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经济生活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1)货币及其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货币的本质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属性: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货币的主要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③发行: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C、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2)信用工具与外汇信用卡与支票①信用卡: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是……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知识点高一《经济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3)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 3)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比如:牲畜、布匹、贝壳等。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只有金银。

贵金属金银由于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5、价值尺度(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2)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6、流通手段(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7、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如何理解?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归纳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归纳答题方法解析。

高一月考范围大多不会超过前两单元,高三月考应该会比较综合,不过由于复习进度的原因,主要内容也在必修一里面,所以高中政治辅导老师一对把高中政治必修一里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考点比较重要和常考点汇总了一下,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吧!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一、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陈友芳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陈友芳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经济生活》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友芳《经济生活》教材自2004年秋季开始在各个实验区陆续试用。

就目前反馈的意见来看,实验区的广大教师、同学对《经济生活》教材“乐教乐学”,整体上比较满意。

但由于在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以及理论观点表述等方面,新教材与老教材《经济常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们也针对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了不少的问题。

为了更好更顺利地推行本次新课程改革,在这里,我们结合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如何准确把握和使用新教材,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如何准确把握《经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色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一直以来都开设了经济方面的课程,不过,在不同时期,课程的名称不一样,上一轮课程叫《经济常识》。

由《经济常识》改成今天的《经济生活》,当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也不仅仅是呈现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蕴涵着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

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打折扣。

那么,与《经济常识》相比,《经济生活》在编写上究竟有哪些鲜明的、突出的特色?或者说,有哪些重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好《经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色或重大变化,是我们正确使用这本教材、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前提。

《经济生活》是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应该说,它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与理念。

不过,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从《经济常识》到《经济生活》也有许多不变的地方。

第一,基本指导思想不变。

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追求的认识目标不变。

我们一如既往地希望通过《经济生活》这门课程帮助高中生正确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帮助高中生准确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点归纳★影响价格的因素(1)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价格变动的影响(热点:高物价、高房价等重点掌握)(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A.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归纳到一点,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体现: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生产者如何获得更高的利润:①企业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缩小自己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②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

必修1经济生活易错点集锦

必修1经济生活易错点集锦

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点集锦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2.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4.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5.使用信用卡结算安全高效、毫无风险。

6.外汇就是外国货币。

7.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8.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

9.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矛盾的。

10.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11.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12.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13.社会保障的健全增强人们的储蓄意愿。

14.满足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消费是生存资料消费。

15.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1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17.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18.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20.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21.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力中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中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2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3.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24.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5.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股东人数。

26.企业把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

27.兼并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8.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9.实现劳动者就业,需要政府安排就业。

30.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劳动者,但不利于用人单位。

3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增多。

32.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33.投资多元化就是指投资方式多种多样,投资方式越多就越赚钱。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复习指南(标示★的为复习的运用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形态: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易错点: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货币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易错点: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③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原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支付手段,伴随赊账产生而出现。

例: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随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易错点: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4、通胀与通缩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纸币。

支票和信用卡。

外汇和汇率。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试。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

人民币外汇牌价。

运用: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说明应该正确对待金钱。

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的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增强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导入法。

介绍货币简史和世界各国货币趣闻,还可以采取由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2)采取讨论和辩论法。

(3)社会调查法。

(4)类比法。

(5)比较法。

(6)热点分析法。

结合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等思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知识纵横:(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作为高中政治必修一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经济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们的经济观念的建立和培养,以及对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的总结。

一、经济基本概念1.经济:指人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活动的总和。

2.经济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价值创造的问题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3.经济发展的基本要义:增长、平衡、效益和可持续。

二、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主体和经济组织形态。

2.市场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市场自由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4.计划经济制度:以国家计划为主导,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和组织的经济制度。

三、价格与市场1.价格的功能:价值尺度、分配信号、激励机制和调节工具。

2.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或环境,具有竞争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3.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创新激励等。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1.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体现经济规模和强度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动力: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3.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五、供给与需求1.供给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受价格、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2.需求的概念和类型: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受价格、消费者收入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3.供需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市场均衡指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

六、经济周期1.经济周期的内涵和特征: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性、以及周期性变动的不规则性。

2.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周期波动、消费波动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3.经济周期的影响:就业和失业问题、物价和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水平等。

经济生活-必修1-考点、考纲

经济生活-必修1-考点、考纲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考纲解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的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把握货币的基本职能;结合国家采用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信用工具和外汇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了解结算与信用工具;识记外汇和汇率;理解汇率变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3.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说明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能根据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相关计算;理解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4.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明确需求定理;归纳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第三单元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 5.消费及其类型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评价不同的消费类型;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说明消费结构树立争取饿的消费观 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分析不同的消费心理;说明正确消费观的内容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考纲解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理解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的重要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3.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了解企业、公司的含义;能运用公司的经营发展措施解决现实问题;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意义新时代的劳动 4.劳动者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理解几种就业的途径和创业方式;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5.商业银行了解利息的计算方式,理解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股票、债券和保险 6.投资和融资了解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特点;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理财方案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考点考纲解读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1.分配制度明确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理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2.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了解财政收入、支出的构成;了解财政赤字第八课理财与财税国家财政 3.财政的作用 理解财政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征税和纳税4.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了解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种类;理解税收的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综合探究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考纲解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经济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4.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事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说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何积极面对,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6.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和作用;结合贸易摩擦的事例,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措施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知识网络】。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

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了解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3)比较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①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通俗 地说,是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形。 ②支付手段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它是在商品流通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通俗地说,是指提前付款或推 后付款的情形。 (4)货币职能的判定 ①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定价”等词语 ②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现场交付”等词语 通过关键 ③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 词来判定 ④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利息”“税款”“工资”“地 租”“房租”等词语 ⑤世界货币: 多用“国际贷款”“购买外国商品”“平衡国际收支”等词语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二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4)货币出现。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以利于商品 交换的进一步发展。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很多特点, 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到贵金属金、银上,这样货币就产生了。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金属货币与纸币 货币 定义 原 产 因 纸币 货币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的不便和金 属铸币在流通中的缺陷 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 本身无价值的交换媒介 职能
1.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 物物交换有困难和不便 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 一般等价物 币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2.把握商品的基本属性 (1)从理论上把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 含义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形态 具体 区 别 体现 主要体现在商品质量上 意义 不同商品需要交换 性质 自然属性 主体 卖者让渡 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联系 抽象 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社会属性 买者让渡 人与人交换劳动的关系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高考一轮总复习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2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3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4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21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3.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 名称 物物交换 商品流通 交换方式 物与物直接交换 以货币为媒介 公式 W—W W-G-W 产生时间 货币产生前 货币产生后 特点 买卖同时进行 买卖在时空上分开
22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①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如果不是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
24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2)纸币的发行 ①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特别提醒 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大小及种类,但无法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国家不能 任意发行纸币,纸币发行过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3)影响纸币购买力的因素 ①纸币发行量的多少。一定时期内,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过多,纸币就贬值,购买力下降,反之购买力 上升。 ②商品的供求关系。一定时期内纸币发行量一定,如果商品供应量增加,商品价格下跌,纸币购买力 就会增强。反之,购买力就会减弱。 ③商品价值的变化。如果商品价值变化,商品价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纸币的购买力。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2)商品的本质:商品从现象上看是物,实质上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体现的是生 产关系。 (3)商品的形态:从形态上看,商品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大类。商品交换并非一定表现为物与物 的交换。如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向顾客提供的劳务、信息等就是无形商品。 特别提醒 (1)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都不是商品。 (2)不能笼统地认为废品不是商品,能回收的废品仍是商品。 (3)买一赠一式的产品(即捆绑式销售的产品)仍是商品。 (4)有些东西不是商品,但也可以以商品形式出现,如土地、股票等。
6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提示] 1.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正比。 2.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3.信用卡使用与货币需求量无关。 4.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直兑与人民币汇率和币值没有直接关系。 6.纸币作为现行货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 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2)从现实生活中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从消费者角度看,购买商品的理想标准是物美价廉。物美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讲的,价廉是从价值角度 讲的。人们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重视商品的价格就是重视商品的价值,说明人们总是 把商品当作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来看待的。 从生产者角度看,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既要提高商品质量,又要 降低商品价格。
二者都是商品, 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都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 货币 产生 是否 固定 比一般等价物产生晚 固定 一般等价物 产生时间早 不固定
联系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与金银:并非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能成为货币。人们 使用的金银饰品,如项链、手镯等,以及金银类制成品,如金银器皿等,都不是货币。
20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①价值尺度:商品还没有进行交换,通过价格的形式体现 通过流通 环节来判 定 ②流通手段:商品交换正在发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③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商品交换时没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是“先交货, 隔一段时间后再支付货币” ⑤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变 影响 举例 共性
18
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商 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使买和卖在时间 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 件上衣标价 200 元 和空间上出现分离,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 小王花 200 元人民币购买了一件上衣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区生 过 别 程 本质 职能 联系
23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 作为现实货币能充当金属货币的所有 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没有货币就没有纸币;纸币发行量必须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2.正确理解纸币 (1)含义 产生 优点 本质 特别提醒 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 ②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 在市场上流通。 ③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7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考点一
货币的本质
8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知识精讲 一 商品的基本属性 1.全面理解商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如空气、阳光等不是商品。 ②必须用于交换,如果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也不能成为商品。
5
考点一
考点二
课终课 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 规范· 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政治
1.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 )[2015· 北京高考· 34B] 2.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 )[2015· 山东高考· 24D] 3.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加( × )[2014· 江苏高考· 7②] 4.商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2013· 江苏高考· 6B] 5.中澳货币直兑能够提高人民币汇率( × )[2013· 四川高考· 1④] 6.纸币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 )[2012· 课标全国卷· 12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