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仿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对联试拟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 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 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三)对联试拟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 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 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说明: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允许重复。
请将下列诗句用连线连接起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
对联的禁忌:
一忌“合掌”。
所谓“合掌”就是上下联的意思雷同。例如: “春晖盈大地 ”,对“正气满乾坤”是不错的,因 上联比喻,引出下联颂赞的“正气”,上下联互相衬 托; 但对“朝霞满山川”则不好,因后者与上联意 思重复。
二忌“同字”。
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有相同的字,如: “科学能致富”对“艺术可修身”是可以的,但对 “诚信能纳财”则犯忌,因上下联都有“能”字。 但也有例外: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 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 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句式一致,节奏相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 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5.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 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 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趣味故事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 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 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 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 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乾隆见难 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 蝶斗”。纪晓岚随即说:“我说的是──一 鸥游”。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 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 间两蝶斗”。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就这样,他们在游玩过程中 以对对联为乐,充满了情趣。
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
不少(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一般
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 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一般讲,上 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王羲之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联贴之于 门。因为他是“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 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 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 王羲之照旧写了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八个字,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 个字大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 补了后半截······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一 看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仿写对联
对联的起源
1、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 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 风俗。
2、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 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 秦琼和尉迟恭。
对联历史
▪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 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 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福无双至 今朝至
祸不单行 昨夜行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 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两种。宽式对偶只具备“字 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严式对偶要求上下 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 对,不重复用字”。
春节所用的春联一般用严式对偶,只是不 是很严格,但作为考题,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 的标准,一般还是强调用严式对偶。即强调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很重要的一点),结构相 同,不重复用字”。
3、注意审题,不能忽视题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 而偏离题意。是写春联就要突出新春的喜庆气氛, 是写行业联就要联系行业特点等等。
4、对联和诗文有特殊的关系,应当特别注意有对偶、 对仗的诗文的背诵和运用。
知识拓展:对偶、对仗、对联有何异同?
1.不同点: 对偶—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 对仗—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 式和手段。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 相对”,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对联—对联是一种文体,俗称对子,又称楹联。楹者,柱也。 对联雅称“楹联”,原指悬挂于楹柱的书面联语。
2.相同点:①必须是两个分句②两个分句字数相等③结构相同 ④意义相关。
3.小练习:以下四句,何为对仗?何为对偶?何为对联?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对偶)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偶)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联)
下联调整为: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 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备考指津
1、拟写对联是一种新题型,它能通过古为今用反映 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语文试 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平时多看多积累。
2、拟写对联考查是句子仿写,并不神秘。有的对联 题结合了语段压缩及语言得体等考点,可联系有 关解答技巧作答。
1、门前碧水环绕 下联:
2、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
1、门前碧水环绕 下联:
2、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
1、门前碧水环绕 下联:
2、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
水—— 山 碧水—— 碧水环绕——
青山 青山延绵
门前碧水环绕——
屋后青山延绵
草—— 花
绿草—— 红花
雨润绿草—— 风拂红花
静聆雨润绿草——
笑看风拂红花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 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 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 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 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缺衣少食 。
4、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 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 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调整式
示例: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 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 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 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题步骤: 1、调整外部顺序:相应位置的句子字数相同,意思相关—— 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 尧天舜日。 2、调整内部顺序:顶真格——树边红雨,动宾结构——莺唤 起一庭佳丽,仄起平收——此间有舜日尧天。
(四)、调整式
示例: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 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 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 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题步骤: 1、调整外部顺序:相应位置的句子字数相同,意思相关—— 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 尧天舜日。 2、调整内部顺序:顶真格——树边红雨,动宾结构——莺唤 起一庭佳丽,仄起平收——此间有舜日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