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诗六首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白先生。
入齐,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征左卫殿中将军。
梁武帝永明十年(492年)辞官赴句曲山(茅山)隐居,从孙岳游学,并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
梁武帝礼聘不至,却每每就谘朝廷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
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将儒家封建等级观念引入道教理论。
善书法,尤精行书,长于医药、历算、地理。
在整理古籍《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吸收魏晋间药物学的新成就,撰有《本草经集注》七卷,所载药物凡七百三十种,对后世本草学之发展有很大影响。
另又著有《真诰》,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
陶弘景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生于江东名门。
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
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
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
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
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
十七岁以才学闻名,与江斅、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
宋升明元年(477)二十二岁时,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后二年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
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
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
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
陶弘景集校注
陶弘景集校注陶弘景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卒于梁武帝普通七年,享年八十岁。
他一生爱好读书、藏书、写作和炼丹,所以被后人称为“山中宰相”、“山中真人”。
《南史》记载,陶弘景幼年丧父,跟随哥哥姐姐在母亲指导下学习各种技艺。
四十岁时他母亲去世,临终前要求儿子发愤苦读,并将一本书和两件东西给他,这两件东西的内容分别是“吃松脂法”和“丹砂法”。
这两样东西陶弘景珍藏至今,这两件东西就是他著名的炼丹秘籍《神丹经诀》和他所做的“修炼方术图”。
陶弘景是有道之士,是不是真的能够得道成仙?古往今来,人们都对此怀疑,争论颇多。
陶弘景认为这些议论毫无根据,难以让人信服。
《旧唐书·道教传》记载:“弘景者,丹阳秣陵人也,曾祖思,梁江陵令,曾孙潜,隋荆州刺史,少仕于梁,官至侍中。
潜于书无所不读,尤善属文。
常以周处、嵇康自比,谓康所不及。
”人们对陶弘景的评价如何呢?《梁书·隐逸传》上说:“陶弘景养性不仕,好读书,不治生产。
时人或谓之山中宰相。
”可见,陶弘景以“不事生产”闻名于世。
其实陶弘景是很有才华的,他精通音律、擅长诗歌,著有《真诰》等。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有一首赞美陶弘景的诗,诗中写道:“齐朝隐逸陶弘景,自是无人可比伦。
有客有客字世珍,谈笑随手生荆榛。
读书百万卷,谈天三昧臻。
下视许由翁,何由得其真。
”意思是说,陶弘景虽然隐居深山,但像鲁国的许由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又怎么能比得过他呢?《文选》中引用了他的诗,注明“出《陶隐居集》”,可见他的诗文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陶弘景的诗有一定的特色,每首诗都有一个特定的内容,没有雷同之感。
另外,他还编著了《真灵位业图》,该书内容驳杂,历代学者对它进行过研究,但至今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们知道陶弘景从小酷爱读书、写作,而且学识渊博,又善于炼丹。
可见,他应该是一位道教徒,但他的道教思想与《老子》、《庄子》中的道家思想是不同的。
道家思想讲究顺乎自然,讲究修身养性。
而陶弘景则强调要炼丹以追求长生不老。
陶弘景的诗文和书法
中医药文化17陶弘景的诗文和书法朱伟常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关键词:陶弘景;诗文;赏析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673-6281(2009)04-0017-02在南北朝时,陶弘景(452-536)撰著《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和《养性延命录》诸书,因而享誉医林,名传千古。
其实,陶氏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而且还精研天文、历算、地理、物产等学。
他考证历史纪年,编著《帝代年历》;观测天体运行,研制浑天象。
同时,他还是一位洽通儒、释、道思想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其学识之富赡,才艺之超群,远非一般所想象。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一生经历了宋、齐、梁三朝。
他性耽山水,不就繁华。
年轻时读葛洪《神仙传》,便有养生之志。
常闭户读书,数逾万卷,并且善琴棋工草隶。
当其早年,已被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位至奉朝请。
然而在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他却挂冠辞职,隐居到句容句曲山中,从陆修静弟子孙游岳学道。
相传汉有“三茅君”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得道后来掌句曲山,故人称茅山,道家又名之为“华阳洞天”。
陶弘景隐居于此,遂自号“华阳隐居”,晚号“华阳真逸”。
齐亡之后,梁武帝萧衍对陶弘景也十分敬重,然却屡次礼聘不出。
无可奈何,朝廷若有大事,梁武帝辄就山中咨询,因而人们就称陶氏为“山中宰相”。
到了天监四年(505),陶弘景又移居到积全东洞,养生静态,著述不辍。
他顾惜光阴,老而弥笃。
年逾八十,犹有壮容。
后世人多称羡陶弘景移居入山,凡吟诗作画,往往以之为题。
曾读《列朝诗集》所载元明之际文学家杨维桢的《题陶弘景移居图》诗,诗云:大奴担簦壶餐,小奴笼鸡约孤。
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席。
中有玉立而长身,幅巾野服为何人?云是永明之隐居,身有黑子七星文。
自从夜读葛洪传,便觉白日生青云……金牛脱络谁得控,枯龟受灼宁生灵?金沙丹饭饥可饷,山中犹嫌呼宰相,从此移家金积东,满谷桃花隔秦。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一边劳动一边高歌,这才有了《诗经》。
在时间的浸润下,诗歌一再发展,到了唐宋时达到顶峰。
其实,在三千年前到魏晋南北朝时,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分享10首短篇古诗,首首经典!击壤歌【先秦】佚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
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
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
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
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
上邪【两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
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
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明代胡应麟《诗薮》:“《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此诗最初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题为《古艳歌》,无作者名氏。
这首诗是弃妇诗,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出而终恋故人,下二句是说服故人也应该念旧。
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
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
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走。
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
全诗描写生动,气势磅礴,表现了一种知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体现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陶弘景文学常识
陶弘景文学常识
1. 陶弘景可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超级厉害的人物啊!就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一般耀眼。
他在文学上的造诣那可深着呢!比如他写的那些山水诗文,哎呀,那叫一个美,读起来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
2. 陶弘景啊,他对道教文化的贡献那也是杠杠的呀!这就像一块基石,为后来的道教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呀。
他写的有关道教的著作,那真的是让很多人都受益匪浅呢。
3. 你们知道吗?陶弘景还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呢!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都懂。
他在医药方面也有研究哦,这不就和现在的医学专家一样厉害嘛!
4. 陶弘景的影响力那可大了去了!简直如同一场春风,吹遍了当时的文坛和学界。
他和很多名人都有交往和交流呢,这多有意思!
5. 说起来陶弘景,他可是为中国古代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呀!好比是一位辛勤的园丁,默默地耕耘着文化的田地。
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令人赞叹不已。
6. 哎呀呀,陶弘景这个人真的是太了不起啦!就如同闪闪发光的金子一般。
他的存在让那个时代都增添了许多光彩,真的好想穿越回去看看他呀!
总之,陶弘景在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研究。
陶弘景的诗和书法介绍
陶弘景的诗和书法介绍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精通医药、炼丹,文学方面陶弘景的诗和书法也颇有造诣,那你知道陶弘景的诗和书法是怎样的吗?又有哪些代表作?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陶弘景的诗陶弘景是道士,擅长医学养生,但此外,他也是个文学家。
因为他隐居山林,时常游山玩水,喜松涛,观山涧,得见美景自然要吟诗作赋,他的诗歌虽然大部分已经亡佚,但还有部分保留下来。
陶弘景有一首《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从诗名就可以知道,这是他用来回答皇帝关于山中有什么的问题。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前两句一问一答,你问山中有什么,我答山上多白云。
而后两句是说,山中美好只能自己来愉悦地享受,没法给您寄送过去。
全诗语言非常简朴,无华美的辞藻,但因此显得自然而又清逸,和思想境界很符合,这也是诗人自己的状态。
除了写山中景色,抒发隐逸之情,他也写过比较凄凉幽怨的诗歌,比如《寒夜怨》。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
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
寒日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夜里乌云出现,飞鸟因为受到惊吓而发出凄切的叫声,让人听了十分伤心。
这前三句写夜景,每一句都有一个“夜”字,之后还有连着两句都有“寒”字的,和都有“愁”字的。
这样的语言使得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非常的哀怨,与诗名相符。
而诗人哀怨的原因在最后一句点明,原来是一个“思”字。
诗人抒发感情从来都是有所寄托,而非无缘无故,据说这首诗是陶弘景写于齐朝灭亡的时候,所以大概是在思念故国。
陶弘景书法陶弘景对许多方面都有涉猎和研究,医药、炼丹、天文、地理等等。
他一生才学不凡,是当时有名的知识分子,而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精通书法,陶弘景也不例外,他工于草书和隶书,还擅长行书。
陶弘景一生都很喜欢写作,所以可以著作等身,这也练就了他的一手好书法。
据史书记载,他年仅四五岁就开始喜欢写文章,“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
所谓“荻”是一种草,小小年纪就用草当做毛笔来练字,可见他对书法的兴趣。
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18首古诗与5篇文言文)(08最新人教版)
八上必背古诗18首与5篇文言文古诗文汇总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7.《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赠从弟》刘桢泛泛东流水。
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
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
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
懿此出深泽。
9.《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0.《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3.《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翻译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翻译《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出自文言文《陶弘景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
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
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
读书万余卷。
善琴棋,工草隶。
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多取决焉。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
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
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
遍历名山,寻访仙药。
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
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
着《帝代年历》,又尝造浑天象,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义师平建康,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
高祖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
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
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
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
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
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养胜,一名成胜,并为佳宝。
【翻译】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县人。
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不久她就怀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
他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养生的志向。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书写山川景色古诗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书写山川景色古诗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
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诗人陶弘景书写的古诗鉴赏吧。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 【答谢中书书】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六年级第一学期每周一诗﹠必背课文
六年级第一学期每周一诗﹠课文1、望驿台(白居易)2、秋思(张籍)靖安宅里当窗柳,洛阳城里见秋风,望驿台前扑地花。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两处春光同日尽,复恐匆匆说不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行人临发又开封。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4、村晚(雷震)篱落疏疏一径深,草满池塘水满陂,树头花落未成阴。
山衔落日浸寒漪。
儿童急走追黄蝶,牧童归去横牛背,飞入花丛无处寻。
短笛无腔信口吹。
5、暮江吟(白居易)6、夜泉(袁中道)6、一道残阳铺水中,山白鸟忽鸣,半江瑟瑟半江红。
石冷霜欲结。
可怜九月初三夜,流泉得月光,如似珍珠月似弓。
化为一溪水。
7、嫦娥(李商隐)8、迢迢牵牛星(无名氏)云母屏风烛影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长河渐落晓星沉。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嫦娥应悔偷灵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碧海青天夜夜心。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蝉(虞世南)10、画眉鸟(欧阳修)垂緌饮清露,百啭千声随意移,流响出疏桐。
山花红紫树高低。
居高声自远,始知锁向金笼听,非是籍秋风。
不及林间自在啼。
11、牧童词(李涉)12、夜书所见(叶绍翁)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萧萧梧叶送寒声,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江上秋风动客情。
荷蓑出林春雨细,只有儿童挑促织,芦管卧吹莎草绿。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拍猛虎欺黄犊。
13、劝学(颜真卿)14、赠外孙(王安石)三更灯火五更鸡,南山新长凤凰雏,正是男儿读书时。
眉目分明画不如。
黑发不知勤学早,年小从他爱梨栗,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成须读五车书。
15、东栏梨花(苏轼)16、水口行舟(朱熹)梨花淡白柳深青,昨夜扁舟雨一蓑,柳絮飞时花满城。
满江风浪夜如何。
惆怅东栏一株雪,今朝试卷孤篷看,人生看得几清明。
依旧青山绿树多。
1、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原文作品赏析及表达情感分析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原文作品赏析及表达情感分析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品赏析情感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先以感慨发端,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
拓展:陶弘景名人故事朝代古代简介陶弘景,字通明,是南朝人,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是丹阳祙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他小的时候,就很聪颖好学。
十岁时,他最喜欢读葛洪的《神仙传》,每日研读此书不分昼夜,废寝忘食。
从此便立下了修身养生的志向。
长大后,陶弘景生得眉清目秀,身材高大,一副仙风道骨。
他长期食素,不沾荤腥,不近女色,也不娶妻生子。
他的学识十分渊博,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不到20岁,就做了帝王的伴读。
后来做了官,虽然身在仕途,却仍然很少与外人结交,只是在批阅公文以及研究学问上下功夫。
而朝中的大小事务,大多须要由他定夺。
陶弘景退隐之后,便以炼丹修道为主,皇帝对他虽然不舍,但仍答应了他,送给他大量的布帛及应用之物。
他离开京城时,众官员都在路上为他送行,这也是南朝开朝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场面之大足以证明他在朝中地位之高。
他来到了句容山,就在那里潜心修炼,继续研究学问。
但是由于皇帝与他十分亲密,又极其信任,所以朝中的事务,仍常以书信的形式请他参与决策。
由此,陶弘景又有了“山中宰相”之名。
陶弘景十分喜爱医药学,他读了很多书,也不拘于书中的言论,亲自走到自然中去寻找药物,并以实际的观察来印证书中的内容。
山水诗100首
山水诗100首1、山居秋暝(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南北朝)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5、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9、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描写山景的诗词鉴赏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描写山景的诗词鉴赏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
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诗人吴均书写的古诗鉴赏吧。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译文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
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初二古诗五首上册
初二古诗五首上册《三峡》作者:北魏·郦道元诗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作者:南朝·陶弘景诗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北宋·苏轼诗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作者:南朝·吴均诗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唐诗五首》作者:唐代·王维、李白、白居易、王绩、崔颢诗文:《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 ◦2. ◦ ◦3. ◦ ◦4. ◦ ◦5. ◦ ◦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南朝·陶弘景《答虞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答虞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答虞中书书》
栖六翮於荆枝,望绮云於青汉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
夫子虽迹躔朱ト,而心期岱岭,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於绝谷,良为钦哉?野人幸得托形崇阜,息影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徒事累可豁,而发容难待,自非齐生死於一致者,孰不心热者乎?举世悠悠,孰云同此?傥遇知己,相与共忧。
来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空劳鼓缶,迨及暇日,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前修也。
(《艺文类聚》三十七。
)。
初二【语文(统编)】单元总结课(三)如何阅读写景类古诗文
3 赏析精彩手法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夸张
3 赏析精彩手法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动态静态相结合
3 赏析精彩手法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 知其人论其世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任务二 拨云撩雾,透析作品主题
2 关注诗文抒怀句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 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 吾两人者耳。
·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句 ·具体描写景物的词句
1 圈画关键词句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
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
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
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郦道元《三峡》
正面侧面相结合
3 赏析精彩手法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虚写实写相结合
任务一 品词析句,分析景物特点
1 圈画关键词句 2 品读精妙用词 3 赏析精彩手法
陶弘景的诗文和书法
陶弘景的诗文和书法
朱伟常
【期刊名称】《中医药文化》
【年(卷),期】2009(4)4
【摘要】在南北朝时,陶弘景(452—536)撰著《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和《养性延命录》诸书,因而享誉医林,名传千古。
其实,陶氏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而且还精研天文、历算、地理、物产等学。
他考证历史纪年,编著《帝代年历》;观测天体运行,研制浑天象。
同时,他还是一位洽通儒、释、道思想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其学识之富赡,才艺之超群,远非一般所想象。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朱伟常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欲界仙都”的诗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诗文经典审美
2.试论陶弘景与书
法史研究的关系3.试论陶弘景书法4.论苏轼诗文书法互通与书法书卷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弘景诗六首
《陶弘景诗歌》:
《告游篇》
性灵昔既肇缘业久相因
即化非冥灭在理澹悲欣
冠剑空衣影镳辔乃仙身
去此昭轩侣结彼瀛台宾
傥能踵留辙为子道玄津
《胡笳曲》
自戾飞天历与夺徒纷纭
百年三五代终是甲辰君
《寒夜怨》
夜云生夜鸿惊
切嘹唳伤夜情
空山霜满高烟平
铅华沈照帐孤明
寒月微寒风紧
愁心绝愁泪尽
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题所居壁》
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言昭阳殿化作单于宫《和约法师临友人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馀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