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奇妙的墙》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苏少版

第8课奇妙的墙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了解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技能目标:设计并装饰基本形,制作一块特殊的“砖”,并按照累积方式累积成一堵有趣的“墙”。

情感目标:从累积构成的创作活动中体验其创作乐趣和审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装饰与设计及累积成墙。

教学难点:“奇妙”的设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图、16开素描纸、勾线笔、美工刀、双面胶、废旧报纸。

学具准备:16开素描纸、勾线笔、美工刀、双面胶、废旧报纸。

教学过程:教室环境及氛围的布置:事先实景布置好教材中的正方体书法墙。

一、导入以教室中的正方体书法墙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是怎么搭起来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墙什么不同?由此引出累积构造的概念,并提出今天也来砌这样一面奇妙的墙。

板书揭示课题:奇妙的墙。

二、新授1、奇妙之一——形状的变化要来砌一面奇妙的墙,我们先得要有一块特别的砖,我们先来从做一块特别的砖开始。

将平常可见的薄薄的素描纸进行折叠形成立体的三棱柱,砖的形状由长方形变成了三棱柱,由平面变成了立体,这是砖形状的变化。

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装饰,使得它变得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进行丰富,使其丰富?2、奇妙之二:装饰的美感以教室中的书法墙为例,并用微视频《基本形的装饰》进行解说,引导学生理解书法墙的装饰手法,并思考自己该如何去装饰。

结合班级特色文艺班的音乐专长,将同为艺术的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用美术来表现音乐,来上一堂具有音乐气息的美术课。

我们将通过用画笔画出音符来表现音乐:借以学生从小熟悉的《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五线谱来分析音符的不同造型和不同高低形成整首歌的节奏和曲调,引导学生对音符的造型和位置加以观察和辨别。

教师示范:(1)展开三棱柱,在中间两个长方形区域内作画,利用直尺和和铅笔画出音符。

(2)用黑色勾线笔或黑色水彩笔进行填涂。

(3)用刀刻、翻折将音符立体于三棱柱砖上。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奇妙的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奇妙的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奇妙的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从累积构成的创作活动中体验其创作乐趣和审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认知目标:通过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了解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累积构造知识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据不同的累积方式共同创造一堵有趣的“墙”。

2学情分析1.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有的是砖石砌成的,还有的是其他材料构造而成的,在所有的墙中都有着一个共性──屏障式体积。

整体墙有体积,每一块砖石也有体积。

在生活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墙之外,还有屏风、隔断等其他形式的墙,只要是具有基本体积元素的堆砌或累积都可以形成墙。

2.累积和累积构造中基本形不再是一个平面的形状,而是一个立体的体积,将基本的立体单元形以不同的骨架重复累积,就形成了累积构造的式样。

这里的基本形可以是立方体、圆柱体、三棱柱……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具有模数关系的单元,如具有相同体积特征和重复边界的立体形态。

3.累积构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复性,将相同的基本形不断地重复才能够形成累积。

这里的“重复”可以是基本形完全相同,也可以是基本形外形相同,内部空间、表面色彩装饰的变化。

重复的秩序美和变化的灵动美共同形成整体,构造出艺术审美意蕴。

4.单纯的灰砖形成的墙显得沉闷,直接白色的方块则显得单调。

“变化”和“有趣”是本课审美和创造力的所在。

其一,在相同外形体积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完成基本形内部的形体、色彩、装饰,使每一个累积元素都具有变化,从而形成整体和变化的构造方式;其二,设计出具有丰富变化的“墙式骨架”,以整体墙的变化赢得“变”的创造;其三,以各个基本形的色调、质感进行有机排列,构架出“墙”的变化。

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蕴涵着艺术审美的法则,具有着视觉形式的创新和美感。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7-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7-苏少版

第八课奇妙的“墙”(教案)编制人:审核人: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立体构成作品欣赏,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并进行累计构造的制作练习。

2.感受基本形在累积构造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开发学生立体形式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

重点难点: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形,通过不同形式的累积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墙体”在累积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将学生分组,通过充当售货员摆放货品,将一定数量的相同的一次性纸杯子、饼干、喜糖盒子等放好,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并请每组的代表讲一讲这样摆放的理由。

2.根据他们的摆放,提出他们摆放的形式可称为“墙”、奇妙的“墙”,引入课题:奇妙的“墙”。

二、讲授新课1.看一看(1)生活中真实的墙:万里长城、南京明城墙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这种将一定数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基本形单元,通过叠加、聚集等重新组合的方式塑造成新的立体形态,叫做累积构造,如果累积构造的是一堵墙的式样,我们就称它为墙式累积构造,它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

(2)引出:砖—墙,基本形——墙式累积构造。

(3)回头看同学们自己累积的货品,确实是“墙”的形式,并能容易的找出基本形。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用实物累积的例子吗?基本形是什么?3.说一说(1)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一组有趣的“墙”,在不同的墙面中快速找出基本形,并观察基本形的累积方式变化,同时完成下表:(2)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基本形及累积方式是不是一层不变的?这样的变化对作品有什么作用?(3)学生再次累积货品,体验同一基本形的多种累积方式操作。

4.想一想(1)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来变化基本形?基本形有了一定的变化对作品有什么作用?并想想基本形变化有哪些方法?(2)学生、教师示范并小结①切、挖成一定的立体造型;②用涂色工具涂色或画图案;③用装饰品粘贴点缀;④用彩纸包裹……5.展示货品(月饼盒、一次性杯子)经过变化了以后的图片。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5-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5-苏少版

奇妙的“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造型观念以及累积构成的基本规律、相同属性、累积单元及整体构成的变化,训练学生的构成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立体构成作品欣赏、基本知识和累积构造的制作练习,使学生在提高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能力的同时,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集体主意精神。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一定数量的基本形,通过不同形式的累积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墙体”。

教学难点:在累计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提高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各种彩纸、双面胶、美工刀、多媒体课件。

学具:手工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教室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引出主题墙2、教师提问: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墙是怎么砌成的?学生观看动画,并回答:墙是由一块块砖有规律的砌成的。

3、教师小结: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这种方法在立体构成中就称为累积构造。

如果累积构造的是一堵墙的形式,我们就称它为墙式累积构造,它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

板书------奇妙的墙(墙式累积构造)二、欣赏发现:1、学生欣赏累积构造代表作品: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

感悟儿时搭积木、堆石头、整理书籍等就是累积构造,只是金字塔大而高、长城长。

2、请学生打开书本第8课:有趣的“墙”。

欣赏书中展示的“墙”,比较教室的墙,谈谈对它的感受,特别是建筑环境中,它们会发挥什么作用呢?(分割变化空间、美化环境)3、引导学生发现,构成“墙”的基本单元不再是一块块砖,可以是一个杯子,一支蜡烛,一本书等等,我们把累积构造中用到的最小的单位,叫做“基本形”就像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一样。

但需要每个基本形大小必须完全相同。

板书:1、基本形。

三、体验探究:1、请学生观察老师用纸杯累积的墙(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好看吗?不好看!为什么?请1组代表上来重新累积。

第8课 奇妙的墙-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 奇妙的墙-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奇妙的墙-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世界各地的壁画文化,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3.熟悉壁画创作的过程和技法,掌握描绘和表现图像的技能。

二、教学准备1.教师需准备讲解PPT和演示板,学生需要准备颜色笔、水彩笔、画笔等绘画工具,素描纸和涂鸦纸等绘画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讲述的科技画的技巧,复述重点知识点和技法;•小组展示各自的作品以及笔记和体验感受。

2. 播报视频素材和讲述•播报古代世界壁画地图,以便学生了解各地不同文化和时代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并回答相关提问;•通过“穿透”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绘画过程,将描绘方法和技法逐步呈现出来;•通过模仿、学习、自由创作等环节,深化学生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3. 实际操作环节•安排学生模仿老师的画作,学习过程中检查和纠正个别有关笔画、线条、构图等方面的错误;•安排学生自由创作,集中展示各自的作品并相互评论。

4. 总结回顾•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和技法,逐一检查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总结本课程内容的主要亮点和难点,并提问和讨论更多的学习和创作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交流彼此的思想和经验,吸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他们的创意和艺术价值;•以学生创作、作品评估等为重点,开展交流、评议和展览等活动,鼓励优秀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艺术氛围和意识素质。

《第8课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下

《第8课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下

《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掌握墙绘的基本技巧,理解墙绘的创意表达,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独特风格的墙绘作品。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观察与思考:学生需观察并分析一幅优秀的墙绘作品,了解其色彩搭配、构图布局、创意表达等要素,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2. 基础技能练习:学生需进行墙绘的基本技能练习,包括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墙绘材料的选用等。

3. 创意构思: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兴趣,构思一幅墙绘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并绘制出草图。

4. 绘制实践:学生根据草图进行墙绘创作,注意色彩搭配、构图布局和创意表达。

5. 作品整理:绘制完成后,学生需对作品进行整理和清洁,使其呈现出最佳效果。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观察与思考部分要求真实记录个人心得,避免敷衍了事。

3. 基础技能练习需掌握基本技巧,为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4. 创意构思需体现个人特色,主题积极向上,内容健康。

5. 绘制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色彩搭配和构图布局,使作品具有观赏性。

6. 作品整理要整洁有序,确保作品效果最佳。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意性: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程度和主题的独特性。

2. 技术性:评价学生在墙绘过程中所掌握的技能和色彩搭配的合理性。

3. 完整性:评价学生作品的完成度和细节处理。

4. 观赏性:评价学生作品的观赏价值和视觉效果。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之处。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家长反馈: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美术学习情况,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第8课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下

《第8课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下

《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奇妙的墙》这一主题,让学生掌握墙绘的基本技巧,理解墙绘的创意与表现手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并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墙绘主题构思:学生需根据《奇妙的墙》这一主题,选择一个与日常生活或个人兴趣相关的主题进行墙绘创作。

主题应具有创意性和表现力,能够通过绘画形式展现出来。

2. 绘画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画布、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棒等。

3. 绘画技巧学习:学生需学习墙绘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布局等。

教师可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构思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完成墙绘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作业要求1. 主题明确:墙绘作品的主题应与《奇妙的墙》相关,具有创意性和表现力。

2. 色彩搭配:色彩运用应合理,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协调。

3. 技巧运用:应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4. 安全卫生:在绘画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正确使用绘画工具,确保安全。

5. 按时完成:学生应按照教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技巧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学生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2. 学生反馈:学生可就作业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向教师请教,教师需及时给予解答。

3.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4. 总结反思:学生应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5-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5-苏少版
4.小游戏以圆柱体累积成墙为例,探讨可以有哪些累积方式
5.小组PK
找基本型
《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是什么房子,用什么材料呢还记得吗?哪间房最结实?墙是怎么砌的?
动画还原小猪砌墙的过程。
这些墙和之前的相比有哪些不同?
总结;一块块砖——叠加组合——墙。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这种方法在立体构成中就称为累积构造。
它们是不是墙
哪些地方做出了变化?
小结:通过改变基本形的方向、位置、间隔距离,即不同的累积方式,可以使“墙”能想办法用最快的时间组成一堵墙吗?还有哪些不同的累积方式可以用笔记录下来
提高累积实践发现了什么技巧有?
如何让墙更加有趣?通过哪些方法、形式可以做到呢?
多媒体出示图片
累积构造-墙式累积构造
锻炼观察审美能力。开拓思维进一步理解累积构造的特点。
小组作业前的铺垫练习,进一步探讨交流互动高效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
(二)交流与探讨
合理分组——选择主题和呈现方式——创设基本型——分工合作制作。最终把小组作品粘贴在4开卡纸上
学生按喜好分组,选出小组长,分工合作,创设制作基本型
参与主题设计制作,完成小组作业
分组抢答:快速找基本形欣赏生活中的另类“墙”
观看回答
草、木、砖房子
墙是由一块块砖有规律的砌成的。
学生赏析找不同
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奇妙的墙!
学生思考,用纸卷成圆柱体,再通过小组合力累积成“墙”。然后用笔记录下所能想到的累积方式
总结累积的技巧
发现:基本形有规律地重复叠加、聚集组合出的“墙”漂亮,基本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以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2021—2022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奇妙的墙

2021—2022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奇妙的墙

《奇妙的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七年级下册设计•应用领域。

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

将一定数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单元基本形,通过叠加、累积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成新的立体形态,就叫做累积构造。

如果累积构造的是一堵墙的式样,我们就称它为墙式累积构造,它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

本课主要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立体构成中累计构造的秩序美、韵律美。

通过单元基本形和累积方式的变化来训练学生的构成思维能力,培养对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欣赏评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

本课设计:1课时。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的充满好奇,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明显提高,只要教师引导合适,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是七年级的学生规矩意识不强,理解力偏弱,好动的性格容易让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教学设计要能够循序渐进,善于诱导,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绪并牵引着它,完成本课教学。

三、教学方法:观察─—观察两张生活中的建筑墙体图片,对比发现生活中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秩序美和韵律美的呈现,掌握累积构造的基础知识。

探究——(借助助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本法则,体会重复性秩序排列所产生的韵律美的同时,学会累积构造的基本技能。

示范——很多有趣的造型都是用简单的基本形累积而成的,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发现基本形设计的多种手法并动手设计基本形,运用不同的累积方式进行累积构造。

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造性思维,分组合作表现创造不同的累积艺术作品。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建筑和环境景观的累积构造形式、发现其艺术美,感受生活美。

四、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础知识。

灵活运用累积构造相关知识设计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据不同的累积方式合作创造出一面有趣的“墙”。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8课 奇妙的墙-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8课 奇妙的墙-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8课奇妙的墙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学期的第8课,属于设计与应用教学领域。

主要是本单元中构成内容的一个延续,让学生从平面构成扩展到立体构成的学习。

在本课立体构成的学习中,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墙式累积构造为元素,让学生了解累积构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树立学生对累积构造的欣赏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生活中墙式累积构造的欣赏,了解墙式累积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累积构成的基本规律。

2、技能目标:结合校本折纸课程,应用墙式累积构成的基本要素制作出有特色的基本形,并灵活应用不同的累积方式创造一个奇妙的墙的作品。

3、情感目标:初步开发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应用多种形式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创作乐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累积构造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形制作的规律。

难点:墙式累积构成中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的表达,以及应用折纸模块创造出不同形式美感的“墙”的累积构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展示作品纸材、废旧材料、制作和粘贴工具、地垫等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花园城,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到各式各样奇妙的墙。

2、导入课题:通过提问,学生发现墙的不同形式,导入到第8课《奇妙的墙》,并强调是与我们的校本折纸课程相结合的研究课程。

(二)墙的构成:1、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立方体》,并以动画的形式排列成“墙”。

2、学生思考:“墙”是怎么构成的3、教师解答: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这种方法在立体构成中称为累积构造。

(三)墙的构成要素:1、基本形:找一找基本形,并观察基本形的形状变化。

(1)出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9个国家不同建筑墙的外形,学生欣赏并归纳墙的特点。

学生小结:基本形的形状可归纳为:几何形和点线面。

(2)视频播放:基本形的制作。

利用普通的纸材,通过线面等形式的折叠制作出简单的基本形。

《第8课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下

《第8课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下

《奇妙的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奇妙的墙》这一主题,让学生掌握墙绘的基本技巧,理解墙绘的创意设计理念,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墙绘作品。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为设计并绘制一幅墙绘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1. 主题构思:以“奇妙的墙”为主题,学生可自由发挥想象,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奇妙之墙。

可以是具象的风景、动物或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图形或色彩组合。

2. 创意表达:学生需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体现个人特色。

可以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绘画技巧:学生需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粗细、色彩的搭配、画面的布局等。

在绘制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描绘,使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4. 作品形式:学生可选择使用水彩、素描、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作品需为平面形式,尺寸可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三、作业要求1. 完成时间:本作业需在第一课时内完成草图构思和部分上色工作。

2. 创意性:作品需具有创意性和独特性,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人风格和特点。

3. 技术性:学生需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画面要清晰、色彩搭配要合理。

4. 完整性:作品需完整地表现出构思和创意,细节部分要完整到位。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从创意性、技术性和完整性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2. 创意性评价将根据学生的想象力、个性和创新程度进行评价。

3. 技术性评价将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的运用。

4. 完整性评价将评估学生是否完成了构思和创作全过程,细节部分是否到位。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

2. 学生需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

3. 作业完成后,学生可相互交流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8奇妙的墙 教案设计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8奇妙的墙 教案设计

奇妙的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累积构造的制作练习,使学生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欣赏:通过对生活中运用实例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立体构成作品的欣赏能力。

初步培养开发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

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形,通过累积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墙体”。

教学难点:理解累积构造方式即骨式变化的基本规律,累积时尝试创造有新意的立体形式。

主要教法:引导、探究、合作、讨论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杯,装饰材料等。

2、学生准备:生活中可以用来累积的材料,装饰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由生活中的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的墙大家都看过吧?那是由建筑工人用一块块砖头砌成的。

那同学们有没有尝试过砌墙呢?生:尝试砌过或者看过但没亲手砌过。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试试,能不能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砌出“有趣的墙”(展示课题)——奇妙的墙活动一:不一样的“墙”教师示范:快速的用若干纸杯制作一个累积构成作品。

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累积方式的示意图(用梯形表示纸杯侧面)。

教师在黑板上再画一幅不同累积方式的示意图(用简化的箭头表示纸杯口的方向)。

请学生根据新的示意图对教师刚才的作品进行改变。

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对照教师给出的累积方式的示意图将纸杯重新累积,完成作品。

其他学生对他的作品的正确与否进行了分析。

大家来砌“墙”1、学生分成小组,各组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当作“砖”,砌出不一样的“墙”,要求学生在累积过程中注意累积的规律性,并鼓励他们用同样的材料砌出不一样的“墙”。

同时强调砌“墙”的稳定性。

(各组学生准备了常见的块状材料,如:象棋,教科书,易拉罐,瓶盖等,累出的作品大小各异,造型丰富。

)2、各组展示做好的累积作品,感受重复组合方式特有的规律性。

奇妙的墙教案

奇妙的墙教案

奇妙的墙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以下知识点:
1.了解墙是什么,不同种类的墙有何区别;
2.掌握墙的施工工艺及常见问题;
3.了解节能墙和保温墙的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不同种类墙的施工工艺;
2.熟悉墙面开裂、空鼓等新旧墙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了解节能墙和保温墙的应用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墙的种类及特点
1.钢筋混凝土墙
2.空心砖墙
3.砖混墙
4.轻质砖混墙
2. 墙面处理
1.新墙面常见问题
2.旧墙面常见问题
3. 节能墙和保温墙的应用
1.节能墙材料
2.节能墙优势
3.保温墙材料
4.保温墙劣势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墙的种类、工艺及通常问题;
2.演示法:通过演示展示墙面处理方式及节能墙、保温墙材料特点。

五、教学流程
1.介绍钢筋混凝土墙,空心砖墙,砖混墙,轻质砖混墙等墙的种类及特点;
2.分别介绍新墙面常见问题(开裂、空鼓等)及旧墙面常见问题处理方式;
3.讲解节能墙材料、优势以及保温墙材料、劣势,并通过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各材料的特点;
4.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以确保学生理解并消除疑惑;
5.作业布置:请学生整理教学内容并对墙进行分类整理。

六、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学习态度好;
2.学生能够熟悉不同种类的墙的特点及工艺;
3.学生能够掌握墙面处理方式及节能墙、保温墙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奇妙的墙优质word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奇妙的墙优质word教案

奇妙的墙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主要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造型观念,训练学生的构成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立体构成是一种空间构成,是通过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利用线、面、块等立体形态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的形态。

同时累积构造是立体构成的主要造型之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基本单元,通过叠加、累积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成新的立体形态。

一、教学路径看──观察、欣赏生活中的建筑墙体及环境景观,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

学──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本法则,体会重复性秩序排列所产生的韵律美。

做──很多有趣的造型都是用简单的基本形累积而成的,动手设计基本形,运用不同的累积方式进行累积构造。

再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蕴涵文化元素,表现创造不同的累积艺术作品。

二、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欣赏生活中累积构造的“墙”以及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第二课时解决制作、创造、体验的要素。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了解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累积构造知识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据不同的累积方式共同创造一堵有趣的“墙”。

情感目标:从累积构成的创作活动中体验其创作乐趣和审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累积构造中的模数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

四、教学要点1.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有的是砖石砌成的,还有的是其他材料构造而成的,在所有的墙中都有着一个共性──屏障式体积。

整体墙有体积,每一块砖石也有体积。

在生活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墙之外,还有屏风、隔断等其他形式的墙,只要是具有基本体积元素的堆砌或累积都可以形成墙。

2.累积和累积构造中基本形不再是一个平面的形状,而是一个立体的体积,将基本的立体单元形以不同的骨架重复累积,就形成了累积构造的式样。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3-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13-苏少版

奇妙的墙一、导课同学们,老师带了一样玩具过来,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对,是磁力片。

有人玩过吗?请一个同学上来,快速地将正方形的磁力片拼成立方体。

再喊三个同学上来一起做,最后让学生把拼好的正方体累积组合,形成一个新的造型。

请大家看屏幕,老师也拼了几个,看看是用什么方式组合的。

磁力片除了正方形,还有三角形,五边形等。

我们可以想象,它们可以累积成很多很多的立体造型出来。

上周我们学习了《重复的魔力》一课,但那些重复最后形成的是平面的,而今天我们看到这些重复组合,最后形成的是立体效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8课《奇妙的墙》。

板书二、授课我们还来看这些磁力片的造型,想一想,累积构造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基本形、累积方式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墙”,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看看这些基本形有没变化。

欣赏图片,找学生说出基本形出现了什么变化。

老师总结基本形的变化:形状、方向、色彩、大小、装饰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需要同学们自己能创造出奇妙的“墙”,那如何创造呢?投影展示通过纸张的剪、折、卷形成的立体造型,老师示范。

投影再展示图片多幅,总结感悟:基本形及累积方式的变化会使作品更生动,更具美感。

三、学生作业各小组任选一种基本形变化的方式,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出有趣的基本形。

选择一种可行方案,共同创造出奇妙的“墙”。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讲述本组作品的设计理念,也可以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

五、拓展欣赏生活中的累积构造例图,最后老师寄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美的环境,这种美的环境有许多是人们通过想象、设计、创造出来的,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新的美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造型思维和创造能力。

奇妙的墙教案

奇妙的墙教案

奇妙的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识别和使用墙的不同材料和形式,如石墙、水泥墙、木墙等。

2.了解墙的构造和建筑原理,知道墙在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通过参观和探究实际建筑中的墙,体验到墙的独特魅力和美学价值,激发学
生对建筑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创设一个名为“建筑探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们对建筑和墙的基本知识和认识:
1.向学生们介绍建筑和墙概念,并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

2.鼓励学生们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对建筑和墙的理解和感受。

3.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使用纸和笔自由绘画所想象的墙。

2. 实践环节
通过墙的实物展示和观察,引导学生们探究墙的材料和形式,以及墙的构造和
建筑原理:
1.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建筑场所,让他们观察并记录不同材料和
形式的墙。

2.进入建筑现场,让学生亲自体验搭建墙的过程,了解墙的构造和建筑
原理。

3.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城市老房子的墙壁,让他们了解城市墙壁背后的
历史故事,感受到墙的独特魅力和美学价值。

3. 总结环节
在探究墙的材料、形式、构造和建筑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知识,提高学生对墙和建筑的认知水平:
1.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己所思与己所学,并将心得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

2.组织学生参加展示和分享会,让每个小组分享己所学的成果。

3.对学生们进行梳理和总结,提高他们对墙和建筑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评估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反思教学,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8奇妙的墙 教案设计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8奇妙的墙 教案设计

奇妙的“墙”教学目标:1)通过立体构成作品欣赏、基本知识和累计构造的制作练习,使学生在提高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能力的同时,了解累积构成的基本规律。

2)感受基本形在累积构成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开发学生立体形式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以卡纸为基本形设计变化形式——创造累积。

以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出一个累积构成作品。

在累积过程中表达出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解、示范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卡纸、剪刀、胶水、小刀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首先放一段关于“金字塔”的视频材料。

提问,金字塔是怎样行成的?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几百万块巨石组成,每块重量在1.5吨至160吨,石块间合缝严密。

原来通过不断的累积,能创造这么不可思议的奇迹啊!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一下第八课累积构成“奇妙的“墙”。

二、动手累积1、教师按课前将分为四组的学生,让每组学生把课桌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相同或相似的物体,进行累积。

2、教师指出虽然大家累积的是正确的,但是大家累积中普遍出现了个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累积构成又是什么意思呢?3、通过图片欣赏,总结累积构成概念。

欣赏了这么多的图片,你能给累积构成下定义吗?累积构成概念:一定数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基本形单元,通过叠加、聚集、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成新的立体形态。

三、再次累积1、提问从这几幅图片中,我们看到自己在的累积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然后教师要求大家利用刚才课桌上的东西,再次进行累积。

2、学生物品的再次累积物品,体验同一基本形的多种累积方式操作。

总结出:累积方式的变化会使作品更生动,更具新奇美感。

四、深入理解1、继续欣赏图片,从这几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充分理解累积构成的规律。

2、教师提问,欣赏了这么多的累积构成,大家思考累积构成有什么特点?a、分割空间;b、增加美感。

《奇妙的“墙”》教学案例(改)

《奇妙的“墙”》教学案例(改)

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墙”》【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尝试改变立体构成教学单调的技法训练模式,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有趣的墙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开扩眼界,培养对立体构成——累积构造的欣赏水平、动手水平和创造水平。

在内容设置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和审美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对立体构成的理解,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练习,使学生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

2、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实例的欣赏,提升学生对立体构成作品的欣赏水平。

初步培养开发学生立体型态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水平的培养,发展综合实践水平。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增强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型,通过累积,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墙体”。

【教学难点】理解累积构造方式即骨式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卡纸、色彩绘画工具【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观看图片,请同学们猜猜图片上的“墙”在哪里见到过?(看看同学们是不是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墙”欣赏图片(生活中奇妙的墙)1、气球墙、灯笼墙、饮料墙2、世博墙(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注意墙体图案和色彩的变化以及累积的方式)3、观看了这么多的墙,请同学们说说“墙”在生活中到底起什么作用?4、“墙”的构成无论什么样的墙体都是由一个基本形体通过持续的重复、叠加所组合成的立体形态。

5、比较单个基本形和由单个基本型组合成的墙体学生思考:说说看到图片的感受。

教师总结:一个基本形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通过持续的叠加、组合、重复,能够累积成很多有趣的墙体,还能够使我们的感官产生一个很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由此我想到一个成语“众志成城”,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而很多人聚在一起就会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砌出奇妙的“墙”为班级创作一面“奇妙的墙”1、请同学们说说想为我们班级做一面什么样的“墙”。

2、举例说明“卡通墙”的制作卡通墙需要用卡通砖累积,我们能够先设计卡通砖,例如先在卡纸上设计卡通形象,然后卷折成圆柱体,用双面胶粘牢。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5篇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5篇

教师可以在教案中安排时间来回顾前一次课堂的内容,以温故知新,教师应该了解教材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到教案中,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奇妙的墙美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奇妙的墙美术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尝试利用多种形状的铁丝圈吹泡泡,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探索中正确的观察科学实验并做好记录。

二、活动准备:1、塑料盆若干、已经制作好的泡泡水2、吹泡器、各种形状的铁丝圈若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3、照相机、投影仪4、毛巾若干三、活动过程:1、奇妙的魔法水(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魔法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魔法吧!教师取出吹泡器加入魔法水,吹出许多泡泡,引起幼儿好奇心。

(2)教师清几名幼儿尝试用吹泡器吹泡泡,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魔法水真厉害,你们说说吹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呢?它们是什么形状?(着重强调圆形)2、动手试一试(1)除了可以用吹泡器吹出泡泡,你们想想办法,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吹出泡泡呢?引导幼儿发现各种形状的铁丝圈。

(3)教师拿出圆形铁丝圈,让一名幼儿吹泡泡,指导其他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的形状。

教师及时用照相机拍摄吹出的泡泡,投放在投影仪屏幕上,并在显示板上记录好“o”形。

(4)师:圆形的铁丝圈能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的铁丝圈会吹出三角形状的泡泡吗?正方形的铁丝圈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吗?五角星形状呢?让我们自己动手来试试吧!教师提出对幼儿的几点要求:a五个小朋友一组,每人拿不同形状的铁丝圈依次吹泡泡,另外的小组成员要一起认真观察,其中选一人做为记录人,记录实验的结果(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

b小朋友自己动手吹泡泡的时候遵守秩序,与同伴友好相处。

c做完实验用毛巾擦手,并坐回原位。

(5)幼儿做实验时教师加以指导,并适时的用相机拍下每种铁丝圈吹出的泡泡。

3、奇妙的圆实验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总结实验并进行点评。

(1)鼓励每组的记录人讲讲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得墙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主要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得造型观念,训练学生得构成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立体构成是一种空间构成,是通过一定得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利用线、面、块等立体形态元素,按照一定得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得形态。

同时累积构造是立体构成得主要造型之一,它是将一定数量得同一或近似得基本单元,通过叠加、累积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成新得立体形态。

一、教学路径
看──观察、欣赏生活中得建筑墙体及环境景观,学会用艺术得眼光观察生活。

学──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得基本法则,体会重复性秩序排列所产生得韵律美。

做──很多有趣得造型都是用简单得基本形累积而成得,动手设计基本形,运用不同得累积方式进行累积构造。

再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蕴涵文化元素,表现创造不同得累积艺术作品。

二、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为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欣赏生活中累积构造得“墙”以及累积构造得基本知识与技巧。

第二课时解决制作、创造、体验得要素。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了解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累积构造知识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据不同得累积方式共同创造一堵有趣得“墙”。

情感目标:从累积构成得创作活动中体验其创作乐趣和审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累积构造得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累积构造中得模数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

四、教学要点
1. 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有得是砖石砌成得,还有得是其他材料构造而成得,在所有得墙中都有着一个共性──屏障式体积。

整体墙有体积,每一块砖石也有体积。

在生活中除了通常所说得墙之外,还有屏风、隔断等其他形式得墙,只要是具有基本体积元素得堆砌或累积都可以形成墙。

2. 累积和累积构造中基本形不再是一个平面得形状,而是一个立体得体积,将基本得立体单元形以不同得骨架重复累积,就形成了累积构造得式样。

这里得基本形可以是立方体、圆柱体、三棱柱……也可以是任何一
个具有模数关系得单元,如具有相同体积特征和重复边界得立体形态。

3. 累积构造得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复性,将相同得基本形不断地重复才能够形成累积。

这里得“重复”可以是基本形完全相同,也可以是基本形外形相同,内部空间、表面色彩装饰得变化。

重复得秩序美和变化得灵动美共同形成整体,构造出艺术审美意蕴。

4. 单纯得灰砖形成得墙显得沉闷,直接白色得方块则显得单调。

“变化”和“有趣”是本课审美和创造力得所在。

其一,在相同外形体积得前提下,创造性地完成基本形内部得形体、色彩、装饰,使每一个累积元素都具有变化,从而形成整体和变化得构造方式;其二,设计出具有丰富变化得“墙式骨架”,以整体墙得变化赢得“变”得创造;其三,以各个基本形得色调、质感进行有机排列,构架出“墙”得变化。

所有得这些变化都蕴涵着艺术审美得法则,具有着视觉形式得创新和美感。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
课前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累积形式得墙,观察它们得构成规律。

寻找你认为有趣得图形和立体单元,尝试思考它们变化得可能性。

二、交流与探讨
相互交换收集得图片资料,并从自己得角度谈谈想法,以小组得形式汇总体会和观点,形成相对完整得理解并与全班分享。

交流和探讨得重点应集中在累积构成得基本规律、相同属性、累积单元及整体构成得变化上。

从而形成既有累积构成得规律,又具有创新得思路。

三、创意与制作
在制作上首先要对基本形得形态、尺寸、装饰元素(如脸谱、文字、剪纸、动物、植物)等做出必要得要求,创意则是在这一前提上得变化(如脸谱得多样性、文字得字体色彩得变化、动植物得多样和变化等),创意还可以在制作材质上进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同一材料、相同得体态(如纸杯、方凳、器皿等)或是共同得模数关系。

创意通常需要来自教师得启发和引导,在不同得元素或主题下引导学生多相性思维。

立体得累积构造
立体得累积构造
四、累积中得变化
有趣而生动得变化是本课得核心,提升学生得视觉思维能力也是本课得重点。

本课作业得完成与其他得视觉形式相结合,如民间艺术、图案、平面构成等,可以有效地引导课程向不同得方向上发展,并最终形成在不
同层次、不同形式上得审美体验。

教学评价建议
一、本课教学中累计构造得基础知识是课程得框架,充分利用与其他艺术元素、视觉元素与基础知识综合,完成对累积构造知识得认知和创造性实践,获取视觉审美经验是课程得核心。

二、本课作业得设定主要为学生合作完成,以累积构造要求和组合再造元素为条件,合作创造完成,并对完成作业进行全面评价。

参考案例
《从戏曲脸谱到有趣得墙》
一、教学目标
1. 体验、感受中国戏曲得基本常识,了解戏剧中脸谱得艺术表现手法和脸谱得形成发展。

2. 学会用夸张得艺术表现形式为同学或自己创意脸谱,并进行有趣得排列,从中认识美术中得累积构成及其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了解艺术作品中得艺术表现形式,并运用艺术通感进行美术创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世界各民族得面具脸谱资料、纸张、颜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以往得学习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得艺术表现形式,如书法、国画、油画、舞蹈、戏剧等,本课得学习则从中国传统得戏曲这一艺术表
现形式探讨和发现艺术中得一些表现手法,引入课题──《从戏曲脸谱到有趣得墙》。

(二)听音乐、表达感受
1. 听完一段戏剧唱腔后全班同学都参与快速应答游戏得活动。

要求用最简短得文字语言或形体语言概括刚才听到得这段戏曲得感受。

2. 从听到表达感受,学生表现得非常好。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是如何表现他们所塑造得角色得,共同寻找片段中得艺术表现手法,如唱、念、做、打、服饰,还有脸谱。

3. 脸谱得形成来源于面具。

除了中国戏剧脸谱以外,其他民族得脸谱由于文化背景得差异有着不同得艺术表现手法,但所有得脸谱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夸张得艺术表现形式。

4. 展示各种类型得面具、脸谱,师生共同欣赏。

(三)找素材、开始创作教师提供世界各民族得面具和脸谱资料,欣赏并吸取部分作品得创作元素,运用夸张得表现手法为自己或同学设计一张有创意得“脸”。

(四)变化、发现、联想
1. 引导学生一起来做一次变化,把画好得平面作品卷成圆柱体后欣赏。

2.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把卷好得立体作品做各种形式得变化,仔细观察,并记住自己得感受,最后要求学生把作品有秩序地排列到黑板上。

3. 欣赏全班同学创作得艺术作品,有没有什么新得发现,师生讨论感受。

4. 我们得活动是从平面到卷曲成立体叠加再到排列,是什么给你们带
来不同得感受呢?其实这就是一个艺术创造得过程,是艺术表现力不断深入和完善得过程,运用得表现形式在美术上称之为“累积构成”,概念呈现,让学生了解。

5.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随处可见得累积构成得墙,师生欣赏生活中得墙。

(五)课堂小结
从京剧唱腔到脸谱,再到我们创造得有趣得墙,他们之所以成为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

除此之外,在文学中有拟人、比喻得表现手法;电影中有蒙太奇得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艺术需要我们留心观察,敢于想象,然后用有效得方法表达出生活中得各种美。

(六)课后延展
1. 一篇文章──《发现与想象》。

2.一个新发现──生活中你们认为得有趣得墙。

3. 一个新知识──可以到网上查找有关戏剧、面具、脸谱等资料。

本课得学习,需要与第七课《重复得魔力》得学习内容联系起来。

因为本课得学习内容仍然是学习构成设计中有关“重复”得概念。

如果我们将《重复得魔力》与《奇妙得墙》这两课得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构成中得“重复关系”是构成设计得基本方法。

本课得“累计构造”是一种三维空间得屏障式重复,是运用具有立体状态得单元,按照“墙”得形式累积重复构成,其基本得方法与“重复得魔力”中平面得重复构成得“基本形”单元重复一样,只不过它们得空间形式,运用得材料不同而已。

相关链接
立体构成得基本方法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再到分割得过程。

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体,而点、线、面、体又可以组合成变化、复杂得形态。

立体构成是对空间和形态之间得关系研究。

空间得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得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得各种事物形体得限
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得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得形体或形态,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得思想与情感。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得区别,物体中得某个形状仅是形态得无数面相中得个体关系,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得一个整体状态,是一个由多个形状构成得综合体。

如正六面体,它得形状有四边形,还有六边形。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