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实验课题: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手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
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手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验现象:发现手电筒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手电筒在两边影子长,手电筒在中央影子短。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二)实验课题:昼夜交替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三)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课题:小孔成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纸盒、铝箔纸、透明纸、蜡烛、小钉子、胶布。
实验过程: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注意:做小孔成像的小孔不宜大,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课题: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潜望镜,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上下全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浮力实验观察材料的浮沉情况,了解产生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小玻璃瓶、水、铅球、木块、小铁钉、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小玻璃瓶,将其放在水中,观察玻璃瓶的情况。
2.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玻璃瓶的浮沉情况。
3.往玻璃瓶中分别放入铅球、木块、小铁钉和塑料袋,观察它们的浮
沉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当瓶中没有加水时,玻璃瓶沉入水中;当瓶中加水后,玻璃瓶能够漂浮在水中;往瓶中加入铅球、木块、小铁钉和塑料袋后,它
们都能够浮在水中。
实验原理:
浮力是产生物体漂浮的力。
实验中,瓶中加入水后,水会对玻璃瓶产
生向上的浮力,使得玻璃瓶能够浮在水中。
而当往瓶中加入其他物体时,
它们也能够浮在水中,是因为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受到浮力的
作用而浮在水中。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了浮力的原理,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
浮力时,它就能够浮在液体中。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很大
的影响,比如船只能够漂浮在水中,风筝能够飞翔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
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科学现象,培养了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小心操作,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沸腾点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点,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材料:酒精灯、水、温度计、玻璃杯、火柴。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酒精灯放在安全的位置,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
将温度计插入玻璃杯中,确保温度计的底部不接触杯底。
2. 加热水:将适量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放在酒精灯上方,点燃酒精灯。
3. 观察变化:当水开始加热时,观察水的表面是否出现气泡。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会越来越多,水开始沸腾。
4. 测量沸腾点:当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记录下水的沸腾点。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2.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固定值,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的大小影响。
无论是少量的水还是大量的水,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沸腾点都是100摄氏度。
3. 水的沸腾点可以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力较低,水的沸腾点会降低。
实验分析:水的沸腾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性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应用:1. 煮沸水:通过了解水的沸腾点,我们可以控制水的温度,煮沸水用于烹饪、消毒等。
2. 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来判断其状态的工具。
了解水的沸腾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酒精灯的使用正确,并远离易燃物。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3. 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注意清理实验场地。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并且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大小的影响。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烹饪和温度测量等方面。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合理操作,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材料:小苗、土壤、花盆、水、太阳灯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放入花盆中,用水浇湿土壤,然后将小苗种植在花盆中。
2. 分组实验:将小苗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 第一组:放置在自然光照下,即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
- 第二组:放置在室内,使用太阳灯提供光照。
- 第三组:放置在室内,不提供任何光照。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小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和数量等。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第一组小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得最好,株高较高,叶片呈深绿色,叶片数量也较多。
这是因为自然光照中含有丰富的阳光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能够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第二组小苗在太阳灯的光照下也有一定的生长,但与第一组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浅,叶片数量也较少。
这是因为太阳灯无法提供与自然光照相同的光能,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第三组小苗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几乎没有生长,株高极低,叶片颜色呈黄色,叶片数量几乎为零。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没有光能供给,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光能是光合作用的关键。
自然光照下的植物生长最好,太阳灯提供的光照次之,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植物几乎无法生长。
实验启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需要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给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从而提高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记录。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本次实验是有关硬和软的对比,在实验中,我们将观察和比较日常生活中的硬和软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硬和软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硬和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三、实验过程
1.我们用手指轻轻触摸不同的材料,记录每种材料的感觉。
2.我们用手拿着每种材料,比较每种材料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我们分别使用每种材料,尝试做出曲线和直线的形状,并记录下每种材料的特点。
4.我们讨论并总结每种材料的用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不同材料的感觉不同,硬材料手感坚硬,感觉冰冷,而软材料手感柔软,感觉温暖。
2.硬材料比软材料重,因此许多工业领域都喜欢使用硬材料。
3.硬材料比软材料更容易制造形状,可以很容易地做出直线或者曲线的形状。
但是软材料在一些领域中更为适用,比如服装、床垫等领域,需要更加柔软的材料,才能更好地适应人体。
4.根据不同的领域需求,我们可以将硬材料和软材料进行不同的组合和应用,以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五、实验结论
经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硬材料和软材料的不同特性和用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种材料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身边事物的特点和用途,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鄂教版实验报告
五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鄂教版实验报告五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鄂教版实验报告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烧水的过程,探究水的沸点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准备好所需器材。
2.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3. 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在烧杯底部加热水。
4. 不断观察水的状态变化,记录水开始冒气泡的时间。
5. 当水开始冒气泡时,立刻关闭酒精灯。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如下实验结果:水开始冒气泡的时间为XX秒。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知,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实验二:力的传递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力的传递现象,了解力的作用和传递方式。
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绳子。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准备好所需器材。
2. 将一端连接在木块上的绳子系在弹簧秤的钩子上。
3. 用力拉动木块,观察弹簧秤上的指示数值。
4. 反复尝试不同的拉力,观察指示数值的变化。
5. 记录不同拉力下指示数值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如下实验结果:拉力增大时,弹簧秤上的指示数值也增大;拉力减小时,弹簧秤上的指示数值也减小。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力的作用可以传递,而且力的大小和指示数值有关。
实验三:酵母的发酵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酵母的发酵过程,了解酵母的作用和发酵现象。
实验器材:酵母、糖、面粉、烧杯、温水。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准备好所需器材。
2. 将适量的温水倒入烧杯中。
3. 加入适量的糖和面粉,搅拌均匀。
4. 将一小块酵母加入温水里的糖粉溶液中。
5. 观察酵母慢慢发酵的过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如下实验结果:酵母在温糖水中发酵,产生气泡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知,酵母可以进行发酵,产生气泡和二氧化碳。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对水的沸点、力的传递和酵母的发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在实践中学科学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内容)
分析数值
实验记录
斜面坡度越小,用力越小;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
班组
实验名称
杠杆的作用 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1、在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 让杠杆尺平衡。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
定滑轮不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报告
班组
实验名称
齿轮的作用 齿轮大、中、小各一个、支架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把三个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 Nhomakorabea互 咬合,用手拨动 1 个齿轮,观察 3 个齿轮转动 的方向、速度
实验记录
当转动一个齿轮时,会发现: 1、相临的两个齿轮之间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2、齿轮转动的速度不一样 3、转动一个可带动附近的一起转动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
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
班组
实验名称
探究气体、固体、液体能传播声音 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1、把闹钟放到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 2、用手轻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到声音为
止。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扰。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
紧贴水槽。
实验记录
1、听到声音 2、听到声音 3、听到声音
2、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
实验记录
放置几天后把三个铁钉取出,发现第二个试管 中的铁钉在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生锈,其他两 个没有。
潮湿的空气是铁生锈的重要提案件。
实验结果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必考7个
学校
实验小学
年级
五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电磁铁有无磁极
实验目的
了解电磁铁有无磁极
实验器材
铁钉、导线、小磁针、电池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注意:在铁钉上缠绕导线时,只能按一个方向)。
3.用电磁铁的钉尖靠近小磁针南极,观察现象。我们看到,相吸(相斥),证明钉尖是北极(南极)。
方法
现象
结论
钉尖——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尖——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帽——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帽——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6
学校
实验小学
年级
五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极的改变
4.现在,我们看到酒精灯在燃烧,下面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 我们看到: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砖块不能燃烧。纸条先燃烧。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1.二氧化碳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2.倒入二氧化碳后,可以看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3.振荡后,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实验材料:1. 一张白纸2. 一支铅笔3. 一面镜子4. 一盆水5. 一束阳光实验步骤:1. 将白纸放在桌子上,用铅笔在纸上画一个小点,作为光源。
2. 将镜子竖直插入纸上的点,使其与光线垂直。
3. 用手将盆中的水倒在桌子上,使桌面湿润。
4. 将镜子倒立放在湿润的桌面上,使其与光线成一定角度。
5. 用手控制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当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经过镜子反射。
2. 反射后的光线会在桌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点。
3. 当改变镜子与桌面的角度时,明亮的点也会随之移动。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
光线从光源(白纸上的点)发出后,经过镜子的反射,最终在桌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点。
这是因为光线在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反射,即从一个介质(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介质(镜子)时,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
而镜子的平滑表面能够使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形成我们看到的明亮的点。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当改变镜子与桌面的角度时,明亮的点也会随之移动。
这是因为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我们改变镜子的角度时,入射角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反射角的改变,进而影响明亮点的位置。
实验结论:1. 光线在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反射,即改变传播方向。
2. 镜子的平滑表面能够使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意义: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的反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镜子、眼镜、望远镜等。
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光的特性。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通过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规律,对光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的反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型盆栽植物、两个透明玻璃罩、灯泡、水壶、水杯、测量杯、水、土壤、标尺、相机。
实验步骤:1. 将两个小型盆栽植物放置在同样的土壤和盆中,确保它们的生长环境相同。
2. 在一个盆栽上方放置一个透明玻璃罩,作为对照组,另一个盆栽上方放置一个透明玻璃罩,并在罩的一侧放置一个灯泡,作为实验组。
3. 每天定时给两个盆栽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每天测量两个盆栽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5. 在实验组的透明玻璃罩上加入水蒸气,模拟植物在高湿度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6. 使用相机拍摄两个盆栽植物的照片,以便后期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植物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植物在充足光照和高湿度环境下生长更加茂盛,叶片更加翠绿,生长速度更快。
而对照组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颜色较浅,生长情况较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湿度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养分合成效率,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这对于我们种植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高湿度环境下的植物生长情况明显好于低湿度环境。
这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生长环境的湿度,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总结: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让我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更好地照顾植物,促进植物的生长,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为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水的沸腾点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沸腾点。
实验原理:水的沸腾点是指水在常压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沸腾点时,水开始沸腾。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水面要低于烧杯边缘。
2.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开始加热。
4.观察水的变化,当水开始冒泡时,启动计时器。
5.继续观察水的变化,当水开始沸腾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此时的时间。
6.在水开始沸腾的状态下继续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7.当水完全蒸发时,关闭火源。
实验数据记录:
初始温度:______
开始冒泡时间:______秒
开始沸腾时间:______秒
完全蒸发时间:______秒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水的沸腾点是______摄氏度,并且在水开始沸腾后,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分析和总结:
在实验中,水开始冒泡和沸腾的时间并不一致,这是因为水的沸腾点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温度,它与环境的压力和纯度等因素也有关系。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了解到了水的沸腾点是指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同时也掌握了进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小心,避免烧伤和意外发生。
实验延伸:
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液体的沸腾点有何不同,通过比较不同液体的沸腾点来研究其物理性质差异。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过程实验一: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实验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结论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科学实验报告单15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传热比赛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实验材料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实验过程把塑料勺、木勺、钢勺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加热,看哪个吸收热的温度最高。
实验结论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实验报告单16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滴漏实验实验目的用水测量时间实验材料 300毫升的塑料瓶子、100毫升的量筒、签字笔、铁钉、透明水杯实验过程在瓶盖上用剪刀打一个洞,然后取100毫升的水,记时开始把水倒入水中。
记录好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
实验结论 1瓶盖上的洞打得大,滴水的速度就快,水滴漏时间就短;洞打得小,滴水速度就慢,水漏完的时间就长。
2漏水所需的时间与水滴滴完的时间快慢有关系。
科学实验报告单17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制作水钟实验目的设计制作水钟实验材料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实验过程 1、制作一个滴漏。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实验结论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科学实验报告单18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摆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材料秒表、摆锤(螺帽)、摆绳(棉线)、支架实验过程 1、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2、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实验结论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方案
1、将1-6号标签纸分别贴在6个试管上并分别放在试管架上。
2、将6根铁钉分别放入6个试管中,1号试管加满水,使铁钉完全浸入水中;2号试管倒入适量水,使铁钉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置于空气中;3号试管完全置于空气中;4/5/6号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盐水、食醋、碱水中,使铁钉一半浸入盐水、食醋、碱水中,一半置于空气中。
实验现象
串联电池节数多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就(),线圈匝数多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就()。
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11光合作用
班级
五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否与绿叶有关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盆栽绿叶植物、黑色不透明纸片、棉花等
实验方案
1、选一株绿叶植物,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2、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用黑色不透明的纸片遮住,将植物放置在阳光下。3、几小时后,将这片叶子摘下,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酒精,使叶片完全浸入酒精中,用棉花堵住瓶口。4、将锥形瓶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5、当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6、在叶片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漂洗,观察一片颜色的变化。
2、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木条很快(熄灭)。
实验二:1、罩上玻璃杯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
杯内的水位(升高)。
2、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口,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
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6燃烧
班级
五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结论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水汽的汽化和凝结过程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汽的汽化和凝结过程。
材料:水,容器,加热器,冷水,温度计。
操作步骤:1.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放置在加热器上。
2.打开加热器,加热水至沸腾,记录此时的温度,称之为温度A。
3.将一块冷水放入另一个容器中。
4.关闭加热器,同时将温度计放入加热后的水中,记录温度,称之为温度B。
5.将记录下的温度A和温度B进行对比,并观察水蒸气的凝结过程。
结果:加热水时,温度逐渐上升。
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开始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并不断上升,同时水面上也有水蒸气逸出。
当关闭加热器后,温度开始下降。
在水凉下来的过程中,水蒸气开始凝结,变成小水滴,并逐渐沉积在容器壁上。
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水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汽化;当水停止受热,温度开始下降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是因为水蒸气在冷却时失去热能,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速度变慢,从而凝结成液体。
实验二:用眼睛欣赏水声目的:通过实验欣赏水声,了解水声的产生原理。
材料:玻璃杯,水,银勺,小纸片。
操作步骤: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杯子约八分满。
2.拿起银勺,让勺子的领子贴近杯子的边缘,然后轻轻敲击勺子。
3.观察和听取水面的反应。
结果:当用银勺轻轻敲击杯子时,可以听到悦耳的声响,并观察到一些水滴跳动。
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银勺敲击杯子的时候,银勺所产生的声波通过空气传输到水面,同时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要快,这时水面就受到了压力,水面产生振动,形成波纹并发出声音。
实验三:探究光的传播路径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材料:光源,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闪光的物体。
操作步骤:1.将光源始终保持点亮状态。
2.用不透明物体(如纸板)遮挡光源,观察到世界处于黑暗状态。
3.用透明物体(如玻璃片)尝试遮挡光源,观察到光线能够穿过玻璃片照亮物体。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一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实验课题: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手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
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手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验现象:发现手电筒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手电筒在两边影子长,手电筒在中央影子短。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二)实验课题:昼夜交替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三)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课题:小孔成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纸盒、铝箔纸、透明纸、蜡烛、小钉子、胶布。
实验过程: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注意:做小孔成像的小孔不宜大,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课题: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潜望镜,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的原理和规律。
在五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实验,下面我将分享其中几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一、水的循环实验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一个透明玻璃杯、一张塑料薄膜和一小杯水。
首先,我们将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住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接下来,我们将杯子放在阳光下,等待一段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玻璃杯内的水开始慢慢蒸发,水蒸气在杯口的塑料薄膜上凝结成小水滴,最后滴落回杯子中。
这个过程就像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一样,水从地面蒸发成水蒸气,然后凝结成云,最终形成降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水循环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
二、植物的生长实验植物的生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一些花盆、土壤和植物种子。
首先,我们将土壤填满花盆,并在土壤中埋下植物种子。
然后,我们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定期给植物浇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植物从种子开始发芽,然后逐渐长出茎和叶子。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比如,如果我们将一盆植物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我们会发现它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学会了如何照顾植物,让它们健康地生长。
三、物体的浮力实验物体的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原理。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一个透明容器、水和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
首先,我们将透明容器装满水,并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另一些物体会沉到水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怎样抬高讲台
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组装杠杆实验装置
1.在火柴盒的盒面中央放上一根牙签;
2.把木尺横放在牙签上,使牙签在木尺的中间,使木尺平衡;
1.在两个齿轮上分别用记号笔画出一条半径;
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3.用文字或示意述链条传动特点。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齿轮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实验内容:研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平板测力计要与木板保持平行;
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读出读数;
木板每次搭在木块上的位置应相同。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
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
3.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斜面省力的秘密。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实验内容:探究轮轴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实验内容:探究滑轮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5、国旗怎样升上去
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的部件、一个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测出提升一个钩码所需要的力
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一个钩码;
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
2.测出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1个钩码所需要的力
课题:4、拧螺丝钉的学问
实验器材:两个钩码、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测出提升两个钩码所需要的力
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两个钩码;
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
2.测出用轮轴提升两个钩码所需要的力
1.演示组装轮轴:把一根粗棉线的一头拴在轴上,让线沿轴槽绕过,并在线的另一头挂上钩码;把另一根粗棉线的一头拴在轮上,让线沿轮槽绕过,并在线的另一头向下挂上测力计;
拉动时保持动作轻缓、匀速;
拉动时不要让线绳脱离滑轮沟槽;
读数时应在拉动测力计过程中读出,不能在刚拉动或拉动停止后读数。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
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
3.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使用滑轮的秘密。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
2.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向两边拉,使齿轮绷紧链条圈(或瓦楞圈)
2.观察链条传动的特点
1.在两个齿轮上分别用记号笔画出一条半径;
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3.用文字或示意图记录结果。
3.实验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准确描述链条传动特点。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1.演示组装滑轮:
定滑轮:把定滑轮用棉线(或螺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另一根棉线沿轴槽绕过滑轮,一头挂钩码,一头挂测力计;
动滑轮:把棉线的一头系在铁架台上,将棉线的另一头沿动滑轮下方的沟槽绕过,在棉线的另一头挂上测力计,在动滑轮下方挂上一个钩码;
2.提醒实验注意点: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做三次实验,记下平均数;
2.提醒实验注意点: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用大轮、小轮做三次实验,求平均数;
读数时应在拉动测力计过程中读出,不能在刚拉动或拉动停止后读数。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
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
3.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轮轴省力的秘密。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一定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课题:1、折形状
实验器材:A4打印纸3张、双面胶、新华字典(可用科学书代替)、钩码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折形状
1.取A4纸的宽为高,用3张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注意在折纸筒时要事先考虑留出连接部分,纸筒的连接部分用双面胶粘起来。
3.如果木尺的平衡点不在木尺的中央,可用在木尺上翘的一端加橡皮泥的方法使木尺保持平衡。
2.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法
1.在木尺左边第二道线上放两个铁圈,那在木尺右边该怎样放铁圈就能使木尺保持平衡呢?
2.提醒实验注意点:
①放铁圈时要轻、如有多个铁圈要垒起来放,不能分散开来放;
②强调每一次只能在木尺右边一个地方放铁圈,不能分散放在右边的两个地方;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
根据杠杆平衡的不同方法,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离支点越近就越省力。
实验内容:探究斜面能省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3、斜坡的启示
实验器材:
平板测力计、小车、光滑的长木板、长方形木块(可用长方形仪器盒代替)
实验内容: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实验器材: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链条圈(瓦楞纸条圈)、记号笔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组装链条传动装置
1.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放在桌面上,用链条圈(或瓦楞纸条圈)套在两个齿轮的外围;
实验内容: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实验器材:齿轮组及支架(也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组装齿轮传动装置
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放在桌面上,注意两个齿轮的齿与齿咬合。
2.观察齿轮传动的特点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测出垂直提升小车所需的力
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小车;
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
2.测出在不同坡度斜坡上拉动小车所需的力
1.利用同一块长方形木块,想办法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长、宽、高)
2.提醒实验注意点:
提升小车时要匀速、缓慢向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