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合集下载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预期等因素 影响其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 分。
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前景预期、生产扩张计 划以及设备更新等因素影响其投资需求, 也是总需求的重要来源。
政府购买
出口
政府支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也是总需求的 一部分。
就业
总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就业水平。当总需求增加时,企业可能会扩大生产,从而 增加雇佣;反之,总需求减少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裁员。
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能会 导致购买力下降和生活成本增加。
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和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果总供 给不足,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总供给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增加 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刺激总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可以 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提高利率可以 践应用
2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增加政府 支出、降低税率等方式来刺激需求。
3
当总供给过剩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提高利率、 减少货币供应等方式来抑制供给。
经济发展战略
01
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运用总供给 和总需求理论,制定符合国家 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经济发展战 略。
02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 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避免出现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 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成新均衡,利率升高, P
收入增加。
P1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y
D2 D1
相同价格下,收入 增加后AD曲线右 移。
y1 y2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收入总量,它描述了经 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达到的产量。
总供给=总收入=GDP。
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 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 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 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P()税负() 可支配 收入() 消费C () 总需求量 AD()。

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1、方程推导
IS:r=(a+e)/d - (1-b)y/d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生产要
素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注:四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 要素: y=f(N,K)
3、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 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 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B
B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
E
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
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
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C1 A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AD-AS模型及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
AS
短期的宏观经济目
标:充分就业和物 P0 价稳定。

宏观经济学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反映了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在保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P 变动 M/P 变动LM 移动 Y 变动[][][]pm a y b h dk d e a h a p b h dk md e a h y e a h y b h dk pmd phm h ky r LM dy b d e a r IS ββ+=-+=+=-+++=+--+=-=--+=)1()()1()()()1(曲线:)1(曲线: 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总产量。

描述了经济社会的资源用于生产可能有的产量。

总供给曲线: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问题:长期为经济增长,短期为经济波动。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1)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货币具有刚性,原因:工人具有货币幻觉。

(2)推导古典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价格和货币工具具有伸缩性。

就业水平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变动:生产函数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需求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供给的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凯恩斯萧条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古典长期稳定下的总供给曲线。

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1)凯恩斯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AD曲线向右移时,产量增长,价格水平不变。

(2)古典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3)凯恩斯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4)古典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对总供给方面的扰动和冲击反应(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的反应(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一般价格冲击的反应(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资源供给变动的反应(4)凯恩斯极端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反应:无反应(5)古典极端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反应。

总需求-总供给综合分析

总需求-总供给综合分析

如图6-12所示,总供给曲线由AS0移动到AS1,从而 产出水平提高并且价格水平降低。若经济最初运行在总 供给曲线的平坦部分,如图6-12中的AD0,此时经济中 原来就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提高对社会经 济的影响不大,总供给曲线移动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反之,若经济最初运行在总供给曲线的陡峭部分或者充 分就业水平上,如图6-12中的AD1,
使得总需求曲线由AD1向右移动到AD2。面对上升的总 需求,因为此时社会存在大量闲置未被利用的资源,厂商不 必提高工资水平就可以购买到任意多的劳动力,所以物价水 平保持为P0不变,而产出水平由y0增加到y1,达到了增加产 出的目标,而又没有影响物价水平。
下面把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起来, 分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不同效应,如图6-10所示。
谢谢观看
由此可见,在古典学派理论中,任何经济政策只会使 价格水平发生波动,而不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 的影响。
三、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前面分析了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下面将分析总 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首先,分析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情况。如果由于 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使得技术水平提高,或者企业设备投 资增加使得资本存量增加,都将增加社会生产能力。这 会使得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二、 古典学派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
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是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的 一条垂直直线,这就意味着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全 社会的产量始终保持y f不变。下面把古典学派的总供给 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起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社会 经济的影响,如图6-11所示。
在图6-11中,AS是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AD1为 总需求曲线,两条曲线相交于E0点,
在总供给曲线相对比较陡峭的部分,社会经济中并没有 太多剩余的生产能力,总需求增加时,厂商为了追求更高的 利润需要增加要素投入量,但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不得 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所以价格水平将大幅度 上升。

第22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

第22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
Y ad C I G NX
1.推导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机制分析 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因为在名义货 币供应量M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降低( P↓)会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M/P的增加(实际货 币供应量是用实际能够购买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 衡量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M/P↑)又会导 致利率水平的下降(i↓)。从而刺激了计划投 资支出(I↑),导致总需求的增加(Yad↑)。 上述机制表示如下:
3.短期的均衡状态出现在总需求曲线与总 供给曲线的交点上。但是,这是经济短期的趋 向,经济自身具有自我纠错机制,会带动它长期 稳定在其长期均衡水平上,此时,总产出稳定在 其自然率水平上。在短期,无论是总需求曲线还 是总供给曲线的位移,都会导致总产出水平和物 价水平的变动。
22.2 重难点导学
总需求是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上,经济对 于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图22-4 短期均衡
2.长期均衡 图22-5(a)中总供给曲线和均衡点的移动 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不会永远高于总产出的自 然率水平,因为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向左位移,引 起物价水平上升,并导致经济(均衡点)沿总需 求曲线向上方移动,直到经济到达穿过总产出的 自然率水平Yn的长期总供给曲线上为止。
在图22-5(b)中,起初的均衡点为点1,它 对应的总产出水平Y1小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因 为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工资水平开始下 降,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位移,直至达到AS3 才会停止。经济(均衡点)将会沿总需求曲线向 下移动,直至到达长期均衡点3,即总需求曲线 AD与Yn处的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的交叉点。 同图(a)中一样,在点3,经济达到了长期均 衡,此时的总产出水平重新等于总产出的自然率 水平。
表22-2列出了所有推动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因 素。 表22-2 影响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概述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概述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概述一、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概念和意义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进行。

二、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的组成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部门或主体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需求总和。

具体来说,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由私人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方面构成。

2.1 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和家庭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总和。

这些消费品和服务包括食物、衣物、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

2.2 投资投资指的是企业和个人购买资本货物和固定资产以增加生产能力的支出。

这些资本货物和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厂房、房地产、研发和创新等。

2.3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总和。

政府支出包括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等。

2.4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总值减去进口总值。

如果净出口为正值,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外部需求超过了国内需求;如果净出口为负值,说明国内需求超过了外部需求。

三、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的组成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产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值总和。

具体来说,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由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的价值增加总和构成。

3.1 农业农业是指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

农业的供给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等。

3.2 工业工业是指制造业和采矿业等。

工业的供给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学制品、石油、煤矿等。

3.3 建筑业建筑业是指建筑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的供给包括住宅、商业楼宇、公共设施等。

3.4 服务业服务业是指零售、餐饮、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

服务业的供给包括零售商品、餐饮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概念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构成,用公式表示为:AD = C + I + G + NX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使本国利率下降,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三、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

在短期内,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出,导致总供给增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表示在长期中,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是固定的,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一个经济体的整体稳定和发展。

总供给是指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总需求是指一个经济体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价格水平、就业率、产出水平等重要经济指标。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展示:在图中,纵轴表示价格水平,横轴表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

总供给曲线(AS)(图中AS1和AS2)是一个向上倾斜的直线或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受到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的影响。

当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鼓励他们增加生产,并且会引起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从而总供给增加;相反,当价格下降,生产者的利润减少,他们减少生产规模,从而总供给减少。

总需求曲线(AD)(图中AD1和AD2)是一个向下倾斜的直线或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受到消费者的收入、财富、信心等因素的影响。

当价格上升,消费者所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相反,当价格下降,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增加,总需求增加。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交点来描述,即“供求平衡点”。

供求平衡点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价格水平和数量。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出现物价下跌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往往面临着库存积压和利润下降的困境,可能减少生产、裁减员工并削减投资。

同时,由于消费者购买力相对较弱,也会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市场需求超过供给,出现物价上涨和产能利用率上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可能增加生产、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同时,由于购买力充足,企业的销售量可能增加。

经济学基础(第11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经济学基础(第11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11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本章小结】 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2、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来说明。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利用IS-LM模型来推导。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现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会影响IS曲线,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会发生移动。这是因为,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是实际变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变量,但LM曲线中的货币供给量则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既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不同变动情况。 4、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A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及技术决定。
Q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推导出来的,因此,IS曲线、LM曲线的移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而财政政策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货币政策的变动则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因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PP1 P0
0 Y0 Y1 Y2 GDP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说明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物价上升,总供给增加,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物价下降,总供给减少,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

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与总需求
N
N1
N2
Nd=Nd(W/P)
O
(W/P)o
(W/P)1
W/P
2、劳动的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函数:Nd=Nd(W/P) 式中:Ns表示劳动的需求量;W/P表示实际工资。Ns和W/P呈正方向变动。如上图 所示
W/P
(W/P)1
Ns=Ns(W/P)
N
N1
N0
O
(W/P)0
W/P
(W/P)2
Ns=Ns(W/P)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1)
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研究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是指令社会资本家预期因雇佣一定数目的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得到的卖价。总需求价格是指社会购买这些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不仅不能按预期的卖价出售商品,而且会有大量商品卖不掉。这时,资本家将减少产量,解雇工人。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因有利可图,将会增雇工人。只有在当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既不增雇工人,也不解雇工人,社会的总产量、总就业水平就在这个时候确定下来。
从上图可知:价格水平与总需求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三、价格水平变化与总支出的关系
三、价格水平变化与总支出的关系 1、利率效应(又称为凯恩斯效应)物价上升使货币交易需求上升,导致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又称凯恩斯效应。 可见,价格水平与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2、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称为财富效应) 价格上升时,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用货币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人们将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减少,这种效应叫实际余额效应。因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实际余额效应又称为庇古效应。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目录
• 总供给理论 • 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 政策应用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总供给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所能够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它反映 了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
全球需求。
当前案例:中国的经济政策与实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中国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 业融资成本。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近年来,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 现变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能够提供的 总产出。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常、向上倾斜和垂直型。在正常型总供给曲线中,当价格水平上升 时,总供给会增加;在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中,价格水平上升时,总供给增加的幅度会逐渐减小; 在垂直型总供给曲线中,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总供给都不会发生变化。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当 物价水平下降时,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 念,它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居民、企 业、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些因素的变化 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反 映了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是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01
02
03
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简明西方经济学》
1.总需求的移动:政府政策的变化
r
LM(M1/P1)
央行可以提高总需求水 平。 如当央行增加货币供给 时, 即M LM右移 r I
r1
r2
LM(M2/P1)
IS
P
Y1
Y2
Y
P1 AD2 AD1 Y
Y 任意给定P
Y1 Y2
图12-2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AD向外移动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简明西方经济学》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的均衡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简明西方经济学》
Y Y Y0 45°线 YI Y0
Y=F(N)
Y2
O P P0 P2
Y2
Y1 Y AS
O W/P W/P2 W/P0
W/P1
N0 Ns E Nd
N
O
Y2
Y0
Y
O N2
N0
N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如果家庭对将来收入的预期乐观,他们就会增加当前的消费,从而使得AD曲 线右移。 如果企业对将来投资收益率的预期乐观,他们会增加投资支出,从而使得AD 曲线右移。
物价水平 P
乐观的 预期 AD2 AD1
总收入/ 总产出 Y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简明西方经济学》
总结:
①财政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总收入/ 总产出 Y
物价水平 P
向右下方倾 斜的总需求 (AD)曲线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简明西方经济学》
Q: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AD 曲线之所以会向下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会带来实
际GDP 需求的增加。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研究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研究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研究经济学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是衡量国民经济治理和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的原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

本文将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定义、特点、模型构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定义总供给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可以提供的所有物品和服务的总量。

它通常由货币总值表示。

总需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所有物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总需求同样由货币总值表示。

2. 特点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经济体系和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以下重要特点:(1) 相互依存:总供给和总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等渠道,它们不断地影响和改变对方。

(2) 动态变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不断地变化。

原因可能是因为经济环境、技术进步、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 平衡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关系。

当一个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出现失衡时,经济体系就会陷入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

3. 模型构建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是一个鲍威尔模型,它包括四个关键变量: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这些变量合起来对 GDP(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对于GDP来说,总供给是常量,总需求是变量,因此GDP与总需求正相关;对于价格来说,总供给是变量,总需求是常量,因此价格与总供给正相关。

4. 实际应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目的是为了统计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以便政府和决策者能够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失衡。

同时,它也可以为公司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以协助他们做出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在中国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它是中国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基础。

中国正处于转型经济增长阶段,因此对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的分析更为重要。

例如,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时,中国政府通过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有力地维护并发展了国家经济。

第23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

第23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

• 23.3.4 总供给冲击导致的均衡变动
• 如图23-7所示,假定经济最初位于点1。此时由于出现负向供 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将从AS1移至AS2,均衡点从点1移至 点2,价格水平升高,而总产出下降。此时,价格水平上升而 总产出下降的情形被称为滞涨。在点2产出低于自然率水平, 因此工资水平会下调,并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回移至最初的 位置AS1。结果是经济均衡点沿着总需求曲线AD移动,并回到 原来的长期均衡点1。
增加和利率水平的下降,此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相对于美元
资产而言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对美元资产需求减少,美元
汇率下跌,美国国内商品与外国相比更便宜,净出口增加,
总需求增加:
P M / P i E NX Y ad
•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货币数量论分析:
• 交易方程式,MV=PY,表明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确定的货币供给量(M)意味着名义总支出(PY)也是确定 的。当价格水平下降(P )时,为将总支出保持在原有的水 平上,总需求必然上升(Yad )。
• 总产出、失业与价格水平
• 23.1 总需求
• 总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其他所有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中产出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组成 部分
1.消费支出C:指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2.计划投资支出I:指企业用于新机器、厂房以及其他资本 品的计划支出总额,再加上用于新住宅的计划支出总额; 3.政府支出G:指各级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NX:指外国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净支出额,等于 出口减去进口。
表23-1 推 动总需求 曲线位移 的因素
• 23.2 总供给
• 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供给的产出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 23.2.1 长期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理解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理解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理解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用于解释经济运行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简单来说,总供给是指所有生产者和企业愿意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而总需求是指所有消费者和企业在同一时间内愿意购买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认为,经济体中的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会导致总供给的增加,而需求的增加也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者预期、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

当生产者对市场的预期变好,他们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供给。

此外,生产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总供给。

例如,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供给会减少。

技术进步也可以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总供给。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等。

消费者支出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它受到收入、财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当收入增加,消费者支出增加,总需求也会增加。

投资支出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购买资本货物和增加生产能力的总额,它受到信心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支出是政府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它是由政府的预算决定的。

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它受到国际贸易、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则市场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总供给减少。

相反,如果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则市场需求过于旺盛,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部分企业可能会增加生产,导致总供给增加。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宏观经济层面,也可以应用到微观经济层面。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也是解释价格和数量关系的基本原理。

供需平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通过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市场能够自我调整,实现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 买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会影响其当 前的消费决策。
消费者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 影响总需求。
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和 企业的投资成本,进而影响总需求。
政策对平衡的影响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支出、减税或增税等手段来调节总需求, 从而影响供求平衡。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 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总 供给的结构和数量。
05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的应用
02 总供给分析
短期总供给分析
短期总供给是指短期内一个国家 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生产要素的效率以及生产技术水
平等。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短期总供
给量增加。
长期总供给分析
01
长期总供给是指长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contents
目录
•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分析 • 总需求分析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分析 •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的应用
01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 或地区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 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预期收益
通过分析总供给总需求的变化趋势, 可以预测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宏 观经济指标的未来走势,为决策提供 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需要政府干预。
• 后遗效应
– 由过去的高失业导致的对充分就业水平的偏离。 – 自然失业率会上升,产出的自然率水平降至充分就业水平
之下。
– 需要采取扩张性的政策以使需求曲线右移。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5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 在货币流通 速度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每个价 格水平上的总需求的数量。
• 总支出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C、I、G、NX的增加,
23-3
图1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4
总需求 (续)
•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结论也可以从货币数量论的 分析中推导得出。
•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确定的货币供给量意 味着名义总支出也是确定的,这种情况下价格水平 的下降对应着总需求的增加。
23-8
图 2 长期总供给曲线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9
图 3 短期总供给曲线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6
图 7 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对总产出和价格水平 的影响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7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
• 经济增长
•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 实际供给冲击使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发生短期的波动 (长期 总供给曲线 LRAS发生位移)。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4
自动调节机制
• 无论产出最初处于何种水平,它最终都会回到自然 率水平。
• 缓慢
– 工资缺乏弹性,特别是在下降时。 – 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
• 迅速
– 工资和物价具有充分的弹性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6
总结表 1 推动总需求曲线位 移的因素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2
总需求 (续)
Y ad C I G NX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因为 P M / P i I Y ad
和 P M / P i E NX Y ad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0
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
• 生产成本
–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 预期的价格水平 – 工资推动 – 与工资无关的生产成本的变动 (供给冲击)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1
总结表 2 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
23-19
表3 越南战争升级期间的失业和通货膨胀, 1964–1970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20
表 4 负面供给冲击期间的失业和通货膨胀,1973– 1975 和 1978–1980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5
图 6 总需求曲线位移对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7
总供给
• 长期总供给曲线
– 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资本量、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劳动供给 量以及拥有的技术水平。
– 对应于自然失业率条件下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垂线。
• 短期总供给曲线
– 工资与价格是粘性的。 – 价格水平上升时厂商追求短期利润的努力,使得短期总供
给曲线SRAS向上倾斜。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8
结论
• 总需求曲线的位移只会在短期内影响产出,在长期 内不会对产出有任何影响。
• 总需求曲线的位移在长期内只会影响价格水平。 •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只在短期内影响产出和价格
水平,在长期内没有任何影响(总需求不变的条件 下)。 • 经济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2
图4 短期均衡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3
图 5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中实现长期均衡的调整 过程
第2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总需求
• 其他所有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总产出的需求量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
• 总需求由四个部分组成。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