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鲁科版

合集下载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参考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参考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现象的特征和生命体的共同特征;2.了解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之间的区别;3.理解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4.能够描述生物的层次结构;5.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生命现象的特征和生命体的共同特征;2.能够描述生物的层次结构。

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生命现象的特征和生命体的共同特征1.生命现象的特征生命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应刺激•维持稳定内部环境•生长发育•繁殖后代2.生命体的共同特征虽然生物种类繁多,但所有生物都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

•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2. 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之间的区别1.无机物质的特征•基本物质结构简单,并且不存在碳与氢的碳氢键•不含有机物分子•通常是无色、无味、不挥发、不易燃等性质。

2.有机物质的特征•基本物质结构复杂,同时存在碳和氢的化学键•由生物体合成,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容易地燃烧,故而又称为燃料。

3. 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1.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进行呈现。

•共生:生物之间还可以利用一种更加复杂的方式——共生。

•地球生物圈:细菌、植物、动物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生物圈。

2.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相互依存: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是相互依存的。

每个物种对其他物种都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循环利用: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和能量以一定的方式在物种之间进行循环利用。

•稳定性: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4. 生物的层次结构1.生物的层次结构:•细胞: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所有动植物的体内都由大量的细胞构成。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分裂的原理与过程,理解细胞的遗传规律;3.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过程,明白植物的养分摄取和运输;4.理解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掌握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1.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合成新的物质•分解老化物质•维持自身稳定•繁殖自身第二课:细胞的分裂2.1 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2.2 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第二次减数分裂第三课:遗传与变异3.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单性遗传定律•隐性和显性•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3.2 突变与变异•外显突变•隐性突变•杂合突变•基因变异第四课:植物的生长和发育4.1 植物的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实4.2 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需求•植物生长的三个阶段•决定植物生长的因素4.3 植物的养分摄取和运输•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途径•植物的输送系统第五课:人体的组成和生殖系统5.1 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5.2 人体的生长发育•从胚胎到成人的发育过程•青春期的特征和发育变化5.3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殖腺的作用•生殖方式的差异教学活动1.细胞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鳞状上皮细胞和酵母细胞的结构,并标注出各个器官的位置。

2.实验探究细胞分裂过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记录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3.讨论遗传定律: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整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举例说明。

4.进行植物的生长观察: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在特定条件下观察其生长情况,并记录生长速度和形态变化。

5.人体组织的模拟实验:使用模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人体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6.探究生殖方式的差异:邀请医生或专家进行讲座,介绍不同生殖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八上初中生物教案

八上初中生物教案

八上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认识生物的组成结构。

3. 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的组成结构。

3. 生物的生命活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生物的特征,并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与讨论(20分钟)
1. 生物的基本特征:根据教材内容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等。

2. 生物的组成结构:学生讨论生物的组成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3. 生物的生命活动:介绍生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营养、运动等。

三、实践与练习(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的组成结构和生命活动。

2. 实验探究: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生物的生命活动。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生物的特征、组成结构和生命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生物的特征、组成结构和生命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师要及时梳理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一、生命的定义和特征生命是广义的概念,常常是指某些物质所具有的与非生命物质不同的属性和现象。

这些属性和现象包括繁殖、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适应环境、感知信息、学习和进化等等特征。

二、生命的起源1.生命的形成方式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细胞是生命的基础单位,那么生命的起源也是从它开始的。

细胞起源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三种形成方式:(1)生命起源于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之中,如酸中生成的悬浮粒子;(2)生命起源于化石中存在的古细胞遗存而形成的;(3)生命起源于基因库系统,即生物信息的存储库,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基因库转化为细胞。

2.生命起源的条件在这个宽泛的概念内,形成条件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说,生命的起源有以下必须的几个前提条件:(1)水:水是构成细胞分子的必备元素之一,长、高的生命物质都需要水分存在。

(2)能源:生命活动需要感受或利用或者分解能源,不完全燃烧的热能和光能可被利用为生命物质的合成。

(3)有机物:例如糖、脂质、核酸和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是构成生命物质的基础。

(4)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是生物进行呼吸等活动的必须因素。

三、生命的演化1.早期生命的进化早期生命物质,只有通过自我复制,才能够进一步繁殖生命物质。

其中早期的生命没有性繁殖,这意味着每一次复制内容都一样。

这就是单细胞生物像细菌那样通过裂变进行繁殖的原因。

2.生物的进化(1)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生命物质进化出了越来越复杂的形态。

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发展出真核生物,并成为更加复杂化的多细胞生物。

(2)生命的适应和进化:生命本身是可以自适应的。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生命物质也会演化来适应这个环境。

生命的丰富性也反映了其自身的多样性和生存优势的差异。

综合来看,我们也证明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与快速进化的能力。

通过这次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生命的无限价值和生命物质的深远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PPT课件
02
推进新课
各种各样的植物
各种各样的植物
各种各样的植物
观测上面的几种植物,你能将它们分类吗?
植物
有种子
无种子
种子有果皮包被
种子无果皮包被
有茎叶
无茎叶
一片子叶
两片子叶
有根
假根
无根
A类植物
B类植物
C类植物
D类植物
E类植物
F类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①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②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各种各样的动物
各种各样的动物
各种各样的动物
各种各样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
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种,应该如何划分?
C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04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感 谢 观 看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
汇报人:XXX
随堂练习
03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 )(2)动物的分类出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 )A.形态较小,有利于解剖、观察B.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C.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D.容易采集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生物的特征》教案1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我想从以下几个局部来进展我今天的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p新教材的生物学,它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活力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的根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因为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根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绘了生物的根本特点,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程度,到达了过目不忘的效果。

其次,每一根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根本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分析^p ,以及教材内容分析^p ,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通过辩认详细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根本特征。

2、才能目的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语言表达才能,以及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情感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进步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才能,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可以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根本特征。

2、教学难点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根本特征的理解。

二、说教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察法,同桌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法。

在这些教学法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积极考虑,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共同理解了什么是生物,也掌握了生物的根本特征。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案2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案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教师准备:实物(珊瑚)、挂图(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出示挂图:美丽的大自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请举出挂图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3、你是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要想准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画面,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三、讲授新课(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及时记录;积极思考并与他人交流看法。

(二)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三)生物的特征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细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和粪便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小叶片下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它的生存;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部编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课程信息-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单元: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熟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掌握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定义。

4. 了解生物学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生物的定义- 生物的特点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3. 生物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生物学的基本术语- 生物学的相关定义4. 生物学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

- 实验法:通过实验展示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生物学的认识。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增强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

- 案例研究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评估- 课堂小测:设置几个选择题和简答题,测试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 讨论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评估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课本《部编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 实验材料和设备3. 基于案例的研究材料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二课时:讲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三课时: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第四课时:探讨生物学的应用领域和意义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对象,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并了解生物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程审核:________ 领导签字: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2010年8 月23日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预习导航:1、说出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眼睛,也可以借助、,等仪器,或利用、、等工具,勇士还需要。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都需要,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以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

无论是大物还是植物,绝大多数都需要吸入,呼出。

(3)、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

如人可以通过、、将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能的反应,,动物比植物对外界刺激更一些。

(5)、生物能和。

生物体能由长到,当生物张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下一代。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课堂精讲:1、核对答案。

2、精讲点拨: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必须按着生物的基本特征来分析。

3、例题分析:(1)、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进行跟踪调查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分类法(2)、下列不属于蛇、鸟、蔷薇三者共同特征的是:()A、都需要呼吸B、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3)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根据生物的特程审核:________ 领导签字: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2010年8 月23日征说,区分生物和非生物)(4)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课堂达标测试:姓名:得分一、选择:60分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A、只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如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由细胞构成等。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比较、归纳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奥妙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和举例。

难点:分析一些特殊的生物现象,如病毒的性质、珊瑚与珊瑚虫的关系、钟乳石与生石花的区别等,并能正确归类。

三、教学准备教具:课本、PPT课件、实物(如花朵、叶片、石头、珊瑚等)、图片(如机器人、钟乳石等)、视频(如生物与非生物的对比)等。

学具:笔记本、纸张、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展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它们有什么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出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如观察它们是否具有活动能力、是否需要营养和呼吸等。

提出问题: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生物的特征》,通过学习这一节课,我们将了解什么是生物,以及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利用PPT课件,展示课本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课本上的“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生物?请用自己的话进行定义。

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请列举并解释。

请举例说明一些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特征的生物或非生物。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答案,并邀请其他组进行补充或提问。

教师点评,总结并强调以下要点:生物是指具有细胞结构并能进行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够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能力的有机体。

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区别

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区别

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区别植物和动物是生命的两大类基本生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而动物则是靠吃其他生物得到营养,在这种基本的生命活动上,植物和动物存在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通过植物与动物的特征和区别来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并深入研究每一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一、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1.植物的特征植物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细胞壁。

(2)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合成有机物质。

(3)不具有运动能力。

(4)生殖方式多样。

(5)营养方式单一。

(6)生长速度比较缓慢。

2.动物的特征动物具有以下特征:(1)没有细胞壁。

(2)需要摄取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3)具有运动能力。

(4)生殖方式多样。

(5)营养方式丰富多样。

(6)生长速度较快。

二、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1. 营养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摄取无机矿物质来进行生长和发育;而动物则需要获取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2. 种类和数量差异大植物种类比较多,而动物种类较少;植物的数量较大,而动物数量相对较少。

3. 生殖方式不同植物和动物在生殖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产生花果,散布种子,萌发芽等方式,而动物则根据不同类别具有分裂繁殖、有性繁殖等。

4. 特殊器官不同植物和动物具有一些特殊的器官,比如植物拥有根、茎、叶和花等器官;动物则拥有骨骼、血管、神经系统和五官等特殊器官,时,动物中还有内脏等器官,而植物中并没有。

5. 遗传方式不同植物和动物在遗传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植物主要通过自交、异交和杂交等方式,而动物则是靠有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等方式来代代传承。

三、植物和动物的互补性虽然植物和动物在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互补的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延缓了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加,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初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讨论法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 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同时,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点。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教师提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初 中生物第一章的教学中,案例分析法可以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生物现象、生 命过程等案例。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 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的 基本特征 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contents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安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作业布置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 征及其重要性。
能力目标
有重要的知识点。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
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THANKS.
教学方法与手段
03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 法。在初中生物第一章的教学中,讲授法可以用于解释生物 的基本特征、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点。
讲授法的优点是效率高,能够快速传递大量信息。同时,通 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 原理。
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 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初中生 物第一章的教学中,讨论法可以用于引导学生探讨生物的 基本特征、生命现象等话题。
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同时,我也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二生物上学期第一章教案

初二生物上学期第一章教案

初二生物上学期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知晓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了解常见显微镜的种类及其特点;3.知晓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以及意义。

教学重点1.细胞的组成和结构;2.显微镜的种类及其特点;3.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自然选择的意义;2.显微镜种类及其特点;3.细胞器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一、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是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自主代谢、自我复制、适应环境等生命特征。

2. 细胞的组成细胞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和细胞器等。

3.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二、显微镜的种类及其特点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现象进行放大的显微镜,对于各种材料的观测都有很好的效果。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进行放大的显微镜,可以获得几百倍乃至几千倍的高放大率。

3.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扫描材料表面并记录电子信号的显微镜,能够获得材料表面的三维形态。

三、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意义1.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自然选择是指,某种特定的生物体适应环境环境而被选择的现象。

2. 自然选择的意义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基础,是生物体发展和进化的重要机制。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和小组展示等。

教学过程一、细胞的结构1.讲解细胞的基本特征;2.分组讨论细胞的基本组成;3.合作探究细胞的结构;4.小组展示细胞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种类及其特点1.讲解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种类及其特点;2.分组讨论各种显微镜的应用;3.合作探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4.小组展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意义1.讲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2.分组讨论自然选择的重要性;3.合作探究自然选择的作用;4.小组展示自然选择的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及其特点以及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0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定义
0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 。
02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部分组成,具有代谢、遗传、 复制等基本功能。
细胞的结构
01
02
03
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 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
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 境,含有多种细胞器和生 物分子,支持细胞的代谢 和功能。
生长调控
细胞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包括营养物质、激素、生长因子 等。这些因素通过信号转导途径 影响细胞生长,从而调控细胞的
生长速度和大小。
生长与发育
细胞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在胚胎 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长速度和 数量必须受到精确的调控,以确
保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发育。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分化,细胞的性质就固定下来。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细胞生长
生长方式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 细胞器数目的增加。根据生长方 式的不同,可以将细胞分为体积
增长和数量增长两种类型。
生物的分类


根据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亲缘关系,将生 物体分为不同的界,如动物界、植物界、 真菌界、原核生物界等。
在界内,根据生物体的更具体特征,将生 物体分为不同的门,如脊索动物门、被子 植物门等。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水平。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

2、FLASH:(1)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2)生物的应激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生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的种类3、生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被子子[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配合课件][讲述]: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大约有3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当然还有许多种类的微生物。

它们形态各异,趣味无穷。

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将这些生物实行分类,归类为不同的类群。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填图游戏,看看谁知道的生物种类最多,并且能实行准确的分类。

[FLASH]“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

对于学生无法填充的个别生物种类实行简单的讲解,如蕨类、藻类植物等。

跟着老师的提示思考并举出自己所知的有生命的物体:人、狗、花、树木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石头、大山、水、桌、椅等。

了解到在地球上生活着大约200多万种生物。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生物被分为不同的类群。

对游戏颇感兴趣,热情高涨。

争先恐后在电脑上操作填图。

对生物的分类知识有无脊椎动物鱼类动物两栖类脊椎爬行类动物鸟类哺乳类其他生物二、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实行新陈代谢活动。

3、生物能产生后代。

4、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表扬]:看来同学们对生物类群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1节《生物的特征》(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1节《生物的特征》(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生物的特征
课题名称主备人ຫໍສະໝຸດ 周次1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 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教具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课时数
2课时
第一 课时
环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 ,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 了解到的生 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 、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3、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提出问题
1、“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2、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3、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特征》一课的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作业:学生需在课前预习《生物的特征》一课,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生物的共同特征和区别于非生物的标志。

2. 观察作业:学生需在家中或学校生物角选择一种生物进行观察,记录该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并尝试分析其属于哪一类生物。

3. 实验作业:学生需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实验过程中需记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果。

4. 写作作业:学生需根据预习、观察和实验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生物特征的短文,包括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观察和实验的总结以及对生物特征的感悟。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本或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观察作业要求学生对所选生物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准确、详细的信息,并能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该生物的类别。

3. 实验作业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4.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短文应包括对生物特征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观察、实验和写作作业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1. 预习作业:学生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观察作业:学生观察的细致程度,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性。

3. 实验作业: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4. 写作作业:学生的表达能力,短文的内容和结构。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基本概念,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2.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生物的基本单位;3.了解遗传和进化的基本规律,理解物种多样性的形成;4.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了解生殖的重要性;5.培养生物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基本概念1.生物的定义及分类方法;2.生物特征及区分;3.生态环境和生物适应性。

第二节: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细胞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细胞的功能和分类;3.基因、DNA和RNA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遗传和进化的基本规律1.遗传和进化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孟德尔定律);3.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4.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第四节: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1.生命的起源和演化;2.生物的生命周期和营养方式;3.非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分;4.生殖的重要性和相关概念。

第五节:实验探究与评价1.实验探究的意义和方法;2.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3.实验设计和结果评价。

三、教学重点1.掌握生物基本概念,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2.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生物的基本单位;3.了解遗传和进化的基本规律,理解物种多样性的形成;4.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了解生殖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知识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课本;2.PPT;3.实验器材和材料。

六、教学评估1.学生出勤情况;2.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3.实验报告的质量和深度;4.期末考试成绩。

七、教学反思本学期我们对八年级学生进行了生物基础知识的教学。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生物基本概念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遗传和进化的理解上仍存在疑惑。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多地采用实验探究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1、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

“珊瑚是生物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学教材P2—P5页,结合P2页讨论题,对比各幅彩图,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生对照提纲,看课本,初步理解问题。

自学提示:
(1)绿豆和金钱豹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
(2)鲸产生的水柱说明是进行的哪种生理活动?该生理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对照问题讲解强调,生物的
(4)病毒是怎样的生物?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病毒。

共同特征,学生容易能找
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和自学提示内容。

到,主要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加强理解。

“排便不作强调,它不属于排泄”结合课本图10举例说明几种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3、师生归纳:
(1)出现的问题。

(2)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系统总结
学生概括总结并结合练习加深理解。

四、尝试应用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内容来分析下列问题,师作补充。

1、珊瑚、钟乳石都能慢慢长大,它们是生物吗?为什么?
2、结合屏幕上的图片,按生物和非生物进行分类。

五、诊断评价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B、光芒四射的礼花
C、缓缓游动的蜗牛
D、千姿百态的珊瑚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现象?()
A、蜘蛛结网捕虫
B、小鸡破壳而出
C、海浪拍打堤岸
D、晰蜴遇故断尾
3、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它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A、能从外界吸收营养
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板书设计:
认识生物
1、观察的基本要求:①②③④
2、生物的特征:
①②③④⑤⑥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较简单,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拓展。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
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
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