,减少商业性伐木3.A 4.D 5.C[第3题,B、D选项属于人为原因,故排除;A、C是自然原因。
亚马孙地区位于低纬信风带,盛行的是偏东信风,C错误;2019年亚马孙火灾次数明显增加可能是因为气候比往年同期更加高温干旱,更容易产生火灾,A正确。
第4题,当地居民可以在烧荒的土地上发展耕作业,故亚马孙大面积火灾可能会导致耕地面积增加,A错误;火灾和地震灾害没有必然的联系,B错误;火灾破坏大气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错误;热带雨林生物循环快,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中养分少,地表植被破坏,在雨水的淋洗作用下可导致荒漠化现象,D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2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②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 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公路 a.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出 现; b.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 c.沿线新建了工厂; d.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
(2)湿地被破坏后造成的危害。 答案:调蓄洪水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环保功能下降, 气候失调,旱涝灾害增多。
.
好好听讲
抓重点·掌握规律 02
.
1.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热带雨林破坏的危害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
②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
地区
生态功能
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 少水土流失
.
二、规范用语 1.术语 答案:环境资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防风固 沙、环境效应、雨林生态、迁移农业、商业性采伐、雨林的开发 与保护、湿地、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湿地保护、湿地开发、湿 地生态系统、湿地功能。
.
2.用语 (1)说明森林破坏的后果。
答案: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
.
(3)湿地资源问题
洞庭湖萎缩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 环境问题增多
.
(4)保护湿地 ①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 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②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 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③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 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必修三之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附答案详解)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
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位的主要因素。
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单位:108元)。
据此完成1~2题。
1A.甲林区B.乙林区C.丙林区D.丁林区2.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A.更换绿化树种B.采林育林结合C.禁止采伐森林D.营造护田林网银叶树为热带海岸红树林的树种之一,多分布于高潮线附近的海滩内缘,以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滩地或海岸内陆。
近年来银叶树面积大幅度减少。
下图为防城港市银叶树分布图。
据此回答3~5题。
3.银叶树的典型特征是()A.根系发达、耐盐性强B.根系脆弱、耐旱性强C.根系发达、耐寒性强D.根系脆弱、耐碱性强4.和乙区域相比,银叶树对甲区域海岸地区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A.涵养水源B.调节气候C.防风消浪D.保持水土5.针对近年来银叶树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严控围填海活动③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④鼓励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
读表,完成6~7题。
6A.坑塘、河流B.裸地、草地C.草地、河流D.撂荒地、坑塘7.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A.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B.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C.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2018·济南模拟)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
据此回答8~9题。
8.苏门答腊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9.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
2020增分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1讲 森林、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限时规范训练31
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 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 6 000 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 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 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 模的海退,使得潟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 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 的分布。据此完成 9~11 题。(12 分)
(1)说出乌拉盖河的流向及其上游的植被类型。(10 分)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近 50 年来乌拉盖湿地荒漠化的主要人 为原因。(10 分) (3)某些年份该湿地春季休牧的开始时间提前,试从大气要素 变化角度予以分析。(10 分)
答案:(1)乌拉盖水库以上大致自北向南流,以下大致自东向 西流。(或:大致从东北流向西南)植被类型:草原、森林。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作用。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C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梯田的高度与劳动强度无关;该地地势较高,不易发 生洪涝灾害;对当地人来讲,梯田不算是美景;村寨建在半山腰 的梯田上方可以避免稻田使用化肥、农药污染居民的饮用水,获 得清洁的水源。
4.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 及原因是 ( C )
A.慢,风速较小 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 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解析:图示积雪厚度逐渐增加时间段为积雪时期;厚度减小 时期主要为融雪时期;图中折线斜率越大,说明积雪或融雪速度 越快。图示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 根据“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再结合此 时落叶林郁闭度较小而太阳辐射较强,可知落叶松区气温较高; 同时落叶松区风速要大于常绿林区,也使融雪速度加快。故 C 正确。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14区域定位问题含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区域定位问题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瓮河森林湿地地处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境内20多条河流汇入南瓮河,为嫩江的主要发源地。
地处多年冻土带,2米以下是永冻层。
河谷中分布大面积的沼泽,形成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
调查发现,森林湿地正在快速地向沼泽化演变,森林萎缩、退化严重,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该区域森林火灾对沼泽化湿地生成有明显作用,原有沼泽边缘坡度平缓的山麓林地沼泽化严重;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积雪消融时间通常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与火烧前对比,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丿河流51(1)说明冻土层与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关系。
(2)分析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3)分析南瓮河湿地的森林向沼泽化演变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冻土减弱了下蚀,加重了侧蚀,下渗减弱,地表水多,故易形成沼泽。
据材料可知,该地为多年冻土,2米以下是永冻层,河流难以下蚀,侧蚀强烈,河谷宽阔平坦;从图中可以看出,河网密布,河道弯曲,等高线稀疏,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容易泛滥;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水分大多滞留于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沼泽。
(2)重度火烧迹地缺少林木遮荫,太阳辐射增强,升温快,蒸发加刷,融雪时间提早,融雪期缩短;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加深,土壤蓄渗能力加大,积雪融水下渗增强;因此5月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3)森林火灾导致林地减少,树木蒸腾作用明减弱,水分截流能力下降,枯枝落叶层被大量烧毁,调蓄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增多,山麓坡度平缓,地表水流动缓慢,地表水汇聚;冻土解冻层加深,蓄水能力増增强,土层过湿,加剧了地表积水;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森林不断退化,林下植物逐渐被喜湿植物替代,森林最演化成沼泽。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龙感湖与鄱阳湖古时曾连为一体,东汉时分离。
湖区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维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该湖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下图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分析,龙感湖地区的湿地最能体现的自然环境作用是()A.文化服务——净化水中污染物B.调节服务——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支撑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2)龙感湖地区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原因有()①冬季温和多雨②人类活动少,环境好③食物来源充足④水质好,无捕食动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该地区沼泽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图为三江平原某研究区以及研究区内的典型样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研究区是我国()A.冬季最寒冷的区域B.地方时最早的地方C.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区域D.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区域(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湿地改造过程中导致图中典型样带内沼泽湿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沼泽中水的下渗量大量增加B.大量开垦耕地,造成湿地破坏C.蒸发量增大,沼泽内水分大大减少D.大量排水,加快沼泽中水的地表径流排泄(3)典型样带内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会导致()A.生物多样性增多B.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变小C.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D.河流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趋于稳定3.为了研究城市人工湿地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市区范围内选取了3块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数据见下表。
其中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基本与外界隔离;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同时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含解析)( )A.丰富物种 B.涵养水源 C.净化空气 D.美化空气解析: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能起到保护物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这些功能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湿地可提供稳定水源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
答案:B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
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C.风向 D.光照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岛上农民只有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才能烧荒。
答案:B5.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A.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C.该地区土壤肥力恢复快D.作物生长需肥多解析:由a到b,反映了烧荒后虽然短时间土壤肥力上升,但耕作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
由b到c,反映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壤肥力低下,说明该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弃耕后,土壤肥力恢复缓慢。
答案:A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一主题考虑到湿地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湿地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面6-7题。
6.下列对湿地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调节水循环的功能②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以将五类水质净化为三类水质④湿地是巨大的“贮炭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湿地虽然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其净化能力并不是无穷的。
答案:B7.河北省衡水市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保护和利用湿地的路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训练31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
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
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岛上农民只有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才能烧荒。
答案:B
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A.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
C.该地区土壤肥力恢复快D.作物生长需肥多
解析:由a到b,反映了烧荒后虽然短时间土壤肥力上升,但耕作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
由b到c,反映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壤肥力低下,说明该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弃耕后,土壤肥力恢复缓慢。
答案:A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解析: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A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解析: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答案:C
5.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A.丰富物种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美化空气
解析: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能起到保护物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这些功能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湿地可提供稳定水源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
答案:B
2016年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一主题考虑到湿地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湿地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对湿地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调节水循环的功能
②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以将五类水质净化为三类水质
④湿地是巨大的“贮炭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湿地虽然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其净化能力并不是无穷的。
答案:B
7.河北省衡水市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保护和利用湿地的路子。
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的理念,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C.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将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古冀州文化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D.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
解析: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增加捕捞船只数量会使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答案:A
(2018·洛阳统考)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
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
读表,完成下面两题。
8.研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解析: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答案:D
9.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解析: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
答案:C
(2018·南京、盐城模拟)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0.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③人口迁出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由于人们在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周围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地沙化。
答案:A
11.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①湿地减少②降水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土地沙化会造成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蓄洪能力减弱等。
答案:C
二、综合题(46分)
12.(2018·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
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
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
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
(6分)
(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12分)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
(8分)
解析:(1)回答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应结合当地雨林的分布以及雨林对大气中水汽的影响、所在区域降水条件等方面。
(2)如果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①地位于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大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
②地位于入海口,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较小。
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径流量变化更大。
(3)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从合理采、育,并加以保护及以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
答案:(1)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
(2)影响:与①地相比,②地径流量变化更大。
原因:与①地相比,②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其降水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而减少;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
调节作用更强。
或答与②地相比,①地位于亚马孙流域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很大一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
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
(3)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
13.(2018·江西九江七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接纳赣江等河流来水,同时与长江相连,连接处有时湖水注入长江,有时江水倒灌至鄱阳湖。
临湖低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人口密度大,大多数聚落修筑了防洪堤坝防止湖水淹没,也扩大了耕地面积。
下图表示2010年下半年鄱阳湖入江口附近水位及鄱阳湖面积变化。
(1)指出图示各月中,长江江水“倒灌”至鄱阳湖的月份。
(2分)
(2)分析鄱阳湖冬季水位较低的原因。
(4分)
(3)20世70年代,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出现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4)简要分析鄱阳湖周边地区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8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7、8、9月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长江江水“倒灌”至鄱阳湖。
第(2)题,结合湖水的补给和支出情况来回答。
鄱阳湖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入湖水量少。
读图可知,冬季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湖水流入长江较多。
第(3)题,读文字材料可知,“临湖低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人口密度大,大多数聚落修筑了防洪堤坝防止湖水淹没,也扩大了耕地面积。
”据此联系实际来回答。
第(4)题,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造成湿地的生态功能减弱。
答案:(1)7月、8月、9月
(2)11月,降水少,入湖水量少;长江水位低,湖水注入长江较多。
(3)人口压力大,耕地不足,鄱阳湖周边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或土壤肥沃或雨热同期),生态意识不强。
(4)湖面缩小,调节洪水能力下降,净化(降解)污染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