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合集下载

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

要力量,地方金融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金融发展

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金融服务不足、风险管理不到位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健康。为了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下面

就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地方金融发展。

一、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当前,地方金融机构存在一些金融风险,如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为

了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强化对各项业务的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建

立健全的金融风险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手段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估,有效预警金融

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

二、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地方金融服务的不足是阻碍地方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应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

强对小微企业和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发展互联网金融和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捷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

三、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金融人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了加强地方金

融生态环境,应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加强金融从

邮政金融业务经营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及今后打算

邮政金融业务经营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及今后打算

邮政金融业务经营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

的困难及今后打算

邮政金融业务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方式,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又能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经营中,邮政金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将探讨邮政金融业务经营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今后的打算。

一、邮政金融业务经营存在的困难

1.1市场竞争压力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邮政金融面临着来自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各种金融机构的强劲竞争压力。这些金融机构具备更为灵活的业务模式和更强的服务能力,给邮政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冲击。

1.2技术创新不足

邮政金融业务在信息技术方面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力。与商业银行相比,邮政金融业务在风控、数据分析、移动支付等方面的技术应用还较为落后,这导致其在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

1.3地域限制影响业务扩展

由于邮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镇,对于偏远地区而言,邮政金融的服务网络并不完善。这种地域限制极大地限制了邮政金融业务的拓展,无法满足全国范围内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

二、邮政金融业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困难

2.1融资渠道单一

传统上,地方经济主要依赖于银行的信贷渠道。邮政金融作为一种

金融服务机构,对地方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能力限制在较低水平,很

难满足地方经济对多元化融资的需求,这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困难。

2.2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邮政金融业务的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

求的创新产品。地方经济中有许多小微企业和农村经济,对于这些特

殊经济主体的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现有的邮政金融产品往往无法提

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全覆盖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全覆盖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全覆盖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壮大,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的覆盖范

围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仍存在一些地区和人群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

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相关

政策建议。

首先,机构网点的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目前,大型银行和金融

机构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方仍存在网

点少、服务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政策,鼓

励银行和金融机构拓展到农村地区和偏远地方,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

覆盖率。同时,可以加大对小微企业、农民等经济薄弱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的金融服务。

其次,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应包括线下和线上两个方面。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线上金融服务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然而,仍有

一些人群对线上金融服务不了解、不信任,或者缺乏接入线上服务的条件。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同时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渠道,以满足不同人群的

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减免网点租金、鼓励建设智能网点等,

促使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线下服务。

再者,在提升金融服务全覆盖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的覆盖不仅仅是数量的堆砌,更应关注服务的质量。政府可以要求金融机构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金融机构规范运作、诚信经营。同时,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金融从

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政府可以加大对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补贴。金融服务的全覆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

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喻秀珍

来源:《审计与理财》2011年第04期

最近,我们在对工业园区中小型企业审计调查中,发现银行业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虽有起色,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银行业自身发展速度和质量得到提升,呈现出总量扩张,增长加速,市场活跃,功能提升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前进。

一、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受制于县域经济资源不够充足和银行业机构信贷集权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县域银行业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仍存在信贷管理体制僵化、信贷要素单一、金融资源利用不足、信贷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和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方面的问题,有待加以改进。

(一)体制僵化。一是基层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太小。商业银行的企业授信额度及大额贷款审批权限均集中在省分行。如有些行规定:企业首次贷款、所有项目贷款、新增流动资金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50万元以上的个人贷款均需报省分行审批,再贷款指标上收,基层行只能办理全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全额保证金信贷业务。基层有好的企业贷款项目也要报批省行,由于贷款权限的上收,造成存贷比例偏低,以峡江县为例,截至2010年6月底,全县银行业机构总的存贷比为54.22%,远低于75%的上限,按机构统计,各银行业机构存贷比均低于75%,最高为农村信用社62.66%,最低为邮储银行1.79%。存贷比例偏低,表明辖内银行业机构资金外流较为严重,大量县域资金没有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县域金融资源利用不足。二是授信管理未考虑地区差异。目前,银行对授信客户遵循:“先授信、后信用”的原则,规定“受信主体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对象统一”未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小企业授信困难,贷款困难。三是信贷程序繁琐。所有银行都规定企业信贷投放要经过信贷准入、信用评级、综合授信、贷款调查和贷款审批等环节,由于贷款程序繁琐重复,延误企业商机。四是信贷约束机制过于严格。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各金融机构制定了严律的贷款制度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贷款回收责任终生制;有的行还提出了“双百”约束措施,即发放的贷款和贷款利息实行百分之百回收率。过严的管理约束机制,无形中给信贷员戴上了枷锁,束缚了放贷积极性。

关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意见和建

地方金融机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其做大做强

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以下是针对如何支持地方金融机构

做大做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扶持地方金融机构

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税收优惠、融资担保、专项基金等方面的支持,

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地方金融市场中来,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的

竞争力。

二、加强金融监管。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需要严格的监管。

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督促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优化金融服务。地方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向普惠金融方向转型,加强金融服务,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和优

质的金融服务。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设立特色

服务等方式,激发其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积极性。

四、培育金融人才。金融人才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支持培育金融人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地方金融机构,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是关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

能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总体状况

(一)信贷投放快速增长,资金利用率提高

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436.19亿元,同比增长15.59%,比上年末提高1.7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的新高。1-3月,全省新增本外币贷款791.38亿元,同比多增190.83亿元,创历史同期本外币贷款增量新高。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83.9%,比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1-3月,增量存贷比为138.8%,同比大幅提高33个百分点,各金融机构在存款增长乏力、可贷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持续加大对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今年以来,我省共有5家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累计从境外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8.18亿元。

(二)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对重点项目支持加大

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12362.52亿元,同比增长12.76%,比上年同期提高2.76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3月新增本外币中长期贷款425.85亿元,同比多增71.87亿元,占同期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53.81%。截至3月末,在2014年7月13日全省金融支持稳增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签署的120份融资协议中,已落实的融资金额达910.26亿元,比年初增加156.76亿元。此外,为进一步破解

固定资产项目融资难题,4月2日我行联合省发改委、银监局共同召开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政银企对接会。

(三)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提升

1-3月,全省实现社会融资规模94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0.22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5.75亿元,同比多17.76亿元,占全省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8.6%,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负债结构,3月份我行组织召开了商业银行债券发行承销座谈会,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企业债券发行承销力度。1-3月,全省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258亿元,同比增长

县域支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支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支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成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支行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于当地企业和居民的主要渠道,其业务发展情况对于县域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也必须直面县域支行业务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导致县域

支行面临巨大压力。很多传统型金融机构如银行等在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方面已落后于其他新兴商业模式,缺乏吸引力。此外,市场开放程度提高还带来了外资银行等境外金融机构对本土事件进行投入,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三、客户需求变化与满足

客户需求是任何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县域支行也同样如此。然而,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变化等因素,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县域支行需要更加关注并主动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改进自身服务模式和产品结构,则可能失去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机会。

四、人才储备与培养

县域支行在争夺竞争对手的同时,还面临着缺乏人才和专业技能储备问题。很

多优秀人才倾向于选择大城市或者一线金融机构而非县域支行工作。导致县域支行中部分岗位难以招聘到高素质员工,这为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支行需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内部训练与提升,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拓宽外部人才输送渠道。

五、科技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迅速颠覆传统金融模式,在普适性强且应用场景广泛的国内赢家通常

比选擇复杂多变的线下金融先行。尽管近年来县域支行已采取一些措施,如推出移动银行、电子支付等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然而仍然不足以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支行业务发展中加大对科技创新应用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江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成

2010年,开江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上级行、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联系县域经济实际,积极吸收存款,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改进金融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金融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经济效益保持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我县金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与对策汇报如下:

一、主要问题:

1、存贷比明显偏低。我县各金融机构立足县域经济特色,更多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三农“和一些在建、续建项目及少部分个体工商户、下岗失业人员给予了信贷支持,存贷比只有2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13个百分点。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信贷高度集中在地方金融机构(联社和城商行),而其他几家银行形成了事实上的“抽水”局面。

2、贷款投向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业集中度高。新增贷款更多集中在房屋按揭和开发上,基本上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0%以上;二是企业集中度高。县域工业新增贷款资金仍然主要集中投放少数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甚至多家金融机构对某一个企业投放大量贷款。

3、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突出。虽然中小企业贷款增加较多,但从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主体结构看,获得新增贷款主体仍然是

优质客户、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而全县占90%多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大部分获取贷款难度大,即使得到贷款,额度也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4、办贷效率偏低。一是对办贷业务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对资产经营,特别是额度小、成本高和较为分散的个人小额信贷业务,仍然存在较大的“冷漠”和“排斥”。在业务开展中全靠计划督导,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时段性计划稍有完成便停止办理;二是人员不足,网点狭小,受理有限。稀少而狭窄的营业网点与极少的信贷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辖属众多较为分散贷户的需求;三是条件有限,影响开展,县域面积广大,特别是“三农”业务及其他个贷涉及千家万户,一定程度影响了客户经理办理此项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三农”及其他个人贷款业务的有效开展;四是手续繁琐,影响效率。要求提供的书面材料繁多,经手的岗位或环节过多。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服务实体经济旨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和服务,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就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问题

尽管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倾斜向大企业和央企,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其次,部分金融机构只关心短期利益,不愿意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的贷款和融资支持。此外,一些金融机构过于注重抵押物,对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充分的认知。

二、政府部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问题

政府部门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地方政府重视GDP增长而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其次,政府干预过多,过多的行政审批和管制限制了企业的合法发展。此外,一些政府部门对创新和创业缺乏支持,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积极。

三、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问题

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也存在问题。首先,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均,一些行业和地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其次,科技创新成果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无法充分

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此外,一些企业对科技创

新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足,缺乏创新动力。

四、人才培养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问题

高素质的人才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在人才培养方面

也存在问题。首先,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导致一些人才在实践中难

以适应实体经济的需求。其次,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

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金融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地方金融作为我国金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管理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本文中笔者自身多年的金融管理工作经验,以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实际出发,简要分析了江苏省内地方金融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建议。供各位金融管理人员参考,以提高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水平。

关键词: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江苏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相关的金融组织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是究其实质性问题来看,江苏省地方金融的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例如:现阶段江苏省内部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够和中央相关的金融管理工作相协调,对具体金融业务存在不同程度干预,对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

1 现阶段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江苏省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内部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也逐渐增多,各种类型的金融结构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江苏省金融市场的繁华。现阶段,江苏省内部的金融机构的类型从其性质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各种大中小型银行金融机构、各个证券交易机构、保险业机构以及相关的准金融机构。现详述如下:

(1)银行金融机构

截止到2014年5月,整个江苏省内部由相关地方法人注册的银行机构达到145家,其中主要有城市内部商业银行10家,各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72家,小型农村信用社12家,镇村级的银行51家,其中包含的各项存款达到21478.56亿元,各种贷款达到18955.21亿元,占整个江苏省各大银行机构的21.52%和20.41%.

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区域金融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对辖区20xx年金融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区域金融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中长期贷款投放过多与银行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20xx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4.4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6.2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2.9,比年初上升了7.5。同期,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8.4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余额126.7亿元,占全部存款余额的47.2,比年初降低了3.3。这表明,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短期化而资产运用长期化的问题较为明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较大。从增量看,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更为突出,全年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余额18.8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的83.8,在全省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而同期新增定期存款余额仅11.9亿元,占新增存款比重5.1;与前二者相比,分别相差10.8和78.7。再进一步看,金融机构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和新增定期存款的绝对额分别为18.8和5.9亿元,两者之比为3.2:1。虽然中长期贷款的信贷风险短期内无法显现,但由于新增的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不仅使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降低,同时也极易导致新的不良贷款。

(二)银行生产性信贷投入与非生产性信贷投入结构不匹配。20xx年,某市新增基本建设贷款9.4亿元,同比多增8.6亿元,所占份额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地方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了12.5,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的信贷投放相对而言减少。20xx年,全市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减少2.2亿元,技术改造贷款也减少0.3亿元,农业贷款尽管从总量上看新增4.7亿元,但在全市新增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由上年的27.9下降到20.9,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贷款投放反而相对减少,尤其是工业贷款增长的减少,不利于全市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

地方金融组织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方金融组织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方金融组织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地方金融组织为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平台。从目前辖区地方金融组织经营状况来看,因其资金规模小、融资难、业务种类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引起的风险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

辖区现有9家地方金融组织,其中小额信贷公司4家,典当行3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虽其经营时间较短,但有效发挥了助推经济发展和补充金融服务的功能,较好地弥补了银行信贷的不足,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临时调剂资金余缺和应急作用。

从资产规模、业务余额和营业收入三方面分析业务发展情况,辖区地方金融组织资产余额和业务余额较年初呈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3月末,4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0.52亿元,较年初增加0.01亿元,个人贷款0.42亿元,占比81.59%,单位贷款0.1亿元,占比18.41%,一季度累计发放0.09亿元;2家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1.65亿元,较年初增加0.04亿元;典当行典当业务0.14亿元。

二、地方金融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一是未享受金融机构税收政策,资金回报率偏低。虽从事金融业务,但监管部门未将其列入金融机构,无法获得金融牌照,故地方金融组织被认定为一般工商企业,在法律诉讼、税收征缴等方面难以享受与正规金融机构等同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二是目前尚未出台针

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税收优惠、风险补偿、“三农”补贴等优惠政策。三是银行贷款对抵押、担保要求较高,相对应地增加地方金融组织融资难度,而即使地方金融组织能从银行获取融资,也不能享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只能依照企业贷款利率,致使融资成本高。

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16-05-20T14:29:50.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期作者:杨文君

[导读] 南开大学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银行贷款增速持续保持18%以上的增长。

南开大学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驻区金融机构在服务临空都市区建设、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作出了较多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区信贷投放不足、结构不合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贷投放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银行贷款增速持续保持18%以上的增长。即便如此,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仍然不能满足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原因是银行受上级行信贷授权限制,基层分支行的自主权限过小,贷款准入门槛提高,削弱了银行对地方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另外,银行之间相互竞争,将目光放在规模大、经营良好、信用度高的优质企业上,而对一些处于初创期、固定资产偏少、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银行则采取谨慎态度,呈现“嫌贫爱富”的局面,造成信贷资源过度集中,资金投向不够合理。

(二)金融服务效率不够高。一是贷款审批的环节多,链条长,支行一级贷款审批权限过窄,多数贷款需要逐级上报,层层审批,手续复杂,不能够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信贷服务和产品创新跟不上市场需求。部分银行信贷政策僵硬,产品单一,认可的抵押物偏少,比如对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机械设备抵押认可度不高。三是信贷综合成本偏高。据走访了解,部分企业反映银行收取的保证金比例偏高,“抽贷”现象较为普遍,贷款审查及评估环节中介机构收取的相关费用过高,加重了企业的贷款成本。

县域支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县域支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县域支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县域支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支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县域支行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县域支行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业务发展不平衡、人才缺乏以及服务质量不高。以下是县域支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首先,县域支行在业务发展方面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由于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县域支行的业务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以及支行之间的竞争不公平。因此,应该加强对县域支行的业务发展的引导,以确保每个县域支行都能够发展壮大,并实现良性竞争。

其次,县域支行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由于一些县域相对较小,没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对低的待遇,很难吸引到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这导致了县域支行在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上的欠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县域支行的吸引力:提供更好的工作福利和发展机会、培养本地人才并提供专业培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将优秀毕业生引入金融行业。

再次,在服务质量方面,县域支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人才缺乏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一些县域支行的

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县域支行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无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了改善县域支行的服务质量,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来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最后,县域支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落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金融业也在不断创新。然而,由于一些县域支行的条件有限,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相对滞后。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加大对县域支行的信息化建设投入,配备更先进的IT 设备和系统。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引入新的技术和创新,提升县域支行的信息化水平。

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风险管控能力不足、金

融服务能力不强等。为了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地方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金融机构布局,促进金融服务均衡发展。当前,地方金融机构布局不均衡的

问题依然突出,大型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而中小金融机构则主要分布在欠发达

地区。这种不均衡的布局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难以满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

金融需求。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在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点,促进金

融服务的均衡发展,满足地方经济的金融需求。

二、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地方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

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监管是保障地方金融

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

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发展。

三、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地方金融也应该

抓住机遇,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

覆盖面和便捷性。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地方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四、加强金融人才培养,提升金融专业素质。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

金融办关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金融办关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金融办关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的调研报告

金融办关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金融风险监管,打造高质量的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办组织了一系列调研,着重探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及其应用。

一、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转型升级的趋势,金融办发现了许多金融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地方经济融资难问题仍存在。地方政府实力不足,很难自行完成固定资产采购和建设,而且很多项目的资金需要通过金融渠道进行筹集。但很多时候,由于地方政府规模小、资质较低、抵押物价值不高等原因,银行往往不愿为其融资。

2、金融机构定位不清。一些金融机构缺乏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全面认知,往往在抉择客户时过于借重其财务实力,较少考虑其经济前景,这导致很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遇到融资困境。

3、直接融资途径太少。我国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比例较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为利率调控、存贷款等,这些途径

的融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受。

二、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金融办提出了以下几项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1、建设金融服务中心。将金融资源进行整合,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创造先进的金融服务模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2、鼓励发展民间融资。通过设立担保机构、建立信用档案、实行等级评估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扩大地方经济融资渠道。

3、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途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尽管驻区金融机构在服务临空都市区建设、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作出了较多努力,

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区信贷投放不足、结构不合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贷投放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资金的需求量

较大,银行贷款增速持续保持18%以上的增长。即便如此,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仍然不能满

足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

到根本解决。主要原因是银行受上级行信贷授权限制,基层分支行的自主权限过小,贷款准

入门槛提高,削弱了银行对地方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另外,银行之间相互竞争,将目光放

在规模大、经营良好、信用度高的优质企业上,而对一些处于初创期、固定资产偏少、规模

较小的中小微企业,银行则采取谨慎态度,呈现“嫌贫爱富”的局面,造成信贷资源过度集中,资金投向不够合理。

(二)金融服务效率不够高。一是贷款审批的环节多,链条长,支行一级贷款审批权限过窄,多数贷款需要逐级上报,层层审批,手续复杂,不能够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信贷

服务和产品创新跟不上市场需求。部分银行信贷政策僵硬,产品单一,认可的抵押物偏少,

比如对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机械设备抵押认可度不高。三是信贷综合成本偏高。据走访了解,

部分企业反映银行收取的保证金比例偏高,“抽贷”现象较为普遍,贷款审查及评估环节中介

机构收取的相关费用过高,加重了企业的贷款成本。

(三)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近年来,针对企业贷款存在的抵押难、担保难等问题,银行推出

了一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信贷融资产品,如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保理业务等,但这

些新型融资产品的推广运用不够,效果不明显。一方面是银行对相关产品的宣传引导不够,

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太少,企业对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产品、融资条件和程序等不够了解,

不知道如何获得银行融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的手段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

抵押担保方式,对创新融资产品的推广进程较慢,覆盖范围较窄,新产品占各项贷款的比重

过低。

(四)直接融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成长的难题。目前我区中小企业

的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部分中小企业以小贷公司借款、民间借贷等方式补充

流动资金,致使企业背负较高的财务成本。虽然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能够提供较低成

本的资金,但准入门槛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具备股票或债券发行资格。同时,企业从股

改到成功上市,需经过培育、辅导、审批等诸多环节,需耗费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其间

花费的各类费用高达数百万元,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虽然新三板扩容后,中小企业挂

牌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能够通过审批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目前我区只有两家企业获批成功

挂牌。

(五)企业发展水平不足。一是经营管理粗放,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没

有改变传统、粗放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发展目标和定位不清,风险抵御

能力较低。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报表资料残缺不全,普遍

存在“四张表”(税务、银行、主管部门、企业内部)数据不一致的现象,财务数据失真,银

行难以准确、全面把握企业的经营动态、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三是部分企业股权关系复杂,普遍存在子公司、关联公司、隐形股东等情况,造成银行信贷审查成本过高、审批时效过长,风险把握较严。四是不少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过低,正处于发展初期或成长阶段,资产规模较小,盈利水平低,部分企业缺乏产权明晰、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融资要求。

(六)信用体系建设薄弱。一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辖区内担保机构数量偏少、实力较弱,能够提供的融资担保额度偏低。同时,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及发布等征信体系尚未

建立健全,缺乏支持担保机构发展的风险补偿机制,使得担保公司和银行过分看重企业的抵

押物和有形资产,对信贷风险把控较为严格。二是少数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偿债意识

不强,还款意愿不高,甚至出现恶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

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有的企业经营者依法守信意识较差,个人的信用不良记录导

致企业总体信用下降,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贷款难度。三是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打击逃

废银行债务的力度不够,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业属弱势产业,受自然灾害等客观条件影响,在农村投入大量

资金形成道路、果树、大棚等资产难以被认可为有效抵押资产,投资风险较大,银行参与积

极性不高,再加上农业贷款担保、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影响银行支农贷款投放的能力和积极性,致使许多个人和企业不愿在农业农村方面加大投入。以此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农村资金外流,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

二、促进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银行信贷投入。在现有体制环境下,要鼓励驻区

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区内倾斜,优化信贷结构,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实施科学的考

核评价机制,突出“正向奖励”,实行“奖励与贡献挂钩”的原则,对金融机构从新增贷款、新

增存贷比、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重点项目贷款等方面进行细化考核评分,适当降低税收

贡献的分值占比。二是建立财政性存款、保证金与银行信贷投放量、信贷投放机构挂钩的机制。制定政府性金融资源在辖区银行机构中统筹分配管理办法,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政府性金融资源要尽可能地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好、贡献大、支持多的金融机构倾斜,加

大支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及贴息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建委、房管、安监等部门与保证金开户银行合作,引导开户银行积极为相关行业提供信贷支持。

(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一要鼓励驻区银行机构结合我区实际,因地

制宜创新信贷产品,突破抵押担保限制,大力推广知识产权、商标权质押贷款、订单仓单质

押贷款,以及小企业多户联保贷款、小企业小额简式快速贷款、抵质押循环贷款等多种贷款

品种,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二是努力解决信贷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附加贷款条件

等问题,对涉及抵押物评估、资产审计等环节,实行市场化运作,赋予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机

构的权利,切实降低企业贷款成本。三是提高信贷审批服务效率。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信贷审批限时办结制度。

加快银行电子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三)引导企业提高发展质效,夯实信贷准入基础。一是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税务、统

计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开展财务管理、统计制度、信贷知识等方面

的业务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促使

企业财务管理更符合银行信贷要求;二是建立企业动态监管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金

融机构定期深入贷款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督促企业诚信经营、

合规经营,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防止信贷资金体外循环、抽逃资产和逃废银行

债务等行为,减轻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顾虑。三是促进企业注重产品创新研发,加快

产业换代升级步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提高融资能力。

(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以临空都市区

建设为契机,以仙桃数据谷为载体,大力引进PE/VC投资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结算中心

等新型金融机构落户,壮大金融资源和服务市场。二是借鉴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设立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公司和民间资金登记服务机构,研究出台监管办法,逐渐建立民营资金周

转服务体系,解决民间资金投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间的矛盾,促使民间资本规范运转,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努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培育拟上市后备资源,协调

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劵、中期票据、集

合票据、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